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毕业论文.doc
《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题目: 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主要任务:1. 收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数据2. 研究文献资料,选定毕业设计题目3. 撰写开题报告4. 撰写论文5. 结合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6. 定稿需要提交的文档:1. 开题报告2. 任务书3. 文献综述4. 毕业论文发出任务书日期: 完成期限: 指 导 教 师: 系部主任: 摘 要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学习和研究谚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谚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它包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以及丰富的情感。同时,它凝聚着人们
2、文化的精髓、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中日隔海相望,在文化的各方面相互影响,因此谚语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众所周知,随着汉字和儒学传入日本,许多谚语也随之而入,通过日本人使用谚语的调查来看,这个话题非常值得研究。在本文中,我是如此架构的:首先,第一章是序论,主要阐述了该论文的选题动机以及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同时简述了以前对谚语研究过但至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次,第二章中对中日谚语定义以及它们的惯用句意向作以对比。另外,第三章中分别详细阐述了中日谚语对比研究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之处,并且对本章节作以归纳总结。最后,第四章中对本论文综合性考察,总结出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并作出结论。同时在最后一章中
3、对于谚语又提出了独特吸引人的两个话题,并且希望将此话题作为以后的课题,进一步深入探讨。中日两国因地理位置、环境、世界观的不同,谚语也是有所差异,希望以上研究对今后的谚语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关键词:中日对比;谚语;文化;惯用句;中日谚语异同点要 旨諺一民族集団知恵結晶、言語精華。諺学研究私達一民族歴史文化風俗習慣理解助。諺人日常生活中総括、人生活、知恵豊感情含。同時、人文化精髄、思維方式価値観凝集、中日海相眺、文化各方面相互影響合、諺濃厚民族特色持。皆様知、漢字儒学従日本入来、諺次入、日本人通諺調査使見、話題研究値。本論、以下続。第1章序論、主論文選抜推薦動機詳述当論文研究目的、意義明確
4、;同時簡単述前諺対研究;、今依然不足存在。第2章中中日諺定義文意図使慣対対比行。第3章中別詳中日諺研究対比共通点相違点場所詳述、当章節対総括帰納。第4章中当論文総合性対考察、当論文研究結果総括、結論出。同時最後1章中諺独特誘惑人二話題出、話題今後課題望、深突込探求。中日両国地理位置、環境、世界観不一致、諺違、望以上研究今後諺研究対、現実的意味価値研究持。:中日対比;諺;文化;文使慣;中日違点 目 录摘 要I要 旨II目 录III第1章 序论11.1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象11.2论文构成11.3谚语先行研究之不足1第2章 中日谚语惯用句对比32.1关于中日谚语定义对比32.1.1中国谚语的定义32
5、.1.2日本谚语的定义32.1.3透过中日谚语定义对比分析其语言特点32.2中日谚语惯用句对比42.2.1中日谚语惯用句理论对比42.2.2中日谚语惯用句意向对比52.3本章小总结6第3章 中日谚语之异同点分析73.1中日谚语共同点分析73.2中日谚语的差异对比分析83.3本章小总结9第4章 研究定论及今后研究课题104.1本文研究定论104.2今后的研究课题10结 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第1章序论1.1研究目的和意义、对象谚语,作为语言表达形式之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它同时包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以及丰富的情感。中日隔海相望,在文化各方面相互影响。中国和日本文化交流的
6、历史背景源远流长,但由于两国所处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回顾历史,在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大量遣唐使、留学生到中国,仅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日本就向中国派遣学习的使节达十余次之多,而且每次少则两百人,多则四五百人;这些使节除了在唐朝逗留期间,亲自学习唐朝文明外,还学习到其他知识。可以说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达到鼎盛时期;这段历史可以说是中日交往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个时期的谚语也就更值得研究。 之所以研究中日谚语,是因为谚语是维系文化的最根本纽带,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人民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同时谚语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准
7、则、社会心态、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谚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是文化的基石,同时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方面,以及这个国家的民族习惯、民族文化等一系列的知识了解。1.2论文构成谚语是蕴含文化价值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是民族语言长期发展产物,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了精彩的人文世界。如果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中日谚语更加集中的凝结着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在语言表达上也极其颇具特色。以往有关于中日谚语的研究多侧重于思想内容的探讨,本文重点从语言学的角度对中日谚语惯用句的理论知识作以分析对比,以及惯用句的意向作以对比;另外,对中日谚语的异同点作以研究对比;除此之外,在本文的最后,综合性的考察各方面,总结了研
8、究的成果并得出结论,同时提出关于中日谚语研究的今后课题以及研究方向与价值1.3谚语先行研究之不足最初,关于谚语的定义,逐步开始严谨和明析,特别是在同其他一些相似和相似文类进行对比的过程中,逐步确定了比较严格、准确的谚语定义,但是到后来发现此研究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对于中日谚语这样一种特殊的文类,无论是资料搜集还是相关研究,大都侧重在文本方面,而很少有关注其语境的研究:许多谚语集不分种类,而且都只是关于谚语文本的谚集;除了一部分以“辞典”命名的谚集外,甚至民间流传的谚语也都只是注意文本而没有关注语境,即使是简单的背景材料也没有提供。关于谚语内容的研究中也很少涉及语境,一种语境,对于谚语的研究具有
9、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谚语的人类认识价值、教育功能价值的研究,以及探讨谚语所反映的民众世界观、思想史、民族性格等等大都是脱离具体语境的情况下进行的分析。当任何一则脱离具体语境的谚语被人所阅读的时候,它往往被给以一定的误解。这种误解,实际上也是基于不自觉地调动读者自己所了解的一切相关文化背景。这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实际上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语境。由此可见,理解谚语时的语境是很重要的。 第2章 中日谚语惯用句对比2.1关于中日谚语定义对比谚语,是从古代起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的短语,本文在研究中日谚语过程中,中国文化对其影响是必然要遇到的问题之一。在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日本谚语对中国文化进行全方位吸收,至
10、江户时代日本谚语初步形成。也正是因为日本谚语吸收了中国谚语的部分,日本的语言文化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中不难发现中日两国的谚语之间存在一些相似之处。2.1.1中国谚语的定义任何一种语言都与本国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作为语言的表现形式之一的谚语更是民族文化的写照,同时也是勤劳的中国人民从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的结晶。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固有的价值观和人生哲理,这就是中国谚语的广义理解。另外,中国的谚语是蕴含文化价值最丰富的语言单位,是民族语言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人们长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它负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折射了精彩的人文世界,可以说中国的谚语是凝结着中华民族文化信息的一个巨大载体,是认
11、识和理解中国人和中国民族文化的一把钥匙。2.1.2日本谚语的定义日语谚语的狭义范围在这里是指在日本社会生活中,日本人根据其生活习俗、历史典故及人物产生的谚语。其内容包罗万象,是日本文化、生活智慧及性格心理的反应,具有口头传承的特色,即使在普通大众中也朗朗上口,易于使用,是语言的精华,堪称为语言的活化石。另一方面,日语谚语的广义定义有日本独特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蕴及其对其谚语的形成、发展及内容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民族特有的国民性格,文化特质在日语谚语这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中得到完美的体现。无论是日语起源、发展、变迁,还是对中日谚语的比较研究,从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角度来看,都极具研究和探讨价值。2.
12、1.3透过中日谚语定义对比分析其语言特点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有其自己的特点。有人曾说,谚语的具备三个“S”,即:SHORTNESS短小、SENSE意味、SALT风趣,这是对谚语特点总的概述。但实际上看来是远远不够的,它涉及面还要广阔的多,它涉及到民族、地域特征。因此,通过中日谚语定义分析来看,它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精炼性:有句话说得好,“泉水最清,谚语最精”,谚语“以片言明百意”,这种精炼性是从句式上而言的,谚语的句式整齐,篇幅一般都比较小。口语性:中日谚语多来自民间,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多是人民大众反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带有浓重的口语性。例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兔子不吃窝边草”
13、等很多,它的口语性不仅表现在它的通俗,还体现在它善于巧妙地挖掘生活常例来描述,给人一种即熟悉又新颖的感觉。声律美:中日谚语都很讲究节奏和韵律,讲究声律美;另外,在注意节奏的同时,还注意押韵。修辞性:中日谚语广泛而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来表达意思,例如比喻、夸张等等。以此使谚语有具体可感的形象,而且表达含蓄,产生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语言效果。以上四点就是通过中日谚语的定义,所总结出来的谚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的总的特点。2.2中日谚语惯用句对比2.2.1中日谚语惯用句理论对比大多数惯用语是概念性而非语言的,因此仅仅根据传统方法对惯用句的理解是不够的。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模型,从最初的提取模型发展到现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中日谚语对比研究 毕业论文 浅谈 中日 谚语 对比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86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