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安全管理基础》PPT课件.ppt

    • 资源ID:5493078       资源大小:3.20MB        全文页数:1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安全管理基础》PPT课件.ppt

    全国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委 员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理 事中国保险学会 理 事民航与安全工程学院 院 长,吴 穹 教授,地址:沈阳市道义南大街37号 邮编:110136电话:024-89723507(办)手机:13998114767,安全工程专业保险工程专业消防工程专业安全防范专业,民航与安全工程学院,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安 全 管 理 基 础,吴 穹,第一章 概 述,一位老船长的话:,不论何时有人要问我怎么样才能最好地描述我这近四十年的航海经历,我只能说:很平常。当然我也经历了大风大浪,还有大雾天,但在所有的经历中,我从来没有遇上可以说道的事故。在我的航海生涯里,除了见过一艘遇险的船只外再也未见过海险事件,从未见过也没有经历过船只失事,更没有感受过被灾难威胁的困境。,爱德华 J 史密斯泰坦尼克号船长,安全的定义,一、safety(保护)security(保卫)二、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三、无危则安 无缺则全定义1: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定义2: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条件。定义3: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务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第一章 概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1、安全是永恒的主题2、安全与人道主义3、安全与经济损失4、安全与社会影响5、安全与国家声誉6、安全与企业信誉7、安全与企业管理8、安全与可持续发展9、安全与公平竞争10、安全与人权,第一章 概述,SA8000,第一章 概述,SA8000,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预防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提供消防、卫生和生活设施保证职工宿舍的安全卫生,安全与企业管理,事故是企业管理不佳的表现形式,第一章 概述,危 险,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第一章 概述,危险度,危险度:RF(F,C)R危险度,F事故可能性,C事故严重性安全性:系统在可接受的最小事故损失条件下发挥其功能的一种品质。安全性不发生事故的能力。S1R,第一章 概述,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 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第一章 概述,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第一章 概述,事故隐患,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第一章 概述,本质安全,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三个特点:失误安全功能;故障安全功能;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第一章 概述,安全问题被忽视的原因,需求层次论人们感应正效应的积累改善与提高正效应是显目的。,第一章 概述,马斯洛(Abrahan H.Maslow)需求层次论,第一章 概述,解决安全问题的三种手段,事故预防应急措施风险转移,第一章 概述,管理与理管,管-控制,行为的规范理-规律,自然之律,第一章 概述,风险管理的手段,回避风险自留风险控制风险转移风险,第一章 概述,风险管理的过程,识 别分 析评 价控 制,第一章 概述,风险的解决方案,第一章 概述,安全管理定义,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第一章 概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1、85%的事故与管理因素有关。2、安全管理与经济效益。3、对于大多数事故,安全管理是最 经济有效的手段。4、同类企业事故率的差别主要取决于管理水平。,第一章 概述,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历史,原始社会混沌初开封建社会简单认识工业革命开始研究20世纪30年代雏形呈现20世纪50年代系统安全20世纪末以人为本21世纪以来风险管理,第一章 概述,我国安全管理的现状,1、与生产经营相脱节。2、侧重人的责任、忽视物质条件。3、被动的事故管理。4、只侧重分析事故的结果。,第一章 概述,5、静态管理,以不变应万变。6、凭经验和直觉、目标模糊。7、没把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挂钩。8、过多强调各个专门工程技术。9、定性概念多,定量少。,我国安全管理的现状,第一章 概述,自然本能期法制监督期自然管理期团队文化期,企业安全管理,第一章 概述,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1、社会舆论2、人的价值3、人员素质4、法律的完善5、总体管理水平,第一章 概述,五 要 素,文化责任法制投入科技,第一章 概述,我国企业安全管理与国外的差别,形式与内容主动与被动静态与动态局部与整体,第一章 概述,管理承诺,要成功地管理安全,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活动,一本书或一套程序上。安全必须是一个公司的理念,是一种毋庸置疑的态度。,第一章 概述,安全生产管理的原理与原则,系统原理人本原理预防原理 强制原理,第一章 概述,系统原理,系 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六个特征: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集合性、相关性、适应性,第一章 概述,系统原理,整分合原则整体把握、科学分解、有效综合动态相关性原则运动、发展、联系、制约反馈原则灵活、准确、快速封闭原则手段、过程、连续、封闭,第一章 概述,人本原理,以人为本:人是管理活动的主要对象和资源;管理诸要素、诸环节由人掌管、动作、推动、实施。,第一章 概述,人本原理,动力原则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物质、精神、信息 能级原则建立合理能级,保证机构稳定、管理有效 激励原则利用外部诱因:外部压力、内在动力、工作吸引力,第一章 概述,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第一章 概述,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 因果关系原则 3E原则:五个原因 三种对策 技术 教育 身体 态度 管理 工程 教育 强制 本质安全化原则,第一章 概述,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第一原则 监督原则,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事故的定义,定义1:事故是可能涉及伤害的、非预谋性的事件。定义2:事故是造成伤亡、职业病、设备或财产的损坏或损失或环境危害的一个或一系列事件。定义3: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定义4:事故是人(个人或集体)在为实现某种意图而进行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事件。,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1、是意外事件。2、不是有预谋的。3、是违背人的意志的。4、是突然发生的。5、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其他损失的。6、使系统或人的有目的的行动停止或暂时停止。,事故的特点,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事故的基本特性,(1)普 遍 性(2)随 机 性(3)必 然 性(4)因果相关性(5)突 变 性(6)潜 伏 性(7)危 害 性(8)可 预 防 性,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Injury,1,Near Miss,2,Incident,3,Incidents,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未遂事故,定义: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海因里希法则 1:29:300,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二次事故定义,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二次事故与应急处理,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非工作事故工伤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 2004.1,定义: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人为的错误(占事故发生的94.5%)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事故发生的物质条件(占事故发生的83.5%),事故的直接原因,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定义:使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原因 技术、设计上有缺陷或不合理 身体的原因 精神的原因 教育训练不够 劳动组织不合理,事故的间接原因,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事故的基础原因,学校教育社会和历史,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事故的要素,人 物 环境,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人的行为的结果偏离预定要求的或希望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人失误定义,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人失误是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物。工作条件可以诱发人失误,改善工作条件比对人员进 行说服教育和训练更有效。某级别人员和人失误,反映较高级别职责方面的缺陷。人的行为反映的是上级的态度。常用的编制操作程序的方法有可能促进事故发生。,人失误的性质,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人失误的分类,随机失误-由于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系统失误-系统设计方面的问题:工作任务和要求超出人的能力范围。操作程序问题,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人失误的表现形式,遗漏或遗忘(Omission)做错(Commission)进行规定以外的工作。,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人失误的原因,过负荷人机学问题决策错误,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五阶段理论,阶段0:无意识阶段1:不清醒阶段2:大脑活动松弛阶段3:大脑活动积极敏捷阶段4:过度紧张、恐慌,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影响人失误的个人因素(6P),1、硬件状态:生理(Physiological)身体(Physical)病理(Pathological)药理(Pharmaceutical)2、心理(Psychological)状态:3、软件(Psychosocial)状态(社会心理状态),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状况特征工作指令工作任务及装置特性,影响人失误的外界因素,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环 境,社会环境 技术环境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管理环境 生产环境,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的产生及发展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意义事故致因理论的局限性,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互为因果依次发生的结果。人员伤亡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结果)(原因)人的缺点 不良环境诱发或先天遗传因素(远因)(基因),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遗传及社会环境(M)人的缺点(P)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H)事故(D)伤害(A),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心理动力理论,弗洛伊德的个性动力理论主要观点:事故是一种无意识的希望或愿望的结果,这种希望或愿望通过事故象征性地得到满足。也就是说,肇事者是由于受到某种精神上的刺激或较大的心理压力才下意识地产生不安全行为而导致事故的。结论:通过更改人的愿望满足的方式或通过心理咨询分析完全消除那种破坏性的愿望,就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瑟利模型,人的认知过程 S-O-R两个阶段三个部分六个问题,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瑟利模型图,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撒利模型,在执行任务时,操作者掌握的信息可分为两部分,即与生产任务有关的主要任务的信息和使可能的危险在控制下所需的第二性任务的信息即安全信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困难的增加能导致所需掌握的信息量超过人的掌握能力。由于两种信息重要度的差别,势必会造成对第二性任务的信息处理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事故就容易发生。,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撒利模型的结论,当主要任务是不规则而且复杂使信息量过大时,最易超过人所能关注的信息量。需要操作者不断地计划的工作,需要从一处到另一处不断地运动的工作,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调整的工作。,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能量转移论,基本论点:不希望或异常的能量转移是伤亡事故的致因。即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的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不正常或不期望的释放。能量形式:动能、势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辐射能(包括离子辐射和非离子辐射)、声能和生物能等。,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能量引起的两类伤害,第一类伤害: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而产生的。第二类伤害: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能量造成伤害的因素,人所接触的能量的大小接触的时间长短和频率力的集中程度受伤的部位屏障设置的早晚,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变化-失误理论,主要观点:运行系统中与能量和失误相对应的变化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没有变化就没有事故。,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变化分析,观察到变化时的变化分析过程,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变化分析,观察到后果时的变化分析过程,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千人死亡率千人重伤率百万工时伤害率伤害严重率百万吨死亡率万米木材死亡率,事故统计指标,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伤害部位分布柱状图,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伤亡事故发生趋势图,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伤亡事故发生次数的主次图,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控制图,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事故的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 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间接经济损失 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经济损失统计指标,千人经济损失率Rs百万元产值经济损失率Rv,第二章 事故统计及分析,第三章 系统安全,系统安全的定义,在系统的寿命周期的所有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和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系统安全的主要特点,早 快 省 好 接口,系统安全与传统的技术安全,(1)工作范围(2)工作方法(3)工作深度(4)局部与全面(5)安全目标值,用危险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表示的可能的损失程度 有关安全的风险通常用事故的可能性(概率或频率)与最严重的损失的价值相乘的期望值 E=P C 来表示,风险(Risk),“试错”法Trial-and-Error,通往聪明的道路可简单、明了的表述为:错、错、再错,但减少、再减少。,“飞停飞”法Fly-Fix-Fly,对于现代成本高昂复杂的系统,既使在第一次试验时发生的事故,也是难于被接受。,“首次安全”的要求First-Time Safe,识别分析评价控制Identify-Analyze-Assess-Control,早期的努力Upstream Effort 系统安全的核心是危险分析,即对危险的识别分析评价控制。,实施系统安全需要进行的两类活动:,系统安全工程System Safety Engineering系统安全管理System Safety Management,系统安全工程,System Safety Engineering 应用科学和工程的原理、准则和技术,识别和消除危险,以减少有关风险所需的专门业务知识和技能的一门工程学科。,系统安全管理,System Safety Management 为识别、评价、降低及不间断地跟踪、控制和记录在系统、子系统、设备和设施的开发、试验、制造、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安全和健康事故的风险而采取的所有计划和措施。,风险指数法,风险评价指数(Risk Assessment Code,RAC)总风险暴露指数(Total Risk Exposure Code,TREC),国外用于军事技术装备、设施和机电产品、设备等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的一类方法。,目前使用的有两种指数系统:,危险严重性等级表,危险可能性等级表,风险评价矩阵,15,不可接受 69,不希望有1017,有控制的接受 1820,可接受,系统安全优先次序,最小风险设计应用安全装置提供报警装置制定专用规程和进行培训,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事故调查的目的,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1)满足法律要求(2)描述事故发生过程和有关情况(3)鉴别事故原因(4)提出整改措施(5)积累事故资料(6)了解被调查设备的性能(7)判明有关人员的事实,事故调查的对象,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1、所有重大事故 2、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未遂事故 3、伤害虽轻微,但发生频繁的事故 4、因管理缺陷引发的事故 5、高危险工作环境的事故 6、适当的抽样调查,事故调查及处理的意义,1、事故调查是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2、事故调查可以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3、事故调查可以揭示新的或未被人注意的危险。4、事故调查可以确认管理系统的缺陷。5、事故调查是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事故调查计划,1、及时报告有关部门;2、抢救人的生命;3、保护人的生命和财产免遭进一步损失;4、保证调查工作的及时执行。,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事故现场处理,1、安全抵达现场 2、现场危险分析 3、现场营救 4、防止进一步危害5、保护现场,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事故现场勘查的4P技术,1、人(People)2、部件(Part)3、位置(Position)4、文件(Paper),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事故现场分析的原则和要求,1、必须把现场勘查中收集的材料作为分析的基础。同时在分析前应对已收集材料甄别真伪。2、既要以同类现场的一般规律作指导,又要从个别案件实际出发。3、充分发扬民主,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得出科学的结论。,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事故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法个别案例技术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第四章 事故调查及处理,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3E 对策,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对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 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1、控制能量2、危险最小化设计(1)通过设计消除危险(2)降低危险严重性 3、隔离 4、闭锁、锁定和联锁(1)闭锁和锁定(2)联锁,5、故障安全设计(1)故障安全消极设计(2)故障安全积极设计(3)故障安全工作设计,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5、故障安全设计,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进水阀门,6、故障最小化(1)降低故障率 安全系数 概率设计 降额 冗余 筛选 定期更换(2)监控,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降低故障率,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降额设计,预期不出现安全性问题的系统;1分l安全性 潜在损坏费用高的系统;2分 危及操作人员生命安全的系统 3分 已经证实的设计;利用标准元件及(或)电路 1分l可靠性 高可靠性要求,需要专门设计的系统;2分 为满足先进技术要求需要采用新设计、新方案的系统 3分 易接近、且可以快速、经济修理的系统;1分l系统修理 修理费用高、难接近、技术等级高、工作时间长的系统;2分 不能修理、或进行修理经济上不合算的系统 3分 无严格的限制、符合标准方法设计的系统;1分l体积与重量 需要专门设计技术、要求难实现的系统;2分 需要新方案、且设计受严格限制的系统;3分 修理费用省、无高备件费用的系统;1分l寿命周期费用 修理费用较高、备件费用较高的系统;2分 可能要求完全更换的系统 3分,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概率设计,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备 用 冗 余,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表决冗余,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筛选,取参数参数限值检查和试验元件淘汰,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定期更换,使用制造商提供的故障及寿命数据 注意元件性能的降低和漂移,6、故障最小化,故障最小化-监控,四个功能 检测、量度、判断、响应三大部分 检知、判断、响应,7、告警(1)视觉告警 亮度 颜色 信号灯 小旗和飘带 标记 标志 书面警告(2)听觉告警(3)嗅觉告警(4)触觉告警(5)味觉告警,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7、告警,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告警-安全色,红色: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 黄色:注意、警告蓝色:指令、必须遵守绿色: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7、告警,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告警-对比色,黑色:黄色 白色:红、绿、蓝色 黑、白两色也可互为对比色 红色与白色条纹-禁止通行、跨越 黄色与黑色条纹-特别注意 蓝色与白色条纹-指示方向,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1、隔离(1)距离隔离(2)偏向装置(3)封闭 2、个体防护(1)必须进行的危险性作业(2)进入危险区域(3)紧急状态下3、能量缓冲装置 4、薄弱环节 5、逃逸、救生和营救措施,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损伤抑制-隔离,距离隔离 偏向装置 封闭,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损伤抑制-防护装备,必须进行的危险性作业 进入危险区域 紧急状态下,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薄弱环节,电薄弱环节 热薄弱环节 机械薄弱环节 结构薄弱环节,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逃逸、避难和营救,逃逸和避难-人们使用本身携带的资源自身救护所做的努力;营救-其他人员救护在紧急情况下有危险的人员所做的努力。,安全教育对策,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 三级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经常性安全教育五新作业教育复工和调岗教育,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教育对策形式,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生产岗位职工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对策形式,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厂长(经理)的安全教育一般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对策形式,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生产岗位职工的安全教育,三级安全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 经常性安全教育 五新作业教育 复工和调岗教育,安全管理对策,安 全 检 查安 全 审查安 全 评 价安全目标管理,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检查内容,查思想 查管理 查隐患 查整改,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检查方式,一般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 节假日检查定期检查 连续检查突击检查 特种检查,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审查,三同时 可行性研究审查 初步设计审查 竣工验收审查,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评价,合格评价 提高评价,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评价,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评价的意义,安全生产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 有助于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实行宏观控制 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 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 有助于保险公司实行风险管理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评价的目标,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评价,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专项安全评价,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预评价结论内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安全评价方法;.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结果;.整体确保生产安全的可行性。,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验收评价结论内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安全评价方法;.重大事故隐患;.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结果;.重要安全对策措施;.整体验收评价结论。,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总体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安全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安全现状评价结论内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安全评价方法;.重大事故隐患;.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结果;.整改措施建议;.重要安全对策措施;.整体现状评价结论。,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各类安全评价的不同点,可保风险与不可保风险,(1)损失程度较高。(2)损失发生的概率较小。(3)损失具有确定的概率分布。(4)存在大量具有同质风险的保险标的。(5)损失的发生必须是意外的。(6)损失是可以确定和测量的。(7)损失不能同时发生。,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保险的分类,财 产 保 险责 任 保 险保 证 保 险人 身 保 险,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强制性实施原则无责任赔偿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损失补偿与事故预防及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第五章 事故预防与控制,谢 谢!,SCHOOL OF SAFETY ENGINEERING,

    注意事项

    本文(《安全管理基础》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