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诗意化语文教学讲座稿3.doc

    • 资源ID:4601780       资源大小:110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诗意化语文教学讲座稿3.doc

    让语文教学诗意流淌在川师大“全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的讲座提纲四川资中 顾建德一、何谓诗意化语文教学“诗意化语文教学”这个概念,在座的骨干教师作为教师中的骄子,望文生义,应该都明白一二。但诗意化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流派提出,源于浙江省特级教师王崧舟。王老师于2004年在全国语文界首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他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和谐发展”。今天,我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基层教育工作者,谨向在座的骨干教师汇报一下我对诗意化语文教学的一点粗浅认识,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希望能抛砖引玉,激发大家更多的思考和行动,进而促进我省中小学语文教学更加富有诗意,更加富有成效。所谓“诗意”,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语文教学的诗意,就是营造出如诗一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就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与课文内蕴或具体生活情境相和谐的审美心理状态、以及外显的意蕴和境界。这种语文教学的境界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境界,是洋溢着情感、弥漫着想象、充满着浪漫精神的境界,是超越课本、教室而弥散于师生全部生活时空的诗意语文生活世界,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主体能动地建构和创造“意义”、寻求精神家园、求得人格成长和生命发展的境界。王崧舟老师对诗意语文的阐释是:诗意语文作为一种境界,它是自由对话的、唤醒意会的、精神契合的、追寻幸福的、实现自我的,因而是语文的最高境界,诗意化语文教学,其实质是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所在。 诗意化的语文教学不仅意味着深入开发文本的诗意,而且意味着整个教学过程、方法、语言、活动、环境、氛围和情态都要诗意化,最终实现诗意化的效果,培养诗意化的人,让学生诗意化的成长,乐享诗意的人生。关于语文教学的诗意,有三个主要内涵: (一) 诗意是通向精神和心灵的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说到底,语文教学是一种精神和心灵教学。而语文一旦触及学生的心灵,就会焕发蓬勃的诗意和动人的情思;一旦进入诗意境界,也就具有了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屈原的求索精神,陶渊明的旷达品性,李白的放浪性格,杜甫的忧民意识,范仲淹的忧乐情怀、项链中“人生是多么奇妙多么变幻无常”的感叹,老人与海中“人生来就不是为了被打败的豪壮”这都是富有诗意的精神,也最激动人心。诗意的语文世界使人追求身心的自由和生命的价值;使人具有广泛的兴趣、敏感的心灵、发达而敏锐的智力;使人具有充沛的活力、博大的激情、包容天下的爱心和新鲜活泼的精神。 (二) 诗意是面向生活和实践的任何教育都是在人的生活世界中进行,没有生活,教育只是外在化的装饰。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是人的生活,人的根基,人之为人的生活世界。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素养产生于生活,并且和人一起发展成长于生活。惟有让语文回归生活,语文才有蓬勃的诗意和生命力。特级教师窦桂梅把整个语文学习变成一种生活,带领学生在教材外的辽阔空间广求博取。在低年级,她给学生推荐民间传说、童话故事;中高年级,推荐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从爱的教育到草房子;从菜根潭到莹窗小语;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推荐给中小学必读的30本优秀读物窦桂梅老师克服重重困难,和学生一起遨游在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活海洋中:一起逛书店,一起看展览,一起去采访,一起搞社会调查,一起看焦点访谈,一起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而且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带入课堂,写进作业。于是智慧与创造就表现在学生的手指尖上。他们编辑了萌芽文集、创造文集、焦点感悟、先锋报、蒲公英;他们创编了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和那些只让学生死记生字新词,硬背一些名言警句和“之乎者也”用法的语文教学相比,这是多么丰富而美好的精神生活! (三) 诗意是指向理想和未来的钱理群说:“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唤起人的一种想象力,一种探索的热情,或者说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语文应该给学生以理想,给学生以明媚的未来。语文的诗意来自于充分自由和开放的教学。这里没有死板的程序,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没有套话连篇、没有对课文的肢解,没有鸡零狗碎死记硬背,在诗意的境界里,每个人都可以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心灵向着社会、自然、宇宙、未来敞开,思维向着四面八方发散投射,让新的理解、新的方法、新的意念层出不穷,每个人都能直接与大师对话,与名作晤谈,在优秀文化经典中尽情徜徉,玩味、思索、发现并汲取、消化。 二、语文教学需要诗意化(一)诗意化语文教学在人类精神发展和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多年来,语文教学在争论中探求,困惑中寻觅。太多的无奈和彷徨,曲折和失误,始终没有销蚀人们求索的热情:文与道、主导与主体、双基与训练、思想性与艺术性、言语智慧与审美熏陶而今,语文教学的诗意化又时时被人们提起。 诗意是语文最终的答案?诗意能囊括语文的全部?当然不能,但可以肯定的是,诗意是语文最本质的特性和风格之一。事实上,认同诗意、欣赏诗意、享受诗意、创造诗意,是人天性的需求,也是一种高品质的精神境界。有句话说得好,“每个人在内心都是一个诗人,直到最后一个人死去,最后一个诗人才死去”。许多哲人都对诗意在人类精神和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有过高度肯定。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和诗意追求的结晶”,海德格尔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雅克·德洛尔说“教育是必要的乌托邦”,肖川说“人性的教育呼唤诗意”,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尔格哈曼说“诗是人类的母语”,谢林说“无论在人类的开端还是人类的目的地,诗都是人类的女教师”。这些哲人先贤的话,都一脉相承地言说着诗歌和诗意在人类精神发展和教育发展中的突出作用。如果说人类需要诗意、教育需要诗意,那么,语文教学更需要诗意,尤其是汉语教学,因为汉语是“最理想的诗性语言”。鲁迅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人,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语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共同营造了立体的、浓郁的意境。语文教学以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基础,这些作品的内容、思想、情感与形式之美,构成了一个个各具特色的诗意之境,构成了一亩亩需要师生去合作开垦的精神田园。显然,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如果不在富有诗意的情境中进行,就成了机械操作;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但如果不在富有诗意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就是赤裸裸的思想灌输。没有诗意的语文课,是苍白的、枯燥的、令人厌恶的语文课。 (二)诗意化语文教学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特质中国不仅自古是一个诗歌大国,而且也是“以诗立教”的国度,诗歌教育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尤其是隋唐以来。大教育家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虽然后来受制于科举八股取士,但重视诗歌教育的优良传统始终如一。因而每一个传统读书人,都无一例外会作诗写赋行吟。当然,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其诗意化更多体现为教学内容的诗意化,而非教学过程的诗意化,但林下筑坛开讲、高声吟咏华章、师生文友往来唱和,这些教育形式也无不闪烁着诗意教育的光彩。迨至民国,由于八股文废止,加之西方自由教育主张的引进,更加注重对读书人精神个性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以及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诗意化。这一时期,涌现出蔡元培、陶行之等大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被广泛传播,诗意化的语文教学传统得以继承和发展。遗憾的是,1949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特别是文革时期,语文教育被过度政治化,经典名篇被删除,代之以大量乏味的政治说教,语文教育完全谈不上诗意化。改革开放后,虽然语文教材不断推陈出新,诗意的教学内容日益增多,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以及种种原因,诗意化语文教学更多停留在口头上,而非很多教师的教学实践中。(三)诗意化语文教学是新课标的明确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与别的学科相比,语文是最富情感性、审美性的学科,和诗有着特殊的血缘关系。新课标特别强调对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的把握,把创设审美意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实质是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美的熏陶,而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还有利于他们心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新教材的选文及其文本语言也突显了人文性这一特点,教与学就是在对人生的诗意感悟和对文本诗化语言的解读体味中,得到情感的共鸣、感应与升华。作为语文教师,应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坚信文字的力量,怀着古典诗意的情怀,去营造美丽的精神家园,引领学生走进文字和文学的殿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多方面呈现出的美世界之美、人生之美、思辩之美、语言之美。(四)诗意化语文教学是当下语文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1、 诗意化语文教学是克服应试教育痼疾的需要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过:“人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是的,我们以万物灵长的骄傲诗意地生活在大地上,诗意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人”的生活。但曾几何时,我们这群中华古老文明的薪火相传者,竟然失落了语文的诗意,失落了生命的诗意,只为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课堂,无论是传教者还是接受者的心灵,不得不被一些毫无诗意的东西充斥着。虽然新课改推行好几年了,但受制于应试教育以及其他局限,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仍然放不开手脚,去和学生共享诗意语文的美好,而是将大量教学时间用于知识的硬性灌输,使整个教学过程僵硬死板,内外割裂。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语文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应试之学,这种畸变在一个曾经有着千年“诗教”历程的国度,实是一道“尴尬的风景”。语文课之所以常常和政治课一道,成为中国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刻板枯燥、缺乏诗意化的教学或是重要原因之一。2、诗意化语文教学是回归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由于历史的浩劫和人为的割裂,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方面,中国甚至不及日本、韩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地区。这方面,语文教学难辞其咎,因此加强传统诗歌和经典名篇教育,强化语文教学的诗意化,当可纠偏扶正,帮助学生更好的继承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著名学者赵鑫珊说:“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国度,只要能背出千磨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些诗句,那么,他就是一个中国人,他的灵魂深处就浸润着祖国的文化书香。”显然,在当今中国的民族精神版图上,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的不易、道德的滑坡、意识形态的混乱和迷茫,很多人身上已经不再具有诗意,这个时代仿佛不复有唐风宋韵,也不复有魏晋风骨,既学不来英伦的绅士之风,也没有了欧陆的闲情逸趣,满大街的市侩,每个人都在生活的激流中挣扎,满面尘土,为活而活。之所以中国人会出现这样一种生存状态,除了前述原因,与我们的语文教学长期缺乏诗意化当有一定关系。3、诗意化语文教学是教师专业提升的需要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提高的过程,当一个教师用心思考如何做好诗意化的语文教学,用心挖掘教学中的诗意元素,必然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但很多语文教师缺乏学习和思考的动力及能力,不注重个人素养的提高,平时不看书学习,不写文章,文字感受能力、处理能力和审美能力差,缺乏富有个性的审美体验、感同身受的文学快感,完全是一个“语文技术工”。这样的语文教师是难以胜任诗意化的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内心应涌动着精神的诉求和理想的激情,严格要求自己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远大的职业境界,并全心投入、精心构思每堂课的诗意化教学,同时在过程中灵活调控,创意生成诗意的教学局面。如此,才能与学生一起“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这片土地上,并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让自己活得更有质量,人生更加完美。4、诗意化语文教学是学生快乐健康成长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一千万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与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更多的是以直觉的形式去感知这个世界,用想象的心灵去解释所见事物。儿童本身就是一首纯朴天然的“诗”。“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诗意化的语文教学,可以唤起学生天性中的豪情、逸志和潜能,可以启迪学生智慧,培植学生善根,使他们学会悲悯,学会怜惜,学会感动,拥有一颗向善的美好心灵,为他们的人生涂上一抹温暖的底色,使人生有可能的孤苦、伤感变成蕴藉温婉、悱恻缠绵的感动,从而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自觉去过一种平衡的、诗意的生活。三、诗意化语文教学的达成策略诗意化语文教学是教改的必由之路。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总会以饱满的热情、高超的技能去实现教学的诗意化,使课堂充满人文色彩和感染力,让学生的精神保持集中而投入。如何采取高超的教学艺术,让语文教学流淌诗意的清泉,是每位语文老师需要不断探索、自觉追求的问题。语文教学的诗意化达成或可从如下方面着手:(一)捕捉契机,动态生成,绽放智慧火花自新课标实施以来,一个跟“预设”对立的概念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动态生成”。诗意语文是崇尚个性的语文,在流淌着诗意的语文课堂上,学生质疑问难、灵光一现、精彩创新的思维成果都是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感受,是学生智慧的闪耀;甚至学生的节外生枝、搞怪整蛊、频发状况,都可能成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组织适合学生参与的、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使凝固的课堂场景变成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画面,它存活于有心与无心、有法与无法、缥缈与真实编织的和谐空间中,让学生不知不觉掉进合作、交流、探究知识的温柔陷阱,沉醉于语文教学的美感之中。教师既可以敏锐抓住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加以积极利用,推动教学从无序走向有序,也可以依据学生个性特点,把学生独特的思维、智慧公之于众,形成百家争鸣的场面,还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交流碰撞中绽放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在自然推进中呈现诗意的精彩。诗意化的语文教学一定是建基于动态生成而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意义就在于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因生成而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系统效应,让平实的课堂因生成而变得趣味无穷,让平铺直叙的课堂情节因生成而变得迭宕起伏,变得更富有诗意。笔者曾听过一节随堂课,当教师正在结合课文讲解运用人物描写突出性格特征的方法时,一个迷恋网络、衣着不整、精神萎靡的同学推门而入,同学们的目光顿时聚焦在他身上;那位同学也面容沮丧,不知所措,课堂顿感尴尬和压抑。这时,如果教师稍微冲动,就会酿成“双输”的局面。然而,教师不但没有训斥他,反而和颜悦色的安顿他进入课堂,再诙谐的叫全班就这位犯错同学的外貌特征进行人物描写,比比谁写得好。于是,同学们立即挥笔成章,踊跃交流评价,课堂因此精彩纷呈,不久教学目标圆满完成,而且也让犯错误的同学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这种课堂,不正是一首轻快和谐的诗歌吗?1、平等对话点燃精彩课堂对话,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会给课堂带来预设之外的问题,教师要尊重、理解学生,接纳学生的个性,并积极引导,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如某教师上作文课的一个对话片段:生1:我的父亲四十出头,两道浓眉下嵌着两只眼睛,挺着一个高高的鼻梁。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好。 师:是好,用词生动,但未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 生1:我的父亲确实是这种形象,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 师:但究竟要表现父亲的什么个性特征?生1:(明白过来)是的,个性不鲜明,那怎么去改呢?师:我们的父母为子女,为建设新农村,奉献青春,他们的优秀品质一定会在相貌上表现出来。 生1:(思索了一会)浓浓的眉毛下面嵌着一双含笑的眼睛,虽不大,但挺有精神;薄薄的嘴唇,卧在高高的鼻梁下,经常开着,不是说就是笑。师:有新意,有个性。生2:(突然提出请求)我知道了,不妨让我们在你批语的基础上自改一次,我一定改得好(很自信)。 接着全班同学的呼声越来越大,老师临场调整了课堂设计,并欣然答应了同学们的请求。“只要你动了真情实感,细心观察,就会抓住人物鲜明的特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似乎豁然开朗了,平时怕写作文的一位同学居然把人物形象改得惟妙惟肖,“乡村水泥路上,我的父亲抡着大锤,那胳膊油亮亮,光闪闪,凸现出一块块肌肉来。”这一天,他在日记中写道:“这次改作文,让我找到了春天般的感觉。”这一对话,激发了学生改作文的真情实感,调动起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从而领悟作文的要领。这一认知和需求的生成,让学生心灵得以自由舒展,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始料不及的好效果。2、质疑问难绽放精彩课堂如某教师教背影这一课:生1:老师,背影是名篇,可我觉得不好,写人有好多角度,为什么朱自清非要从背影入手呢?师:(顺水推舟)是啊,写人有好多角度,从背影入手就未必好。不妨先让一位同学来读读吧,谁来生2:我来读。(声情并茂)(教室里一片啧啧称羡声)生3:(眼睛有点湿润)写得真好,“买橘子”很感人,作者的父亲仿佛就像我的母亲一样生4:“背影”,特别是读到最后一处“背影”时,我感觉到作者内心很复杂,愧疚、忏悔、伤悲、感恩、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师:是啊,剪不断,理还乱,是全体学生:(接着)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生2:(很动情)我父亲在杭州打工,去年农历十二月十六回来,风雪交加,父亲执意送我和我叔叔上火车,在车站告别的时候,父亲推着自行车,蹒跚地走在回工地的路上,他还不时地回头望着我,雪地上留下了一条艰难的足迹。看着父亲背影,我当时流下了眼泪 (同学们都很兴奋)生1:通过他的朗读和讲述,我懂得了这一质疑,牵动了全班学生,课堂因之而精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感性、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因质疑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实现了与课堂教学预设的完美结合。3、巧用错误演绎精彩课堂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成长过程,所以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出现错误很正常,教师要理解宽容,并鼓励学生从“错误”中找到药方。如某教师教学桃花源记,请同学根据文章写一个成语,有不下五位同学填了“世外桃园”。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避免这一错误呢?他灵机一动,向学生“讨教”,不出所料,纠错方案出来了。生1:桃源就指桃花源,题目是“桃花源记”。生2:渔人进出的是桃花源,而不是桃花园。生3:写“桃园”可能受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的影响。这一“生成”小插曲,虽然表面上是对错别字做了纠正,但实际上是对文本某种程度上的加工,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因势利导成就精彩课堂新课程要求教师和学生要建立起一种新的关系,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角色,主要是引导学生,“让每个学生创造奇迹”。教学我的叔叔于勒,除了揭露在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外,还重点表现了作者所寄予的理想和希望。 “我心里默念到: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句话是作者对现实社会金钱之上的不满和希望社会多一份亲情,多一份爱时,有个同学突然提问:老师,若瑟夫为什么不直接叫喊叔叔?老师一愣,这可是备课时没想过的,连忙说:“这位同学提得真好,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同学说,因为若瑟夫父母很势利自私,他怕父母亲骂,不敢叫;有的同学说,因为若瑟夫担心于勒叔叔尴尬,没面子;有的同学说,这是小说情节安排的需要老师适时加以点拨,因势利导,意外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出奇地实现了课堂教学目标,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5、就地取材激活精彩课堂某教师教学冰心的纸船,师生都很投入的时候,忽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某某和某某在玩纸飞机!”两名学生抬头看看老师,都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做了自我批评。看着他们手中的纸飞机,老师忽然想到今天的语文课正在学习冰心的纸船,诗人以纸船作为一种载体,寄托对母亲的思念。想到此处,便对两个学生提出要求:既然你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那么老师就不再多说什么。不过,有一个额外的要求:以“纸飞机”为题目,完成一首小诗。两个学生在自己的诗作中都寄予了自己的情感,其中一个学生写道:我把小小的纸飞机/投掷在无限的空间/我的梦想随着它一同飞翔/无论是什么/都无法阻挡心的飞翔。另外一名学生这样写道:纸飞机/一只白色的小鸟/飞驶在蓝色的天堂/明天的我/将也如你一样/张开知识的羽翼/冲向成功的天宇。两个学生的诗作得到了全班学生热烈的掌声。在学生的掌声中,老师感到了几分庆幸和欣慰。他庆幸没有简单的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抓住有利的教育时机,就地取材,深入挖掘孩子们心灵深处积极向上的情感,让这种情感因素迸发出来,使之作为孩子成长的一种动力。同时两个学生饱含深情的创作,激励和教育了全体同学。一个小小的“纸飞机”,竟然激活了精彩的课堂。(二)举象造境、入情会意、求气寻根1、举象诗意化语文教学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举者,呈现、打开之意也。语文教学说白了主要是两件事情,第一件:由言到意。它是理解的过程,倾听的过程,走向视界融合的过程。第二件事情,由意到言。它是倾诉的过程,表达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是思想情怀、内在体验。但由言到意和由意到言,有时不宜直来直去,而应“执起两端,用其中点”。这个“中点”就是象,要先由言到象,然后由象到意,或者说,意需要象,象需要言。有了象的出现,教学效果就不一样,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话“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教这段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饱经风霜”这个词,因为这是一个新学的成语,而且这个词能反映车夫的身份,进而体会到鲁迅先生对社会最底层百性的同情。我们来看两位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第一位教师: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生:就是吃饱了风、吃饱了霜。师:你吃过吗?(把老师气的!)动动脑子再想一想!生:就是吃过很多苦头。师:没错。谁能讲得更准确些?生:就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看了词语手册。师:你真会学习。学习就得像他这样学啊。师:风霜什么意思?生:就是艰辛和磨难的意思。师:对!要好好地记住这个意思,可不能见风是风、见霜是霜啊!这个环节上得又简单又扎实,还用上了工具书,可这样学生理解并不一定深刻,可能过几天就忘了。 而另一个老师是这样上课的。(首先板书:饱经风霜)。第一步师: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结果没想到,全班三分之二的人都举手。第二步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车夫的这张脸?(很厉害吧,有难度,但是前面有个坡度。生活体验的调取,尽管难,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举手了。孩子们站起来。)生1: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张脸,颧骨高高突出,眼眶深深陷进去,满脸的皱纹。师: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生2: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张脸,他的脸红通通的,头发像一堆乱草,他的嘴唇有一道一道干裂的口子。生3:第三个孩子说,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张脸,他的脸色蜡黄蜡黄,身上也是皮包骨头,其实只有三十岁,但看上去好像已经有六十岁一样。师: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第三步师:如果你们会看车夫的脸,那么第一次只是看到这张脸,第二次就可看出这张脸背后隐藏的东西。从车夫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你们看出了什么?生1:我看出他家里很穷,估计吃了上顿没下顿。生2:我看出车夫干活不要命,没日没夜地拉黄包车。生3:我看出这车夫身体有病,是撑着拉黄包车的。师:是的,就是这样大冷天,赤着脚拉黄包车,现在玻璃碎片把他的脚板刺破了,他躺在地上痛苦呻吟,想起来都起不来。假如你就在现场,你会怎么做?生4:我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生5:我马上打电话把我爸爸叫来。师:你爸爸是干什么的?生:我爸爸是外科医生。我一定会自个拉黄包车把他送到人民医院去。师:那你拉得动吗?生5:拉得动。师:你有这份爱心让人感动,同学们,看得出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让我们一起去看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这个黄包车车夫的。(教学继续进行)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教学片段,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教学现象,就是举象。教师引领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一次又一次放大,一次又一次做细,一次又一次具象化,让学生看到这四个字背后种种没有直言,但必须意会的东西。我不敢说,举象的课就是诗意化的语文课,但我敢说,诗意化的语文课一定有着很多举象。第一,举起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具体的象;第二,所有的象都来自学生的生活体验;第三,由于这样的象是跟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在一起的,于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就转化为他自己的语言文字,这才是活学活用的语言,而活学活用的语言才是真正有用的东西。2、造境造境,是在举象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特定的情境、意境、心境。诗意化的语文课堂充满举象,但仅仅这样远远不够,因为一个一个的象是平面的、单调的。所以,在举象的基础上应致力于创造语文教学的情境、意境和心境,在课前充分考虑好如何做好一个个情境预设。营造情境最好的古诗词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用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共十一个象。这十一个象,用一个象、一抹色彩统一起来,就是夕阳西下,进而形成一种境。什么境?伤感、惆怅、孤独,寂寥。教学诗词曲,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意境,进而体会作者的心境。如某老师教学何其芳先生一夜的工作。开始读一夜的工作会感觉太平实。但仔细读会发现,其实何先生绝对是玩文字的高手。他抒发感情,几乎没有废话,但又很凝练,情感和情绪不突兀、不宣泄,而是包含在文字里面,只有慢慢去咀嚼才能品出味道。比如这段文字:“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相当,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老师就说:孩子们,看到“宫殿”这个词,你会作何联想?这所房子的主人可能会是谁?孩子会说:老师,会不会是慈禧太后的房子?老师说不是,那家伙比慈禧还大。老师,那是不是皇帝住的房子?老师说也不是,比皇帝还要大。学生都张大了嘴巴,啊,比皇帝还大,不会吧。那时候皇帝是最大的,怎么还有比皇帝还大的?不错,这所房子的主人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皇帝的摄政王。什么叫摄政王你们知道吗?摄政王就是管皇帝的那个人,你说厉害不厉害?你想想,一个摄政王的官邸,里面可能会有什么?这就是举象。学生说,那肯定灯火通明;那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名人字画。老师说没错。那一定堆满了金银珠宝。没错。红木家具。没错。你想得到的它一定有,你想不到的,它那里也有。然后,老师话锋一转:这所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过去是摄政王的房子,你联想开去,联想到富丽堂皇,它什么都有,应有尽有,然而,当这所房子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的房子,室内陈设却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一个写字台就够了,还加一个“不大”,两张小转椅,两张转椅就行了,还加个“小”,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有红木家具吗?没有。只有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有奇珍异宝吗?没有。只有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有珍珠玛瑙吗?没有。有名人字画吗?没有。只有什么?“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你说,总理办公的地方陈设简不简单?简单。怎样简单?极其简单,简单到无以附加的程度。然而在这极其简单的背后,却看到、发现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总理的人格,总理的精神品质。这就是“极其简单”和“极其不简单”的统一。这简单一句陈述本已刻画得出神入化,已经到化境,然而这化境,得让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自己的嚼头。这就得怎么做?就得造境。造境的时候,有一句古话需要记住“一切景语皆情语。”3、入情入情,就是置身语言文字所造的境中,体验其承载的情感、情味、情怀。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造境就要进入情这个情是一种情绪,它来就来了,像台风,像潮起;也可能只是一种淡化的情感,但是一直维持着,比如说一种忧愁的伤感;也可能是情操、情怀,那就影响人的意识。我觉得语文教育的灵魂就在于“情”字。有人曾经为语文、数学打过许多比方,说过许多俏皮话。“数学轻轻松松一条线,语文模模糊糊一大片”,在某种程度上,恰恰显出了两门学科的不同。又有人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文是情感的舞蹈”。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他情动了,郁积在一起,不得不发,不吐不快;“观文者披文而入情”,靠什么入情?披文才能入情。实际上,“披文入情”这四个字,就很好地诠释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语文课,怎一个情字了得?什么叫感情?感情是风,感情是雨,感情是一锅粥,感情是一团麻,感情是“剪不断理还乱”,感情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感情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不反对分析,也不反对语文知识、写作知识、阅读知识的教学,但得有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让学生充分的体验,充分的“入情”。把学生的情感之门打开后,才能充分感受语文的精彩和魅力。4、会意会意,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感悟并体会文字所包含的意义、意蕴和意趣。当然,感情太丰富也要出问题,一个人老是沉浸在担心、紧张、矛盾、痛苦当中,时间长了,非得精神病不可。所以要让孩子们进得去,还要让他们出得来,让他们出来静静地思考,让他们会意,用心去体会语言文字的意味、意蕴。如果说入情是一种热处理,偏于感性,那么会意就是一种冷处理,偏于理性。5、求气求气,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探求语言文字的声气、节奏和神韵。所谓气,就象火,火在哪里?火在胸膛燃烧;气在哪里?气在丹田。引申过来,实际上气是一种生命的能量。面对语言文字,就是要“求气”。有些孩子在朗读时扯着嗓子用力喊,这不是真正的朗读。真正会朗读的,用的不是蛮力,而是绵力。文字和文字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有种关系存在,叫做字里行间。这种关系能够形成语言的节奏,语言的张力,这就是能量,就是气。举个例子。小音乐家扬科有段文字:“扬科躺在长凳上,屋子前边有一棵樱桃树,燕子正在树上唱歌,姑娘们这是最后一次了,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读着这段文字,你脑子里冒出的是怎样的画面呢?不瞒各位说,我冒出的是这样的画面:林黛玉焚稿断情,贾宝玉洞房花烛。这一悲一喜就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喜的笔墨特别多,燕子在唱歌,姑娘在唱歌,笛子在唱歌,唯有这扬科是最后一次了。这叫做以喜衬悲,悲上加悲。还有写得更好的一句“扬科躺在长凳上”,一个活活被打死的孩子,一个那么活泼的孩子,一个灵魂那么干净的孩子,在死的时候竟然只能躺在长凳上,没有躺在床上。后面几句写得更好了,“扬科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我刚刚讲过语文意识,在这个地方就特别需要语文意识。“这是最后一次了?放在结尾,从语言学的角度,叫殿后强调。放到最后来说,想突出“最后一次”,为什么?想突出伤感,突出不平,突出对扬科的同情,突出对这个社会的控诉。然而,这段怎么去教,怎么让孩子理解?可以很简单,就告诉同学们说,这叫殿后强调,什么叫殿后强调?就是放在后面。然后我们一起来读一次。好吗?就过去了。语文不能这样教,不能只这样理性分析。这对孩子来说一定是无效的,或者说短期有效。因此教师要学着感性,跟学生在一起学习,一起悲喜交加,才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可以怎么做呢?就是让孩子们读整段文字,全班形成情感基调,老师注意听。朗读跟唱歌一样,要注重气息的控制。这段怎么读呢?可以由老师反复引读,学生只读“这是最后一次了”这一句。教师引读第一遍:扬科躺在长凳上,燕子正在唱歌。在他临死之前,他多么想听听燕子美妙的声音呀,可这是最后一次了。引读第二遍:扬科躺在长凳上,听姑娘们唱歌的声音,这是最后一次了。引读第三遍: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他是多么想听听这清纯的歌声呀,可这是最后一次了。引读第四遍:扬科躺在长凳上,听笛子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引读第五遍:在他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他是多么想听听村子里的演奏声呀,可是,这是最后一次了。然后全班一起读:扬科躺在长凳上,燕子为他送行,姑娘们的歌声为他送行,笛子演奏的声音为他送行。就这样他听村子里的演奏,这是最后一次了。还需要读第七遍吗?我想大概不需要了,因为在这反复的一读三叹中,孩子们已经深受感染和感动,文字的那个气,早已流淌心中。6、寻根寻根,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语文到底是什么?叶圣陶老师说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说出来的是语,写出来的是文,合在一起语文。有人说不够,语言文字应上升为语言文章,有人说应该继续上升,上升到语言和文学。王尚文主张把语文一分为二,一门叫汉语,一门叫文学。也有人说,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学,那还只是在文的层面上,“文以载道”,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还得上升得到语言文化,语文既是语言又是文化。我比较赞成最后一种。无论如何,语文老师最好具备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强烈的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弄懂语言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把母体文化发扬光大。(三)发掘文本,参与探究,实现多边对话1、开掘文本奥妙语文的诗意在哪里?在文本,在文本之美,在文本的奥妙中。文本奥妙,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王国维语)的言语个性、言语智慧和言语创造,就是文本的美之所在。发现、开掘文本奥妙,无疑是在为诗意语文这潭活水正本清源。新教材为诗意化的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片沃土。教材中的多数文章,都是情感内容之美与形式结构之美完美结合的产物,都构成了一个个若隐若现、只可意会却难言传的奇美之境。它们或平实如水、平淡如菊;或清丽雅致犹轻风徐来;或苍凉悲壮直摄人心魄;或低沉哀婉似一唱三叹。它们构成了一片片需要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去开垦的精神田园。文本奥妙,在精致的构思技巧上。与象共舞一课,紧扣课题逐一展开。教学指向的是文本的“双关”写法,其实,双关在这里更多是作者的一种创作思路。就全文的构思看,与象共舞既有“和大象一起跳舞”的表层意思,更有“和大象和谐相处、亲密无间”的深层意蕴,而且,这深层意蕴才是文本的主旨所在。所以,作者真正着墨“和大象一起跳舞”的文字比例并不大,相反,在近五分之四的篇幅中所写的内容均与大象跳舞无关。但是,在领悟了“与象共舞”的深层意蕴后,我们不得不为作者精致、精巧的构思而拍案叫绝。原来,文本的一字一句无不在写“与象共舞”,写那种人象合一的天地奇观、天作之合。双关构思,正是本文最深刻的诗意所在。文本奥妙,在不朽的精神母题上。诗经·采薇一课,抓住“杨柳依依”这一经典意象,一唱三叹、层层递升,力图进入我们民族性格中最凄美、最柔软、最精微的精神寄托。显然“杨柳依依”这一意象的创造、传承,并最终化为“送别”的精神母题,无疑是这首诗最大的文本奥妙。是的,自采薇始,这“杨柳依依”的动态意象以及意象所蕴涵的那种送别的忧伤和盼归的期待,成了我们民族一代又一代约定俗成的心理记忆和诗性寄托。又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和博大胸襟,不正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培养学生忧国忧民意识的天然之资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饮酒将高节之士的隐居文化诠释得诗情画意,对那些脱离田园生活的现代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熏陶。文本奥妙,在深邃的哲理境界上。游山西村一课,毫无悬念却别出心裁的演绎出“山重

    注意事项

    本文(诗意化语文教学讲座稿3.doc)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