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溶质的质量分数》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

    • 资源ID:4027483       资源大小:161.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毕业设计(论文)《溶质的质量分数》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溶质的质量分数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学教育 年 级 2005级 学 号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_ 2009 年 5 月 10日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1综述21.1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21.2国内外研究现状31.3研究的意义42化学课程资源包内涵52.1课程资源的涵义52.2化学课程资源的涵义52.3课程资源包的涵义62.4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63 化学课程资源的类型64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原则和注意事项84.1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原则84.1.1先进性原则84.1.2系统性原则84.1.3目的性原则94.1.4实用性原则94.2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注意事项94.2.1开发形式多样的化学课程资源94.2.2课程资源的组织方式105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105.1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依据105.1.1新课改对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105.1.2有关教育理论对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要求105.1.3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标115.1.4 地域条件影响115.1.5开发章节的内容与教学方法115.2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125.2.1目标分析125.2.2开发化学课程资源135.2.3组织资源,形成化学课程资源包145.2.4使用完善化学课程资源包146建议与思考14参考文献15附录16致谢22溶质的质量分数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XXX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育专业,重庆 400715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课程资源包作为一种容量大、活动性、建构性强、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资源材料,在学习组织中被广泛应用。因此资源包的开发建设也就成为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是关于资源包开发与利用的案例还十分少见,笔者所属论文小组试对人教版初中化学课程资源包进行开发和利用。本文对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研究并以第九单元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例具体说明。关键词:课程改革;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与利用;溶质的质量分数The development and ultilization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kit -with“the mass fraction of suolute”as an example                       JIAO YuanmeiThe 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progressively, great atten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have been gradually gotten from all sectors of the community. Curriculum Resource Kit, as resource materials which are large, active, strong constructive, good applicable, and a wide rang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learning organizations. The development and ultilization Curriculum resource Kit is therefore becom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but the case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kit are very rare. The group that I belongs to try to develop and ultilize Senior middle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s which was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In this paper, Id like to do som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ul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kit and subject to specified"mass fraction of solute" which is the third issue of the ninth unit, as an example. Key words: Curriculum reform; Resource kit;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kit;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Mass fraction of solute1综述1.1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新世纪伊始,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便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这次课程改革对原有课程进行了扬弃,着重针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逐步走上完善的一个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等媒体的广泛运用,导致人们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等的更新与变革。特别是网络在现代教育中的爆炸性渗入和迅速蔓延,对现存教育制度、教育理论、教育模式、课程内容、教师职能和学生学习等提出了严峻挑战。我国多年来一直实施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政策,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把课程内容、来源当作课程资源的主要部分甚至是全部,由此沿袭下来,大纲、教材、教学参考书、练习册成为化学课程资源的代名词,甚至被极端化为惟一的课程资源。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课程资源从观念上就局限了课程资源的范畴,以这种陈旧的课程资源观来应对新课程,显然已是不合时宜的。就我国而言,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应用是一个新兴的课题,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决定新课程实施范围与程度的关键【1】。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只能永远停留在理论层面,很难在中小学由落实转变为现实。有关新课程实施的调查显示,我国的基础教育实践中,课程资源开发主体范围狭窄、开发意识和能力还比较薄弱、现有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普遍存在。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行为。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均明确提出,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并在化学课程标准的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明确了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为了实现化学课程目标,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支持系统。然而,课程资源的理论研究在我国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推行。因此,如何开发课程资源,并激活课程资源,为基础教育提供丰富的、适合教师和学生共同使用的课程资源,组织成课程资源包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所面临的一个极有价值的研究课题。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外研究现状课程资源的英文原文是curriculum resource ,在上世纪现代课程发展之初人们对课程资源的研究是包含在课程编制、课程目标的确定等问题的研究中的。很多学者在对研究课程资源的研究中,也是从课程资源的内容、分类等方面来进行的。课程资源是丰富多样的,人们对课程资源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进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有所加深。 目前,国外很多国家都建立了专门的课程资源开发机构和相关网站【2】。以美国为例,“埃森豪威尔国家数据中心”(The Eisenhower National Clearinghouse)致力于网络基础上的课程资源开发,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幼儿园到12 年级的课程资源的电子目录”。内容包括课程资源、网站链接、专业资源和学科主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整合各国教育力量的基础上,也致力于“开发”一个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新工具,这些信息是来自全世界的典型的课程资源。已经收集了百多个来自世界各地普通中等教育的课程案例”。 国外教育界兴起的“基于资料的学习”(Policy Statement-Resource Learning and the Curriculum,http:/www.asla.org.au/p_rbl.htm )的研究就体现了对现时代各种信息、时讯资源的运用,也说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习方式转变的作用。1.3.2国内研究现状目前,笔者通过搜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相关资料、教育类书籍、杂志以及各类网站,查阅了有关课程资源的资料,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这方面的著作文章还很匮乏。作为一本书专门研究化学课程资源的有由仇忠海所写的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它是作为新课程资源质量标准及资源建设研究项目成果丛书之一。全书主要涉及化学课程资源的含义及类型,化学课程资源建设与开发的基本原则、途径和利用方式。参与编写的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用专题形式介绍了形成化学课程资源的方方面面:从静态的情境题到动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从实验室、厨房到新闻、网络资源,从人文教育资源到颇具特色的新疆班资源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色和教师们力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意图。作为书中一个章节,有少数著作谈到了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如:钟启泉等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第六部分“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中第七章“课程资源”、刘旭东等主编的校本课程与课程资源开发中第四部分“课程资源的开发”。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论文以有不少,笔者在CNKI中通过输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检索结果显示有302条记录。如吴刚平的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徐继存的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封享华等人的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专门全面论述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文章最近几年只要几篇,笔者通过CNKI输入“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查找,查到5篇相关的文章如黄俊生和衷明华的潮汕地区社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与思考、徐秋云和李远蓉的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与研究等。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界对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充分,与教育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相比,还很滞后,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现有研究领域中可以看到,化学课程资源开发重视图书馆、社区资源、教材编写等已经被普遍认同的课程资源。尽管这些资源在化学课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能涵盖化学课程资源的全部,一些很重要但尚未被人们重视的课程资源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课程资源、实验室、课程资源管理等资源有待开发与利用【3】。1.3研究的意义1.3.1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对新课改有重要意义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现。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对课程资源的理解都是仅仅局限于书本,对于学校、教师、学生身边的各种有效的课程资源缺乏认识,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课程资源的闲置、浪费问题严重。人们对课程资源的理解、认识和应用制约、影响着课程建设【4】。 课程资源问题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教材”的局限,极大地拓展了现有狭窄的教育内容。课程资源对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它的开发和利用为课程实施、目标的达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它的丰富性和适应程度决定了课程实施的范围和实现水平。没有广泛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成果。 1.3.2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普通中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对学生具有独特的价值。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方面,学生的发展将受益于大量丰富的、具有开放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它以其生动、活泼形象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的自主选择提供多方面的信息保证,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达成了有意义的学习;另一方面,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兴趣、爱好、知识、能力等构成课程资源的有机成份。学生应创造性的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为自身的学习、实践、探究性活动服务。1.3.3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对教师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价值还在于促进教师的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即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与能力。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开发者【5】。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开发与选择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潜力和深层价值。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掌握更多的资源。这将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化学课程资源包内涵2.1课程资源的涵义教育大辞典认为,课程资源是为设计课程和制定教学计划服务的各种可资利用的途径、方法,包括目标资源、教学活动资源以及组织教学活动的资源【6】。课程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化学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2.2化学课程资源的涵义化学课程资源是指能够提供化学学科信息,有利于师生进行化学教与学的一切资源因素【7】。正如标准中提出的:学校图书馆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图书馆应配备足够的科普科普读物、专业书籍和报刊杂志,收集一些与本地环境、资源、能源和化学工业相关的信息资料,有利于学生查找和咨询有关的科技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开放的科普资料室供学生使用;自然博物馆、科技馆、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化工厂在研究资料或研究成果方面的丰富积累,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通过参观、访问、讲座、讨论和实习等途径,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关系;开发社区和乡土教育资源,将化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相结合等,都是化学学科的课程资源【8】。2.3课程资源包的涵义课程资源包的英文翻译是curriculum resource kit,kit是成套工具、用具包、工具箱、成套用具的意思,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工具性,而中文的包从辞源上看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裹的意思,是一个动词,也经常做名词用,表示装东西的袋子,如:书包;旅行包;行李包。但是在这里是一个抽象的意思,是很多不同事物的总和,因此,所谓课程资源包指的课程资源的总和,是所有课程资源的有机组合。课程资源包的概念与教学包的概念。教育大辞典将教学包定义为经专门教学设计,由多种教学媒体组成的新型组合教学材料。包内一般装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电影片、投影片等。随着时代的发展,包内的内容进一步丰富完善,不仅包括这些素材性的资源,还包括条件性的资源经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不仅包括校内资源也包括校外资源。2.4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涵义化学课程资源包是指那些进入化学课程,与化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的总和。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实现化学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容量大: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化学课程资源的总和,这就决定了其开发的过程不会受到诸如形式和空间的限制,只有课程目标一个限制,而达到课程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故其容量大;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一种组织良好、目标明确的开放系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一经开发出来,使用者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适当的选用;活动性、建构性强: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一种开放性系统,还具有灵活性,它能够和环境进行不断的交换最终达到功能的完善,即在开发以后每一个应用者可以加入自己所开发的课程资源,使课程资源包能够更加完美。3 化学课程资源的类型我们可以将众多的化学课程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原则、特点,把它们区分开来,以便更好的认识、开发与利用它们。由于划分标准的不同,化学课程资源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可以把课程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按照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显性课程资源和隐性课程资源。表1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特点及示例Table 1 Classific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examples of chemistry curriculum resource 分类标准课程资源类型特点示例按功能特点素材性课程资源化学课程直接来源人力、财力、物力、场地、设备、时间、设施和环境校内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目标条件性课程资源不是化学课程直接来源,但却制约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按空间分布不同校内课程资源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发展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师、信息中心、教师群体、班级组织、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校外课程资源具有补充性、拓展性,家庭、社区、科研所、工厂等按呈现方式文字课程资源容易获得教材、参考书、期刊等实物课程资源直观、具体实验室、标本、仪器、模型、挂图等活动课程资源潜在性教师言语、体态、班级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师生关系等信息化课程资源信息容量大、智能化、虚拟化、网络化网络、软件按存在方式显性课程资源可以直接运用于教学活动教材、计算机网络、自然和社会资源中的实物、活隐性课程资源以潜在的方式对教育教学活动施加影响学校和社会风气、师生关系、家庭气氛等 应该指出的是它们是相互交叉的,以上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的化学课程资源并无明显的界限,如校内的课程资源、校外的课程资源都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也可以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4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利用原则和注意事项4.1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原则   4.1.1先进性原则 开发化学课程资源要体现先进性原则,与时俱进,体现新课改理念【9】。如义务教育提出的理念中提出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在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时要联系生活,联系应用,使学习的内容和学生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去。开发的课程资源还要注意其探究性,利用课程资源引发学生的参与和投入的欲望。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包力争帮助一线教师开阔思路,利于交流。4.1.2系统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要遵守系统性原则,切忌开发得杂乱无章。开发的化学课程资源包目的是能【10】够服务于一线教师,方便他们使用,所以就要求开发出来的化学课程资源系统、有条理。基于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要避免无组织的问题,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和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项工作。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各个模块的化学任课教师要在学校相关领导的带领下分工合作,与学习该模块的学生一起进行与该模块知识相关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并把自己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成功经验或资料反馈给负责这项工作的教师。由教师负责统一收集和整理,然后通过筛选将这些已经开发的有价值的课程资源储存到计算机中,建立化学课程资源库。当其他教师和学生利用时,就可以很方便地从化学资源库中提取出来,实现化学课程资源的再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也自然地形成了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4.1.3目的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要遵守目的性原则,就是一定要选取紧扣教学目标的资源。切忌化学资源开发的盲目性。明确的目的贯穿指导着整个开发过程。在开发化学资源时,教师要认真研究化学的发展方向,选取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进行开发,决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给我们正常的教学带来混乱。在使用化学资源包时,也要全面考虑化学资源的有效性,注意资源利用的方式、方法,使我们已有的化学资源和开发的化学资源能有机结合,最大程度的发挥化学资源包在教学中的功能。4.1.4实用性原则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要遵守实用性原则,切忌化学资源包开发的难操作、难实施。实用性是指化学课资源包的开发要针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11】。化学资源的开发是为了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不同的化学知识应该开发与之相应的化学课程资源包。要尽可能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4.2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注意事项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课程资源的组织的系统,其开发要注意首先是尽量开发多种形式的化学课程资源,其次是要注意课程资源的组织方式。4.2.1开发形式多样的化学课程资源形式多样的化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前提【12】。化学课程资源包是化学课程资源的总和,没有丰富的化学课程资源,那么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就成了空中楼阁,无稽之谈。即使勉强开发出的化学课程资源包也没有多大的使用价值。我们可以按照化学课程资源的分类开发出呈现方式不同的化学课程资源如活动资源、信息化资源、实物资源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开发出主题探究式、自主学习式的课程资源。4.2.2课程资源的组织方式适当的课程资源组织方式是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重点。化学课程资源包作为含有丰富的化学课程资源的一种开放系统。由于化学课程资源的多样性,如果没有恰当的组织方式,那么所形成的化学课程资源包这个系统就显得杂乱无章,甚至无法使用。课程资源包作为一个系统,因此我们可以按照一般系统的组织方式进行组织。当然我们的分类原则是可以多样化,可以按照课程资源的类型、课程资源实现的目标、主题单元的探究等等来进行划分,可以用网页,数据库等方式组织起来,其目的是使众多的资源有序的组织在一起,方便查询和使用。5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5.1 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依据5.1.1新课改对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要求新课改下的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环境, 整个教学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通过让学生回归自然、社会实践等开放交往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就要求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充分体现动态生成性、全面发展性和合作与交流的特点。5.1.2有关教育理论对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要求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自身对于新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即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所以“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时,注重“情景”的创设,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所有能力包括八个方面,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动觉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尽量发展人的这些智能,即要求多途径、多形式的开发化学课程资源,以达到同时发展人的多项智能。5.1.3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标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了解化学到底研究什么,对化学这一学科的认识还很模糊,所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即是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所以在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时,应该发掘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有用素材,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学习资源,重视利用网络资源和其他媒体信息,同时加强化学实验室的投入与利用。5.1.4 地域条件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应具有不同的特点,因为地域不同,所具备的地理条件不同、人文条件有差异。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充分利用当地条件优势,以最低的成本、最简便的方式、最适合的途径开发最有效的用于化学教学的资源【13】。5.1.5开发章节的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资源包的开发,还要视教学内容的不同、同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法的课程,就应该重点开发有生产生活实际指导意义的、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可操作性强的实验探究活动作为本课使用的课程资源;而采用调查分析法的课程,则重点开发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有现实调查渠道与资源、学生有兴趣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内容的调查课题作为该堂课的课程资源。5.2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5.2.1目标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多种多样,而每一次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们在从事每一次活动之前以及在从事活动的过程中,头脑中总是会想着这项活动将产生的结果。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实践活动。它总是有着一定的行为指向或意图、意愿。对这个活动结束时的结果有特定的构想。这种对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结果的意图或构想,就是我们的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的目的。那么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目的是什么呢?这当然就要从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功能来看,化学课程资源包终归是要服务于化学教学的,是为了实现化学教学目标而开发的,因此化学课程资源包开发的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教学目标就是我们课程资源包开发的方向目标。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都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维度对高中化学的基本标准提出了要求,教学的目标就要从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这两个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也更为全面的提出了要求,我们在开发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时候要全面的分析并理解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的要求来指导我们的开发【14】。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内容标准的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内容中,给出了本课题的基本标准是“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水和常见的溶液是这个主题中的重要内容,对基本标准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已经给出了一些课程资源如配制某种无土栽培所需的无机盐营养液。但是其资源并不丰富,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时候的资源。笔者按照三维目标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需要具体实现的目标:表2 溶质的质量分数资源包目标分析Table 2 Target analysis of mass fraction of solutes resource kit目标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3、了解配制溶液的操作步骤。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2、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并赞赏溶质的质量分数在生产及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初步形成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意识。2、提高学生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意识。3、初步建立定量的观念,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5.2.2开发化学课程资源有了教学目标的分析,这一步就进入了资源开发的实质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化学课程标准和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开发出所需要的合适的化学课程资源【15】。我们要深刻的理解化学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类型等、根据化学课程资源的特点进行开发。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一)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积极开发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课程资源。(二)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实验为基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开发课程资源过程中要努力开发设计富有特色的实验。(三)重视利用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来自图书、报刊、音像资料、广播、电视、网络等。努力开发应用化学教学软件和研制化学教学课件,利用网络化学教育资源,成为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以溶质的质量分数资源包为例,笔者准备按照化学课程资源的呈现方式的不同来开发资源来实现上述目标,首先溶质的质量分数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对它的计算知识与技能要求降低了,而更注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自主探究实验来感受这个概念,结合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它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考虑到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笔者在网络上找到一些信息化资源来作为学生的课外探索。表3 溶质的质量分数资源包的课程资源Table 3 The curriculum resource of mass fraction of solutes resource kit资源类型课程资源文字资源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教师用书活动资源鸡蛋“游泳”实验 砝码浮力实验 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植物因施肥过浓而枯萎的原因的探究实验信息化资源科学新课程河北远程教育网 5.2.3组织资源,形成化学课程资源包课程资源开发完毕,接下来就要将这些资源按照各自的特点进行分类。并且编写恰当的化学课程资源包使用指南,使开发的课程资源包更具有亲和性,更易于使用。以溶质的质量分数资源包的组织为例就是按照资源的分类进行组织的,并且在各个项目的地方做了必要的说明。5.2.4使用完善化学课程资源包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使用化学课程资源包资源包在教学中实现化学课程资源包中各种资源利用的有效整合【15】。以实现有效教学为目的,根据需要和具体的学习任务和特点,选择化学课程资源包中的合适资源,吸收积极的成分,为学生创造最有效的学习活动过程,从而做到创造性的合理的应用化学课程资源包,并在合适的时候扩展、修改并完善化学课程资源包。6建议与思考笔者开发了义务教育阶段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化学课程资源包,体会到了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虽然自己努力的开发,最终得到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化学课程资源包的成果,但是还是觉得它不是很完美,并且得到了以下几点启示:(一)要深刻的理解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组织、课程设计等基本理论,才能高屋建瓴,指导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二)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在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跨学科地研究有关知识、扩大知识面,更新其知识结构,避免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不宽的现状。以求能够创造性的整合各方面的知识,开发综合的具有特色的化学课程资源包。(三)要充分发挥集体合作的力量,化学课程资源包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定了要利用集体的力量才能开发出高效的,巨大的、用途广泛的资源包。化学课程资源包是活动的、建构的,每个老师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地使用资源包,并不断补充完善,最终构建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资源包。参考文献:1 教育部组织.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 2 Mary K Taylor,Diane Hudson,Susan Logue,and Kevin Rundblad.Morris Library Explorer: A Web-based instructional packageJ.Library Computing,1999,18(3),222-227.3 胡萍萍. 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 J. 科技信息, 200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论文)《溶质的质量分数》课程资源包的开发与利用.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