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国森林旅游的旅游需求及商业前景分析报告.doc

    • 资源ID:3242274       资源大小:70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森林旅游的旅游需求及商业前景分析报告.doc

    我国森林旅游的旅游需求及商业前景分析报告3摘要:31.森林旅游的定义32.森林旅游的国内外概况32.1 国外森林旅游概况32.1.1发展状况32.1.2开发模式42.2.1总体状况43.森林旅游的需求供给环境分析53.1消费者分析森林旅游的需求53.1.1:生态观光型53.1.2:休闲度假型53.1.3:运动康体型63.1.4:游乐狂欢型63.1.5:科普知识型63.2 生产者分析森林旅游的供给73.2.1. S(优势因素)73.2.2.W(弱点因素)83.2.3. O(机会因素)83.2.4. T(威胁因素)93.3市场分析森林旅游的环境93.3.1法律支持:93.3.2市场广阔:103.3.3环保低碳:103.3.4消费潜力:104.森林旅游的发展前景115.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15.1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115.1.1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125.1.2旅游设施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125.1.3游客时空分布不均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125.1.4景区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135.1.5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服务质量不高135.2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145.2.1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教育145.2.2制定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155.2.3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保护景区环境155.2.4统一规划、有序开发165.2.5培养和引进人才165.2.6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游客教育176.森林旅游的盈利模式17总结 小组成员查找资料分工我国森林旅游的旅游需求及商业前景分析报告摘要:我们小组成员通过查找资料,经商议和整理结合案例,数据和SWOT分析法等方法从消费者,供给和环境三方面得出我国森林旅游的旅游需求,剖析了其发展商业前景,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地解决方案和盈利模式,得出此分析报告。正文:1.森林旅游的定义森林旅游是指以森林景观作为旅游景点、景区或旅游目的地进行观赏、休闲等方面的活动。2.森林旅游的国内外概况2.1 国外森林旅游概况2.1.1发展状况 拉丁美洲,占整个收入的90%以上; 德国,森林医院,年森林游憩者占10亿人次; 日本,每年进行“森林浴”达到几亿人次; 美国,每年参加森林游憩的人数高达20亿人次,森林旅游消费高达3000亿美元,美国人均八分之一的收入都会花在森林旅游上。人类具有“亲水”与“亲近森林”的天性,而国外发达的社会经济则保证了这种“天性”能够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形成了持续繁荣的森林旅游市场。2.1.2开发模式生态观光模式: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美国红山国家公园;休闲度假模式:日本箱根森林温泉;运动康体模式:南美罗赖马山;游乐狂欢模式:英国国家森林迷宫,西班牙萨鲁的冒险家乐园。从中可以发现,国外森林旅游开发模式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奇,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其扎实的思路,包括重视规划设计;重视自然,目的在于社会公益;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宣传教育,邀请公众参与公园策划等。2.2国内森林旅游概况2.2.1总体状况我国目前发展森林旅游的主要形式是建立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植物园以及在自然保护区开辟旅游小区,其中,以森林公园为主体;戒截止2009年底,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达1652.5万公顷,其中,国家及森林公园达到730处。国内森林旅游大多源于林场系统,最常见的操作手法是在原林场的基础上组建森林公园,由林场作为投资主体进行基本的旅游开发。自张家界1928年作为第一个森林公园批建以来,整个中国的森林旅游呈现两种主要的发展态势,一是总体上处于粗放的观光开发模式,全国有数以千计的森林公园资产在沉睡,购票游客徘徊于10万以下,需提升策划与商业运营;二是极少数资源品级突出的森林项目,观光客群庞大稳固,且开始由景区向旅游区乃至目的地进行了升级,初步形成了广泛的森林产业集聚格局。3.森林旅游的需求供给环境分析3.1消费者分析森林旅游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类回归自然的欲望和对森林景观内涵的理解与追求发生了根本性心理变化。根据森林旅游开发所依托的资源特性与种类不同,结合游客的需求特征,森林旅游可以看作分为五种类型的需求 .3.1.1:生态观光型 例如:长白山景区。长白山景区的最具吸引力的资源是森林植被、山石地貌、人文景观,其次是野生动物、水体景观等;可达性也很高,它的开发可以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见闻需求,加以环境解说,也可以让人们自我完善,增加自己的知识,这是个人对旅游目的地氛围的追求。 3.1.2:休闲度假型例如: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奇观。热带雨林具有独特感观性, 空气清新、静谧幽深等优点,让人们可以逃离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消除人们的紧张感,满足了人们玩的需求。在森林度假,也是一种独特的经历,不仅可以增加见闻,也可以锻炼野外生存的能力。云南的西双版纳,营造出一种世外桃源的仙境,满足人们消除紧张感的旅游动机。3.1.3:运动康体型例如:山西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它的的森林浴闻名于中国。那里的森林被誉为“天然氧吧”。据调查分析,人们去那里进行森林旅游,主要是身体动机的需求。森林“浴”能在自然界可以浴大气、浴水源,对于人体可以浴身心、除疾病、陶冶情操、利于健康,此外,游客在这些景点徒步登山、野营烧烤、漂流攀岩等参与性强的项目,也有利于身体健康,尤其在外面现在这个时代,户外运动极少,所以,这一种类型的森林旅游是由治疗需求和休养需求而产生的。 3.1.4:游乐狂欢型例如:亲情采摘旅游。今年烟台在端午节的时候,就推出了这类森林旅游,樱桃、蓝莓等瓜果成熟的季节,牟平区众多采摘园集中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采摘节。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采摘节内容更丰富、相关设施及配套服务更完备,同时还将举行“六一”儿童节采摘基地寻宝、采摘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在游园品果中享受劳动的喜悦。进行一些体验式旅游产品,从感官、情感、思想、行为等各方面为游客创造旅游体验 ,一些顾客会自愿付出几倍与商店里的水果价格亲自到森林去进行水果“采摘”。它满足了人们的欢乐需求,也多了家人朋友之间的接触机会,出于精神动机去选择这类森林旅游。3.1.5:科普知识型例如:湖南天际岭国家森林公园。这一类的森林旅游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它的载体是“科普景点”,通过展示高科技成果及产业技术满足游客探求科学知识的愿望和兴趣。科普旅游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精神文化需要,利于满足游客知识需求。湖南天际岭森林国家公园开始对各类的人群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特别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家庭旅游,因此前景非常广阔。 3.2 生产者分析森林旅游的供给SWOT分析表格S(优势因素)1.资源优势2.市场认同优势3.政策优势4.生态旅游与森林的结合W(弱点因素)1.市场营销不到位2.交通可达性欠佳3.基础服务设施落后4.季节性劣势O(机会因素)1.森林生态旅游的市场不断扩大2.政府的大力支持T(威胁因素)1.对景区生态环境的破坏2.对旅游区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3.2.1. S(优势因素)A.资源优势包括生物资源丰富多彩、地理资源典型奇特、水体景观类型多样。B.市场认同优势:首先,国务院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为寻常百姓的休闲旅游提供了时间保证。森林旅游以其独特的绿色环境,帮助人们缓解工作及生活压力、消除疲劳,增进身心健康。在最受中国游客喜爱的20个旅游目的地类型选择中,森林公园占32%,名列第一。其次,森林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据统计,近两年来,河北省森林旅游直接收入每年可达3亿多元,接待国内外游客800多万人次。C.政策优势:就拿河北省来说,2008年河北省政府出台了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2020),围绕发挥环京津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资源整合步伐,推进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竞争力做出了整体规划,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为促进京津周边森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也必将给省内其他地区带来政策的示范效应。3.2.2.W(弱点因素)A.市场营销不到位:市场定位不实际、不合理,缺乏良好的旅游形象策划。B.交通可达性欠佳:因为是森林旅游,景区都是在森林里面,所以必然有盘山公路,曲折小路之类的,高速公路一般不能直接到达目的地。C.配套基础服务设施落后:据林区统计局、旅游局资料显示,神农架两大旅游集散地松柏镇和木鱼镇目前共有旅行社12家,星级宾馆21家,家庭旅馆138家,旅游接待床位7000多张,餐位约6350个。旅游旺季接待能力明显不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宾馆饭店和农家乐餐馆外部建筑风格与都市建筑风格无异,内部装饰又盲目追求“高档化”,没有体现神农架的原生态特色,没有与森林旅游的定位契合。游客们既不能在感官上体验神农架大自然的奇秀壮美,又无法真实而深刻的体验原生态的神农文化。D.季节性劣势:考虑到游客的人身安全,在冬季或者雨季,都不适合开展森林旅游。3.2.3. O(机会因素)A.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2009年召开的首次全国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湖北省政府践行森林旅游发展战略,一方面制定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旅游产业整体发展的政策。3.2.4. T(威胁因素)A.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森林旅游的开发,势必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无序的开发会打破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森林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破坏。旅游活动对森林旅游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旅游区开发的基础建设、旅游企业经营活动以及游客的休憩活动中。这些活动会对森林旅游区的环境空气、水体及土壤质量、植被生长、动物生存生态环境形成威胁。旅游活动会增加空气中的含菌、含尘量,旅游交通工具排出的废气会污染空气,旅游接待设施排出的废水废气会影响水体和大气的质量,而旅游者在森林内的旅游活动亦有可能引起林地土壤的流失,甚至会在当地生态脆弱地区发生扰动动植物生境,使动、植物物种灭绝的情况。B.对旅游区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来自各地的旅游者会带来各种文化,这些外来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会产生某些碰撞,甚至改变当地传统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宗教观和政治观。外来文化的冲击,必然会使民族传统文化发生位移或变化,失去原有传统文化特质,从而降低生态旅游资源价值和原生态魅力。旅游者大量涌入也会占用当地居民的生活设施,引起一些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等,都难免会引发当地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之间的冲突。3.3市场分析森林旅游的环境3.3.1法律支持: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的意见近日发布,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决定加强战略合作,共同把发展森林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这份意见,今后从事森林旅游开发和经营的门槛将降低,并有望享受国家及地区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森林旅游发展前景十分光明。3.3.2市场广阔:我国森林旅 游发展快速。截至2010年,我国已拥有2583处森林公园,2035处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96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8.8%;旅游收入近295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5年,全国森林旅游人数达到8.7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将超过5000亿元。可以看出,我国森林旅游已具备一定规模,随着政策的倾斜,森林旅游有望成为资本投资的新目标和降低碳排放的新战场。森林旅游是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最佳结合点。森林旅游在充分保护森林植被的情况下,有效利用森林的多种功能,充分实现森林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最佳统一,发展前景十分光明。3.3.3环保低碳:森林旅游既是朝阳产业,又是绿色产业。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3.4消费潜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回归自然,欣赏自然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意见,我国发展森林旅游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年森林旅游人数达到14亿人次,创社会综合产值达8000亿元,将森林旅游培育成林业支柱产业,满足城乡居民森林旅游的需求,森林旅游健康持续发展。在我国,超过95%的森林公园地处山区或者偏远林区,近50%位于贫困地区或者生态脆弱地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不仅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也为所在地居民尤其是农民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4.森林旅游的发展前景森林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以朴素唯物辩证法和实用价值观渗透到人们的世界观、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中,以不同的形式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精神文明体现在林业科技进步和产品革新中。 诸多森林公园已经成为传播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阵地。因此,加快森林旅游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让更多的社会公众有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这也有利于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提高人们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创造出更多的生态文化产品和成果。 中国香榧之都、中国毛竹之乡、浙江省森林城市,森林资源丰富, 具有香榧文化、茶文化、竹文化等内涵丰富的森林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些,都成为发展森林休闲旅游经济的宝贵资源。 5.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5.1森林旅游存在的问题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但由于森林旅游是一个新概念,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也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使森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问题。5.1.1森林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盲目开发后,有人甚少,收不抵支,难以维持经营,也无法保护资源,造成许多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损害。某些景区不研究旅游生态容量,在特定的节假日游客量大量进入后,由于缺乏合理的安排,有人四处践踏,破坏了资源的原始性和自然状态,逐步丧失了其欣赏价值。5.1.2旅游设施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旅游者就是一个污染源,旅游设施密度越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有的自然风景区出于经济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 使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违反了生态旅游最大限度保护自然状态的开发原则,导致旅游资源退化。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以长江为例,上游大量兴建旅游设施,致使原始森林和天然生态林遭受滥砍滥伐,覆盖面积减少,造成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江河污染严重,影响下游的水质,游客很难看到“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的美丽景色。5.1.3游客时空分布不均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受气候,节假日等原因的影响,游客具有季节性波动的特点。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和有人不良行为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游客增多,旅游活动频繁和分布的过于集中,必然引起一些物质和生态资源的变化,特别是游客的不良行为会影响影响数目的更新能力甚至致死。第二,旅游旺季游人遗弃在风景区的食物改善了动物的生存环境,促其取食无虑,繁殖加快,而到了旅游淡季,因游客减少,靠游客遗弃食物难以为继的动物只好啃食树皮度日,对植物产生危害。第三,由于游览步道宽度难以满足超载时段游客的需要,大批游客践踏不到两侧地面,影响了土壤的侵蚀速率。5.1.4景区的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里,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如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内,每年接纳的生活污水达304. 56万t;作为“五岳独秀”的南岳衡山,景区内每年约有6000t经营垃圾、2000t旅游垃圾、25万t污水,生活区内水体大肠杆菌超标15倍,细菌总数超标22倍,而景区内每年燃放的鞭炮则多达2亿多响。甚至喜玛拉雅山上也有各类垃圾,旅游部门不得不花巨资处理这些废弃物。诸如此类,不胜枚举。5.1.5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而缺乏管理与经营的人才,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真正的生态旅游则难以开展。由于从事森林旅游业的人主要是过去林业局、场、站的人而过渡的,加之起步较晚,导致专业旅游人才缺乏,2000年11月份,甘肃省林业厅组织了首届森林公园导游培训班,参加的49名学员中仅有5人有导游证,还不足10%,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森林公园至今无一名专职导游,游客来了只是简单象征性的介绍,致使旅游景点不能引起游客的兴趣,有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其余从业人员整体服务意识不浓,服务质量不高,违约经营,坑蒙欺骗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5.2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1998年5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的署名文章,文中引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调查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破坏,11%出现环境资源退化”。森林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模式,必须把握适度的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5.2.1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教育 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主张资源的公平分配,主张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经济持增长。开发和保护是融为一体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进一步发展。资源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和物质的载体,社会文化是资源的精神内涵,而经济是保护的动力,三者是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必须树立这种新思维,坚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将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增值、保护目标纳入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进行统一核算。通过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绿色企事业三大效益同步增长。同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必须与宣传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体会“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生态教育也要使旅游“利益相关者”,如开发商、景区居民等都认识到环境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使它们明白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他们获得经济效益的基础。5.2.2制定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是旅游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强化行业管理,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森林生态旅游这一产业的相关系统。政府必须用立法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做到依法管理,依法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充分发挥执法机构(如质检所)对旅游业实行法制化管理和必要的监督。并通过法律杠杆来整顿市场秩序,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完善的旅游市场竞争规则,通过这些管理条例使旅游各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达到规范旅游市场的目的。5.2.3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保护景区环境首先,对森林生态旅游区进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把我国自然保护区划分为非旅游区和旅游区两部分,少数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及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应划分为非旅游区,禁止任何商业性旅游,以保护其自然景观及生物多样性。在允许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内,应采用同心圆式的利用模式,将保护区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针对不同的旅游区,确定环境容纳量,并以此控制客流量,可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平衡环保与经济收入之间地矛盾。其次,要控制污染,森林生态旅游区应普及太阳能、沼气、冷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日常生活用品以可降解材料为主,在满足旅客基本的食宿需求外,应尽量减少对空调、汽车、饭店等奢侈消费的需求,对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应采用生态工程技术,做到物质的循环利用。5.2.4统一规划、有序开发我国已加入WTO,旅游业也将全面融入到世界旅游业发展之中,公平参与竞争。要想使森林生态旅游真正服务于森林生态旅游区及其周边社区,必须进行生态旅游认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特殊性需要各方面专家学者(包括旅游地理专家、经济学者、市场分析人员、法律顾问等)组成的评估机构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调查评估,在此基础上完成可行性论证,提交给政府。政府再从全局考虑是否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坚决制止一哄而上和无规则开发。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做好旅游开发规划。森林生态旅游规划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重要的基础工作,科学的规划应把旅游区和旅游项目的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科学行事。规划设计应以森林生态为主线,多业并举,拓展和深化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同时规划设计要有创意,实现旅游产品的差异化,旅游项目要有新意和吸引力。在规划设计时,应反映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追求和愿望,并加强配套建设,配备相应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在自然生态环境好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统筹规划,重点安排,精心设计和打造,将其建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典型区、精品区,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经营和发展模式。5.2.5培养和引进人才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队伍素质。因此,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森林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以及开发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要实现优质服务与国际接轨,提高综合效益就必须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与之相配套,所以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应加大力度,在服务配套设施方面提升档次。 为此要加快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可吸收综合素质高的专业技术人才壮大队伍;另一方面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内外结合,长短结合”的办法,加强对在岗人员的培训、轮训,实行高素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5.2.6推出生态旅游产品,加强游客教育生态旅游是高层次的旅游,要求旅游者有较高的欣赏层次和较强的环境意识。为此,必须加强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并规定旅游途中的允许操作行为,使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及文化保护。要贯彻生态意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如餐饮结合本地物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有条件的地方,可就地取材,如建造“树上旅馆”。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的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按照市场导向原则,开发森林景观资源,制定森林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战略,调整森林生态旅游产品结构,改变观光旅游单一产品结构的局面,使森林生态旅游活动内容多样化。 综上所述,有政府的参与扶持,有社会公众的广泛支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法制保证,森林生态旅游业一定会朝着健康的方面持续发展,也一定会受到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重视。6.森林旅游的盈利模式森林旅游的范畴根据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具有一定的广义性,有时能够同时兼容山水旅游、乡村旅游,甚至海滨旅游等多种元素,简单的说,就是以森林、水系、山体、山乡等相关资源为核心休闲载体及主要出游目的的旅游方式都可以定义为森林旅游。森林旅游则可以用“ 3F(Fun、Free、Fresh)”来概括,即:“一种充满轻松乐趣,可以充分放松,无拘无束,体验自然清馨环境”的度假形态。在欧洲或北美的很多地方,周末和假日经常可以看到不计其数的旅行车(Van)或者露营房车(Camping Vehicle)向森林深处驾驶而去,湖湾山脚下的私人度假小屋以及环境优美的房车营地是人们汇聚的地方。森林旅游在我国的开发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模式和可以借鉴的成熟品牌,一方面市场购买尚不能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整体度假休闲环境不够成熟,另一方面也说明森林度假的开发,不能按照目前常规“快速盈利,产品堆积”的模式来操作。目前国内森林旅游度假先行的一些产品类型包括:度假村项目、自驾车营地和私人度假社区等,同时,值得向国外的运营模式学习。森林旅游项目如果按照度假类型来划分,则滨海度假村的设计完全不等同于森林旅游,这是资源、景观、地理条件、产品构架等形成的综合需求,也决定了森林旅游的设计理念。例如:欧洲的森林度假村有几类,包括古堡型、庄园型、酒店型等,从需求方面说,又可以分为温泉型、滑雪型、疗养型等。从国内度假项目开发借鉴的角度来说,确定度假资源和打造度假核心吸引物是关键。 6.1森林旅游资源的划分,可以从考核整体生态环境入手,包括森林覆盖率、动植物数量、负离子含量、水矿资源等,一个理想度假项目的设计,第一步必须从保护开发的角度看地块利用,最大化的利用自然地形条件进行建设,并且处理好排污、供暖等污染控制的问题,形成内部资源的生态循环机制,充分利用光能、水能等清洁能源,限制机动设备的使用。 6.2其次,森林旅游项目需要形成度假核心吸引物,如滑雪、温泉、顶级观光资源、康体运动基地等。代表性的度假村包括:瑞士的铁力士山滑雪度假、美国的北加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徒步之旅、台湾的观雾森林游乐区以及德国的黑森林旅游区等。当然,原始森林或园艺环境本身就是核心吸引结构的第一要素,美国肯塔基州的Bernheim森林度假区,依靠的恰恰只是它出色的生态环境,他们的口号是:“Connecting people with nature(连接人与自然)”。这种给游客提供体验自然,回归真我的机会,不仅仅是高端游客所向往和找寻的最高境界,其实也是度假村成功运作的重要标志。 6.3露营作为一种已经在全球普及的度假形式,与森林旅游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的露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私家车的普及,露营人口正在大幅上升,从构成上来看,女性和中老年人群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其中。例如:德国在露营地建设方面堪称典范,阿尔卑斯山下和莱茵河畔,都能看到环境优美的露营地,无论是过境还是停留,人们不需要大型的场馆和餐厅,酒吧、烧烤、狂欢,一切都在一种默契中进行,前期完善的配套,能够满足人们主要需求,减少了后期的人员维护成本,管理简便而高效。 6.4关于私人度假,一般分为几类,包括居所类、分时度假类、会所类和私营类等几种。这里面最有影响力的可能要属福布斯世界富豪榜前十名中这些巨头们所营建的森林行宫了,包括沃伦.巴菲特的“快乐山谷”、萨默.雷石东的“比华利山庄”以及迈克尔.戴尔的“山顶神话”等等。私人度假休闲,一般会与海滩和湖泊相联系,但决不能缺少森林的元素。如世界知名的塞舌尔群岛的Frégate Island Private度假村和斐济岛的The Wakaya Club,依靠的是都是海滩与热带雨林的完美结合,加上特色的森林休闲、水休闲和游乐项目,形成了世界级的产品吸引力;新西兰的Huka Lodge、南非的Singita Private等则完全依靠原始风貌的自然资源和原生特色,形成了具有独特性的产品竞争力。 总结:中国度假村项目的开发,首先应该从理念上进行突破,即如何整合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如何挖掘项目地自身的资源潜质,进行合理定位和分级,形成对开发前景及潜力的客观判断。 第一,细查资源,明确市场定位,锁定目标人群; 第二,科学决策,以舒适和特色取胜,避免盲目的高端发展路线; 第三,避免从景区设计和城市规划的角度设计度假村项目,明确森林、湖泊等最有价值资源的不可破坏性。 森林度假旅游的深层次分析,还需要在中国大旅游市场和整体环境的发展下,不断的深入研究。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随着国内休闲度假意识及需求的不断提升,森林旅游形式作为具有整合力的一种度假休闲形态,发展空间将更为广阔。为此,我们已经从国际、国内的角度出发,整理和收集了森林度假、木屋专题、森林游乐方式、木文化研究、浅析度假村等多个专题研究报告,并将其中得出的一些经验与思路,逐步运用到一些项目中,如“重庆黑山夜郎旅游区总体策划”、“安徽宁国世界木屋村”、“吉林红是国家森林公园红石湖景区总体策划”以及“河南栾川老君山、龙峪湾提升策划”等,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小组成员查找资料分工:郑慧凝(100324209)市场分析张婷婷(100324211)盈利模式高蕖儒(100324212)消费者分析于秋婉(100324213)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王美迪(100324214)生产者分析于磊 (100324201)发展前景分析最后小组报告由全体成员共同商议整理得出!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森林旅游的旅游需求及商业前景分析报告.doc)为本站会员(文库蛋蛋多)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