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液压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1.doc

    • 资源ID:2954050       资源大小:2.69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液压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1.doc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专 科 毕 业 论 文 液压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系(院)名称: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2010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2)班 学生姓名: 刘 亚 鑫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3 年 5 月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安阳工学院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安阳工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目 录中文摘要、关键词1英文摘要、关键词2引言3第一章 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6 1.1概 述 6 1.2基于单一技术的传动方式6 1.2.1机械传动6 1.2.2液力传动6 1.2.3液压传动6 1.3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7 1.3.1液压传动的早期应用7 1.3.2液压传动技术在近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7第二章 液压传动技术的原理与特点9 2.1液压传动的介绍9 2.2液压传动的特点9 2.2.1液压传动的优点9 2.2.2液压传动的缺点 10 2.3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 10第三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11 3.1液压动力原件 11 3.1.1液压泵 11 3.2 液压执行元件 14 3.2.1液压马达 14 3.2.2 液压缸15 3.3 液压控制调节元件16 3.3.1 液压阀的分类16 3.4 液压辅助元件17 3.4.1 过滤器17 3.4.2 蓄能器19 3.4.3 油箱19 3.4.4 热交换器21 3.4.5 管件21 3.4.6 密封装置21 3.5 液压工作介质21 3.5.1 液压油22 3.5.2 液压油的要求22第四章 液压传动技术在机械中的应用23 4.1 在机床上液压装置的应用23 4.2 液压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行走驱动中的应用23 4.2.1 基于单一技术的传动方式24 4.2.2 发展中的复合传动技术26 4.3 液压系统在数控车床中的应用28 4.3.1 全功能数控车床液压系统28 4.3.2 加工中心液压控制系统30结论32致谢33参考文献 34液压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摘要:液压传动是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对能量进行传动和控制的一种传动形式。利用有压的液体经由一些机件控制之后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相对于电力拖动和机械传动而言,液压传动具有输出力大,重量轻,惯性小,调速方便以及易于控制等优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和机床等设备上。由于要使用原油炼制品来作为传动介质,近代液压传动技术是由19世纪崛起并蓬勃发展的石油工业推动起来的,最早实践成功的液压传动装置是舰船上的炮塔转位器,其后出现了液压六角车床和磨床,一些通用车床到20世纪30年代末才用上了液压传动。 随着各种标准的不断制订和完善,各类元件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而在机械制造,工程机械,材料科学,控制技术,农业机械,汽车制造等行业中推广开来。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再次将液压技术推向前进,使它发展成为包括传动,控制,检测在内的一门完整的自动化技术,在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如工程机械,数控加工中心,冶金自动线等。液压传动在某些领域内甚至已占有压倒性优势。 本课题研究主要讲述了液压传动系统系统在机械工业制造中的应用,全方面的介绍了液压传动系统的各种知识。本人从各种接触过的,本人从各种渠道了解到的液压传动系统在各种制造野种的应用。液压传动相对于机械传动来说是一门较新的传动形式,它采用液压完成传递能量的过程。因为液压传动控制方式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液压控制在机械制造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关键词:液压传动 机械制造 工业制造 液压传动的应用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industryAbstract: hydraulic drive is in fluid as working medium fo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of energy. To transmit motion and power through some mechanical control after the use of pressure liquid. Compared with the electric drive and mechanical driv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output power, light weight, small inertia, convenient speed and easy to control, so it is widely used in engineering machiner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and machine tools and other equipment. Due to the use of crude oil refined products as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the modern hydraulic technology is in nineteenth Century by the rising and booming oil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practic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first successful turret changer the ship, then the hydraulic angle six lathes and grinders, some universal lathe into the late nineteen thirties using th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various standards, standardization,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normalization, serialization and in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materials science, technology, agriculture machinery,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and other industries to promote. Atomic energy technology, space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will once again push forward hydraulic technology, make it become includ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detection of a complete automation technology, is appli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uch as engineering machinery, CNC machining center, metallurgical automatic line. Hydraulic transmission in some areas even has an overwhelming advantag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drive system in mechanical industry in all aspects, introduces the knowledge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I am from a variety of contact,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 system I understand from various sources to manufacturing bastard in various. Hydraulic transmission with respect to is a new form of transmission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t uses hydraulic pressure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energy transfer. Because the hydraulic control flexibility and convenience, hydraulic control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machinery.Key words:hydraulic transmission machine building commercial manufacture Application of hydraulic transmission引 言在现代化的社会中,工业制造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的根本。制造工业中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很重视。液压技术具有独特的优点,如:功率重量比大,体积小,频响高,压力、流量可控性好,可柔性传送动力,易实现直线运动等。这种技术还易与微电子、电气技术相结合,形成自动控制系统。据统计,世界液压元件的总销售额为350亿美元,世界各主要国家液压工业销售额占机械工业产值的2%3.5%,而我国只占1%左右,努力扩大其应用领域,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正是因为液压传动有着其独特的优点,所以液压在工业中的应用发展迅速,并涉及到诸多领域。液压传动系统的主要优点:(1)在相同功率下,液压执行元件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液压传动一般使用的压力在7Mpa左右,也可高达50Mpa。而液压装置的体积比同样输出压力的电机及机械传动装置的体积小得多。(2)液压传动的各个元件,可根据需要方便,灵活地来布置。(3)液压。(4)易于自动化。液压设备配上电磁阀,电气元件,可编程控制器和计算机等,可装配成各式自动化机械。(5)速度调整容易。液压装置速度调整非常简单,只要调整流量控制阀即可轻易且可实行无级调速。(6)不会有过载的危险。液压系统中装有溢流阀,当压力超过设定压力时,阀门开启,液压经由溢流阀流回油箱,此时液压油不处在密闭状态,故系统压力永远无法超过设定压力。 我国的液压工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正处于迅速发展,提高的阶段。其产品最初只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后来才用到拖拉机和工程机械上。自从1964年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同时进行自行设计液压产品以来,我国的液压件生产已从低压到高压形成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90年代起更加速了对国外先进液压产品和技术的有计划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工作,以确保我国的液压技术能在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研究开发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赶上世界水平。随着工业迅猛发展逐日发展壮大,相继建立了科研机构和专业生产厂家,从事液压技术研究和液压产品生产。他们不但能生产液压泵,液压阀等液压元件,还设计制造了许多新型液压的元件,如电液比例阀,电液伺服阀等。到目前为止,液压元件的生产,已成为了我国液压元件产品的生产系列。液压技术的发展正向着高效率,高精度,高性能方向迈进。液压元件向着体积小,重量轻,微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液压技术,交流液压等新兴的液压技术正在开拓。又由于计算机的应用,更大大地推进了液压技术的发展,像液压系统的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微机控制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液压技术在实现高压,高速,大功率,高效率,低噪音,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等各项要求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完善比例控制,司服控制,数字控制等技术上也有许多新成就。此外,在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和优化以及微机控制等开发性工作方面,日益显示出显著的成绩。微电子技术的进展,渗透到液压与气动技术中并与之结合,创造出了很多高可靠性,低成本的微型节能元件,为液压气动技术在工业各部门中的应用开辟了更为广泛的前景。 今天,为了和最新技术的发展保持同步,液压技术必须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和改进元件和系统的性能,以满足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这是液压技术的创新特征,液压技术的不断发展体现在如下一些比较重要的特征上:一, 提高元件性能,创制新元件,体积不断缩小。为了能在尽可能小的空间里传递尽可能大功率,液压元件的结构不断地在向小型化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被称为“肌腱”的执行元件。它的形状像一根两端有接头的软管,把它接入系统使用时,它的径向和轴向都会发生伸缩,轴向的伸缩量可达其总长的15%-30%。在相同条件下,它的作用力是普通汽缸的10倍。这种元件抗污染,运动时不会生抖动,在有些场合还可用它的径向膨胀去夹持工件等,是一种极有应用前景的元件,而微型元件也得到发展,如活塞直径小到2.5mm的汽缸,10mm宽的气阀以及相关的辅助元件已成为系列化产品。由于这些元件能在0.2-0.7Mpa压力下工作,所以可被方便地集成到标准的系统中。新小型阀,在流量相同时,它的体积仅是过去的7%。这些小,微型的元件已被应用于精密机械加工,电子工业,制药工业,食品加工和包装技术等场合。二, 高度的组合化,集成化和模块化。液压系统由管式培配置经板式配置,箱式配置,集成块式配置发展到叠加式配置,插装式配置,使连接的通道越来越短。也出现了一些组合集成件,如把液压泵和压力阀作成一体,把压力阀插装在液压泵的壳体内,把液压缸和换向阀作成一体,只需接一条高压管与液压泵相连,一条回油管与油箱相连,就可以构成一个液压系统。这种组合件不但结构紧凑,工作可靠,而且简便,也容易维护保养。三, 与微电子结合,走向智能化。液压技术从本世纪70年代中期起就开始和微电子工业接触,并相互结合。在迄今30多年时间内,结合层次不断提高,由简单拼装,分散混合到总体组合,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独立产品如数字液压泵,数字阀,数字液压缸等,其中的高级形式已发展到把编了程的芯片和液压控制元件,液压执行元件或能源装置,检测反馈装置,数模转换装置,集成电路等汇成一体,这种汇在一起的联结体只要一收到微处理机或微型计算机处送来的信息,就能实现预先规定的任务。 现以液压成形技术简要说明。因应运输工具轻量化、高性能、省能源之发展趋势,自1990年代起管件液压成形 (Tube Hydroforming) 或称管件内高压成形(Internal High Pressure Forming) 技术受到工业界及学术界极大瞩目而蓬勃发展,目前已成为国际间汽车产业主流制造技术之一,包括:德国双B、VW、AUDI、OPEL,美国GM、FORD、CHRYSLER,日本TOYOTA、HONDA、NISSAN、SUBARU、MAZDA、MITSUBISHI,韩国KIA、Hyundai等均已投入生产或试量产,主要应用为底盘件、车身结构件与排气系统零组件,在其它产业应用亦不断扩大中,前景十分广阔。管件液压成形技术具有:减轻重量/节省能源、产品一体型化、刚性佳、提高产品性能/精度及创新性,且在生产过程中可减少半成品零件数量,减少焊接、机械加工与产品组装道次等后加工处理,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在技术上应用管件内高压技术可达到减少结构件零件数目、焊接道次并缩短组配时间,达成减轻重量及降低成本之目标,其优点因产品之不同而有所不同,相较于传统生产技术的优势包括:1.减轻重量:与车削、搪孔相比,管件液压成形之空心轴类可减轻40%50%,有些甚至可达75%;若与冲压焊接件相比,汽车上用管件液压成形的空心结构件可减少20%30%。 2.减少半成品零件数量:在成形过程中可一次加工出如引擎托架、顶盖板架、门框等大型复杂的3D几何形状的工件。与冲压焊接件相比,副车架零件由6个减少到1个;散热器支架零件由17个减少到10个。3.降低模具费用:管件液压成形件通常仅需要一套模具,而冲压焊接件由多个冲压件焊接而成,因此需要多套冲压模具。4.减少后续机械加工和组装焊接量:以散热器支架为例,焊接点由174个减少到20个,制造道次由13道减少到6道,生产效率提高66%。5.提高强度、刚性及疲劳强度:成形过程中液体具冷却作用,使工件被"冷作强化",获得比一般冲压加工更高的工件强度。以散热器支架为例,垂直方向提高39%;水平方向提高50%。6.降低生产成本:Schuler Hydroforming公司对已应用的产品进行分析,管件液压成形件比冲压焊接件成本平均降低15%20%,模具费用降低20%30%。7. 创新性:克服传统制程限制,应用于新产品设计开发。 总之,液压技术作为便捷和廉价的自动化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液压产品不仅在机电,轻纺、宗电等传统领域有着很大的市场,而且在新兴的产业如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制品业、微纳精细加工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章 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1概述行走驱动系统是工程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工作系统相比,行走驱动系统不仅需要传输更大的功率,要求器件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长的寿命,还希望在变速调速、差速、改变输出轴旋转方向及反向传输动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能力。于是,采用何种传动方式,如何更好地满足各种工程机械行走驱动的需要,一直是工程机械行业所要面对的课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和资源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机械在市场需求大大增强的同时,更面临着作业环境更为苛刻、工况条件更为复杂等所带来的挑战,也进一步推动着对其行走驱动系统的深入研究。这里试图从技术构成及性能特征等角度对液压传动技术在工程机械行走驱动系统的发展及其规律进行探讨。1.2基于单一技术的传动方式1.2.1机械传动纯机械传动的发动机平均负荷系数低,因此一般只能进行有级变速,并且布局方式受到限制。但由于其具有在稳态传动效率高和制造成本低方面的优势,在调速范围比较小的通用客货汽车和对经济性要求苛刻、作业速度恒定的农用拖拉机领域迄今仍然占据着霸主地位。1.2.2液力传动液力传动用变矩器取代了机械传动中的离合器,具有分段无级调速能力。它的突出优点是具有接近于双曲线的输出扭矩-转速特性,配合后置的动力换挡式机械变速器能够自动匹配负荷并防止动力传动装置过载。变矩器的功率密度很大而负荷应力却较低,大批生产成本也不高等特点使它得以广泛应用于大中型铲土运土机械、起重运输机械领域和汽车、坦克等高速车辆中。但其特性匹配及布局方式受限制,变矩范围较小,动力制动能力差,不适合用于要求速度稳定的场合。1.2.3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相比。液压传动更容易实现其运动参数(流量)和动力参数(压力)的控制,而液压传动较之液力传动具有良好的低速负荷特性。由于具有传递效率高,可进行恒功率输出控制,功率利用充分,系统结构简单,输出转速无级调速,可正、反向运转,速度刚性大,动作实现容易等突出优点,液压传动在工程机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工程机械装备都能见到液压技术的踪迹,其中不少已成为主要的传动和控制方式。极限负荷调节闭式回路,发动机转速控制的恒压,恒功率组合调节的变量系统开发,给液压传动应用于工程机械行走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3 液压传动技术的应用1.3.1液压传动的早期应用1795年英国约瑟夫布拉曼 ,在伦敦用水作为工作介质,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 液压元件大约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维克斯(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康斯坦丁尼斯克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应该指出,日本液压传动的发展较欧美等国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后 , 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近2030 年间,日本液压传动发展之快,居世界领先地位。1.3.2液压传动技术在近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 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核发电厂等等工程机械中的应用第二章 液压传动技术的原理与特点2.1 液压传动的介绍液压传动是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来传递能量和进行控制的传动方式。液压传动和气压传动并称为流体传动,是根据17世纪帕斯卡提出的液体静压力传动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的技术。1795年英国Joseph Braman以水压机的形式将其应用于工业上,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1905年将工作介质水改为油,又进一步得到改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液压传动广泛应用,特别是1920年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液压元件大约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20年间,才开始进入正规的工业生产阶段。1925 年F.Vikers发明了压力平衡式叶片泵,为近代液压元件工业或液压传动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础。20 世纪初G·Constantimsco对能量波动传递所进行的理论及实际研究;1910年对液力传动(液力联轴节、液力变矩器等)方面的贡献,使这两方面领域得到了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机床中有30%应用了液压传动。在1955年前后,日本迅速发展液压传动,1956 年成立了“液压工业会”。2.2 液压传动的特点2.2.1液压传动的优点(1)体积小、重量轻,因此惯性力较小,当突然过载或停车时,不会发生大的冲击;(2)能在给定范围内平稳的自动调节牵引速度,并可实现无极调速;(3)换向容易,在不改变电机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较方便地实现工作机构旋转和直线往复运动的转换;(4)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用油管连接,在空间布置上彼此不受严格限制;(5)由于采用油液为工作介质,元件相对运动表面间能自行润滑,磨损小,使用寿命长;(6)操纵控制简便,自动化程度高;(7)容易实现过载保护。液压传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因此它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一般工业用的塑料加工机械、压力机械、机床等;行走机械中的工程机械、建筑机械、农业机械、汽车等;钢铁工业用的冶金机械、提升装置、轧辊调整装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闸门及堤坝装置、河床升降装置、桥梁操纵机构等;发电厂涡轮机调速装置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机械、船头门、舱壁阀、船尾推进器等;特殊技术用的控制装置、测量浮标、升降旋转舞台等;军事工业用的火炮操纵装置、船舶减摇装置、飞行器仿真、飞机起落架的收放装置和方向舵控制装置等。2.2.2液压传动的缺点(1)使用液压传动对维护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终保持清洁;(2)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3)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且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4)用油做工作介质,在工作面存在火灾隐患;(5)传动效率低。2.3 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液压传动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闭的容器内,利用有压力的油液作为工作介质来实现能量转换和传递动力的。其中的液体称为工作介质,一般为矿物油,它的作用和机械传动中的皮带、链条和齿轮等传动元件相类似。液压传动是利用帕斯卡原理!帕斯卡原理是大概就是:在密闭环境中,向液体施加一个力,这个液体会向各个方向传递这个力!力的大小不变! 液压传动就是利用这个物理性质,向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利用帕斯卡原理使这个力变大!从而起到举起重物的效果!液压传动在阀门行业也得到很大的应用,如阀门的机床制造加工设备、阀门液压试验设备、阀门的液压传动装置等。第三章 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3.1液压动力原件 将动力装置的机械能转换成为液压能的装置,其作用是为液压传动系统提供压力油,是液压传动系统的动力源。例如液压泵。3.1.1 液压泵 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指液压系统中的油泵,它向整个液压系统提供动力。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一般有齿轮泵、叶片泵和柱塞泵。 1.齿轮泵齿轮泵(图3-1)即依靠密封在一个壳体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齿轮,在相互啮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作空间容积变化来输送液体的泵。齿轮泵的概念是很简单的,即它的最基本形式就是两个尺寸相同的齿轮在一个紧密配合的壳体内相互啮合旋转,这个壳体的内部类似“8”字形,两个齿轮装在里面,齿轮的外径及两侧与壳体紧密配合。来自于挤出机的物料在吸入口进入两个齿轮中间,并充满这一空间,随着齿的旋转沿壳体运动,最后在两齿啮合时排出。困油现象齿轮泵要平稳工作,齿轮啮合的重合度必须大于1,于是总有两对齿轮同时啮合,并有一部分油液被围困在两对轮齿所围成的封闭容腔之间。这个封闭的容腔开始随着齿轮的转动逐渐减小,以后又逐渐加大。封闭腔容积的减小会使被困油液受挤压而产生很高的压力,并且从缝隙中挤出,导致油液发热,并致使机件受到额外的负载;而封闭腔容积的增大又造成局部真空,使油液中溶解的气体分离,产生气穴现象。这些都将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声,这就是齿轮泵的困油现象图3-1 齿轮泵危害:径向不平衡力很大时能使轴弯曲,齿顶与壳体接触,同时加速轴承的磨损,降低轴承的寿命。 消除困油现象方法: 消除困油的方法,通常是在两侧盖板上开卸荷槽,使封闭腔容积减小时通过左边的卸荷槽与压油腔相通,容积增大时通过右边的卸荷槽与吸油腔相通。 2.叶片泵叶片泵(图3-2)即通过叶轮的旋转,将动力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水能(势能、动能、压能)的水力机械。 因为历史的叶片泵根据中类型的不同有两种 (1) 专门指容积泵中的滑片泵。 (2)指动力式泵的三泵(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或其他特殊的泵。 这类泵产品一般不会叫叶片泵。但作为专著,叶片泵几乎全部是指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等。 根据其每转的理论排量是固定值还是可变值,可以分为叶片式变量泵和叶片式定量泵。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两次吸油与排油。图3-2 叶片泵 3.柱塞泵柱塞泵即利用柱塞在泵缸体内往复运动,使柱塞与泵壁间形成容积改变,反复吸入和排出液体并增高其压力的泵。图3-3 柱塞泵柱塞泵(图3-3)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柱塞泵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诸如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中。机械原理概述:柱塞泵柱塞往复运动总行程L是不变的,由凸轮的升程决定。柱塞每循环的供油量大小取决于供油行程,供油行程不受凸轮轴控制是可变的。供油开始时刻不随供油行程的变化而变化。转动柱塞可改变供油终了时刻,从而改变供油量。柱塞泵工作时,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进油过程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柱塞上部空间(称为泵油室)产生真空度,当柱塞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充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柱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 2.供油过程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滚轮体时,柱塞弹簧被压缩,柱塞向上运动,燃油受压,一部分燃油经油孔流回喷油泵上体油腔。当柱塞顶面遮住套筒上进油孔的上缘时,由于柱塞和套筒的配合间隙很小(0.0015-0.0025mm)使柱塞顶部的泵油室成为一个密封油腔,柱塞继续上升,泵油室内的油压迅速升高,泵油压力>出油阀弹簧力+高压油管剩余压力时,推开出油阀,高压柴油经出油阀进入高压油管,通过喷油器喷入燃烧室。 3.回油过程柱塞向上供油,当上行到柱塞上的斜槽(停供边)与套筒上的回油孔相通时,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塞头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停止供油。此后柱塞还要上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柱塞又下行。此时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 柱塞泵以一个柱塞为原理介绍,一个柱塞泵上有两个单向阀,并且方向相反,柱塞向一个方向运动时缸内出现负压,这时一个单向阀打开液体被吸入缸内,柱塞向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将液体压缩后另一个单向阀被打开,被吸入缸内的液体被排出。这种工作方式连续运动后就形成了连续供油 。3.2 液压执行元件 将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其作用是在压力油的推动下输出力和速度或转矩和速度,以驱动工作装置做工。例如液压缸、液压马达。3.2.1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习惯上是指输出旋转运动的,将液压泵提供的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液压马达亦称为油马达,主要应用于注塑机械、船舶、起扬机、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煤矿机械、矿山机械、冶金机械、船舶机械、石油化工、港口机械等。 高速马达齿轮马达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对油液的污染不敏感、耐冲击和惯性小等优点。缺点有扭矩脉动较大、效率较低、起动扭矩较小(仅为额定扭矩的60%70%)和低速稳定性差等。 叶片马达与其他类型马达相比较具有结构紧凑、轮廓尺寸较小、噪声低

    注意事项

    本文(液压传动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1.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