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宫崎骏动画中东、西方元素的融合》 .doc

    • 资源ID:2914337       资源大小:1.08M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宫崎骏动画中东、西方元素的融合》 .doc

    宫崎骏动画中东、西方元素的融合中文摘要【摘要】日本的动画起步晚但发展快。在经过几十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之后,如今的日本动画已经具有世界前列的制作水平和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果以一个名字来代表当今日本动画电影的话,毋庸置疑,这份殊荣属于日本的国民动画大师宫崎骏。宫崎骏的动画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深度,影片往往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环保、成长等主题。此外其影片有一个极大的特色便是东、西方元素的巧妙融合。目前国内外对于宫崎骏作品更多的倾向于主题方面的研究,而本论文则拟对其作品中东、西方元素的融合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中国动画带来一些启示。【关键词】:宫崎骏动画;东、西方元素;启示。AbstractThe animation of Japan started late but rapid development. With the effort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in several decades, today's Japanese animation has been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production levels an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f we want to use a name which can represent todays Japanese animation movies, theres no doubt, this honor belongs to the Japanese animation master Hayao Miyazaki.His work has a very high human values and social depth, the work often involves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velopment and other topics. In addition, his work has a great feature which has a clever fusion of Eastern elements and Western elements.Scholars pay more attention on its themes. Because of Miyazakis unique achievements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this paper hopes to analysis of this particular and gain some inspiration for Chinese animation.Key words: Hayao Miyazaki; Eastern and Western elements; Enlightenment目 录 中文摘要. IIIAbstract. III目录. III引言.1正文.1一、宫崎骏作品中的东、西方元素及其融合.2(一)东西方元素的具体表现.21东方元素的显性、隐性表现.22西方元素的显性、隐性表现.3(二)东、西方元素的融合形式.41.横向上的两种融合形式.52纵向上的三种表现形式.6二、 宫崎骏动画东、西方元素完美融合的原因.7(一)宫崎骏的个人经历.7(二)日本文化变迁.8三、 东、西方元素融合的作用与意义.10(一)商业发展.101.增加作品的吸引力.102.扩大受众的范围.113.拓展了动画取材和改编的空间.11(二)文化发展. . .111.吸收传播其他文化中的精华.112.增加本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12四、 东、方元素融合对于中国动画发展的启示.12(一)充分利用自身文化.12(二)适当结合异域文化.13结语. .14参考文献.15引言如果选择一个人来代表当今的日本动画电影,毋庸置疑这份殊荣属于日本国民动画大师宫崎骏。他的动画是为孩子所创作却吸引了许多成年人的喜爱,同时他也是一位坚守着自己原则的手工绘画艺术家。宫崎骏作为日本的国民动画大师,不仅向世界展示着日本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宣传着东亚文明的韵味。宫崎骏的作品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社会深度,涉及人与自然、环保、成长等主题的影片深刻的展示出了他对各种现实问题的思考。他在充分发挥动画电影特性创造出充满意蕴的想象空间的同时,又倾注了深切的社会意识和高度的人文关怀。坚强勇敢的性格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他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共性,这表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而对生命存在的形式与意义的探索,体现了他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为人类寻找出路的强烈渴望。正是因为其作品的深刻性和社会性,引起了业内许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国内外对其作品的研究涉及作品内容、作品音乐、作品美术技术,运营方式等方面。而大多数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作品主题、风格以及作者理念表达的解析上。宫崎骏的动画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就是东、西方元素的巧妙结合。本文将重点对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得出对我国动漫发展的相关启示。一、宫崎骏作品中的东、西方元素及其融合宫崎骏本人虽然是日本人,但其动画作品却网罗了许多西方元素。不管是西方魔幻中的魔法元素还是有别于东方美景的自然风情都因其深厚的功力被应用得淋漓尽致。其多部动画作品或是以东方文化为背景加入西方细节,或者在西方文化中渗透东方情调。令人佩服的是这两种文化的融合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没有半点的违和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集导演、编剧、原画于一身,带有浓郁宫崎骏个人风格的作品主要有9部,它们分别是:风之谷(1984年)、天空之城(1986年)、龙猫(1988年)、魔女宅急便(1989年)、红猪(1992年)、幽灵公主(1997年)、千与千寻(2000年)、哈维尔的移动城(2004年)以及悬崖上的金鱼姬(2008)年。以下将根据上面所列的这些作品对宫崎骏作品中东西方元素完美融合这一特点进行具体的研究与分析。(一)东西方元素的具体表现宫崎骏作品中东、西方元素的具体表现分为显性表现和隐性表现两种。画面中能够明确看到的带有文化倾向的设计(如人物造型、场景设计等)为显性表现,而不能在画面中直接看到,需要结合文化背景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的文化倾向(如人物个性、思维模式等)为隐性表现。1东方元素的显性、隐性表现在宫崎骏的动画中表现得最突出的东方元素便是东方的鬼神文化,这种鬼神文化使观众一眼便能识别出其中的东方韵味。比如龙猫中的龙猫形象,便是来源于宫崎骏所居住的日本关东地区的“所泽之怪”的传说;幽灵公主中有灵性的大森林,以及具有神奇力量的森林之神“麒麟神”都是鬼神化身的一种。而鬼神文化的集大成者毋庸置疑是千与千寻。陈林侠: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载文艺争鸣:理论评论版(长春)2006年第6期。宫崎骏在这部作品上的造诣令人惊叹。无论是动画的场景设计,还是全片的叙事逻辑,都严格遵照了传统文化的鬼怪体系。阴阳世界,怪神元素,建筑风格,无一不是东方文化的体现。比如以隧道为划分的阴阳两界,环绕四周的冥河,高高崛起的奈何桥,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神灵(见图1.1)。而因贪吃而变成猪的父母也符合佛教对地狱的设置。同时,全片的叙事也遵照了传统鬼怪逻辑:人类误入鬼神领地触犯了禁规并遭致惩罚,而人性的闪光又最终解除了魔法让人类重归人间。 图1.1(选自千与千寻)这部影片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鬼戏目连救母有些相似,难得的是将善良、孝道、勤俭、谦敬等传统伦理与儿童题材结合在了一起,使受众老少皆宜,也让西方世界更加了解了东方文化。可以说千与千寻是日本本土鬼神文化的一个极其生动的表达。除了对于像千与千寻这样明显表现东方文化的作品,日本观众对宫崎骏带有欧洲风格、色彩的作品也往往会有一种文化认同的感觉,这便得力于宫崎骏动画中东方元素的隐性表现。这一特点在宫崎骏动画的女性角色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以魔女宅急便为例,这部动画是以西方魔女为故事的主角,而故事发生的地点更是选在了欧洲。无论是服饰还是场景都充满了欧洲小镇的异域味道。但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时并没有观看外国影片的感觉,原因在于女主角琦琦的个性是观众所熟悉的日本女孩的个性,善良美好,看似柔弱实则坚强。而发生在她身上的成长故事就好像平时生活中经常发生的那样,让人不免感同身受。类似的还有哈维尔的移动城中的苏菲,不像其他角色一样有西方人典型的金发和皮肤,苏菲不管是朴素的形象还是内敛的个性都更接近于东方女子,她坚守着自己长女的责任,默默的避开其他人一个人背负自己的诅咒。日本人在表达感情时往往体现出一种模棱两可,暧昧不清的态度。日本文化就像日本岛国的封闭性一样内敛,日本人民从不轻易流露他们真实的想法,但对外人的看法却非常的在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敏感而内敛的个性。无论是琦琦还是苏菲,我们都能从她们待人处事的肢体语言与微妙细节上感受到她们细腻的感情和丰富的内心。这便是东方文化的隐性表现。2西方元素的显性、隐性表现宫崎骏的每一部动画几乎都涉及到西方元素的表达,其中典型的有红猪、哈维尔的移动城、魔女宅急便。红猪的故事背景是在二战时期的意大利,为了更加真实地展现欧洲的风土人情,宫崎骏亲自前往体验生活,临摹风景,这才有了亚德里亚海震撼人心的美丽风光,意大利家族式的手工飞机制造作坊以及充满刺激与浪漫的意大利风情(见图1.2)。而因厌恶战争、不愿再继续参加战争却受到诅咒变成猪形的男主角波鲁克也被抹上了了西方魔幻的色彩。如果说红猪是一个立足于现实的西方故事,那么哈维尔的移动城就是一个架空的西方魔幻故事了。蓝天白云,一览无遗的草地平原和远处高耸的山峰交相辉映,山坡上还有雪白的羊群,一个离富丽堂皇的皇宫不远的欧式小镇,场景设计充满了西方味道,而贯穿全片的魔法师和女巫也是西方文化特有的代表,从衣饰到建筑,西方元素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展现(见图1.3)。图1.2(选自红猪) 图1.3(选自哈维尔的移动城)而在一些看似极具东方日本风格的动画中如悬崖上的金鱼姬、幽灵公主等也往往隐藏有一些西方元素。这些隐性的西方元素并不表现在人物造型、场景设计这些一眼就能辨认出的地方,而是隐藏在作品的深处,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与深入思考。以悬崖上的金鱼姬为例,整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日本孩子的身上,同时金鱼姬可爱的形象与个性也接近于日本传统文化中古灵精怪的鬼神。但是这个故事却是改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海的女儿。看完全片我们能从中寻找到一些海的女儿的影子。但宫崎骏凭借自己出色的想象力,将这个悲哀的故事创新成了以日本文化为背景,更欢乐更积极的儿童故事。这便是宫崎骏的功力,巧妙自然地将东西方文化揉和在一起,从西方文化中寻求亮点,在东方文化中创造奇迹。(二)东、西方元素的融合形式宫崎骏的所有动画都不能说是纯东方风格或是纯西方风格,因此,笔者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分析其东、西方元素的融合形式。1 横向上的两种融合形式显性东方元素与隐性西方元素的结合,即以东方文化为主基调,在其中利用或添加一些西方元素作为点缀,使作品内容更加丰富饱满。例如在作品千与千寻中,显性的东方元素是故事背景中浓厚的日本鬼神文化和东方伦理道德,而隐性的西方元素是作为亦正亦邪的女巫存在并擅长魔法的汤婆婆。之所以加入汤婆婆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对日本历史上过度追捧西方表面文化的一种讽刺,从汤婆婆资本家般的嘴脸与其富丽堂皇的西式住宅就可见一斑(见图1.4、图1.5),但另一方面汤婆婆亦正亦邪的身份也是对西方文化一种比较中肯的评价。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明确实是不可或缺的。 图1.4(选自千与千寻) 图1.5(选自千与千寻)在作品悬崖上的金鱼姬中,显性的东方元素是以现代日本为基础的故事背景,而隐性的西方元素却与之前的千与千寻不同,它并不存在于故事中的任何一个角色身上,而是隐藏在故事本身。悬崖上的金鱼姬改编自大家耳熟能详的丹麦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其中除去了基督教的色彩。对于经典的再次创作我们一直在持续,但很多时候再次创作的作品不是无法超越经典就是诋毁了经典。但宫崎骏无疑是一个成功的榜样,他的创作不仅扩大了动画取材改编的空间,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也将自己国家的本土文化融入了作品之中,成就了以经典为基础的全新个人风格。宫崎骏在动漫剧本方面的突破与创新,是非常值得世人称赞的。显性西方元素与隐性东方元素的结合,即以西方文化为表现和背景,将东方文化隐藏在其中,以此保证观众观影时的文化认同。例如作品红猪、哈维尔的移动城、魔女宅急便等。在作品红猪中,显性的西方元素便是亚德里亚海的无限风光与意大利的浪漫情怀,而隐性的东方元素则在于男主角波鲁克给人的感觉上。波鲁克是一个被灌入了日本文化内涵的西方角色形象,波鲁克的表面有着西方人的幽默和绅士,但是它的内心却是日本人的孤独,矛盾和反思。日本人时刻与人保持着距离,这种坚持久而久之形成了他们孤独的个性。但同时他们矛盾的内心又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着能与外界沟通。这种纠结的状态最终促成了他们敏感和内敛的性格。与此同时,因为当时日本国家复杂的历史背景,日本人一直处于一种自我反思的状态,他们思考并坚持寻求着对于国家、时代、生命这类严肃命题的解答。这就有了波鲁克这样一个角色。和其他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不同,红猪可以说是宫崎骏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时代反思电影。2纵向上的三种表现形式在题材的选取上,宫崎骏的许多作品都改编自不同的小说故事,其题材广泛涉及了众多东、西方文化。风之谷:百度百科词条例如风之谷中少女娜乌西卡来源于贝尔纳·伊维斯林的希腊神话小事典、堤中纳言物语和爱虫姬君;其中的沙漠场景来自沙的行星;战争场景灵感来源于保罗·科瑞尔的巴尔巴罗纱作战、焦土作战;天空之城:百度百科词条而天空之城中悬浮岛拉普塔岛的名称是源于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说格列佛游记,帕斯和希达的灵感来源分别是威尔士出身的C·W尼克尔等人所著的我的大地父亲以及吉尔·佩顿·沃尔什的夏末海鸣之丘中登场的主角少女;千与千寻改编自米夏埃尔·恩德讲不完的故事;悬崖上的金鱼姬:百度百科词条悬崖上的金鱼姬改编自丹麦童话海的女儿,其中还有部分设定受到了理查·瓦格纳的歌剧女武神影响等等。他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他对题材的选取和把握上,更是在于他能够将之改编为有文化韵味和人文内涵的全新作品。这种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在人物塑造方面,宫崎骏的动画中结合了东、西方文化的人物比比皆是。例如风之谷中娜乌西卡带有浓厚古代欧洲风格的头盔;魔女宅急便中有着典型日本女孩性格的西方魔女琦琦以及日本文化中代表着驱邪防病的黑猫唧唧;红猪中带着意大利的浪漫,内心却又充满了矛盾和对现实深刻反思的波鲁克;幽灵公主中身穿和服却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力量的铁工厂首领幻姬;哈维尔的移动城中外形西式但内心如东方女人般敏感善良隐忍坚强的苏菲。我们之所以对宫崎骏所创造的角色由衷喜爱不仅是因为文化融合带给我们的新奇感,更多的是文化融合后体现出来的人类最本质的真、善、美感动了当下生活在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社会中的我们。 而场景的设计是区分东西方不同风格最直观的方式。例如千与千寻中大型建筑都是标准的日本江户风格(见图1.6),但是其中却有许多西方细节,像歌特式教堂风格的彩色玻璃窗以及汤婆婆卧室里奢华的欧式风格都是另类的,夺人眼球的(见图1.7);而在哈维尔的移动城中大量放入了西班牙的皇家建筑,绅士礼服,贵妇洋伞,甚至还有一些西班牙的标志性建筑。但皇家城堡中的装饰地毯却是中国龙的图案,而哈维尔家中火魔面前的两个石雕像正是日本文化中对神灵表示敬畏和信仰的一种图腾崇拜。 图1.6(选自千与千寻) 图1.7(选自千与千寻)美丽又充满新意的画面总是能够引起观众心底里的共鸣,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进行画面与故事上的双重享受。画面也应该和故事一样,是真实、有质感可触碰的。这也许正是宫崎骏直到如今仍坚持自己手绘艺术的一个原因。二、 宫崎骏动画东、西方元素完美融合的原因 考察宫崎骏作品中东、西方元素完美融合的原因,我们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宫崎骏个人的经历,另一个便是当时的大时代背景。(一)宫崎骏的个人经历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他在1963年大学毕业以后,便进入了当时的东映动画公司工作,直到1971年离开。日本东映动画公司在当时十分有名,它通过学习美国迪斯尼动画生产上的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成熟的动画商业生产模式。张静: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异国情调,载电影评介2008年第1期。尽管迪斯尼风格的商业化运作方式并不是宫崎骏个人所期望的,但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这一段时间的工作经历也使他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让他能够充分了解动画的商业运作模式,为他今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础。个人认为,这是宫崎骏动画中东西方元素能够很好融合的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可能来源于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法国动画作品国王与小鸟。杨晓林:宫崎骏与欧洲动画的渊源,载电影文学2009年第19期。官崎骏曾说国王与小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好比我在动画电影圈里的亲生父母一般。”“迪斯尼动画片给我带来了许多欢乐,但是除了娱乐之外我从它里面得不到任何东西。我非常喜欢法国导演保罗·格里墨的国王与小鸟以及1947年苏联导演伊凡·伊万诺夫执导的驼背小鸟,二战后这些影片掀起了全新的动画电影浪潮,动画片又一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再创它黄金时代的辉煌。”与美国娱乐式的商业化动画不同,欧洲动画侧重于哲学与美的思考,它更强调对人类现实问题与所面临困境的哲学探讨。国王与小鸟是法国动画的顶尖之作,它折射着现实社会生活,带有批判性和讽刺意味,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难发现,红猪、魔女宅急便、天空之城等多部影片采用了大量欧洲各国的历史和现实题材,带着对现实的深刻思考,抱着向保罗·格里墨致敬的态度,宫崎骏坚持着自己的创作便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完美结合。凭借天空之城、风之谷、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多部影片,宫崎骏成为了现在享誉全球的动画大师,并拥有了无可取代的地位。(二)日本文化变迁当我们分析一个创作者的作品时无疑会将创作者的生平与时代背景联系在一起。因为大多数时候作品中所展现的正是一个时代思想的反映。为什么宫崎骏作品中带有如此多的东西方元素,为什么这些东西方元素能融合的这么自然,这么合理?他本人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重要的答案。宫崎骏出生的1941年恰逢二战时期,可以说他的童年都是在二战的混乱期度过的。正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的经济和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影响。而这次冲击也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日本人民的思想观念,并逐渐融合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太平洋战争之后,日本为美国的强大以及美国先进的武器所折服。随着二战之后美军占领日本,美国的文化以滔天之势席卷了日本列岛,而文化中有着强烈“权威至上”心理的日本人开始了“以美国文明为目标”的文化转型。杨薇:日本文化透视,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 第159页-第160页。除了在制度方面推行美式民主,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对美国技术进行战略性的吸收,日本从学风到文化娱乐方面都深受美国文化冲击波的影响。美国是实用主义的故乡,而美国人同样认为实用主义是美国的精神,因为它培育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和进取心。而一向热衷于外来文化的日本早在20世纪初就引入了实用主义。随着战后学术思想的自由化以及美国的占领,日本人从思维方式到生活习惯都愈发倾向于美国化。战后美国和美国人物经常出现在日本中小学的教科书上,“美风”引导下的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无疑都向美国一边偏移。杨薇:日本文化透视,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 P160-P165而美国的文化娱乐对于战后的日本也有很大的影响,据说当年日本全国两千家电影院中有三分之一是放映美国电影,且常常客满,而电台广播节目也竞相模仿美国样式并大受欢迎。战后初期,美国的生活方式对日本人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1946年后关于美国人家庭生活的报道屡见报端,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成为了日本人追逐的目标。其中比较狂热的就是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家电热潮。此外日本人的饮食也越来越西洋化,早餐从传统的米饭、生鸡蛋变成了面包、煎鸡蛋等,对美国甜食也越发青睐,在东京到处可见美国各大糖果公司开设的分店。战前,日本中年以上妇女穿和服者居多,但战后日本服装完全西化,男女老少都开始穿西服或者便服,和服这个传统服饰已经成为了节日庆典时的点缀。同样发生改变的还有战后日本的住宅。混凝土结构的中高层住宅楼代替了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建筑,室内装修也开始向洋式房间靠拢。总而言之,战后不到20年的时间,日本人便实现了心中所向往的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西方工业文明打开了日本东方传统文化的大门,并在未来成为了日本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战后的西方文化直到如今已经与日本文化完全融合,或者说形成了一种日本特有的西式文化。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宫崎骏能够将西方元素巧妙的运用在有着日本文化背景的动画中,让人能够一眼识别出来又并不觉得突兀。到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日本的传统工艺开始不断的衰落,相应的消费主义极为盛行。 美康拉德·希诺考尔 大卫·劳瑞 苏珊·盖伊:日本文明史群言出版社(2008年) P253-P265随着西方现代工业在日本的急速发展,日本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到了20世纪80年代,保护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了日本人民的共识。最近几十年来“共生”一词备受关注,并引发了学术界广泛而热烈的讨论。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共生理念”作为现代社会理念,已经在日本深入人心。“共生”的主题主要有3方面:1.以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共生成为主题,尤其是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每一个民族不论国力的强弱都有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文化,这对于世界未来的文化格局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而这种“共生”理念的提出正是一种对欧美强势文化的抗议。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民族文化如何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日本学界一直在思考并努力付诸实践的问题。2.主张人与人的共生。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变大。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共生是对日本传统人伦思想的一种发扬,以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3.人与自然的共生理念。 杨薇:日本文化透视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 P159-P175日本的文化自古就是以自然为本位,有崇尚自然的传统。在经历现代化发展的阵痛之后,日本的发展模式已经由原先遵循西方的快速发展模式过渡到了“以自然为本位”的循环型发展模式。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不仅被人们接受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生活习惯。上下齐心,全民绿色的运动使日本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极高的赞扬。我们不难发现宫崎骏的作品中总是有着人文与环保,战争与和平的题材,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的碰撞与矛盾。从日本文化的变迁史中我们可以看出,其作品中所表现的内容基本都是有迹可循,符合当时时代的背景,也顺应着当时人们的主流思想。如果说二战后期美国风的席卷影响着宫崎骏作品的场景画面,使其不自觉的运用众多的西方元素,那么宫崎骏作品中所容纳的丰富内涵就是对后一段时期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最后逐渐融为一体的深刻反思。三、 东、西方元素融合的作用与意义(一)商业发展1.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因为地理的划分,不同地域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但不管是哪一个文化圈的观众都会对异文化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宫崎骏在动画中将东西方元素结合的这种手法无疑捕获了全世界观众的目光,大大增加的动画的吸引力。张静: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异国情调,载电影评介2008年第1期。例如千与千寻虽然是以日本鬼神故事为背景,但其建筑风格是日式与外国建筑风格的结合体。比如千寻所在的小镇极具江户时期的建筑特色,包括金碧辉煌的澡堂,客房纸上的日本浮世绘。而其中汤婆婆的居室布置却是华丽的俄罗斯风格,奢侈的窗帘,精致的茶具,波斯花纹的地毯,不同于日本建筑风格的西方明亮色彩和精细花纹让日本观众的注意力情不自禁的被吸引。同样,色彩清淡,神秘诡异的日本鬼神风格也牢牢抓住了西方观众的心,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能够在国际上获得如此高殊荣的原因。2.扩大受众的范围 观众在观影时很容易产生文化认同这个观点。比如无论美国好莱坞影片中的格斗技如何绚丽,我们都会更倾向于自己国家武侠片中的武打动作,这正是一种文化认同。如果作品中只包含了一种风格那么它的市场将可能局限于本土。相反,其他文化元素的加入将会使一部作品更加丰富和饱满,能够让其他文化圈的观众也有获得文化上认同的机会,从而进一步扩大受众的市场,增加作品的商业价值,在国际上获得更多的支持。3.拓展了动画取材和改编的空间 在商业推行的过程中,创作题材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视听相结合的动画想要超越其他娱乐形式,首先便要在题材上寻找突破口。宫崎骏的动画之所以能够达到如今的成就,正是因为他在世界范围内取材,并更积极主动的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例如风之谷改编自希腊神话小事典堤中纳言物语和爱虫姬君;悬崖上的金鱼姬改编自著名的童话故事海的女儿等等。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西方文化并不是作为影片的主题,而是作为一种元素被吸收融合在了影片中,宫崎骏的作品仍保留着其特有的东方韵味。(二)文化发展1.吸收传播其他文化中的精华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从前因为地域条件的局限性我们不可能很好的了解海外文化,而如今身处全球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在信息的汪洋中却缺少了正确的道标。此时电影、动画成为了文化传递的很好途径。电影、动画和互联网相比让人感觉更加真实、可靠,因为其中包含的是文化的主流趋向。而将东西方优秀文化完美结合的作品不仅能够在海外获得市场,同时也在向本土人民传播优秀的海外文化。例如红猪以二战为背景,其中描绘了大量意大利人民的城乡生活。为了更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宫崎骏曾亲自前往考察,体验生活。影片中长镜头展现的亚德里亚海的美丽风光加上优美的配乐为全片营造出了极好的时代氛围。选取这样一个时代和地理为背景,更好的向本土的观众展现了意大利式的刺激与浪漫风情,也让观众对于现实中的意大利有了期待与向往。在东西方优秀文化相互渗透的趋势下,动画电影这种媒介方式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2.增加本土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已经不是考量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唯一指标了,人们对于非物质层面的精神文化追求越来越强烈。美国凭借好莱坞向全世界的观众宣扬着他们的美国精神和英雄主义,而日本也因为其庞大的动漫产闻名于世。宫崎骏依靠自己的实力已经在美国动画长期霸占的市场中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份额,而即使年事已高他仍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并向世人展现了更多的日本文化,人文思考。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一个国家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际影响力,同时也更有利于向其他国家的人民展示自身文化真实优秀的一面。四、 东、方元素融合对于中国动画发展的启示 如今日、美的动画片已在世界舞台站稳了脚步,动画产业在这两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占有了巨大份额,而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中国动画却止步不前。如果说美国动画的商业模式因为文化差异并不适合中国动画的发展,那么和中国有着同样东方文化背景的日本的发展经历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多少是有借鉴意义的。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对于动画的发展也是这样。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日本的经验,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吸收其文化中的优势与特点。现在起步并不算晚,面对已有的成熟技术和丰富经验,我们需要做的正是揉和各方优点探索出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发展之路。(一)充分利用自身文化 日本与中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有着相似的背景。宫崎骏通过哲学的思考让日本文化中传统的部分走向了国际,向世人展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神秘与韵味。而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其可以挖掘的文化内涵与日本相比应该多出许多。 徐蕾:从日美动画片看国产动画片,载首都经济(京)2003年第7期 第42-44页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三个和尚、猴子捞月、超级肥皂公司、哪吒闹海,在最艰难的时期我们的动画导演依旧创造出了这些优良的作品,在那段最辉煌的时期我们的创造力和文化底蕴让世界赞叹。虽然如今我国动画实力大不如以前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希望。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局限在死板的灌输道理,也不应该一直执着于以前的经典。我们的故事并不只有白蛇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创新才是这个时代的主题,不管是历史典故还是神话传说,每一个地域都有自己无数的传奇素材,这些才是如今的中国动画应该努力去把握的。如果我们自己能灵活运用各种素材,再以中国文化精髓贯穿其中,将娱乐与教育用更轻松更易被人所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大家,相信中国动画一定能有一个全新的面貌。(二)适当结合异域文化日本文化不同于其他的古老文化,它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便是“拿来主义”。因为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期日本也许可以算是最孤立的国家,他们因为远离各种大陆文明而拥有了旺盛的好奇心。正是因此他们的文化是最多元,最别具一格的。语言上,外来词汇源源不断;生活上,因为战争而对西方文明有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执念。 杨伟:日本文化论 重庆出版社(2008年), P1-P3,P30-P31日本文化的历史变迁,与其说是受到很多外来思想的渗透,不如说是在具体感情生活的深层中发挥效用的土著世界观的执拗持续和因此而不断重复的外来体系的“日本化”。但宫崎骏的影片能够在世界影坛立足却是因为其作品中保留的特有的日本文化韵味。虽然吸收了很多西方文化,

    注意事项

    本文(《宫崎骏动画中东、西方元素的融合》 .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