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开封市旅游总体规划文本.doc

    • 资源ID:2700829       资源大小:234.50KB        全文页数:4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开封市旅游总体规划文本.doc

    开封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文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南省开封市旅游局2004年10月开封市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总顾问:刘长春 市长顾 问:李艳萍 市委副书记杨水治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冠超 副市长张秀珍 市政协副主席组 长:席建国 副市长 副组长:修振永 市政府副秘书长马 璞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魏振中 市政府调研员 成 员:杨大明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利塔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张振东 市计委主任李学耕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邱 志 市交通局局长张新珍 市水利局局长张胜国 市农林局局长郑雪萍 市文化局局长李凤刚 市环保局局长于善河 市统计局局长陈传智 市公用局局长王中义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富山 市地方志主任马 健 市宗教局局长黄留承 市档案局局长崔 武 市河务局局长樊清亮 市委政研室主任李文山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书记董明福 市建委副主任左宪安 兰考县政府副县长尹建玲 开封县政府副县长房国民 郊区政府副区长刘顺安 市文物处处长韩 鹏 市旅游局局长助理、助理调研员开封市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办公室办公室主任:马 璞常务副主任:魏振中副 主 任:宋喜信、肖文江、赛化峰、王树增、韩 鹏开封市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组 技术负责 周建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中心主任,高级规划师 周杰民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中心总设计师,高级规划师 赵中枢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所,高级规划师 组 长 尹泽生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中心总规划师,研究员 副 组 长 卢云亭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神州新纪录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 成 员 王守春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聘请专家,研究员邹宝山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聘请专家,研究员方智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中心,规划师 柳新华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旅游规划中心,规划师 李明森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聘请专家,研究员王英杰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马保华 开封市旅游局副局长杨晓伟 开封市旅游局计划统计科科长印晓芸 开封市旅游局计划统计科主任科员张克彬 开封市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一条 范围1第二条 任务1第三条 依据1第四条 成果1第五条 要求1第六条 期限1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2第七条 旅游资源价值2第八条 旅游资源类型性质2第九条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3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3第十条 海外客源市场3第十一条 国内客源市场4第十二条 客源市场发展水平4第十三条 客源市场定位4第十四条 旅游市场目标预测5第四章 旅游开发条件分析7第十五条 旅游开发形势7第十六条 开发条件分析8第五章 旅游开发战略9第十七条 开发目标9第十八条 开发思路与开发战略10第十九条 旅游形象策划11第六章 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12第二十条 旅游区(点)旅游产品开发12第二十一条 线路旅游产品开发13第二十二条 节庆旅游产品开发13第二十三条 产品营销规划13第二十四条 旅游地域组织与项目协调14第七章 旅游地域项目建设16第二十五条 龙亭湖游览区16第二十六条 包公湖游览区18第二十七条 传统街区游览区20第二十八条 铁塔湖游览区21第二十九条 禹王台繁塔游览区22第三十条 柳园口黄河休闲度假游览区23第三十一条 朱仙镇古镇文化游览区25第三十二条 兰考焦陵传统教育游览区26第三十三条 分散旅游点27第八章 支撑体系规划29第三十四条 旅游交通规划29第三十五条 市政配套建设规划29第三十六条 旅游环境与资源保护30第三十七条 旅游接待与服务体系32第三十八条 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34第三十九条 旅游产业管理体制的保障35第九章 旅游效益分析35第四十条 经济效益35第四十一条 社会效益36第四十二条 生态与环境效益36第十章 规划的实施37第四十三条 建设项目内容37第四十四条 旅游开发时序38第四十五条 资金筹措38附 图39专题报告39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范围开封市整个市域,面积6444平方公里。第二条 任务建立一个完整的旅游开发宏观性指导文件,成为全市旅游开发的依据。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部门支撑。为开封市的旅游信息化、政务信息化创造条件。为省、市相关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第三条 依据国家相关旅游标准。国家、河南省、开封市旅游业发展及各种相关专业规划。开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旅游工作政策文件。第四条 成果文本; 说明书;专题报告(附件)。第五条 要求为了解和掌握规划区旅游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开展多方面专门研究。尽量使用科学、准确、客观的研究分析资料,最大程度地引用定量数据。与国家、河南省及开封市相应旅游和有关专业规划的合理衔接协调。对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进行特性化设计。第六条 期限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20052010年为近中期。20112020年为远期(20112015年为第一阶段,20162020年为第二阶段)。第二章 旅游资源分析第七条 旅游资源价值1、旅游资源数值规划旅游资源概查获得单体316处。各主类拥有的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建筑与设施类、旅游商品类、遗址遗迹类、生物景观类、人文活动类、水域风光类、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龙亭区、顺河区、郊区、鼓楼区、南关区、尉氏县、开封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2、旅游资源品质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共124处,大多是历史文化遗产和仿古建筑,其次为近代陵园、纪念馆、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地方旅游商品、自然河段等。按行政区域统计优良级旅游资源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为:鼓楼区、龙亭区、顺河区、开封县、南关区、郊区、尉氏县、兰考县、杞县、通许县。3、旅游资源区域组合开封城区是旅游资源集中分布区。其中龙亭区资源组合最好,其次是鼓楼区、顺河区、郊区、南关区。属县旅游资源较分散。第八条 旅游资源类型性质1、旅游资源类型构成旅游资源类型单体分属于7个主类、18个亚类、51个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主类和亚类在全国旅游资源同比中较丰富。基本类型种数上较少,不占明显优势。旅游资源的属性较集中,人文特色和历史文化类突出,主要集中在建筑与设施主类内,其后为旅游商品、遗址与遗迹、生物景观、人文活动、水域风光、地文景观等主类。2、旅游资源类型的区域分配城区拥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占全市的61,每10平方公里24处,远大于属县的39和0.15处。两者旅游资源的丰度相差甚远。3、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性质差异全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与人文旅游资源的比值为0.13,远远低于全国两者的比值0.85。人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其单体数量都大大地超过自然旅游资源。4、人文类旅游资源的优势类型开封遗留下来的人文类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大,品位高,不但在地上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还有一些埋藏在地下的旅游资源,它们构成开封市最有亮色的优质旅游资源群体。第九条 旅游资源基本特征旅游资源集聚度大,总体质量高。水域类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人文类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反映宋文化的旅游资源形成完整的群体。“环境变迁文明兴衰”旅游资源形成系列。城区和郊县旅游资源类型区域结构不均。第三章 旅游市场分析第十条 海外客源市场2002年入境游客79448人次。海外游客以外国人为主,港、台、澳同胞次之。外国人游客以亚洲为主,其次是欧洲、美洲、大洋洲。国际旅游创汇2002年1680万美元。19992002年国际旅游创汇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4.24.7%,相当全市GDP的0.460.53%。比重偏低。海外游客日人均消费以刚性消费稍多(占52.4%),弹性消费较少(占47.6%)。弹性消费中,购物花费比例高(占35.7% ),娱乐消费很少(占4%)。第十一条 国内客源市场1、数量变化19992002年以年均19.8%速度快速增长, 2002年1202.06万人次。2002年住宿游客90万人次。人均为1.13天,基本属于一日观光游范畴。2、旅游收入情况19992002年以年平均14.8%的速度增长,2002年为32.77亿元。2002年国内旅游收入对全市GDP贡献份额为12.7%。3、市场细分游客数量排列前12名的省市分别是: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山西、陕西、广东、北京、黑龙江、浙江、安徽、四川。青壮年游客占绝对数量(占69.9)。以观光旅游为主(占40.2%),其余为休闲度假、会议与商务旅游、探亲访友等。旅游方式以家庭或亲朋结伴出游、单位组织旅游为主,其次为个人旅游,旅行社组织的居后。4、对开封市旅游印象及反映的问题总的印象: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85.2。希望改进的意见:旅游区(点)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市容和周边环境卫生应加强改善;人造景观仿古建筑偏多。第十二条 客源市场发展水平接待国际游客数量、旅游创汇均位居全省第3位。国内客源市场发展迅速,态势良好。2001年国内游客超过千万人次,达到1200万人次。19992002年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保持在95.395.8%之间,呈稳步上升趋势。第十三条 客源市场定位1、国内客源目标市场核心客源目标市场: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等8省市。基本客源目标市场: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福建、湖南、重庆等8省市。机会客源目标市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西藏,海南、江西等15个省、自治区。2、入境游客源目标市场 核心客源目标市场:东亚(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以及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基本客源目标市场:欧洲市场和美洲市场(英、法、德、意、荷、俄、西、美)。机会目标市场:大洋洲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非洲市场、南亚市场、中东市场。第十四条 旅游市场目标预测1、游客数量(1)海外游客20052010年平均由7.9万人次增至9.73万人次。6年总计为53.7万人次。20112015年平均由10.56万人次增至11.06万人次。5年总计为57.55万人次。20162020年平均由14.25万人次增至17.41万人次。5年总计为78.95万人次。20052020年全市预计接待海外游客总数为190.20万人次。(2)国内游客人次20052010年平均由1280.24万人次增至1754.62万人次。6年总计为9044.55万人次。20112015年平均由1851.38万人次增至2390.54万人次。5年总计10434.86万人次。20162020年平均由2422.11万人次增至34.19万人次。5年总计为13526.3万人次。20052020年期间国内游客总数为33005.71万人次。(3)国内外游客总人数20052010年平均由1288.44万人次增加到1764.34万人次,6年总计为9098.25万人次。20112015年平均由1861.94万人次增加到2308.83万人次,5年总计为10492.41万人次。20162020年平均由2436.36万人次增加到3021.60万人次,5年总计为13605.25万人次。20052020年海内外游客人数预测16年总计为33195.91万人次。2、旅游收入(1)海外旅游收入20052010年海外旅游创汇相当于人民币由1.51亿元增加到2.18亿元,6年总计10.97亿元。20112015年由2.47亿元增加到3.37亿元,5年总计为15.41亿元。20162020年由4.13亿元增加到5.99亿元,5年总计为25.07亿元。20052020年开封市海外游客旅游外汇收入总数相当于人民币51.45亿元。(2)国内旅游收入20052010年预测国内旅游收入由35.4亿元增加到60.46亿元,6年总计284.37亿元。20112015年由66.5亿元增加到97.00亿元,5年总计384.05亿元。20162020年由106.65亿元增加到156.35亿元,5年651.6总计亿元。20052020年预测国内旅游收入1320.02亿元。(3)海内外旅游总收入20052010年国内外旅游收入由36.91亿元增加到62.64亿元,6年总计295.34亿元。20112015年由68.94亿元增加到100.76亿元,5年总计399.46亿元。20162020年由100.78亿元增加到162.34亿元,5年总计676.67亿元。20052020年16年预测总收入为1371.47亿元。3、旅游收入相当GDP比例预测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对于全市GDP贡献率为11.1;2010年为13.13;2015年为14.76;2020年为16.45。4、游客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目标预测表31 开封市2005年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预测方案项目2002近中期远期2005201020152020低方案海外游客人数(万人次)7.98.149.4311.8114.35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1202.11274.231705.202176.342777.63海内外游客总人数(万人次)1210.01282.371714.632188.152791.98海外创汇相当于人民币(亿元)1.391.482.183.765.99国内旅游收入(亿元,人民币)32.834.055.281.8121.1旅游业总收入(人民币,亿元)34.1935.4856.8684.69125.18相当于GDP()12.710.7512.2012.8313.34高方案海外游客人数(万人次)7.98.2610.0215.3020.47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1202.11286.251804.032835.363021.60海内外游客总人数(万人次)1210.01294.511923.522575.273521.52海外创汇相当于人民币(亿元)1.391.532.374.627.90国内旅游收入(亿元,人民币)32.836.865.7112.2191.6旅游业总收入(人民币,亿元)34.1938.3368.07116.82199.5相当于GDP()12.711.4414.0616.6819.56平均值海外游客人数(万人次)7.98.29.7311.0617.41国内游客人数(万人次)1202.11283.241754.624590.543004.19海内外游客总人数(万人次)1210.01288.441764.342308.833021.60海外创汇相当于人民币(亿元)1.391.512.183.765.99国内业旅游收入(亿元,人民币)32.835.460.4697.00156.35旅游总收入(人民币,亿元)34.1936.9162.64100.76162.34相当于GDP()12.7011.1013.1314.7616.45第四章 旅游开发条件分析第十五条 旅游开发形势1、旅游区域定位在国家旅游局“十五”旅游业发展布局中,开封市位于“中部地区”,这一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位于河南省“一带四区”的传统旅游开发带上。2、旅游开发主题确定“古(都)、人(名人)、文(宋文化)、水(黄河、湖)、食(传统美食)、花(菊)”的旅游开发主题。第十六条 开发条件分析1、优势(1)具有不可替代的系列宋文化旅游资源开封市是北宋的都城,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宋文化旅游资源与水域风光类旅游资源融合得很好。(2)开发脉络清晰成绩显著旅游开发目标明确: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和培植旅游支柱产业。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加快旅游产业化步伐,推进文化产业及新兴服务业发展。(3)空间布局紧凑,品牌形象突出开封市20多个主要旅游区(点)集中在城区内,旅游的整体品牌显著。(4)政策支撑步伐一致,社会认同形成合力开发旅游已经成为全市各行业、各部门的共识。开发旅游已经形成了全市的一种社会凝聚力。(5)蕴含着文化旅游开发的深层空间开封“城摞城”的奇特现象与黄河地上河河段,分别组成了各自的旅游资源组合,是十分典型和生动的人与自然抗争的深层次旅游开发主题。2、不足(1)自然环境比较单调,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开封市地势较单调。黄河原生生态系统典型,但较脆弱。(2)深层次开发面临的困难用于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的资金缺口较大。地下文物旅游资源实际开发会遇到很多制约因素,至少在短时间内难以实现。(3)旅游管理体制与促销力度不够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管理人员缺乏。旅游市场促销力度需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小。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理顺体制的任务较重。3、机遇(1)国内外文化旅游潮流带动开封宋文化旅游开发文化旅游开发正在向深广层次发展,开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含量,为这一开发趋势准备了良好的条件。(2)区域联合趋势促进开封旅游空间扩大中国古都旅游、宋文化旅游、花会城市旅游、中国“水城”城市旅游、中国民间书画城市和地区的合作旅游开发等,为开封旅游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4、威胁(1)竞争使客源流失周边地区旅游的强劲开发在分流客源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2)某些环境质量欠佳水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超过国家标准。某些水域周边环境遭到破坏;水面景观单调,生命现象缺乏。地下水过度开采现象严重。黄河防汛与城市排涝任务较艰巨。(3)人造景观生命周期的限制防止人造景观顺势下滑趋势。第五章 旅游开发战略第十七条 开发目标1、区域定位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旅游名城。中国最具声望的宋文化旅游地。河南省沿黄“三点一线”旅游带上的强势亮点。创新型的中国文化旅游城市。2、产业地位保持和扩展在开封市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产业地位。3、产品品牌目标构建国家级优质旅游产品群体,其中:国家级5A级旅游区(点)2处;国家级4A级旅游区(点)6处;国家级3A级旅游区(点)46处。开封菊花花会成为全国最具声望和影响力的节庆活动之一。4、社会目标提升开封市的知名度,促进开封市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到2020年游客累计达到33100多万人次,开封市将越来越多地为世人所认识,知名度将有更大提高。旅游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投资环境的改善,商务、公务、会议旅游的发展可能加快,有助于资金、信息、技术、人才的投入和开发速度。可以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开封市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预计到2020年可达到253441。为城市再就业提供空间,到2020年旅游业可增加约10万个就业机会。5、经济目标预测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为60.46亿元,相当GDP的13.13%;2020年旅游业总收入为156.35亿元,相当GDP的16.45%。6、环境目标加强生态型旅游产品开发,构建优良旅游框架结构,改善全市旅游环境。城市“三废”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市区湖泊、主要河流、城市空气质量、城市声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优良级标准。第十八条 开发思路与开发战略1、推进旅游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实现多元开发开发宋代建筑、市井文化、科学与文学艺术、道德文化的宋文化旅游产品,树立“宋都”的整体旅游开发形象。将黄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开发,包括悬河景观、黄河演化与开封城市变迁的关联、黄河与历史人文、黄河的休闲度假环境等,转化为反映深层次人地关系的科学教育和文化观光旅游产品。2、与城市建设高度统一,策划鲜明的优秀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建设联合,创立国家最佳优秀旅游城市。加强城市建筑布局与建筑风格、标志性建筑、旅游街区、城市夜景、公共信息显示等。完善与旅游开发关系密切的基础设施。完善城市秩序维持系统和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如城市管理法规、管理法规、安全应急措施等、居民的文明素质、城市语言环境、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等。3、全面整合现有旅游区(点),挖掘深层次旅游资源从宏观的角度对主题公园进行整合、改造,将内容相同的旅游项目集中到少数现有或新建旅游区(点),营造规模效应,坚持民族化、特色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对现有和计划新建的人造景观旅游点加强协调管理,突出特个性,提升档次。慎重建设新的人造景观,控制其数量和规模。避免各点独立运作出现雷同。4、改善水环境,提高水城品位开辟水源,贯通城内与城外水系,作为城内河湖水系水源的主入口。对西北湖、龙亭湖、包公湖现有水面进行改造,种植菱藕、芦苇等水生植物,突现自然风光。5、建设旅游项目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结构合理的旅游地遵循国家的各项质量标准,规划、建设、整合各类旅游区(点),形成梯级态势。重点建设文化传统观光型、知识教育与科学普及型、生态型、游乐型等旅游区(点)。6、加大旅游开发中的科技含量,将知识经济全面引入旅游业在项目的策划、设计、建设中加大科学技术内涵,如展示、演示、导游内容和方式。在政府行驶管理职能、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旅游管理与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内部交流、旅游专家咨询等方面加强管理机制信息化。第十九条 旅游形象策划1、旅游开发形象中国宋都。2、旅游宣传口号“七朝地,宋之源”。“宋之都,水之城,菊之乡”。“黄河安澜与汴城兴衰同步,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共生”。第六章 旅游产品设计与营销第二十条 旅游区(点)旅游产品开发1、观光旅游产品都市观光。文化观光。自然观光。2、自然生态和考古发现旅游环境变迁科学体验。历史考古地点文化体验。文博科教旅游。修学旅游。3、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假日休闲。游乐活动。度假。农时采摘活动。土地租种假日休闲。4、民俗旅游产品美食旅游。民间演艺欣赏。传统工艺习作。民情民俗考察。5、宗亲朝觐与纪念地旅游产品宗教朝觐活动。宗族活动。纪念地瞻仰与凭吊。第二十一条 线路旅游产品开发1、城区内的旅游线开辟各旅游区(点)之间的旅游线路。开辟连通五湖的水上旅游线,其中重点开发龙亭湖铁塔湖的广济河水上旅游线。2、市域内旅游线继续运行开封朱仙镇、开封兰考、开封柳园口的传统旅游线和城区内的若干条旅游线。开辟新的旅游线:柳园口黄河景区东坝头黄河景区水上和陆上旅游线、开封陈桥驿的旅游线。3、与外围圈层协调的旅游线可以协调开发开封市外围的三个旅游圈层(分别距开封100公里内、100200公里内和200300公里内的内圈、中圈和外圈区域)。这三个圈层将开封市和外围旅游区域的传统产品与创新产品、天然产品与人工产品、强势产品与弱势产品、物质产品与非物质产品、静态产品与动态产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旅游产品类型趋向多元,形成相互支撑的稳定结构。第二十二条 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继续举办开封菊花花会。加强菊花花卉生产基地建设,改造和设立专门菊花观赏园,开辟菊花或花卉展销市场,开通开封菊花科研生产销售旅游为一体的信息网站。继续办好各地和景区景点开发的节庆活动。提升、扩大节庆的品位与规模。第二十三条 产品营销规划1、营销策略与目标突出宋都宋文化特色旅游,提高开封市在国内外知名度。 以“三点一线”为依托,构建国内外旅游市场营销体系。 与省内外重点城市和地区组建盟友式的网络销售渠道。 在海外核心客源市场设立促销机构,加大海外市场份额。2、营销手段(1)城市旅游形象展示设计具有开封特色的旅游城市标徽。在城区和主要城镇的核心区域、旅游区(点)、旅游接待地点树立统一旅游标识。统一制作对外旅游宣传品,显示开封市旅游形象口号、旅游区(点)介绍、旅游要素信息。(2)客源市场的营销宣传利用媒体和户外广告在核心客源目标市场的主要城市进行营销宣传、举办旅游展览会。在基本客源目标市场利用主流媒体进行营销宣传。在机会客源目标市场开展间断性的人员促销活动。(3)常规手段促销开通开封旅游网站。设计带有开封历史文化特色的网络游戏。参加国内旅游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和国际旅游交易会,开展市场公关。策划举办有关会议和重要活动。第二十四条 旅游地域组织与项目协调1、基本思路旅游区域结构已经基本建立,不作大的结构性变动,可按新的构思调整逐步完善提升。将历史文化观光、节庆作为主体旅游产品强势开发。生态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可上升为主要旅游产品。充实与完善游乐旅游产品、民俗旅游产品、宗亲朝觐与纪念地旅游产品。2、旅游功能区域划分与开发格局的调整根据旅游资源性质、集聚状态和开发程度,将开封市划分为核心旅游区、外围旅游区和若干分散的旅游点。表8.1 开封市旅游开发区域划分与主要景区景点建设旅游区(点)游览区(点)主要景区景点核心集合旅游区(宋都文化旅游区)龙亭湖游览区龙亭公园、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翰园碑林、宋都御街、开封国家森林公园、李煜祠包公湖游览区开封博物馆、包公祠、开封府、延庆观、州桥遗址展览馆、开封城市游客中心传统街巷游览区传统街巷、传统民居、大相国寺、山陕甘会馆、刘少奇在开封陈列馆铁塔湖游览区铁塔古迹文化区、河南大学校园、广济河观光游憩带禹王台繁塔游览区禹王台公园、繁塔外围专项旅游区柳园口黄河休闲度假游览区柳园口黄河景区、黑岗口黄河景区朱仙镇古镇文化游览区朱仙镇岳飞庙、朱仙镇清真寺、朱仙镇木版年画工艺坊、宋代军事文化大观兰考焦陵传统教育游览区焦裕禄陵园、焦林、焦桐、焦裕禄活动纪念地分散旅游点城区郊区游览点新郑门遗址展览室、马道遗址展览室、宜春苑花卉绿色产业园、汴京公园、金明池公园开封县游览点启封故城遗址游览点兰考县游览点东坝头黄河景区、张良墓园尉氏县游览点尉氏县张市镇农业观光游览点、尉氏县城关文物游览点杞县游览点杞县城区文物游览点、杞县农业观光游览点通许县游览点通许县精品农业观光游览点(1)核心集合旅游区指开封城区范围内的区域,主要旅游功能是表现宋文化,又称为“宋都文化旅游区”。本旅游区包含以下5个游览区和游览点:龙亭湖游览区,宋代宫廷文化、娱乐文化主题公园旅游区域。包公湖游览区,反映地域文化、包公和府衙文化旅游区域。传统街巷游览区,反映古城风貌和历史文化遗存、宗教文化旅游区域。铁塔湖游览区,古建筑休憩园林与近现代教育文化旅游区域。禹王台繁塔游览区,展示古代建筑,开展娱乐休闲旅游区域。(2)外围专项旅游区开封城区以外的旅游区域,主要旅游功能是表现宋文化、黄河文化、传统教育。本旅游区包含以下3个游览区:柳园口黄河休闲度假游览区。突出黄河悬河景观、自然生态、人类开发和治理黄河的历史文化遗存等。朱仙镇古镇文化游览区。突出朱仙镇历史建筑、民间习俗、军事纪念地等。兰考焦陵传统教育游览区。围绕焦裕禄生前在兰考县的事迹开展的纪念地旅游。(3)分散游览点城区郊区和开封县、兰考县、尉氏县、杞县、通许县等还有一些以分散的古遗址、名人纪念地、休闲园林和以农业观光为主的游览点。第七章 旅游地域项目建设第二十五条 龙亭湖游览区1、位置和范围位于开封城区西北一侧。围绕龙亭湖有龙亭公园、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天波杨府、御街等景点。北侧和西北侧有明清古城墙。北城墙外部分保护林带被开发为万岁山森林公园。2、发展目标展示宋代宫廷文化、休憩与娱乐文化的大型主题公园集合区。3、开发原则与方法推进游览区整体品牌建设,提升区内已有景区景点的质量档次,重点是对已有景区景点的调整、充实、提高,进行整合规划设计。不作结构性变化。宋文化的层次需要加深,某些雷同现象也应加以调整。本游览区存在的地下文物旅游资源说明了黄河的泛流环境剧变下人类与之抗争的精神,可在相关项目建设中反映。本游览区的传统旅游方式要进一步多样化。探讨更加便捷、生动、有趣的展示、演示方式反映已经消失了的历史场景。利用本游览区宋文化内涵厚重,自然与人文环境和谐的优势,开展高档次大型文化演艺活动。4、形象策划形象:开封宋都文化集中展示区。口号:“开封旅游轴心,宋都文化明珠”。5、景区景点建设(1)龙亭公园围绕能充分展示宋都宫廷文化的风格加以改进,使皇家园林的形象更加突出。在现有厅室内新辟“北宋宫廷文化展室”,表现北宋朝代更迭、社会矛盾、社会进展、人物记录的真实史料。在公园附近另辟新地安排以下内容:宫廷音乐和舞蹈表演场所,设宫廷御膳食馆,在地下皇城、王府建筑遗址建设小型展室。利用园内湖泊水面,安排高科技大场景演艺活动,表现宋代演绎历史与文化内容(部分内容取自开封市博物馆)。避免设置与其他旅游区(点)相同的旅游项目。(2)清明上河园在丰富和完善民俗文化旅游的基础上,开辟新的旅游产品项目,使其成为一处以反映北宋民俗文化、休闲文化的大型综合旅游地。加强园区旅游环境建设,对现有项目进行甄别以保持公园主题的纯正,使专门用来展现宋代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形象得到进一步升华,取消与宋代民俗文化无关或关联度差的项目,增加工艺品制作的参与性活动。公园二期安排宫廷娱乐文化内容,可建设温泉度假疗养区(御汤园)、水上综合游乐区、园林景观游乐区。不再设置与公园一期和其他旅游区(点)相同的旅游项目。(3)天波杨府主要体现当年杨家居住府邸的环境氛围,一方面要体现出以杨业家族为代表的北宋时期的忠烈文化,增加杨家将士在宋代战事中史料的展示内容,适当减少对演义人物和演义事件的渲染。凸现居家的生活气息和亲和力,如增加主人生活方式和起居用品;表现方式上应尽量减少泥塑和腊像,留出空间开设表现杨业家族历史传闻和忠烈故事的影视室。协调开辟天波杨府南大门的主入口。(4)翰园碑林为了与开封市宋城宋文化的大旅游主题相吻合,特别是与本游览区集中表现宋文化内容的主题接轨,建议逐步调整全园的开发方向,加强反映与宋文化关联度大的项目,减少与书法碑刻内容相去甚远的展演活动项目。不宜继续扩大人工堆砌大体量山体,保持平原城市地面和水面的原生特点,发挥真实的景观效应,与开封“北方水城”风格相一致,同时与附近的龙亭、清明上河园、天波杨府等景点在整体环境上协调。(5)御街将御街改为步行街,以便与龙亭公园从旅游视觉上组成一体。形成游客休憩与购物的场所。对全街的购物环境进行全面的改造,吸引开封的老字号商店来这里落户,逐步建成以文博书画、地方工艺、特色餐饮为主的文化街道。盘活矾楼,增加其宋代坊市、商贸娱乐文化氛围,安排展演活动。(6)万岁山森林公园将明清古城墙和万岁山森林公园联体开发。完善和新建森林植物园、大众娱乐园、古城墙文化展示长廊等。第二十六条 包公湖游览区1、位置和范围位于城区西南部。有包公湖及周围的包公祠、开封府、延庆观、开封博物馆等景点。2、发展目标以反映开封地域历史文化、宋代府衙文化和包公文化为主,以道教文化为辅的大型游览观光区。开封市中心旅游区和主要集散地。3、开发原则与方法整合协调现有景点的开发方向、建设调整适应开封市中心旅游区和主要集散地功能的景点。新建表现宋文化的遗址展览馆。4、形象策划开封旅游中心,宋都文化精萃。5、景点景区建设(1)开封市博物馆在现旧馆西侧开辟新馆宋文化博物馆,全面展示、传播宋文化旅游地,成为我国研究宋文化的核心载体和中国最具权威的宋文化传播源。可成为宋史研究组织的活动中心;成为了解开封地区自然环境演变与开封城市变迁相关知识的场所;成为开展宋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场所。新馆建设以下馆室:“千年变幻(厅)”、“宋地辉煌(宫)”、“世事京都(馆)”、“东京小剧场”、多功能厅。对旧馆进行改造调整为以下馆室:“开封史馆”,内附设“开封文物珍品陈列馆”、“开封犹太人历史陈列馆”、“开封时政展览厅”。在户外建:“石刻院”、“宋史廊”。在馆外进行园林化改造。在博物馆前建按宋代发明的指南针、水运仪原型设计的标志性建筑小品。(2)开封府进一步强调景点的文化主题,扩展与开封府正史有关的展示内容,加强其府衙文化、府尹人文文化的展示演示比重。(3)包公祠扩充展览室规模,开辟视听室,系统展示包公事迹。(4)延庆观将现在延庆观的主院落向西扩展为以丘祖殿、重阳殿构成的中心院落,环绕主院、中心院、过渡院、后花园,四进院落道观的整体。在主院落加强延庆观的宗教历史演变内容,展示开封道教发展历史和道教文化。在中心院落、重阳殿、丘祖殿,主要展示王重阳、丘处机的生平事迹和传说,扩展后的厢房搞一些仿造实物展览。(5)州桥遗址展览馆为严

    注意事项

    本文(开封市旅游总体规划文本.doc)为本站会员(laozhun)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