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科室常见操作前5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x

    • 资源ID:2163422       资源大小:322.15K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室常见操作前5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x

    ,2017-11-24 叶青,科室常见操作前5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签名:,一、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 五、血糖监测技术操作并发症(一)尿道粘膜损伤(一)晕针、晕血(二)尿路感染(二)皮下出血、血肿(三)虚脱 六、红外线烤灯并发症(四)尿潴留(一)烧伤(五)引流不畅(二)发热 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 七、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一)静脉穿刺失败(一)无效吸氧(二)药液外渗(二)气道粘膜干燥(三)静脉炎(三)氧中毒(四)发热(四)腹胀(五)急性肺水肿(五)肺组织损伤三、皮下、皮内注射技术操作并发症 八、腹腔引流管的并发症(一)出血(一)导管脱落(二)硬结形成(二)导管堵塞(三)过敏性休克 九、阴道擦洗的并发症(四)疾病传播(一)阴道出血(五)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 四、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一)肠粘膜损伤(二)肠穿孔(三)虚脱(四)大便失禁(五)肛周皮肤损伤,一、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一)尿道粘膜损伤1临床表现尿道内疼痛,局部压痛明显,排尿时加重;尿道路外口溢血,有时伴血块;部分患者可出现排尿困难甚至发生尿潴留;尿道粘膜损伤严重者可伴有会阴部血肿、尿液外渗、甚至直肠瘘,损伤并发感染者出现体温升高、尿道流脓或尿道周围脓肿。,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一)尿道粘膜损伤预防及处理(1)操作者置管前认真评估患者,了解患者有无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或其他尿道病变,并向患者做耐心解释,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2)选用粗细合适、质地柔软的导尿管,插管前润滑导尿管,尤其是尿管的气囊部位,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力。(3)操作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手法轻柔,插管速度要缓慢,切忌强行插管,亦不要来回抽插和反复插管。(4)对于患有尿道不全梗阻、前列腺增生等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小心插管,操作前用利多卡因润滑导尿管及尿道外口,操作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立即停止操作。(5)导尿致尿道粘膜损伤,轻者无需处理或经止血镇痛等对症处理即可痊愈,严重损伤者可行手术修补治疗。,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二)尿路感染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尿频、尿痛、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感染严重时有寒战、发热、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尿液检查可有红细胞、白细胞,细菌培养呈阳性结果。,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二)尿路感染预防及处理(1)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所有物品严格灭菌;操作时动作轻柔,防止粘膜损伤。(2)选用质地柔软的导尿管,引流装置应低于膀胱的位置,防止尿液反流,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3)尽量避免长期留置尿管,对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应定时夹闭,开放导尿管,以训练膀胱的功能。(4)一旦发生尿路感染,必须尽可能拔除导尿管,并根据病情采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三)虚脱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头晕、恶心、呼吸表浅、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有的伴有肌肉松驰、周身无力,严重者伴有意识不清。,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三)虚脱预防及处理(1)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放尿速度要缓慢,一次放尿不能超过1000ml。(2)发现患者虚脱,立即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以保护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同时用手指掐压人中、内关、合谷、足三里等穴位,使患者尽快苏醒。(3)经上述抢救处理无效者,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四)尿潴留临床表现患者有尿意但无法排出,尿潴留严重时,膀胱明显充盈胀大,下腹胀痛难忍。,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四)尿潴留预防及处理(1)尽量避免长期留置导尿,对确需长期留置导尿者应定时夹闭,开放导尿管,以训练膀胱的功能,认真观察尿量,定时检查膀胱区有无肿胀,及早发现尿潴留。(2)及时治疗泌尿系感染,对尿路刺激症状明显者,可给予碳酸氢钠口服碱化尿液。(3)经上述措施,患者尿潴留无法解除者,须导尿或重新留置导尿。,导尿及留置导尿技术操作并发症,(五)引流不畅临床表现:留置尿管后无尿液流出或引流量减少,与患者病情不相符。3预防及处理(1)留置尿管期间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1500-2500ml)、多活动。(2)长期留置导尿管者,遵医嘱每日做膀胱冲洗一次,每月更换导尿管一次。(3)防止导尿管反折、折断,不要过度牵位导尿管,防止导尿管变形。(4)膀胱痉挛者,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5)导尿管堵塞者可用导尿管附带的导丝疏通引流腔,如仍不通畅,则需更换导尿管。,二、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一)静脉穿刺失败临床表现穿刺后针头无回血,药液流入不畅,穿刺部位隆起,患者感觉疼痛。,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一)静脉穿刺失败预防及处理(1)穿刺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穿刺技术,穿刺前认真评估患者的血管情况,选择易暴露、弹性好、走形直、清晰易固定的血管进行穿刺。(2)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和药液性质、输液速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针头进行穿刺,有计划的保护血管,尽量延长血管的使用寿命。(3)血管一旦被刺破后,应立即将针头拔出,切勿反复回针,同时按压之止血。(4)对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应先对症处理,改善血管条件后再行穿刺,避免盲目进针,减少失败几率。,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二)药液外渗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疼痛,皮肤温度降低。化疗药、高渗以及强缩血管药物外渗后均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二)药液外渗预防及处理(1)熟练掌握穿刺技术,慎重选择穿刺部位,根据血管条件选择穿刺针头。(2)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尽早发现药液外渗情况,以免引起严重后果。(3)一旦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给药,拔针后局部按压,另选血管穿刺。(4)根据渗出药液理化性质不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理疗、局部封闭,给予药物拮抗剂等。如上述处理无效,组织已发生坏死,应手术将坏死组织清除,以免增加干扰机会。,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三)静脉炎临床表现局部表现为沿静脉走形的条索状红线,伴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表现有畏寒、发热、乏力等。,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三)静脉炎临床表现:局部表现为沿静脉走形的条索状红线,伴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全身表现有畏寒、发热、乏力等。预防及处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以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长期输液者制定保护血管的计划,合理更换注射部位,延长血管使用时间。一旦发生静脉炎,即应停止在此处静脉给药,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对症治疗。伴有全身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四)发热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出现与原发病不相关的发冷、寒战、发热,轻者体温在38左右,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41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等症状。,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五)急性肺水肿临床表现患者突然感到胸闷、呼吸急促、咳嗽、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前区有压迫感或疼痛,咳泡沫样血性痰,严重者可由口鼻涌出大量泡沫样血性液体,肺部遍布湿罗音,脉搏细速、心律快而节律不整。,静脉输液技术操作并发症,(五)急性肺水肿预防及处理(1)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老人、儿童、心脏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不宜过快,液量不宜过快,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注意输液速度的变化。(2)发生肺水肿时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让患者取端坐位,两腿下垂,高流量氧气吸入,并在湿化瓶中加入50%75%的酒精,以减低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改善肺泡的气体交换,纠正缺氧。(3)根据病情给予强心、利尿、平喘治疗,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或血压计袖带,以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三、皮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一)出血临床表现注射部位拔针后针眼处有少量血液渗出,迟发型出血者可形成皮下血肿,表现为注射部位肿胀、疼痛。预防及处理执行操作前仔细询问患者有无凝血机制障碍,注射完毕后准确按压注射部位,时间要充分,有凝血机制障碍者更要适当延长按压时间。,皮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二)硬结形成临床表现表现为局部肿胀,可扪及明显的硬结,严重者可导致皮下纤维组织变性、增生形成肿块或出现脂肪萎缩、甚至坏死。,皮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二)硬结形成预防及处理(1)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技术,准确掌握注射深度;注射药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2ml,注射速度要缓慢。(2)避免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注射时避开瘢痕、炎症、皮肤破损处。(3)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微粒污染;做好皮肤消毒,防止注射部位感染。(4)对于一些难吸收的药物,注射后及时给予局部热敷或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药物吸收。(5)已形成的硬结,可选用以下方法处理:用伤湿止痛膏贴硬结处;用50%硫酸镁湿敷;将云南白药用醋调成糊状涂于硬结处;取新鲜马铃薯切片用654-2注射液浸泡后外敷硬结处。,皮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三)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而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面色苍白、出冷汗、口唇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脑组织缺氧而意识丧失、抽搐、二便失禁等。其他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腹泻等。3、预防及处理:(1)皮试前仔细询问药物过敏史。(2)皮试观察期间,嘱病人不可随意离开。(3)注射盘内备有0.1%盐酸肾上腺素、尼可刹米、洛贝林等急救药品,(另备氧气、吸痰器等)。(4)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组织抢救。,皮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四)疾病传播临床表现:传播不同的疾病出现相应的症状。如细菌污染反应,病人出现畏寒、发热等症状;如乙肝病人出现厌油、上腹饱胀不适、精神不振、乏力等。预防及处理:(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使用活疫苗时,防止污染环境,及时处理用过的注射器、针头等。(3)操作者为一个病人注射后,须作手消毒后方可为下一个病人进行注射治疗。(4)对已出现疾病传播者,及时报告医生,对症治疗。如有感染者,及时抽血化验并及时隔离治疗。,皮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五)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临床表现针头部位弯曲变形或针体折断在患者体内,注射无法继续进行。,皮内、皮下注射法操作并发症,(五)针头弯曲或针体折断预防及处理(1)选择质量合适的针头。(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和瘢痕;注射时取合适的体位,使局部肌肉放松。(3)如出现针头弯曲,应查明弯曲的原因,更换针头后重新注射。如发生针体折断,医务人员应保持镇静,同时稳定患者情绪,让患者保持原体位,勿移动肢体或肢体收缩动作,防止断在体内的针体移动,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如针体已完全没入皮肤,则需在X线下通过手术将针体取出。,四、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一)肠粘膜损伤临床表现肛门部位疼痛,排便时加剧,局部有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溢血或大便带血,局部水肿后可致排便困难。预防及处理(1)操作前耐心向患者做好解释,取得患者的配合;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插管前充分润滑肛管前端。(2)操作时动作要轻,顺应肠道的解剖结构,缓慢插入,尽量避免反复插管。(3)插入深度要合适,成人插入深度7-10cm,小儿插入深度4-7cm。(4)肛门疼痛和已发生肠出血者遵医嘱给予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二)肠穿孔临床表现灌肠过程中患者突发腹痛、腹胀,查体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预防及处理(1)选择型号合适、质地优良的肛管。(2)操作时动作应轻缓,遇有阻力时应调整肛管位置或改变患者的体位,避免强行插管。(3)严格控制灌肠液流入速度,灌肠袋内液面距患者肛门高度45-60cm。(4)一旦发生肠穿孔,应立即转外科行手术治疗。,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三)虚脱临床表现灌肠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全身冷汗甚至晕厥。预防及处理(1)灌肠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为39-41度,不可过高或过低(高热患者灌肠降温者除外)。(2)灌肠时因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耐受力调整合适的流速。(3)一旦发生虚脱应立即让患者平卧休息并对症处理。,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四)大便失禁临床表现大便不受控制地由肛门排出。预防及处理(1)插管时动作应轻缓,避免损伤肛门括约肌或其周围组织。(2)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鼓励患者加强意识以控制排便。(3)需肛管排气时,一般留置不超过20分钟,如需要可间隔2-3小时后重新插管排气。(4)帮助患者重建控制排便的能力,逐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控制能力,鼓励患者尽量自已排便。(5)已发生大便失禁者应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溃感染。,灌肠技术操作并发症,(五)肛周皮肤损伤临床表现肛周皮肤红肿破溃。预防及处理(1)患者排便后及时清洗肛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干燥。(2)正确应用大小便器,防止擦伤肛周皮肤,五、血糖监测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一)感染临床表现:采血部位红肿热痛,局部压痛明显。预防措施:1、采血测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培训。2、采血前有效洗手,有效皮肤消毒。3针头一人一用一废弃。4、采血部位避免太靠近指甲,以免增加感染的危险。处理措施:1、针刺局部感染,可外涂0.5%聚维酮碘溶液。2、感染严重者,控制感染,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血糖监测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二)出血临床表现:采血后少量血自针刺部位流出预防措施:1、选择采血部位并合理轮换采血部位。2、采血完毕后,局部按压12分钟。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处理措施:1、评估手指皮肤情况,选择合适部位。2、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功能障碍者延长按压手指时间。3、采用合理的采血方法,避免用力挤血和按摩。,血糖监测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措施,(三)疼痛临床表现采血部位疼痛曾刺痛。预防措施:1、采血前告知患者并进行心理护理,消除紧张心理,取得患者配合。2、采血在皮肤消毒剂干燥后进行;3、将采血针紧靠手指侧面采血,切勿在指尖或指腹采血;4、调节好采血针头刺入的深度;处理措施:1、评估疼痛合理运用缓解疼痛或解除疼痛的方法;2、适当应用心理护理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六、红外线烤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烧伤临床表现:创面加深,表皮发红、疼痛。预防及处理:1调整烤灯与创面的距离,过近易致烫伤;2调定温度后不可随意乱调;3随时观察创面情况;4注意保护烤灯通风散热,持续使用时注意调节时间;5定期保养擦洗烤灯。,(二)发热,临床表现:为常见的现象之一,出汗、烦躁、寒战、尿少及少数引起惊厥。预防及处理:1、使用烤灯时不可覆盖任何杂物于烤灯上,以免影响散热,保持病室通风换气。2、间断或持续使用烤灯者,测量体温时应先停用烤灯半小时后再测量体温。3、多饮水,地面定时洒水保湿或使用加湿器。4遵医嘱使用退热药。,七、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一)无效吸氧临床表现吸氧后患者仍不能缓解临床缺氧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烦躁不安等。呼吸频率、节律及深度与吸氧前无变化。预防及处理(1)用氧前仔细检查吸氧装置是否完好,保证氧源压力正常、吸氧管道连接严密不漏气。连接患者的吸氧管妥善固定,避免脱落和易位并保持通畅。(2)遵医嘱或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氧流量,吸氧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用氧效果。(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结痂堵塞吸氧管。(4)一旦发现无效吸氧,立即查明原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尽快恢复有效氧气供给。,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二)气道粘膜干燥临床表现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刺激性干咳,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口咽干燥不适,部分患者有鼻出血或痰中带血。预防及处理(1)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及时补充湿化瓶内的灭菌水,保证吸入的氧气受到充分湿化。(2)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吸氧浓度一般控制在45%以下。(3)过度通气的患者要多补充水分,张口呼吸的患者可用湿纱布覆盖口腔,定时更换。(4)对于气道粘膜干燥者,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三)氧中毒临床表现氧中毒主要表现在肺部的变化,中毒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吸入氧的氧分压及吸入时间,一般情况下连续吸纯氧6小时后,患者即可出现胸骨后灼热感、咳嗽、恶心呕吐、烦燥不安、面色苍白等;吸氧超过24小时后,肺活量可减少;吸纯氧14天后可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个别患者可出现视力或精神障碍。胸部线可见两侧呈对称性弥漫分布在的小斑点、浸润阴影。3预防及处理(1)严格掌握给氧指征,选择恰当的给氧方式。(2)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时间,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氧流量,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3)给氧过程中加强巡视,认真观察氧疗效果;向患者宣传用氧安全,告诫患者切勿自行调节氧流量。,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四)腹胀临床表现吸氧后患者缺氧症状未得到改善,却迅速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胸式呼吸渐弱、呼吸表浅急促、口唇青紫、脉搏细速等表现,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预防及处理(1)选择合适的给氧途径,正确掌控鼻导管给氧的方式方法,插管前应仔细测量插入深度,以防插入过深,鼻导管误入食管。(2)吸氧过程中加强巡视,仔细观察用氧效果,如缺氧症状不缓解却发生急性腹胀,应考虑到发生上述并发症的可能,及时进行胃肠减压和肛管排气。,氧气吸入法操作并发症,(五)肺组织损伤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呛咳、咳嗽、严重者可造成气胸。预防及处理在给患者吸氧时,一定先调节好氧流量再把吸氧管的鼻塞放至患者的鼻腔,吸氧过程中如需改变氧流量,也务必把吸氧管脱开后再调节。,八、腹腔引流管的并发症,(一)导管脱落预防措施:固定牢靠,严密观察。处理措施:立即消毒引流口,予无菌敷料覆盖压迫。,腹腔引流管的并发症,(二)导管堵塞预防措施:保持引流通畅。处理措施:调整体位,防止引流袋位置不当引起逆行引流。,九、阴道擦洗的并发症,阴道出血预防措施:严禁暴力操作处理措施:阴道填塞或用止血药。,

    注意事项

    本文(科室常见操作前5种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