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四川旅游导游词汇总.doc

    • 资源ID:89438       资源大小:40.71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旅游导游词汇总.doc

    四川旅游导游词汇总 四川,简称川或蜀,是中国23个省之一,省会成都。四川省地貌东西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导游词,欢迎阅读。四川旅游导游词1“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游完乐山以后,我们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大家朝思暮想的峨眉山了。当年大诗人李白也是沿着同样的道路前往峨眉山的。峨眉山在李白的心中十分崇高。他在登山时就情不自禁地写下了登峨眉山一诗: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临,绝怪安可息。蜀中有那么多的雄奇的大山,李白对峨眉山情有独钟。因此,在他出川远游的时候,路经乐山,也要上岸去游览一下心中的峨眉山。李白到了白水寺,见到了好友广浚和尚,在寺前的明月池畔,二人论琴比剑,广浚为李白弹响了高山流水般的琴声,琴声如此悠扬,不仅让李白如沐春风,而且周围的青蛙也被琴声吸引,学着琴声一起和鸣。李白很为广浚的琴声所感动,写下了他那篇著名的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随流水,遗响如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今天寺前还留有“广浚弹琴处”和“李白听琴处”。从此以后,青蛙们也学会了演奏。广浚去世后,寺的周围琴声不绝,其叫声如广浚的琴声那样悠扬婉转,这就是峨眉山的“弹琴蛙”。直到今天,人们到白水寺前,还要去一睹弹琴蛙的风采。峨眉山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系邛崃山脉北岭南支,总面积3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境内群峰挺秀,山色绮丽,具有“雄、秀、奇、险、幽”的特色。尤以“秀甲九州”闻名于世,以“峨眉天下秀”与“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并称为巴蜀四大风景名胜。峨眉山又是著名的佛教胜地,被称为普贤萻萨的道场,与山西五台山、渐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因此,我们说峨眉山是一个集秀丽的自然风光与悠久的佛教文化于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1983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0年入选“中国旅游胜地40佳”。1996年12月同乐山大佛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近几年,峨眉山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山、卫生山、安全山的荣誉。峨眉山市也成为中国十大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据峨眉山志记载,峨眉山有大峨、中峨、小峨之分,民间呼之为大峨山、二峨山和三峨山。而目前供中外游客游览的峨眉山主要指大峨山。它的最高峰3099米,山势雄伟秀丽,经历代文人墨客的反复渲染,最后终于送给它一个靓丽的雅号:“峨眉天下秀”。关于峨眉山名称的来历,我翻阅了许多资料,各说不一。但是有三种说法较有代表性。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山的形状像蛾的眉骨而得名。任豫的益州记中说:“峨眉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如峨眉。”张华的博物志说:“观此山如初月。真如螓首峨眉,细而长美而艳。”第二种说法是以水取名。水经注有“俄水之眉,故名俄眉”之说。俄水即大渡河,绕峨眉山而过,眉是指的支流。大渡河的一条支流从峨眉山而来,因此得名。第三种说法是以山势取名,“峨”是形容它的高,“眉”是形容它的秀。如同姑娘的蛾眉,秀美无比。其实峨眉山远看像美丽的少女,走近了才知道它心胸之博大,内涵之丰富,身躯之伟岸,体格之刚劲,其性格更像一个奇伟的男子。峨眉山的挺拔峻秀,高大雄伟,是中国其他同类文化含量很高的大山所不能匹比的。泰山、嵩山、华山和两个衡(恒)山,这古老的中华五岳,除了南岳衡山稍显高大外,其他不过是峨眉山的小兄弟。峨眉山不仅仅是高大而已,它不是一座文化荒山,作为文化大山,比起中华五岳来,它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它一直远离中华文化的中心,但是它却在这一隅小角落里,积淀出了厚厚的文化层,其文化积淀的层面之高,与它的伟岸的身躯十分相宜。峨眉山可以说是无壑不秀,无壑不幽,无山不峻,它的那些深沟幽谷为它提供了无比的肚量,使它能够将各种纷呈的文化都容纳进来。这一点,让中国的许多大山、名山都感到困惑不解,在中国的西南的四川的西南的一角,居然出现了这么一座大山。那么是谁造就了峨眉山的伟岸身躯呢?近现代的地质学家为我们解开了这个玄奥的谜底:峨眉地区几亿年前还是一片泽国水乡,大约距今6千万年左右,强烈地壳运动震撼了峨眉大地,把地下沉积物抬出海面,同时受到挤压变形和断裂的影响,形成一系列的背斜、向斜和断裂组成的复背斜地质构造,东部下降为峨眉平原,西部上升成气势巍峨的峨眉山。地质学家说中国地质史上中生代末期的燕山运动奠定了峨眉山地质构造的轮廓,新构造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及其伴随的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造就了雄秀壮丽的峨眉山。峨眉山地层从前寒武纪以来,基本上各时代地层均有沉积。峨眉山独特的地质特征,为各种生物的滋生繁衍和雄秀地貌自然景观的形成创造了先决条件。峨眉山高出五岳,秀甲天下,山势雄伟,景色秀丽,历代名人学士赞辞很多。清代诗人谭钟岳将峨眉佳景概为十景:“金顶祥光、象池夜月、九老仙府、洪椿晓雨、白水秋风、双桥清音、大坪霁雪、灵岩叠翠、罗峰晴云、圣积晚钟”。其实峨眉佳景何止十处?只要各位细心体察,就会看出峨眉山是以“雄、秀、奇、险、幽”的自然风光在祖国名山大川中独树一帜。四川旅游导游词2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游览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著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门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大廨“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20_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20_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20_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诗史堂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水槛和柴门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碑亭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前面已经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已毁坏。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许多游览草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的证明。茅屋景区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的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了一个“茅屋景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的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的简朴茅屋,又印证了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的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参观杜甫草堂,值得一游的地方还有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花径,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以及风景秀丽、独具魅力的梅苑。妙境入目,各自都有体会,就不用我一一介绍了。谢谢大家四川旅游导游词3众所周知,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李冰父子于公元前256年修建的,它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岷江中游,今都江堰市城西,距成都60公里左右。它是集防洪、航运、灌溉为一体的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我国最古老、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唯一留存下来并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的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2200多年来,都江堰仍在正常发挥着它的各项社会功用,而与其同时代修建的郑国渠、灵渠的社会功用却已经早早的废弛了,大家就不禁要问,都江堰为什么能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数千年如一日的灌溉着成都平原,这样历久不衰。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其实啊。原因就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的科学性,可能大家都知道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有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泄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它科学的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水量等问题,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食无荒年,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都江堰之所以能稳稳当当的造福千年,还得益于这三大渠首工程。首先,让我们看看鱼嘴分水堤的妙用,乃名思义,是该工程大堤前端形似鱼嘴,故而得名,它的主要功能是分水,将上游奔流而下的江水一分为二,左边称为外江,俗称金马河,是岷江的主流,主要用于排洪,右边沿山脚的是内江,为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鱼嘴的设置极为巧妙,它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巧妙地完成分流引水大的任务,并且在洪水枯水季节不同水位条件下,起着调节水量的作用。春天,也就是枯水季节时,岷江水量小,灌区正值春耕,需要用水,这时岷江主流直入内江,水量约占六成,外江四成,这样可以保证灌溉,夏季洪水季节时,在弯道动力学原理的作用下,二者的比例会自动的颠倒过来,内江四成,外江六成,使灌区不受水灾。二王庙墙壁上刻的治水三字经中说的“分四六,平潦旱”就是说的鱼嘴这一天然调节分流比例的作用。除了分水这个功用外,鱼嘴还有排沙的重要功用,因其建在岷江大弯道的下方,因而外江处于凸岸,内江处于凹岸。当洪水季节来临时,水流夹带的大量沙石到大弯道时,不可避免地形成巨大的漩涡,此时含沙量大,重而沉底的底层水被离心力甩出,与百分之六十的主流一起直冲外江,而含沙量小的表层水被离心力甩到凹岸,冲向内江,鱼嘴是二八排沙的,百分之八十外江,百分之二十内江。鱼嘴说完了,现在我们接着看看飞沙堰的功能,飞沙堰位于鱼嘴下方1070米处,长200米,高2.15米,是一个看似平凡的工程,其实它的功用却非常的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它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旱灾害的关键,它的主要作用是泄洪,即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把多余的水从这里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情况,飞沙堰还会自动溃堤,让大量的江水回归岷江的主流,另一个作用是排沙,刚才说道在鱼嘴处已经江百分之八十的沙石排到了外江,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到了内江,这些沙石进入内江后并不会全部的流入成都平原。因为飞沙堰在这里起到了排沙的关键作用。它会将这百分之二十中的百分之十五的沙石排到外江,这样就只有百分之五的沙石才从宝瓶口进到成都平原,一般情况下,洪水越大,飞沙堰的排沙功能越强,最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八。这样就保证了内江水流的通畅。可见飞沙堰的确不简单。宝瓶口,是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形如瓶口而得名。宝瓶口是内江水流进入成都平原的通道,它有固定的进水量,不管有多少水流入内江,只要超过了宝瓶口的接纳量,它都会一律的拒之口外。从而保证成都平原有足够的水用于灌溉,同时也不至于遭受洪水灾害。说道宝瓶口,就不得不说它的开凿过程,玉垒山山石坚硬,当时生产工具落后,民工们是用铁具凿挖的,工程进度及其缓慢,挖通估计得30年,后来,有个有经验的老民工建议,应当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然后放上柴火,点燃燃烧,这样岩石会爆裂开,再用冰冷的岷江水浇灌,在热胀冷缩的原理作用下,坚硬的玉垒山就不再坚硬了。最后,李冰用了8年的时间打通了玉垒山。在宝瓶口的一侧,大家可以看到离堆。因为与玉垒山山体相离而得名。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就是这样工作的。其中不难发现,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的功用是相辅相成的。正是有了这样的相互作用,都江堰才如此的伟大,它是独一无二的。“因势利导”是它治水哲学的精髓,它和现在司空见惯的拦河大坝,一横一纵,一堵一导代表了截然不同的治水哲学。一个是征服自然,一个是顺应自然。都江堰以它不可思议的水利哲学频频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赞扬。有关部门统计,中国水库的平均寿命只有50年,条件较好的美国水库的平均寿命也不超过320_年,相形之下,都江堰却已经存在了2200多年。难怪余秋雨先生会在它的著作中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四川旅游导游词4各位朋友,我们离开美好的卧龙自然保护区,满怀着对大熊猫的恋恋不舍之情,踏上了前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的旅途的必经之路,也是四姑娘山景区的第一站巴郎山。巴郎山海拔5040米,矗立在阿坝州的汶川、小金和雅安地区的宝兴县三县交界处,绵亘八九十里。此山巍峨雄伟,高人云天,峭壁峻岩,奇险难行。公元1747年,清朝的乾隆皇帝订金川,镇压当地的土司暴乱时,小金土司派兵扼守巴郎山垭口,曾使清军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伤亡代价。民间流传的说法是:"走拢巴郎山,性命交给天;走到万人坟,死了又还魂。"可见其险峻程度。今天,我们乘车走在这条1999年才建成的水泥公路上,平稳安全,已经很难体会原来的山高路险,从而有良好的条件来尽情欣赏巴郎山的壮丽风光。因此可以说,现在到四姑娘山旅游的朋友们都是幸运的客人。这座大山为什么叫巴郎山呢?懋功厅方土志说:巴郎山,一名斑斓山。古称冉龙山",没有解释。但我们从山的柽柳树和居住小金的嘉绒藏族称此山叫"巴郎柱"(意思是桂柳山或红柳山),可以明白巴郎二字的*。巴郎山景色十分幽美,云海、杜鹃、典型的植物垂直带谱景观,会使你在翻山途中目不暇接,惊叹不已。由于我们要从海拔20_米左右,走到4000几百米的山口,所以能看到巴郎山植物垂直带谱的清晰分布:从海拔25003000 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进入3000米以上的针叶林带,然后是 4000米上下的高山灌丛草甸,最后是4500米以上的高山寒漠带和峰顶的光山流石。大家可以观景,通过山景植被变化,衡量自己所在的海拔高度。如果此刻是金秋时节,巴郎山不同植物带的色彩变化将会把全山装饰得出奇的五彩斑斓,那才更令人目眩神驰,不忍离去。现在我们已进入雾区,其实是走进了巴郎山的云层。茫茫云雾,山林飘渺,使人如置身云霄。如果遇上雨过天晴,站在巴朗山垭口,就可以看到巴朗山的浩荡云海。巴朗山的云海有三奇。第一奇是无风云涌动。深谷大壑之中,茫茫白云蒸腾翻滚,波澜壮阔;第二奇是有风云过山。有时看不到白云,眼前大雾弥漫,将你包裹着、簇拥着,轻柔的、如雾的云拂过你的脸,一股清凉的寒意中,似乎听得见云雾流走的声音,风声呼啸,飞云迅疾,再大的山也阻挡不住,向你铨释出一条以柔克刚的道理。第三奇是云海幻境。有时会在山间现出一群楼房,一片湖泊,一群怪兽,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垭口处立有牌坊。牌坊上写着:"琼玉硕果案案飘奶香,奇峰翠谷山山尽仙境。"这里海拔高度4850米。也就到了小金县的境内了。左边这座用石头堆砌而成的小庙供着一位既和蔼可亲又美丽善良的白百神"木姐珠",保佑着此山。在小庙的旁边这个百堆叫玛切堆。这个白石堆是羌民族神圣之物。过了垭口,视线比较开阔了。大约再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到达小金县的日隆镇。现在大家可以看到,下山的公路象一条蜿蜒曲折的带子,一直绕到对面的尖子山下。传说尖子山是四姑娘的绣花针变的,不像?它变成一座山当然粗大得多了。汽车在这里停一下。这里是巴朗山的猫鼻弯,是遥看四姑娘山全貌的最佳位置之一。当然也是以四姑娘山为背景的摄影最佳位置。请顺我指的方向看去,那就是四姑娘山。你看她白玉般的容颜,银光闪烁,亭亭玉立如一位少女,她的脸庞虽然被风雪侵蚀长久,看上去略显憔悴,但俊秀恬静的仪表,秀美端庄的体态,风采依旧。时而有一缕白云象洁白的哈达绕在腰间,云动似山移,四姑娘像一个翩翩起舞的藏家少女,柔美中不乏阳刚之气。与四姑娘相邻,相对矮些的山就是她的三个姐姐。四姑娘害羞,很不容易露面,请大家抓紧时间拍照,以免错过机会。(上车后)四姑娘山位于邛崃山脉中段,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西部盆周山区的交接带上,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东距成都 220公里,景区总面积为450平方公里,由四姑山、巴朗山和双桥沟、长坪沟、海子沟组成。1994年、1996年先后被列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雪峰耸峙,冰川横陈,空气十分清新。自然生态保护良好,植被茂密,生物种类繁多,有金丝猴、扭角羚、毛冠鹿、雪豹、盘羊、黑熊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30多种,还有"雉类和画眉乐园"的美称。是一处景致奇特,生态原始,别具情韵的风景区。外国的游客惊叹她的美丽,称之为"东方的阿尔卑斯"。四姑娘山是四座高度不同的女神山。主峰四姑娘山海拔 6250米。为邛崃山脉的最高峰,也是横断山脉仅次于"蜀山之王"贡嘎山(7556米)的第二高峰,有"蜀山皇后"之称。其余3座依次分别为三姑娘5664米,二姑娘5456米,大姑娘5355 米。需要说明的是,大姑娘山只看得见她的身体,所以没有峰尖。1980年秋,四姑娘山对外开放,开展登山运动,1989年7 月3日,日本同志社大学登山队在5次试登后征服顶峰。迄今已有美、日、荷兰、尼泊尔、瑞士、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登山队到四姑娘山登山探险。在日隆镇的四姑娘山景区管理局,就挂满了各国登山队员署名的旗帜和留言。四姑娘山,嘉绒藏语叫做"斯格拉柔达",意思是保护山神。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日隆这个地方洪水泛滥,人们饱受自然灾害的苦难。万山之祖扎依扎嘎为拯救生灵,派遣了三位非常精明能干的山神下凡,他们是斯格拉、阿叶仁娜和都尔麦。在拯救苍生的过程中,阿叶仁娜和斯格拉相爱了。但与此同时都尔麦也爱上了阿叶仁娜。当三位山神完成了拯救生灵的任务之后,阿叶仁娜嫁给了斯格拉,这就便都尔麦陷入了"痛苦和落泊之中"。后来阿叶仁娜为斯格拉生下了四个可爱的女儿,长大成人后更是一个比一个美丽,最小的四姑娘当然是最美最聪明的。她的一举一动重新打动了都尔麦的心。都尔麦备上礼物向四姑娘求婚,斯格拉拒绝了他。都尔麦再次受到打击之后,便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开始由神转化为魔。都尔麦趁斯格拉和阿叶仁娜熟睡之际,打开了天河,让天河的水奔泻到人间。大地又被洪水淹没。斯格拉和阿叶仁娜化为两座大山,挡住了天河的水。四位姑娘和都尔麦搏斗一番后,选到了外祖母阿妣婆婆那儿。四姑娘为了拯救苍生,同时也拯救都尔麦,留下三个姐姐在阿妣婆婆那儿养伤,自己骑上阿妣婆婆的神雕,找到了万山之主扎依扎嘎。她向扎依扎嘎的儿子贡嘎大哥学习用绣花针编织云朵、风、雨、雷、电等本事。四姑娘不仅美丽,而且非常能干与好学。不久便赢得了贡嘎的喜爱,并给了他一件定情之物雪山白玉石。又送她三件宝物:一付弓箭;一面日月宝镜;一件变幻无穷的五色百鸟衣。好去降服都尔麦。当四姑娘返乡时,扎依扎嘎大神给了四姑娘三颗沙棘。要四姑娘找机会给都尔麦服下,这样就能救都尔麦。并叮嘱地,雪山白玉石千万不要吞进肚里,要不然会化成一座山。然后目送四姑娘骑上神雕离去。四姑娘回到日隆,先放出神雕,通知姐姐和阿妣婆婆。自己穿百鸟羽衣找到了都尔麦。四姑娘试着说服都尔麦,都尔麦根本不听。他们进行了一场恶战,四姑娘一边变化一边打一边劝说都尔麦。都尔麦凶像毕露;又去扒开天河。四姑娘无奈,只得抛出宝镜将都尔麦照住,并用弓剑射中了他。趁都尔麦嚷叫时,给都尔麦吞下了三颗沙棘。此时大地已一片汪洋,万物生灵又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沙棘发挥了作用,都尔麦消除了恶性,感到万般惭悔。为了恕罪,便化为一座大山去挡天河的水。可是根本挡不住。于是四姑娘接连抛出了弓箭、百鸟羽衣、日月宝镜,化为一座座大山去挡天河水。阿妣婆婆此时和三个姐姐也骑着神雕过来。阿妣婆婆看水势很大,首先和神鹰变成山挡住了西边缺口,可是东边的缺口仍然很大。最后,四姑娘和三个姐姐牵着手,吞下雪山白玉石,她们一起化为四座山峰,终于挡住了天河下来的洪水。姑娘们以他们博大的爱,让万物生灵重建了自己的家园,让这里处处尽仙境,案案飘奶香。现在我们己经到达住宿地四姑娘山的日隆镇。顺便通知大家,这里海拔较高(3160米),大家要注意休息。明天7点起床,7点半早餐,8点出发。祝大家今晚睡个好觉!今天的目标是:游览双桥沟景区。这条沟全长34.8公里,面积216.6平方公里。由于有两个木桥,所以称为双桥沟。也是目前唯一能够坐汽车进入的一条沟。我们8:40左右即将到达该沟。双桥沟有37条纵横交错的沟壑溪涧,高山雄峙,山水林木十分秀美迷人,是四姑娘山最有代表性的景区。我们左边这条河叫沃日河,它发源于巴朗山,流经小金县城,流到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注入大渡河。当地老百姓也称它为赞拉河,意思是山神河。总长度为125公里。从日隆镇到小金县只有51公里。小金县原名懋功,解放后以境内的小金川河而改名小金,小金县面积有558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7.26万人。小金的苹果十分有名,近年开发的沙棘饮料也非常好。大家不妨今天回镇上以后去尝一尝,或带一些回去。小金县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文物古迹不少。县城有三关桥,建于民国20_年(公元1920_年),是一座长60米,宽2米的铁索桥,红军长征时曾经过此桥,现已作为文物保护起来。小金县东南海拔4114米的夹金山,是红军长征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还有红军一、四方面军达维会师的"会师桥"和党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定北上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战略方针?quot;两河口" 会议遗址。这些史迹便小金县载入中国革命的史册而名播四海。除此之外,小金县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天主堂,猛固桥、营盘街清真寺、结斯喇嘛寺等。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讲述,以后如果有机会到小金县,大家别忘了去看一看。现在已经到达双桥沟。我们进入的这段峡谷称为阴阳谷,两岸绝壁对峙。山林耸翠。阿妣河从中流过,河宽仅10米,水流湍急。现在太阳已出来了,这边有太阳光照着,而另一边却照不到,真可谓是一阴一阳。这大自然的美昆就全靠大家用心去领会,用爱去拥抱,用眼睛和照像机去捕捉每一处美景了。过了阴阳谷,我们正面有一座山,那就是阿妣婆婆的神鹰变的山了,请大家下车看看,象吗?现在大家已进沟8公里,可以看到四姑娘的百鸟羽衣化成的五色山了。也就是大家门票上的山,山顶海拔高度4473米。五色山是阿坝州最典型的褶皱山,因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山体在一条约1公里长,由赤、黄、青、兰、白五色镶成一个大半圆彩弧岩层,色彩排列近30层,非常规则,又象古树横切后现出的半圈年轮。每当太阳正照时,它便会反射出五道淡淡的光晕。尤其是雨过天晴,五色山就会清晰地现出一条彩弧,非常神奇。请大家注意看我们两边的株形特别漂亮的绿树,它们就是被称为维C之王的沙棘树,双桥沟的沙棘树不仅仅成片成林,生长茂密,而且特别高大,很多人认识的沙棘树是粗不到碗口,高不过五米,这里的沙棘树却有不少粗大到一人合抱不住、高出七八米的"沙棘王"。一走进沙棘林,那碧绿泛光的伞状树冠,虬曲傲岸的黝黑枝干,营造出景区亮丽的风景。如是秋天,树上密密排列的金色果实,如寒冬腊梅怒放,更是让人兴奋不已。请大家继续上路,再往前去还有很多处风景如画的沙棘林等着各位呢!这片沙棘林的上方就是日月宝镜岩,请大家顺着我指的方向看,对面山色像古铜色、白色和黄色的石头相嵌在山间,好似一面镜子的镜架,而峰顶上那巨大的四方形岩石、平整如镜,中部一条巨大的裂缝将镜面一分为二,这就是四姑娘的日月宝镜变化的山岩,由于峰高海拔4800米,镜面多数时间积雪不化,阳光、月光照射下,就会出现金光万道或者寒光四射的壮观景色。我们面前这个上千平方米的宽阔草坡叫人参果坪,因生长人参果而得名。人参果,藏语叫觉玛,长在草根,大小不一,味道鲜美甘甜,可以食用,也可入药,能益气补血。人参果坪的风景 十分美丽。草坪上绿草如茵,星星点的小花点缀其间;曲折盘绕的河流泛动着清亮的波浪;河对面山坡上千姿百态的绿树,掩映着银白滚动的小溪,几支野牧的看不清是小羊还是小猪,悠闲地在溪边移动着。多么宁静、多么清纯的大自然景色!难道还不值得你举起像机,把它同你一起留下来吗?如果你穿上沟民们专门准备的民族服装,牵着一匹马或者傍着一头牦牛摄影,那味道就更绝了。那是金枪岩,距沟口约17公里,海拔5472米。山峰如古代兵器的金枪。它在山中独峰高耸,大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传说是四姑娘神弓箭变的,也说是后面猎人峰的打猎武器变的。民间传说总是把四姑娘山山水水都与四姑娘降魔除害的故事联在一起,以表示对造福生灵的神的崇敬。这里叫撵鱼坝。上百亩的草甸伸向山沟,坝上一条曲折迂迥的藏式木栈桥供大家步行观景,青草萋萋,野花遍地,山水相融,草木增辉,四周一片安静,仿佛世外仙境。栈道尽头处就是牛棚子。顾名思义,那本项土墙的藏房就是牧人之家。现在也是旅游者不想和午餐的一个接待点,走了这么远的路,进去坐一坐,品尝主人为我们准备的鲜奶子、酥油茶,吃一吃喷香的牦牛肉和藏民自制的烧漠漠,这是双桥沟特有的风味餐,千万不要错过。右边这座山,有一条红色的岩石,好像是流淌的鲜血染成的,传说是大姑娘砍头的地方。因为山形象一个硕大的牛心,又叫牛心山,海拔4942米。四姑娘山区这种红色的岩百很多,据说是石上寄生的一种虫类,也有的说是一种藻类,究竟是什么? 有待考证。过了鹰咀岩,前面就是阿妣山了。阿妣婆婆是四姑娘的外婆,海拔5033米。你看她头顶藏式头帕,满面皱纹,背部微驼,像一位庄重慈祥的藏族老人。山腰上部那道灰暗的冰带是第四纪古冰川,比较莹白光亮的就是现代冰川。朋友们,双桥沟游览就走到这里了,前面的景观就在此眺望吧!明天,我们将游览长坪沟,那里只有山径和马道,可以骑马进沟。密林古道、嘉绒藏寨,景色更显原始生态美,也是攀登四姑娘山的登山通道。希望大家今晚休息好,为明天的行程作好准备。四川旅游导游词5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一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指挥下,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反功,解放军在个战区战场捷报频传。为了牵制国民党的兵力,支持解放军正面战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党的地方地下组织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于1948年秋,在华蓥山地区组织党的地下武装,发动了著名的华蓥山武装联合大起义。在华蓥山武装起义其及随后开展的地下斗争和游击战中,面对各种艰难困苦和敌人的层层围剿及残酷镇压,起义队伍与国民党军警和地方武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沉重的打击了国民党反动势力,鼓舞了人民斗志,迎来了四川的解放。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蓥山的王璞、杨奚勤、陈尧楷、袁念之、邓惠中等当地的优秀干部,人民的好儿女,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危机四伏的地下斗争中,还是在敌人的牢房和刑场上,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表现出了敢于斗争、英勇不屈、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光辉的华蓥山壮歌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旅游导游词汇总.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