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3462.A 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及启示 论文.doc

    • 资源ID:7037239       资源大小:76.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462.A 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及启示 论文.doc

    学院毕业论文题目: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及启示摘 要I文章先从中美贸易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进一步阐述中美贸易的现状,并且发现当前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围绕中美贸易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进行探讨。本文阐述了中美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对贸易现状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阐述中美贸易出现逆差的根本原因,并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本文在阐述完贸易逆差的影响后,提出了现行贸易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对现行贸易体制进行改革。本文从出口管制制度、储蓄率、产业结构、统计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分析,提出各种对策,从而使贸易体制更加完善,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关键词:中美贸易逆差,产生原因,对策分析,解决方案,启示学院毕业论文AbstractFrom the first Sino-us trade historical proces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us-china trade that current trad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appear around the Sino-us trade deficit with root causes are discussed. This paper epound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us trade, trade process analysis, further epounds the Sino-us trade deficit appears on the root cause and effect analysis.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after trade deficit, puts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eisting in the system of trade, an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reform of trade system. From eport control system, savings,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tatistical standards etc,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analysis, which is more perfect, trade system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Keywords: Sino-us trade deficit, Causes,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solutions, enlightenment13目 录前 言.11中美贸易的历史回顾21.1 中美贸易的开始21.2 中美贸易的发展22 中美贸易的发展现状22.1 中美贸易发展22.2 出现逆差23 中美贸易展望34. 中美贸易出现逆差的原因44.1 根本因素44.2 重要因素44.3 直接因素54.4 互补性54.5 对华直接投资64.6 统计方式不同64.7 商品回流74.8 汇率制度74.9 产业结构不同75 中美贸易逆差对我国的影响85.1正面影响85.2负面影响86 中美贸易逆差对策分析96.1 政策鼓励从美国进口96.2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106.3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106.4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107 中美贸易逆差解决方法108 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给我们的启示11结论12致谢13参考文献14前 言自中国2001年底加入WTO以来,中美双边贸易迅速发展。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前三个季度,中美贸易额为2213.6亿美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15.6,其中我国对美出口16999亿美元,增长158,占同期我国出口总额的19.4;自美进口5137亿美元,增长15.1,占同期我国进口总额的7.4。但另一个数字更值得我们关注,2007年的前三季度,我国对美实现贸易顺差1186.2亿美元,增长16.1,虽然比2006年同期增加了164.3亿美元,但增长幅度却下降了9.7,增长速度放缓。虽然2007年前三季度我国对美贸易顺差较2006年同期仍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具体来看,各季度贸易顺差正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即使这样,中美贸易纠纷却从未停止过。2004年以前,美国主要采取反倾销措施对中国进行制裁。自2005年起,美国对中国的贸易制裁又开始注重反补贴和保障措施。为什么美国对中国产品这么频繁的进行贸易制裁呢?中美两国内部经济结构失衡,美国经济是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2000年以来,美国消费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直70以上,但是在过去五年里,美国整体劳工工资增长有限,居民低储蓄却高消费,消费主要依靠借贷,借贷消费增长占消费增长的65。同时,美国政府推行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连续降息、减税却大规模的增加政府开支居民的借贷消费和政府预算赤字使美国国内消费超过了国内的实际生产能力。这种情况在宏观上肯定表现为大规模的进口,并引起大规模的贸易赤字与美国经济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经济存在以投资为主导的结构失衡。200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 44.2,增长率为32,位居世界之首。这样高的投资率是由中国的高储蔷率和外国资本流入支持的。中国整体消费低于GDP的80,而储蓄率却很高。2004年中国居民储蓄高达12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吸收了大量外资。2004年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超过630亿美元。中国的高储蓄和吸收的外资都转化成了投资,投资又转化为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和制造业为主的生产(因为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推动了出口,并主要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美元收入则被用来购买美国或美元计价的金融资产,从而引起中国对美国资本项目逆差。1 中美贸易的历史回顾1.1 中美贸易的开始中国自古就是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可以说中美自古就有贸易关系存在。开始,受到交通、货币、政策、物资等条件的限制,中美贸易一直停留在小规模的基础上。直到近代,随着交通方式的不断发展和贸易政策的不断完善,中美贸易才逐渐发展起来。1.2 中美贸易的发展到了近代,中美贸易迅速发展。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来,特别是1997年和999年l1月15日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美双边谈判结束以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出口市场。2 中美贸易的发展状况2.1 中美贸易的发展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3年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设备、化工产品、精密仪器、农产品、钢铁及其制品等,同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则是机电产品、家具、玩具、服装和鞋类等。按照美国海关的统计2004年美国对中国出口3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2.4。也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加拿大出口的增速(11.3)和对墨西哥出口的增速(13.l7)2.2 中美贸易出现逆差“中美贸易逆差”指的是从1993年(中国方面统计,美国方面统计逆差最早出现在1983年)以来,中美贸易中美国所处的逆差国状态。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来,特别是1997年和1998年两国元首实现互访、中美两国确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以及1999年l1月15日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中美双边谈判结束以后,双边贸易发展迅速,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出口市场。随着双边贸易量的不断攀升,中美贸易逆差也不断扩大 ,两者呈现出马鞍形背离式增长(中美贸易逆差数额随着双边贸易量的增长而增长)。据中国商务部网站提供的数据,1979年中美贸易额为24.5亿美元,2005年中美贸易总额达2116.3亿美元。2005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1629亿美元,从美国进口4873亿美元,顺差为1147.7亿美元。根据美方统计,2005年美对华贸易逆差激增24.5,达2016亿美元。中美巨额的贸易逆差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最核心的困难。随着中美贸易规模扩大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不断加大,由美国挑起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多,这成为困扰中国政府和企业的一大难题,美国不断以此为借口挥动贸易壁垒的大棒。据中国海关统计,自1993年,中美双边贸易开始出现美国赤字,此后赤字额迅速增长。2007年,中美贸易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据美国商务部统计货物贸易总额达3867亿美元,其中美对华出口652亿美元,从中国进口3215亿美元。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当一国对另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将不仅会引发两国间的经济摩擦,更会引致政治危机和冲突。3 中美贸易展望根据比较成本学说,各国应当根据本国情况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进行国际贸易 ,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不仅对贸易各国是有利的,对世界各国也是有利的。它可以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投入与产出比,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从上述对中美贸易商品结构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美两国的产品各有优势,两国之间并不单纯是竞争关系,而是优势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美国依靠其技术和资本优势对中国主要出口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以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而中国则依其劳动力优势对美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分工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但是美国政府一直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实行严格的歧视性的出口管制措施,这使美国产品对华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双方产品的优势互补也难以充分地体现出来,从而造成美国对华出口小于进口。目前,美国政府只许可对华转让一些低水平技术,对直接涉及军事用途的技术则采取对华完全“封杀”的态度。虽然中美在2004年4月份签署的美国对华高技术出口最终用户访问协议使美国对华技术限制政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松动,但是 “9-11”以后布什政府出于对国家安全、政治、人权等问题的考虑,仍然把对华技术出口控制在较低的水平,这使美国丧失了巨额的出口贸易机会。所以,中美贸易逆差不在于中国对美国出口过大,而在于美国的出口限制政策。即使这样,按照美国海关的统计2004年美国对中国出口347.2亿美元,同比增长22.4。也远高于同期美国对加拿大出口的增速(11.3)和对墨西哥出口的增速(13.l7)。若美国政府放宽乃至取消现行对中国的歧视性出口管制政策,允许美国进出口银行向中国提供软贷款或混合贷款,以提高其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必将更大幅度增加。4 中美贸易出现逆差的原因4.1 根本因素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根本因素是中美市场的需求因素(1)中美市场需求结构不同。人们的消费选择和其收人水平密切相关两国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导致两国居民的需求结构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2)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多是生活必需品而美国生产的高技术产品却属于高档产品。由于中国居民的收人水平比较低 中国市场能够形成购买力的有效需求不足。在开放宏观经济分析中,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十分重要,外部经济不均衡必然影响到内部经济的均衡,而内部经济不均衡 必然降低宏观经济效率,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美国近30多年来美国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尽合理,低储蓄、高消费导致求过于供。美国的储蓄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1995年美国个人储蓄率为45左右,2004年下降为0.2,2007年为 1。美国政府实施的低储蓄率政策,刺激了国内的消费需求。美国民众普遍持有超前消费的意识,然而高消费、超前消费的结果,使总储蓄小于总投资,产生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费尔普斯认为落后国家接受发达国家的消费品对于缩小贸易逆差有重要的作用。4.2 重要因素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是美对华实行歧视性出口管制。转口贸易是这一政策的典型表现。对华出口管制是一把“双刃剑”出口管制政策在对美国工业产生危害的同时也在许多方面削弱了其出口竞争力,导致对中国出口下降。费尔普斯教授认为,中美贸易逆差很大程度是美国贸易政策造成的,尤其是在高科技技术出口限制上。1979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一直实行出口管制政策。尽管中国在经济的迅速发展时期,需要大量进口先进的技术支持经济的持续发展,但美国却设置重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只能另寻其他伙伴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在2O世纪8O年代,日本、美国、欧盟、中国香港是中国最主要的进口来源地,约占中国总进口的7O%。由于美国对华出口限制,使美国对华出口能力被压制,这也是形成中美贸易赤字的原因。但美国但却转过身来对日益增长的中美贸易逆差感到不满,这其实对中国很不公平 。出口管制制度是美国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对华技术出口管制政策完全是美方根据其国家利益单方制定的。“凡是对那些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有损于美国国家安全的出口都予以拒绝”,美国1949年出口管制法中的条款道出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目的的实质。尽管冷战期间对华出口管制逐步有所放松,但其首要目的只是加强中美战略合作以改变美国在全球战略中的对俄劣势。一旦这种战略合作的基础消失,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措施又会重新加强,因为“美国要在有战略意义的关键领域保持至少30年的领先地位。”4.3 直接因素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形成的直接因素是全球化产业转移自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在国内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亚太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得美国减少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增加了从中国的进口,从而韩、日等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呈下降态势中美顺差连年攀升。目前跨国交易的内部化已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核心,为了在全球化进程中赢得更多利润,美国的跨国公司瞄准了中国丰富低廉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大规模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据我国商务部统计,至2003年,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40588个,合同金额8421亿美元。美方实际投入4325亿美元。美国在华资企业已经有4万多家,在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从90年代中后期至今,制造业始终居于首位,并且美国对华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很大程度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竞争力,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属于劳动密集型的组装工序转移到中国来,而核心技术和主要的配件仍要从国外进口,加工之后再出口到美国。在美国对进口商品的原产地认定以“实质性改变”为原则的前提下,这些加工产品的出口国就成了中国,从而使原本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转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国对美国出口的边际增长绝大多数来自这种产业“迁移效应 ”。贸易总额达3279.9亿美元,占当年全国支出总额的55.28。现今,美国跨国公司已基本实现了跨国经营内部化,这有利于提高其全球竞争力,但它掩盖了美国对华贸易的真实情况。在这种产业转移引起的贸易下,中国赚取的只是廉价的劳动力报酬,真正获取主要利益的是在华投资的美资企业。4.4 中美贸易的互补性中美贸易逆差具有较强的互补性。这导致中美在国际分工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处在不同的地位。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必然要淘汰一些低附加值和高能耗的制造业,这就为中国的制造业创造了客观条件,促进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中美贸易逆差,制约了美国企业比较优势的发挥。国内著名学者樊纲教授认为:“中美贸易逆差的原因在于结构性问题,而不是汇率问题,即使调整汇率也无意于解决问题”。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形成了整套的产业结构体系 ,而且中国对美国的大部分顺差是来自货物贸易。而美国在第三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是第三产业最发达的国家,提供的服务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由于中美两国的产业结构存在互补性,产业转移导致了赤字或盈余的转移,这是形成中美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4.5 对华直接投资对华的直接投资掩盖中美贸易逆差随着美国对华市场投资的不断向纵深发展,通过在华投资的子公司的出口而不是由美国直接对华出口将会造成美国对华出口数额的进一步减少。美国跨国公司把原本在本国生产或出口的大量商品及服务转化为海外子公司的巨额生产与出口并相应地增加美国公司从其海外子公司对美国的进口,从而扩大了美国的逆差。4.6 统计方式不同统计方式的不同夸大双边贸易的不平衡美国是采用原产地的统计标准,并且使用最终使用国口径。美国一些企业为了规避政府的限制政策,在出口中,一般是先将商品出口到香港,再将其中大部分转口到内地,转口率达50 以上。这是导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华贸易出现逆差以来,中美就双边对外贸易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且争论至今。关于统计 结果的问题,1996年,中方统计为 428亿美元,比建交时增加了16.5倍,中方顺差105亿美元;美方统计为635亿美元 ,比建交时增加了25.8倍,美方逆差395亿美元。美方统计比中方统计多出48.2。再经过10年的发展,中美贸易又跨上一个新台阶。2007年16月,中方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为739亿美元,占中国全部贸易顺差1127亿美元的 66;美方统计的华贸易逆差为1175亿美元,占美国同期全部贸易逆差 3745亿美元的 31。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中美双方统计数字时所采用的标准不一致 ,其呈现的特点是:(1)美方统计贸易总额大于中方统计的贸易额(2)美方统计的逆差数字大于中国海关统计的逆差数字(3)美方统计的中方出口数字大于中方统计的出口数字,而美方统计的中方进口数字却小于中方统计的进口数字。由于美方采用的统计标准与我方采用的统计标准不一致,从 而使双边贸易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真实性、科学性和可比性 。2005年中美双方统计数字相差近 1000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中美贸易统计口径的差异造成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香港转口贸易。香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口市场,每年都有几百亿美元的商品经由香港转口。由于我国对外开放时间比较短,国际销售渠道不够顺畅,国内生产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香港或其他 国家和地区转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美双边贸易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以香港为主的第三方的转口贸易占贸易额的比重较大。美方的统计,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低估 了对中国的出口。对美国而言,从出口的角度看,美国低估了出口中国的数额,因为美国出口以消费国为记录标准,一般根据出口商的海关申报记录,因此,美国对香港的出口,无论是否经香港再转口中国大陆,则一律看作是对香港的出口。如此,美国官方提供的美国出口中国的数额实际上只是对华直接出口数据 ,并不包括美国商品经香港转出口中国的数额。从进口的角度看,美国学者认为,美国进口严格遵守了原产地原则,因此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数据已经包括了直接进口和香港转口部分,不需要调整。而中国学者认为美国进口中国商品时,将香港转口中国大陆的增加值也统计成自中国的进口,因而高估了进口额度。(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对一般进口货物原产地的判定,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无论是否实际上有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值。加工贸易是中国对外贸易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5O以上。在加工贸易中,中方只获得了很少一部分加工费。但是当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等海外市场时,统计上是按照产品的出口值计算的,而并非增加值,这就夸大了中国实际的出口额。也就是说,中国从加工 贸易中获得实际利益不是出口总值。据测算,如果剔除了加工贸易的顺差,中国对外贸易的顺差将减少8O一9O。以美国市场上畅销的芭比娃娃为例,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售价9.99美元,而中国出口价为2美元,其中半成品来自台湾,假发由日本生产,包装材料由美国提供,这三部分合计为1美元,运输和管理费用为0.65美元,中国所得加工费只有0.35美元。但是按照原产地规则 ,这2美元都要统计到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中,但事实上这些钱几乎都给其他国家所瓜分了。(3)出口商品计价方法不同造成中美双方在贸易额统计上的差距。在计算进口商品总额时,两国均采用CIF价,但在计算出口商品总额时,中国采用F0B价(free on broad),而美国则采用 FAS价(free alongside ship),没有包括从码头到船上的装卸费用,从而缩小了对中国出口的统计数字。(4)美国贸易数据收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美国由于规定对几千美元小额的数据不纳入统计资料,因此,这一部分也造成无法统计进去。如果将以上因素考虑在内,中美贸易逆差将大大缩小。所以,中国对美国确实存在顺差,但是不像美方统计的那么大。4.7 商品回流即美国跨国公司在美国进口贸易中所扮演的“自己人”角色美。国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有大量子公司,把其海外子公司卖回本国的产品当做美国的进口,因此,巨额贸易逆差的背后隐藏的是其巨额隐性收益。据美国巴隆氏金融周刊数据显示:这类海外子公司1996年的销售额达2万亿美元,在当地市场的销售额占65,其余35%则输往美国,而这35%在美国外贸统计时均被视为对美贸易逆差。英国经济学家朱利叶斯就曾经对美国贸易收支统计中,如果加上其海外子公司在当地重复计算,那么,1986年美国的贸易收支就从1440亿美元的逆差变为570亿美元的盈余了。另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5年美国跨国公司子司的销售额超过2.1亿美元,加上同年商品服务出口额7940亿美元,几乎达3万亿美元,而外国对美国出口及外国公司在美国的子公司的内部销售额合计为2.1万亿美元,今天的美国就不是世界最大的贸易逆差国,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大贸易顺差国之一了。4.8 汇率制度中美两国之间货币汇率制定的不对等。中美贸易之所以能出现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关键在于这场交易背后的一些不对等因素,那就是双方为这些贸易货物付出的劳动是不对等的,美国人可以以较少的劳动占有中国人较多的劳动,或者说可以以较少的资源换取较多的资源。之所以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中美两国之间货币汇率制定的不对等。人民币被低估,美元被高估。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具有更高的购买力。美国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出口基础之上的。逆差国家恰恰是世界强国,只有大国和强国才有能力大量进口。事实上,美国从中美贸易中所得到的好处远大于其巨额逆差。中国商品价廉物美,对普通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是美国的物价水平稳定都有莫大影响。一双中国生产的品牌皮鞋在美国仅售2O美元。世界银行的测算,如果美国不从中国而改从拉丁美洲购买日常商品的话,美国消费者一年要多付出 1000亿美元,美国的通货膨胀至少要上升1%。另外,美商务部官员也承认,中国已成为美国诸如电子和电子设备等高技术产品成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之一,非常有利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美国经济的发展。4.9 产业结构不同美国已经将支持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逐步淘汰和转移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制造业。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依据自身的优势和能力,承接了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来的一些中低端产品的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相对美国来讲,中国经济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而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物美价廉的日常生活必需品。缩小贸易逆差,首先应减少美国该类产品的大批量进口。但事实上,美国生活必需品的90美国本土早已不再生产,消费者选择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也是客观使然。5 中美贸易逆差对我国的影响中美贸易逆差对中国而言即为中美贸易顺差,巨额贸易顺差对我国具有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的影响。5.1正面影响从正面来看,贸易顺差有利于利用外需拉动经济增长;进口增长回落,也有利于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贸易顺差积累的外汇储备是我国金融稳定的基础之一。国际上衡量一国债务安全的指标如债务率、偿债率、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比率等均与出口贸易带来的外汇收入或外汇储备有关。目前,我国的这些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对外贸易出口在增加,汇储备方面发户了重要的作用。5.2负面影响但是,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必须受到应有的关注。短期内,巨额贸易顺差最直接的影响有:第一、极易引发新的贸易摩擦。中美贸易逆差虽然并不能说明中国净得利而美国纯粹净损失,但不能回避的是,正是逐年增长的中美贸易逆差使中美经贸关系日益紧张,美国动辄使用“反倾销调查 ”、“开征反倾销税”、“限制进口配额”等手段来阻止中国商品出口。第二、巨额贸易顺差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增加了成本和难度。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后的外汇储备增长,主要来源于经常项目贸易的顺差,这也加大了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增加了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的成本和难度。虽然人民币已经小幅升值,但是前一阶段集聚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仍然会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的上升和人民币资金规模的扩大,也将加大我国货币供给和金融信贷市场调控的难度。长期来看,影响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巨额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大中国经济对外依赖程度,给未来的经济运行带来潜在的风险和压力。2006年中国 GDP为20.9万亿元,进出口总额 1076万亿美元,按美元兑人民币 1:7.8汇率计算,外贸依存度为65。与美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外贸依存度明显偏高,如果不能逐步加以调控降低,其隐藏的风险一旦出现,势必爆发经济危机,这不仅对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都是巨大的打击和伤害。第二、长期的越来越大的双边贸易不平衡也给中国带来了众多的成本,这包括:几千亿美元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的机会成本高达GDP的2O-30;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二大国债购买国,形成巨额投资机会成本,还面临因美元贬值而缩水的风险;中国对出口集团的大量直接补贴(2004年为4200亿元,占GDP比重的31%,占中央财政收入的29 %),也对美国消费者间接补贴(2004年约1260亿元);中国政府被指责为“操纵汇率”,直接影响其国际形象。6 中美贸易逆差对策分析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为提高我国经济实力,解决国内就业问题 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双方不对称的贸易依存关系也带来了负面影响,使中国在处理与美国贸易摩擦时总是处于被动地位。为此,中国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中美贸易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6.1 政策鼓励从美国进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进出口平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外汇管 理部门、银行、海关、税务、商品检验检疫等机构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进口的政策。2007年商务部采取了一系列扩大进口的措施 ,特别是从1月1日开始取消了合成橡胶、汽车轮胎、化纤布等1600多种产品,以及涉及300多个税目的资源类产品和部分机电产品的出口自动许可管理,并放宽了对植物油、氧化铝、不锈钢等产品的进口经营权。此外,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 近期联合发文,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的产品目录,对高污染、高耗能、资源型等产品的加工贸易进行政策调整;商务部出台通 知,将环保、能耗、用工、设备水平等指标纳入加工贸易企业经 营状况及生产能力核查范围;4月15日再次下调对产生大量贸易顺差的部分特种钢材的出口退税率等。这些政策的调整,无疑 为扩大从美国进口敞开方便之门。6.2 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健全国内贸易法律体系,积极应对中美贸易纠纷。2006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基本结束,我们应该加快建立与世界相接轨的贸易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同时,健全贸易运行监 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6.3 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注重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努力改善进出口不平衡状况,以自有品牌、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支持自主性高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积极开拓非传统出口市场,推进市场多元化;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政 策,适度扩大进口,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及零部件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进口。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建立生态标签制度6.4 努力扩大国内需求中美贸易不平衡需要双方共同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缓解。我国应把经济增长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减少对外贸易依存度,加快本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经济运作体系。同时,增加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相互信任、互惠双赢的合作机制。7 中美贸易逆差解决方法解决中美之间巨大的贸易逆差,最重要的就是:不是要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而是要加大中国对美国的进口。美国人解决逆差问题,中国人解决平衡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中国而言,中国贸易要进行结构调整,减少对一个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变单打一为全面出击,“东方不亮西方亮”,从而分散贸易的国别风险。在贸易上,“出口依赖症”造成中国在经济问题上的讨价还价能力降低 ,并且容易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对于贸易领域的问题,首先,中国政府应该鼓励企业拓宽出口市场,增加对欧盟、中东、非洲等地 区的出口,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其次,鼓励从美国的进口和投资,增加美国在华经济利益。由于美国产品更多注重知识创新,因此保护美国产品的知识产权就显得格外重要,在华拥有商业利益的美国跨国公司,会努力将中美可能的经济摩擦减小到最低限度,使自己的利润不受到不正常经济关系的损害,这样客观上会起到防止美国政府制造两国经济、乃至政治摩擦的作用。为此必须把中国大量进口需求的信息使美国商界充分了解,以提高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的兴趣和信心。第三,加强双边对话和交流 ,通过沟通、谈判以及可能的妥协,避免更大的损失。第四,依靠 WTO、APEC、IMF等多边制度框架来解决两国经济纠纷,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更应当利用WT0的争端解决机制来处理两国的经济问题,维护自身权益 。第五,对美国而言美国关键是应该放弃对华技术出口和高科技产品出口等的限制。因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则是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美方的比较优势是产品技术含量高,如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对不属于国家安全范围的高技术出口也横加干预,就使美国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于各种理由一直限制更先进的产品出口到中国,自己堵住了贸易平衡的路。这不符合美国公司的利益 ,也不利于美国的进出口平衡。要使两国数据达到一致,至少需采取以下三个调整措施:(1)调整香港将中国商品再出口至美国的数据;(2)调整香港将美国商品再出口至中国的数据,实现以上两条的方法是扣除这两类交易中香港方面增加的价值;(3)调整进出口的不同衡量标准,例如,看这些数字是否包括保险费和装载费,还是仅仅代表了货物离岸价格。针对巨额贸易顺差带来的短期冲击,应积极做好应对措施。一方面,要完善相关立法,提高贸易争端应对能力,并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步伐,提高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并打消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保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8 中美巨额贸易逆差给我们的启示随着中美贸易的不断发展,在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中美贸易摩擦也随之加剧。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当一国对另一国的贸易顺差超过该国贸易额的2530将不仅会引发两国间的经济摩擦,更会引致政治危机和冲突。中国一直在倡导世界和平,这不仅对中国,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处理好中美贸易逆差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至于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上文已经分析的很清楚了。目前,对中美两国来说,解决好贸易逆差问题,不仅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两国其他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结 论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且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目前,中国对外经贸发展的关键就是引进高新技术产品,缩小贸易逆差,以推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致谢参考文献1 殷越男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原因分析,国际商务研究 ,2007(2):64692 王雪峰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研究,现代财经,2004(2):57593 杨艽人民币升值与中关贸易不平衡的相关性分析全国商情,2007(10):84884 使馆经商参处2007年美国对外贸易及中美贸易情况200805045 陈文敬,李伟解开逆差之谜中国经贸,2006(3):8126 柏振忠理性看待和正确处理中美贸易逆差时外经贸实务,2007(1):44487 苗迎春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重新审视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O8)8 刘颖卓,胡轶韬中美贸易赤字问题探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O4)9 Alan E.Branch. Eport Practice and Management(Fifth Edition). 2007.10 Vernon·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Product Cycl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6, p190 - 207.

    注意事项

    本文(3462.A 美国对中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及启示 论文.doc)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