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指南 (试行)》.docx

    • 资源ID:6666092       资源大小:59.42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指南 (试行)》.docx

    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指南(试行)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战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扎实推进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建设,提高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质量,提升气候投融资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有力支持,根据生态环境部五部委印发的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生态环境部九部委印发的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工作要求,结合生态环境部印发的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参考标准,制定本指南。一、总体目标按照国家气候投融资相关工作要求,以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为核心,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组织谋划储备全省气候投融资项目,明确项目入库评价流程及要求,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完善气候项目产融对接机制,更好地推动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对入库项目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为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建设国家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提供项目储备与实践经验。二、入库范围及项目分类本指南适用于甘肃省行政区域内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的申报、审核、入库管理等工作。入库项目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类项目和适应气候变化类项目。具体项目类别参见附件1。三、入库流程(一)申报条件申报单位为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依法经营,无违法违规行为;申报单位应在甘肃省内注册,且项目建设地址位于甘肃省内;申报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最近一年未被列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甘肃)黑名单。申报单位和项目符合相关准入条件,按规定须经有关部门审批立项、核准或备案的项目,应有相应的立项、核准或备案批复;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减缓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变化或增强项目所在地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对区域低碳发展具有较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二)组织申报项目业主填写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申请表并提交相关资料(见附件2b市级申请入库的项目,由项目业主企业报送至辖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对其申报表格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进行初步审核,审核通过后填报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申请汇总表(见附件3),后附企业表格资料,上报省生态环境厅(附件2、3表格资料扫描件及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gsqhtrzb省属企业、在甘央企申请入库的项目,项目申报表格资料直接报送至省生态环境厅(要求同上b(三)入库评价根据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评价细则(见附件4),省生态环境厅委托甘肃省应对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统一对申请入库的气候投融资项目进行认定评价(项目等级根据评分确定,气候投融资A级项目评分85-100分;B级项目评分70-84分;C级项目评分60-69分;评分低于60分不予入库),并实施跟踪核查等项目库管理工作,如有需要可开展现场审核。经过审核评价后,省生态环境厅确认最终入库项目名单及等级。(四)公示推介项目确认结果在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无异议后,方可纳入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入库项目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推介并定期上报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及时向在甘金融机构分送推介,指导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对于符合条件的项目贷款,鼓励金融机构积极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支持。(五)动态管理根据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及碳减排项目量化标准等的调整,结合省市产业发展情况,及时开展项目评价方法修订并对项目库适时进行调整。对入库项目进行跟踪管理,若入库项目发生建设主体、内容、规模等变更,需要及时报备和重新评估,若发生重大变更导致不符合入库条件,将移出项目库。入库结果有效期为公示结束之日起2年,有效期届满前30日内,项目业主企业可提交延续申请。附件:1.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目录2.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申请表3.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申请汇总表4.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评价细则附件1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目录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包括减缓气候变化类项目和适应气候变化类项目。根据气候投融资试点地方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参考标准入库项目范围及类型的要求进行分类,主要参考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指南(TCSTEOO61-2021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ISO14090:2019适应气候变化原则、要求和指南、5014091:2021适应气候变化韧性、影响和风险评估指南等文件制定本目录,具体项目分类如下。一、减缓气候变化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项目范围类别1.低碳能源1.1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建设与运营太阳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风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生物质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水力发电设施建设和运营、地热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氢能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热泵建设和运营、户用分布式光伏整县推进、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设施建设和运营。1.2高效储能和能源输送设施建设与运营多能互补工程、高效储能设施、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微电网、天然气输送储运调峰、分布式能源工程、抽水蓄能电站等建设和运营、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跨地区清洁电力输送系统等活动。2.低碳工业2.1工业节能通过安装更高能效设备、改变工艺、减少热损失和/或余热余压余能Pl收利用等方式提高工业用能效率的工业节能改造的活动;生产过程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运营改造、绿色数据中心建设;通过工艺流程优化、系统技术集成应用、能量系统设计与控制优化等技术手段,对工业生产过程能源流、物质流、信息流实施协同优化,使生产系统整体能效提升、能量系统优化的节能技术改造活动。2.2低敏技术装备制造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水力发电、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利用专用装备制造等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达到相应产品能效标准一级能效要求的高效节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附件、插电式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机电耦合系统及能量回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零部件装备制造和产业化设施建设运营: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及其他绿色制造产业。3.低碳农业3.1农业低碳发展农田氧化亚氮减排、保护性耕作固碳、农作物秸秆还田固碳、反刍动物肠道甲烷减排、畜禽粪便管理温室气体减排、牧草生产固碳、渔业综合养殖、林下种养殖业、秸秆能源化利用、农村沼气综合利用等可减少农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4.低碳建筑及建筑节能4.1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后建筑相关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建筑节能标准的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活动、建筑用能系统节能改造活动有关要求;获得有效期内国家相关绿色建筑星级标识(一星及以上)的既有建筑改造和运营及购置消费,以及改造后达到有效期内国家相关绿色建筑星级标识的既有建筑改造和运营及购置消费。4.2新建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低碳建筑建设和运营;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4.3绿色建筑材料制造包括节能墙体材料、外墙保温材料、节能玻璃、装配式建筑部分部件、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绿色工业化定制家装等符合相关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绿色建材制造。5.低碳交通5.1低碳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营城市慢行系统,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共享交通设施,不停车收费系统,智能交通设施,公路甩挂运输系统,货物运输铁路设施等建设运营,港口、码头岸电设施及机场廊桥供电设施,铁路节能环保改造,多式联运交通枢纽建设,绿色物流仓储设施建设,绿色交通工具替代推广等。5.2清洁能源车辆配套设施清洁能源车辆购置,包括天然气、电动、混合动力、氢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车辆购置活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充换服务设施,新能源汽车加氢、加气设施等清洁能源汽车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一6一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项目范围类别6.低碳服务6.1低碳服务碳资产交易、节能诊断和评价评估、能源管理及在线监测等低碳节能服务、低碳技术咨询与调查等服务。6.2低碳技术研发服务包括清洁能源、动力电池、储能、氢能、微电网、多能互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6.3低敏供应链服务对生产和流通过程如加工、采购、生产、仓储、包装、使用、消费等进行的低碳服务活动。7.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7.1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设施建设和运营将二氧化碳从大气或能源和工业活动中分高出来,加以资源化利用、注入地层封存或注入油藏提高产量等设施建设和运营。7.2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设备制造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应用、直接空气碳捕集与封存、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其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项目建设所需设备制造。8.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持放8.1甲烷逃逸排放气体ISI收利用减少煤炭行业、油气行业甲烷逃逸排放和放空排放的活动,如煤层气抽采利用、放空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回收利用等设施建设和运营活动。8.2生产过程碳减排通过生产工艺改进、清洁生产等措施减少水泥、化工等行业生产过程的温室气体排放,如水泥行业通过非碳酸盐原料替代传统石灰石原料、应用先进的浮法工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化工行业使用六氟化硫混合气和同收六氟化硫等。8.3控制氢氟碳化物工业、商业及居民相关设施中低升温潜势制冷剂替换或制冷设备改造等消除臭氧层物质替代品开发与利用活动。8.4固体废弃物管理包括城市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及利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等:以及农村废旧农膜、灌溉器械、农机具等废旧农用物资回收和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畜禽和水产养殖废弃物污染治理等。8.5废水处理包括水污染处理,如城镇和农村污水污泥处理及再生设施建设运营与改造、城市黑臭水体整治、重点行业水污染治理、工业聚集区水污染集中治理等。9.生态系统碳汇9.1森林碳汇项目通过造林、再造林和可持续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措施,吸收和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活动。9.2其他生态系统碳汇项目以提升草原、湿地、冻土、农出等生态系统固僦增汇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建设和保护性活动。二、适应气候类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项目范围类别1.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1.1完善大气圈观测网络包括大气圈观测系统、气候观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营:以卫星、雷达为主的观测设备和“空天地”协同观测技术的应用;基准辐射观测、大气本底观测、臭氧立体观测、温室气体及碳监测等。1.2建设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观测网络包括生态系统观测、人类活动排放观测、下垫面及重要人工生态系统变化观测等。2.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2.1提升气候系统监测分析能力包括多圈层多源观测项目、定量化监测项目、区域气候变化监测项目和主要天气气候事件全过程监测项目等。2.2提高精准预报预测水平包括天气气候-体化数值预报系统、精细化网格预报预测等项目。2.3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包括重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归因分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复合型灾害预测预警、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台、分灾种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等项目。3.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3.1提升评估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包括建设气候变化数据中心、涵盖多圈层及人类活动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关键气候变量分析、基于地面观测和卫星遥感的气候数据采集等项目。3.2加强敏感领域和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重点领域和气候敏感行业定量化、动态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包括风能、太阳能等气候资源普查、区划、监测和精细化评估,城市和城市群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等。4.强化综合防灾减灾4.1灾害风险管理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及其影响机理研究,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新特点与演变趋势研究,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研究等。4.2防范化解重大凤险包括气候变化影响下的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如常态化灾害隐患排查与周期性综合风险普查、动态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等。4.3强化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包括气候灾害严重地区和灾害风险可能发生显著变化区域的综合治理,如优化重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应用智能化防控技术等。4.4强化应急机制和处置力量建设包括应急响应机制建设,实现灾害应急响应救援扁平化、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如加大适用装备配备力度、加强新技术应用、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综合救援能力等。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项目范围类别5.水资源5.1构建水资源及洪涝干早灾害智能化监测体系包括大江大河及其重.要支流、中小河流、中小型水库等重点监测体系建设;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新型监测手段的研发推广:数字挛生流域建设,空天地一体化流域全覆盖监测系统建设,冰川、冻土、积雪和水资源涵养区的水文监测体系建设等。5.2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包括苦咸水淡化处理,雨水收集、处理、利用及其他非常规水源利用设施建设和运营等。5.3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包括重大引调水工程建设,如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跨流域跨区域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和区域供水工程等;应对特大干旱、突发水安全事件的项目建设,如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发展及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等。5.4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与洪水风险防控体系包括江河湖泊治理,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控制性枢纽工程建设,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蓄滞洪区布局优化调整与建设,山洪灾害防治,城市防洪能力建设等。5.5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包括水土保持,地下水超采治理,受损河湖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等。6.陆地生态系统6.1构建陆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体系包括森林、草原、湿地、冻土、岩溶、冰川、荒漠等综合调查监测,构建植被物候、野生动物及其柄息地保护监测评估体系,开展水土流失、荒漠化、沙化、石漠化等调查监测评价;构建高效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建立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管理系统等。6.2建立完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监管体系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各类自然公园建设,建设适应气候变化的林草种质资源保存库,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林草植物种质资源等。6.3加强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包括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幼林抚育、退化次生林修复、退化草原修复、湿地修复;通过对荒漠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等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治理,加强沙区天然植被保护、冰川冻土保护;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等。6.4提升灾害预警防御与治理能力包括管控野外火源,完善森林草原火险预警体系;建立生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站点网络体系,例如生物防治、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外来入侵物种管理:林草火灾、低温冰雪、生物病虫害与生物入侵等灾害治理等。6.5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包括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及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生态保护和修复支撑体系重大工程专项建设规划等。6.6加强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包括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网络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调查与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管等。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项目范围类别7.农业与粮食安全7.1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格局包括农业气候资源动态评估和精细区划,优化产业布局、种植结构和作物品种配置等。7.2强化农业应变减灾工作体系包括灾害监测预警和响应机制建设,灾害诊断技术与标准编制,不同区域、不同灾种和农业物种的减灾预案编制,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农田智能化排灌,气候适应型作物、林果应变栽植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体系建设;节水灌溉、旱作农业、抗早保墙、排涝去渍等适应技术研发与应用;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防灾减灾与适应技术培训等。7.3增强农业生态系统气候韧性包括混林农业和山区立体农业、间作套作体系、外来入侵生物防控体系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和种子库建设,农业动植物濒危物种保护;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农田景观设施优化等。7.4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包括主产区粮食产量和生产潜力监测、预测、供需及风险预估系统建设,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作物种植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和运营,气候智慧型农业建设,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研发,农业主产区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建设等。8.健康与公共卫生8.1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包括制定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方案和指南,识别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及脆弱人群:评估医疗卫生系统及重点脆弱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制定适应能力提升计划等。8.2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预警及防控包括气候敏感疾病和人兽共患病监测网络和数据报告系统建设项Fl,气候敏感疾病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健康风险的防控规划项目等。8.3增强医疗卫生系统气候韧性包括公共卫生应急物资与医疗物资、制药与医疗器械生产系统应急产能储备体系建设;医疗废物全覆盖收集、贮存、处置及其配套系统能力建设项目;医疗卫生系统能源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如气候敏感疾病分级分层急救、治疗、护理与康复网络、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等。8.4全面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包括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如适应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气候变化与健康专家咨询委员会、技术联盟、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建设等。9.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9.1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风险管理包括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变化IJ响监测和风险预警项目等。9.2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韧性建设包括韧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9.3完善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体系包括适应气候变化融入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技术标准制定,如结合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评估,对现行技术标准复审及修订、未来技术标准调整和修订的计划及研究等。9.4突破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关键适应技术包括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气候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如预防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冻土消融、低温冰雪和凤暴潮等;水利基础设施领域适应技术,如干旱高温、旱涝急转、极端低温等不利工况的耐腐蚀性新型筑坝材料;能源工程与电网安全技术,如多电网联合并网、消纳和调度等;城乡基础设施适应技术,如提升供水、供电、交通和应急通讯等综合适应能力的技术等。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项目范围类别10.城市与人居环境10.1强化城市气候风险评估包括识别气候变化对城市社会、经济与生态的主要影响和风险,评估城市不同领域、区域和人群的脆弱性等。10.2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充分考虑气候承载力,统筹安排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生态涵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合理规划城市布局与功能,遏制可能导致区域气候恶化、灾害凤险增大与城市病加剧的无序扩张。包括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乡设施联动建设,公共消防、人防设施以及防灾避险场所建设,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等。10.3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安全运行包括城市基础设施普查归档和体检评估,完善城市地下工程排水、通风、墙体强度和地基稳定等方面的建设标准,城市电力电缆通道建设和具备条件地区架空线入地,城镇老旧燃气管网设施更新改造等。10.4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复合生态网络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城市绿环绿廊绿楔绿道规划,城市生态修复,城市绿地系统以及公园体系建设等。10.5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包括病害管网治理、雨污分流等"里子工程”,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多水源供水格局建设,供水应急备用水源建设,控制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等。10.6提升城市气候风险应对能力包括跨部门、跨区域联防联控的常态化管理,如应急处置和救灾响应,灾体危险源监控、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信息管理预警等。11.敏感二三产业11.1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包括开发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气象服务产品,构建"智能预报+气象服务"业务体系,构建覆盖多领域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等。11.2防范气候相关金融风险包括建立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的气候和环境信息强制披露制度,金融机构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碳排放信息披露等11.3提高能源行业气候韧性包括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输配电系统保护和应急调度,天然气调峰系统建设,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电力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防御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等。11.4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业包括旅游目的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处置和游客安全管理,识别并评估气候敏感型旅游资源的潜在风险等。11.5加强交通防灾和应急保障包括气象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应急联动,交通运输安全的风险预警、防控,交通安全监管和搜救打捞,交通应急运输管理协调和保障等。一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申请表填报企业(盖章):一、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名称*信用代码企业类型*注册资金(万元)*信用等级*"资产负债率(%)炉企业所在地二、项目基本信息项目名称*是否变更是()否()项目所在地*项目级别5项目描述*项目所属领域(大类)*6开工时间*项目期限项目阶段/是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性质.项目收入来源项目回报率0项目回收期(年)"项目运作模式12三、投资情况项目总投资*(万元)资本金总额*(万元)资金来源/政府资金()万元,自筹资金()万元,其他()万元已到位资金*(万元)己投资额*(万元)预计年内投资额(万元资金用途M项目预计总收益(万元)预计项目年度收益,(万元)四、项目经营管理情况立项文件办理情况*己完成核准()己完成备案()正在办理()不涉及()土地使用相关证明正在办理()己取得用地预审()己取得不动产权证()不涉及t)环评批复*己取得()正在办理()不涉及()节能审查已取得()正在办理()不涉及()初步设计批复*已取得()正在办理()不涉及()开展清浩生产审核情况描述近两年情况财务状况描述近1年年资产盈利或负债情况税务缴纳情况描述近1年税务缴纳情况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己认证()未认证()近2年行政奖励、处罚情况描述近2年情况五、项目融费情况意向融资方式15股权()发债()贷款()其他()贷款总需求*(万元)己获贷款额*(万元)年内贷款需求*(万元)意向贷款期限*C)个月担保方式利率定价意见*对接银行六、其他政策诉求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七、项目气候效益(减缓类必填,适应类选填)年排放量*(tCO2/年)碳排放强度(t/万元、产量等)年碳减排量CtW年)碳减排成本(万元/tc02)八、项目环境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增加森林、草原、湿地等覆盖面积其他环境效益九、其他社会效益填表说明:1.企业类型包括:央企及控股公司、国有控股公司、非国有控股公司;2.信用等级为经资信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证书的企业信用等级。共包含AAA、AA、A、BBB、BB、B、CCC、CC、C、D共10个等级;3.指上一年度期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企业上一年度期末资产负债率=上一年度期末总负债+上一年度期末总资产;4.如项目名称有变更,请写明曾用项目名称;5.项目级别包括: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6.根据附件1中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目录判断项目所属行业类别,分别列出一、二、三级行业类别;7.项目阶段包括:未开工、已开工、已竣工、已投产;8.项目建设性质包括:新建、改扩建、技改、已完工;9.项目收入来源包括:经营性收入、使用者付费、使用者付费+政府补贴、政府购买,如为其他,请在表格中写明;10.指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率。项目全生命周期投资回报率=全生命周期利润总额+全生命周期内投资总额XlOO%;11.指项目投资回收期,拟建项目所获收益的累计总额抵偿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含建设期借款利息)所需要的时间;12.项目运作模式包括:PPP、非PPP,如为其他,请在表格中写明;13."资金来源”中"其他资金”指通过融资方式获得的项目建设资金金额。其他资金的融资方式包括通过申请贷款、发行债券等;14.资金用途包括:建设、债务置换、运营、收购,如为其他,请在表格中写明;15."意向融资方式”如为其他,请在括号内写明;16.担保方式包括:保证、抵押、质押、信用;17.标星(*)为必填。随表提供资料清单:1.项目合规性文件,包括立项批复(审批、备案、核查土地批复、环评批复、节能审查意见、初步设计批复、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等文件,未取得文件的应提供相应报告或方案。2.近1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或审计报告b3.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文件。4.近2年行政奖励、处罚文件。5.其他必要的文件资料。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申请汇总表填报单位(盖章)序号企业情况项目情况投资情况(万元)贷款情况(万元)其他*项描述)123填表说明:此表为申请表摘要,标星(*)为必填。市级项目由辖区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填报盖章,省级项目由项目企业上级省属企业、在甘央企母公司填报盖章(例:若项目业主企业为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则此表由其上级公司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填报盖章b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评价细则一、方法说明本方法规定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的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程序等内容。适用于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的入库申请评价。二、基本原则(一)重点性原则。以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为核心,结合项目特点,选取关键性、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需求的重点指标构建入库标准体系。(二)科学性原则。以定量评价为主,同时设置一定的定性指标。各项指标要给出客观判断标准,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准确性。(三)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具备概括性和适用性,确保指标在不同项目之间具有可比性。(四)可操作性原则。指标内容应具体、明确、通俗易懂,可统计、可考核、可监测、可评价。(五)动态调整原则。标准体系要基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立,并根据国家及甘肃省相关新战略、新趋势及时调整。三、评价指标及内容评价指标设置分为约束指标和参考指标。其中,约束指标包括项目类别符合性、项目合规性、项目气候效益显著性等,参考指标包括项目经济性、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协同效益等。(一)项目类别符合评价项目类别应符合入库项目范围及类别要求,气候投融资项目类别评价主要评价项目是否属于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目录(附件1)的支持范围。项目所属行业领域未列入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目录支持范围的,可补充其他相关政策支持文件,并进行分析评价。(二)项目合规性项目合规性评价主要判定项目是否满足国家、地方、行业相关规划、政策、标准的要求。主要采用基于申报材料的评价方式,根据申请单位提交的项目相关资料,对照项目的合规管理要求进行审核。对于已开展立项审批、节能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价等审批程序并获得批复文件的项目,可依据相关批复文件提出评价结论。申请单位应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三)项目气候效益评价气候效益显著性评价主要通过定量分析评价项目是否具有气候效益的显著性。在进行气候效益显著性评价时,应采用最能够反映项目气候效益的重点指标作为评价依据:1减媛气候变化类项目。减缓气候变化类项目的气候显著性评价应从减排规模、减排技术先进性、项目碳绩效等方面进行评价,应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并设置评价标准,作为气候效益显著性的评判依据。其中减排规模可参照GB/T33760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规定,合理设定基准情景,按照"有无对比'的原则计算项目碳减排量;减排技术先进性可通过碳排放强度指标评价,评价标准可参照相应行业碳排放强度先进值、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等国际标准先进技术阈值确定。减缓气候变化类项目的气候效益显著性评价指标可根据项目实际确定。2.适应气候变化类项目。适应气候变化类项目的气候显著性评价应根据项目的规模及示范作用,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如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类项目可参考"预警准确率、精细度和提前量"等指标;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类项目可参考"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类项目可参考"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指标。目前不具备量化方法的适应气候变化类项目,可经相应领域专家审定其气候效益。(四)项目经济性评价项目经济性评价指标为参考指标,一般包括碳减排成本和财务内部收益率。碳减排成本一般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财务内部收益率一般不低于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其中,财务基准收益率可参考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和参数(第三版),如风电项目财务基准收益率(融资前税前指标)为5%o对碳达峰碳中和有重大推进作用的创新性项目,可适当放宽项目经济性要求。(五)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协同效益评价项目社会效益和环境协同效益评价指标为参考指标,不作为项目是否属于气候友好型项目的必要指标。社会效益主要包括项目在改善健康、卫生、供水,提升受教育的机会,推进性别平等,促进文化保护等其他公共事业方面的贡献。环境协同效益指对提高空气、水和土壤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协同效益。评价示例:某造林及再造林项目可增加区域森林覆盖率6.7%,对区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等方面具有促进作用。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评分表项目名称:指标体系分数评分标准得分参考资料项目符合及合规性(40分)40项目符合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分类目录,且符合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要求,没有重大环境社会风险,得40分;不符合,不能入库。项目立项文件及批复项目气候效益显著性一仅限减缓类(35分)20发电类项目,项目立项文件、节弊评估报I等。分布式发电项目年碳减排量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集中式发电项目年减排量2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得20分;1万吨这分布式发电项目年碳减排量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5万吨W分布式发电项目年碳减排量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得15分;0吨分布式发电项目年碳减排量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0吨集中式发电项目年碳减排量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得10分;其他减缓类项目:3000吨W项目年碳减排量5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得20分:1000吨项目年碳减排量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得15分;0吨项目年碳减排t1000吨二氧化碳当量,得10分;其余不得分。项目年碳减排强度15项目每万元投资年碳减排量22吨二氧化碳当量,得10分;1吨W项目每万元投资年碳减排量2吨二氧化碳当量,得8分;0吨V项目每万元投资年碳减排量VI吨二氧化碳当量,得5分;其余不得分。项目气候效益显著性一仅限适应类(35分)项目规模20项目投资额-2亿元,得20分:5000万元W项目投资额2亿元,得15分:项目投资额V5000万元,得10分;指标体系分数评分标准得分指标体系项目气候效益显著性仅限适应类(35分)示范作用15项目具备较大示范作用,得15分;具备一定示范作用,得10分;具备较小示范作用,得5分;其余不得分。项目立项文件、节能评估报告、环评报告等。项目经济性(5分)项目收益率5项目内部收益率高于同期贷款利率,得5分;项目内部收益率低于同期贷款利率,根据项目对降碳推进作用的重耍性酌情评分。项目社会和环境协同效益(20分)项目社会效益10项目产生较大社会效益,得10分:产生一定社会效益,得8分:产生较小社会效益,得5分:其余不得分。项目环境协同效10项目产生较大环境协同效益,得10分:产生一定环境协同效益,得8分产生较小环境协同效益,得5分:其余不得分加分项(总计可加不超过10分)使用可再生能源2项目配置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得2分;未配置不得分。项目立项文件、坏'评报告、初出设计等其他资料等。减污降碳协同4减少化学需乳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减少一项得2分,最高得4分。资源循环利用4项目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和温室气体回收利用,开展一项得2分,最高得4分。备注:1."碳减排量''依据项目立项批复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节能审查、环评报告中的节能减排种类和相应数据进行核算填报,若上述相关文件未给出相应碳减排数据,则可按照原中国银保监会关于绿色融资统计制度有关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C2020)739号)中的球色信贷项目节能减排量测算指引进行测算。节能审查中的节能减排种类和相应数据进行填报,有关碳排放统计核算参照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进行,在国家明确相关核算办法后,从其规定。2."示范作用"如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类项目可参考"预警准确率、精细度和提前量"等指标;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类项目可参考"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等指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与建设类项目可参考“沙化土地治理面积”等指标。若项目难以量化气候效益,应由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审定。3"社会效益"指改善健康、卫生、供水,提升受教育机会,推进性别平等,促进文化保护等。4."环境协同效益”指提升空气、水、土壤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等。5."可再生能源"指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风能等非化石能源,主要指电网电力外、项目边界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与消费。6."资源循环利用"指项目运营过程中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非常规水使用、废弃物和温室气体回收利用。

    注意事项

    本文(《甘肃省气候投融资项目入库指南 (试行)》.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