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01老心理学概论.ppt

    • 资源ID:6665296       资源大小:224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1老心理学概论.ppt

    老 年 心 理 学,老年学(gerontology)是一门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人类衰老的特征、起因、变化以及与衰老有关的人文社会科学问题,实际上涉及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健康保健等诸多领域,已成为一门独立而重要的科学体系。老年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老年生物学、老年社会学、老年心理学和老年医学等。,第一章 老年心理学概论,人的心理活动以神经系统的功能为基础,并受社会的制约,所以心理学涉及生物和社会两方面内容,研究范围包括人的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以及智能、性格、社会适应等心理特点的变化。老年心理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且主要侧重于记忆的老化研究。衰老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人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学点老年心理学可以指导老年人过好晚年生活,并增强心理健康的信心,延缓衰老的过程,从大处讲促进了社会和谐。目前最流行的一句话是:“二十一世纪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拥有一个好心情”。,第一节 老年心理学的定义,一、老年心理学的定义 老年心理学(psychology of aging)是研究老年期个体的心理活动变化、特点等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发展心理学分支,又称老化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研究的是“老年”这一特定时期的医学与心理学相交叉的问题,因此,它既是心理学的分支,也是医学的分支。从医学研究范围来看,老年心理学仅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从心理学研究范围分析,老年心理学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把心理学的系统知识和技术应用于老年医学领域,包括临床应用。实际上,老年心理学更偏重于对正常老年人的行为的研究,而对于严重变态行为的医学研究,则主要属于老年精神病学的研究范围。,二、老年心理学的性质与内容 老年心理学是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一门交叉学科。就医学来说,医学心理学涉及基础医学(神经生物学等)、临床医学(神经、精神医学等)、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许多医学课程中的有关基础知识。就心理行为科学来说,老年心理学涉及普通、实验、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因此,老年心理学的许多基本概念来自普通心理学甚至于来自医学心理学。,煤矿水灾害的成因分析:1、一些煤矿,特别是乡镇小煤矿,在开采设计过程中,对于防治水灾害的措施不合理,没有设计探放水措施,没有设计防水煤柱等。2、对煤矿的水文地质分析不够,特别是探放水不够,在开采中盲目掘进,造成突水事故。3、在开采过程中,矿工违章违规操作,造成水灾事故。,4、煤矿没有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程,装备不齐全,不到位,导致水灾害发生。5、煤矿供电和排水系统运行可靠性能出现故障,造成煤矿水灾害事故。6、地震,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引发了煤矿水灾还事故等。,由于老年心理学具有多学科的性质,所以必须强调老年心理学与有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只有与这些学科密切联系才会得到深入发展。近年来,在心理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临床医生已经成功地转型为,侧重于心理的临床心理专家。老年心理学揭示老年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本质。研究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作用规律,并寻求战胜疾病、延年益寿的基本心理途径,为整个医学事业提出心身健康相关的辨证观点和科学方法。,老年心理学属于应用学科。应用范围是老年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技术,可以结合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例如心身相关的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拓宽传统生理学的研究领域,也能够为临床提供更符合现代医疗模式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实际上,老年心理学可以在包括医院、疗养院、康复中心、防疫机构、健康服务中心、企事业和学校的保健部门以及某些特殊群体等医学的各个部门工作中得到应用。目前,我国各大中医院已逐步开展的医学心理学咨询门诊,就是医学心理学的重要应用场所之一。国内正在逐步探索和展开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职业工作,也需要医学心理学的专门知识和技术,以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多的心身问题需求。,第二节 老年心理学发展史,一、心理学的起源 心理学(Psychology)早期属于哲学的范畴。关于心身相关问题,自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探索。但是,关于心理学的历史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18501909)所说:“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322)在灵魂论中首先提到感觉现象,认为声音有“尖锐”与“钝重”之分,是与触觉比照的结果。有人认为它是最早的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但一般认为,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冯特也是第一个把自己称为心理学家的人。,二、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一)构造主义: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近30年。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的“心理元素”构成的“心理复合体”。构造主义致力于心理意识现象“构造”的研究,分析心理意识现象的“元素”,设想心理元素结合的方式。所以该学派又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二)行为主义:20世纪初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一些年轻的心理学家对冯特学派不满意,认为心理学不能研究意识,应该象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研究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的东西,也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行为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以便根据刺激推测反应,根据反应推测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的目的。,(三)机能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它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四)格式塔主义:1912年在德国出现的反对冯特构造主义的一个学派。格式塔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活动都是先验的“完形”,即“具有内在规律的完整的历程”,是先于人的经验而存在的,是人的经验的先决条件。人所知觉的外界事物和运动都是完形的作用。人和动物的智慧行为是一种新完形的突然出现,或叫做“顿悟”。,(五)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所创,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六)日内瓦学派:日内瓦学派的心理研究侧重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活动,皮亚杰以其创造性的研究影响了那个时代的心理学界,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创立了发生认识论。日内瓦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皮亚杰用符号逻辑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其认知心理学中引入了数理逻辑的概念,并把源于布尔代数的符号逻辑作为一种工具。,(七)人本主义: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兴起,7080年代迅速发展,它既反对行为主义把人等同于动物,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本性,又批评弗洛伊德只研究神经症和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八)其它心理学分支学科:比较心理学、策动心理学、动力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机能心理学、理论心理学、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意动心理学、心理统计学、发展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人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三、老年心理学的诞生 老年心理学如同心理学一样,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却只有一个短短的历史。对老年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早在公元前就开始了,然而,作为科学的老年心理学,是从十九世纪才开始的。1835年,比利时人类学家凯特尔(1796874)第一个比较系统地研究老年心理学,他以0老年期的人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人的出生率、死亡率、身高、体重及智力、运动等与年龄性别的关系,阐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老化问题,首先采用数量化的研究手段,对发展与年龄的关系问题中的个别差异进行了研究,他把统计学的方法运用到心理学的研究,获得了相关的研究指标,积累了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宝贵资料。他不仅对老年心理学,而且对整个心理学的研究都作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四、老年心理学研究的兴起 进入20世纪,由凯特尔和高尔顿开创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方法去把握人的发育与衰老过程的尝试,各国都广泛的开展起来了。1922年,美国正式出版了霍尔(18441924)主编的老年心理学:Senescence;The last half of life。他首创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大量的老年心理学的资料,系统论述了老年期的本质、老年观的历史、老年期的疾病、及死亡的心理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心理学的研究,推动了老年心理学的发展。之后,陆续有许多心理学家开展了老年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推动了老年实验心理学的进步,尤为可喜的是,特尔曼等进行的对优秀儿童的追踪研究,一直持续到了现在,往昔的儿童都已成了80多岁高龄的老人了。这个研究预定还要一直持续到2010年。,五、老年心理学的研究现状(一)智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西彻对高龄期被试者进行的智力恢复训练的研究。着重进行推理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的训练,发现,训练后这两方面能力都能恢复。认为老年人的智力恢复是可能的,是由于“用近废退”造成的。二是围绕传统的智力测验到个体的实际能力这一问题而展开的。将个体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所用到的能力分为社会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对这两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年龄差异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三是成人智力的双重过程概念和伴随选择的最优补偿的智力模型。认为随年龄增长,个体的液态智力会逐渐下降,但个体会选择适当的晶态智力来补偿。构成智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熟悉性,老年人并不存在智力降低的问题。还发现60岁老人的智慧有明显增加。,(二)人格研究 1人格的稳定性与变化性的研究 研究焦点是个体从成年到老年,人格是稳定的还是变化的。对个体从青年期到中年期的跟踪研究发现:这个期间人格处于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抑郁性、固执性、歇斯底里性等方面特征会有明显的增强。以中年期到老年期的人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了在这一阶段会出现的人格类型,结果证实,只有四种类型的人格特征会随年龄发生微妙的变化,从总体上看,80左右的人格特征并不会发生改变。对平均30岁的被试者进行40年后的人格特征和适应的关系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期后的适应状况与40年前的人格特征是相关联的。儿童从614 岁间人格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037岁间及4047岁间的人格易于变化,特别是女性变化更为明显。人格在人生的后半期比前半期(青年期)更为稳定。,2对人格结构的研究 以人格的“大五”模型为基础,对被试者进行纵向追踪的人格测定显示,个人的开放性、外向性、神经质等方面的人格特征比较稳定,随年龄的变化很小。人格特征随着年龄增长会呈现出降低性或稳定性,某些人格特征甚至到了老年期后还会出现发展提高的趋向。1950年艾里克森提出了阐释毕生发展的著名的八阶段理论,有两点独到之处,一是任意一时期的身心发展顺利与否,与前面阶段的发展情况相关;二是将人生的每一发展阶段视为是危机的解决,每一发展阶段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在这以后,围绕他理论中的青年期的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了很多的研究,近期这方面的研究又将老年期心理的、社会的发展视为重点,研究认为到了人生的后半期,人格仍然会发展变化。现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一致的结论是,整体上来说,人格到了老年期后会比较稳定,但是由于人格是由诸多因素、诸多方面构成的综合体,当然也会存在有发展提高的一些方面。,3对自我概念的研究 自我概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构成自我概念的要素所进行的变化与否的发展研究,这方面的研究都比较一致地接受了构成自我概念的各因素稳定性的观点,而对于自我概念总体上的研究却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这些研究中有一点很令人注目,那就是关于对老年人的躯体意象的研究,研究指出并不是象我们一般所认为的那样,人到老年后就会出现否定的躯体意象。近期对自我概念的研究又将目光投向了毕生发展和自我概念的构造上。自我概念分为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将来自我,并就其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4.主观幸福感(SWB)是反映某一社会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SWB包括情感体验和认知判断。前者是指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后者是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判断,即生活满意感。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活满意感构成SWB的三个维度。,SWB的定义: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肯定性的评估,并由此而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心理状态。它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模型: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个人的收入状况紧密相关,对于老年人来说尤其如此,研究还发现自评的健康状况比客观的健康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更有影响力;和谐的家庭的气氛、朋友的数量、牢固的爱情关系可以给个体提供认知、情感及行为上的支持,从而能维持并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此外还有一些个人外在的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到主观幸福感,如年龄、文化程度等。个体的人格因素也会影响其主观幸福感。此外研究还发现,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也有关联。因此,个人的收入、社会关系、人格因素称为是人们产生主观幸福感的个人资源,因为它们在实现个人的目标、达成个人的愿望上起到了积极因素的作用。,第二节 老年心理学的学习方法,一、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务工作者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现代西方医学是自然科学冲破中世纪宗教黑暗统治而发展起来的。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家们不断采用物理的和化学的研究手段,探索人体的奥秘,从整体到系统、器官,直至现今的分子水平,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和疾病的预防。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医学界的主流思想,医疗活动有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这种医学模式就是所谓的生物医学模式。,但是这种生物医学模式也存在某些缺陷。受心身二元论和自然科学的分析还原论的影响,生物医学在认识论上往往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忽视人的社会属性。在实际工作中,重视躯体因素而不重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在科学研究中较多地着眼于躯体生物活动过程,较少注意行为和心理过程,忽视后者对健康的作用。经典的西方医学将人体看成一架机器,疾病被看成是机器的故障,而医生的工作则是对机器进行维修,如此而已。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曾掀起有关生物医学模式必须转变的大讨论,提出一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于医学模式的转变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随着生物因素疾病如传染病的被控制,人类死亡谱的结构已发生根本变化,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意外死亡等取代传染病成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2)这些致死性疾病与包括吸烟、酗酒、滥用药物、过量饮食与肥胖、运动不足和对社会压力的不良反应等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则是上述各种行为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原因。(3)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生活节奏更快,职业更易老化,社会竞争加剧,这些都对人类的内部适应能力提出了挑战,包括如何保持心理的健全和情绪的平衡等问题。(4)通过几十年的生物行为科学研究,人们对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中介关系已经有较深入的了解;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也证明,心理活动的操作和调节对维持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5)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对心身舒适的要求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医生在解决其身体疾病造成的直接痛苦的同时,也帮助他们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因此,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已有明显的不足。疾病的治疗也不能单凭药物或手术;人们对于健康的要求已不再停留在身体上的无病,而是更追求心身的舒适和协调。目前,国人的死亡原因已发生根本性变化,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即心身疾病的死亡率已跃居首位;我国广大人民对医疗的需要也已开始向高层次发展。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医学模式也必须尽快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为了促进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国内医学院校已陆续设置医学心理学课程。随着我国更多的医务工作者接受医学心理学知识,我国总体医疗服务水平将会发生质的变化。到时,各种心理行为技术将会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综合医院中长期缺乏心理行为科学人才的局面将会改变;临床医学的研究范围也将大大拓宽;我国的医院管理模式也将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确立而发生转变。,二、老年心理学研究方法(一)老年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基本方法可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和实验法。1.观察法 观察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在自然情景中对人或动物的行为作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解释某种行为变化的规律,这是自然观察法(naturalistic observation);在预先设置的情景中进行观察则属于控制观察法(controlled observation)。观察法的优点是可以取得被试者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够报告的行为数据,缺点是观察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察者的能力。而且,观察活动本身也可能影响被观察者的行为表现,使观察结果失真。观察法在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咨询中广泛使用。观察法常用的定量方式是描述法,或者序量化法和直接定量法。,2.调查法调查法(survey method)是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分述如下:(1)晤谈法(interview method):通过与被试者晤谈,了解其心理信息,同时观察其在晤谈时的行为反应,以补充和验证所获得的资料,进行记录和分析研究。晤谈法的效果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研究者本身的知识水平和晤谈技巧。晤谈法应用于临床病人和健康人群,在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和病因学研究中均被广泛采用。科研中常在访问调查过程中完成预先拟定的各种调查问题并作记录。晤谈法常用的定量方式是描述法,或者序量化法和直接定量法。晤谈法心理测验是测验者和被测验者进行面对面的谈话,测验者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测验项目,提纲式地同测验者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按测验的要求进行谈话,听取被测验者对测验问题的回答,对测验结果进行分析,以了解被测验者的心理现象和个性特征。,采用晤谈法心理测验,应在双方具有良好的信任关系的情况下进行,才能获得较准确的信息。交谈活动中得到的信息不能只凭语言内容,还要结合非语言的表情和行为举止所暗示的信息,就是要与观察法相结合使用,这样能获得更准确的信息。但也不是完美的方法,同样也会产生一些错误:判断错误:判断错误可有两个因素引起。其一是晤谈的合作和信任关系,在初次接触时,受试者由于对主试者的信任不够,易产生对某些问题的不真实回答;其二是主试者的专业水平不高,这也影响晤谈结果的准确性的因素,易致主试者判断错误。受试者的不真实回答:心理测验中往往有许多敏感的问题,在晤谈过程中容易造成对某些问题的回避,特别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周围有人等。此外,受试者制造假象,也是造成测验结果错误的因素。不过目前的许多测验中有效度评定标准,可以对测验的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2)问卷法(questionnaire method):事先设计调查表或问卷,当面或通过邮寄供被调查者填写,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内容逐条进行分析研究。问卷调查的质量决定于设计者事先对问题的性质、内容、目的和要求的明确程度,也决定于问卷内容设计的技巧性以及被试者的合作程度,例如问卷中的问题是否反映了所要研究问题的实质、设问的策略是否恰当、对回答的要求是否一致、结果是否便于统计处理以及内容是否会引起被调查者的顾虑等。问卷法常用的定量方式是序量化,某些客观指标可用直接定量。3.心理测量法指在老年心理学工作中以心理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现成测验工具或量表,例如人格测验、智力测验、症状量表等。心理测验和量表种类繁多,必须严格按照心理测量规范实施,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心理测量作为一种有效的定量手段在老年心理学工作中使用得很普遍。心理测量常用间接定量方式,或使用描述法和序量化法。,4.实验法根据实施方式可分为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和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前者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后者可在实际生活和临床工作等情景中进行。实验法运用刺激变量(stimulus variable)和反应变量(response variable)来说明被操作的因素和所观察记录到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应严密注意控制变量(controlled variable)的影响。实验法的刺激变量可以是物理的如声、光刺激,心理和行为的如心理紧张刺激,社会的如情景刺激。反应变量可以是生物的如血压、脑电,心理行为的如记忆、情感、操作指标,社会的如功能活动变化等。实验法在科学上是最严谨的方法,但实验研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设计,例如由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匹配,受到许多中间变量(特别是心理变量)的干扰,可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中常用直接定量方式,或者描述法和序量化法。,(二)研究方式 1.个案研究 例如对临床某个案的问题性质和干预(如行为治疗)疗效作出系统的认定。个案研究应重视结果对于样本所属整体的普遍意义,有时则作为大规模抽样研究的准备阶段。个案法还特别适用于少见案例如狼孩、猪孩、无痛儿童等心身问题的研究。个案研究通常需要追溯个案的历史和各方面的背景资料,所以具体可采用观察、交谈、测量和实验等方法。2.临床实验研究 例如在医学临床,通过神经科脑部实验(在脑手术允许下)可取得许多宝贵的神经心理学资料,通过对有关心身疾病的临床研究可认识心身的相关性和心理治疗的疗效等;在老年心理学临床,某些实验研究可在生活情景中进行,例如对一组实施连续三年期的行为学干预,同时记录其有关心身变量并与未干预组做比较,证明该干预方法对心身发展各指标有重要意义等。,3.心理生物学研究 近年来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老年心理学领域的心理生物学研究工作的深入发展。在分子遗传学方面有DNA重组技术、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和基因识别、测序、基因组图谱、在脑影像技术方面有计算机辅助断层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l)、功能磁共振脑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PET)。在神经电生理方面有脑电图及相应的睡眠脑电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以及计算机技术等,这些新方法和新技术正在为探索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心身相关性和心理病因学等老年心理学的深层次问题提供有力的武器。心理生物学研究通常采用实验室实验法,有时也采用临床实验法,或者结合测验法、调查法甚至观察法。,4.回顾性研究与前瞻性研究 回顾性研究是以现在为结果,回溯到过去的研究,是目前老年心理学最常见的研究方式之一。这一研究方式由于条件限制较少,有其优点,但其缺陷是被试者目前的心身状态会影响对过去资料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例如,一位严重疾病患者往往将目前的病况归因于自己的过去,结果可能会报告较多的以往生活事件,对事件严重程度的估计也可能偏高,从而造成了生活事件与现患疾病有关的假阳性结果。回顾性研究通常采用调查法或测验法,可结合实验法。针对回顾性研究的缺陷,自然应提倡前瞻性研究。这是以现在为起点追踪到将来的研究方法。例如在临床心理实验中,对一批A型行为类型者使用自我行为管理策略指导,并追踪此后整个行为干预策略实施过程中被试A型行为的改变情况,从而证明这种治疗技术的实际效果。然而,由于前瞻性研究条件限制过多,使用并不很普遍。前瞻性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前述行为干预实验例子也是前瞻性研究。,(三)老年心理学方法学的特殊性老年心理学一方面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研究方法也涉及多种不同性质的学科。另一方面,老年心理学是一门年轻的交叉学科,如果在研究或临床工作中不重视方法学,可能会出现由“常识心理学”代替科学心理学的情形。老年心理学方法学的主要特点有:(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老年心理学有关的理论很多,理论的多样反映了对心理实质认识的不一致,同时也使研究和工作方法不统一。(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与某些自然现象不同,许多心理现象的定量难度更大,常带有主观成分。这就需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更要注意方法学问题。(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在老年心理学工作中常同时涉及社会、心理、生物等多学科的有关因素和变量。为了保证结果的科学性,需要我们同时掌握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和手段。,另外,科学研究历来重视对象的量化。在老年心理学领域,研究对象的量化有些与生物医学相同,但有些则差别很大,往往综合使用上述各种量化手段。为便于理解,将老年心理学的各种量化方法分为四类:(1)描述:描述实际上不是真正的量化,仅是以词汇内涵的不同(如形容词)来反映对象的差别。例如咨询门诊个案的症状报告,有关鉴定语或评语等。人们熟悉的临床病程录主要也是描述。描述的科学性不在于方法的本身,而取决于描述的水平。描述的结果不便于进行统计分析。(2)序量化:这是在现象学基础上,由被者试或研究者对某些心理行为现象作等级评估。常分3、4、5、7或10等级予以记录。目前尚有不少心理变量或因概念不清或因无现成的量表,可以采用这种序量化的方式。例如让被试者对自己的疼痛程度按10等级作出评估。这种方法的信度和效度较难把握,可能会影响研究的科学性。,(3)间接定量:是指使用各类心理问卷和评定量表对某些心理现象例如“抑郁”定量。这是一类间接的定量方法,因为抑郁量表的编制需要经过一定的分析和论证程序,例如什么是抑郁,应包括哪些症状条目,有哪些“因素”,如何量化等,其过程是否合理,方法是否科学,将最终影响抑郁定量的准确性。故使用这类定量方法时必须特别重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即其效度和信度。(4)直接定量:心理物理学中的声、光、电、机械等刺激或反应,如感觉阈限、反应时、皮肤电阻等的测定,以及动物实验时的行为活动次数和强度,某些心理治疗手段的实施时限和频率的记录等,属于直接定量。直接定量时其记录的就是要记录的东西,但在老年心理学工作中,能使用直接定量的并不多。,三、学习老年心理学的意义 衰老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心理活动的衰退是个积累的过程。人是不可能“长生不老”的。学点老年心理学,可以及时了解老年心理的知识和特点,一旦心理活动出现衰退、偏差、障碍,可及时通过自我调节得到纠正,指导自己过好晚年生活,并增强心理健康的因素和信心,有利于正确处理家庭生活,有利于增进生活情趣,有利于防止心身疾病,有利于延年益寿,防止和延缓衰老过程的到来。,

    注意事项

    本文(01老心理学概论.ppt)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