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学习解读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讲义).docx

    • 资源ID:6640738       资源大小:45.77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习解读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讲义).docx

    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学习解读国家卫健委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讲义)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国卫医发(2021)19号),指导各地加强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切实提高康复治疗专业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制定了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以下简称大纲)。第一部分:大纲的制定背景为贯彻落实实施健康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康复医疗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能力,推动康复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逐步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委组织制定了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指导各地和医疗机构参照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开展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康复治疗专业人员服务能力。第二部分:大纲的主要内容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明确了培训目标、对象、时间、方式和方法、培训内容和要求等,主要对医疗机构新入职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转岗后将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在岗的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开展基本理论知识、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常用康复治疗技术以及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专业、规范的康复治疗服务。第三部分:大纲的贯彻落实一、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高度重视康复治疗专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和本单位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岗位培训计划中。参照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结合实际,制定培训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康复治疗专业能力。二、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的指导,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实施中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第四部分:大纲的全文学习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一、培训目标根据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通过系统培训,使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能够掌握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方法和康复治疗技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人文关怀意识,能够提供专业的、规范的康复治疗服务。二、培训对象医疗机构新入职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转岗后将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在岗的初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称的康复治疗专业人员。三、培训时间(一)基础培训。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和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培训时间为10天,共60学时。(二)专业培训。包括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50天,共300学时。(具体培训时间分配见附件1)四、培训方式和方法(一)培训方式。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二)培训方法。可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治疗等培训方法。五、培训内容和要求(一)基础培训。1.基本理论知识培训(1)法律法规: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2)规范标准:掌握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四肢骨折等9个常见病种(手术)早期康复诊疗原则等康复治疗规范要求。(3)规章制度:掌握康复治疗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康复治疗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如多学科诊疗制度、康复医学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康复治疗工作流程等。(4)康复治疗概述:掌握康复、康复医学、康复治疗等概念,掌握解剖学、运动学等康复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康复治疗原则、康复治疗方案与实施等内容,了解康复医疗工作现状及进展。(5)康复治疗风险管理:掌握患者易发风险(如电击伤或电流伤、灼伤、过敏反应、跌倒、骨折、肺栓塞、体位性低血压等)的识别、评估、防范措施、应急预案,掌握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6)康复治疗文书:掌握康复治疗记录、康复治疗方案、康复评定量表等康复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7)健康教育:掌握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居家康复方案及其注意事项等。(8)心理指导:了解伤病残后不同心理反应阶段的特点、不同疾病功能障碍患者的心理特点、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和干预措施。(9)沟通技巧:了解康复治疗中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基本原则、方式和技巧。(10)职业素养:熟悉医学伦理、医学人文、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礼仪等。2 .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培训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具体名称见附件2)。3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培训掌握并熟练运用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具体名称见附件3)。(二)专业培训。掌握并熟练运用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体内容见附件4)。六、考核方式和内容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与培训结业考核。(一)培训过程考核。对培训对象在接受培训过程中各种表现的综合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医德医风、职业素养、人文关怀、沟通技巧、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的日常表现和阶段性完成情况等。(二)培训结业考核。对培训对象在培训结束后实施的专业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1.理论知识考核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康复治疗概述、康复治疗风险管理、康复治疗文书、健康教育、心理指导、沟通技巧、职业素养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2.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内容:抽取3份临床常见疾病功能障碍康复病例(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各1例,其他常见疾病功能障碍1例)。根据患者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主要功能障碍、开展康复评定、制定康复治疗方案,考核其中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和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各1项并现场提问。附件:L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时间分配表2 .常用康复评定方法3 .常用康复治疗技术4 .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和要求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时间分配表项目内容时间要求基础培训(基本理论知识、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和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法律法规10天,共60学时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康复治疗概述康复治疗风险管理康复治疗文书健康教育心理指导沟通技巧职业素养常用康复评定方法身体形态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步行功能评定感觉评定疼痛评定心肺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语言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儿童康复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高级脑功能评定常用康复治疗技术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吞咽障碍治疗儿童康复治疗康复医学工程心理治疗传统康复治疗专业培训(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脑卒中20天,共120学时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骨折20天,共120学时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关节置换术运动损伤退行性脊柱疾病循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0天,共60学时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进行具体安排。慢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常见疾病功能障碍脑性瘫痪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老年人常见疾病功能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退行性骨关节病附件2常用康复评定方法一、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二)身高与体重(三)肢体长度和围度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四肢关节(二)脊柱关节三、肌力评定(一)徒手肌力评定(二)等速肌力评定(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四)肌肉耐力评定四、肌张力评定(一)手法评定(二)仪器评定五、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一)平衡能力评定(二)协调能力评定六、步行功能评定(一)步行能力(二)步态分析七、感觉评定(一)浅感觉(二)深感觉(三)复合感觉八、疼痛评定(一)压力测痛法(二)视觉模拟评分法(三)疼痛问卷表法九、心肺功能评定(一)心功能评定(二)肺功能评定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一)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十一、生活质量评定(一)访谈法(二)自我报告法(三)观察法(四)标准化量表评定法(五)症状定式检查法十二、语言功能评定(一)失语症评定(二)构音障碍评定(三)听力障碍评定(四)嗓音障碍评定(五)口吃评定十三、吞咽功能评定(一)筛查(二)临床吞咽评估(三)摄食吞咽过程评定十四、儿童康复评定(一)儿童发育评定(二)身体结构与身体功能评定(三)活动与参与能力评定十五、精神心理功能评定(一)智力与记忆评定(二)情绪问题评定(三)人格问题评定(四)行为问题评定十六、高级脑功能评定(一)认知功能评定(二)知觉功能评定常用康复治疗技术一、运动治疗(一)关节活动范围训练(二)关节松动技术(三)牵伸技术(四)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五)平衡与协调训练(六)体位摆放、身体移动和步行训练(七)呼吸训练(八)有氧训练(九)神经发育疗法(十)运动再学习疗法(十一)医疗体操(十二)牵引治疗二、物理因子治疗(一)电疗法(二)光疗法(三)磁疗法(四)声波疗法(五)冷疗法(六)热疗法(七)水疗法(八)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三、作业治疗(一)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二)娱乐与休闲活动训练(三)功能性作业活动训练(四)手功能训练(五)认知与知觉功能训练(六)环境的适应与改造四、语言治疗(一)失语症治疗(二)构音障碍治疗(三)听力语言障碍治疗(四)嗓音障碍治疗(五)口吃治疗五、吞咽障碍治疗(一)口腔感觉训练技术(二)口腔运动训练技术(三)气道保护方法六、儿童康复治疗(一)儿童物理治疗(二)儿童作业治疗(三)儿童语言治疗(四)医教结合七、康复医学工程(一)假肢适配(二)矫形器制作与适配(三)轮椅适配(四)自助具和助行器适配八、心理治疗(一)支持性心理疗法(二)认知疗法(三)行为疗法九、传统康复治疗(一)推拿疗法(-=-)拔罐疗法(三)传统运动疗法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内容和要求一、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1.脑卒中(1)专业知识1)熟悉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2)掌握脑卒中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脑卒中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熟悉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处理。5)熟悉脑卒中并发症(如痉挛与挛缩、骨质疏松、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跌倒、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等)的预防和处理。(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脑卒中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力评定(如MMT).肌张力评定(如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如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MoCA).语言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步行功能评定等。2)掌握脑卒中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神经发育疗法(如Bobath技术、BrUnnStronI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训练、作业治疗、语言治疗、吞咽障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3)熟悉脑卒中预后的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脑卒中预后评定量表、神经功能影像评定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脑卒中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4)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5)了解脑卒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2.颅脑损伤(1)专业知识1)熟悉颅脑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2)掌握颅脑损伤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颅脑损伤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颅脑损伤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力评定(如MMT),肌张力评定(如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运动功能评定(如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MoCA),意识障碍评定、语言功能评定、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等。2)掌握颅脑损伤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关节被动活动、物理因子治疗、神经发育疗法(如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训练、语言治疗、吞咽障碍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作业治疗(如职业训练)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D熟悉颅脑损伤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4)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5)了解颅脑损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3.脊髓损伤(1)专业知识1)熟悉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2)掌握脊髓损伤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脊髓损伤的流行病学。(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脊髓损伤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力评定(如MMT),肌张力评定(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关节活动范围评定、ISNCSCI评定(确定ASI分级)、疼痛评定(如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2)掌握脊髓损伤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神经发育疗法(如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呼吸训练(如排痰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传统康复治疗。(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脊髓损伤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呼吸训练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4)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5) 了解脊髓损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4.周围神经损伤(1)专业知识1)掌握周围神经的局部解剖结构;熟悉周围神经损伤相关疾病(如外伤性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2)掌握周围神经损伤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周围神经损伤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力评定(如MMT).关节活动范围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感觉评定、疼痛评定(如VAS评分)、神经干叩击试验、语言功能评定(如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检测法)、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I指数)等。2)掌握周围神经损伤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适用于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平衡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等;适用于面神经炎的物理因子治疗(如红外线、局部肌肉电刺激)、传统康复治疗(如中药熏蒸)、运动治疗(如面部表情肌功能训练)等;适用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神经根神经病的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语言治疗、吞咽障碍治疗、作业治疗(如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手精细功能训练)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周围神经损伤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4)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5)了解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二)培训要求。1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培训期间应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2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全程管理2例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患者,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的康复治疗服务,并完成康复治疗文书规范化书写或病例汇报。3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参加1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或MDT等活动。二、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1.骨折(1)专业知识1)熟悉骨折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治疗。2)掌握骨折运动功能障碍评定、感觉功能障碍评定等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骨折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掌握骨折愈合分期和骨折愈合标准。5)掌握骨折迟缓愈合的处理原则。6)了解骨折的流行病学。(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骨折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肢体长度和围度测量、肌力评定(如MMT).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疼痛评定(如VAS评分)、感觉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I指数)、生活质量评定等。2)掌握骨折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训练、肌力训练、物理因子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D熟悉骨折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4)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5)了解骨折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2.关节置换术(1)专业知识1)熟悉关节置换术的定义、分类、适应证、并发症。2)掌握关节置换术不同时期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关节置换术不同时期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熟悉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管理。(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关节置换术不同时期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肢体长度和围度测量、肌力评定(如MMT)、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疼痛评定(如VAS评分)、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置换术后功能评定(如HarriS评分、HSS评分)等。2)掌握关节置换术不同时期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肌力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关节置换术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脱位的居家指导要点。3)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4)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5)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6)了解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3.运动损伤(1)专业知识1)熟悉运动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预后。2)掌握运动损伤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运动损伤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运动损伤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肢体长度和围度测量、肌力评定(如三).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疼痛评定(如VAS评分)、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I指数)、生活质量评定等。2)掌握运动损伤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关节松动技术、牵伸技术、肌力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运动损伤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良肢位摆放和体位转移的居家指导要点。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4)熟悉居家环境的调适及指导。5) 了解运动损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4.退行性脊柱疾病(1)专业知识1)熟悉退行性脊柱疾病常见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2)掌握退行性脊柱疾病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退行性脊柱疾病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了解退行性脊柱疾病的流行病学。(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关节活动范围评定、肌力评定(如MMT).疼痛评定(如VAS评分)、感觉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定等。2)掌握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物理因子疗法、医疗体操、肌力训练、麦肯基疗法、牵引治疗、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矫形器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退行性脊柱疾病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退行性脊柱疾病的居家预防要点(如不良姿势的纠正)。3)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4) 了解退行性脊柱疾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二)培训要求。1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培训期间应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2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全程管理2名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够采集患者病史、给予正确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3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参加1次运动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或MDT等活动。三、循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专业知识1)熟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定义、危险因素、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2)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康复分期。(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心电图运动试验(如改良Bruce方案)、简易运动试验技术(如6分钟步行试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定(如SF-36)、精神心理功能评定(如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等。2)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有氧训练(如步行)、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如循环抗阻训练)、医疗体操、作业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危险因素的居家康复干预要点。3)了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2.慢性心力衰竭(1)专业知识D熟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2)掌握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慢性心力衰竭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心电图运动试验(如改良Bruce方案)、简易运动试验技术(如6分钟步行试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评定(如SF-36)、精神心理功能评定(如SAS、SDS)等。2)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有氧训练(如步行)、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如循环抗阻训练)、医疗体操、作业治疗、呼吸训练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慢性心力衰竭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呼吸训练等居家康复方案。2 )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专业知识1)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定义、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2)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呼吸评定(如改良BOrg量表)、肺功能测试(如FEVJFVC)、呼吸肌肌力评定、心电图运动试验(如改良Bruce方案)、简易运动试验技术(如6分钟步行试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I指数)、生活质量评定(如SF-36)等。2)掌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气道廓清技术、咳嗽训练、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气法)、有氧训练、能量节省技术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呼吸训练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法。3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4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专业知识1)熟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定义、病因、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2)掌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意识障碍评定(如GCS)、吞咽功能评定(如多伦多床旁吞咽筛查试验)、呼吸评定(如改良Borg量表)、呼吸肌肌力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如SDS.SASHAMA,HAMD),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2)掌握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胸廓放松训练(如肋间肌松动术、胸廓松动术)、气道廓清技术、呼吸训练(如呼吸模式训练、排痰训练)、医疗体操、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作业治疗、呼吸训练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护技术。3) 了解呼吸道传染病的科学预防措施宣教。4) 了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二)培训要求。1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培训期间应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2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全程管理1名循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够采集患者病史、给予正确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3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参加1次循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或MDT等活动。四、儿童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1.脑性瘫痪(1)专业知识1)熟悉脑性瘫痪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和预后。2)掌握脑性瘫痪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脑性瘫痪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不同临床分型的康复治疗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了解脑性瘫痪的共患病和治疗。(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脑性瘫痪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张力评定(如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肌力评定(如MMT)、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精细运动功能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步态分析、构音障碍评定(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检测法)、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反射评估、标准化评估(如Peabody运动发育评估)等。2)掌握脑性瘫痪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语言治疗、认知与知觉功能训练、牵伸技术、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作业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神经发育疗法、引导式教育治疗等。3) 了解脑性瘫痪的常用联合治疗方法,包括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矫形外科手术与康复、脑性瘫痪共患病的康复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脑性瘫痪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矫形器、轮椅、助行器的选用原则及使用方法。3)了解脑性瘫痪患儿和主要照护者的心理指导。2.智力发育障碍(1)专业知识1)熟悉智力发育障碍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掌握智力发育障碍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智力发育障碍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智力发育障碍的共患病和治疗。(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智力发育障碍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智力评定(如韦氏智力量表)、适应性能力评定(如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肌张力评定(如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肌力评定(如MMT),粗大运动功能评定、精细运动功能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语言功能评定等。2)掌握智力发育障碍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粗大运动训练、语言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传统康复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智力发育障碍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 )了解智力发育障碍患儿和主要照护者的心理指导。3 .孤独症谱系障碍(1)专业知识1)熟悉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患病和治疗。(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D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身体形态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语言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等。2)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应用行为分析疗法、结构化教学、人际关系训练法、音乐治疗、行为矫正、语言治疗、认知疗法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掌握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居家康复干预要点。2 )了解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和主要照护者的心理指导。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专业知识1)熟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概念、病因、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2)掌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共患病和治疗。(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智力测验、学习成绩和语言功能评定、注意评定、量表评定(如感觉统合核对表、瑞文测试)等。2)掌握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行为矫正疗法、认知功能训练、感觉统合训练、疏泄疗法、为父母和教师提供咨询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和主要照护者的心理指导。(二)培训要求。1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培训期间应熟悉科室情况、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应急预案等。2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全程管理1名儿童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患者,能够采集患者病史、给予正确康复评定、康复治疗、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3 .康复治疗专业受训人员至少参加1次儿童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教学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或MDT等活动。五、老年人常见疾病功能障碍的培训内容(一)培训内容。1.阿尔茨海默病(1)专业知识1)熟悉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2)掌握阿尔茨海默病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阿尔茨海默病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流行病学。(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MoCA).精神心理功能评定(如神经精神问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痴呆严重程度评定(如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吞咽功能评定、肌力评定、肌张力评定、平衡能力评定等。2)掌握阿尔茨海默病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认知功能训练(如PQRST法)、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吞咽障碍治疗、传统康复治疗(如伸展运动)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1)熟悉阿尔茨海默病运动治疗、作业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 )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3 .帕金森病(1)专业知识1)熟悉帕金森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2)掌握帕金森病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帕金森病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帕金森病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肌力评定(如MMT).肌张力评定(如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步行能力评定、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语言功能评定(如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检测法)、吞咽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认知功能评定(如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l指数)、Hoehn和Yahr(H&Y)分期、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等。2)掌握帕金森病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放松训练(如音乐疗法、全身振动疗法)、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医疗体操、作业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语言治疗、吞咽障碍治疗、抑郁和睡眠障碍治疗等。(3)健康教育和居家指导D熟悉帕金森病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居家康复方案。2)掌握轮椅、助行器的使用方法。3) 了解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3.退行性骨关节病(1)专业知识D熟悉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2)掌握退行性骨关节病康复评定的内容、定义、流程、操作要点、注意事项。3)掌握退行性骨关节病康复治疗的原则、目标、方案、操作要点、风险管理。4) 了解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流行病学。(2)康复评定和治疗技术1)掌握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常用康复评定方法,包括肢体长度和围度测量、肌力评定(如MMT)关节活动范围评定、疼痛评定(如VAS评分)、平衡能力评定(如Berg量表)、步态分析、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如BartheI指数)、生活质量评定等。2)掌握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常用康复治疗技术,包括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医疗体操、关节松动术、牵伸训练、物理因子治疗

    注意事项

    本文(学习解读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