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2节 社会化与自我.ppt

    • 资源ID:6614516       资源大小:11.10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2节 社会化与自我.ppt

    1,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 早在公元前328年,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42;43,乌克兰狗孩035,2,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2个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是早期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235;236,3,再社会化是指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再社会化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比如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44;45,4,42.早在公元前328年,古希腊哲学家()就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动物。A.亚里斯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马基雅维里43.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的过程。A.成年人 B.社会人 C.心理健全的人 D.合格社会成员,练习题,5,235.关于社会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B.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C.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D.成人期的社会化是继续社会化236.社会化涉及两个方面,即()。A.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B.社会化C.再社会化D.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练习题,6,44.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是一种()的机制。A.继续社会化 B.终身社会化 C.早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45.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B.成年期的社会化 C.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D.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练习题,7,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一)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教导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范(三)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四)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重要功能是培养合格的社会成员,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获得适合自己身份、地位的社会角色。,8,三、社会化的2个基本条件(一)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生活依附期的社会化,是个体未来适应社会生活的基础。,(二)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9,四、个体社会化的4个载体(一)家庭家庭在社会化中位置独特、作用突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二)学校个体进入学龄期后,学校成为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在早期社会化中,学校是不可替代的社会化载体。(三)大众传播媒介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化手段。,10,(四)参照群体参照群体是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参照群体的作用机制是规范和比较,规范向个体提供指导行为的参照框架,比较则向个体提供自我判断的标准。,46;238,11,五、社会化的分类(一)语言社会化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47,语言集中反映了文化,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本身就是社会化的过程。语言社会化在个体社会化中占据特别重要的地位。,12,(二)性别角色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学会按自己的性别角色的规范行事的过程。男女之间有3个不同方面的差异:,13,1.性(Sex)“性”是个生物学概念,表示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男女的生理差异是由性染色体、性腺、性激素、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差别等五个方面决定的。,X1098 Y78,14,2.性别(Gender)表示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指的就是性别的差异。,15,小巧、弱不禁风、亭亭玉立、美丽、温柔、害羞、细心、感情细腻、爱哭、重视家庭,都市美直男2,16,3.性别角色(Sex role)表示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色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由于生物的“性”不同,社会对其期待也不同,因而出现了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异。家庭、学校、社会对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是通过性别期待与认同、模仿等机制实现的。,48,17,18,(三)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个体将社会道德规范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行为准则的过程。,239,道德包括三个方面:1.道德观念与道德判断这是道德中的认知成分。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观念的内心体验。3.道德行为是个人对他人与社会有道德意义的行动。,19,(四)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是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并且掌握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将个体培养成合格公民,使之效力于本社会制度。培养公民的爱国意识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20,爱国意识的发展有3个连续的阶段:1.国家形象阶段此阶段以国歌、国旗及领袖作为国家象征。2.抽象国家观念阶段此阶段以有关国家、政治组织的抽象观念作为爱国依据。3.国家组织系统阶段此阶段爱国观念扩展到本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国际责任之中,*49,21,237.社会化的基本条件有()。A.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B.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C.人们能理解社会规范D.人们能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练习题,22,46.()不是社会化的载体。A.家庭 B.大学 C.杂志 D.观念238.社会化的载体包括()。A.参照群体 B.学校 C.家庭 D.大众传播媒体,练习题,23,47.个体的全部社会化是以()为条件的。A.早期社会化 B.语言社会化 C.性别社会化 D.道德社会化,练习题,24,48.“性别”表示()。A.男女在人格特征方面的差异 B.社会对男女在态度、角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期待C.男女在生物学方面的差异 D.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练习题,25,239.道德社会化包括()等方面。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判断,练习题,26,49.()不是爱国意识的发展阶段。A.国家形象阶段 B.抽象国家观念阶段C.国家意识阶段 D.国家组织系统阶段,练习题,27,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及其理论,一、社会角色的概念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社会角色是社会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角色理论按照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研究和解释个体的行为及其规律。,50,28,二、社会角色的分类(一)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按角色获得方式可分为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先赋角色是建立在先天的因素基础上的角色;如父母、民族、男女等成就角色指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如老师、科学家等,29,按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可分为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规定型角色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教师、公务员、军警等;开放型角色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二)规定型角色与开放型角色,30,按角色的功能可分为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功利型角色是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主要是追求效率;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 表现型角色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目标的角色,主要发挥社会公平的作用。如学者、教授等,,241,(三)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31,(四)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自觉角色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不自觉角色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32,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过程含有角色期待、角色领悟和角色实践3个要素。(一)角色期待即社会公众对某一角色行为方式的要求与期望。(二)角色领悟即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三)角色实践即个体在角色期待与角色领悟的基础上,个体实际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其社会角色的过程。,242,33,四、角色失调角色失调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常常会产生矛盾、障碍,甚至遭遇失败。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形式: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及角色失败。,34,(一)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角色间冲突主要是指同一主体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角色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冲突;角色内冲突主要是指由于人们对同一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所引起的冲突。,35,(二)角色不清个体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公众对社会变迁期间出现的新角色认识不清,还未能形成对这一新角色的社会期待。,52;53;*54,36,(三)角色中断是指在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根源一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根源二是前一阶段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37,(四)角色失败 这是最严重的角色失调,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有角色。,38,50.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A.社会地位 B.社会认知 C.社会情感 D.社会意识,练习题,39,241.按角色获得的方式可将角色分为()。A.先赋角色 B.功利角色 C.自觉角色 D.成就角色真题1.职业心理咨询师属于()角色。(A)表现型(B)功利型(C)先赋型(D)不自觉,练习题,40,真题2一般来说,农民属于()。A成就角色 B规定性角色 C功利性角色 D不自觉角色真题3企业家属于()角色。A.表现型 B.功利性 C.自由型 D.创造性,练习题,41,242.角色扮演过程包括()等要素。A.角色期待 B.角色冲突 C.角色领悟 D.角色实践,练习题,42,52.角色承担者不得不退出舞台,放弃原角色,这是()。A.角色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中断 D.角色失败53.作为教师,既需要权威者的角色,又需要和学生做朋友的角色,这两种角色有时很难协调,这是()。A.角色内冲突 B.角色失调 C.角色不清 D.角色间冲突,练习题,43,54.一位中年男子在工作单位是领导、管理者的角色,而在家又是听从、顺从父母的孝顺儿子的角色,他觉得自己转换困难,那么他面临的是()。A.角色间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内冲突 D.角色失败,练习题,44,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一、自我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45,(一)自我的概念自我亦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46,詹姆斯的观点:自我具有两重性,即自我是由主观的我(I)和客观的我(me)两方面构成。表示I,是对自己认识的自我,是自我反省时对自己特征的意识。表示me,是一个能称之为人的一切的总和,包括能力、社会性和人格特征以及物质所有物等。示例:“我恨我自己太缺乏自信了”。第一个“我”是主观的我(I),是对自己活动的觉察者;第二个“我自己”是客观的我(me),是被主观的我觉察到的自己的身心活动。,47,米德认为,镜我是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55,48,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更为重要的作用。,49,(二)自我的结构自我主要有5个层面,即物质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理想自我和反思自我。1.物质自我是其自我的载体,是个体如何看自己身体的层面。2.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3.社会自我是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是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同时被个体意识到的层面。,50,4.理想自我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重要原因。5.反思自我如何评价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这是自我概念反馈的层面。,244,51,(三)自我概念的3个功能1.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通过维持内在一致性,自我概念实际引导着个体行为。2.解释经验某种经验对个体的意义是由其自我概念决定的。自我概念不同,不同个体对相同的经验有不同的解释。3.决定期待在不同情境中个体对事物的期待,对自己行为的解释与自我期待均取决于个体的自我概念。,245,52,(四)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3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1.生理自我生理自我始于出生8个月左右,3岁左右基本成熟。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等,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2.社会自我大致从3岁到13、14岁,这个时期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人们能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53,3.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10年左右,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发展到此阶段,个体能知觉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由于自我概念的发展,个体开始逐渐脱离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主动和独立的特点,强调自我的价值与自我理想。特别重要的是发展了自尊和自信心自我概念中两个主要因素。,56,54,55.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是()。A.主我 B.客我 C.镜我 D.社会自我,练习题,55,244.自我的结构包括()。A.物质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练习题,56,245.自我概念的功能主要有()。A.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B.解释经验C.决定期待D.控制行为,练习题,57,56.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A.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B.从生理自我到心理自我,最后到社会自我C.从社会自我到生理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D.从心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生理自我,练习题,58,二、身份当我们说到某人的身份的时候,实际上是指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与其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59,(一)身份的定义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依据个人的经历所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它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它是易变的。身份与角色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例如学生是一种地位身份,学生角色就是家长、教师和公众对他的行为的要求和期待。,246,60,(二)身份的5个特点1.客观性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是他人与公众认可的,因而是客观的。2.主观性自我概念可以理解为个体对自己身份的意识,因而具有主观性。3.多重性每一个体在社会中都有一个以上的社会地位,所以个体往往具有许多身份;至于个体的处境的多重性更是显而易见的。,61,4.稳定性某些身份是终生不变的;其他社会身份在一定时期也是相对稳定的。身份的稳定性对个体的心身健康与行为一致性是很重要的。5.契约性现代社会,特别是以市场经济为主的社会,身份也是一种社会契约,它所规定的权利、义务,个体应该履行。,57,62,246.关于身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B.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C.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地位身份,是相对稳定的,是身份的主体D.处境地位所决定的身份是处境身份,是易变的,练习题,63,57.身份的特点不包括()。A.客观性 B.主观性 C.稳定性 D.系统性,练习题,64,三、自尊自尊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自尊是通过社会比较形成的。自尊涉及到:是否对自己有积极态度;是否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骄傲的地方;是否感到自己是成功的和有价值的。,65,(一)自尊的定义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自尊需要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中,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二是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自尊的作用:自尊的满足会导致自信,个体会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自尊遇到挫折,个体可能会感到无能与弱小,产生自卑,以致丧失自信心。,248,66,詹姆斯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根据这个公式,增大成功和减小抱负都可以获得高的自尊。,58;249,67,1.家庭中亲子关系一些亲子行为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高自尊:对孩子表现出慈爱、有兴趣、接受与卷入;对孩子的要求,前后一致,双亲一致;尊重孩子,给予一定的自由;说服而不是体罚孩子。2.行为表现的反馈特别是成功行为的反馈可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二)影响自尊的4个因素,68,3.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选择那些适合个体,能取得成就或成功的活动,有益于增加自尊。4.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较根据相似性原理,选择地位、身份相似的人与之比较,将使个体处于恰当的位置,会增加自尊。,69,(三)自尊的测量罗森伯格(M.Rosenberg)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作为对自尊的单维测验它已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个量表简洁明了,易于实施。,70,59.自尊是个体对其()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A.社会角色 B.自我 C.成功与失败 D.价值,练习题,71,247.关于自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B.自尊水平是个体对其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C.自尊需要的满足会导致自信D.自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自尊心”,72,248.自尊需要包括()两方面。A.对成就、优势与自信等的欲望B.对名誉、地位支配、赞赏的欲望C.是一种高级需要D.觉得自我有价值、有力量、有地位的自我满足感,练习题,73,58.詹姆斯(1890)关于自尊的经典公式是()。A.自尊=成功/自信 B.自尊=成功/抱负 C.自尊=自信/抱负 D.自尊=抱负/成功249.詹姆斯的经典公式:自尊=成功/抱负,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A.自信 B.社会强化 C.成功 D.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练习题,74,250.影响自尊的因素,包括()。A.家庭中的亲子关系B.行为表现的反馈C.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D.根据相似性原则正确进行社会比较,练习题,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咨询师培训社会心理学02节 社会化与自我.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