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国际金融学.ppt

    • 资源ID:6586359       资源大小:780KB        全文页数:12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国际金融学.ppt

    第三章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内容简介,3.1 汇率制度3.2 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3.3 外汇管制3.4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 制度改革小组讨论:2005年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教学目的和重点,掌握汇率制度的概念及各种汇率制度的特点;香港联系汇率制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了解外汇管制的概念、方式、内容;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及汇率制度的演变及改革。,教学难点,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优劣和选择;外汇管制的经济分析;香港联系汇率制的运行机制;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异同比较。,.1汇率制度及其选择,.1.1 汇率制度的概念及种类,.1.2 汇率制度的选择,.1.1 汇率制度的概念及种类,(一)汇率制度的概念,汇率制度,是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确定和变动的基本方式所作的一系列安排和规定。具体包括:1.汇率的确定。由官方还是市场确定;2.汇率的调整。如何保持汇率的变动或是否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二)汇率制度的分类,1、固定汇率制度,(1)定义:两国货币比价基本固定,现汇汇率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政府有维持义务,(2)发展过程:1973年之前 A.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1880年-1914年,汇率的决定:铸币平价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调整:市场汇率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送点的范围内波动。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自发形成的,“三自由”原则保证了现实汇率的变动不会超过黄金输送点。,B.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协定:1944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放银行协定。1946年,IMF成立,次年开展金融业务。布雷顿森林体系汇率的决定:双挂钩-“黄金-美元本位制”,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各国货币根据虚拟含金量人为确定与美元的货币平价,汇率的调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IMF要求会员国有义务将汇率的波动幅度控制在平价的1范围内(1971年12月后,扩大到平价的2.25)。该固定汇率制是人为形成的人为确定各国货币与美元的货币平价,人为维持汇率的波动幅度。一旦出现国际收支失衡,金平价经核准可以变更。只能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C、两种固定汇率制的比较,共同点:各国对本国货币都规定有金平价,中心汇率是按两国货币的金平价之比来确定的;汇率是围绕中心汇率在很小的幅度内波动,因而比较平稳。区别:A.汇率决定的基础不同:实际含金量、自发形成;虚拟含金量、人为建立 B.汇率的调整机制不同:铸币平价、黄金输送点;人为规定、政策干预 C.汇率的稳定程度不同:基本固定、现实汇率仅在铸币平价的上下6%波动-典型固定汇率制度;只要有必要(国际收支失衡)就可以调整-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1)定义:两国货币不规定货币平价,现实汇率随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变动而波动的汇率制度。1973年后,发达国家中占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仍采取钉住的汇率制度.,2、浮动汇率制度,(2)种类:,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指一国政府对汇率不进行任何干预,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A.按政府是否干预划分: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指一国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使汇率朝有利于己的方向浮动。,在现行货币体系下,各国实行的都是管理浮动。干预的方式有三种:a.直接干预。通过外汇市场买卖;b.运用货币政策。借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c.实行外汇管制。通过贸易、外汇、税收或其他管制措施来调整汇率。,B.按浮动的形式划分:单独浮动和联合浮动,单独浮动:又称独立浮动,指本国货币不与任何外国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单独调整变化。美国、英国、日本等。,联合浮动:共同浮动或集体浮动,指由若干国家组成货币集团,集团的成员国间规定货币比价和波动浮动限制,实行固定汇率,而对非成员国实行同升或同降的浮动汇率安排,也就是共同浮动的作法。欧元区-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斯洛伐克(于2009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爱沙尼亚(2011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3、IMF划分:汇率制度弹性大小,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指以另一国家的通货作为唯一的法定通货或该国属于成员国使用统一货币的货币联盟。欧元区、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巴拿马、波多黎各等。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美元化,货币局制度:明确规定本币与某种外币(锚货币)的法定汇率,并承诺按该法定汇率实行无限兑换。因而,本币的发行就须有充足的(100)的外汇储备保证来发行本币。香港、保加利亚等,其它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指一国采取使本币同某一外币或一篮子货币保持固定汇率,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在1的范围内波动或汇率的波幅至少在3个月内未超过2%的汇率制度。政府随时干预,孟加拉、瑞士、科威特等。注意: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的区别:固定钉住安排: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的结合,即钉住币与被钉住币之间是固定汇率,与其他货币之间是浮动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可调整的钉住汇率:所有成员国的货币均对美元保持平价,属于固定汇率制。,水平区间钉住:本币对外币仍规定固定平价,汇率围绕中心汇率在至少1的范围内波动或汇率在3个月内的波幅超过2%的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丹麦、埃及、匈牙利 爬行钉住:将本币钉住外币,中心汇率经常根据既定的数量指标进行小幅度调整的汇率制度。中国爬行区间钉住:将本国货币钉住外国货币,中心汇率固定的、以事先宣布水平小规模周期性调整,汇率围绕中心汇率的波幅超过1。以色列、罗马尼亚不事先公布干预路径的管理浮动:货币当局试图影响汇率,但无明确的干预目标的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变动、储备头寸的变化等,俄罗斯、新加坡等单独浮动:汇率由市场决定,美、英等发达国家 在以上的汇率制度中,以其它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管理浮动和单独浮动居多,但单独浮动呈下降趋势。我国被归入爬行钉住类。,汇率确定及变动方式对于一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汇率制度的选择是不断变化的动态体系: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名义锚理论下的固定汇率制汇率制度崩溃为特征的金融危机,汇率制度的选择成为焦点。,.1.2 汇率制度的选择,(一)汇率制度的“固定”与“浮动”之争,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后经济恢复内外均衡的调整机制不同。1、实现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效率问题2、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利益问题3、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总结:,固定汇率制:优点在于方便企业在国际贸易、投资等涉外经济活动中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国际经济贸易的顺利进行、抑制国内通货膨胀、防止外汇投机。缺点在于汇率不能发挥调节经济杠杆的作用;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影响;易引发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易引发破坏性投机冲击进而导致货币危机。浮动汇率制:优点在于调节国际收支能力增强;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增强;对世界性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绝缘作用;可提高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性。缺点在于会助长投机;不利于国际间贸易往来和国际投融资活动的发展;会助长各国汇率上的利己主义。,(二)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的选择因素,1、最优货币区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麦金农 A.最优货币区:采用单一或几种货币,汇率永久固定并对外统一浮动的区域。B.构建标准:生产要素高度流动性(蒙代尔)经济高度开放度(麦金农),(三)汇率制度的选择理论,2、经济论: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赫勒 该理论认为经济因素决定了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这些经济因素是: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进出口贸易的结构和地域分别;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程度;国内外相对的通货膨胀率。,如果一国的进出口占GNP的比例较低(即开放程度低),进出口贸易结构和地域多样化,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密切,资本流入较为可观和频繁,国内通货膨胀与其他主要国家不一致,则选择浮动汇率制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如果一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较高,经济规模较小,或者进出口集中于几种商品或几个国家,则选择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有力于经济的发展。,3、依附论: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问题。,一国汇率制度的选择,取决于一国对外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联系的特征。发展中国家在实行钉住汇率制时,如何选择被钉住货币,取决于该国对外经济、政治关系的“集中”程度,也取决于该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对外依附程度。被钉住币一旦选定,又会影响一国的对外经济和其他很多方面。,4、名义锚理论:东欧转轨国家的高通货膨胀问题,A.一国汇率应该有较大的刚性,甚至完全固定,这样名义汇率可起到一种“驻锚”作用,由此一国政府可获得公信力和财政纪律,通货膨胀可有效降低。B.1994-1999年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产生启示:在国际资本流动高度发达的情况下,这种汇率安排将会产生巨大成本,容易引起危机.,5、中间汇率消失理论:Eichenggreen,1994,A.唯一持久的汇率制度是自由浮动制或是具有强硬承诺机制的固定汇率制(货币联盟或货币局制度),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的汇率制度则正在消失或应当消失.B.原因:日益增加的资本流动性,使政府对汇率的承诺十分脆弱.由于三元悖论的存在,中间汇率制度让位于自由浮动汇率制或真正的固定汇率制度.,.2货币局制度和美元化,3.2.1 货币局制度,3.2.2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3.2.3 美元化,(一)定义 货币发行局制度,某个国家或地区首先确定本币与某种外币的法定汇率,然后按照这个法定汇率以100的外汇储备作为保证来发行本币,并且保持本币与该外汇的法定汇率不变。既是汇率制度,又是货币发行和兑换制度。,3.2.1 货币局制度,(二)运行机制 发钞银行按照法定汇率以100的外汇储备作为保证发行本币,当外汇汇率高于法定汇率时,发钞银行卖出外币买进本币;反之,货币发行银行买进外币卖出本币,以保持法定汇率稳定。(三)特点 1.100%的货币发行保证 2.完全可兑换 3.汇率稳定,(四)实行货币局制度的优劣,1、优点:抑制通货膨胀的根源;有助国际收支自动调节;保证货币发行机构的相对独立性;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发展,2、缺点,A.货币局制度存在一个内在的缺陷,即本币的发行是以某一种外汇作保证,如果本国经济、贸易或投资的发展与所选外币的发行国不一致,本币高估或低估的情况将不断发生。在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条件下,则很容易导致国际资本的投机性冲击。,B.实行货币局制度以后,政府直接以某种外币作为保证发行本币,或者直接用美元取代本币,两者都会造成铸币税收益的损失。,C.在货币局制度下,最后贷款人功能弱化,银行体系的稳健性难度大。,D.在货币局制度下,易受外部冲击的影响。,3.2.2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一)香港联系汇率制的主要内容 港币发行与汇率安排1983年10月15日,港英政府要求发钞银行(汇丰银行和渣达银行,1993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也成为发钞银行)在增发港元纸币时,必须按1美元兑7.8港元的比价向外汇基金缴纳等值美元,以换取港元的负债证明书,作为发钞的法定准备金,这一安排标志着香港联系汇率制的诞生。因此,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实质上是美元汇兑本位制。,当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笼后,发钞行可以用同样的比价向外汇基金换回美元,同时赎回负债证明书;发钞行以同样的方式为其他银行提供和收回港元现钞。注意:1美元兑换7.8港元的固定比价只适用于发钞行和外汇基金之间,发钞行和其他银行之间以及银行同业、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港元交易全部按市场汇率进行。,A.港元在香港外汇市场上是公开浮动,港币的汇率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的。联系汇率与市场汇率、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并存,(二)联系汇率制特点,B.外汇基金通过对发钞银行的汇率控制,维持着整个港币体系对美元的稳定联系,C.银行与公众的市场行为与套利活动,使市场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资金供求状况。,1.美元流动均衡机制 当港元被抛售或资本流出导致美元减少时,由于美元减少,发钞银行不仅不能增发港币,还须向外汇基金交回负债证明书赎回美元,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由于货币的乘数效应,货币供应量将成倍数减少,而这又将导致利率上升,美元流入,最终使港元趋于稳定。,(三)内在的自我调节机制,B.套利机制 市场投机活动使市场汇率围绕联系汇率窄幅波动。例:市场汇率为USD1=HKD7.9,则发钞行可以USD1=HKD7.8的比例向外汇基金换回美元,在市场上出售,可获得0.1港元的收益。发钞行不断在市场上卖出美元买入港币,如此美元贬值,直至回到USD1=HKD7.8.思考:如果市场汇率为USD1=HKD7.7,发钞行如何操作?,弱点:联系汇率使香港的经济行为以及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过分依赖和受制于美国,从而严重削弱了运用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杠杆调节本地区经济的能力。同时,联系汇率也使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功能无从发挥。存在信心危机隐患。,(四)香港联系汇率制的利弊,优点:有利于香港金融的稳定,而市场汇率围绕联系汇率窄幅波动的运行也有助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巩固和加强,增强市场信心。,(一)定义 一国居民在其资产中持有相当大一部分外币资产(主要是美元),美元大量进入流通领域,具备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职能,并具有逐步取代本国货币,成为该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的趋势,因而美元化实质上是一种广义的货币替代。程度衡量:美元化是外国货币(主要是美元)以通货和银行存款的形式流入一国境内,因此其程度可以用一国境内流通的美元现金和在银行中的存款来表示.10个国家,3.2.3 美元化,(二)种类 非官方美元化私人机构用美元来完成货币的职能,但还没有形成一种货币制度;官方美元化货币当局明确宣布用美元取代本币,美元化作为一项货币制度被确定下来,(三)美元化形成根源 1970年代中期,拉丁美洲国家一系列不恰当经济政策导致人们对本国货币不信任,同时国内金融开放和自由化政策又为货币替代创造了便利,因而形成了“民间美元化”现象。在国际游资四处流动、货币危机频发的背景下,通过美元化,可消除汇率不稳定。,(四)美元化的利弊,对一个国家而言,美元化的好处主要在于:由于美元化势必要允许或放松对国内金融系统办理外币存款的限制,这样显然能够促进在经历了高通胀后,或是在不稳定的经济条件下一国的重新货币化。,美元化的主要风险在于货币当局丧失了铸币税收益、失去货币政策的自主性。,一国要限制或降低美元化的程度,首先要有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此外,国内对物价水平的稳定要有充分的信心,并出台有效的方法增强对本币的信心。具体措施有:A.发展替代性金融工具 B.制定造成本外币利率差异的政策C.直接限制外币存款 D.制定鼓励使用本币的措施,(五)限制美元化的措施,3.3.1 外汇管制的概述,3.3.2 外汇管制的原因和目的,.3外汇管制,3.3.3 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3.3.4 外汇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一)定义:是指一国政府防止资本逃避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维护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通过法律、法令以及行政措施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市场和外汇资金来源与应用所进行的干预和控制。,3.3.1 外汇管制的概述,(二)外汇管制的历史演进,外汇管制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出现的。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放松或放弃了外汇管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金本位制度的崩溃,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国际收支严重逆差的国家,又开始了外汇管制。,在二战前夕和战争期间,许多国家实施战时经济体制,把外汇管制作为主要的经济调节措施。,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外汇储备逐渐增加,外汇管制也随之逐步放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国际上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并存,汇兑自由化和外汇管制也形成了此消彼涨、错综复杂的局面。不仅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外汇管制方面都呈现出逐步放宽的趋势。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9.11”事件,外汇管制重新抬头,(一)原因:通过管制来应对或阻止政治经济危机进一步蔓延;通过管制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二)目的:为了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以及集中外汇资金,根据政策需要加以分配。,3.3.2 外汇管制的原因和目的,具体分为:A.根据需要限制外国某些商品和劳务的输入,促进本国商品和劳务的输出,以保护和扩大本国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B.限制资本的输出输入和外汇投机,以稳定汇率;C.增加外汇储备,便于国际掌握一定数量的外汇,用于平衡国际收支;D.维持本国物价的稳定,避免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本国市场的冲击,抑制通货膨胀;E.以外汇管制为手段,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市场,以利本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3.3 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一)外汇管制的主体 三类:专门外汇管制机构-外汇管理局;中央银行;国家行政管理部门,(二)外汇管制的客体 即外汇管制作用的对象,分为对人、物、行业、地区及国别的外汇管制。,数量管制:对外汇买卖的数量进行限制,如外汇结汇控制和外汇配给控制。,价格管制:对汇率进行限制。,(三)外汇管制的方式,直接管制:本币高定值和复汇率制,间接管制:外汇平准基金,1、本币高定值:常见于外汇短缺(需大量进口、外债巨大)的国家。本币定值过高,外汇需求被人为压制,这样,无法从官方渠道获得的外汇需求就会经外汇黑市获得,并由此形成高的外汇黑市汇率。官方汇率和黑市汇率的并存,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上的复汇率制,但由于不是人为规定的多种汇率,所以不划入复汇率制这一外汇管制方法中。,2、复汇率制:是指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最常见的是双重汇率。A.公开的复汇率:法定的差别汇率、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混合使用等,我国1981-1984年人民币外汇牌价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 B.隐蔽的复汇率:a.对出口商品的财税政策不同导致不同的实际汇率。b.采用影子汇率能正确反映外汇真实价值的汇率 影子汇率=外汇牌价影子汇率换算系数 根据加权平均关税率、出口换汇成本等指标分析和测算。,c.外汇留成制度:在一国已存在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汇率的前提下,对不同的企业或不同的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外汇留成比例,并允许企业将留成的外汇在市场上按市场汇率换成本国货币,客观上是对进口商实行另一种汇率,达到政府奖出限入的目的。弊端:外汇管理的成本增高;制定和实施中易诱发寻租行为的产生,影响经济运行的效益;导致多种价格,使价格关系变得复杂和扭曲;不利于公平竞争关系的建立和市场透明度的提高;容易引起贸易伙伴国的非议和报复,不利于对外经贸的发展,(四)外汇管制的经济分析,进行外汇管制实际上是用人为的方法抑制外汇供求,这会降低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效率、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吸引国外投资、增加交易成本增加国际贸易摩擦等,更重要的是引发外汇的价格汇率的扭曲,由此会带来黑市汇率问题。,外汇管制有利于保护国内产业、维持币值稳定、阻止资本外逃及有助于国内经济政策的推行等。,Q,R,DD,SS,Q0,R0,R1,Q1,外汇管制福利分析,G,Q2,R2,A,E,B,H,重要概念: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未实行外汇管制时,社会总福利为AGH,其中AGR0为消费者剩余,AHRO为生产者剩余.若实行外汇管制,以本币高定值为例(RO变为R1),则消费者剩余变为R1BGE,生产者剩余变为R1BH,也就是说,总剩余比未实行管制前减少了AEB部分.,外汇管制福利效应分析,3.4 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3.4.1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3.4.2 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3.4.1 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历史变迁 1、实行外汇上缴与留成制度:1979年2、建立外汇调剂市场:1988年 调剂价格由市场决定 3、改革外汇经营体制,允许多种金融机构经营外汇业务4、建立对资本输出入的管理制度-对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管理、对外债的管理和对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5、发行外汇兑换券,放宽对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二)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现状 1、实现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和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 1994年1月1日起,取消了统收统支的外汇管理制度,逐步发挥市场机制对外汇资源的配置作用,对经常项目下的外汇收支实行银行结汇和售汇制度,3、建立银行间外汇市场 1994年4月1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形成统一的外汇市场银行间外汇市场。同年4月4日正式运行 4、取消外汇券,放宽境内居民个人外汇管理 1994年决定停止发行外汇券 1995年1月1日起,停止外汇券流通,限期于1995年6月30日前兑回外汇券,5、建立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体系 1996年初,国家外汇管理局推出了新的国际收支申报统计办法 6、加强对资本项目的管理 长期外债管理 短期外债管理 发行境外债券管理 对外担保管理 境外投资管理,7、建立外汇储备经营管理制度 1994年起,外汇储备完全集中到中国人民银行管理,逐步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外汇储备管理制度,(三)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特点 1、外汇管理法规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表现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2、外汇管理法规与国际惯例逐渐接轨,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2、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 外汇指定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平补头寸,形成外汇供求;人行根据前一日外汇市场形成的加权平均汇率并考虑国际外汇市场变化情况,公布交易中心当日市场交易中间价,这一汇价是各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以及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外汇与人民币买卖的交易基准汇价 3、外汇指定银行对外挂牌的汇价实行双向报价,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二)人民币汇率的制定依据 1、出口物资理论比价 出口商品理论比价 出口商品国内总成本/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FOB)出口物资理论比价 出口商品国内总成本*(1利润率)/出口商品的国外价格(FOB),(二)人民币汇率的制定依据 2、进口商品理论比价 进口商品理论比价 进口商品国内市场价格进口商品的国外市场价格(CIF)3、侨汇购买力比价(1)生活费指数的计算生活费指数计算期价格X消费量基期价格X消费量(2)侨汇购买力比价的计算 侨汇购买力比价外汇牌价X国内侨眷生活费指数 国外侨眷生活费指数,(二)人民币汇率的制定依据人民币对外汇率的确定是以贸易和非贸易的国内外商品与劳务价格对比为基础,经过综合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它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人民币对外的价值1994年1月1日实现了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的并轨,人民币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3.4 我国的外汇管理,人民币汇率制度及其改革(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1、1949年-1952年 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不断贬值到适当升值的一个阶段2、1953年-1980年 人民币汇率除对个别外币公开贬值或升值及时调整外一般均保持稳定不变,3.4 我国的外汇管理,(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3、1981年-1985年 人民币汇率成为事实上的三重汇率,即人民币的公开牌价(官方汇率,官价)、内部结算价和调剂汇价,其中内部结算价于1985年初停止使用 4、1986年-1994年 自1985年以后,人民币官方汇率继续调低。随着1986年外汇调剂中心的设立,外汇调剂汇率已成为一种近似的市场汇率,与官方汇率并存,3.4 我国的外汇管理,(三)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 5、1994年-现在 1994年1月1日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外汇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随着市场供求关系不断变化,但总体上呈稳中趋升的态势,3.4 我国的外汇管理,(四)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及其特点 1、我国汇率制度的主要现状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人民币汇率并轨。1994年4月1日以位于上海的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为标志的银行间统一外汇市场开始运作,为人民币市场汇率的形成创造了客观上的条件。改革后的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2、我国人民币汇率的主要特点,(1)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外汇指定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平补头寸,形成外汇供求,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前一日外汇市场形成的加权平均汇率并考虑国际外汇市场变化情况,公布交易中心当日市场交易中间价,这一汇价是当日各外汇指定银行之间以及外汇指定银行与客户之间进行外汇与人民币买卖的交易基准汇价,3.4 我国的外汇管理,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我国统一的人民币汇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每日对外公布,(2)人民币实行单一汇率,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市场调剂汇率在后者的价位上实现了并轨,(3)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主要表现作为中央银行的中国人民银行对汇率的适时干预,3.4 我国的外汇管理,(4)央行操作行为是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是一种经常性的被动行为,是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五)我国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1)从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看,1、现行汇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前一营业日的加权平均价所得的当日的基准汇率不能代表计算日的外汇市场行情,3.4 我国的外汇管理,(2)从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来看,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不合理性对中央银行外汇干预产生了一定的压力,(3)从货币政策有效性看,由于中央银行长期大量买入外汇,国家外汇储备迅速增加,通过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也日益增大,使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相对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是中央银行外汇干预政策的重要参数,3.4 我国的外汇管理,(4)从资源配置来看,客观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造成的制度分割阻碍了社会资源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流动,使社会资源低效或无效配置,1975-1996年,采取钉住汇率制的国家共发生金融危机63起,占危机总数的53.8%;采取有管理浮动和完全自由浮动的国家共发生货币危机50起,占危机总数的42.7%;采取汇率目标区的国家仅发生4起货币危机,占危机总数的3.4%。,3.4 我国的外汇管理,2、现行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1)改变汇率过于固定的现状,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2)完善中央银行的外汇干预机制,(3)改变人民币钉住美元的作,专题讨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专题讨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固定汇率制的缺陷:汇率固定意味着政府必须放弃把汇率作为宏观经济政策手段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保持汇率稳定最好的手段是保持国内的宏观经济稳定和相对有利的外部收支状况,而不一定是完全固定汇率水平的承诺,浮动汇率制度的缺陷:,易于形成各种汇率之间的错位所谓汇率错位是指汇率走势偏离基本经济要素的一种不合理变化在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的时候引入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带来的投机泡沫将使得浮动汇率应该具有的那些功能和优势面目全非,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意义,可避免人民币汇率单向运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增强我国汇率政策的灵活性、有效性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灵活性,建立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关键技术,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基础均衡汇率确定问题 货币平价的设定,应以保持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为根本出发点,货币平价的设定需要考虑贸易伙伴的权重,以及该国长期发展中的利益和长期汇率平衡,基 本 思 路,选择构造一个多种货币所构成的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在进行调控时钉住人民币与该篮子货币的汇率,该篮子货币的组成应包含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币种简单的篮子货币构造方法:以中国进出口中该国货币所占的比例作为货币篮子中该货币的权重,以这些权数乘以本币对这些国家货币的基准汇率后加总得出人民币对该篮子货币的汇率,2002年中国的前十位贸易伙伴国(地区)单位:亿美元,选择日元、美元、欧元作为篮子货币中的主要货币,再分别确定三种货币对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以110日元/美元作为日元的汇率平价,3.4 我国的外汇管理,日元对美元汇率序列中可以发现:中位数为 113.56日元/美元,而极端值130.94日元/美元与93.97日元/美元的几何平均值109.42日元/美元,欧元汇率平价为1.1906美元/欧元和0.8225美元/欧元的几何平均值1.0066美元/欧元左右。人民币的基准汇率为1元人民币:2.2篮子货币,3.4 我国的外汇管理,国家计委课题组得出的结论: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上限为7.8元,贬值的下限为8.7元。计算出中心汇率(平均值)为8.2255元人民币/美元。,汇率目标区的边界值设定问题,国际汇率制度可按其汇率波动幅度大小划分为3种类型:,第一类是小波幅的汇率目标区。如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早期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目标区为1%;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后期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目标区为2.25%。小波幅的汇率目标区可以作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核心区-自由浮动的绿灯区参照,第二类是中波幅的汇率目标区。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后期规定,除美元以外的各国货币对之间的汇率目标区为4.5%;而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也曾经规定意大利里拉与其他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目标区为6%。中波幅的汇率目标区可以作为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最佳参照,即人民币汇率目标区应不小于4.5%,也不应该大于6%。,3.4 我国的外汇管理,第三类是大波幅的汇率目标区。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后期规定,除美元以外的各国货币对之间的汇率目标区为4.5%;而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也曾经规定意大利里拉与其他成员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目标区为6%。人民币汇率目标区不能采用这一类大波幅,否则必然严重损害人民币的信用,大大延迟人民币国际化和亚元化的历史进程。,3.4 我国的外汇管理,可考虑设置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上下浮动区间为5.45%,即:2.22.25.45%,得到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上下限:Smax=2.3199篮子货币/人民币元 Smin=2.0801篮子货币/人民币元根据汇率目标区理论,按照布雷顿森林体系和欧洲货币体系汇率机制的规定,政府干预的警戒线应为最大允许波动幅度的75%,即5.45%的75%,为4.05%。,3.4 我国的外汇管理,央行维护汇率目标区的决策问题,在汇率目标区边界内,充分发挥汇率政策调节外部平衡的作用逼近汇率目标区边界时,央行应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提高或降低货币市场利率,调节金融市场资金价格,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外部冲击剧烈时,央行可直接进入外汇市场,买卖外汇以调节外汇市场供求,稳定汇率,建立汇率目标区的配套改革问题,加快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人民币远期交易、期货交易及企业回避风险奠定良好基础,使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趋于完善。加快短期货币市场建设。短期货币市场是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有效调节内外均衡和稳定汇率的关键。,目标区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区别,稳定而不固定浮动而不过度管理而不操纵,2002年12月4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在英国的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国应承担起将人民币升值的责任”。2003年1月28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文章,指责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日本国内的通货紧缩。2003年2月22日,日本财长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通过提案,要求通过一项与1985年针对日元的广场协议类似的文件逼迫人民币升值。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家输出了通货紧缩”。,(三)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2003年3月6日,日本国会参议员发表言论,提出中国应将人民币升值,以减轻因输出通货紧缩对日本和世界经济的影响。2003年5月,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称中国的汇率制度是个“问题”。2003年6月中旬,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表示,美国支持中国实行更灵活的汇率制度。2003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建议,中国政府考虑允许人民币的管理浮动汇率制更具灵活性。2003年9月2日,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访华,人民币汇率变化是其主要议题。,3.4 我国的外汇管理,QFII颁布的同时,境外投资机构开始众口一词“唱多人民币”。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的研究报告称,到2006年或2008年,人民币汇率应由现时每美元兑8.28元人民币,升值至每美元兑5元人民币左右。瑞银华宝、高盛亚洲等也相互呼应。以上机构大多数是积极的QFII资格申请者。,2002年12月颁布并施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QFII制度正式启动,此举认为是继人民币实现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现实背景,人民币升值究竟最符合谁的利益?,按照国外机构的预期,人民币汇率在2008年上升至5:l,未来5年间,即使目前中国境内证券市场的指数依然停留在现在水平上,QFII资金一进一出的年均汇兑套利就达8%。假如某家境外机构现在持1亿美元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哪怕分文不赚,5年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至5:1)就会变成1.66亿美元,年均套利0.13亿美元。,“人民币汇率升值论”的理论依据,人民币汇率升值论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目前之所以处于困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许多产品生产能力过剩,低价向国外大量销售商品,不仅使商品输入国的经常项目处于逆差地位,而且打压了其国内商品市场的价格,造成物价不断走低,受到通货紧缩的威胁。,“中国输出通货紧缩”的论调是片面的,中国与日本,日本经济长期萧条的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结构转型迟滞、劳动生产率增长缓慢、通货紧缩及银行呆坏账积重难返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日本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制造业成本高、竞争力低下,并非汇率因素。显然,如果把改善日本经济状况希望仅仅寄托在出口上,甚至寄托在人民币汇率升值上,这种本末倒置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而且对日本经济也是有害的。,中国与美国,美国拥有很强的生产能力,本土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其绝大部分需求。由所谓中国廉价商品形成供给进而产生的消费在美国居民总支出中占的比例微乎其微,而大宗支出如住房、汽车、教育、医疗保健等几乎没有一样是“中国制造”。将美国通货紧缩的产生归咎于中国是毫无道理的,完全是由其经济自身的周期性原因所造成,美国经济的疲软源于高技术产业泡沫破灭后的调整,而非贸易状况恶化。,2、人民币对日本、美国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人民币汇率与日本经济,近五年来,中日贸易基本平衡,中国对日本贸易三年顺差,两年逆差,但五年累计结果是逆差。1998年和2001年中国对日贸易顺差分别达到14.8亿美元和21.6亿美元,仅分别占双边贸易额的2.5%。2002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达到创记录的1019.1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6.2%,其中,中国对日本出口484.4亿美元,增长7.8%;自日本进口534.7亿美元,增长25%;对日贸易逆差为50.3亿美元,超过1998和2001年的顺差之和。可见,中国产品未对日本贸易状况构成威胁。,人民币汇率与美国经济,在美国存在的逆差中,中国对美国的顺差影响甚微。以2001年为例,中国对美国进出口总额为804.85亿美元,仅占当年美国进出口总额的5%;中国对美贸易逆差280 亿美元,占当年美对外贸易逆差的8%。美国官方统计夸大了其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以2002年9、10月份的数字为例,美国商务部统计的对中国贸易逆差分别为102.67亿美元和95.23亿美元,而中国海关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仅为44.98亿美元和42.20亿美元,相差一倍以上。,结 论,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和日本经济的影响被夸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不能根本改善中国和美国、日本的贸易状况,日元汇率变化与日本经济发展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启示,长达22年的固定汇率制为日本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1948年10月,美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决定将日本经济恢复作为美国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包括设置固定汇率在内的九项稳定经济原则。自1949年4月25日开始,实行1美元:360日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这个固定汇率一直到 1971年12月才改变。,从固定汇率制过渡到浮动汇率制,1971年12月,西方十国财长在华盛顿史密森博物馆召开会议,决定将日元汇率升值16.8%,即1美元:308日元,并以此作为标准汇率上下浮动 2.25%。同时,联邦德国政府也同意将马克对美元汇率升值13.8%。即“史密森协议”。,日元汇率制度的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日元

    注意事项

    本文(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国际金融学.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