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pptx

    • 资源ID:6555047       资源大小:3.46MB        全文页数:8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pptx

    第七章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主要造岩氧化物仍是:SiO2、Al2O3、FeO、Fe2O3 MnO、MgO、CaO、Na2O、K2O、H2O、CO2、TiO2.P2O5。但其分布规律具有与岩浆岩不同的特征。取决于:1交代作用的影响:作用强烈则变质岩与原岩有较大不同,具有多样性(开放体系)。交代弱或无,则与原岩类似(封闭体系)。,第一节 变质岩的物质成分,2原岩的影响:正变质岩其化学成分与岩浆岩化学成分范围较为吻合,而副变质岩中,各种组分变化悬殊,视不同沉积原岩而定:正变质岩(%)副变质岩(%)SiO2 3578 090Al2O3 0.8628(一般20)1740FeOFe2O3 315 不定,有时很高。CaOMgO 30%极少超过47%CaO可达56%MgO可达47%,3等化学系列 具有同一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这些岩石中的矿物共生组合的不同,是由变质作用的类型和强度决定的。五个等化学系列:长英质系列、富铝质系列、碳酸盐岩系列、基性系列、超基性系列。4等物理系列 在同一变质条件小形成的所有岩石,这些岩石中的矿物共生组合的不同,是由原岩的化学成分的不同所决定的。,二、变质岩的矿物成分(一)变质岩矿物的一般特征,1.具独特的矿物种类:如红柱石、蓝晶石、硅线石等。2.相对发育具层、链状和含(OH)的矿物,外形上多呈纤维状、鳞片状、长柱状等。如阳起石、云母、滑石、蛇纹石、石榴石等,具定向排列现象。3.硬度大、体积小,、,(二)变质岩矿物的成因分类1.稳定矿物(新生矿物):包括变质作用中新生成的矿物。也可以是原岩中已有的,变质后保留下来的稳定矿物。如云英岩中的一部分石英。特征变质矿物:仅稳定于狭窄的温压条件下,可指示变质条件,如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透闪石等;贯通矿物:可以在很大温压条件下稳定存在,如石英,方解石;2.不稳定矿物(残余矿物):变质过程中残留下来的不稳定矿物。如云英岩中残留的长石,说明反应不彻底,未达到平衡。,(三)变质岩种矿物成分的控制因素 原岩的化学成分。等化学系列 变质条件。等物理系列,(四)判别矿物平衡共生的标志(略),第二节 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基本含义与岩浆岩是基本一致的。结构:岩石组分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着重于矿物个体的性质及特征,属微观现象。构造:岩石组分或集合体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分布方式,属宏观现象。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可以继承原岩的结构构造,也可以在变质过程中产生新的结构构造。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作用类型和程度。提供恢复原岩的依据,提供分类命名的依据。,一、变质岩的结构 据成因可分为四类:碎裂结构、变晶结构、变余结构及交代结构。(一)变余结构:变质作用不彻底,原岩的结构被部分残留下来,称变余结构。可在原岩结构前加上“变余”二字,可有各类原岩的变余结构。如岩浆岩:变余斑状结构,变余花岗结构等。沉积岩:变余砂状,泥状,粉砂状结构等。,(二)变晶结构:岩石在固态状态下发生重结晶或变质结晶所形成的结构。1变晶结构的特点(1)岩石一般为全晶质,自形程度一般不高,呈它形一半自形,矿物生长生成时期十分接近。(2)自形程度只反映结晶能力,一般与形成顺序无关,只与矿物的结晶能力有关。(比重大的矿物结晶能力一般较大),如榍石、石榴石、电气石、十字石等。石英、长石、方解石则较小。,2变晶结构的类型(1)变晶矿物的粒度:a相对大小:等粒变晶结构:大部分主要变晶矿物粒度相等。不等粒变晶结构:同种主要矿物粒度大小不等,连续变化。斑状变晶结构(变斑状结构):粒度变化截然,大者称“变斑晶”,细者为“变基质“,变斑晶中可包含基质矿物,一般为结晶能力大的矿物,与基质形成期相当或晚。b 绝对大小:粗粒变晶结构:3mm 中粒变晶结构:31mm 细粒变晶结构:10.1mm 显微粒变晶结构:0.1mm,堇青石角岩的斑状结构,(2)变晶矿物的形状 a粒状变晶结构(花岗):变晶矿物近于等轴的颗粒。其中显微粒状变晶结构称为“角岩结构”,为热接触变质岩多见,还可分为:镶嵌粒状变晶结构:矿物界面平直或弯弧形,紧密接触。缝合粒状变晶结构:界面不平整规则,锯齿状。,镶嵌粒状变晶结构,缝合粒状变晶结构,b.鳞片变晶结构:矿物一向延长,鳞片状,可定向排列。c.纤状变晶结构:矿物一向延长,长柱状,纤维状,可作向心状、束状,向心结构,蒿束结构。,鳞片变晶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粒状纤状变晶结构,(3)变晶矿物的交生关系1)包含变晶结构:较大的变晶矿物(主晶,多为变斑晶)中包裹一些不定向细小矿物颗粒(容晶)a包含嵌晶变晶结构:包体呈大小不等,不规则地镶嵌于变斑晶内。b筛状变晶结构:包含的数量较多,呈筛孔状。被包裹的矿物定向排列时,为残缕结构。另有红柱石中的空晶石,硬绿泥石的沙钟结构。,包含结构,筛状结构,(2)穿插变晶结构:两种以上矿物相互穿插,彼此分割成两部分嵌晶体。(3)旋转结构(雪球结构):包体旋转弯曲排列,常呈“S”形的旋转状态。(4)次变边结构:一种或数种矿物围绕某种矿物,成放射状,似蠕虫状或镶边状。相邻矿物反应未达平衡,属反应结构。(5)网格状结构:矿物格状裂隙被溶液充填交代原有成分后形成网格状分布的新矿物。,(),(),旋转结构,(三)碎裂结构 应力作用产物,岩石发生形变 破裂,依强度可分:1.压碎角砾结构:轻微破碎形成角砾状碎块。2.碎裂结构:矿物颗粒出现裂隙,裂开边缘错碎小颗粒(碎边),呈不规则棱角状、锯齿状,无明显位移,可看出原颗粒轮廓。3.碎斑结构:破碎较强,大部分矿物被粉碎,形成碎基,只残留部分较大的矿物碎粒,构成碎斑。碎斑形状不规则,多具撕裂破碎边缘、裂纹、波状消光等应力效应。碎基则为细小碎末至隐晶质,岩石明显位移。,碎边、碎斑结构,碎边结构,1,2,4糜棱结构:几乎全部破碎成微粒(细粒隐晶质),应力作用使矿物发生韧性流变,使微粒常定向排列成条带、条纹,可残留少量稍大的碎斑(石英、长石)。当碎粒直径小于0.02 mm时,称超糜棱结构。,碎斑、糜棱结构,(四)交代结构:发生交代变质作用,原岩中矿物被取代,消失,与此同时形成新生矿物。这些作用即可以置换原有矿物,保持原岩结构,也可以形成新矿物和新结构。1交代残蚀:交代形成的新矿伸入、置换被交代的矿物。接触位置呈不规则的港湾或缝合线状。2交代残留:交代进一步加强,被交代的矿物仅余零星孤岛状残留于交代矿物中,残余矿物保持光性一致。3交代假象:原矿物被新矿物完全交代,但原矿物的外形仍以假象保存。,交代蚕食残留结构,4交代净边:被蚀变的斜长石,表面因钠黝帘石化,绢云母化显得较脏,其周边若有钠长化,将会显得十分洁净。5交代穿孔:新组分延矿物的解理或微裂隙进入到矿物内部进入交代,使矿物内部形成圆和乳滴状新矿物,石英、长石。6交代蠕英:交代产物呈蠕虫状;如斜长石交代钾长石,斜长石在与钾长石接触处可残留蠕虫状石英。7.交代条纹结构:斜(钠)长石沿解理或其他微裂隙交代钾长石呈条纹状。,交代穿孔结构,交代净边结构,交代蠕虫结构,二、变质岩的构造(一)变余(残留)构造 变质作用后变质岩仍保留原岩的构造特征,可据以恢复原岩。在原岩结构前加“变余”。如原岩为岩浆岩:变余气孔、杏仁、流纹、条带等。如原岩为沉积岩:变余层理、波痕、泥裂、结核等。,(二)变成构造: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构造。1斑点状构造:某些组分聚集形成斑点,碳质、硅质、铁质或红柱石、堇青石雏晶,瘤状突起。2千枚状构造:组分重结晶,定向排列,岩石呈薄片状。以显微变晶结构为主,片理面上具丝绢光泽,片理常显挠曲和小褶皱。3片状构造:显晶质,鳞片状,柱状,部分粒状矿物定向排布或薄的面状。片理面可平直,也可弯曲。4片麻状构造:显晶质,以粒状变晶矿物为主,相间有鳞片状矿物继续分布,重结晶程度较高。以上以矿物定向排列为特征,统称片理。,5条带状构造:由矿物成分,结构或其它特征上不同的部分成条带状相间分布。6板状构造:应力产生一组密集平行的破裂面,可伴有轻微的重结晶,肉眼难以分辨,劈理面常光滑平整。7.块状构造:矿物成分、结构均匀分布。8褶劈构造:在千枚岩和片岩中早期的面状构造被后期面理切穿,面理内有后期矿物充填为褶劈理,无充填为板状劈理。,第四节 变质岩的分类,先根据变质作用类型,可将变质岩分为五类,再据等化学系列和等物理系列进一步划分。动力变质岩类 区域变质岩类 混合岩类 接触变质岩类 交代变质岩类,第一节 区域变质岩类,区域变质岩是经区域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分布广泛,时间跨度大,一般作带状分布。1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鞍山群、板溪群、昆阳群等。2古生代以后的造山带:秦岭、祁连、天山等。,第八章 变质岩的主要类型,一、区域变质岩的分类命名(一)区域变质岩的分类 区域变质岩主要根据原岩性质,变质条件和变质岩本身特征等方面的依据。1.原岩的性质和类型:原岩种类繁多,其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是形成不同区域变质岩的物质基础。2.变质条件:主要为温度,压力等,同样的原岩在不同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不同。3.变质岩本身特征: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二)区域变质岩的命名 1.变质岩的基本名称(1)构造:具变余结构构造,原岩前加“变质”;具变成构造,据构造类型命名,如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2)矿物成分及含量:如某种矿物含量很高(如超过80%),通常以其作为变质岩的基本名称。2.详细命名原则 含(含量5%10%的有意义矿物)+特殊的结构构造,粒度,颜色+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矿物(如不止一种,少前多后)+基本名称,二、区域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一)泥质系列(千枚岩-云母片岩类)1.板岩 变质条件:区变作用低级产物,T、P 不高,主要受应力影响,重结晶轻微。矿物:少量绢云母、绿泥石、细粒石英 结构构造:变余泥质结构:板状(劈理)构造。进一步命名:据颜色、杂质,杂质硅质板岩、炭质板岩。,2.千枚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低级变质作用,基本均已重结晶 矿物:绢云母、绿泥石、石英、钠长石、硬绿泥石、黑云母。结构构造:显微变晶结构、少数斑状变晶结构,千枚状(片理)构造、分结条带 进一步命名:据特征变质矿物,主要矿物,颜色等进一步命名。,3云母片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低-中级变质作用产物,全部重结晶 主要矿物:黑云母,白云母,石英,长石,石榴子石,蓝晶石,红柱石,十字石。结构构造:鳞片、纤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进一步命名:依两种云母含量进一步命名,如十字石二云母片岩、石榴石黑云母片岩。,4.黑云母片麻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中高级变质作用产物,温压范围变化较宽,但以中高温为主。矿物:钾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十字石、堇青石、刚玉、石榴石。长石25%,长石+石英50%结构构造:中粗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条带状构造。进一步命名:根据长石种类及含量确定基本名称。再根据片状、柱状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如黑云母角闪斜长片麻岩。上述4种变质岩,显示了变质程度逐渐加强的特点,可以从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方面体现出来。,(二)长英质系列(斜长片麻岩-变粒岩-石英岩类)原岩为各种砂岩、中酸性岩浆岩、火山岩,富SiO2,贫FeO、MgO。1.石英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低中温高温。矿物:石英(85%)、绢云母、绿泥石、(低温)白云母、黑云母、角闪石(中温),辉石(高温)。结构构造:粒状变晶,块状。进一步命名:以杂质所形成的新生矿物为根据。,2.斜长片麻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中-高级变质条件 矿物: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红柱石、蓝晶石、夕线石、十字石、堇青石、刚玉、石榴石。结构构造:粒状或片状(柱状)粒状变晶结构,交代结构,片麻状构造。进一步命名:根据长石种类及含量确定基本名称。再根据片状、柱状矿物和特征变质矿物。如黑云母斜长片麻岩。,3.变粒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中、高级变质条件。矿物:石英+长石70%。长石/(长石+石英)25%,可含黑云母、白云母、角闪石(含量30%)。结构构造:细粒粒状变晶结构、细粒鳞片(纤状)粒状变晶结构,块状、弱片麻状、条带状等构造。进一步命名:据片柱状矿物,长石种类;4.浅粒岩 与变粒岩相似,深色矿物很少(10%)。长英质系列的变质岩,随变质程度的增加,其矿物成分和组构不明显。,(三)碳酸盐系列(钙镁质大理岩类)变质条件及程度:低 高温原岩:钙、镁碳酸盐类沉积岩,主要为灰岩,白云岩类,富CaO、MgO;而SiO2、Al2O3、FeO 含量低,变化大。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杂质(Fe,Mg,Al,Si)蛇纹石、滑石、绿帘石、透闪石、阳起石(低)、符山石、钙铝榴石(中)、镁橄榄石、透辉石(高)。结构构造:粒状变晶,块状、条带状。进一步命名:以方、白相对含量分为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再进一步按主要其他变质矿物命名。大理岩变质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在粒度逐渐变粗,和杂质矿物的种类上。,(四)基性系列(绿片岩-斜长角闪岩类)原岩主要为基性岩浆岩,火山凝灰岩,硬砂岩,铁质白云质泥灰岩等,富FeO、MgO、CaO、SiO2及Na2OK2O。1绿片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低 温条件 主要矿物: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钠长石、石英、白云母、方解石等、副矿物(磷、榍、磁等)。结构构造:细粒鳞片、纤状变晶结构,斑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进一步命名:据主要绿色矿物组合命名:绿帘钠长石片岩、绿泥石片岩。,2.斜长角闪岩及其他角闪质岩石 变质条件及程度:中高温变质条件,角闪岩相。矿物成分:角闪石、斜长石、不定量的石英、铁铝榴石、绿帘石、黑黝帘石、黑云母、透辉石。结构构造:细-粗粒状、粒状纤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片麻状构造。进一步命名:据角闪石和斜长石相对含量,角闪石50%,斜长石 50%,称斜长角闪岩;角闪石85%称角闪岩。,3.麻粒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变质程度较深(高温)矿物成分:含紫苏辉石为特征;单斜辉石,斜长石、少量碱性长石,石英、其余铁铝镁铝榴石,矽线石、蓝晶石,堇青石、含TiO 金红石。结构构造:中-细不均匀粒状变晶结构,块状,片麻状,条带状等构造。进一步命名:据特殊构造,特征变质矿物,暗色矿物,颜色等。,4.榴辉岩 变质条件及程度:变质深,压力极大,温度范围则较宽。矿物:主要为石榴子石和绿辉石、可含橄榄石、蓝晶石(矽线石)顽火辉石、金红石、石英、角闪石(蓝闪石、蓝绿钠闪石、钛角闪石等)。结构构造:中粗粒不等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基性系列变质程度的增强,除矿物成分不同外,还体现在结构构造的变化上。,(五)超基性系列(滑石-蛇纹石片岩类)原岩:超基性岩浆岩,富镁质的沉积岩。化学成分上富MgO,贫CaO、SiO2、Al2O3。主要矿物:滑石、蛇纹石、绿泥石、透闪石、阳起石、石榴石、辉石、碳酸盐矿物等。主要结构构造:片状构造、粒状纤状、粒状鳞片状结构。主要类型:蛇纹石片岩、绿泥石滑石片岩、阳起石片岩、滑石菱镁矿片岩(低级);片状角闪岩(中级);辉石岩、角闪石岩、橄榄石岩(高级)。,三、区域变质岩区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变质带、变质相及变质相系、原岩性质的识别和恢复等方面的内容(一)变质带、递增变质带的概念及变质带的划分 1变质带的概念:岩性不同的变质岩按照变质程度的强弱在空间呈规律性的带状分布的现象。一定岩性特点的原岩,由于变质条件(TP)不同,变质程度也不同。变质带的连续变化,反映了变质条件的变化,每一个变质带是在相似的变质条件下形成的,为等物理系列。2.递增变质带的概念:利用等化学系列变质岩中随温度增高新矿物相依序递增出现进行划分的变质强度带,3变质带的划分;巴洛在苏格兰达尔累丁泥质变质岩所作的研究。标志(特征)矿物的最初出现或消失,各变质带名称也以最初出现的标志矿物或矿物共生组合命名的。巴洛变质带(递增变质带,渐进变质带):绿泥石黑云母铁铝榴石十字石蓝晶石矽线石。埋藏深度与变质程度并不是固定的关系,还应考虑构造运动和岩浆作用的影响。采用浅、中、深变质带的概念,或低级变质、中级变质、高级变质3个级别。,(二)变质相及变质相系 1.变质相的概念 变质相的概念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即代表一系列化学成分不同的原岩在一定温度、压力范围内所形成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体。同一变质相的矿物组合可以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重复出现,可以相互对比。与变质带的区别在于变质相原岩多样,而变质带的原岩单一。研究意义:可以反映(揭示)原岩的化学成分,变质岩中的矿物共生组合和变质条件三者之间的内在联合。,2.变质相的划分不同时期不同研究者提出过不同的变质相划分方案。,目前可分为3类,即低压变质相、中压变质相、高压变质相:,3.变质相的研究方法(略),4.变质相系的概念 都城秋穗(1961)提出,在一个变质岩地区,温度的变化常常以一系列的变质相为特征,因而可以用一系列的变质相来表示。地球各处的地温梯度存在差异,某个特定温度在不同地区所对应的深度也是不一样的,故其所受的压力也不相同。都城秋穗将变质相系分为三种压力型:,目前一般将变质相系划分成四个:,(1)接触变质相系主要由:沸石相各类角岩相透长岩相组成。(2)低压变质相系主要由:低压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等组成。(3)中压变质相系主要由:中压沸石相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麻粒岩相等组成。(4)高压变质相系主要由:高压蓝片岩相绿片岩相角闪岩相榴辉岩相等组成。,研究意义:由于变质相系是建立在不同变质岩地区所具有的特定的地热梯度(热流值)的基础上的,而地壳内部热流值的变化反映了该区大地构造单元、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之间的联系,即可将变质作用与大地构造活动(板块活动),地壳发展演化过程相联系,为深入研究这些方面的内容提供依据,为对比不同地区的P一T条件提供对比依据。,5.双变质带的概念 环太平洋沿岸,中生代的造山带中常出现两条平行排列的变质相系,一条为高压,另一条为低压变质相系;前者位于大洋一侧,后者位于靠大陆一侧,总是呈对出现,故称双变质带。,成因: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三)变质岩原岩性质的识别和恢复 一般可通过以下方法和步骤开展这项工作1.地质产状及岩石组合 正:不规则封闭形轮廓,或脉状穿插状。与围岩突变或穿插接触,可残留岩浆岩接触带的各种特征;副:具层理,岩性和产状稳定,残留沉积岩的旋回,夹透镜体等其原有的特征。2.结构,构造特征3.矿物成分及矿物共生组合4.岩石化学及地球化学特征5.副矿物特征 正,副变质岩在这些方面均存在不同的特征,第二节 动力变质岩类,动力变质岩是动力变质作用的产物,与构造活动关系密切。又称构造岩、破碎变质岩。以变形破碎为主,重结晶等作用极为次要。以应力因素为主,主要产生机械作用影响(变形,破碎,糜棱化等),温度和流体因素的影响一般较小,但局部也可有温度升高,热水溶液的介入,使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原岩性质不同,对应力的响应也会有不同。,(一)构造角砾岩:原岩在应力作用下被破碎成角砾,并被破碎的细小物质充填或外来物质胶结的岩石,属动力变质岩中变质程度最轻者。可由任一成分的岩石破碎而成,主要见于构造断裂带中。据角砾大小可分为 构造粗角砾岩:大部分粒径大于5mm;中 1-5mm 细 小于1mm,一、动力变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二)碎裂岩类:受较强应力而发生破碎,具碎裂结构或碎斑结构,原岩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变化不大,重结晶作用不强。破碎主要发生在矿物颗粒边缘,位移不大,原岩特征尚可保存。主要在刚性岩石中发生;矿物晶面、解理面、双晶结合面弯曲,变形。矿物颗粒压扁,为碎粒包围。矿物断面张开裂缝,(喇叭口),波状消光,滑动双晶。根据变质程度分为 初碎裂岩:变质轻微,碎基50%,碎裂作为前缀,如碎裂花岗岩 碎裂岩:强烈挤压,碎基50%,碎裂岩作基本名称,如花岗碎裂岩,(三)糜棱岩类:强烈破碎,具糜棱结构的变质岩。主要受破碎塑性变形(流变)作用而形成的。其特征为:1强烈破碎,细小碎粒经塑性流变下定向排列,据线理及面理,外观坚硬致密。碎基可90%,少量碎斑,压扁、拉长等现象。2常具条带状、纹层状,由矿物成分、颜色、颗粒大小等差别造成。3可有新生矿物,绿泥石、绢云母、多硅白云母、绿帘石、滑石、蛇纹石等,多定向排列。命名:如能恢复原岩即用原岩名称冠于 糜棱岩前,如不能,则可用矿物命名。,(四)千糜岩类:也属强烈塑性变形的产物,但也有明显重结晶。故在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上相似于千枚岩。其特征为:1矿物颗粒细小,具石英、长石重结晶集合体。2含大量新生矿物;绢云母、绿泥石、阳起石、钠长石、绿帘石、方解石等。3具片理构造(千枚构造),片理面上有丝绢光泽。可用原岩或主要矿物作前置词命名,二、动力变质岩的研究意义和方法(略),第三节 接触变质岩,一、概述(一)接触变质作用 当岩浆侵入围岩时,在接触带附近,由于岩浆活动带来的热量和挥发分的作用,使围岩发生的重结晶,重组合和交代作用。可分为 基本无交代作用:热接触变质作用 具明显交代作用:接触交代作用具明显高温、低压变质条件的特征:温度:300800C,最高可达1000C。地热梯度可达60/Km 以上。均向压力:一般较小,约在n0.01Gpa0.3Gpa 之间。,(二)接触变质晕圈 1.概念 围绕岩浆体,由于距离的不同,所受的热接触变质作用强度也不同,越近强度越强,变质强度也越高,从而形成变质晕圈。同一变质晕圈中的温度条件相似,变质程度也相似,属“等物理系列”。变质晕圈宽度一般认为不超过2000m,大小不一。,2影响因素(1)岩浆体的形态、规模、深度、成分(是否含挥发分):形态复杂,大,热量高,深度大,散热慢,作用时间长,富含挥发分,易于发生化学反应,则变质晕圈宽。(2)围岩的成分,产状和结构:化学性质活泼,低温下形成的泥质,碳酸盐岩,结构疏松,围岩片理、层理、解理与接触面垂直者,晕圈发育,宽度大。(3)岩浆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面平缓时晕圈发育。,二、热接触变质作用及主要岩石类型 热接触变质作用主要通过重结晶作用,变质结晶作用使原岩的矿物相和结构发生变化(从细变粗)。原岩的化学成分则无明显变化。其岩石类型可以依照原岩的种类(等化学系列)来划分。,(一)泥质岩的热接触变质 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颗粒细小,含水,成份复杂,对温度敏感,随着温度升高,可形成;1斑点板岩 低温,重结晶微弱;少量绢云母,绿泥石,堇青石雏晶斑点,或由极细小的碳质,硅质,铁质等杂质聚集成斑点。变余泥质结构,斑点构造,变余构造,板状劈理;2瘤状板岩 温度升高,重结晶程度略高;红柱石、堇青石、黑云母等微小变斑晶;斑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基质变质程度低,具变余泥状结构;瘤状构造,各类变余构造。,3角岩 变质程度较高,岩石全部重结晶,原岩结构消失;红柱石,堇青石、黑云母,十字石等变斑晶;角岩结构,一般无定向性,变余层理构造,4粒度大的角岩,片岩,片麻岩 高级热接触变质岩,重结晶更为完善;出现硅线石,正长石,铁铝榴石等中高温矿物。粒度较大,出现片状,片麻状构造。,(二)碳酸盐岩类 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组成,对温度反应敏感,常发生热变质作用,据原岩成分可形成不同特点的变质岩。1纯石灰岩大理岩,粒度变粗。2含Mgo,Sio2,M2O3,FeO,等杂质可以形成含各种变晶矿物(方镁石、透闪石、富闪石、镁橄榄石、钙铝榴石、硅灰石、方柱石、透辉石)的大理岩,可据此加以命名。,3原岩成分显著不纯钙硅酸盐角岩,岩石中含方解石很少,主要由钙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组成,此时以矿物组分命名。如透辉石岩、透闪石岩、钙铝榴石岩、符山石岩等。类以于矽卡岩,但在结构上较均匀。交代现象也不如矽卡岩发育,产状较规则。,(三)碎屑岩的热接触变质 长石、石英在热接触条件下一般较稳定,主要形成长英质角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等基本类型。但含有不同成分的胶结物及杂质时,将形成不同的变晶矿物。1硅质胶结物重结晶为石英,形成石英岩、长石石英岩。,2泥质杂基形成白云母、黑云母、红柱石、堇青石等含铝矿物,进而形成微斜长石、正长石等,岩石主要为各种角岩。3钙质胶结物:形成方解石、绿帘石、角闪石、石榴石等,岩石仍主要为各种角岩。,(四)岩浆岩的热接触变质 新鲜的岩石具有高温矿物组合,一般较稳定,不易发生热变质作用,但一些晚期结晶及已遭受一定程度次生蚀变的低温矿物(如蛇纹岩)可在温度升高时形成一些新矿物。早期结晶的“过稳定”矿物可在温度升高时再次反应,形成比原矿物叫低温的矿物。火山岩的玻璃质或隐晶质可重结晶或脱玻化,形成一些角岩。,三、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及主要岩石类型,(一)概述 岩浆侵入围岩后,由于热量和挥发组分对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新的矿物组合。矽卡岩化。(二)矽卡岩 中酸性侵入岩与钙镁质碳酸盐类,经接触带气成热液作用交代而成。可分为钙质(灰岩),镁质(白云岩)。与钙硅酸盐角岩区别。特点:1.成分、结构构造极其复杂,不均匀。2产状分布形态亦十分复杂,但可有分带现象。3与矿产关系密切。,1.钙质矽卡岩变质条件:在浅处或中等深处,酸-中酸性岩浆岩侵入灰岩经高温交代形成。矿物:石榴石(钙铝 钙铁),辉石,硅灰石,符山石,阳起石,透闪石,绿帘石,绿绿石,磁铁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2.镁质矽卡岩 变质条件:酸性侵入岩与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矿物:镁橄榄石,透辉石,尖晶石,金云母 以主要矿物的种类作为进一步划分矽卡岩种属的依据。,四、接触变质岩区的工作方法(略),第四节 气成热液变质作用及其岩石,一、概述(一)气成热液变质作用的概念 岩浆期后析出的挥发组分及热水溶液对已固结岩石及附近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的变质岩。是伴有化学成分改变的变质作用。交代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都具显著的变化。又称蚀变作用。主要在有利于流体赋存和流通,发育裂隙和孔隙的岩石中发生,所以这种变质作用主要发生在浅成或地表的条件下。,(二)气成热液变质作用的阶段划分 大致以400为界,高于400为气化阶段,低于400为热液作用阶段。但两个阶段是密切相关的。不同阶段中发育不同的蚀变作用类型,可据之分出蚀变相带。(三)气成热液变质作用及蚀变岩石的分类命名 根据原岩性质,蚀变矿物组合及蚀变结构构造分类。,二、气成热液变质作用的主要岩石类型,第四节 混合岩化作用及混合岩,一、混合岩化作用及混合岩的概念1.混合岩化的概念 熔融的长英质组分和原岩中难溶的组分在新的条件下互相作用和混合,形成不同成分和形态的岩石。岩石发生局部重溶和有广泛的,种类多样的流体相出现。区域混合岩化:区域变质作用后期,深部热液及重熔岩浆对已变质的岩石渗透,贯入和交代形成混合岩。边缘混合岩化:发生于岩浆体周围,由于局部重熔或岩浆的伴生流体作用于围岩而形成的。,2混合岩的物质组成及特征 基体:混合岩中残留的原来的变质岩部分,多为区域变质岩、斜长角闪岩、片麻岩、片岩、变粒岩等;具变晶结构、定向构造,颜色较深。脉体:混合岩化过程中处于活动状态的新生成的流体相结晶部分。活动物质通常为花岗岩、长英质细晶岩、伟晶岩,石英脉等,颜色较浅。交代作用普遍发育,流体与原岩的强烈交代最终导致花岗岩化。,二、混合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按混合作用的程度分为三类:(一)注入混合岩类 变质程度轻,脉体含量50%,交代不强,可根据脉体的性质和构造形态将其分为:(角砾状、网状、条带状、眼球状、肠状)混合岩 混合(变质)程度逐渐增加,一般都是基体为各种变质岩(斜长角闪岩,角闪变粒岩,片岩、片麻岩),其中条带,肠状的基体层有较好的片理。脉体多为长英质、花岗质、石英脉等,呈网条带、条带,眼球状、肠状(塑性挤压)。,(二)混合片麻岩类(雾迷岩、云染岩)脉体50%,基体基本消失,呈阴影状残留于脉体中。表现为颜色较淡,小斑点,团块,稀疏的条带残留分布于花岗质物质中。岩石结构不均匀,阴影处粒度较细,浅色处较深。,(三)混合花岗岩类 基、脉体融化一体,是花岗岩化(混合岩化)的最终产物,与岩浆成因花岗岩十分相似。可据以下几点加以区别:混合岩化者与区域变质岩伴生,无侵入接触关系;具片麻状构造与变质岩的片理方向一致;交代现象发育、结构不均匀;具特有变质矿物:堇青石、石榴石等。,

    注意事项

    本文(变质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pptx)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