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WCDMA室内覆盖技术讲座.ppt

    • 资源ID:6523225       资源大小:582.50K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WCDMA室内覆盖技术讲座.ppt

    WCDMA室内覆盖技术讲座2,浙江三维 刘兵(,),目 录 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 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 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 WCDMA室内电梯覆盖方案分析,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1/8),本 节 提 纲 总体认识 WCDMA室内覆盖系统核心网络特性 WCDMA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出发点1、保证室内良好的网络覆盖特性2、WCDMA整体网络干扰最小化3、“容量”最大化 结论,总体认识,WCDMA室内覆盖系统是WCDMA网络的一个“小区”或者“子小区”。因此1、WCDMA室内覆盖系统具有WCDMA宏小区一切网络特性;2、WCDMA室内覆盖系统应作为整个网络的一部分来设计,应统一规划;3、WCDMA室内覆盖系统首先应保证大楼内良好的WCDMA网络特性,同时也要保证对室外网络的影响可控、可忽略。,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2/8),WCDMA室内覆盖系统核心网络特性,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3/8),WCDMA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出发点,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4/8),1、保证室内良好的网络覆盖特性2、WCDMA整体网络干扰最小化3、“容量”最大化,WCDMA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出发点,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5/8),1、保证室内良好的网络覆盖特性(1)RSCHICH:尽可能强,以保证良好的覆盖(2)Ec/Io:尽可能强,以保证良好的覆盖(3)切换:设置合理的切换和切换区,切换的发生不应给整个网络带来负面影响,WCDMA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出发点,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6/8),2、WCDMA整体网络干扰最小化(1)WCDMA室内覆盖系统干扰最小化(2)WCDMA室外网络干扰最小化,WCDMA室内覆盖系统设计出发点,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7/8),3、“容量”最大化(1)WCDMA室内覆盖系统网络“容量”最大化(2)WCDMA室外网络“容量”最大化,WCDMA室内覆盖系统总体认识(8/8),总 结 WCDMA室内覆盖系统作为WCDMA网络重要的一个“小区”(或者“子小区”),它也应该必须协调好“覆盖”、“干扰”和“容量”三者的关系。,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1/12),本 节 提 纲 电梯、地下室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Ec/Io)高层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Ec/Io)1、异频覆盖 2、同频覆盖 低层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Ec/Io)1、异频覆盖 2、同频覆盖 泄漏指标 1、低层泄漏 2、高层泄漏 注:本节提供建议覆盖指标仅供参考,具体视当地网络而定,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2/12),电梯、地下室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中移动覆盖要求:RSCPICH-95dBm建议覆盖指标:RSCPICH-85dBm(用户位置区)原因:(1)满足CS64K可视电话接入要求(具体视当地网络参数而定)(2)满足CS64K可视电话正常通信要求(3)降低网络总体干扰功率(4)满足容量极限的要求(5)降低掉话率(MCL),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3/12),电梯、地下室覆盖技术指标(Ec/Io),中移动覆盖要求:Ec/Io-12dB建议覆盖指标:Ec/Io-10dB(50%loading)原因:(1)满足CS64K可视电话接入要求(具体视当地网络参数而定)(2)满足CS64K可视电话正常通信要求(3)降低网络总体干扰功率(4)满足容量极限的要求(5)降低掉话率(MCL),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4/12),高层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WCDMA较重要业务应用区域(异频覆盖)中移动覆盖要求:RSCPICH-90dBm建议覆盖指标:RSCPICH-80dBm原因:(1)满足CS64K/PS144K接入要求(具体视当地网络参数而定)(2)满足CS64K/PS144K正常通信要求(3)降低网络总体干扰功率(4)满足容量极限的要求(5)提高通信质量(MCL),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5/12),高层覆盖技术指标(Ec/Io),WCDMA较重要业务应用区域(异频覆盖)中移动覆盖要求:Ec/Io-10dB建议覆盖指标:Ec/Io-8dB原因:(1)满足CS64K/PS144K接入要求(具体视当地网络参数而定)(2)满足CS64K/PS144K正常通信要求(3)降低网络总体干扰功率(4)满足容量极限的要求(5)提高通信质量(MCL),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6/12),高层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WCDMA较重要业务应用区域(同频覆盖)中移动覆盖要求:RSCPICH-90dBm建议覆盖指标:根据网络实际干扰电平而定,一般不建议使用同频覆盖高层导频污染区原因:(1)需大功率、更多天线(资源浪费)(2)无法很好满足MCL(干扰基站)(3)抬高了网络总体干扰功率(4)降低了系统容量?,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7/12),高层覆盖技术指标(Ec/Io),WCDMA较重要业务应用区域(同频覆盖)中移动覆盖要求:Ec/Io-10dB建议覆盖指标:Ec/Io-8dB(50%loading)意味:室外信号Ec/Io-15dB原因:(1)满足CS64K/PS144K接入要求(具体视当地网络参数而定)(2)满足CS64K/PS144K正常通信要求(3)降低室内网络总体干扰功率(4)满足容量极限的要求(5)提高通信质量(MCL),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8/12),低层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Ec/Io),同频覆盖覆盖建议:1、采用多天线小功率分布系统,保证连续覆盖;2、天线输入功率根据覆盖区信号特点而定,一般建议将软切换区控制在无用户或者少用户区域原因:(1)降低系统负荷、减轻网络压力(2)降低网络总体干扰功率(“拐角效应”)(3)提高系统容量,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9/12),低层覆盖技术指标(RSCPICH、Ec/Io),异频覆盖覆盖建议:目前不支持低层采用异频进行覆盖原因:(1)加大系统负荷、加重网络压力(2)无法很好协调泄漏、覆盖和容量(3)增加了掉话的可能性(4)影响系统性能(用户处于切换区,无法享受高质量通信)(5)抬高基站干扰电平(过多硬切换的后果)(6)覆盖区呼吸效应明显(过多硬切换的后果),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10/12),泄漏指标,低层泄漏中移动泄漏要求:建筑物外5米RSCPICH-95dBm建议泄漏指标:泄漏电平-大网电平-10dB原因:1、对室外基站下行信号的影响可忽略,抬高小于0.04dB;2、根据用户分布情况,对室外基站的下行容量影响可忽略;3、对室内基站上行底噪的影响可忽略,抬高小于0.04dB;4、根据用户分布情况,对室内基站的上行容量影响可忽略;5、在一定条件下实际上提高了室内基站的下行容量;,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11/12),泄漏指标,高层泄漏情境描述(简单举例):1、大楼密集区:如某大楼走廊尽头天线的信号往往可以泄漏到附近大楼内且强度较大;2、高架桥附近大楼:大楼内信号泄漏到高架桥上且强度较大。解决途径:1、适当改为定向天线进行覆盖;2、对目前适用范围广的全向吸顶天线进行波瓣的改造。解决目标(针对被泄漏区域):泄漏电平-大网电平(或者覆盖电平)-10dB,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12/12),泄漏指标,总 结 在实际的室内覆盖中,应根据大楼的位置特点、大楼外建筑物的及大楼内外的信号特点,适当的设置覆盖边缘电平和泄漏电平,适当合理的平衡“泄漏”、“覆盖”、“容量”及“干扰”之间的关系。,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1/15),本 节 提 纲 同异频室内组网方案的选择 1、同频覆盖方案 2、异频覆盖方案 3、同异频混合组网方案 增强异频硬切换健壮性方案的选择 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信源方式的分配)1、直放站 2、RRU室内延伸 3、RRU室内+RRU室外延伸 4、NODE_B(INDOOR)5、NODE_B(INDOOR)+RRU 6、基带池+RRU,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2/15),同异频室内组网方案的选择 1、同频覆盖方案 2、异频覆盖方案 3、同异频混合组网方案,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3/15),同异频室内组网方案的选择同频覆盖方案,适合干扰可控性场所,如小型楼宇、封闭型娱乐场所、地下停车场、电梯等适合信号源:直放站、RRU、NODE_B主要优点:1、与大网切换为软切换或者更软切换2、提高码资源利用率主要缺点:1、抬高了整网的干扰功率2、利用容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网络整体容量,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4/15),同异频室内组网方案的选择异频覆盖方案,适合大中型干扰难控制重要楼宇的覆盖,如大型宾馆、商场、娱乐场所、高档写字楼、机场等适合信号源:RRU、NODE_B主要优点:1、可以从根本上回避导频污染问题2、不影响大网的容量主要缺点:1、低层无法很好地协调泄漏、覆盖与容量2、低层无法很好地解决同异频的切换3、增加网络负荷,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5/15),同异频室内组网方案的选择同异频混合组网方案,适合大中型干扰难控制重要楼宇的覆盖,如大型宾馆、商场、娱乐场所、高档写字楼、机场等适合信号源:RRU、NODE_B主要优点:1、高层从根本上回避了导频污染问题2、低层回避了太多的硬切换,提高了网络性能主要缺点:1、抬高了整网的干扰功率2、利用容量的同时也降低了网络整体容量,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6/15),同异频室内组网方案的选择,总结:1、对于小型楼宇更适合同频组网方案;2、根据目前硬切换的实际情况,对于大中型楼宇更适合第三套组网方案。,增强异频硬切换健壮性方案的选择,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7/15),目前硬切换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1、须进行压缩模式测量 2、切换在RNC中进行,提高硬切换成功率的主要方向:1、使切换目标小区明确 2、不启动压缩模式,提高硬切换成功率的解决方案:NODE_B上两载频,高层采用异频、低层采用同频(基于IS-95经验),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8/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信源方式的分配)1、直放站 2、RRU室内延伸 3、RRU 室内+RRU室外延伸 4、NODE_B(INDOOR)5、NODE_B(INDOOR)+RRU 6、基带池+RRU,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9/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直放站 主要优点:1、充分利用室外基站多余的容量2、室内切换为软切换或者更软切换 主要缺点:1、对室外基站影响较大2、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总体容量,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10/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RRU 主要优点:1、充分利用室外基站多余的容量2、室内切换为软切换或者更软切换3、易于监控、易于扩容4、能实现动态资源分配 主要缺点:1、需要传输资源,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11/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RRU 室内外延伸 主要优点:1、能够从根本上较好的解决导频污染问题2、充分利用室外基站容量的同时不影响基站容量 主要缺点:1、需要合适的站址2、需要很好的控制泄漏3、需要专用的天线,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12/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NODE_B(INDOOR)主要优点:1、提供容量、扩容简单 2、根据室内信号情况,可简单方便设置参数 主要缺点:1、容量冗余?2、引入新的干扰?3、专用机房?,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13/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NODE_B(INDOOR)+RRU 主要优点:1、充分利用室内基站的容量、不影响基站的容量 2、扩容简单3、路径损耗小,适合大型楼宇或者楼宇群的覆盖 主要缺点:1、需要对室内话务进行充分的预测2、需要对整个覆盖区(覆盖群)进行详细的规划注:本种组网方式有两种应用类型,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14/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基带池+RRU 主要优点:1、充分利用基站的容量、不影响基站的容量 2、扩容简单、建网简单、管理简单3、动态资源分配简单 主要缺点:1、需要对室内话务进行充分的预测2、需要对整个覆盖区(覆盖群)进行详细的规划,WCDMA室内总体组网方案(15/15),室内覆盖总体组网方式的选择 总 结 未来WCDMA室内覆盖组网方式必然是以上各种组网方式的混合体,在实际的室内覆盖规划中应充分考虑以上各种组网方式的优缺点,采取“优化+室内外覆盖”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合理规划室内覆盖,使网络覆盖效果达到最佳。,WCDMA电梯覆盖方案分析(1/6),本 节 提 纲 切换分类 切换区设置考虑因素 切换方案的分析,WCDMA电梯覆盖方案分析(2/6),切换分类,无论是何种通信系统,只要涉及切换,只存在以下两种情况:1、基于负荷的切换2、基于质量的切换,WCDMA电梯覆盖方案分析(3/6),切换区设置考虑因素,1、用户分布密度(切换区不应设置在高用户密度区)2、用户流动方向(应考虑所有可能发生切换的切换方向)3、切换对网络的影响(切换不应给网络带来过大的影响)4、切换区=切换区 切换区 切换区 5、两个小区覆盖强度的合理配置6、两个小区切换参数的合理设置,WCDMA电梯覆盖方案分析(4/6),切换方案的分析软切换,情形一:电梯内有小区覆盖电梯外有小区覆盖,WCDMA电梯覆盖方案分析(5/6),切换方案的分析软切换,情形二:电梯内有、小区分别覆盖电梯外有、小区分别覆盖,WCDMA电梯覆盖方案分析(6/6),切换方案的分析硬切换,情形三:电梯内有f2小区覆盖电梯外有f1、f2小区分别覆盖,WCDMA室内覆盖技术讲座1,浙江三维 刘兵(,),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1/5),信号源部分(室内),!室内覆盖使用前景不乐观的信号源1、直放站(0.5W、1W、2W、5W、10W、20W),结论:在无法很好满足MCL(65dB)的情况下,只能选择NODEB,因此其他两类信号源在WCDMA室内覆盖时将会受限。,!适合的室内分布信号源:1、RRU2、NODEB,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2/5),信号源部分(室外),1、大功率直放站(10W、20W)2、超大功率直放站(40W、80W)3、RRU4、超大功率 RRU,结论2:室外覆盖容易满足MCL(65dB),随着运营商超大功率基站的使用,因此超大功率直放站将会得到大范围应用。,结论1:直放站上行增益路径损耗-NF,对基站的影响较小,小于0.3dB,因此在保证上下行尽量平衡的前提下,只有降低直放站的NF;,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3/5),器件、馈线、接头部分,器件馈线接头已无法摆脱低利润现实,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4/5),干放部分,1、低功率干放(0.5W、1W)2、中功率干放(2W、5W)3、大功率干放(10W、20W),结论:干放上行增益路径损耗-NF,对NODEB的影响较小,小于0.3dB;由于干放应用在室内覆盖环境下,为降低对NODEB的噪声影响,在保证上下行尽量平衡的前提下,可降低干放的NF或者上行增益(调试时);,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5/5),天线部分,原天线缺点:1、功率资源浪费2、无法很好满足MCL,WCDMA室内分布系统天馈部分唯一可增值部分WCDMA室内分布系统竞争力关键点之一WCDMA室内分布系统重要利润来源之一,改进后天线优点:1、充分利用功率资源2、因地制宜满足覆盖需要3、提高MCL4、更好控制泄漏,目 录 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 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 如何解决MCL问题 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理解 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 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 WCDMA平层覆盖分析 WCDMA电梯覆盖分析,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定义,极易造成“上行拥塞”、干扰基站,极易造成“干扰成片”,极易造成“室内基站上行堵死”,极易造成“下行死区”,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1/6),定义:MCL(minimum coupling loss,最小耦合损耗)基站的发射部分和手机的接收部分之间最小的耦合损耗,即最小路径损耗。,理解:1、功率控制可使WCDMA手机的发射功率达到最低,如果这个时候用户的发射功率达到最低而用户还是离天线越来越近,那么就会对其它手机造成干扰,使其它手机不得不抬高发射功率。,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2/6),理解:2、不满足条件时,极易造成“上行拥塞”、干扰基站 MCL=40dB,底噪抬高13dB;MCL=45dB,底噪抬高9dB;MCL=50dB,底噪抬高5dB;MCL=55dB,底噪抬高2dB;MCL=65dB,底噪抬高0.1dB;,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3/6),理解:3、不满足条件时,极易造成“干扰成片”因此,(1)当MCL不满足时,建议不使用直放站做信源;(2)当MCL不满足时,建议使用RRU做信源;(3)当MCL不满足时,建议使用NODEB做信源且必须异频。,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4/6),理解:4、如果存在2个WCDMA运营商,极易造成“室内基站上行堵死”因此,(1)当MCL不满足时,不使用直放站做信源;(2)当MCL不满足时,建议使用RRU做信源;(3)当MCL不满足时,建议使用NODEB做信源。(4)两个运营商应协商合理频点号(5)同一大楼内,两运营商应同时做室内覆盖,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5/6),理解:5、如果存在2个WCDMA运营商,极易造成“下行死区”因此,(1)当MCL不满足时,不使用直放站做信源;(2)当MCL不满足时,建议使用RRU做信源;(3)当MCL不满足时,建议使用NODEB做信源。(4)两个运营商应协商合理频点号(5)同一大楼内,两运营商应同时做室内覆盖,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6/6),目 录 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 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 如何解决MCL问题 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理解 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 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 WCDMA平层覆盖分析 WCDMA电梯覆盖分析,系统图,如何解决MCL问题,提高MCL的途径,系统图,如何解决MCL问题(1/2),提高MCL的途径,如何解决MCL问题(2/2),(1)提高信号源(NODEB)的发射功率(2)降低UE接收功率(MCL产生处)增加L1,即减少天线口的输入电平?如果达不到覆盖 增加天线 降低天线在该方向上的辐射电平?如何实现 天线的改进选型,结论:不支持高层导频污染区域同频覆盖,目 录 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 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 如何解决MCL问题 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理解 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 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 WCDMA平层覆盖分析 WCDMA电梯覆盖分析,2G室外宏基站测试数据的运用,2G室内覆盖系统测试数据的运用,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2G室外宏基站测试数据的运用,1、预测室外基站RSCPICH2、预测室外基站Ec/Io,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1/2),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2/2),2G室内覆盖系统测试数据的运用,1、预测MCL2、预测室内RSCPICH3、预测室内Ec/Io4、预测WCDMA信号源功率5、预测共用原系统的可行性,特别注意:WCDMA室内覆盖信号源的选择不但取决于容量,也取决于MCL。,目 录 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 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 如何解决MCL问题 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理解 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 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 WCDMA平层覆盖分析 WCDMA电梯覆盖分析,2G与3G完全合路可行性分析,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2G与3G平层合路可行性分析,结论,2G与3G完全合路可行性分析,P_WCDMA信源输出-(+P_GSM信源输出)=P_WCDMA边缘场强-P_GSM边缘场强,结论:(1)上式中的是不可控的,一般大于14dB;(2)考虑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建议WCDMA不与GSM完全合路;(3)如GSM采用宏蜂窝做信源,无法考虑完全合路。,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1/3),2G与3G平层合路可行性分析,P_WCDMA信源输出-(+P_GSM信源输出)=P_WCDMA边缘场强-P_GSM边缘场强,结论:(1)上式中的是可控的;(2)按照高层覆盖特点,平层合路可行性高;(3)适合任何功率的NODEB信号源。,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2/3),结论,对于WCDMA室内分布系统,如需和GSM室内分布系统合路,建议采用分层合路的方式,即双主干方式。,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3/3),目 录 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 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 如何解决MCL问题 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理解 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 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 WCDMA平层覆盖分析 WCDMA电梯覆盖分析,覆盖判决依据,WCDMA平层覆盖分析,高层覆盖考虑因素,低层覆盖考虑因素,地下车库覆盖考虑因素,覆盖判决依据,1、技术指标判决依据DL:(1)RSCPICH(基于2G推测)(2)Ec/Io(基于2G推测)UL:(1)TX_POWER(暂时不考虑该指标)2、容量考虑,WCDMA平层覆盖分析(1/4),高层覆盖考虑因素,1、采用异频2、MCL3、边缘强度?(结合电梯的覆盖综合考虑)4、天线功率均匀5、室内信号分布均匀,WCDMA平层覆盖分析(2/4),结论:在保证MCL的前提下,保证覆盖,因此WCDMA高层的室内分布系统必是多天线低功率系统。,低层覆盖考虑因素,1、采用同频2、MCL3、边缘强度4、注意所谓的“拐角效应”5、兼顾电梯厅的覆盖,但防止过强,WCDMA平层覆盖分析(3/4),结论:在保证MCL的前提下,保证弱信号区覆盖,同时防止拐角效应干扰室外基站,即保证信号的连续性。,地下车库覆盖考虑因素,1、采用同频2、MCL3、边缘强度4、保证室内室外信号重叠区,WCDMA平层覆盖分析(4/4),结论:在保证MCL的前提下,保证盲区覆盖,同时保证进出车库的正常切换。,目 录 WCDMA室内(室外)覆盖系统分析 WCDMA系统重要概念MCL 如何解决MCL问题 WCDMA室内覆盖技术指标理解 如何运用2G测试数据合理规划WCDMA 2G与3G合路可行性分析 WCDMA平层覆盖分析 WCDMA电梯覆盖分析,一般电梯覆盖考虑因素,WCDMA电梯覆盖分析,超高电梯覆盖考虑因素,一般电梯覆盖考虑因素,1、高层异频覆盖2、低层同频异频混合3、覆盖强度考虑:(1)高层-90dBm;(2)低层:异频-85dBm,同频-95dBm。4、切换区采用“等值差功率预切换”,WCDMA电梯覆盖分析(1/2),结论:在保证强度覆盖满足的前提下,同时保证进出电梯的正常切换。,超高电梯覆盖考虑因素,1、高层异频多小区覆盖2、低层同频异频混合3、覆盖强度考虑:(1)高层-90dBm;(2)低层:异频-85dBm,同频-95dBm。4、高层多小区切换切换区设置成“等功率区”,WCDMA电梯覆盖分析(2/2),结论:在保证强度覆盖满足的前提下,保证进出电梯的正常切换、保证电梯内的正常切换。,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WCDMA室内覆盖技术讲座.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