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非营利组织管理第四章.ppt

    • 资源ID:6491875       资源大小:514.06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非营利组织管理第四章.ppt

    非营利组织管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了解四类非营利组织各自产生的社会背景,发展史及其现状,正确认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组织 的历史和现状,第四章 我国非营利组织 的历史和现状,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渊源,四、社会团体的发展,二、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三、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五、事业单位改革,概念,六、民办非企业单位新兴的力量,七、公益基金会及其发展,会党,就是中国历史上常见的互助组织,起源于兄弟结社等民间结社。,20世纪初到1949中国社会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非营利组织:行业协会、互助与慈善组织、学术性组织、政治性组织、文艺性组织和中国近代一直被蒙上一层神秘棉纱的“会党”或秘密结社。,一、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历史渊源,建国后直至改革开放以前,都是各级党政机关的附属部门。,1978年后,非营利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非营利组织的迅速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转型密不可分。一个不受国家权力控制的自治的经济领域正在迅速形成和发展中。而这个自治的经济领域既是公民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社会赖以生长的基础。在经济与政治结构分化的基础上,中国社会领域也开始了自治化的进程。在社会领域标志中国自治化进程的是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在经济领域中率先划分了“私域”和“公域”的界限。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的公民社会 正经历着孕育、发展的过程。,二、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两大类非营利组织是指官方非营利组织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中国官方非营利组织包括公益性事业单位和某些社会中介组织;中国民间非营利组织称为民间组织,包括民间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三、中国非营利组织的主要类型,四、社会团体的发展,(一)我国社会团体发展概况,(二)社团的基本属性和类别,(三)新时期社团发展的必然性,(四)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全国性社团的发展在1949年到1992年之间共今年经历七次高潮(不包括“文革”那一特殊时期)。每次高潮时期,新成立的社团数量都大大超过周围年份新成立的社团。第一次高潮是1949年;第二次高潮是1956年;第三次高潮是1962年和1963年;第四次高潮是1979年和1980年;第五次高潮是1986年;第六次高潮是1989年;第七次高潮是1992年。,(一)我国社会团体发展概况,“双重性”:“二元结构”;“双重支配”;“双重渠道”;“双重需求”。从功能上来看,中国的社团主要有学术性社团、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和联合性社团。学术性社团是从事某种专门学科的学术研究、交流的团体;行业性社团是由同一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人员自愿组成的经济性团体;专业性社团主要由相关的专业人员或以专业技术、专门资金,为从事某项事业而成立的团体,包括专业人员社团和专项事业社团;联合性社团主要是人群的联合体和学术性、行业性、专业性社团的联合体。,(二)社团的基本属性和类别,(1)社团发展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需要。(2)社团发展是实现经济横向联合的需要。(3)社团发展是推进政治民主化的需要。(4)社团发展是人民生活多样化的需要。(5)社团发展是社会保障的需要。,(三)新时期社团发展的必然性,(四)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措施,(一)社会团体存在的问题:1、社团行政化,官办色彩浓厚;2、社团企业化,以追求利润为目的;3、与事业单位争夺资源和服务领域,低水平重复设置,社团过多过滥;4、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数量和布局不能满足实际需要;5、政府职能转移不到位;6、社会团体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配套 政策不齐备,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团的 发展。,(一)改进措施:1、研究和制定社会团体的发展规划;2、完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的政策法规;3、加强社会团体的能力建设,提高整体素质;4、建立监督管理体系;5、提高社会团体管理机关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四)社团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措施,(一)我国事业单位概况,五、事业单位改革,(三)事业单位改革现状,(二)事业单位改革取向,目前,全国各级党政群机关兴办的事业单位就达130多万个,2997万人从业。存在问题:1、部门所有,条块分割,重复设置,结构布局不合理。2、国家兴办,规模过大,机构和人员增长过快。3、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管得过多,统得过死,影响活力。4、宏观调控和日常管理薄弱。,(一)我国事业单位概况,事业单位的改革取向应该注重三个方面:1稳步协调发展。2分工的规范化和细分化。3转体或新兴。,(二)事业单位改革取向,(三)事业单位改革现状,1、体制改革,2、机构改革,3、人事制度改革,4、分配制度改革,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行政事分开,积极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区域化、产业化和兴办主体的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要理顺政事关系;政府要简政放权,合理布局;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多元化举办事业。,1、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分类改革、分类管理,促进内部运行机制转换,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减轻财政负担;调整结构布局,精干人员队伍,推进机构编制合理化;建立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制度,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2、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主要任务是改变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办法来管理事业单位的人员,进一步扩大事业单位在用人、分配等方面的自主权。这就要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和聘用制;要充分发挥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作用,鼓励和支持专业技术人员承包、租赁、领办、创办中小型企业和乡镇企业以及到农村牧区、社会开展各类有偿服务;要建立人才社会调节机制,大力发展和培育人才市场,运用市场机制调节事业单位人才布局结构。,3、人事制度改革,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建立并实行适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不同的工资制度和分配方式,与国家机关工资制度脱钩。要在国家宏观控制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搞活事业单位内部分配,给单位一定的分配自主权。,4、分配制度改革,六、民办非企业单位 新兴的力量,(一)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概况,(二)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点,(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的社会背景,(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作用,(一)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 发展概况,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登记数字2001年年底为8万余家,2002年5月底为9.6万余家,迄今为止,已达到10万余家。民办非企业单位作为非营利性机构,与营利性机构有两点重大的区别。一是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所得不能在成员中分配,不能分红;二是民办非企业单位解散时,其剩余财产不能让举办者带走,要用于同类其他公益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与社会团体的区别于社会团体是按照会员的共同意愿集合而成的群众组织,根据章程开展活动;而民办非企业单位没有会员,但是有固定人员、固定专业,向社会 提供服务的实体。,1、民间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资金来源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资金来源多渠道。国有资产中不能占主导、支配地位。2、独立性。从管理方式和所属关系看,民办非企业单位不属于政府直接领导,而是由单位自行决定,业务自主,人员自聘,且不需要由编制部门核定人员编制。3、非营利性。从业务范围看,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活动为主要业务。非营利性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区别于企业的一个基本特征。4、实体性。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从事经常性、连续性服务的实体性社会组织。实体性是其区别于社团的一个 基本特征。,(二)我国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特点,80年代后,事业单位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国家举办的,还出现了集体举办联营合资等类型。其中,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投身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形成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这意味着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诞生。近年来,我国传统的事业单位正在加快分化组合的步伐,有的成为事业单位,有的成为民办非企 业单位,有的成为企业。,(三)民办非企业单位发展 的社会背景,1、架设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促进社会管理的科学化。2、承担政府机构改革后的部分职能,填补政府工作的空白和薄弱环节。3、创造就业机会,为转岗分流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次就业提供服务。4、参与国际合作,加快我国对外开放步伐。,(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作用,七、公益基金会及其发展,(一)中国公益基金会发展概况,(二)发展公益基金会的五个积极因素,(三)基金会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基金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是泊来品。中国的基金会是在改革形势的推动下于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民间基金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扶持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助手。不仅减轻了各国财政的负担,而且大量的资金进入融通领域增殖,对于稳定金融市场也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的民间基金会不过千余家。社会团体的经费大约有一半是可以用基金方式进行管理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基金会的管理,1994年4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金会管理的 通知。,(一)中国公益基金会发展概况,1、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基金会发展带来了经济和基金的走向和渠道;2、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科技体制、教育体制、政治体制以及政府的机构改革必然为基金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3、中国基金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新基金会管理办法的修订工作已引起众人的关注。4、基金会的运作正在朝着体现和发展本基金会特色和优势、规范管理、发展行业自律和联合方向发展。5、国际因素推动中国基金会走向世界,走向成熟。,(二)发展公益基金会的 五个积极因素,(三)基金会发展的趋势,1、中国基金会将会在21世纪到来之初,面临一个大发展的势头,中国基金会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2、中国基金会将会向社区化方向发展。社区基金会在中国还非常弱小或者说非常初始,但社区基金会将成为21世纪初中国基金会发展的更重要趋势之一。3、企业基金会包括由企业家设立的基金会,将成为中国基金会发展的潜在趋势,一旦政策和法律环境改善和优惠税收政策的实施,企业型基金会必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 民办非企业单位社团的双重性 学术性社团 行业性社团专业性社团 联合性社团 基金会 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差额拨款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本章主要概念,

    注意事项

    本文(非营利组织管理第四章.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