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软件.ppt

    • 资源ID:6479043       资源大小:4.54MB        全文页数:11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软件.ppt

    第五章 EMS的高级应用软件(PAS),概述网络拓扑状态估计负荷预测调度员潮流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AGC/EDC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AVC安全分析和稳定控制、ASC,内容提要,PAS概述,目标基本概念:在线和离线 在线和实时数据来源:SCADA采集的实时量测数据 人工输入的静态数据 计划参数:未来时刻的“伪量测”,第一节 网络拓扑,1.1 网络拓扑的基本功能基本功能:根据开关的开合状态(遥信信息)和电网一次接线图来确定网络的拓扑关系,即节点支路的连通关系,为其它高级应用做好准备。为什么要进行网络拓扑?将网络物理模型转化为计算模型。物理模型:对网络的原始描述(节点模型)计算模型:面向网络计算方程的模型。,第一节 网络拓扑,1.1 网络拓扑的基本功能其它功能:电网解列,网络拓扑可以给出各子系统的拓扑结构用于标识电网元件的带电状态,进行网络着色,直观表示其连通性。由开关变位事件驱动或召唤启动。地位:是其它高级应用软件的基础,为其他高级应用软件提供了基础的结构信息。,1.2 网络拓扑的基本术语,网络元件:各种一次电气元件均为网络元件。节点:网络元件之间的连接点。逻辑支路:开关元件,开/合两种状态。零支路或无穷大支路。保留元件:计算模型中所有非逻辑支路。,图5-1 网络物理模型(节点模型),1.2 网络拓扑的基本术语,零阻抗支路:阻抗为0,用于隔离母线。母线:闭合逻辑支路联系在一起的节点集合。活岛和死岛:含源电气岛,称为活岛。不含源电气岛为死岛。主母线:逻辑支路全部闭合时,所建立的母线编号。,图5-1 网络物理模型(节点模型),1.2 网络拓扑的基本术语,开关节点关联表:标明每个开关两端节点的表节点开关关联表:标明节点相连开关的表变压器节点关联表:标明每台变压器各端节点的表。线路节点关联表:标明线路两端节点的表。,1.3 网络拓扑分析基本算法,1、基本步骤 网络拓扑分析就是在厂站母线分析的基础上,将所得的母线划分为不同电气岛的过程。(1)厂站母线分析 将厂站内的节点按电压等级和闭合开关划分为若干个母线的过程。(合并与分隔:所有的逻辑支路和节点都将归并入不同的母线)(2)系统网络分析 在厂站母线的基础上,按照联接支路(支路-节点关联表)划分为若干个电气岛的过程。(网络级的合并与分隔)正常情况下,电力系统都处于未解列状态,属于同一个电气岛,网络拓扑分析完成的实际上是开环位置的判断。,1.3 网络拓扑分析基本算法,2、基本算法 核心:堆栈原理,后进先出的搜索逻辑。,所有节点置为未搜索标志从某一节点出发,将其置于堆栈第一层进栈:扫描未搜索闭合开关(节点开关关联表)及其对端节点(开关节点关联表)进下层堆栈。退栈:无未搜索闭合开关或其对端未搜索节点,退一层堆栈。退至第一层完成一个母线搜索。,1.3 网络拓扑分析基本算法,3、系统网络分析 核心:类似厂站分析,将节点换成母线,开关换成元件。,4、工程应用 要求:高速、可靠。,第二节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网络拓扑分析是高级应用软件的结构基础,状态估计则是高 级应用软件的数据基础。2.1 状态估计的必要性数据不齐全:投资的限制,很多情况下不可能在所有厂站中都设置RTU。数据不精确:数据采集和传输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误差,而误差会逐步积累。数据受干扰:干扰不可避免,有可能造成数据的错误。数据不和谐:数据相互之间不符合建立数学模型所依据的基尔霍夫定律。“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状态估计,状态估计定义,对电力系统的某一时间断面采集的遥测量和遥信量信息进行实时处理,目的是排除错误数据,提高数据的精确度,补充缺少的数据,从而得到表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完整而准确的信息。状态估计是EMS的基本功能,第二节 电力系统状态估计,2.2 状态估计的功能对生数据(SCADA实时断面数据)进行计算,以得到最接近于系统真实状态的最佳估计值。(获得可靠的已知数据)对生数据中的不良数据进行检测和辨识。(搜索错误的坏数据)推算齐全而精确的电力系统运行参数。(估算可靠的未知或难于测量数据)纠正可能的开关状态错误。估计某些可疑或未知的设备参数。确定合理的测点数量和合理的测点分布。预测未来的趋势。“生数据”“可靠数据库”,2.3 状态估计的基本原理(1)测量冗余度 例如:对直流电路中:U、I、P、R任意知道两个量可以判断出两外两个量。当若已知量有错,无法判断。若已知3个量或4个量,可以判断是否有错,采用一定的算法,可以知道哪个量出错。这就是状态估计中的检错。通常冗余度的要求:冗余度=独立测量数/状态变量数=(1.53.0),状态变量:表征电力系统特征所需最小数目的变量。对于电力系统,一般取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测量量:电力系统中,一般是母线注入功率、支路功率和母线电压幅值。状态估计涉及三类数据:真值:参数的真实值测量值:采用表计测量出来的参数值估计值:根据测量值的大小、测量值及其误差的随机性质,使用概率方法计算出来的值,(2)状态估计的步骤假定数学模型:指的是假定没有结构误差、参数误差和不良数据的条件下,确定计算所用的数学方法。典型方法:加权最小二乘法。状态变量:电压幅值(V、)。量测量:测量表计值(P、Q、V)和“伪测量”状态估计计算:使“残差”最小。残差:各测量值与计算的相应估计值之差。检测:检查是否有不良数据混入或结构错误。识别:确定具体的不良数据。,(3)不良数据检测 设定残差的门槛值。大于:量测值中有不良数据。小于:量测值中无不良数据。(4)不良数据的识别不良数据:逐个试探。特殊:遥信不良数据,将开关量与相应线路的量测量做对比,首先确定“疑点”,然后再将遥信量“取反”后逐个试探。,2.4 状态估计的数学模型和基本方法(最小二乘法)量测方程式:z=h(x)+其中:z为测量值。x为真值(一般为状态变量)。为测量误差:正态分布。h为测量函数(表征在假定无误差时,测 量值与待估计状态变量间的物理关系,如 基尔霍夫定律,具体如潮流方程)。,最小二乘估计,进行n次测量,每次测量都可以表示为量测方程式。用误差的二乘值表示误差的大小,求取使误差二乘值最小的参数估计值得方法称为最小二乘估计。,最小二乘估计步骤,求出误差的二乘值:为待估计值,一般为状态变量。求出最小二乘法估计的估计值,最小二乘估计(例1),例:R10,若测得1.05A,9.8V。求U、I的估计值。解:,I,R,U,+,-,最小二乘估计(例2),电路图如下图所示,试根据最小二乘法估计出U、I的最佳估计值。R2=8。U,I,I1为测量点,测得的结果为U=16V,I=4.02A,I1=1.98A。,最小二乘估计(例2),(1)列写残差目标函数:,其中:U,I,I1为估计值,为测量值。,(2)I1=I-U/R2=I-U/8(3)将残差方程对U,I求偏导,得到,(4)求解方程即得到最佳估计值。,加权最小二乘估计,考虑仪表精度,加权最小二乘估计,例如,上例1中如果考虑电压表精度高,取权重为1/0.15,则可以求得,电力系统最小二乘估计模型,电力系统的量测方程:,电力系统最小二乘估计,2.5 状态估计的程序流程,第三节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负荷预测定义负荷预测的内容重要性分类及作用负荷预测特点和相关影响因素各阶段发展及相关方法介绍 前景探索及总结,一、负荷预测定义,天气,经济,电力负荷,社会,历史数据,未来电力负荷,预测,二、预测内容,电量预测(全社会电量、网供电量、各行业电量、各产业电量等)电力预测(如最大负荷、最小负荷、峰谷差、负荷率、负荷曲线等),三、重要性,如果负荷预测结果偏低,将会导致系统的规划装机容量、输电规划等不足,无法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而如果负荷预测结果偏高,则会导致一些发电、输电设备投入系统后的运行效率不高,造成投资浪费。,四、分类及作用,中长期负荷预测:短期负荷预测超短期负荷预测,提供电源,电网规划的基础数据,年月度检修计划,运行方式,水库调度计划,电煤计划等,日开停机计划和发电计划,实时安全分析,机组组合、经济调度的基础,实时经济调度,自动发电控制,五、负荷特点和影响因素,长期:基本上是单调递增中期:周期性增长,各个年度的12个月具有相似规律,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人口、产值单耗、产业结构调整,大用户生产计划,气象,电价政策等,影响,影响,短期:在年、月、周、日不同期限上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超短期:与前几日同时段的瞬时变化规律比较类似,假期,气象,电价,实时温度变化,影响,影响,六、预测方法的发展过程,一)系统负荷预测方法1 以线性回归方法为代表的传统统计预测方法阶段 2引入由Box-Jenkins提出著名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包括AR、MA 以及ARMA)阶段 3灰色预测方法以及组合预测方法4 近期的以神经网络以及支持向量机为代表的智能预测方法阶段二)母线负荷预测方法负荷层次模型,1、回归预测方法 根据历史负荷数据资料,依靠线性回归数学模型对未来的负荷进行预测。通过给定的一组或者多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历史数值,研究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形成回归方程。,传统预测方法,最成熟,运用最广,影响力最大,线性回归法优缺点,方法简单 预测速度快局限:由于其模型的线性方法决定其必然无法描述复杂的非线性因素对其的影响并且其自变量所选取的主要因素需要依靠经验确定,2、时间序列预测方法,Box-Jenkins提出的时间序列模型被认为是最经典,最系统,最被广泛采用的一类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基本思想:首先假设所分析的时间序列是由某个随机过程产生的,然后用时间序列的原始数据建立一个描述该过程的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此后运用所建立的模型,在已知时间序列在过去和现在的观测值的情况下,求得时间序列未来的预测值,AR模型(Auto-Regressive Model自回归模型)其中t 为随机干扰项MA模型(Moving Average Model滑动平均模型),ARMA 模型(Auto-Regressive and Moving Average Model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对于非平稳性时间序列,可用累积式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通过差分进行平稳化处理,然后再应用ARMA模型,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优缺点,所需要的数据本身就是历史负荷序列本身数据方便收集与获取局限:但同样也决定了时间序列方法难以考虑其余因素对负荷的影响,该方法同样无法考虑非线性因素对负荷的影响,3、现阶段常用预测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粒子群算法小波分析混沌理论遗传算法模糊算法,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类似于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黑匣子,由一些能并行操作的简单单元组成,整个网络的功能是由单元之间的互连所决定的。人工神经网络是通过“训练调整再训练再调整”的过程,使得一个特定的输入能够通过网络得到一个特定的输出,其实质是通过调整单元之间的相互影响参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负荷预测,其过程是将影响负荷的各种历史数据和最终的负荷值分别作为网络的输入和输出,通过“训练调整”过程,使历史数据输入最终能够导致相应的负荷(目标值),然后,再将未来的相关数据输入,从而得到所要预测的结果。负荷日影响因素相近的一个已知负荷日,从而得到预测值。,人工神经网络(ANN),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ANN的训练过程,利用误差修改各个权值和阈值,信息前向传播,误差,误差反向传播,N,是否满足精度要求?,训练完成,确定网络结构,BP神经网络优缺点,人工神经网络具有信息的分布式存储和并行处理,具有自组织、自学习能力等独特优势。局限:学习速度慢和存在局部极小点问题BP网络用梯度法来训练权值,过分强调克服学习错误而泛化性能不强;隐含层数目难以确定;训练效率受初值影响大。此外,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采用经验风险最小化原理,仅仅试图使经验风险最小化,并没有使期望风险最小化,训练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缺乏理论依据。,某地区系统负荷预测结果画面,常用预报方法:将量测到的或预报出来的上一级地区负荷近似地分配到各母线上。简单模型:对每个母线给出一个分配系数(总和为1),用地区负荷乘此系数便可得到个母线上的负荷。层次负荷模型:负荷层次模型按区域分地区层、变电站层、馈线层和母线层,各层间有分配系数,且分配系数周期变化。层次的划分,主要看各层次的负荷曲线是否一致。另外,若负荷类型不一致,还应按负荷类型分层,分为系统负荷、类型负荷和母线负荷。最终的母线负荷为综合考虑的结果。,2、母线负荷的预测方法,调度员潮流又称在线潮流,计算的内容和计算方法与普通潮流计算没有差别,但技术要求不尽一致:数据有多种来源:实时、历史和未来的运行方式(伪量测)。数据可按要求整体变化。包括母线负荷、机组功率和枢纽母线电压。提供一系列操作选择。在单线图上直接操作潮流计算。能进行不收敛分析。记录操作信息,可查询历史操作。(指在调度员潮流软件内部进行的操作)限值校核是其非常关键的内容。经常是定时启动或触发启动(开关遥信操作)。,第四节 调度员潮流,基本概念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电力系统经济调度AGC的概况AGC的评价体系,第五节 电力系统频率和有功的自动控制以及AGC/EDC,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1、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必要性A 频率对电力用户的影响(1)电力系统频率变化会引起异步电动机转速变化,这会使得电动机所驱动的加工工业产品的机械的转速发生变化,转速不稳定会影响产品质量,甚至会出现次品和废品。(2)电力系统频率波动会影响某些测量和控制用的电子设备的准确性和性能,频率过低时有些设备甚至无法工作。这对一些重要工业和国防是不能允许的。(3)电力系统频率降低将使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降低,导致其所带动机械的转速和出力降低,影响电力用户设备的正常运行。,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1、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必要性 B 频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1)频率下降时,汽轮机叶片的振动会变大,轻则影响使用寿命,重则可能产生裂纹。对于额定频率为50Hz的电力系统,当频率低到45Hz附近时,某些汽轮机的叶片可能因发生共振而断裂,造成重大事故。(次同步谐振,1970、1971年莫哈维电厂790MW机组的大轴损坏事故),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1、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必要性 B 频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2)频率下降到47-48Hz时,火电厂由异步电动机驱动的辅机(如送风机、送煤机)的出力随之下降,从而使火电厂发电机发出的有功功率下降。这种趋势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就会在短时间内使电力系统频率下降到不能允许的程度。这种现象称为频率雪崩。出现频率雪崩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甚至使整个系统瓦解。,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1、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必要性 B 频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3)在核电厂中,反应堆冷却介质泵对供电频率有严格要求。当频率降到一定数值时,冷却介质泵即自动跳开,使反应堆停止运行。,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1、电力系统频率控制的必要性 B 频率对电力系统的影响(4)电力系统频率下降时,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增加,使无功消耗增加,引起系统电压下降,频率下降还会引起励磁机出力下降,并使发电机电势下降,导致全系统电压水平降低。如果电力系统原来的电压水平偏低,在频率下降到一定值时,可能出现所谓电压雪崩现象,出现电压雪崩也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甚至使系统瓦解。,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的主要作用 A 维持电力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之内 电力系统频率是靠电力系统内并联运行的所有电机组发出的有功功率总和与系统内所有负荷消耗(包括网损)的有功功率总和之间的平衡来维持的。但是电力系统的负荷是时刻变化的,从而导致系统频率变化。为了保证电力系统频率在允许范围之内,就是要及时调节系统内并联运行机组的有功功率。,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的主要作用 B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系统总容量能够满足负荷需求,但没有确定哪些机组参与并联运行,并联运行的机组各应该发多少有功功率才是最为经济的。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的任务之一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一、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控制的必要性,2、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控制的主要作用 C 保证联合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 电力系统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已经出现了将几个区域电力系统联在一起组成的联合电力系统,有的联合电力系统实行分区域控制,要求不同区域系统间交换的电功率和电量按事先约定的协议进行。这时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控制要对不同区域系统之间联络线上通过的功率和电量实行控制。,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1、发电机组和电力系统等效发电机组的 功率频率静态特性,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静态特性如右图,当功率增加到其额定功率时,输出功率不随频率变化。,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1、发电机组和电力系统等效发电机组的 功率频率静态特性,等效发电机组(电网中所有发电机组的等效机组)的功率频率静态特性如右图所示,它跟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静态特性相似,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1、发电机组和电力系统等效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静态特性 由此可见,发电机组和等效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静态特性都是向下倾斜的,其程度用调差系数表示,其倒数称为出力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1、发电机组和电力系统等效发电机组的 功率频率静态特性,O,PG,PG2,PG1,f,f1,f2,1,2,调差系数是一个可以整定的参数,反映的是机组或系统对频率变化的敏感程度。,PG3,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2、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 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由各种各样的负荷组成。这些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有的与频率无关,有的与频率的一次方成正比,有的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有的与频率的更高次方成正比。,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综合负荷与频率的关系可表示成:,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2、电力系统综合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 频率一般在额定频率附近,频率偏移也很小,因此可将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近似为直线,负荷的静态频率特性曲线的斜率称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记为KL,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3、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 电力系统主要由发电机、输电网络和负荷组成。如果把输电网络的损耗看成负荷的一部分,则电力系统是由两个环节组成的闭环系统。发电机组的功率频率特性和负荷的功率频率特性的交点就是电力系统的频率的稳定运行点。,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3、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如图,当等效发电机运行在特性G1,综合负荷特性为L1时,系统运行在a点,系统频率为f1。,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3、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当系统负荷增加,综合负荷特性为L2时,如果不改变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设定值,等效发电机特性仍然为G1,系统会运行在新的平衡点b点,系统频率为f2。,二、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3、电力系统的频率特性,如果当系统负荷增加,综合负荷特性变为L2时,改变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设定值,等效发电机特性变为G2,则系统运行在c点,系统频率回到f1。,三、电力系统频率的调节原理,1、电力系统频率的一次调整,当系统负荷增加,综合负荷特性为L2时,若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设定值不变,等效发电机特性仍然为G1,系统运行在b点,系统频率为f2。这种由发电机特性和负荷调节效应共同承担系统负荷变化,使系统运行在另一频率的频率调整称为频率的一次调整。,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1、电力系统频率一次调整,对于右图,频率一次调整的结果:发电机有功功率增加了PL2-PL1,负荷调节效应是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相对于原频率下的功率少吸收PL3-PL2,系统频率降低到f2。,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1、电力系统频率一次调整,对于右图,频率一次调整的结果:当系统负荷减少时,频率的一次调整过程与上述相反。即系统频率升高,发电机有功功率减少,负荷调节效应使负荷吸取的有功功率相对于原频率下的功率有所增加。,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2、电力系统频率二次调整,当系统负荷变化较大,频率的一次调整的结果使系统频率过高或过低时,需要改变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设定值,使系统频率恢复到规定范围内。对于右图,等效发电机特性由G1变为G2,系统频率回到f1。,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2、电力系统频率二次调整,频率二次调整的结果(相比一次调整):发电机有功功率增加了PL3-PL2,负荷调节效应使得负荷功率多吸收了PL3-PL2,频率提高:f1-f2总的调整结果:发电机有功功率增加了PL3-PL1负荷功率增加了PL3-PL1。频率维持f1。,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2、电力系统频率二次调整,当系统负荷变化较大,通过改变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设定值使系统频率恢复到规定范围内的频率调整称为频率的二次调整。,电力系统频率的二次调整任务是由调频发电厂中的发电机组承担的。,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负荷总的变化情况,随机分量,脉冲分量,持续分量,在频率的二次调整之前,让我们先看看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情况。见下图,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由上图可见,总的负荷可分成二个部分:,随机分量,脉冲分量,持续分量,一次调频,一、二次调频,发电计划加二次调频,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负荷的持续分量,调度部门用日负荷曲线来描述。日负荷曲线示例如下:,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从以上日负荷曲线可看到,把负荷分成基荷和峰荷。相应地,调度部门把发电厂分为二类:带基荷发电厂:出力基本不变(核电厂)调峰发电厂:根据分时段的发电计划控制 调频发电厂:AGC自动控制,三、电力系统频率调节原理,3、电力系统有功功率调整(频率的二次调整)调度部门按日负荷曲线把各时段发电计划下发到各类发电厂,预设的发电计划与实际负荷不可能完全一致,其差值称为计划外负荷。计划外负荷由调频厂承担。由此可见,调度部门使用发电计划来解决大部分有功功率平衡问题的,利用AGC中的自动调频功能来解决无法预计的负荷变化。,4、自动调频系统,自动调频系统是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机组控制器。主要用来控制机组调速器的调节特性(通过调频器),使机组在额定频率下发出设定的出力。负荷分配器。根据电力系统频率偏差以及与相邻电力系统交换功率的偏差信号,按一定准则计算出各机组的应发出力。(分为电厂级和系统级),5、自动调频方法,最简单的功率分配,其中:Ks为系统的单位调节功率。i为分配系数 Psi为机组的设定出力。,积差调节法:根据系统频率偏差的累积值进行调节。,t1t2:,t3t4:,积差调节方程:若系统只有单台发电机调频,其中:K为调频功率比例系数。,5、自动调频方法积差调节法,调节方程:多台发电机调频,或者写成通用形式:,5、自动调频方法积差调节法,因为f是全网统一的,所以fdt相等,而且PGi等于系统的计划外负荷PL,则有:,代回到前方程,则可得到每台调频机组承担的负荷(负荷分配):,5、自动调频方法积差调节法,调节结束时,各调频机组发电出力增量按一定比例自动地分担了计划外负担,使系统有功功率重新平衡。积差调节的缺点是积差信号滞后于系统频率的瞬间变化,调整过程缓慢。,6、调频电厂的选择,足够的调整容量和调整范围调频机组具有与负荷变化速度相适应的较快的调整速度。机组具备实现自动调频的条件在电网中的位置及其输送通道、输送能力调整机组的有功功率时能够满足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原则调整过程中不能使中枢节点电压波动超出允许范围对于联网系统,还要考虑调频引起的联络线上交换功率的波动是否超出范围。分为主调频厂、辅调频厂。(其他为非调频厂),四、经济调度(三次调频),1、概述,传统经济调度:最低发电成本或最少一次能源消耗电力市场环境:购电费用最低为目标,传统经济调度的重要任务:进行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和有功功率负荷的最优分配。,火电厂内机组的经济分配火电厂之间的经济分配水火电厂有功功率负荷的经济分配,2、火电厂内各机组间的经济负荷分配,燃料耗量特性B=f(P)燃料耗量微增特性:dB/dP控制目的:全厂发出功率PD时,总的燃料消耗最小。目标函数:(总燃料耗量最少)约束条件:(有功功率平衡),求解方法:拉格朗日乘子法,引入将C对P和求偏导,并令其等于零,得到:,等微增率准则,2、火电厂内各机组间的经济负荷分配,四、经济调度,3、火电厂之间的经济负荷分配,必须要考虑网损修正目标函数:(总燃料耗量最少)约束条件:(有功功率平衡)类似处理,得到各机组之间分配条件:,四、经济调度,4、水火电厂之间的经济负荷分配水火联合经济调度,水电厂的作用:尽可能多承担调峰调频任务,使火电厂减少出力且运行平稳降低煤耗需要保持高水头运行,以提高效率特殊性:水电厂分为多年调节、年调节、日调节和径流式水电厂。梯级水电厂之间的联系和制约。同样水量在不同水头下的出力不同,四、经济调度,4、水火电厂之间的经济负荷分配水火联合经济调度,处理方法:引入水煤换算系数,将水量转换为煤耗,即将水电厂转换为火电厂处理,然后再利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显然,实际应用中,应该是水头的函数,此时显然在优化时更为复杂。其本质是将水换成煤,水电厂等效为火电厂。,五 AGC总论(Automation Generation Control),能量管理系统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闭环系统。2003年6月,全国省级以上电网中,已有31家投入了AGC功能。,AGC的基本目标,使全系统的出力与负荷相匹配将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调节到0,保持系统频率为额定值控制区域间联络线的交换功率与计划值相等,实现各区域内有功功率的平衡在区域各个电厂间进行负荷的经济分配,第二个目标也称为LFC(负荷频率控制),AGC的一般过程,AGC的区域控制误差(ACE)ACEi=bidf+dPT,I,根据控制目的不同:典型控制方式定频率偏差控制定交换功率控制定频定交换功率控制,与AGC相关的发电机组运行方式,发电机的几种运行方式:停机方式:故障或检修状态备用方式:冷备用,热备用手动方式:不受AGC自动控制调度员直接控制方式:调度员远方控制机组带基荷方式:AGC控制下,但是设定为基荷发电。带基荷和调频方式:AGC的完全控制,根据ACE计算分配功率增量,随时增减出力。,与AGC相关的发电机组运行方式,运行方式转换:除了停机方式外,机组运行方式可由调度员遥控更改运行方式,使其转入调频状态。出现下列情况,调频机组需要转为手动方式:自动调功装置开关跳闸,无法遥调出力。机组遥测不正常。机组控制机构异常。,AGC的系统结构,采集的信息:调频机组出力系统频率偏差联络线交换功率功率AGC的工作过程采集信息功率分配设定出力远动传送执行机构控制,AGC与其他应用软件的关系,机组组合,发电计划,水电计划,负荷预测,AGC,交换计划,安全约束调度,状态估计,最优潮流,计划,限制,潮流,网损修正,六、AGC性能评价指标,A1、A2标准介绍,A1:控制区域的ACE在任意10分钟内必须至少过零一次。即:不允许任意连续十分钟达不到控制目标。A2:控制区域的ACE在任意10分钟内的平均值必须控制在规定的范围Ld内。即:不允许任意连续10分钟平均控制效果超标。NERC(北美电力系统可靠性协会)要求控制合格率在90以上。,六、AGC性能评价指标,A1、A2标准缺陷,没有体现对频率质量的要求。增加了机组的无谓调节。在事故情况下,互连的控制区域在未修改交换计划前,难以作出较大的支援。,六、AGC性能评价指标,CPS1、CPS2标准,1min内ACE平均值,2s采样一次 1min内频率偏差平均值,1s采样一次B为控制区域设定的频率偏差系数,有符号,单位10MW/HZ 为互联电网对全年1min中频率平均偏差的均方根控制目标值。,六、AGC性能评价指标,0,该区域在1min中过程中高频超送或低频少送。,六、AGC性能评价指标,CPS1、CPS2指标的统计公式,KCPS1=200%,即KCFKCPS1=100%,AGC性能符合CPS1标准。100%KCPS1,ACE对频率质量影响超过允许范围。,六、AGC性能评价指标,CPS2指标:与A2类似,B 控制区域的频率偏差系数。B1 整个互联电网的频率偏差系数。互联电网对全年10min频率平均偏差的均方根值的控制目标值。,六、AGC性能评价指标,CPS1、CPS2与A1、A2的比较,CPS标准克服了A1、A2标准未涉及电网频率控制目标的缺陷。CPS标准不要求ACE在规定时间过零,可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调节。CPS标准对各控制区域对电网频率质量的功过评价十分明确,特别有利于某一控制区域内发生事故时,其他控制区域对其进行支援。CPS标准对数据采集提出了更高要求。,

    注意事项

    本文(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软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