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效培训ppt-筑龙网.ppt

    • 资源ID:6468913       资源大小:8.11MB        全文页数:15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效培训ppt-筑龙网.ppt

    关于对科技创新与创效的理解和思考,目 录,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二、科学技术创效与创新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四、技术创新与创效实现对策,2,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科技科学和技术的总称1、科学的概念 科学是整理事实,整理事实是为了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事实包括历史、社会、自然界和其他的客观存在。规律和事实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相关领域的“事实”和“规律”,就进入了该领域的科学殿堂。科学是一种事业,在社会总体功能中的表现有以下两方面:一是精神文明方面,认识世界是科学的认知功能;二是物质文明方面,即改造世界是科学的生产力功能。综上,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发展变化的知识体系。,3,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2、技术的概念 技术是为某一目的的实现,根据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方法、技能、流程以及相应的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有五层含义:(1)技术是有目的的;(2)技术实现需要社会协作;(3)技术主要表现是硬件(工具、设备等),是软件(流程、方法、技能等);(4)技术表现形式规则,即生产使用的机具制造规则、软件使用规则等;(5)技术与科学一样,是成套的知识体系。,4,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1)科学的要素有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公理等;技术的要素包括经验理论技能、工具和设备等。(2)科学主要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主要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改造自然。(3)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科学的价值主要在于深化人类认识,增加人类知识宝库;技术回答“做什么”、“怎么做”,技术的价值主要在于实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4)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现实。,5,一、科技创新与创效概念,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5)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6)科学是创造知识的研究,科学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技术是综合利用知识的研究,技术成果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技术装置等。(7)科学是技术的升华;技术是科学的延伸。(8)科学中有技术,如物理学有实验技术;技术中也有科学,如杠杆、滑轮等涉及的力学原理。,6,二、科学技术创效与创新,1、创效科学技术创造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体现在用较少的钱办同样的事,乃至办较多的事;社会效益体现在用一样的钱实现更广泛的积极作用,包括扩大知名度、促进行业总体进步、缩短工期、提高性能、提高管理水平、保证安全、保护环境等诸多方面。2、创新 指首次使用、第一次确定、突破常规、一定范围内独一无二等;均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效率有贡献。,7,二、科学技术创效与创新,3、创效与创新关系(1)科技创新与创效更多地表现为技术的创新与创效。(2)创新是手段,创效是目的;创效是重点,创新是亮点;创新服务于创效,创效依附于创新;创新可提升创效影响力,创效利于创新推进。(3)创效成果是企业的普遍追求,容易得到广泛认定;创新是一种升华,必须付出一定的资源和投入方可得到认同。(4)创效要以效益最大化为重点,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加强知识积累,进行创造性劳动;创新要“跳”起来看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维、新方法、新工艺,并进行资源投入,注重创新过程的深化研究,以便实现管理技术和认知体系的升华。,8,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 工程实施一旦具有明显创新,必然创造可观的综合效益。创新成果异常显著,一般表现为综合效益的异常突出。,9,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大楼钢结构安装实现了明显创新,相应的,由此创造的效益也非常突出。,10,主楼建筑面积 472,998m2最大高度 237m层数 52地下室 18.2m地下层数 4钢结构 18万吨混凝土 30万m3 幕墙 10万m3电梯 79部演播厅 32个,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立面上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两塔楼悬臂分离施工F37F39层刚性件7处合龙完成10处合龙。,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第二阶段:逐跨阶梯延伸安装F37F39层的转换层结构全部完成。,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立面上分三个阶段,第三阶段:合龙后,F39层以上内外结构逐跨延伸安装完成全部悬臂结构。,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立面上分三个阶段,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1)央视新址工程悬臂合龙施工技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实现了结构形式和外部围护方式的创新,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因而获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同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为企业带来的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20,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世界上第一个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世界上第一个多面体空间刚架结构,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气枕外观,膜气枕外观效果设计技术为实现“水立方”外观效果,体现“水”的主题,膜材颜色的选择外层淡蓝色膜材,内层采用无色透明镀银点膜材。内层镀银点膜材的镀点大小及密度按不同区域的日照强度,呈渐变分布.气枕矢高均控制在跨度的1215%。立面起伏,富有动感.体现了“水”的主题。,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2)水立方工程,气枕搭建,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内筒施工平台实现了少支撑、大流程、协同化提升,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巨量。,25,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概况,总建筑面积45.1926m2;地下室四层(局部夹层五层),面积11.0214万m2,主要为停车库及地下广场和设备用房;地上103层,直升机平台高度440.75m,面积24.9422万m2,70层以下为智能甲级写字楼,以上为白金五星级酒店。,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概况,筒中筒结构(砼内筒+钢结构外筒)外框筒:巨型斜交网格体系,钢管柱沿竖向分17节段,每段30个直段钢管柱和15个“X”形节点,钢管直径1800mm800mm,最大钢管壁厚55mm,椭圆拉板厚度100mm。,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概况,67层以下为内外两个6边形组成的混凝土筒结构;68层以上为三个外扩小筒三面倾斜圆弧墙结构。,67层以下典型平面,67层以上典型平面,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工程难点:塔吊高空转换,67层以下塔吊定位图,67层以上塔吊定位图,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3)广州西塔工程,超高层智能化整体顶升工作平台及可变模架体系,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4)沈阳地铁2号线超浅埋隧道,跨度28m;创新采用了新预筑法,避免了大开挖,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实现了技术创新,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2,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1、工程实践中,技术创新与创效一般总是相伴而行(4)沈阳地铁超浅埋隧道预筑法,33,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1)环球大厦主楼基坑支护利用合理拱轴线的思路;(2)南京体育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方法;(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钢混框架作为重型屋盖模版的支架的方案;(4)南京南站的整体平移;(5)华能大厦斜轨平移。,34,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1)环球大厦主楼基坑支护利用合理拱轴线的思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1)环球大厦主楼基坑支护利用合理拱轴线的思路,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2)南京体育场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无缝施工的方法,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成功地解决了81.6m高,模板及支架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和施工安全;达到了缩短工期、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效果。,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钢混框架作为重型屋盖模版的支架,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4)华能大厦斜轨平移,39,中庭屋盖钢结构滑移,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4)华能大厦斜轨平移,40,中庭屋盖,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4)华能大厦斜轨平移,41,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的整体平移,42,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钢结构概况,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钢结构概况(南北向剖面图),44,与高架设计分界,与高架设计分界,正线,北,京沪场正线(P轴)及相邻两条到发线(N轴、Q轴)2010年3月底满足铺轨条件,沪汉蓉场,南,宁安场正线(D轴)2010年1月13日满足铺轨条件,沪汉蓉正线(J轴),W,A,417200,30000,30000,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钢结构概况,传输激光测距系统激光测距设备,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2、技术创新关键是思维方式的创新(5)南京南站钢结构概况,滑移卸载系统平衡水平分力装置 单元就位,单轴卸载,三、关于技术创新与创效,3、创新要坚持“跳起来”观察问题,处理问题(1)提升视点:岗位视点,施工总承包视点,设计施工一体化视点,行业视点;(2)重视知识面拓展;(3)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创新思维更需要技术细节万无一失的保证;(4)集思广益,多纳歧见;(5)干出来是工匠,总结出来时工程师,取得高等级科级成果才能称其为高水平工程师。4、提高视点,要重视知识积累。“跳起来”需要动力,这个动力就是知识。,47,四、技术创新与创效实现的对策,1、建立运行畅通的技术工作体系。2、培育一支专业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营造创新与创效紧密结合的良好工作氛围。3、强化科技进项目、项目促科技的工作思路,让新技术研究进入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通过项目实施促进企业技术人员技能的提升。,48,四、技术创新与创效实现的对策,4、以项目为载体,坚持工前策划、工中跟进、工后总结的技术研究方法,特别要加强技术成果培育的“后处理”环节,实现技术研究源于项目、高于项目的预期目标。5、强化激励机制建设,要重奖在技术创新、创效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人员。6、创造条件,提供技术人员广泛接受新知识、扩展新视野、了解新动态的受教育条件,持续扩展知识面,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双优化”能力和水平。,49,目 录,一、研究背景二、开题准备三、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四、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五、内容的取舍六、10项新技术的总体情况介绍及各版比较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一、研究背景,2.研究时点 10项新技术已历经两次升级换版 1994年下发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知;1998年和2005年两次升级换版,,二、开题准备,2.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内容沿革2.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内容变革,二、开题准备,1994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高强混凝土技术 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建筑节能技术 硬聚氯乙烯塑料管应用技术 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 建筑防水工程新技术 现代管理技术与计算机应用,二、开题准备,1998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38小项)深基坑支护技术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高效钢筋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应用技术 新型建筑防水和塑料管应用技术 钢结构技术 大型构件和设备整体安装技术 企业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二、开题准备,2005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44子项,93小项)(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3)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4)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5)钢结构技术(6)安装工程应用技术(7)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8)建筑防水新技术(9)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10)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二、开题准备,3.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应用载体导入 1994年推出了首批31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2002年制定出台了建设部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二、开题准备,4.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历史作用 建筑业10项新技术是建设部率先提出的行业技术政策,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外家喻户晓的品牌。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经成为引领企业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带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开题准备,5.业内权威人士对10项新技术的解读,二、开题准备,1)原住建部总工程师的王铁宏认为:首先要搞清楚是10大新技术还是10个建筑领域,现在已是10个建筑领域,其覆盖面就不能仅限于10项具体技术。其次范围是建造技术还是建筑业,如果是建造技术应局限于施工技术,如果是建筑业则应扩大范围。三是应由建筑技术向土木工程技术延伸突破。四是应由建筑技术向节能环保、减排技术延伸突破。,二、开题准备,2)中国土木学会会长吴之乃就绿色、节能减排和设计技术提出:要引入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勘察技术、住宅产业化技术、风险控制技术、综合防灾减灾技术。,二、开题准备,3)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建筑管理司司长金德钧就10项新技术定位与管理技术等提出自己的见解:一是“10项新技术”已经是建筑业的一个品牌,所以名字不能改。在保持其原有基本定位、在原有的领域中,根据目前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增加新的技术。10项也可以是单项技术,也可以是综合技术。扩大内容后不要求系统性。,二、开题准备,二是设计技术不能不考虑,也不能考虑太多。建议在设计中主要增加绿色建筑技术的内容。三是管理技术根据需要加入,不要求系统性。四是可以增加抗震技术、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水处理技术、新能源的利用技术。,二、开题准备,4)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总工程师联合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孙振声表示:10项新技术应以施工技术为主,2005版引入了很多设计技术,但对设计的推进作用不大,所以新版还是应该以施工技术为主。10项新技术推广不应该强调经济效益,更应该考虑综合效益,如安全、质量、社会效益等。建议增加太阳能利用、透水路面、建筑垃圾处理等环保技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既有建筑加固改造技术、节能建筑检测技术。,二、开题准备,5)2005版汇编工作具体负责人施炳华教授表示:一是在选择新技术和推广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请专家审核明确适合推广的新技术。二是在验收中专家对新技术示范的目标、新技术使用的深度要求不高,有的专家对新技术也没有深入的了解,造成验收没有深度。三是对新版内容框架提出了引入土木工程技术;删除老技术引入新技术。,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结合国内外新技术发展实际情况,编制面向行业、带动企业技术升级换代的技术政策性文件。,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2.基本原则 一是10项新技术取舍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要重视“四节一保”新技术,特别是节能减排技术,要绿色技术的引入。二是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三是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及发展方向。四是注重地区差异,气候差异,既体现新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又能做到先进性,尽可能使新技术内容达到“新”的要求。五是以建筑工程为主体,兼顾土木工程领域。,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3.基本思路 考虑到建筑业10项新技术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应用,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已是家喻户晓,业内人士十分认可。经过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覆盖范围、10项新技术定位、新技术规模大小、具体技术选择原则、产业导向、新技术引领和示范作用等问题反复讨论后,形成了以下基本思路:,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1)保持稳定性 保持格局不变,仍然设10项,表达格式不变。具体技术表述方式仍然采用“主要技术内容、技术指标、适用范围、已应用的典型工程”。2)突出创新性,保持国内“平均先进”水平。突出“新”,在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选用技术应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新成就和发展方向。,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3)保证权威性 编写人员为本领域的权威专业人士。对于所提出的新技术一般要经过专家论证,或经过鉴定、验收、评估、查新等程序。4)保持口径协调性 与建设部及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新技术政策与口径相符合。,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5)体现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6)表达国家政策导向 着重加入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创新技术内容。倡导利用工业化、可循环再生技术和产品。如利用水、光、风资源技术、利用建筑垃圾废弃物等技术。,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7)覆盖范围适度扩展 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它土木工程;突出绿色施工、抗震加固等施工技术,同时考虑与材料、设计必要的衔接;突出智能监测等新兴领域的技术,也包含传统技术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三、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8)技术内容要具体 各项技术命名尽可能准确,外延和内涵尽可能清晰,以便选择应用和评价考核。9)突出重点 各项涵盖新技术数量既要保持相对均衡,又要突出重点,不面面俱到。既要尽可能将各地区、各行业创造的新技术列入,又不能不加区别,全部纳之。既要顾及相对落后地区的情况,又不能没有“新”的特性。,四、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1.研究方法1)广泛调查,系统研究。网上检索;问卷调查;专家座谈。,四、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2)了解背景,理清思路。收集10项新技术发展沿革;了解政府及相关方意图;确定研究基本思路、指导思想和总 体框架。,四、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3)内外结合,广集资源。大组与小组相结合,以小组研究为主;专家与研究人员相结合,全面吸取多方 意见;研究小组活动与广泛征求意见相结合,争取各方支持。,四、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4)尊重专家,有效沟通。多层面吸取意见(各级协会、政府及 企业);领域专家意见第一;内部意见协调,充分沟通,务求一致。,四、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2.实施过程 1)通过专业机构进行网上检索,2)专家咨询,3)以问卷方式进行相关调查,4)召开首次会 5)分组活动 6)汇总意见 7)确定基本内容 8)召开大会 9)召开审查会 10)召开审定会,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与以前各版内容比较及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1.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2.与以前各版内容比较3.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1.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 修订后的“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在内容上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1)新技术10项的内容及其组合方式做了较大的调整。2)拓宽了覆盖面,包括新技术的10项及其覆盖的108子项技术,除用于房屋建筑领域的96子项技术外,还适度增加了水电、铁路、交通等领域的新技术12子项;实现了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兼顾土木工程施工的预期目标。,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3)突出了施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4)重视单项技术的确切定义和描述,,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5)统一取消了描述性词汇,直接表述具体技术内容。6)第1、4、6项中包含了房建外的其他土木领域具体技术共12子项,。,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7)新增新技术反映了新技术发展导向、热点技术、国民经济发展阶段要求、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如反映现阶段发展水平和热点的技术有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消能减震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如绿色、低碳、节能减排技术有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建筑外遮阳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如体现安全管理的新技术有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如前沿技术有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如经济发展一定阶段需要的结构无损拆除技术、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有的是水利工程与铁路工程领域最新技术成就如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综上所述,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覆盖范围大、兼顾先进性与适用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反映了建筑业新技术成就,推进有一定难度,必须从管理与技术推进上协同努力,方能取得成效。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十大领域技术如下:,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2 混凝土技术 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5 钢结构技术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7 绿色施工技术 8 防水技术 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10 信息化应用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 桩)复合地基技术1.4 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 1.5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1.6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 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1.9 逆作法施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1.10 爆破挤淤法技术1.11 高边坡防护技术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 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施工技术1.14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5 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1.16 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2 混凝土技术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2.4 轻骨料混凝土2.5 纤维混凝土2.6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2.7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8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3 钢筋及预应力技术3.1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3.2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3.3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3.4 无粘结预应力技术3.5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3.6 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7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 3.8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4 模板及脚手架技术4.1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4.2 钢(铝)框胶合板模板技术4.3 塑料模板技术4.4 组拼式大模板技术 4.5 早拆模板施工技术4.6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4.7 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4.8 贮仓筒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装施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4.9 插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 4.10 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4.11 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 4.12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4.13 预制箱梁模板技术 4.14 挂篮悬臂施工技术4.15 隧道模板台车技术4.16 移动模架造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5 钢结构技术5.1 深化设计技术5.2 厚钢板焊接技术5.3 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 5.4 钢结构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5.5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5.6 住宅钢结构技术5.7 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 5.8 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 5.9 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 管线综合布置技术6.2 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3 变风量空调技术6.4 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6.5 大管道闭式循环冲洗技术 6.6 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6.7 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6.8 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6.9 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6.10 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 6.11 大型储罐施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7 绿色施工技术 7.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7.3 预拌砂浆技术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7.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7.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7.8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7.11 供热计量技术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 7.13 植生混凝土7.14 透水混凝土,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8 防水技术 8.1 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 8.2 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 8.3 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 8.4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技术8.5 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6 聚乙烯丙纶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粘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8.7 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9.1 消能减震技术 9.2 建筑隔震技术 9.3 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9.4 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 9.5 结构无损拆除技术9.6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拆除技术9.7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8 结构安全性监测(控)技术 9.9 开挖爆破监测技术9.10 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9.11 一机多天线GPS变形监测技术,六、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介绍,10 信息化应用技术10.1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10.2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10.3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10.4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10.5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10.6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0.7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0.8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六、与前版内容比较,六、与前版内容比较,六、与前版内容比较,六、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3.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与以前各版验收对比,六、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六、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六、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用不同版的10项新技术,对同批工程进行试验收,得出如下结论:(1)10项新技术内容有很大扩展,从初期的10项具体新技术逐步转变为10项或叫做十大技术领域的新技术。(2)按94版、98年新技术验收同批项目,其实施内容均基本实现全覆盖,说明10项新技术水平已有很大提升,94版和98版的所谓新技术,现在已经成为相对成熟的技术。,六、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3)10项新技术逐年实现升级换代。(4)2005版新技术工程扩充较多,但个别项存在术语边界界定不清晰的情况,因而用2005版验收的示范工程,其应用新技术项呈跳跃式增长,其余各版应用新技术项基本持平。(5)技术含量高的高、大、难、新项目,新技术应用有望与一般示范工程新技术应用项拉开档次,新技术应用项数基本可如实反映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六、新技术示范工程试评价实例,(6)根据国家政策导向,2010版引入有关节能、绿色及其它的新技术,内容较新,实施相对难度较大,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才能实现。(7)各项覆盖情况基本一致。综上,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与2005版比较,保持相对稳定,但涵盖面有所扩大,技术内容相对较新,实施难度有所增加。,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建筑业10项新技术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2010版10项新技术的发布和实施,已成为建筑行业广泛关注的重要事件。在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发布前后,深刻地感受到了各界人士对此项工作的热情,同时更加感到此项工作的重要,也为我们参与此项技术研究人员肩负的沉重责任而感到压力。,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一直以来,我对10项新技术利用“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这个载体,进行推进的情况有过一些思考,现和盘托出,请各位领导和同行斧正:,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1.推进10项新技术,旨在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水平。是系统工程;重在策划;实施过程管理到位至关重要;实施效果是体现应用水平的唯一标准。,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2加大培训力度,首先在“知”上下功夫,以“知”促“行”。1)“知”不易要特别强化培训“知”就是培训学习;10项新技术内容非常丰富;10项新技术涵盖专业领域极其宽泛,涉及专 业技术非常复杂;总体把握,深入学习,让专家更专;不能一蹴而就,要持续深化学习。,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2)“行”更难变“要我行”为“我要行”在“知”的基础上才能“行”;“行”就是行动,就是贯彻落实;行新技术之策应是企业追求进步的原动力;领导重视,责任落实,行动有序,才能行 之有果;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才能化“难”为“易”。,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3)以“知”促“行”不懂得“革命”的道理,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知”是前提,“行”是手段,达效是目的;知之不深,行之必谬,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知知技术,知标准,知控制要点;行行相应的新技术,既是“行”,就必须 强化管理;严格遵循“P-D-C-A”之规而行。,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3.建筑业10项新技术,关键是“推广应用”1)重点突破 有所为,有所不为依据企业特点和 专业特性;总体计划,分步实施;领导重视,群策群力;示范先行,以点带面。,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2)因地制宜 推进地区和行业技术进步为“上”;正视地区差异此“成”非彼“成”;结合地区特点创新推广应用;有所补充,有所发展。,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3)新技术推进是一件复杂的事 走新“路”比走老“路”更费力,开辟新“路”更难;决策者的决心是成败的关键;在推进10项新技术方面,技术人员应有 更大作为;技术人员要学会“借力”做事,要敢于 和善于创新。,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4)推进建筑业10项新技术,协会和学会具有先天优势 推进10项新技术是系统工程;专家资源丰富;熟悉全国情况(行业、区域);协(学)会与专业分会可以优势互 补形成“面”上的普及教育和“点”上的深化教育;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是推进技术持续 进步的“抓手”。,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4.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良好载体 1)10项新技术与“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依存关系紧密 前者是后者的载体,后者是前者的抓手。所以,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进,必须通过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进而带动10项新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2)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一种工程活动 开展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活动,意在用科技和管理进步的方法和手段,促进建筑行业工程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示范工程实施过程,必须强调经济技术指标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3)“重”在实施过程 实施过程决定实施效果。所以抓好建筑实施过程,如:抓实施方案制定、实施主体责任确定、实施组织、技术交底、实施工序工艺验收和实施总结等各个环节的工作非常重要,务必高度重视,才能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七、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4)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要重视工程效果评估 推进“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是手段,是措施,目的是提升工程总体实施效果,即能够缩短工期,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提升质量水平,降低成本。,7 绿色施工技术,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7 绿色施工技术目录,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内容(14项):7.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 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7.3 预拌砂浆技术 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 7.5 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系统施工技术 7.6 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 7.7 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7 绿色施工技术目录,7.8 工业废渣及(空心)砌块应用技术7.9 铝合金窗断桥技术7.10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 7.11 供热计量技术7.12 建筑外遮阳技术 7.13 植生混凝土(石云兴教授讲)7.14 透水混凝土(石云兴教授讲),7.1 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传统基坑施工时,降水是用水泵连续抽排,地下水的浪费是巨大的。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多采用基坑侧壁帷幕或基坑侧壁帷幕+基坑底封底的截水措施,阻截基坑侧壁及基坑底面的地下水流入基坑,同时采用降水措施抽取或引渗基坑开挖范围内的现存地下水的降水方法;帷幕常采用深层搅拌桩防水帷幕、高压摆喷墙、旋喷桩作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其特点是:抽水量少,对周边环境不造成影响,不污染周边水源,止水系统配合支护体系一起设计降低造价。,7.2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施工过程水的回收利用技术包括雨水回收利用技术与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施工过程水的回收利用使得整个工程施工期间除饮用水外的消防、降尘、车辆冲洗、厕所冲洗、结构施工养护(主要为混凝土养护)、基坑支护用水,如土钉墙支护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施工砌筑抹灰和装修施工等所有用水;其特点是减少人工,节约抽水的用电量,降低了工程成本,减少地下水的使用,节约了水资源等,因此2010版增加了该内容。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包含两种技术:一是利用自渗效果将上层滞水引渗至下层潜水层中,可使大部分水资源重新回灌至地下的回收利用技术;一是将降水所抽水集中存放,用于施工过程中用水等回收利用技术,适用于在地下水面埋藏较浅的地区。,7.3 预拌砂浆技术,预拌砂浆是指由专业生产厂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运至使用地点,并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的拌合物。干混砂浆是指由水泥、干燥骨料或粉料、添加剂以及根据性能确定的其他组分,按一定比例,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和使用。,7.4 外墙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墙体自保温体系是指以蒸压加气混凝土、陶粒增强加气砌块和硅藻土保温砌块(砖)等制成的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和陶粒砌块等为墙体材料,辅以节点保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项目技术创新管理与创效培训ppt-筑龙网.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