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复习感悟与应试策略.ppt

    • 资源ID:6456137       资源大小:2.08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复习感悟与应试策略.ppt

    教学感悟与应试策略,“二轮复习”的目标定位,“二轮复习”是高三复习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强化主干内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通过解题训练提升实战能力的关键时期。本轮复习的首要任务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把主干知识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梳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次是通过专题、专项练习提升解题水平,使解题策略与方法明确化、清晰化、规范化。同时进一步培养和强化对地理事物发展变化原理和规律,以及内在联系的分析、应用能力。,明确不同内容的复习方法区域地理:夯实基础,强化定位,强化区域综合分析能力。自然地理:弄清原理,学会分析,强化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文地理:明确观点,学会评析,强化应用能力培养。,教学建议 夯实双基,紧抓核心主干知识 考生对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以及学科基本技能的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是解答好地理试题的前提。而导致考生考场失分的首要因素是平时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理解不够透彻,掌握得不够扎实。例如回答第37 题第问“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时,许多考生不知道分析气候干旱应该从“降水”和“蒸发”两个方面来进行,只回答了沿海地区降水少的原因,而漏答了“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2 分),蒸发旺盛(1 分)”的得分点。又如37 题第问“你认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图示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而部分考生赞成种植芦笋的理由居然是“土壤肥沃”。所以说,对于河流、气温、降水、等高线、经纬网、区位因素等地理学科的核心要素的分析方法,大家一定要熟烂于心。另外,不要因为近三年来新课标卷都没有考地球运动的内容而忽视这一核心内容。,教学建议 重视空间定位,提升区域综合分析能力 区域空间定位是一切地理问题研究的起点。地理位置制约着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及其成因,循序渐进地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区域定位,掌握重要经纬线穿越的地理事物,是突破区域定位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复习时需注意:七大洲通过的主要纬线以及中部通过的经线;重要纬线,如回归线、极圈、赤道等通过的岛屿、水域、地形、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重要经线,如本初子午线、120E 经线、180经线、20W 经线、160E 经线等通过的地貌单元、特殊景观;主要气候类型的经纬度范围,如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同时,要注意将经纬线和轮廓线结合起来,互相映证,确立区位。对于中国地理区域空间定位,要掌握按每隔10的经纬线经过的省区或地形区。记住每个省区的轮廓图。区域问题的综合分析方法是:区域定位特征描述成因分析或条件评价开发利用问题及解决措施;气候类成因的分析方法是: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及季风环流)下垫面(地形、海陆、洋流)。,教学建议 初中高中地理一体化复习 初中相关知识是必考内容;区域地理是系统地理的载体,由区域导入系统;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来源于区域地理现象。高考不是考查具体的区域地理知识,而是重点考查区域的分析方法,因而案例法贯穿始终;经纬网的应用是空间定位和时间计算的基础,要重点复习;等高线是学习等值线的基础,规律、方法要掌握;区域地理概况中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与系统地理中的原理、规律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复习;具体区域的复习除案例外,不宜太细,能够大致定位即可;关注区域定位、比较优势、问题的成因以及因地制宜解决的措施。以区域为中心,把相关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加以整合,运用必修知识,特别是必修三的研究方法,进行区域地理分析(主要特征优劣、人文与自然的联系,发展方向,基本措施);参考教材,学习基本的分析思路和方法;参考考题,分析在没有区域知识背景下,如何考区域。复习初中地理时,要以高中系统地理原理、规律来统领,不要具体琐碎。,教学建议 重视图表,深挖信息充分挖掘图文材料中的信息:重视图例,要善于充分利用图表、文字材料中的信息,从材料中寻找答题思路和要点。纵观近年高考试题,地理图像的来源非常广泛。虽然我们永远不可能穷尽地理图表,但能做到穷尽信息。试题中的信息有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显性信息就是题干中提供的明确解题条件,主要呈现方式有文字材料、图像材料和数字表格等。文字材料主要交代了命题的情景,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某区域在某时发生了什么地理事件。图像材料的类型主要有空间分布图、景观图、等值线图、统计图、剖面图等。有时,甚至题干中括号中的数字和文字决不能忽视,因为这些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隐性信息是指隐藏在题干选项和地理图表中,需要通过分析联想才能获取的信息,如有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现象本质、地理各要素的联系等。为此我们应该掌握常见的地理图表阅读方法和步骤,注重读图的规范化、程序化,一般都要遵循“图名图例内容(不同类型的地图分析方法不同)”的阅读步骤。对地理图表中出现的任何一个地理要素均一一判读出来,并能够利用地理原理、规律思考其内在联系。为了提高读图、析图能力,还应该让学生多总结练习题中的各类地图,将其收集后归类总结分析。,教学建议 重视地理整体性原理的应用,重视自然地理过程分析 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的变化,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运用地理整体性原理是地理学科非常重要的思维方法。对于地理过程的分析也是高考高频考点,受到命题者青睐。如海岸线或湖岸线变化过程,三角洲生消过程等。如选择题45题,既考查了暴雨、流量、湖泊之间的关联性,又考查了水位变化过程。,关注生活,关注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2012 年除了新课标卷考查现实生活,关注热点外,其他各地高考的试卷也是如此,如上海卷12 题涉及南海问题及海洋开发;江苏卷34 题涉及“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太空交会对接,28 题涉及我国第28次南极科考;重庆卷57 题借德班气候大会考查南非;北京卷借伦敦奥运会考查英国自然特征等。因此,平时要多多关注现实社会中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多看报,多看新闻联播等。要主动将书本知识、课堂知识与现实社会中的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从小处、从身边、从地理角度感知生活,让地理学习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发芽。,教学建议 必修与选修的关系内容:选修(旅游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属于应用地理,是必修知识的拓展与延伸。针对三选一,集中精力重点复习其一,不要平均分配精力。以必修为主,带动选修。将必修与选修进行整合,不必为选修备考花过多精力。选修基本内容掌握即可,分析思路和方法可与必修统一训练。答题时选择自己更容易答的,并不一定选择自己重点复习的模快。,重视正确的地理观点教育,中国的人口问题:控制生育,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中国的城市化: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要降低城市门槛,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三大产业比重:发达国家三大产业比重,我国东部地区三大产业比重中国的粮食安全:中国粮食自给率90%,正确理解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生态退耕)中国的能源安全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理解全球变暖原因 大时间长度内以自然原因为主,近百年来以人为原因为主。,教学策略,开放性问题:多让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例如:2011年四川卷 水资源的开源节流措施;分析我国东部沿海风能丰富的原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习能力:让学生“思”、“悟”,做近十年高考题,背经典题答案,例如2010年安徽卷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培养学生区域比较的意识整合分析不同版本教材中的案例:这些案例会成为高考题 如四川田纳西河流域重视自然地理过程的完整分析 如三角洲、洪积扇的形成熟记重要地形区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比如比较云贵高原与印度德干高原的海拔高低熟记重要地理分界线:如2011四川卷我国内外流域分界线,区域地理要不惜时间:区域地理的综合分析最能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区域可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重视区域定位和区域综合分析关注时事地理:引导学生关注新闻,关注重大工程、热点地区,对于热点地区,一般是考查区域的地理特征。教学应适当拓宽:适时补充一些地理学科的新研究成果,比如补充三沙市设立的材料,影响蒸发的因素。拓宽信息渠道:关注地理学报、中国国家地理、电视节目地理频道、中国统计年鉴等,这些都是高考命题选材的主要渠道。如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汉水谷地土地利用结构图,开放性试题(2012课标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位于热带,全年气温高,蒸发旺盛;(受东部山脉的阻挡)处于东南信风的山地背风坡,不利于降水;(势力强大的)沿海寒流的减湿作用强。,(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地下水和冰雪融水,(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观点一: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观点二:不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芦笋生长耗水量大,当地本来水资源缺乏,种植芦笋会使当地水资源更为紧缺。,引导学生讨论,发散思维,洪积扇发育在山前 图中A所代表的就是洪积平原。它一般是由于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多个洪积扇连接最终形成洪积平原。该地貌组成物质的分布特点是:扇顶粗,边缘细。洪积扇的物质结构,一般是顶部物质较粗,主要为沙、砾,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的物质逐渐变细,边缘一般多为沙、粉沙及亚粘土,所以冲积扇是较好的含水层,边缘常有泉水出露,可发展自流灌溉。洪积扇发育于干早、半干旱的山前,冲积扇形成于湿润、半湿润的山前。洪积平原的形成过程: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降低搬运能力减弱泥沙堆积。,答案: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洪积扇:在山区,由于地势陡峭,洪水期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当水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称为洪积扇。,人教版必修1(79页)课文关于洪积扇地貌的形成过程的叙述:,重视课本语言2010全国1卷(2)分析乙地(法国罗纳河下游)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图中B所代表的就是河漫滩平原。它一般是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河水淹没,继续接受沉积。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的形成过程: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水下堆积体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形成于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地区,图中C所代表的就是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是指河口地区的冲积平原。它以河流和海洋相互作用,河流沉积占优势的产物。河流到达海洋人海口处,由于流速极缓、水流扩散,将携带的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积下来,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三角洲在平面上的外形略似顶尖朝向陆地的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且纵横交错,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若干个三角洲连在一,便形成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过程:水下坡度平缓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堆积三角洲连接形成三角洲平原。,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河流输沙量大、入海潮差小、潮流搬运能力弱是河流三角洲发育的重要条件。,课堂教学要适当拓宽2008广东地理卷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10年间减少了40毫米。读图10,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930题(双选)。,29.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解析:读图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变化约为-40mm/10a,呈减小趋势;西北地区的蒸发量变化幅度为80mm,是我国蒸发量变化最大的地区;根据图中数据判断,华北地区蒸发量也呈较少的趋势;由图中数据即可判断,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蒸发量都呈减少的趋势。,30.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日照时数 相对湿度 风速 气温 空气污染程度A.B.C.D.,解析:日照时数越长,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地表蒸发量越大;风速越大,也能加快地表的蒸发速度;气温越高,地表蒸发越旺盛。因此、三项对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而相对湿度越大,大气中水汽含量越大,地表水越不易蒸发;空气污染程度与地表蒸发强弱无直接联系,因此、两项与地表蒸发量不呈正相关。,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造成蒸发皿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风速和日照时数的下降。风弱的时候,气流慢,蒸发面的水汽就不易被带到大气中,而日照减少时,蒸发面接受的能量少,水分子动能减弱,水汽扩散也就减慢,这样,蒸发皿的蒸发量就减小。“小兴安岭之所以蒸发皿蒸发量增大,主要就是由于这个地区气温显著升高,同时日照、风速没有明显减弱。中国大部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减小,已经可以排除是气温下降、地面蒸发量增加和空气增湿的影响结果,而应该归因于日照减少、风速减弱。因此,蒸发皿蒸发量下降可能会对水循环的分量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地面蒸发量减小、大气水汽输送减弱,同时降水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农业生产而言,会导致农田蒸散减弱、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增大,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干旱。另外,中国东北地区蒸发皿蒸发量有一定的增加,加上气温显著升高,一方面可以扩大农业种植区域,提高作物产量和森林固碳及木材蓄积量;另一方面,由于水分消耗增大,可能对当地水循环和水资源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国蒸发量变化趋势:蒸发量每十年减少34.12毫米 通过对资料的统计与计算,发现,尽管在这45年间中国年平均气温以每10年增加0.2的趋势递增,但是蒸发皿蒸发量总体上却以每10年减少34.12毫米的速度递减。其中,夏季下降速率及下降幅度最大,为每10年下降15.59毫米,其次为春季、秋季,冬季变化不明显。“这种变化趋势总体上是与全球保持一致的,”主要原因,“气温升高主要集中在冬季,而对很多地区来说,占全年蒸发量总量比例较大的夏季气温不升反降,这就导致了全年蒸发量显著下降。”从地域分布看,蒸发皿蒸发量显著上升只集中在少部分地区,如大兴安岭北部和北山地区;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则集中在东部、西北北部和南部及西藏南部。在地球上,各地的地形不同,气候不同,蒸发量的大小也就不一样。中国蒸发量最大的地区是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年平均蒸发量(蒸发能力)3518毫米。各个大洲的蒸发量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欧洲。,牢记重要的地理界线地势阶梯界线(1)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西起昆仑山脉,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2)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l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湿润区与干旱区的分界线,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盘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连线。此分界线以东降水丰富,为湿润区;此分界线以西,除天山、祁连山、阿尔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区都比较干旱。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从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三大自然区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从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连线。,2011四川卷 图3为我国部分地区地表年蒸发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5-6题。,5据图中的等值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丙地年蒸发量小于500毫米B图幅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递减C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D400毫米等值线同内、外流区分界线基本一致,6在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的时期,丁区域可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油菜花黄蜜蜂忙 B阴雨绵绵梅子黄C稻田受旱暑骄阳 D落叶遍地秋疯狂,解析:图中丙地位于闭合等值线600mm内,根据闭合等值线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判断丙地年蒸发量大于600mm,选项A错误;图幅南部地区三条年蒸发量等值线都是600mm,说明南部地区年蒸发量由东向西先递增再递减,然后又递增,选项B错误。图中甲地区等值线分布密集,乙地区等值线分布稀疏,说明甲地区单位距离年蒸发量变化甲地区大于乙地区,选项C正确;我国内、外流区域分界线大致是: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经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图中400mm等值线位置偏南。,解析:乙地区土壤中水盐运动表现为淋盐特征时,华北地区正值雨季(七、八月),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高控制,正值伏旱天气。,牢记中国干湿地区分界线湿润地区湿润地区我国干燥度1.00的地区。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但是有可能降水低于800,仍可能是湿润地区,因为蒸发比较少)空气湿润,蒸发量较小。自然植被是各类不同的森林,耕地以水田为主,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其他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及东北三省的北部和东部地区。半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我国干燥度在11.49之间的地区。降水量一般在400800mm之间。自然植被为森林草原和草甸草原。属湿润地区森林带和半干旱地区草原带的过渡。耕地大多是旱地,水田只分布在有灌溉的地区。包括东北平原大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东南部以及青藏高原东南部。海南岛西侧降水量虽大于800mm,但因终年高温,蒸发量大,也属此类。由于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集中夏季,故春旱严重。半干旱地区半干旱地区我国干燥度在1.503.99之间的地区。降水量一般在200400mm,蒸发量明显超过雨量很多,自然植被是温带草原,耕地以旱地为主。包括内蒙古高原的中部和东部,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整个半干旱地区从东北向西南分布。该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牧区。干旱地区干旱地区我国干燥度大于4的西北内陆。包括塔里木盆地、准 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小于200mm,很多地区甚至小于50mm。自然景观是半荒漠和荒漠,只有在有水源的地区可发展绿洲农业,局部地区可发展牧业。,牢记重要地区的地形特征 2011四川卷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6分),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2分);东南暖(高)西北寒(低)(2分);南北温差大(2分),解析:本题综合性较强,综合考查考生的空间定位能力、读图分析问题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思考能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图中所给经纬度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判读出A、B、甲、乙、丙等地的位置或所处大地形区:A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境内;甲位于塔里木盆地;乙位于青藏高原;丙位于华北平原;B位于滇南。(1)确定了图示区域的空间位置,不难答出图示范围内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图示地区的西北部纬度高、接近冬季风的源地,气温低,东南部纬度低、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再加上山地高原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小,冬季气温高。,(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2分);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距离大),航空交通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2分);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2分)。,(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8分),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2分);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的粮食消费量大(2分);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2分);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2分)。,解析:粮食交易中心应建在有足够食的集散地、交通便利、信息发达且粮食销售市场广阔的地方。,(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分),丙地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2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2分);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2分),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2分)。,解析:首先应明确影响我国夏季降水多少的是东南季风、西南季风。青藏高原的东南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沛,由于青藏高原对夏季凤的阻挡,从海洋来的水汽很难影响西北地区,因而西北地区降水稀少。,(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2分);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2分);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2分);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2分);,解析: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主要从种植的作物、熟制等方面描述。,牢记重要地区的地形特征 2010重庆文综(36分)图8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8和表3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分)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2分),主要气候特征: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东部高原地形,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明显,气候类型多样。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解析: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根据图中经纬线和省区轮廓,可以判断出该省为云南。云南南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大部分为亚热带,纬度位置较低,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雨热同期;东部属于云贵高原,西部属于横断山区。,(2)简述A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10分),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民族传统方药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解析: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影响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原材料、土地、劳动力、市场、科技、政策等。,表3 2007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3)根据表3,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8分),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解析:考查工业改善的措施。包括发展教育(科技)、改善水源条件、调整农业结构、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等。答案与表中项目逐一对应。,牢记重要地理数据2012全国卷 某大河的一条支流与干流之间存在“吞吐”关系,图2示意该支流出口处19702000年间年净径流量(输出径流量与输入径流之差)和年净输沙量(输出泥沙量和输入泥沙量之差)。根据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完成35题。,3下列各时间段中,年净径流量与年净输沙量变化趋势最接近的是A19701976年 B19771984年C19801989年 D19892000年,4该支流流入 A黄河 B长江 C辽河 D黑龙江,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河流的特征。黄河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约为580亿立方米,长江近10 000亿立方米,辽河126亿立方米,黑龙江3465亿立方米,珠江年径流量:3338亿立方米;雅鲁藏布江年径流量为1359亿立方米;根据该支流净径流量多年平均值1 500亿立方米,可排除A、C两项;再根据该支流净输沙量多年平均值可知,该支流流入长江。,51983年以来,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最可能的原因是该支流流域()A建设用沙量增加 B兴建水库和森林覆盖率提高C矿产资源开发力度加大 D连续干旱,解析: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1983年以来,该支流年净输沙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该支流的年净径流量呈上升趋势,说明与水量无关,最可能的是该支流流域通过兴建水库和提高森林覆盖率使得河流含沙量减少。,牢记重要地理数据2012全国卷 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A中国B美国C印度 D日本,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计算能力。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2008年的总人口数分别约为13.44亿、3.09亿、11.86亿、1.28亿。,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示资料显示煤炭生产量和煤炭消费量,可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煤炭自给率。单位GDP能耗、碳排放量不仅仅与煤炭的生产与消费量有关,因此据图示资料不能推算出来。而能源种类较多,因此,仅根据煤炭的生产与消费状况并不能确定能源的进出口量。,牢记重要地理数据2011全国卷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图4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割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 B.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 D.丙地最稳定,解析: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合量呈负相关,此时,西侧空气密度大于东侧,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此时达到甲地上空附近,丙地上空等温钱大致平行,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稳定,所以丙地大气垂直状况最稳定,10.正午前后 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 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C.丙地刮起东北风 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解析:正午前后(12时),即4 小时后,高空气自西向东的气流(气流速度约20千米/小时)向东移到乙地上空附近,乙地高空气温下降明显,乙地空气的水汽含量增加,因而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丙地此时大气较稳定,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北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11.该区域可能位于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解析:根据图中地剖面的地表海拔低于500米,大于200米,可知该区域可能位于东南丘陵,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海拔高于1000米,华北平原海拔多低于200米。,背诵经典答案(2010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2011年高考质检反馈信息,试题如何体现文综的四项能力要求。(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 要求能够准确获取图文信息,选取合适的案例(某城市或某区域),分析当地的工业区位优势(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要求运用工业区位原理,联系区域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区域的工业区位优势。要能把课本中学到的地理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分析实际问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能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通过比较、判断、分析,阐释区域工业区位优势。(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要求考生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准确把握“制造业企业总部”的核心区位因素,联系案例实际分析、论证区域工业区位优势。,问题及原因分析:审题不认真,理解题意错误,具体表现为:没有举例,误认为是分析材料中所有企业总部分布区的共同区位优势,因此没有举例,泛泛而谈这些企业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没有举例,把区位优势答成这些企业总部的作用和意义,如有利于,有利于没有举例,而是对这些企业总部的分布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如:科技发达地区,如北京;交通便利地区,如上海;资源丰富地区,如举例错误,如西藏、海南、台湾、香港、南海诸岛等等;列举多个例子,都进行了分析,但都不够深入、透彻;举例不妥,如以中国为例、以珠江为例、以我国中部沿海地区为例、以黄河以东地区为例、以中东为例、以渤海三角洲为例、以南海为例、以某企业为例等等;举例的区域太大或不具体,如长江流域、华北地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等等;,思路不清,论证、阐释问题的能力差 不知道要论证什么或要从哪些方面论证,没有把握准确“制造业总部”的主导区位因素。结合上海吸引跨国公司总部经济机构加快迁入的案例,联系工业区位原理可知,吸引制造业总部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应该是: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便利、经济水平高,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信息交流快捷、科技水平高、投资环境高的地区,而不少考生没有准确把握题意,而答成廉价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等。,基础知识不扎实,表达不准确基本功不扎实,如陇海线连通上海;上海毗邻港澳台,侨乡优势明显;北京靠近长三角等等;表达不准确,没有因果型语言,如答北京的位置特点,只说北京是首都,没有进一步强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优越的地缘优势;北京水陆交通便利(或北京海陆空交通便利);长江流域经济发达;华北地区经济发达;科技程度高。空话套话,不结合区域的具体情况,而是笼统地说上海交通便利,北京地理位置优越等。错别字多,如“泸”宁杭地区、“勃”海、京津“塘”、京津“堂”、“经济实力”写成“经济势力”、“长江下游”写成“长江下流”、“水陆交通便利”写成“水路交通便利”、“经济实力雄厚”写成“经济实力雄后”、“技术先进”写成“技术先近”等等。字体潦草,缺乏条理,卷面不整洁。,强化规范表述的具体要求:(1)要点全面,不遗漏;(2)用词准确,不随意;(3)简洁精炼,不啰嗦;(4)顺序合理,有主次;(5)富有逻辑,有因果;(6)书写端正,有美感。,原因(自然、人为)条件(有利、不利)影响(正面、负面)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经济、社会、环境)措施(生物、工程、技术)意义(两端、中间)要素(总量、结构),指出列出图像或事实的主要内容简述简单扼要叙述,须把握要点简析简单分析,提出理由即可描述对事物的外部特征予以描述综述对事物的总体特征予以概括叙述说明对原理、成因、规律进行说明分析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原因,分析事物间的联系等对比(比较)列表比较相同、相异、相反、相似;分析相同事物间的差别、不同事物间的联系评价对地理环境、措施、对策进行可行性评价或优势与不足评价概括对文字材料或图像内容予以概括要点等,自然地理综合题,综合题答题技巧,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海地是西印度群岛中的岛国,位于海地岛西部。全境75%为山地,仅沿海和沿河有狭窄的平原。海地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而南部年平均降水量不到1000毫米。4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1)图示区域板块边界类型是_。(生长边界或消亡边界)(2)向风海峡盛行风是_ _;海域属_洋;海域是_海,简述海域交通位置的重要性。,(3)根据材料说明海地南部的气候类型,并简述海地北部的气候特征及形成原因。(4)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海地河流的主要特征。,思路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海地主要的自然地理特点,分析该题时首先结合设问要求,弄清考查方向,进而结合各考查要素分布规律及内在联系(如下图)分析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的岛屿为板块碰撞形成的岛弧,属于典型的消亡边界。根据纬度可知该地地处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盛行东北风。根据该地东邻大西洋的地理位置,可知加勒比海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即经巴拿马运河,可通太平洋地区,也是南、北美洲间许多航线的必经之路。海地南北气候的不同,主要是纬度、地形、信风和暖流综合作用的结果。北部是热带雨林气候,南部是热带草原气候。海地的河流特征要根据岛屿、地形和南北气候不同等因素综合分析。,(1)消亡边界(2)东北风大西加勒比从大西洋通过加勒比海经巴拿马运河,可通太平洋地区;是南、北美洲间许多航线的必经之路。(3)南部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北部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形成原因:远离赤道,但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有暖流经过,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从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4)海地河流短;流域面积小;水流急;流量季节变化南部较大,北部较小。,【总结提升】解答自然地理综合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各自然要素的分布规律及内在联系。解答时要掌握以下思维过程:提取试题的图文信息,明确试题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回忆相关自然规律或原理的完整表述调用相关规律或原理,对试题设问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试题要求作答。,人文地理综合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运输成本;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临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为什么?乙地钢铁厂炼铁,甲地钢铁厂炼钢可以充分发挥甲地钢铁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乙地港口优势,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思路分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思路是:确定考查对象(地理事物)明确考查主题(或考查方向)调用知识分析判断得出结论并规范呈现。具体在答题过程中,应注意:第(1)题要求“简答”,答题时应充分利用试题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分析出我国沿海钢铁企业与内地企业相比所具备的优势区位条件。第(2)题,要特别关注“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关键信息和要求,强调河流入海口对大型港口建设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注意事项

    本文(复习感悟与应试策略.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