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ppt

    • 资源ID:6437519       资源大小:257.49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ppt

    第八讲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地位和形成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主要内容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主要争论四、成本价格和利润学说与西方经济学生产成本和利润学说的比较五、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现实意义,一、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地位和形成,(一)地位资本论第三卷的核心,是考察资本主义总过程和剩余价值转化的各种具体形态的理论前提,(二)形成1、斯密和李嘉图的利润理论(1)斯密贡献:利润不是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的,不是让渡的结果,而是资本家没有支付过代价而拿去出售的一定量劳动,是工人超出用来补偿自身工资的劳动量之上所完成的劳动。分析了平均利润率下降的现象,缺陷:没有在纯粹的形式上说明过利润。不仅一开始就混同了利润和剩余价值,而且混同了利润和平均利润。把利润平均化作为既定的事实和研究的起点,完全忽视了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和利润到平均利润转化的过程,而直接把价值与生产价格等同起来。,(2)李嘉图贡献:追逐利润是资本主义生产企业的动机和目的利润来源于工人的劳动,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是工资,一部分是利润。,缺陷:实际上已经触及利润平均化,价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问题,但他混淆了价值和生产价格,跳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中间环节,首先肯定资本家获得的是平均利润,即一开始就从平均利润出发来进行考察,2、形成(1)萌芽阶段19世纪40年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哲学的贫困(2)初步形成19世纪50年代末期,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3)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主要内容,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主要争论,国外学者关于转型问题的大争论1、关于转型问题的大争论主要有3次(1)19世纪末20世纪初庞巴维克与希法亭之间的论战(2)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多布和米克与米尔达尔、罗宾逊夫人等人的论战(3)20世纪7080年代由萨缪尔森首先发难的大论战,2、论战的主要观点(1)庞巴维克是对转型问题首先进行发难的人,他认为生产价格对价值的偏离,不是波动的问题,而是必然的和永久的差异,价值规律不是调节生产价格运动的唯一因素,马克思没有解决好转型问题。,(2)希法亭通过对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的效用价值理论的批判,指出马克思成功地解决了转型问题,马克思在分析转型问题时所假设的两个“不变条件”价格总额必须等于价值总额,利润总额必须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必须同时被坚持。,(3)博尔特凯维奇针对转型问题设计了一个三部门模型,用数学方式证明了应当如何从价值推导出生产价格。他否定了马克思所假设的上述两个“不变条件”在一般意义上的可能性,认为除非在特殊的假定条件下(简单再生产占统治地位、黄金等同于由第三部门生产的奢侈品其价格等于一个单位),马克思所假设的两个“不变条件”中只有一个能得到满足剩余价值总额等于利润总额。,(4)温特尼茨与博尔特凯维齐正好相反,认为从一般来看,利润总额不同于剩余价值总额,但价格总额必须等于价值总额,(5)塞顿通过运用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分析,建立了多部门模型,论证了马克思的“生产价格是大于、等于还是小于价值,将依赖于该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整体经济的平均有机构成”这一命题的正确性,提供了在多部门经济中价格可以有劳动价值决定的证明。,(6)萨缪尔森认为转型问题要证明的是商品价值和其相对价格之间还保持着的一定的比例关系,他通过对其两部门经济模型的分析,指出,商品的相对价格可以直接从投入产出系数、利润率、工资率等这些物质技术条件所决定的数量关系求出,根本不必借助于价值这个概念,整个转型过程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萨缪尔森还针对转型问题提出了他的“擦除器原理”“反复思考两种可以替换但却又不一致的体系,写下一个。现在通过运用一个擦除器把它擦掉来进行转型,然后再填上另一个,如此你就完成了转型的算法”。,(7)米克认为总利润和总剩余价值的相等是比总生产价格和总价值相等更为重要的事,他试图运用“从商品推导出生产价格”这一途径来说明马克思的转型过程。米克坚持马克思的下述观点: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是历史上按价值的交换转化成按生产价格交换这一事实的理论反映。,(8)伊藤诚运用形式和内容这对哲学范畴,对转型过程进行了解释,指出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生产价格对价值的偏离决不会影响到价值实体再生产的地步,马克思的总价值和总价格相等、总剩余价值和总利润相等这两个命题中的含义,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因为价值实体和价值形式之间的区别而得到了证明。,(9)斯拉法运用他所设计的标准商品和标准体系,指出转型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迂回”,不用计算价值和剩余价值,只要充分地占有和掌握与生产条件和收入分配有关的信息,价格就可以被确定;在标准体系中,是用标准商品来生产和衡量其它商品,标准商品是价格衡量单位。,(10)斯蒂德曼赞同斯拉法的观点,认为应当从一定的投入产出所表示的物质生产条件和工资水平出发,不应当也没有必要从价值量出发,去解出商品的相对价格与平均利润。,四、成本价格和利润学说与西方经济学生产成本和利润学说的比较,(一)马克思的成本价格和利润学说认为,这两个范畴属于现象形式,成本价格是所费资本价值的转化形式,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二)西方经济学的生产成本和利润学说认为生产成本是商品的内在价值,利润是商品在流通中高于生产成本出售的结果,现代西方经济学有所扩展:一是把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扩展成为四要素,加上了企业家才能;二是把正常利润即平均利润包括在成本之内,把超额利润看做是超过成本以外的东西。,五、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现实意义,(一)建立和完善节约、高效和环保的经营机制1、成本价格是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它的高低对企业生命攸关企业应该严格执行财务纪律,加强经济核算,厉行节约,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减少费用。,2、利润率的高低是衡量企业和部门经济效益的综合经济指标,是资本保值增殖的关键(1)发展科学技术,加快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2)合理、节约使用生产资料,减少不变资本占用量(3)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加速周转(4)理顺各类产品的价格体系,确定合理的价格对比关系(5)提高企业家队伍素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6)减少废料并对其进行综合利用。,(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现实意义利润率平均化、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本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商品使资本家耗费的东西和商品的生产本身耗费的东西,无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量。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部分,不需要资本家耗费什么,因为它耗费的只是工人的无酬劳动。”(第264页),“因此,把商品价值中那些只是补偿商品生产上耗费的资本价值的归结为成本价格这个范畴的办法,一方面,表示出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性质。商品的资本主义费用是用资本的耗费来计量的,而商品的实际费用则是用劳动的耗费来计量的。另一方面,商品的成本价格也决不是一个仅仅存在于资本家账簿上的项目。这个价值的独立存在,在商品的现实生产中,会经常发生实际的影响,因为这个价值部分会通过流通过程,由它的商品形式不断地再转化为生产资本的形式,因而商品的成本价格必须不断买回在商品生产上耗费的各种生产要素。”(第264页),“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即使它低于商品的价值,也中会实现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从而总会有利润。在商品的价值和它的成本价格之间显然可以有无数的出售价格。商品价值中由剩余价值构成的要素越大,这些中间价格的实际活动余地也就越大。”(第266页),“商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是由商品的成本价格规定的。如果商品低于它的成本价格出售,生产资本中已经消耗的组成部分,就不能全部由出售价格得到补偿。如果这个过程继续下去,预付资本价值就会消失。因此,在资本家看来,在商品出售时实现的价值余额或剩余价值,似乎是商品的出售价格超过它的价值的余额,而不是它的价值超过它的成本价格的余额,因而商品中包含的剩余价值好像不是通过商品的出售来实现,而是从出售本身产生的。”(第266267页),“我们已经看到,虽然剩余价值m只是产生于可变资本v的价值变动,因而本来只是可变资本的一个增长额,但在生产过程结束以后,它同样也成为所耗费的总资本c+v的一个价值增加额。C+(v+m)这一公式 也可以用(c+v)+m来表现。剩余价值,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这样一个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这个转化形式。因此,一个价值额只所以是资本,是因为它是用来生产利润的。”(第266页),“因此,我们在这里最初看到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一回事,不过它具有一个神秘化的形式,而这个神秘化的形式必然会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产生出来。因为成本价格的形成具有一种假象,使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看不出来了,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价值变化,必然变成不是由可变资本部分引起的,而是由资本引起。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这个转化形式。(第266页),“资本家预付总资本时并没有考虑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上所起的不同作用。他把这一切组成部分同样地预付出去,不仅是为了再生产预付资本,而且是为了生产一个超过预付资本的价值余额。因此,不管剩余价值来自何处,它总是一个超过全部预付资本的余额。因此,这个余额和总资本会保持一个比率,这个比率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其中 C表示总资本。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一个与剩余价值率m/v不同的利润率m/C=m/c+v。”(第267页),“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实际上,利润率从历史上说也是出发点。剩余价值和剩余价值率相对地说是看不见的东西,是要通过研究加以揭示的本质的东西,而利润率,从而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即利润,却会在现象的表面上显示出来。”(第268页),“由于资本的一切部分都同样表现为超额价值(利润)的源泉,资本关系也就神秘化了。实际上,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通过分析才能使剩余价值从利润中脱壳而出。在剩余价值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了;在资本和利润的关系中资本表现为一种对自身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资本作为原有的价值额,同它自身创造的新价值相区别。至于资本在它的运动中通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创造出这个新价值,这一点是人们意识到了的。但是这种情况是怎样发生的,现在却神秘化了,好像它来自资本本身固有的秘密性质。”(第268页),“可见,因为不同生产部门按百分比考察的资本,或者说,等量资本,是按不同比率分为不变要素和可变要素的,它们所推动的活劳动不等,因而所创造是剩余价值从而利润也不等,所以,它们的利润率,即剩余价值和总资本的百分比也就不同。”(第274页275页)“不管资本的有机构成如何不同,只要为生产产品所预付的资本额相等,不同生产部门的产品的成本价格总是相等的。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不同投资竞争的基础,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第275页),研究平均利润形成的假定“为了简便起见,假定不变资本到处都是同样地全部加入所考察的资本的年产品。其次还假定,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会和它们的可变部分的量成比例地每年实现同样多的剩余价值,就是说,把周转时间的差别能在这方面引起的差别暂时撇开不说。”(第275页),“在这里我们看到,不同的生产部门,在劳动的剥削程度相等的情况下,按照资本的不同有机构成,会有很不相同的利润率。求出不同生产部门的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把这个平均数加到不同生产部门的成本价格上,由此形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生产价格以以一般利润率的存在为前提;而这个一般利润率,又以每个特殊生产部门的利润率已经分别化为同样多的平均率为前提。因此,商品的生产价格,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按一般利润率计算,按百分比加到这个成本价格上的利润,说者说,等于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平均利润。”(第276278页),“因此,虽然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在出售自己的商品时收回了生产这些商品所用掉的资本价值,但是他们不是得到了本部门生产这些商品时所生产的剩余价值或利润,而只是得到了社会总资本在所有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总剩余价值或总利润均衡分配时归于总资本的每个相应部分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对不同的资本家来说,他们的利润之所以有差别,只是因为他们投在总企业中的资本量不等。”(第278页),“我们在第一篇已经看到,从量的方面来看,剩余价值和利润是同一的。一般利润率,由此与不同生产部门所使用的一定量资本相适应的平均利润一经形成,情况就不同了。现在,如果一个特殊生产部门实际生产的剩余价值从而利润,同商品出售价格中包含的利润相一致,那只是一种偶然的现象。现在,不仅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而且利润和剩余价值,通常都是实际不同的量。现在,在劳动的剥削程度已定时,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对社会资本的总平均利润,从而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比直接对每个生产部门的资本家更重要。”(第281页),“现在,在各特殊生产部门内,利润和剩余价值之间不仅是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之间实际的量的差别,把利润的真正性质和起源完全掩盖起来,这不仅对存心要在这一点上自欺欺人的资本家来说是这样,而且对工人来说也是这样。随着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价值规定的基础本身就被掩盖起来。”(第281页),“因此,一切不同生产部门的利润的总和,必然等于剩余价值的总和;社会总产品的生产价格的总和,必然等于它的价值的总和。”(第282页)“商品按照它们的价值或接近于它们的价值进行的交换,比那种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所要求的发展阶段要低得多。而按照它们的生产价格进行的交换,需要资本主义的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第282283页),“不同的商品的价格不管最初用什么方式来相互确定或调节,它们的变动总是受价值规律的支配。因此,撇开价格和价格变动受价值规律支配不说,把商品价值看作仅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历史上先于生产价格,是完全恰当的。”(第283页),“不管价格是怎样调节的,我们都会得到如下的结论:1.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的运动 2.决定生产价格的平均利润,必定总是同一定资本作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相应部分所分到的剩余价值量接近相等。既然商品的总价值调节总剩余价值,而总剩余价值又调节平均利润从而一般利润率的水平,这是一般的规律,也就是支配各种变动的规律,那么,价值规律就调节生产价格。”(第284页),“在这里,真正困难的问题是:利润到一般利润率的这种平均化是怎样进行的,因为这种平均化显然是结果,而不可能是起点。”(第282页)“竞争首先在一个部门内实现的,是使商品的各种不同的个别价值形成一个相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但只有不同部门的资本的竞争,才能形成那种使不同部门之间的利润率平均化的生产价格。这后一过程同前一过程相比,要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到更高的水平。”(第284页),

    注意事项

    本文(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