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pt

    • 资源ID:6435020       资源大小:6.31MB        全文页数:7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pt

    2023/10/30,Page0,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6.1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 6.2 SLP(系统布置设计)法 6.3 配送中心作业区设计 6.4 配送中心物流设备选型,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2,本章学习目标,了解配送中心的分类与功能熟悉配送中心的功能与作业区域结构掌握配送中心内部布置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掌握内部布置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熟悉配送中心内部布置的主要方法掌握SLP法掌握配送中心设备选型,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3,第一节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操作法工程工厂布置物料搬运,管理科学工程数学系统分析,数学建模计算机仿真,工厂设计,设施规划,设施设计,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4,第一节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概述,配送中心 Distribution Center,DC 专门组织配送活动的设施,一、配送中心的分类与功能,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5,5,某饮料批发商DC,某食品饮料零售商DC,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6,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中心运营主体不同分类制造商型配送中心例如海尔物流中心就有采购件和制成品两个自动化仓库,共有14个巷道,19536个库存货位。采购件自动化仓库负责向装配线工位准时地配送零部件;制成品自动化仓库负责向全国42个分销配送中心准时配送制成品。批发商型配送中心例如保加利亚索菲服装配送中心,由样品陈列室、批发洽谈室和保管多家服装制造厂的各种服装的高层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客户在陈列室看样品,在洽谈室进行商务谈判后,配送中心就负责准时地把所需服装送达客户,集贸易和配送一体。,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7,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中心运营主体不同分类零售商型配送中心例如,北京食品配送中心,它储存各种各样的冷冻食品,如各种鱼、虾、肉类等,每天接受各大宾馆、饭店的订货,并准时、迅速配送、到达。专业物流配送中心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它为制造商或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配送中心只提供仓储管理和运输配送服务,这种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往往很高公共服务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例如各主要城市中心邮局的配送中心,必须将随机、无序搜集到的包裹、邮件通过高速分拣装置进行按目的地不同的分拣,并按航班、车次进行配送。,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8,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模式分类直达配送中心中转配送中心,根据服务范围分类城市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RDC),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9,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模式分类直达配送中心每个供应商至少发6次货 每个客户至少收3次货 共收/发货18次中转配送中心每个供应商发1次货 每个客户收1次货 共收/发货9次优点 集货转运,消除交叉运输,降低运费,方便用户,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0,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服务范围分类城市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是以城市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由于城市范围一般处于汽车运输的经济里程,这种配送中心可直接配送到最终用户手中,且采用汽车进行配送。区域配送中心(RDC)区域配送中心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1,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2,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储存型配送中心储存型配送中心,有很强的储存功能。例如美国的赫马克配送中心的储存区可储存16.3万个托盘。加工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包括通过型和转运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的功能。典型方式为:大量货物整批进入,按一定批量零出。一般采用大型分拣机,其进货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货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3,1.配送中心的分类,根据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4,1980,发展水平,1990,2000,2010,依据作业系统、物流设备、通讯控制及电脑信息等四个方面来分类,人力,合理化、电脑化,自动化、资讯化,整合化、智能化,发达国家配送中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5,2.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货转运功能此功能主要是讲分散的、小批量的货物集中起来,便于集处理与中转。储存保管功能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及时性和不确定性,在配送中心都要有库存保管的储存区。分拣配送功能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多品种、小批量的需求进行货物分拣配货作业,并以最快的速度送达客户手中或在指定的时间内配送到客户。这种分拣配送的效率是物流服务质量的集中体现。,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6,2.配送中心的功能,流通加工功能这些作业包括原材料简单加工、货物分类、大包装拆箱改包装、产品组合包装、商标与标签粘贴作业等。信息功能指货物的到达、配送、装卸、搬运、储存保管、交易、客户、价格、运输工具及运输时间等各种信息都会在这里交会、搜集、整理和发布。商品展示与交易功能在互联网时代,许多直销商通过网站进行营销,并通过配送中心完成交易,从而降低经营成本。同时物流中心也是实物商品展览的场所,可以进行常年展览与定期展览。例如:在日本东京和平岛物流配送中心就专门设立了商品展示与贸易大楼。,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7,3.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18,3.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配送中心功能区分为物流功能区和非物流功能区两大类。具体说明如下。(1)物流功能区 进货区。在此区域进行从货物运达到入库所要进行的卸货、验收计量、入库等相关作业。对应的功能小区包括卸货区、检验计量区、进货暂存区等。仓储区。对入库货物进行仓储保管。根据所储存货物的性质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存储与保管。仓储区包括普通储存区、特殊储存区等,以适应货物对温度和湿度的特殊要求。流通加工区。根据客户需要对一些货物进行流通加工的区域。通常有零部件组装、产品分割、打印条码、销售包装等作业。流通加工区包括一般加工区、特殊加工区和包装区等。,2023/10/30,Page19,3.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理货区。完成客户订单所进行的理货作业场地。主要作业是拣选、补货、分拣、组配货等作业。理货区可细分为备拣区、运输包装区、分拣区等 出货区。对分拣和组配货后的货物进行检验计量、装车等相关作业的场地。对应的功能小区包括发货暂存区、装货区等。逆向物流作业区。配送中心对退货、瑕疵品及废品等进行处理及存储的作业区域。包括退货卸货区、退货处理区、物料回收区、退货暂存区等。,2023/10/30,Page20,3.配送中心作业区域,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非物流功能区 办公管理区。办公管理区是配送中心进行日常经营组织管理的办公区域。包括综合办公区、后勤保卫等。辅助作业区。是指为配合配送中心正常运营所必需的相关区域,提供动力、安全、消防、设备及车辆停放等功能。包括能源动力区、消防设施区、设备停放区、车库、停车场等。业务服务区。是提供增值服务以及生活服务的场所。如:为供货商提供展览、促销、交易;提供金融、工商、海关、税务等配套服务;提供车辆检修、加油等服务;为客户及工作人员提供休息、接待、娱乐、餐饮等服务。包括样品展示区、业务洽谈区、生活服务区(车辆检修、娱乐休息、餐饮住宿),2023/10/30,Page21,物流作业区布置辅助作业区布置建筑外围区域的布置,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二、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2023/10/30,Page22,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物流中心一般的作业流程图,2023/10/30,Page23,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24,目标1有效地利用空间、设备、人员和能源;2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料搬运;3简化作业流程;4缩短生产周期;5力求投资最低;6为员工提供方便、舒适、安全和卫生的工作环境。,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2023/10/30,Page25,原则系统的观点物流效率为出发点先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设计,再从局部到整体实现减少和消除不必要的作业流程以人为本土地合理规划、注重保护环境和经营安全,三、规划与设计的目标和原则,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26,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主要方法,2023/10/30,Page27,第二节 SLP法,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最初的设施布置主要直接凭经验和感觉,自工业革命以来研究出了许多手工设计、数字分析和图解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又发展了计算机辅助工厂布置,在众多的布置方法中,以R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最为著名,应用十分普遍;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生产系统设计和物流设施布置,还可以用于医院、学校,百货商店、办公楼等设施设计。,在缪瑟提出的系统布置设计(SLP)中,把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作为布置设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来看待的。因此,我们根据缪瑟的系统布置设计(SLP)理论,将产品P、产量Q、生产路线R、辅助服务部门S及生产时间安排T称为系统布置的基本要素(原始资料),2023/10/30,Page28,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29,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系统布置设计采用四个阶段进行,称为“布置设计四阶段”。,确定位置:配送中心总体位置,总体区划:初步规划基本物流模式和总体布局,详细布置:确定各作业单位的具体位置,实施:编制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安装,2023/10/30,Page30,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1、原始资料分析,物流对象P:对货物进行物品特征分析,以划分不同的存储和作业区域及作业线路。例:按存储保管特征分为干货区、冷冻区和冷藏区;按货物重量划分重物区、轻物区等。在此基础上,通常的配送中心可根据功能划分理货区、暂存区、储存区、流通加工区、拣货区、交易区、配套服务区、垃圾处置区等。,物流量Q:物流量是各类货物在配送中心的物流作业量。既包括每一类货物在配送中心的进出量,还包括每一类货物在不同作业区的流量变化。同时还要预测将来的物流量。一般配送中心的储运单元包括P-托盘、C-箱子、B-单品,不同的单元,其配备的储运设备和搬运设备也不相同,也即所谓的PCB分析。,2023/10/30,Page31,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1、原始资料分析,物流作业路线R:物流作业路线是指各物流对象在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移动路线。作业路线既反映配送中心的各作业单元的物流作业流程,也反映了各个功能区之间的联系,是后面物流相关分析的依据。SLP设计的原则就是使物流作业路线简捷顺直,减少不必要的搬运,并试图使下列因素降到最低:1)移动距离 2)返回次数 3)交叉运输 4)费用,2023/10/30,Page32,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33,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2、物流分析:物流分析方法通常由物流对象P和物流量Q的性质决定,不同的运作类型,应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物流作业过程图:对于物流量Q很大而物流对象P的种类或品种比较少的物流系统。,钢材配送中心物流作业流程图,2023/10/30,Page34,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2、物流分析,从至表(From-to Charts):当物流对象P种类很多,物流量Q也比较大时,用从至表(From-to Charts)研究物流状态是比较方便的。,2023/10/30,Page35,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2、物流分析,成组分析法:当物流对象的品种较多,而物流量的规模较小时,可以将作业流程相似的物流对象进行分组归类,根据每一组物流对象及其对应的物流量画出从至表。,2023/10/30,Page36,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3、物流相关性分析:物流相关性分析即对配送中心的物流路线和物流量进行分析,用物流强度和物流相关表来表示各功能区域之间的物流关系强弱,绘出物流相关图。,根据物流量分析表,可得到各区域的物流相关图。按照各区域物流量的大小,将其分为5个级别,分别用A、E、I、O、U表示。其中A为超高,E为特高,I为较大,O为一般,U为可忽略。,2023/10/30,Page37,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作业单元相互关系图:简明表示所有作业单元之间的物流关系。,2023/10/30,Page38,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4、非物流关系分析:物流分析是配送中心规划的重要依据,但有时还存在一些非物流关系。这些非物流关系可能对物流运作产生重大影响,是必须要重视的。另外,在配送中心内还存在一些管理或辅助性的功能区域,这些区域尽管本身没有物流活动,但却与作业区有密切的业务关系,而这些非物流的业务关系必须通过作业单元相关性分析来反映。,管理关系:一是组织管理,二是作业管理。流程关系:指建立在作业流程顺序及信息流之间的关系作业相关程度:由于区域之间功能、作业的需要而形成的关系,如物品搬运次数、作业性质相似性、共用设备与否、共用作业空间等。环境关系:一是人员安全。包括作业安全、工作环境改善等;二是货物安全,包括防火、防潮、防盗等因素。其他特殊原因,2023/10/30,Page39,2007年4月18日,辽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钢水包整体脱落事故,共造成32人死亡,2人轻伤,案例:,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40,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5、作业单元综合相互关系分析:作业单元之间物流相互关系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往往并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元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须将前面两个表进行合并。求出合成的相互关系综合作业相互关系,然后从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出发,实现各作业单元的合理布置。,步骤:1.量化物流强度与非物流关系的密切程度等级,一般取A=4,E=3,I=2,O=1,U=0,X=-1.2.确定物流关系(m)与非物流关系(n)的相对重要性。一般来说,物流与非物流之间的比重应介于1:33:1之间,实际工作中,根据物流与非物流相互关系的相对重要性取m:n=3:1,2:1,1:1,1:2,1:3。3.确定综合关系级别。作业单位Ai与Aj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数量值 TRij=m*MRij+n*NRij4.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综合相互关系的等级划分为A、E、I、O、U、X六个等级。,2023/10/30,Page41,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作业单位综合相互关系图,物流相关图,非物流关系图,2023/10/30,Page42,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6、作业单元位置和空间关系图确定:在布置设计确定位置时,首先根据综合相互关系图中级别高低按顺序先后确定不同级别作业单元的位置,关系级别高的作业单元之间距离近,关系级别低的作业单元之间距离远,而同一级别的作业单元按综合接近程度的分值高低顺序来进行布置。作业单元综合接近程度分值高的应处于中间位置,分值低的处于边缘位置。作业单元之间物流相互关系与非物流相互关系往往并不一致,为了确定各作业单元之间综合相互关系密切程度,须将前面两个表进行合并。求出合成的相互关系综合作业相互关系,然后从各作业单元之间的综合相互关系出发,实现各作业单元的合理布置。,2023/10/30,Page43,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线型关系图,2023/10/30,Page44,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SLP法具体步骤,7、方案评价与选择:对调整修正得到多个可行的布置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最后选择一个最优的布置方案。,2023/10/30,Page45,第三节 配送中心作业区设计,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一、通道设计考虑因素在规划布置通道时候,一般首先设计通道位置和宽度。影响通道布置和宽度设计的因素有通道形式,搬运设备的型号、尺寸、能力和旋转半径,储存货物尺寸,储存批量尺寸,储存区到进出口及装卸区的距离,防火墙位置,行列空间,服务区到设备的位置,地板负载能力,电梯、斜道位置及出入方便性等。,2023/10/30,Page46,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通道分类,2023/10/30,Page47,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48,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二、进出货区设计进出货平台的宽度设计,如图所示,通道宽度r=2.54m,连接设备分为两种,一种为活动连接设备,需要宽度s=12.5m,另一种为固定连接设备,需要宽度s=1.53.5m。由此可见,进出货平台宽度w应为 w=s+r,暂存区、连接设备和出入通道的布置形式及宽度设计,进出货平台的宽度设计,进货时一般要经过拆装、理货、检查与暂存等作业,在进出货平台上应留有一定的空间作为缓冲区。进货平台需要有连接设备相配合,还需要有连接暂存区和连接设备的出入通道:,2023/10/30,Page52,进出货共用同一平台:可提高空间和设备利用率,但容易造成进货与出货相互影响的不良效果。适合于进出货时间错开的仓库。,进出货分开使用平台、两者相邻管理:使进出货空间分开,不会使进出货互相影响,但是空间利用率低。适用于库房空间较大、进出货容易相互影响的仓库。,进出货分别使用平台、两者不相邻:进出货作业完全独立的两个平台,不但空间分开而且设备利用率低。适用于库房空间不足的情况。,进出货平台位于库房两侧:适用于进出货频繁且空间足够的仓库。,进出货平台配置形式设计,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进出货平台的设计形式两种:直线形和锯齿形。锯齿形:优点在于车辆回旋空间纵深较浅但占用仓库内部空间较大。直线形:优点在于占用仓库内部空间较小,但车辆回旋空间纵深较深,外部空间需求较大。,2023/10/30,Page54,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平台设计形式,内围式 齐平式 开放式,内围式:把平台围在库房内,进出车辆可直接入场装卸货。其优点在于安全,不怕风吹雨打及冷暖气泄露。齐平式:平台与仓库侧边齐平。优点是整个月台仍在仓库内,可避免能源浪费。此种形式造价低,目前广泛被采用。开放式:月台全部突出在库房之外,月台上的货物完全没 有遮掩,仓库内冷暖气容易泄露。,2023/10/30,Page55,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仓储区作业空间设计托盘平置堆放,当大量发货时,把托盘放在地板上平置堆放为宜。此时应考虑托盘数量、尺寸和通道。设托盘尺寸pp,通过货品尺寸和托盘尺寸计算每个托盘平均可堆放N箱货品。若平均存货量为Q,则托盘占地面积D为:,在考虑实际仓储所需空间时,还应考虑到叉车存取作业所需空间。此外,中枢型通道约占全部面积的30%35%。为此,实际仓储所需空间A计算如下:,2023/10/30,Page56,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仓储区作业空间设计料筐就地堆放,设料筐尺寸为pp,由货品尺寸和料框尺寸算出每个托盘平均可堆放N箱货品,料筐在仓储中可堆放L层,平均存货量Q,则料筐占地面积D为:,当计算实际仓储所需空间时,还要考虑到高层叉车存取作业所需空间,采用一般的中枢形通道,则通道约占全部面积的35%40%,所以实际仓储所需面积A为:,2023/10/30,Page57,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三、仓储区作业空间设计托盘货架储存,当使用托盘货架储存物品时,计算存货占地面积,除了考虑货品尺寸和数量、托盘尺寸、货架形式和层数之外,还要考虑相应通道空间。设货架为L层,每个托盘可堆放N箱货物,平均存货量为Q,则存货需要的占地托盘数P为:,2023/10/30,Page58,一般一个货位可存放两个托盘或一个托盘,现在以存放两个托盘为例加以说明。,图中,a为货架柱宽、b为托盘与货架间隙、c为托盘宽度、d为托盘间隙、e为托盘梁架高度、f为托盘堆放与货架横梁间隙、g为托盘堆放高度(含托盘厚度)、i为托盘堆放前后深度间隙、h为托盘架中梁柱宽,则货架单位宽度,P1=c+2i+h/2 货架单位长度 P2=a+2b+2c+d,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59,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设区块货位列数为Z,叉车直角存取通道宽为W1,储区区块侧向通道为W2,则每一区块占地面积A为仓储区的区块数为B 如果已知仓储区的区块数为B和每区块面积之后,则可求出仓储区全部面积,即 每个区块内货格所占面积为,2023/10/30,Page60,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储存和拣货区共用托盘货架的拣货方式,体积大、发货量也大的物品适合这种模式。一般是托盘货架第一层(地面层)为拣货区,第二层和第二层以上为库存区。当拣货结束后再由库存区向拣货区补货。,设平均库存量为Q,平均每个托盘堆放货品箱数为N,堆放层数为L,库存空间放大倍数为1.3,则存货区每层托盘数P为,设拣货品项数为I,则拣货区所需托盘数为max(I,P)。,2023/10/30,Page61,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储存和拣货区共用的零星拣货方式,流动货架拣货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进出货量较小、体积不大或外形不规则货品的拣货工作。其优点在于:仅在拣货区通路上行走便可方便拣货,使用出库输送机提高效率,出入库输送机分开可同时进行出入库作业。对于规模较大的物流配送中心可采用多列流动货架进行平行作业。,2023/10/30,Page62,单面开放式货架拣货方式,单面开放式货架进行拣货作业,入库和出库是在同一侧。因此,可共用一条入库输送机来进行补货和拣货作业。虽然节省空间,但是必须注意入库和出库的时间必须错开,以免造成作业混乱。,单面开放式货架拣货方式,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63,积层式货架拣货方式,如利用有限空间进行大量拣货作业,可用积层式货架拣货。采取积层式货架拣货方式拣货,作业时,拣取位置不宜超过1.8m,否则操作困难。下层为大型重货架,为箱拣取;上层为小型轻物品,用于单品拣取。这样可充分利用仓储空间。,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储存与拣货区分开的零星拣货方式,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储存与拣货区不在同一个货架,要通过补货作业把货品由库存区送到拣货区。适合于进出货量中等的情况。,储存与拣货区分开的零星拣货方式,如果作业是多品种、小批量的单品发货方式,则可在拣货区的出库输送机两侧增设无动力拣货输送机。,有动力/无动力输送机的拣货方式,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65,当拣货区内拣货品项过多时,使得流动货架的拣货路线很长,则可考虑接力棒式的分段拣货方式。如果订单品项分布都落在同一分区中,则可跳过其他分区,缩短拣货行走距离、避免绕行整个拣货区。,分段拣货补货方式,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分段拣货补货方式,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66,为减少拣货人员或要兼顾输送机两侧货架的拣取作业时,可采用U形拣货路径和输送机方式。,U型多品种、小批量拣货补货方式,四、拣货区作业形式设计U型多品种、小批量拣货补货方式,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67,五、集货区的设计单一订单拣取以单一订单用户为单位,拣取后的发货单位可能是储运箱、笼车台车或托盘。集货区以此为单位设计暂存区以待发货。订单分区拣取以单一订单为主,根据拣货单把储存区分成几个区,拣取之后的发货单元可能同时包括储运箱、龙车或托盘等组合。为此,可能有另外的安排的装拼、组合或贴标、注记等工作。这样有利于装车送货员识别不同用户的货物。这种方式要求较大的集货空间,在设计时可以分为主要用户和次要用户的集货区。订单批量拣取 这是多张订单批量拣取的服务方式。为此需要分为输送设备或人工分类的作业空间。,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68,第四节 配送中心物流设备的选型,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一、进货系统,在进货作业时,首先考虑货态要素;第二要考虑进货品的体积,以便决定接受货物的方式和设备,即所进货物是否是托盘品、箱单位(货车散装品)、袋装品和简易包装品;第三要考虑接进货物后的工作,如暂时存放、托盘化、分类化(按品种分类或按出货方面分类)。根据这些作业性质,决定使用的设备有叉车、输送机(托盘输送机、箱用输送机)、垂直搬运机、手推车和自动导引车等。,2023/10/30,Page69,二、储存系统,结合储存需要及设备特性,一般储存形式如下:1)少品种、大批量采用地板堆积储存和自动仓库。2)多品种、小批量采用托盘货架储存。3)大批量、不可堆积物采用驶入式货架。4)大批量、小体积或小批量货物采用棚架或储物柜。,决定储存作业的主要因素是保管量、保管物品数、出库频率和货态,按货态整理成储存系统。,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70,托盘货架,以托盘单元货物的方式来保管货物的货架。,托盘货架具有刚性好、自重轻,层高可自由调节,适合规模化生产、成本低、运输和安装便利,并易于实现模块化设计等优点。,概念,特点,2023/10/30,Page71,驶入式货架,贯通(驶入)货架系统可供叉车(或带货叉的无人搬运车)驶入、存取单元托盘货物的货架。,因为叉车作业通道与货物保管场所合一,仓库面积利用率大大提高。,概念,特点,2023/10/30,Page72,三、拣选与出库系统,对于出库、拣选作业可分为集合出库系统和单订单拣选系统。集合出库是在订货截止时把一天中存在计算机中的订单按每种商品汇总起来,按一批或分批方式出库,然后再进行分类作业。单订单拣选是按每个订单拣选出库。,其设备主要包括一般型订单拣取设备和自动化订单拣取设备。,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拣选与出库系统,2023/10/30,Page74,影响发货分类系统的有单位时间的分类量、分类容量和货态等因素。通过对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来决定发货分类系统。要求分类系统省人化、省力化,占地面积小、分类精度高和效率高。可供选择的设备有辊子输送机、输送带、转向分类机、倾斜货箱、自动分类机等。,四、发货分类作业系统,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75,五、发货储存及发货系统,影响发货储存系统的因素有:储存货态、分类发货时间、发货时间偏差、发货储存量、发货的方面数以及省人化效果。发货储存及发货系统可选用的设备主要有箱输送机、托盘输送机、托盘、托盘货架、自动仓库和台车等。,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2023/10/30,Page76,第6章 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谢谢观看,

    注意事项

    本文(配送中心内部设施规划与设计.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