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新版第四章化学品安全使用.ppt

    • 资源ID:6419351       资源大小:2.33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新版第四章化学品安全使用.ppt

    热烈欢迎各位同仁参加取证学习,1,2023/10/29,第四章 化学品安全使用,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河北省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系列教材,2023/10/29,第四章 化学品安全使用,3,2023/10/29,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化学品是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和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人造的。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易燃、易爆、助燃特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放射性物品、有毒品和腐蚀品共8类。,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危险化学品的非生产性环节,包括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废弃等,由于通常不在厂区限定范围内运行,安全防范措施相对薄弱,比生产性环节事故发生率高很多。据统计,在危险化学品的各类非生产性环节发生的事故占全部危险化学品事故的90以上。因此,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废弃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08版),工业常用的酸和碱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腐蚀品;工业常用的有机溶剂有的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易燃液体或有毒品,有的被收录到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2011)中,如甲醇、甲苯、乙酸乙酯、三氯甲烷(氯仿)等。工业常用的酸、碱和有机溶剂属于危险化学品的产品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守(2011年2月16日颁布的国务院令第591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在焊接生产加工中,根据工艺要求,为去除焊件的氧化膜、油污、锈垢、残留助焊剂等,需要进行焊前焊后清洗;在进行化工及燃料容器和管道维修时的焊接作业过程中,根据安全操作要求,需要置换和清洗等情况下,都会使用到酸、碱和有机溶剂,其中大部分属于危险化学品。了解和掌握关于危险化学品性质和安全使用知识,可以避免其危害及相关事故的发生。,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一、工业常用酸、碱的化学性质及安全使甩 工业常用酸、碱很多,这里只介绍硫酸、硝酸、盐酸和氢氧化钠(烧碱)的化学性质及安全使用要求。,(一)硫酸 1硫酸的特性 硫酸(H2S04)属于酸性腐蚀品。纯品为无色、无臭、透明的油状液体,呈强酸性。市售的工业硫酸为无色至微黄色,甚至红棕色。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纯硫酸的,因此人们把浓度低于98.0而高于70的分为浓硫酸,而浓度低于70的分为稀硫酸。,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1)浓硫酸的吸水性 浓硫酸能吸收一般游离态的水(如空气中的水),而且还能吸收某些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中的水。因此浓硫酸可以做一些气体的干燥剂。(2)浓硫酸的脱水性 浓硫酸分子跟水分子结合的能力很强烈,可以把H、O元素以个数比2:1的形式形成水,从有机物中脱出来。如蔗糖、纸屑等物质中的有机物,被浓硫酸脱水后生成了黑色的炭(炭化)。,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浓硫酸的氧化性 加热时,浓硫酸可以与除金、铂之外的所有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硫酸盐,本身一般被还原成二氧化硫;热的浓硫酸可将碳、硫、磷等非金属单质氧化到其高价态的氧化物或含氧酸,本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常温下浓硫酸能使铁、铝等金属钝化。(4)稀硫酸的性质 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硫酸的安全使用(1)危险性 健康危害:硫酸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是牙齿酸蚀症、慢性的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能与普通金属发生反应,放出氢气而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沙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4)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5)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还原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6)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25,相对湿度不超过7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可)燃物、碱类、活性金属粉末、还原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7)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还原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8)废弃处置方法 缓慢加入纯碱一硝石灰溶液中和,并不断搅拌,反应停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9)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二)盐酸 1盐酸的特性 盐酸(HCl)属于酸性腐蚀品。盐酸为氯化氢的水溶液,一般的盐酸呈无色,但工业盐酸因为含有杂质而呈黄色,有刺鼻的酸味,呈强酸性。,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盐酸的安全使用(1)危险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环境危害:与硫酸相同。燃爆危险:与硫酸相同,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急救措施 与硫酸急救措施相同。(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穿全身防护服。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4)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5)运输注意事项 严禁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燃物或可燃物、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其他与硫酸运输注意事项相同。,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6)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7)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时避免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其他与硫酸操作注意事项相同。(8)废弃处置方法 用碱液一石灰水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氯化钙,用水稀释后排人废水系统。(9)防护措施 与硫酸防护措施相同。,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三)硝酸 1硝酸的特性 硝酸(HNO3)属于酸性腐蚀品。通常情况下人们把69以上的硝酸溶液称为浓硝酸,把98以上的硝酸溶液称为发烟硝酸。纯品为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酸味,其特点是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呈强酸性。,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硝酸的安全使用(1)危险性 健康危害:硝酸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流泪、咽喉刺激感、呛咳,并伴有头痛、头晕、胸闷等。口服引起腹部剧痛,严重者可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以及窒息。皮肤接触引起灼伤。慢性影响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环境危害:与硫酸相同。燃爆危险:与硫酸相同(2)急救措施 与硫酸急救措施相同。,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质如金属粉末、电石、硫化氢、松节油等猛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可燃物如糖、纤维素、木屑、棉花、稻草或废纱头等接触,引起燃烧并散发出剧毒的棕色烟雾。具有强腐蚀性。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沙土。,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4)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喷雾状水冷却和稀释蒸汽、保护现场人员、把泄漏物稀释成不燃物。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5)运输注意事项 严禁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其他与硫酸运输注意事项相同。(6)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7)操作注意事项 操作时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还原剂、碱类、醇类、碱金属接触。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酸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其他与硫酸操作注意事项相同。(8)废弃处置方法 缓慢加入纯碱一硝石灰溶液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人废水系统。(9)防护措施 与硫酸防护措施相同。,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四)氢氧化钠 1氢氧化钠的特性 氢氧化钠(NaOH)又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属于碱性腐蚀品。纯的无水氢氧化钠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易潮解。氢氧化钠极易溶于水,溶解时能放出大量的热。,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氢氧化钠的安全使用(1)危险性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环境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与硫酸相同(2)急救措施 与硫酸急救措施相同。,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4)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人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5)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6)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7)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8)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9)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其他与硫酸防护措施相同。,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二、腐蚀品的特性 工业常用的酸、碱种类很多,其中许多已被收录到危险化学品名录(2008版)中,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腐蚀品。因此在使用酸、碱时,应首先查清是否是受管制的腐蚀品,然后查阅该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查看安全标签,了解其特性和安全使用要求,应认真对待、谨慎使用。,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毫米/年(mm年)的固体或液体。本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第一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第二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第三项:其他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腐蚀品具有腐蚀性、氧化性、易燃性和毒性:,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1强烈的腐蚀性(1)对人体有腐蚀作用,造成化学灼伤 腐蚀品使人体细胞受到破坏所形成的化学灼伤,与火烧伤、烫伤不同。化学灼伤在开始时往往不太痛,待发觉时,部分组织已经灼伤坏死,所以较难治愈。(2)对金属有腐蚀作用 腐蚀品中的酸和碱甚至盐类都能引起金属不同程度的腐蚀。使其遭受腐蚀损坏,甚至能腐蚀玻璃。,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对有机物质有腐蚀作用 能和布匹、木材、纸张、皮革等发生化学反应。(4)对建筑物有腐蚀作用 如酸性腐蚀品能腐蚀库房的水泥地面,而氢氟酸等腐蚀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基本原因主要是由于这类物品具有或酸性、或碱性、或氧化性、或吸水性等所致。,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氧化性 部分无机酸性腐蚀品,如浓硝酸、浓硫酸、高氯酸等具有氧化性能,遇有机化合物如食糖、稻草、木屑、松节油等易因氧化发热而引起燃烧。高氯酸浓度超过72时遇热极易爆炸,属爆炸品;高氯酸浓度低于72时属无机酸性腐蚀品,但遇还原剂、受热等也会发生爆炸。3易燃性 部分有机腐蚀品遇明火易燃烧,如冰醋酸、醋酸酐、苯酚等。4毒性 多数腐蚀品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有的还是剧毒品,如氢氟酸、溴素、五溴化磷等。,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三、工业常用有机溶剂的化学性质及安全使用 工业常用有机溶剂种类很多,这里只介绍甲醇、三氯甲烷的化学性质及安全使用要求。(一)甲醇 1甲醇的特性 甲醇(CH30H)又称甲基醇、甲基氢氧化物、木醇、木酒精,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属于中闪点易燃液体。闪点为11,引燃温度为385。,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甲醇安全使用(1)危险性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射性酸中毒。急性中毒:短时大量吸入出现轻度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口服有胃肠道刺激症状);经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眩晕、酒醉感、意识朦胧、谵妄,甚至昏迷。视神经及视网膜病变,可有视物模糊、复视等,重者失明。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呼吸加速等。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粘膜刺激,视力减退等。皮肤出现脱脂、皮炎等。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l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就医。,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4)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陟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涌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蜊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5)运输注意事项 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6)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蕾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7)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8)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9)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二)三氯甲烷 1三氯甲烷的特性 三氯甲烷(CHCl3)又称氯仿,属于毒害品。无色透明重质液体,极易挥发,有特殊气味,具刺激性。,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三氯甲烷的安全使用(1)危险性 健康危害: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急性中毒: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湿热和粘膜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射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同时可伴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液态可致皮炎、湿疹,甚至皮肤灼伤。慢性影响:主要引起肝脏损害,并有消化不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及嗜氯仿癖。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不燃,有毒,为可疑致癌物,具刺激性。,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与明火或灼热的物体接触时能产生剧毒的光气。在空气、水分和光的作用下,酸度增加,因而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光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4)泄漏应急处理 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5)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6)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铝、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7)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碱类、铝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8)废弃处置方法 用焚烧法处置。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9)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注意个人清洁卫生。,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四、易燃液体和毒害品的特性 工业常用的有机溶剂种类繁多,其中很多也被收录到危险化学品名录(2008版)中,它们属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易燃液体或毒害品,性质千差万别,危害千变万化。因此在使用有机溶剂时,同样应首先查清是否是受管制的化学品,然后查阅该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查看安全标签,了解其特性和安全使用要求,切不可轻举妄动、随意处置。,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一)易燃液体的特性 本类化学品系指易燃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特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l。按闪点高低不同分为三类:第一类:低闪点易燃液体(闪点18),如乙醚、丙酮等。第二类:中闪点易燃液体(18闪点23),如甲醇、苯、等。第三类:高闪点易燃液体(23闪点6l),如二甲苯、正丁醇等。易燃液体是在常温下极易着火燃烧的液态物质,如汽油、乙醇、苯等。这类物质大都是有机化合物,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易燃液体具有以下特性:1高度易燃性 易燃液体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度易燃性,其原因主要是:(1)易燃液体几乎全部是有机化合物,分子组成中主要含有碳原子和氢原子,易和氧反应而燃烧。(2)由于易燃液体的闪点低,其燃点也低(燃点一般约高于闪点15),因此易燃液体接触火源极易着火而持续燃烧。2易爆性 易燃液体挥发性大,当盛放易燃液体的容器有某种破损或不密封时,挥发出来的易燃蒸气扩散到存放或运载该物品的库房或车箱的整个空间,与空气混合,当浓度达到一定范围,即达到爆炸极限时,遇明火或火花即能引起爆炸。,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3高度流动扩散性 易燃液体的分子多为非极性分子,粘度一般都很小,不仅本身极易流动,还因渗透、浸润及毛细现象等作用,即使容器只有极细微裂纹,易燃液体也会渗出容器壁外,扩大其表面积,并源源不断地挥发,使空气中的易燃液体蒸气浓度增高,从而增加了燃烧爆炸的危险性。4受热膨胀性 易燃液体的膨胀系数比较大,受热后体积容易膨胀,同时其蒸气压亦随之升高,从而使密封容器中内部压力增大,造成“鼓桶”,甚至爆裂,在容器爆裂时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爆炸。因此,易燃液体应避热存放,灌装时容器内应留有5以上的空隙,不可灌满。,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5忌氧化剂和酸 易燃液体与氧化剂或有氧化性的酸类(特别是硝酸)接触,能发生剧烈反应而引起燃烧爆炸。这是因为易燃液体都是有机化合物,能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到燃点引起燃烧爆炸。例如:乙醇与氧化剂高锰酸钾接触会发生燃烧,与氧化性酸硝酸接触也会发生燃烧,松节油遇硝酸立即燃烧。因此,易燃液体不得与氧化剂及有氧化性的酸类接触。6毒性 大多数易燃液体及其蒸气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例如:甲醇、苯、二硫化碳等。不但吸入其蒸气会中毒,有的经皮肤吸收也会造成中毒事故。,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二)毒害品的特性 本类化学品进人人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液体和器官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某些器官和系统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如无机毒物(氰、砷、硒)及其化合物类(氰化钾、三氧化二砷、氧化硒),有机毒物类中的卤代烃及其卤代物(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有机磷、硫、砷、硅、腈、胺等化合物类,有机金属化合物,某些芳香烃,稠环及杂环化合物等等。,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毒害品的主要特性如下:1溶解性 毒害品在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因为易于在水中溶解的物品,更易被人吸收而引起中毒。如氯化钡(BaCl2)易溶于水中,对人体危害大,而硫酸钡(BaSO4)不溶于水和脂肪,故无毒。但有的毒物虽不溶于水中可溶于脂肪,这类物质也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2挥发性 毒物在空气中的浓度与物质挥发度有直接的关系。在一定时间内,毒物的挥发性越大,毒性越大。一般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性越大,空气中存有浓度高,易发生中毒。3分散性 固体毒物颗粒越小,分散性越好,特别是一些悬浮于空气中的毒物颗料更易吸入肺泡而中毒,第一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的基本化学性质,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一、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 运输是危险化学品流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危险化学品运输相当于炸弹在公众场合运动,将危险源从相对密闭的工厂、车间、仓库带到敞开的、可能与公众密切接触的空间,使事故的危害程度大大增加;同时也由于运输过程中多变的状态和环境而使而使事故的频率大大增加。危险化学品运输是危险性较大的作业,遗憾的是该危险性目前尚没有被人们普遍重视。,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一)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运输 危险化学品在道路、铁路、水路、航空、港口作业、汽车运输时,应遵守相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托运人应当委托依法取得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的企业承运。第四十七条规定:通过道路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按照运输车辆的核定载质量装载危险化学品,不得超载。,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装卸时应做到:1装卸前应认真检查包装(包括封口)是否完好并符合要求,标志是否明显。部分危险化学品包装的标志如图41所示。2装卸应遵守操作规程,轻装、轻放轻卸,严禁摔碰、撞击、重压、倒置。3不同性质的货物不得混装。4应根据货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遮阳、控温、防爆、防火、防震、防水、防冻、防粉尘飞扬、防撒漏等措施。5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搭乘运输车辆。,图41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标志,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二)酸、碱(腐蚀品)的安全运输 酸、碱属于腐蚀品,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同时还应注意:1装卸搬运时,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2在装卸现场应备有救护物品和药水,如清水、苏打水和稀硼酸水等,以备急需。(三)有机溶剂(易燃液体)的安全运输 在运输属于易燃液体有机溶剂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同时还应注意:1装卸机械应安装火星熄灭装置,禁止使用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和照明设备。,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2装卸能放出易燃气体的危险货物前,为避免易燃易爆混合气体聚集可能造成的危害,(绝大多数易燃液体的蒸汽具有一定的毒性),应对作业处所进行通风,必要时应进行检测。3装卸易燃液体时,距装卸地点50米范围内为禁火区。4作业时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铁制工具及穿带铁钉的鞋。5遇有雷鸣、电闪或附近发生火警,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货物妥善处理。6严禁用塑料桶灌装、运输易燃液体,以防止因静电的积聚而发生的火灾事故。7现场应备有相应的消防、应急器材。,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四)有机溶剂(毒害品)的安全运输 在运输属于毒害品有机溶剂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同时还应注意:1尽量使用装卸、搬运的机械以及适当的搬运工具,如夹具、钩具等。2作业前要仔细检查防护用品、用具穿戴、使用是否合理、妥当。作业后及时清洗消毒。3装卸前应对作业处所进行通风。作业人员尽量站在上风处,不能停留在低洼处。4运输毒害品过程中,押运人员要严密监视,防止货物丢失、撒漏。,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二、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一)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储存 1危险化学品储存原则 普通机械制造类企业、工厂危险化学品用量不是很大,应本着即用即买的原则,尽量少储存危险化学品。2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基本要求(1)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经济贸易管理部门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审查批准的危险化学品仓库中。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设置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储存危险化学品必须遵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的规定。,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危险化学品应当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藏室内,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应当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并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剧毒化学品以及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实行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制度。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4)第二十六条规定: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储存设备和安全设施应当定期检测。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符合以下要求: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和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场所、消防用电设备应能充分满足消防用电的需要,配电线路、灯具火灾事故照明等用电都应符合安全要求,并应安装避雷设备。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通风设备,可调节温度、湿度,并有可靠的防护措施、防静电措施及防火措施。,第二节 工业常用酸、碱和有机溶剂在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措施,3储存方式及储存限量(1)储存方式分露天储存、隔离储存、隔开储存和分离储存。国家标准规定

    注意事项

    本文(新版第四章化学品安全使用.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