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学校传染病防控426复习.ppt

    • 资源ID:6413669       资源大小:719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校传染病防控426复习.ppt

    学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监测指导所,主要内容,一、背 景二、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三、学校常见传染病四、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背景 全国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2007年事件数:1888起,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73.5%,病例数:78246人,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病例数的88.0%死亡数:17人,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死亡数的3.4%以乡镇中、小学为主乡镇中小学报告1235起(65%)县级以下1504起,占80%,20052007年全国级以上传染病事件报告起数前10位病种比较,2006-2008年全国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起数的85.64%.呼吸道传染病占91.09%.事件起数排在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水痘、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在所有报告的事件中,乡小学占52.67%,绵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20042009年绵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场所分布(102),背景二 绵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2004-2009年绵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类构成,背景二 绵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况,2004-2009年绵阳市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群分布,2023/10/28,9,学校易发生传染病流行的原因,1、学校的特点 相对封闭 人群聚集 容易相互传播 接触面广(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2、学生的特点 个体的免疫力较低 自我保护意识差(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脑等,易感人群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容易受传染,3、其他原因 一是与学生寒暑假活动有密切关系,寒暑假学生返校可能将外地的传染源带到本地和学校,在学校中造成传播和引起社会上更广泛的传播。二是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差,投入严重不足。学校卫生状况差、设施简陋、管理不严是学校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最主要因素。,学校传染病综合防治模式,学生:生理特点、卫生习惯家庭:家长卫生防病意识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长效机制卫生:技术指导与支持,二、传染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一)什么是传染病(二)传染病的特点(三)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四)传染病流行过程(五)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六)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一)什么是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人-人 流感、病毒性肝炎 人-动物 禽流感、狂犬病,(二)传染病的特点,1、由病原体(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霉菌和寄生虫)进入人体繁殖或产生毒素所致。2、有传染性。3、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4、免疫性。,病原体(pathogen),细菌 破伤风病毒 脊髓灰质炎立克次体 恙虫热支原体 非淋菌性尿道炎衣原体 沙眼螺旋体 梅毒霉菌和寄生虫 脚气 血吸虫病,(三)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条件,1、传染源:病人、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和昆虫。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传染给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例如:空气飞沫、血液。3、易感人群:即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例如: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感染过麻疹的儿童。,1、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定义 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分类 病人(注意其潜伏期和传染期)霍乱 病原携带者 乙肝 受感染的动物 鼠疫,2、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传播途径分类 直接或间接 水痘、结膜炎(红眼病)空气或飞沫 水痘、流感、肺结核经水传播 霍乱、血吸虫食物传播 痢疾、伤寒 接触传播 淋病、疥疮、艾滋病血液或体液 乙肝、艾滋病 昆虫或动物 乙脑、疟疾、狂犬土壤传播 炭疽、破伤风 医源性传播 丙肝、艾滋病 围产期传播 风疹、梅毒、艾滋病 多途径传播 艾滋病、手足口病,3、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定义 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特征 易感性的高低取决于该人群中易感个体所占的比例,传染源,病原体,生长繁殖,排出,易感者,传播途径,携带者,患者,获得免疫者,死亡,(四)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病人动物,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病人携带者受感染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接触血液水食物医源性垂直媒介土壤,易感人群,社会因素,经济政治文化宗教风俗,自然因素,气候地理,(五)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冬春季寒冷干燥、门窗紧闭地理因素:媒介昆虫和宿主动物的特异性栖息习性,2、社会因素 抗生素和杀虫剂的滥用 城市化和人口爆炸战争、动乱、难民潮和饥荒 全球旅游业的急剧发展 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生态恶化,(六)传染病控制的基本原则,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根本措施2、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重要措施,1、管理和控制传染源,1、对病人隔离、治疗、管理2、清洁环境或消毒,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2、切断传播途径,1、灭蚊、改水、规范采血输血2、通风换气、搞好环境卫生3、戴口罩、不去公共场所4、卫生与行为习惯:洗手、安全套,3、保护易感人群,1、主动免疫:疫苗接种 2、被动免疫:注射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抗狂犬血清、乙肝免疫球蛋白等 3、体育锻炼,法定管理传染病(39种),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l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三、学校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水痘肺结核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传染源是腮腺炎患者和携带病毒者。经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或飞沫传播。患者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流行性腮腺炎(Mumps),主要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除腮腺肿胀外,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flu),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高。传染源是流感患者。主要在人多拥挤的密闭环境中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春季节,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流感症状有轻有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1)单纯型:高热,寒战,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等。(2)胃肠型: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3)中毒型:高热不退,谵妄,抽搐,甚至神志昏迷。(4)肺炎型:高热,咳嗽,咯血,气急,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比较症状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发烧 偶尔会发生 一定会发高烧3-4天 头痛 偶尔会发生 头痛欲裂 身体酸痛 是 严重的身体酸痛 身体虚弱 是 虚弱到需要卧床休息 精神疲倦 不一定 头几天会这样 鼻塞 是 是 流鼻涕 是 是 喉咙痛 是 是 胸闷 不会很严重 会变得很严重 咳嗽 不会很严重 会变得很严重,一般预防 早期发现,迅速确诊,加强监控力度。对病人做好隔离。病人是主要的传染源,自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遵循呼吸道传染病一般预防原则(详见后):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境开朗,开窗通风,减少聚会。,疫苗预防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流感病毒菌株的变异很大。每年可能爆发和流行的毒株可能不同,故流感疫苗应每年接种一次。日本法律规定,317岁每年均常规注射流感疫苗。我国近几年开始在全国推广注射流感疫苗。,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传染源是水痘患者。空气飞沫或散布在空气中的鼻咽喉分泌物传播人与人接触直接传播接触到水痘痘浆污染的物品而间接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主要是儿童。潜伏期为1024日,通常为1416日。病后可获终身免疫。,水痘(Varicella),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患病初期出现轻微发烧、疲倦和软弱无力;斑疹出现后数小时即转化为丘疹、疱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一般典型水疱皮疹约历时16天。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水痘(Varicella),肺结核病,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疾病之一,“十痨九死”,“痨”指的就是结核病,当时由于没有特效的药物,结核病的死亡率相当高。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 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这种简单的传播途径使许多人都容易被结核病患者传染。一个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肺结核病特点,1.感染人数多:全国多达5.5亿人感染过结核杆菌,约占全国人口的45,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患病人数多:全国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0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150万。3.新发患者多:全国每年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45万,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65万。4.死亡人数多:全国每年约有13万人死于结核病。5.农村患者多:全国约有80的结核病人集中在农村,主要在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6.耐药患者多:全国结核病耐药率高达28。,近年影响较大的几起学校疫情,近年来,全国各地在校学生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2003年河南省某中学同时发生100多名肺结核2003年山东省某中学一女生宿舍,8人中发生肺结核病人5例,其中4例是在1个月内相继发病2006年辽宁省某中学同时发生肺结核64例2006年辽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相继有66人患肺结核浙江省温州市2006年高考后24名学生因患肺结核病而不能被录取沈阳市2006年高考后有30名学生因患肺结核病而失去了被录取的机会,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它的病原体是新型肠道病毒70型(EV70)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ox24v)引起的。传染源是患者。通过接触结膜炎患者的眼睛或上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其他物品,包括与患者共用毛巾,均可能感染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为112日。主要临床表现:单眼或双眼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分泌物,有畏光、易流泪、疼痛,眼皮红肿症状。,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和检疫期,四、学校如何预防控制传染病,1、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2、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3、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预防传染病4、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一)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置条例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1、完善组织,由学校主要领导负总责,校医院、保健科、卫生保健老师及班主任等共同参与。严格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设校医院或卫生科;城区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要在政府核定的编制内设卫生室,按照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学校,至少配备1名兼职保健教师。寄宿制学校必须建立卫生室,并配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24小时值班。另外还应保证最低要求的硬件和经费的投入,如房间、电话、体温计、消毒、注射、常备药品等,有条件的应配备电脑并能上网。,2、明确职责,政府职责:明确各有关部门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保证防病资金投入,合理编制人员;卫生部门职责:了解学校传染病疫情动态。要加强对学生保健机构的业务领导和行业管理,定期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执法检查和业务指导;对医务人员要进行资格审查;教育行政部门职责:加强领导、制定预案、保证经费、建立机构、落实管理制度。保证校医具有相应的卫生技术资质,并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加强对学校食堂和饮用水的管理,开展校内健康教育。,教育部门内部各成员之间的职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负责人员编制、人员培训、经费投入、健康教育课时和内容的确定及相关制度的建立等,并督促学校执行;学校应有一名副校长负责学校传染病防治的人员、经费及各项措施的落实与协调,并负责有关硬件设施的建设;,校医或卫生保健教师负责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协助学校领导并与班主任密切配合,认真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具体包括宣传教育、健康教育课、收集和保存健康信息、负责与卫生部门沟通;班主任老师应积极配合校医做好健康教育与传染病防治工作,主要包括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协助开展健康调查和计划免疫,认真做好晨检,登记和报告缺课学生等;所有教师都有义务发现和报告学生的异常情况。,3、制度保证,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定期体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制度、新生入学体检制度、新生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教师及服务人员体检制度、环境保洁制度、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校卫生设施检查验收制度、食品卫生检查及相关人员责任制制度、学生健康档案管理制度等。,(二)加强健康教育、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学校要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周安排0.5课时,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学期要安排48节健康教育课。还应根据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特点,每年至少集中开展两次以预防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宣传教育。中小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告家长书等形式,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要充分利用板报、校报、校园网、广播电视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应包括:,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以增强体质;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决不随地吐痰、决不随地大小便等;3、生活要有规律,要保持充分的休息睡眠,以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三)保持个人卫生,积极预防传染病,“五要”要定时休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勤洗澡,要勤理发,要勤剪指甲。“六不”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用公用毛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两坚持”坚持自带饮水杯、手纸、手帕等个人卫生用品;坚持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2023/10/28,59,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关键措施,(四)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平时的措施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平时的措施,1、各级各类学校应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的组织机构: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全面负责学校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传染病防治和疫情报告工作,并建立传染病报告制度和登记本;学校要设立卫生室,并按卫生室器械配备目录配备相应的器材和应急药品。2、学校的疫情报告人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在校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或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时,要指导学生立即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和治疗,同时要立即向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协助卫生专业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苗应急接种、疫区(点)消毒处理等控制工作。,传染病报告的要求,报告时限 甲类和乙类(艾滋病、SARS、禽流感、肺炭疽)2小时 其他乙类、丙类24小时,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规定的报告要求:1、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天内有例或者连续天内有多个学生(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2、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4、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传染病报告的要求,平时的措施,3、学校要建立晨检、缺课原因调查制度,要及时掌握因病缺课学生的情况,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应及时报告,并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及时对密切接触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凡患有急、慢性传染病并在传染期内的学生不得到校上课。因病请假的学生,复课时要查验医院康复证明。4、要严格执行小学入学查验接种证制度。小学每年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程序对入学新生的预防接种证进行查验,对流动人口及外地儿童要进行重点查验,发现漏种儿童,要立即通知家长和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补种,使学校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降低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可能。,平时的措施,5、要结合学校的健康教育,针对教师及学生开展学校常见传染病知识及预防措施的宣传,提高师生的防病意识和能力。学校要保证教室符合卫生要求,班级人数合理,搞好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内清洁,坚持教室的湿式清扫,冬春季要增加教室及学生聚集场所的通风换气频次,重视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6、有校办医院和卫生室的学校要建立消毒及隔离制度,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7、要加强对校内食堂及学生饮用水源的管理,保证各种食品、饮用水符合卫生要求,食品从业人员持健康证上岗,有自备水井的学校要加强对水源的管理,要按要求进行水质消毒及处理,保证供水安全。,学校传染病病例发现与报告流程,学校老师和相关人员可以参照以下流程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病例:,2023/10/28,67,学校传染病报告与处理建议流程图,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传染病一旦发生,学校要全力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疫情控制工作,重点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传染病流行时的措施,1、早发现:中小学、幼儿园要更加强化晨检制度。晨检应在校医的统一组织和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及时查明病因。在传染病流行季节,还可增加午检。对可疑者应由校医做进一步检查、确认。高校的传染病疫情由校医院医生在学生就诊时予以排查,及时发现。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2、早报告:学校的校医或校医院有关科室的医师为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做好疫情的登记、分析和整理工作。对报告的疑似病例被确诊或排除,要向上级机关发出更正报告。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必须按省卫生厅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实行“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对不报、瞒报、漏报者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3、早诊断:有条件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校,要尽快对疾病进行诊断,同时将诊断结果和诊断依据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没有条件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学校,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立即带学生到附近的医院急诊室或马上打“120”急救电话,送医院进行诊治。4、早隔离: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保其他学生不与之接触。根据传染病类型和传染性强弱,必要时对与病人接触的人员也应进行相应隔离。如发生爆发疫情或新病例持续不断等情况,要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出的疫情控制措施,经同级教育局同意,在一定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停止人群密集的活动等措施,严防疫情扩散,要教导学生少到人群集中的场所,不要互相串门,不要探视生病的同学。,在疫情控制方面,要做好下列几方面的工作:1、协助对病人的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或医学观察,根据需要提供名单或提供场所;2、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消毒、杀虫和灭鼠等工作;3、协助在易感人群中开展应急预防接种;4、开展应急的健康教育,要告诉学生该病的传染来源、传播途径、早期症状、预防措施等,同时要注意消除学生和家长的恐惧心理。,5、早治疗: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应根据不同类型传染病,及时将病人送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或在家隔离治疗,同时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可对与病人接触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投药,对所在场所定期消毒。6.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疾病监测、疾病流行因素的调查及疫情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在监测方面,要向卫生部门提供本学校的人口资料、发病资料;通过晨检等各项措施,及时发现和报告疑似病例,做好疫情登记等工作。在卫生部门进行疾病流行因素调查时,向卫生部门反应各种可疑线索,提供卫生部门需要的各种资料,协助采集各种可疑样品。,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努力做好学校卫生工作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学校传染病防控426复习.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