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3 -声声慢(寻寻觅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6390071       资源大小:35.7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声声慢(寻寻觅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9.3*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单选题1.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薄(bdo)雾重(Ch6ng)阳暗香盈(ying)袖8 .东篱(Ii)戚戚(qi)乍(Zhi)暖还寒C.将(jidng)息相(Xidng)识三杯两盏(Zhdn)D.憔悴(CUi)堪摘(Zhdi)玉枕(Zhen)纱厨9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销魂暗香盈袖 B ,憔悴泾渭分明 C.脉搏贻笑大方 D.坐落 时过境迁凄凄惨惨 山清水秀以逸待劳呕心沥血旁证博引 关怀备至老态龙钟精简机构10 下面是李清照的一首词浣溪沙,根据词的意境,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黄昏疏雨湿秋千。A.病起萧萧两鬓华B.小院闲窗春已深C.江梅已过柳生绵D.归鸿声断残云碧11 下列各项中,断句有误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2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5.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薄雾浓云愁永昼(漫长的白天)有暗香盈袖(充满)莫道不销魂(极度的欢乐)凄凄惨惨戚戚(悲愁、哀伤的样子)憔悴损(损害)独自怎生得黑(怎么、怎样)A.B.C.D.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8 .除声声慢以外,李清照还有醉花阴传世,这两首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C.宋代词坛呈现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尤其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与周邦彦的富艳精工、李清照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然而在“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方面,周邦彦是不及秦观、李清照的,故明、清人推秦、李为婉约宗主。D.李清照处于南北宋过渡时期,南渡以后词风由明丽而变为凄清。9 .对李清照声声慢一词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三句用一连串叠词,写出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是词人血和泪的吞吐,也是向苍天的悲惨呼告,是词人后期凄凉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10 上阕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最后“雁过也”三句在内容上承上,在结构上启下,自然地把抬头仰望过渡到低头俯视。C,“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这就更加令人难过了。这里是从正面渲染作者的悲苦心情。D.最后用一个“愁”字来概括,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全词用象征手法,把国破家亡的身世寓于景物描写之中,表现了词人忧国忧民的心理。二、默写11 理解性默写(1)李清照的声声慢十四个叠字层层铺叙,分三个层次,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O(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词人内心世界的句子有:,!,。(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突出的直抒胸臆的句子是:,I(4)声声慢一词中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地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心态的句子7,:,o(5)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纷繁的说不尽的思绪,用“,”代之。(6)声声慢下阙中使用传统菊花意象的句子:,?(7)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淡,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造成了一种如注如诉的音韵效果,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地愁苦之情。(8)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感情慢慢融入落花,对花自怜,黯然伤神。(9)在声声慢(寻寻觅觅),写出了天气反复无常,词人难以入眠的句子:,。(10)古人有“借酒消愁”一说,词人李清照也不例外。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写到词人本欲用酒来打发愁情,没想到还是驱不散晚风带来的寒意的句子.:,、o(Il)李清照的声声慢借大雁表达对故国、亡夫以及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1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表达了词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13)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用黄昏时刻的梧桐和细雨表达自己无垠的愁情的句子:,、O(14)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心中愁情的句子是:,O三、问答题9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如何通过各种残秋景物来渲染愁情的?10 .试分析声声慢结句之妙。11 .根据你的理解,为这三首词选出与之匹配的评语。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声声慢()A此词全用赋体,写竟日愁情,满纸呜咽;表茕独栖惶之景况,动人魂魄。B此词以怀古为主题,追念古代英雄人物的同时,慨叹自身失意。C此词虽曰怀古,实寓伤今之意,词风悲壮苍凉。D此词摹写娇态,曲尽如画,最能动人情思。四、诗歌鉴赏阅读声声慢,完成后面各题。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2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请概括这“愁”具体包含了哪些内容。试结合词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愁情的。13 .本词的语言组织和安排非常有特色,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赏析。答案解析部分14 .【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A属于多音字的习惯性误读,A薄(bdo)应读薄:b6;C.将(jiGng)息中的"将"(jidng);D.玉枕(Zhn)纱厨中“枕”读:zhn【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平时读准字音,根据字义要明确区分、准确记忆音调。15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字形的能力。C项,旁证博引f旁征博引。故答案为:Co【点评】辨析字形应结合词义来识别,注意区分形近字和音近字。“征”和“证”为音近字。16 【答案】C【解析】【分析】这首词写清明前后的风光和词人少妇时期的悠闲情景,所选意象要符合这个意境与情感。A项,“病起”不符合这个情景,B项、D项与节气不符合。故答案为:Co【点评】此词以白描手法写了熏香、花钿、斗草、秋草等典型的少女时代的事物,借以抒发作者爱春惜春的心情.上片写春光殆荡,屋内香炉袅烟,人睡初醒;下片淡淡几笔,勾勒寒食节的初春景色与民间习俗,情韵全出.全词都是景语,仔细体味又都是情语,没有雕饰斧凿痕迹,隽秀自然,清新淡雅,充分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只有C项合乎语境。17 【答案】B【解析】【分析】B项,应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8 【答案】D【解析】【分析】应为“极度的悲伤”,应为“煞”之意。19 【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B项,”都是词人南渡后晚年的作品”错误;“醉花阴”是李清照早期的作品。故答案为:Bo【点评】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20 【答案】D【解析】【分析】D.“象征手法”错误,这首词主要的写作手法为借景抒情,没有用象征手法。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21 【答案】(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9)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10)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1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1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3)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觅、戚、梧桐、憔悴、堪、雁。故答案为:(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6)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8)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9)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10)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11)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12)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1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22 .【答案】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明写天气的忽暖忽冷、变化无常,暗写词人烦闷难熬的心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渲染愁情,并通过酒力敌不过风力,显示出愁情的无比深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通过飞雁引发的对故国故家和往昔伉俪生活的追怀,表现词人由家破人亡所造成的痛苦心情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明写菊花残败,无人采摘,暗喻自己容颜的衰老与心境的悲凉,抒发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之感,突出了词人晚年年老色衰、孤苦无依的困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通过梧桐细雨对心灵的敲击,将愁情推向高潮,进而发出“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绝望呼告【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赏析意象、手法和诗歌情景的能力。本词借秋景抒发悲凉情。上阕用“淡酒”、“晚风”、“过雁二下阕用“黄花”、“梧桐”、“细雨”,都视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结合,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萧索残秋中浓郁的愁情。最后迸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全词语言朴实,感受细腻,巧用叠字,满纸呜咽,动人心弦。【点评】本题考查赏析意象、手法和诗歌情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诗歌内容,抓住诗句中的“情景”,即物象及特点、人物及特点、画面与情景,用简洁的语言赏析意境和情感。23 .【答案】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呢?“这次第”三个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鸣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句妙处的能力。“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全诗结句。次第:这是在宋代人文章里常有的口语,意思是说,这般境况,这般光景,这情形,这景色,怎能用一个愁字概括得了呢?作者用反诘语结束全词,表达了思无尽、情无尽、叹无穷之感,乃有画龙点睛之妙用。纵观全词,作者把不幸的遭遇、苦难的历程全部倾诉在这首用心血写成的词中,其痛楚之情,其国破家亡之恨,其心中难抑之愤流诸笔端,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悲悯万分。作者最后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束全词,写出了无以言表的内心沉痛悲凉。故答案为:词人用口语的形式,脱口而出:这情形、这光景,又怎是一个“愁”字包括得了、承担得了、说明得了呢?“这次第”三个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鸣咽,笔笔写愁,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真可谓人生大悲哀,社会大悲痛。这结尾,既是收,又是放;既是对前文的概括,又把诗意推进一层,使通篇余音袅袅,言尽而意不尽,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点评】本题考查鉴赏诗句妙处的能力。鉴赏诗句的妙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说出这个句子的含意及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如写出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等;点评该句的妙处,如该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或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IL【答案】B;C;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要求为这三首词选出与之匹配的评语。首先要理解这三首诗的内容,然后结合选项很容易选出来。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的代表作品之一,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此词意境高远,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其境界之宏大,前所未有,作品以空前的气魄和艺术力量塑造出一个英气勃发的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的昂奋的豪情和旷达的思绪;艺术特色是豪放的风格,词风飘逸豪放,创作视野较为广阔,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宽阔、深刻,气象恢弘雄放,格调高昂、健康,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词以怀古为主题,追念古代英雄人物的同时,慨叹自身失意。声声慢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晚年代表作之一,这首缠绵哀婉的词体现了她晚年孤苦无依、悲哀愁闷的处境心情。然后选出即可。故答案为:B;C;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答案】12.内容: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直接写愁,直接抒情。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雁过”“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仇国恨。13.妙用叠词,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从行动到环境再到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身体和心灵遭受的摧残。语言朴素,如“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考查鉴赏古诗词语言风格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平时应多熟悉古诗词常见的语言风格特色,如:豪迈雄奇、沉郁顿挫、慷慨悲壮、清新自然、婉约细腻、刚劲凝练、典雅隽永等。12 .分析此人的情感,注意结合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诗歌中的相关诗句。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这首词的情感有: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家愁,国愁)。抒情方式,一般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本诗有直接抒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也有间接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13 .本题考查语言特色,本词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运用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韵律美,增加了音乐性,增强了抒情性,表达了作者身体和心灵遭受的摧残;其次,语言朴素清新,如“怎生得黑”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

    注意事项

    本文(3 -声声慢(寻寻觅觅)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