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复习.ppt

    • 资源ID:6368585       资源大小:228.50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复习.ppt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必修4:生活与哲学,考点考向概览,1价值(1)价值的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哲学意义的价值(共性)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个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客观事物自身不能表明其价值,必须要满足了主体人的需要,才能体现其价值。“事物”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考点一 价值和价值观,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对社会、对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人的价值的内涵,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考点一 价值和价值观,考点一 价值和价值观,物的价值,人的需要,满足,人的价值,人的属性,他人、社会的需要,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事物的属性,考点一 价值和价值观,对人的价值的评价,(1)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3)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考点一 价值和价值观,2.价值观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考点一 价值和价值观,(2011高考海南卷)不久前,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拟于2011年11月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ABC D,试一试,C,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考点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 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考点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正确理解价值观(1)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就客观事物对人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认识、一种理解。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对社会、对人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社会进步、人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2)价值观有两个重要特征。每个价值观的内容都是对某一类事物的价值理解。对事物的价值有了新的理解时,新的价值观就应运而生了。具有方向性。对任何主体而言,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自己认同、肯定、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是自己的奋斗目标,要实现的愿望,因而人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深剖细析,考点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3)价值观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这种特性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生活在一定社会的人们,其社会地位、受教育的程度、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等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因为所处的地位、条件发生了变化而产生价值观的变化。2正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从领域来看,表现在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的导向作用;从性质来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具有消极的导向作用。,考点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2)有人把一块美玉献给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说:我把玉给工匠看了,他们认为是宝物,所以才献给你。子罕回答:“你把玉当作宝,我把不贪当作宝。你把玉给我,那么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不如我们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子罕拒玉的历史典故包含的哲学道理有事物的价值是变化的因为其属性和功能具有不确定性事物是否具有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判断人们的立场和需要不同,其价值选择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的行为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A.B.C.D.,试一试,D,(2013年高考上海卷22)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受价值观支配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价值观是人的行为的“定向器”B.创造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 D.个人对贡献越大其人生也越有价值,试一试,A,(2012高考广东卷)对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A BC D,试一试,C,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人们既要对事物的客观状况及其本质属性、发展规律作出判断,又要进一步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后者称为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产生的。,考点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考点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5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1)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考点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利益的关系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考点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认识“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关系(1)区别:“真理标准”是说“真不真”或“真与假”的问题,判断标准是通过实践看其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价值标准”是说“好不好”或“好与坏”的问题,判断标准是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2)联系:“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内在的统一。对一个具体事物的判断就是既要其“真”,符合客观实际,又要其“好”,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如核裂变能产生巨大的热能,是真,但原子能是用于和平事业还是用于制造杀人武器,还有个“好与坏”的价值判断问题。,考点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2013年高考江苏卷25)转基因食品今天已经非常普遍,支持者认为它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但是世界上也有一些人和民间组织对此持激烈的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大自然有其自身的法则,人为地改变生物的基因将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从中可见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世界观是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导价值判断与人认识事物的角度有关 认识运动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A.B.C.D.,C,试一试,(2012高考浙江卷)下边的漫画(选自人民论坛总第354期)可以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A BC D,B,试一试,(2013年高考福建卷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丽中国”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材料二:生态文明建设呼吁富于时代精神的消费观念。近代以来,西方社会有人推崇消费主义,强调可推动经济增长,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消费主义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中国传统社会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节省实用,主张节制消费。勤俭节约的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内涵与时俱进。当代中国,人们对勤俭节约有了新的认识。同学们经过合作探究认为,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勤俭节约的时代内涵应是:尊重爱惜劳动成果:适度消费: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4)结合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指出消费主义的错误。(10分),试一试,人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消费主义鼓励人们无节制消费,把消费和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违背了客观规律,危害了人民利益。,试一试,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人民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他的幸福感也就越强。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考点四价值的实现方式,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考点四价值的实现方式,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3)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考点四价值的实现方式,归纳: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立场上。(3)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4)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5)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考点四价值的实现方式,(2013年高考浙江卷28)社会发展犹如列车前行,需要正能量的驱动,而正能量的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告诉我们()A.个人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价值的实现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条件B.社会是个人组成的社会,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付出C.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对社会和人生有重要的导向作用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试一试,B,(2013年高考安徽卷11)图1漫画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给我们的人生感悟是个性发展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坚持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模仿和重复别人的人生难以出彩人的成长要善于把握自己的优势A.B.C.D.,试一试,D,(2013年高考江苏卷3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于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这就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A.B.C.D.,试一试,B,(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汉代的匡衡少年时没钱买蜡烛,就凿壁偷光,勤奋苦读。有一户人家有很多书,匡衡在这户人家当雇工却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所有的书都让自己读一遍。主人深受感动,就把书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大学问家。这表明()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取决于能否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人生价值总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A BC D,试一试,C,(2013年高考海南卷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960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1977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 1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2年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感动年,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8分),试一试,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2分)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人生追求;(2分)在劳动创造和奉献社会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2分)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2分),试一试,1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个人的社会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第二,人的价值的另一个方面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考点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3.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我们既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又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一不可。4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5要承认人生价值的多层次性。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生价值是多层次的。而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又可分为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考点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能认为贡献和索取是对等关系(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贡献。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相辅相成的,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2)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与个人相比较,社会更为根本,起决定作用。在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深剖细析,考点五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2013年高考上海卷30)事业有成的查晓元在47岁时放下一切,来到环境恶劣的宁夏西海固支教,一待就是九年。有人觉得他很亏,小张却认为查晓原活得很“值”,因为铺满金钱的道路并不一定通向人生的幸福,他在支教奉献的同时,也得到了自我满足。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只有创造价值,才能享受价值B.小张的理由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满足社会需要和实现自我满足是统一的C.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人生价值的全部内容D.小张的理由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因为奉献社会是第一位的,不应强调个人满足,试一试,B,

    注意事项

    本文(生活与哲学第十二课复习.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