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ppt

    • 资源ID:6363205       资源大小:947.50KB        全文页数:128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ppt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废气监测部分),工业废气的含义与分类 各种工业生产及其有关过程中排放的含有污染物质的气体统称为工业废气按生产方式分:有直接从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也有间接与生产装置有关的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按行业分有钢铁工业废气、化工废气、电力工业废气、建材工业废气及其它诸如垃圾焚烧、有害固体废弃物焚烧产生等废气 按存在的状态分有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或气溶胶污染物之分。气态污染物在化学上又可分为有机污染气体和无机污染气体,颗粒物在化学上也可分为有机颗粒物和无机颗料物,概 况,废气的来源火电行业钢铁及冶炼行业化工及石化行业建材行业交通运输业饮食业及其它特殊行业 恶臭的来源 恶臭是大气、水、土壤、废弃物等物质中的异味物质,通过空气介质作用于人的嗅觉器官而感知的一种感官污染。目前已知的恶臭物质有一万种左右,概 况,恶臭污染排放标准控制项目(有8项),概 况,废气的治理 废气中烟(粉)尘治理按工作原理分有四类静电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机械力除尘器 废气中SO2治理按脱硫工艺与燃烧的结合点来分有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有机废气和恶臭治理:有机废气有吸收法、吸附法、热分解、焚烧及催化燃烧等。恶臭的治理也有吸收法、吸附法、燃烧法、微生物法、中和或掩蔽法,烟气脱硫工艺控制SO2污染的主要措施按脱硫工艺与燃烧的结合点分为燃烧前脱硫、燃烧中脱硫和燃烧后脱硫(又称烟气脱硫)燃烧前脱硫煤脱硫 燃烧中脱硫炉内脱硫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FGD)燃烧前脱硫煤脱硫在煤参与燃烧前,将其中的硫分除去而成为洁净煤如洗煤,它适用于各种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燃烧 燃烧中脱硫炉内脱硫在燃烧过程中,向炉内或煤中添加固硫剂,吸收燃煤燃烧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盐和硫酸盐,随灰渣一起排出 该方法是一种技术简单、投资少、易管理的脱硫方法,烟气脱硫的几种工艺,烟气脱硫的几种工艺,燃烧中脱硫炉内脱硫循环流化床燃烧法,脱硫效率在90%以上炉内喷钙、炉外增湿烟气脱硫技术(LIFAC),该技术是钱清发电厂从芬兰引进,脱硫效率在6070%之间 浙江大学能源所煤的催化洁净燃烧技术主要是加固硫剂在燃煤中燃烧,脱硫效率2030%左右,炉内喷钙技术3040%左右 最有推广前景的为循环流化床燃烧法,该法是由德国的鲁奇(LVRGI)公司于80年代末开发的一种新型脱硫工艺这种工艺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通过吸收剂的多次循环,使吸收剂与烟气接触的时间长达30min以上,大大提高了吸收剂的利用率不但具有干法工艺的许多优点,而且能在很低的钙硫比情况下(Ca/S=1.11.2)达到甚至超过湿法工艺的脱硫效率(95%以上)特点:脱硫效率较高,NOx排放低;燃烧效率和传热效率高;具有快速调节比和良好的跟踪负荷能力;给料点少,给料系统简单锦江建德石煤电厂、嵊州市热电厂、宁波中华纸业热电厂、杭州热电厂4#炉用的就是该技术,烟气脱硫的几种工艺,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FGD)烟气脱硫方法,按照脱硫工艺可以归纳为湿法和干法两大类。其中湿法烟气脱硫至目前一直占主导地位 湿法烟气脱硫 湿法烟气脱硫的基本过程是用含脱硫剂的溶液或浆液洗涤烟气,可以达到高的脱硫率主要缺点是净化烟气的温度低,近于饱和,需要再加热以防露点腐蚀并利于排放后抬升,产生的废水需要处理1 湿法烟气脱硫方法石灰/石灰石法 2 石灰/石灰石浆液洗涤的化学机理相当复杂,总的反应是SO2同Ca(OH)2或CaCO3起作用,生成亚硫酸钙,其一部分氧化成硫酸钙。在进料中如存在MgO或MgCO3时,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3 石灰/石灰石烟气脱硫工艺又可称为单碱法,而有部分不恰当的工艺却以钠碱作为单碱法吸收液,这一般情况下不是真正的脱硫,因为烟气脱硫必须有将硫固化的过程,烟气脱硫的几种工艺,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FGD)湿法烟气脱硫方法石灰/石灰石法双碱法1 双碱法按碱性吸收液的成分,除钠碱双碱法外,还有碱性硫酸铝-石膏法和氨-石膏法等 流程特点为先用可溶性的钠碱吸收液进行脱硫,然后再用石灰乳或石灰石粉末对吸收液再生 由于采用钠基清液吸收,可大大减少结垢机会 其他 柠檬酸盐法 亚硫酸盐法 液相催化氧化法(千代田法)磷铵肥法等 干法烟气脱硫方法2,烟气脱硫的几种工艺,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FGD)干法烟气脱硫方法喷雾干燥法1 喷雾干燥工艺与湿法脱硫工艺相比有以下优点:流程短,设备少;生成物易处理,易避免二次污染;不易结垢、堵塞及腐蚀设备;能耗低,水耗少;操作方便,维修量少2烟气半干法反应器脱硫 该法是浙江菲达机电集团公司引进的瑞典技术,采用半干法反应器加布袋除尘器的方法进行脱硫除尘,处理系统中有混合器、半干法反应器、石灰粉给料系统(活性炭系统、去除二噁英)、布袋除尘或静电除尘器等装置,脱硫效率在8090%之间。我省有巨化热电厂、绍兴城东热电厂、乔司锦江热电厂等厂家使用该技术,乔司锦江热电厂属浙大能源所技术 电子束照射法,烟气脱硫的几种工艺,燃烧后脱硫烟气脱硫(FGD)干法烟气脱硫方法电子束照射法1包括以下三个过程:氧化活性物种的生成2SOx及NOx的氧化3硫铵与硝铵的生成4 优点:可以同时脱硫脱氮,脱除率可在80%以上;主要设备只有冷却器、反应器、集尘器三部分,工艺简单,系统阻力小,开停车方便;对烟气中硫、氮氧化物浓度变化的适应性强,且能副产肥料。该法目前尚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大功率电子枪的制造技术,电子枪窗口长期暴露在酸雾与飞灰中的腐蚀等,烟气除尘工艺按除尘设备类型分一般可分为机械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电除尘器 机械除尘机械除尘器一般有旋风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冲击式除尘器、文丘里水膜除尘器等旋风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结构较为简单,靠离心力分离烟气中的尘,本体阻力不很大,一般为500 800帕,建设投资较小;但其除尘效率较低(一般90%),只对大颗粒烟(粉)尘有较好效果,因此只用于除尘要求不高,除尘难度不大的地方文丘里水膜除尘器文丘里水膜除尘器是一种湿法除尘技术,在我国多用麻石(花岗岩)砌筑。运行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建设投资也不大,有较广泛的应用(小型热电厂)本体阻力一般为1000-1500帕,阻力不很大,最大设计风量一般为1.0105Nm3/h,除尘效率一般在95 98间;因为其用水作为除尘介质,因此其附带的有部分脱硫效果 1,烟气除尘的几种工艺,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靠布袋捕集烟气中的尘 应用范围广,除尘效率高(可以到达99以上);但其设备本体阻力较大(一般在1500 2000帕间,甚至更大),运行维护费用较大对较小的颗粒物捕集能力也较好,因此在水泥厂应用很多 电除尘器电除尘器靠静电去除烟气中的尘 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高(可以到达99以上),设备本体阻力较小(200 500帕),可设计风量大,因此在大中型电厂应用广泛。但其一次性投资较大,能耗较大,运行费用也较高,烟气除尘的几种工艺,废气验收监测目的和内容,验收监测目的检查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排放浓度、排放量、吨产品排放量、无组织排放浓度是否符合国家或地方有关排放标准的要求 评价净化装置的建设、运行性能是否达到原设计指标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 了解已建成的建设项目投运时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同时也为污染纠纷的裁决提供科学依据 对固定废气污染源烟气连续监测系统的性能评价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核定 废气监测内容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放量、废气排放量监测,净化设施净化效果监测,无组织排放浓度的监测,环境敏感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的监测等,废气监测布点及采样,采样前期准备,采样前期准备(即现场踏勘期间工作)在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前,应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进行现场踏勘,赴现场踏勘的工作人员一般应是该项目的负责人和验收监测报告的编写人,验收监测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现场踏勘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企业概况1及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2 排放源基本情况调查了解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流程;弄清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原辅材料及主要产品、副产品,弄清污染物的产生及外排情况(也就是要弄清污染物的来龙去脉);确定监测点位(或断面)及监测项目 对环保设施应了解其运行状况,并了解污染物的处理工艺流程 对废气污染源的监测点位、应检查监测断面有无监测孔、有无测试平台、开孔位置是否恰当,是否符合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中采样位置和采样点规范要求,测试孔大小与测试平台是否符合要求3现场踏勘一定要每台处理设施都经过现场了解,标好测试孔位置、大小,以便于厂方开孔 针对环评批复要求及环评报告主要结论,逐条了解和调查有关情况 4在对厂区环境调查和了解的同时,对企业周围的环境情况也应作调查和了解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调查主导风向和风向频率,平均风速和最大、最小风速、平均气温及气温变化情况等。如有可能,最好直接了解当地的逆温和大气稳定度等污染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采样前期准备,监测方案编写完成,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后,采样前工作准备 项目负责人应召集或通知参加现场采样分析的人员,告知建设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的情况、环境采样情况、列出具体工作量及所带仪器的型号、台数和实验室的工作量(包括样品数、分析项目),采样前准备,仪器试剂准备1采样仪器的选定 2严格检查皮托管和采样嘴,若发现变形或损坏,不能使用 采样仪器检漏 采样仪器准备时,应连接整个采样系统,并检查是否漏气,这样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3采样仪器流量校准使用经检定合格的采样仪器、分析仪器(全自动采样仪器检漏及流量校准探讨,最好用恒流系统检漏及校准)采样前要对流量计进行校准(一般用高等级标准流量计)排放监测对监测人员及配备的要求,采样前准备,排放监测对监测人员及配备的要求 对监测人员的要求经过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1 熟悉国家、行业、地方制订的法规、条例、规范、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熟悉监测方法等工作认真、实事求是2 注意安全,遵守测试现场的安全制度3 对人员分工和配备的要求有组织排放监测日常监督性监测4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5 无组织排放监测人员的分工遵循1人为现场负责人,1人负责现场气象条件的简易测定和判定,对照点和每个监控点至少有1人的原则 总之:要根据测试的目的、内容和方法,为了保证测试质量,合理地确定人员的组成和分工,采样前准备,有组织排放监测对工况的要求废气采样人员实际采样时,应详细了解生产的工况情况,最好有专人负责工况监督,一般情况下保证生产工况在75%以上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工况要求,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办法,应在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负荷进行监测无组织排放监测对工况的要求,竣工验收期间工况要求,对于新锅炉安装后,锅炉出口原始颗粒物浓度和颗粒排放浓度的验收测试,应在设计出力下进行对于在用锅炉颗粒物排放浓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以7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并按锅炉运行三年内和三年以上两种情况,将不同出力下实测的颗粒物浓度乘以下表中所列出力影响系数K,作为该炉额定出力情况下的颗粒物排放浓度。对于手烧炉应不低于两个加煤周期的时间内测定,锅炉影响系数K值表,有组织排放监测对工况的要求,窑炉测试负荷,应在最大的热负荷下进行,当窑炉达不到或超过设计能力时,也必须在最大生产能力的热负荷下测定,即在燃料耗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 水泥厂日常监督性监测,采样期间工况应与当时正常运行工况相同,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80%以上时进行除标准、规范等中有明确规定外,竣工验收监测时,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或额定出力75%以上测定(这里是指一般设备)鼓风机、引风机系统完整,调风门灵活可调。除尘系统运行正常,不积灰、不漏风,耐磨涂料不脱落,不吹灰、不打焦 对于颗粒物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为了用手工采样过滤称重法将CEMS显示物理量转换为标准状态下排放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要建立手工法和CEMS法测定颗粒物浓度的相关关系1,有组织排放监测对工况的要求,无组织排放应在设计生产能力的75%以上负荷进行监测 其他为了处理厂群矛盾等具有特定目的的监测,应根据需要提出对采样期间的工况要求,经主管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根据我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无组织排放实行限制的原则是,即使在最大负荷下生产和排放,以及在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监控亦不应超过排放标准所规定的限值 监测人员应在不违反上述原则的前提下,选择尽可能高的生产负荷及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进行监测,无组织排放监测对工况的要求,根据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8条的要求,采样时间和频次内所测试的结果应能代表lh平均值,以便判定lh内排放污染物的平均值是否超过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有关规定 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23个周期,每个周期35次(不应小于执行标准中的次数)对无明显生产周期、污染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废气采样和测试的频次一般不少于2天,每天采3个平行样 对型号、功能相同的多个小型环境保护设施效率测试和达标排放检测,可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 抽样原则为:随机抽测设施比例不小于同样设施总数的50%,采样时间和频次,以连续l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 或在l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排气筒中废气的采样,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监测的采样,一般采用连续lh采样计平均值 若浓度偏低,需要时可适当延长采样时间 若分析方法灵敏度高,仅需用短时间采集样品时,应实行等时间间隔采样,在lh内采集四个样品计平均值 无组织排放参照点的采样应同监控点的采样同步进行,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均应相同 为了捕捉监控点浓度最高的时间分布,每次监测安排的采样时间可多于1小时(人为捕捉到最高浓度值为止),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采样,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小于lh,应在排放时间内实行连续采样,或在排放时间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24个样品,并计平均值 若某排气筒的排放为间断性排放,排放时间大于lh,则应在排放时间内连续1h的采样获取平均值或1h内等分4个样品 当进行污染事故排放监测时,应按需要设置采样时间和采样频次,不受上述原则的限值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订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监测办法执行。当采样时间和频次有所变动时,需经审核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的环境保证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特殊情况下的采样时间和频次,点位布设总原则 布点和采样原则 采样位置与采样点 烟气及烟尘采样 样品现场分析时质量保证,有组织排放废气采样监测的布点及采样,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设项目应对废气有组织排放排气筒设置永性监测平台,布设采样点时应按照国家有关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设置同时须考虑 点位的代表性:选拔有代表性的采样点 点位的可接近性:选择易于达到的采样位置 点位的可操作性:选择能实施采样的地点(避开涡流、档板、支撑架等)点位的安全性:选择安全可靠的采样位置 与有关标准布点要求的符合性:在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与标准的要求一致(手工采样前6后3,连续监测前10后6)当对有组织排放源监测点位布设难于达到有关标准布点要求设置时,特别是建设项目已设监测点位不符合国家有关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又无法改动时,应考虑增加测点的数量,点位布设总原则,烟(粉)尘 采样位置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烟道内同一断面各点的气流速度和烟(粉)尘浓度分布通常不均匀。因此,必须按一定的原则在同一粘面内进行多点测量,才能取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断面内测点的位置和数目,主要根据烟道断面的形状、尺寸大小和流速分布均匀情况而定 为了从烟道中取得有代表性的烟(粉)尘样品,需等速采样 气态污染物 采样位置原则上应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要注意避开漏风部位,以免空气泄漏造成浓度分布不均由于气态或蒸汽态有害物质分子在烟道内分布一般是均匀的,不需要多点采样,可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设1点采样由于一般气体分子可忽略质量,不考虑惯性作用,不需要等速采样 采样时采样管入口可与气流方向垂直,或背向气流 当气体中含有固态有害物质或雾滴时,则应等速采样,布点和采样原则,污染源排放有害物质的测定,通常是用采样管从烟道抽取一定体积的烟气,通过捕集装置将有害物质捕集下来,然后根据捕集的有害物质量和抽取的烟气量,求出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根据有害物质的浓度和烟气的流量计算其排放量。这种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抽取样品的代表性,这就要求选择正确的采样位置和采样点采样位置和采样点的设置具体方法应按GB/T16157-1996固定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6279-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相关标准中的具体规定执行,采样位置与采样点,采样位置 采样位置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采样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和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直径处,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测试现场空间位置有限,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时,则选择比较适宜的管段采样,但采样断面与弯头的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并应适当增加测点的数量。采样断面的气流最好在5m/s以上对于气态污染物,由于混合比较均匀,其采样位置可不受上述规定限制,但应避开涡流区。如果同时测定排气流量,则采样位置仍按前述方法选取 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必要时设置采样平台,采样平台应有足够的工作面积使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操作,采样位置与采样点,采样孔 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采样孔,采样孔内径不应小于5080mm,管长应不大于50mm。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当采样孔仅用于采集气态污染物时,其内径应不小于40mm 对于正压下输送高温或有毒气体的烟道应采用带有闸板阀的密封采样孔 对于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置在包括各测点在内的相互垂直的直径线上。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延长线上,采样位置与采样点,采样点 圆形烟道采样点的设置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点的设置,采样位置与采样点,圆形烟道将烟道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各测点选在各环等面积中心线与呈垂直相交的两条直径线的交叉点上,其中一条直径线应在预期浓度变化最大的平面内,如当测点在弯头后,该直径线应位于弯头所在的平面内 对于符合采样位置位于垂直管道的烟道,可只选预期浓度变化最大的一条直径线上的测点(即前6后3)对于直径小于0.3m、流速分布均匀、对称并符合采样位置位于垂直管道要求的小烟道,可取烟道中心作为测点不同直径的圆形烟道的等面积环数、测量直径数及测点数见表1,原则上测点不超过20个 测点距烟道壁的距离按表2确定。当测点距烟道内壁的距离小于25mm时,取25mm 当水平烟道内积灰时,测定前应尽可能将积灰清除,原则上应将积灰部分的面积从断面内扣除,按有效断面布设采样点,采样位置与采样点(采样点的设置),表1圆形烟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表2圆形烟道分环及测点数的确定,矩形或方形烟道将烟道断面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小块,各块中心即为测点。小块的数量按表3的规定选取,原则上测点不超过20个 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1m2,流速分别比较均匀、对称并符合采样位置位于垂直管道要求的,可取断面中心作为测点 当水平烟道内积灰时,测定前应尽可能将积灰清除,原则上应将积灰部分的面积从断面内扣除,按有效断面布设采样点,采样位置与采样点(采样点的设置),表3矩(方)形烟道的分块和测点数,烟气参数及样品测定时,各种测定仪器的采样管(或探头)在插入采样孔后,应将采样孔周围的缝隙堵死而不漏气 测定压力前检查皮托管头子是否变形,皮托管是否漏气(主要是指对接式长采样管皮托管)测烟尘时,确定各采样点位置后,装上所选定的采样嘴,开动采样泵,关闭流量,将采样嘴背向气流,插入烟道断面的第1个采样点。然后将采样嘴对准气流方向,调整流量到第1采样点所需的等速采样流量,保证采样点等速采样,同时记录流量计前温度,压力和采样时间及流量。依次类推,顺次在各点采样1。采样完成后,从烟道中取出采样管,在取采样管过程中采样嘴背向气流,同时关闭流量(泵继续开),以保持采样管内部一定的真空度,防止采集的烟(粉)尘因管道负压而倒抽出注意不要倒置采样管,以免样品损失2,烟气及烟尘采样,烟气样品采样时,应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及合适的滤料,采样管应有滤尘和加热装置,加热温度不超过160;采样前应检查采样管是否污染1;连接采样管和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应尽量短,防止吸附;采样系统要保证严密不漏气 对直读式仪器(测SO2、NOX、CO等),要对其准确度进行校准,最好能现场用标气进行校准。仪器检定周期不得超过一年。对于频繁使用的仪器,原则上不超过三个月。长期放置的仪器在使用前也应进行校准,直读式仪器使用时采样时间不要太长,一般1020min则可,然后应用空气清洗,再测试,以防电极中毒损坏化学法正式采样前应使烟气通过旁路吸收瓶510min置换出采样系统的空气和使滤料饱和。吸收瓶应符合技术规定要求(发泡性能及阻力在6.70.7KPa左右)。化学法采样完毕后,取下吸收瓶时,应特别注意取下连接管的顺序,防止倒吸。同时用止水夹夹紧采样管后皮管,防止空气进入采样管,继续采集第二个样品,采样管最好采用全加热采样管,这样可以防止滤料吸附SO2,特别是湿度高的烟气,烟气及烟尘采样,应首选目前适合的国家和行业标准分析方法,若无标准分析方法,可选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90版)中的方法 废气中许多项目需要现场分析,如SO2、H2S、F等。如采废气中SO2时,吸收后样品不稳定,一般应在2小时内分析。吸收液配制时应加稳定剂(主要含有EDTA和异丙醇)。用碘量法分析SO2样品时,应作平行样 测试仪器应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仪器。吸管、量瓶等玻璃量器要有CML标志,并经检定合格后使用。比色法测定样品时,每批样品应做现场空白及带入质控样,对部分样品取平行样分析,平行样的相对偏差和质控样的相对误差应符合质控要求,否则应查找原因重新测定 分析中发现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反馈给采样人员及项目负责人。监测结果跟企业监测结果差距较大时,应查找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烟尘样品测定时,在采样前后使用烘箱烘干的温度时间和干燥器中的冷却时间应一致。空载和载重时使用同一分析天平 结果计算应经校对,数据处理应符合质控要求,样品现场分析时质量保证,无组织排放废气监测的布点及采样,布点和采样原则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频次 无组织排放监测分析方法“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 注意事项,要依照法定文件确定的边界确定厂界,若无法定手续则按目前的实际边界确定(即所谓红线、规划局定)。对厂界存在争议的应按项目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决定确定 采样时要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根据标准要求定参照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氟化物的监控点设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250m范围内的浓度最高点,相对应的参照点设在排放源上风向250m范围内;其余物质的监控点设在单位周界10m范围内的最高浓度点 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只设1个,布点和采样原则,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实行连续 lh的采样,或者实行在lh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计平均值,为捕捉到监控点最高浓度的时段,采样时间可超过lh(可1天或2天内采样)在无组织排放监测中所得的监控点的浓度值不扣除低矮排气筒所作的贡献值 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1要求在距厂界外20m处(无明显厂界,以车间外或堆场外20m处)上风向与下风向同时布设参考点和监控点。每个监控点连续采集时间为14h次,总采样时间为4h;参考点和监控点同步采样,选取监控点1h均值的最高浓度值(扣除上风向的监测值),布点和采样原则,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1烟尘及生产性粉尘监测点设置在厂房门窗排放口处;若工业炉窑露天设置(或有顶无围墙),监测点应选在距烟(粉)尘排放源5m,最低高度1.5m处任意点。每个监控点连续采集时间为14h/次,总采样时间为4h;选取监控点1h均值的最大浓度值机械化炼焦炉无组织排放的采样点位于焦炉炉顶煤塔侧第1至4孔炭化室上升管旁。在炉顶的连续采样时间为4h/次。取1h均值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由于无组织排放的实际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故仅可对无组织排放监控点的设置进行原则性指导,实际监测时应根据情况因地制宜设置监控点,布点和采样原则,单位周界监控点的设置方法 标准中规定控制点设于单位周界时,监控点按下述原则和方法设置监控点一般应设于周界外10米范围内,但若现场条件不允许(例如周界沿河岸分布),可将监控点移至周界内侧监控点应设于周围界浓度最高点若经估算预测,无组织排放的最大落地浓度区域超出10米范围之外,可将监控点移至该区域之内设置为了确定浓度的最高点,实际监控点最多可设置4个设点高度范围为1.5米至15米当具有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在无组织排放源下风向的单位周界10米范围内布设4个监控点当无明显风向和风速时,可根据情况于可能的浓度最高处设置4个点由最多4个监控点分别测得的结果,以其的浓度最高点计值,布点和采样原则(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在排放源上、下风向分别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方法须遵循的原则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监控点应设于排放源下风向的浓度最高点,不受单位周界的限制为了确定浓度最高点,监控点最多可设4个参照点应以不受被测无组织排放源影响,可以代表监控点的背景浓度为原则。参照点只设1个监控点和参照点距无组织排放源最近不应小于2米 当具有明显风速时,可在上风向布一个参照点,下风向布4个点。以4个监控点中的浓度最高点测值与参照点浓度之差计值 在厂界外测试或排放源上、下风向进行污染物测试,参照排放标准中现有(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表1、表2,布点和采样原则(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恶臭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点布设在工厂厂界的下风向侧或有臭气方位的边界线上连续排放源相隔2h采一次,共采集4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间隔排放源选择在气味最大时间内采样,样品采集不少于3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水域(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排水沟、渠)的监测,应以岸边为厂界边界线,其采样点设置、采样频率与无组织排放源监测相同 生活垃圾焚烧无组织排放监测同上 火电厂一般有码头装卸点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测,一般在码头抓斗落漏料斗处设一个监测点,在上风向设一个对照点,执行JT2006-84港口装卸作业煤粉尘浓度控制标准(标准值为100mg/m3)气象条件对无组织排放污染源监测的影响 气象条件直接影响到无组织排放监测监控点的布设。在进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时应注意气象条件对监测结果的影响,或选择适当的气象条件开展监测1,布点和采样原则,1无组织排放的“监控点”设置于环境空气中 2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方法应按照配套标准分析方法中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采样的方法执行,个别缺少配套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项目,应按照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方法中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无组织排放监测的采样频次,无组织排放监测的样品分析方法按照与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相配套的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其中适用于无组织排放部分)执行个别没有配套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应按照该污染物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的标准(或统一)分析统一方法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测分析方法,所谓计值方法是确定某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方法,它用以同排放标准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是否达到(或超过)标准值个别没有配套标准分析方法的污染物,应按照该污染物适用于环境空气监测的标准(或统一)分析统一方法执行按照GB16297-1996的有关规定,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分别按两种情况进行计算,“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按规定在污染源单位周围界外设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的测定浓度最高点的测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注意:浓度最高点的测值应是lh连续采样或由等时间间隔采样的四个样品所得的lh平均值按规定分别在无组织排放源上、下风向设置参照点和监控点的监测结果,以最多四个监控点中浓度最高测值扣除参照点测值所得之差值,作为“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注意:监控点和参照点测值是指lh连续采样或由等时间间隔所得四个样品的lh平均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例:为对某污染源的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进行监督控制,按规定于无组织排放源上风向设参照点,于排放源下风向的适当位置设四个监控点,如何依据测定结果判断该污染源的无组织排放是否超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解:设:参照点M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样品,测值分别为m1、m 2、m3、m4监控点A、B、C、D均分别以等时间间隔采集四个样,测值分别是a1、a2、a3、a4;b1、b 2、b 3、b 4;c1、c 2、c 3、c 4;d1、d 2、d 3、d 4 计算:参照点的lh平均值 m=(m1+m2+m3+m4)/4四个监控点的lh平均值分别为:a=(a1+a2+a3+a4)/4 b=(b1+b2+b3+b4)/4 c=(c1+c2+c3+c4)/4 d=(d1+d2+d3+d4)/4比较四个监控点监测大小(均指1小时平均值)后,得到bacd 计算该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的“监控浓度值”x x=b-m判断该污染源无组织排放是否超标(设该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为y)结论:因为xy,所以该源的无组织排放超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值”的计值方法,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粉尘无组织排放监测要求在厂界外20米处(无明显厂界,以车间外20米外)上风向与下风向同时布点采样,将上风向的监测数据作为参考值1无组织排放污染采样时,应注意使用合格的吸收管,采样仪器应经校准,采样前应进行系统的检漏,按规定的采样起止时间开、关仪器 2。保证采样流量的稳定和采样时间的准确性 认真填写采样记录,采样人必须在采样单上签名 采样完毕后,样品按质控要求进行输送、保存、分析,注意事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对环境影响的检测,主要针对“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复中对环境敏感保护目标的要求。周围居民对企业反映强烈时,也需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敏感点环境质量监测的布点及采样,采样点应尽量设在企业的下风向侧,并且有敏感点集中的区域采样点附近不应有局地污染源,采样装置距公路边至少20米采样点周围应开阔,采样点与建筑物的距离至少是建筑物高度的2倍以上,采样口周围(水平面)应有270度以上的自由空间采样装置距地面315米。用两台或两台以上采样器采样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以防相互干扰 采样装置距绿色乔木或灌木绿化带的距离应大于1520米,敏感点环境大气监测点布点,监测的频次和时间一般按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进行,特殊情况需特殊处理如污染纠纷监测、应捕抓最大污染时段 各采样点应同步进行采样尽量在敏感点处于下风向时监测 监测同时,应测定气象参数。采样人员应随时注意周围环境和气象等情况,并做记录 按规定的采样起止时间开、关仪器,如停电等特殊原因,不得不改变采样起止时间时,应在采样单上注明 详细记录采样单,采样人必须在采样单上签名 采样完毕后,样品按质控要求进行输送、保存、分析 环境大气的测试有效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敏感点环境大气采样,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涉及废气的监测因子,主要根据国家有关废气的排放标准、建设项目“环评”、初步设计、使用的原辅材料以及采用工艺(即行业特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确定 行业特征污染因子 各行业中都有一些常见的特征因子,但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进行监测因子选择时,不应只限于表4中所列因子,或表4所列所有项目中都进行监测,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废气监测因子及监测方法,表4不同行业排放废气的主要污染因子1,续上表,采样时,应注意烟气的流向,不要搞反。发现风量过大或过小时,应停止采样,检查原因1详细记录各项参数,有异常情况在备注栏中注明 监测人员应持证上岗,采样频次应符合规范要求,对排放不稳定的建设项目,应适当增加频次,以便反映实际情况 对同类型处理设施,可抽测,但比例应大于50%应记录监测期间工程或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或参数。对工业生产型建设项目,应计算出实际运行负荷 通过监测,应能反映出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包括企业管理、环保设施运行、企业自己的监测方法、除尘设施漏风等问题,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为企业的环保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场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在我国现有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系列中,按照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 锅炉执行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业炉窑执行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火电厂执行GB13223-200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炼焦炉执行GB16171-199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泥厂执行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物质排放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垃圾焚烧执行GB18485-200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危险废物焚烧执行GB18481-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医疗废弃物焚烧执行GB19218-2003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餐饮业执行GB18483-2001餐饮业油烟排放标准柠檬酸工业执行GB19430-2004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味精工业执行GB19431-2004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余大气污染物均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使用各个标准前,应仔细阅读标准内容,弄清适用范围等,各种标准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空气过量系数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以97年1月1日为界(环评批复日期)分为现有污染源和新污染源,根据污染源的设立日期确定标准限值 运用本标准时应注意:新污染源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若低于15m,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若有三根以上近距离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根、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 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按锅炉建成使用年限分为两个阶段,执行不同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I时段: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使用的锅炉 II时段:2001年1月1日起建成使用的的锅炉(含在I时段立项未建成或未运行使用的锅炉和建成使用锅炉中需要扩建、改造的锅炉)实测的锅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必须进行过量空气系数折算,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2001标准和1991锅炉标准的区别 91锅炉标准是以锅炉立项时间确定应执行的时间段,而2001标准是以锅炉建成或使用时间确定应执行的时间段 GB13271-91规定,燃煤锅炉的污染物监测时,若实测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8时,按照1.8换算,而小于1.8时不进行换算;而GB13271-2001标准将燃煤锅炉的过量空气系数换算值统一规定为1.8,并规定燃油、燃气锅炉的过量空气系数为1.2 GB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有些炉窑要经换算,有些炉窑不经换算,有些炉窑以掺风系数换算,GB4915-1996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粉尘不需要换算,但NOX需经含氧量10%状态下换算 GB13223-1996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原来(96年)规定实测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7或1.4时,不进行换算。现经请示国家环保局及查阅标准编制说明规定,不管大于、小于1.7或1.4都进行换算。第三时段各烟囱除满足全厂二氧化硫允许排放量要求下,还应满足Sy1.0,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100mg/m3,Sy1.0,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200mg/m3,的限值要求(主要是考虑脱硫设施SO285%之故)1,目前我国正在使用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总的来讲,在标准使用中应注意污染源设立时段的选取(锅炉标准比

    注意事项

    本文(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