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粮食市场分析.ppt

    • 资源ID:6329597       资源大小:2.07MB        全文页数:19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粮食市场分析.ppt

    第三章 粮食市场分析,第一节 粮食生产第二节 粮食消费与需求第三节 粮食市场,第一节 粮食生产,一、中国粮食作物地理中国粮食作物种类多、分布广、地域差异大。中国栽培较普遍的粮食作物共有20余种,其中有些还有春播、夏播、秋种和冬种之分,而每种作物又有不同的品种,世界各种主要粮食作物几乎都见于中国。,中国是世界重要产粮国之一世界四大个产粮国: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稻谷、甘薯产量占世界第1位小麦、玉米、谷子居第2位大豆、高粱居第3位。,(一)中国粮食作物的地区分布及其特点 除少数纯牧区县外,各县均有粮食栽培,但地区分布很不平衡,粮食组合又各具特色。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乌审旗一线以东及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5%和96%;西部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不足全国的5%,粮食产量仅及全国的4%。,不同的粮食作物分布相对集中: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稻谷生产为主,同冬作(小麦、油菜、蚕豆、豌豆、绿肥)进行复种轮作,实行一年两熟或三熟制,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95%。秦岭、淮河以北以小麦生产为主,在其偏南的冬麦区主要和夏作(玉米、谷子、大豆、绿肥)轮作,实行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50%,在其偏北的春麦区主要同糜子、谷子、马铃薯、玉米、豌豆等轮作,以一年一熟为主,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115%。,东北3省大部分地区以玉米、大豆、水稻、高粱、谷子为主和小麦轮作,基本上实行一年一熟,粮食耕地复种指数低于100%。西部青藏高寒山区以青稞、豌豆、春麦为主,实行轮歇轮作,粮食耕地复种指数约95%。,(二)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薯类,其中又以稻谷、小麦、玉米分布最广,产量最多,三者合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86%以上。水稻是中国粮食作物的主要品种,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38.7%,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华南和云贵高原。,小麦产量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1.9%,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河南、山东、安徽、陕西、江苏、湖北、四川等地是集中产区。玉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25.3%,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各省区。大豆分布在东北平原和黄淮平原。甘薯分布较广,以珠江流域、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四川盆地为集中产区。,1、稻谷中国是世界种稻最早、产稻谷最多的国家。全国90%以上的稻谷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稻谷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华南的广东、广西、浙江、福建以及东北三省。南方以籼稻为主,北方以粳稻为主。按自然条件和稻谷栽培制度及品种类型又分为:,(1)华南双季稻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珠江三角洲、韩江三角洲,福建闽江、晋江和九龙江下游河谷盆地,广西浔江、郁江、贺江、桂江流域和柳江下游及台湾西部平原,稻谷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80%以上,多实行双季稻与冬小麦、冬甘薯或油菜、冬绿肥一年三熟轮作。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在海南岛东部万宁、陵水、崖县和北部儋县是三季连作稻地区。此外,局部地区尚有再生稻、混作稻和旱稻栽培。,(2)华中单双季稻区主要分布在南岭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包括苏、沪、浙、皖、赣、湘、鄂、川8省(市)的全部或大部和陕、豫两省南部,占全国水稻面积的68,是中国最大的稻谷集中产区。20世纪50年代前以单季籼稻为主,50年代发展稻麦两熟,60年代发展双季稻,70年代大量发展双季稻三熟制。1980年代以后双季稻面积缩减,一季中稻面积回升。,(3)西南高原单双季稻区地处云贵和青藏高原,水稻面积占全国的8。黔东湘西高原山地单双季稻区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区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区(4)华北单季稻区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关中平原以东,包括京、津、冀、鲁、豫和晋、陕、苏、皖的部分地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3。,(5)东北早熟单季稻区位于辽东半岛和长城以北,大兴安岭以东,包括黑、吉全部和辽宁大部及内蒙古东北部。水稻面积占全国的3。近年稻作面积不断扩大,产量增加较快,成为中国粳稻的主产省之一。(6)西北干燥区单季稻区 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与青藏高原以北。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天山南北盆地的边缘地带是主要稻区。水稻面积仅占全国的0.5%。,2、小麦小麦广布全国,以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最多,可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以冬小麦为主,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小麦80%以上。春小麦:全国有14省、市、区种植春小麦,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占全国春小麦面积的85%以上。,冬小麦可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为北方冬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冬小麦的70%左右,大都和玉米、甘薯、高粱、谷子、大豆等轮作,多实行二年三熟,部分一年一熟或一年二熟。折多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南属南方冬麦区,大部地区实行麦稻两熟制或麦稻稻、麦豆稻、稻麦肥等三熟制。但长江以南、湖南以东各省区小麦种植很少,如江西、广东和广西。,中国小麦主产区示意图,中国优质强筋小麦分布图,3、玉米玉米在粮食作物构成中仅次于稻、麦,而居杂粮之首。主要集中栽培区是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经辽南、冀北、晋东南、陕南、鄂北、豫西、四川盆地四周及黔、桂西部至滇西南,面积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0%左右,其中东北多于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以一熟春播玉米为主。黄淮海平原和西南山地为春播、夏播玉米混合区。华北地区二年三熟制多采用春播玉米晚熟种,一年二熟制则用夏播玉米早熟种。云贵川三省从海拔3002500米均有分布,在1000米以上多为一熟春播晚熟种。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各省区为春播、夏播、秋播玉米混合区。,中国玉米主产区示意图,4、高粱、谷子、大豆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和东北地区。高粱:辽、吉、黑 3省和华北各省区高粱面积和产量约分别占全国的78%和86%,是洼涝盐碱地区的主要作物。谷子:耐旱性强,全国95%的谷子集中分布于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松辽平原和内蒙古西部和东南部。东北和西北以春谷为主,华北夏谷居多。,大豆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北的沈阳哈尔滨克山铁路两侧平原地带,松花江下游,黄淮海平原的鲁西南、豫东、冀东北及晋西北和苏皖两省淮北地区,大豆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76%和80%。,中国大豆种植分布图,中国大豆主产区示意图,5、薯类作物甘薯(约占薯类面积的80%)、马铃薯、木薯薯类面积和产量分别占粮食总计约8%和6.1%。甘薯:青藏高原外,各地均有,以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和四川盆地最多。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以夏秋薯为主,华南沿海以秋冬薯为主,内蒙古东部及东北三省以春薯为主。马铃薯: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和西北各地。木薯:集中分布在南岭以南的两广、滇南。,(三)商品粮产区1、中国生产水平较高的余粮区,主要分布在:(1)中国南方各大江河湖泊冲积平原、三角洲和湖盆平原,如江淮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苏苏北平原等地区。(2)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3)安徽皖北平原,内蒙古后套,宁夏引黄灌区和河西走廊地区。,2、粮食产销区划分(1)粮食主产区包括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新疆等13个省区。(2)粮食主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8个省区。(3)粮食产销平衡区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重庆、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等10个省区。,粮食流通通道:东北主产区玉米、大豆和稻谷流出通道黄淮海主产区小麦流出通道长江中下游稻谷流出和玉米、大豆流入通道华东沿海主销区粮食流入通道华南主销区粮食流入通道京津主销区粮食流入通道,二、粮食播种面积变化情况1949年以来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变化缓慢。剔除1957年的异动数据,播种面积从50年代到90年代呈小幅上升态势;1999年达到峰值15637.3万公顷;2003年,下降到152414.96万公顷;2006年,下降到152149万公顷;2009年,再创峰值达到158639.27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则一直呈现稳中趋降的态势。1952年,123979万公顷;1978年,120587.2万公顷;1998年,113787.4万公顷;2009年,108985.76万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为87.77%;1978年为80.34%;1998年为73.08%;2009年为68.70%。,分品种来看,不同的粮食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变化态势。19522009年间,稻谷和小麦面积均呈现先升后降,再转向缓慢上升的变化轨迹,豆类面积趋于稳定,而玉米面积则一直处于上升过程中。这背后的推动力,应该主要是由于随着生活水准提高,人们的直接粮食消费下降,但对肉、禽、蛋的需求上升导致用于饲料消费的玉米、大豆等需求量快速上升。,稻谷和小麦比较,两者播种面积差距逐步拉大,应该是由于土地密集型的小麦生产的比较优势劣于相对劳动密集型的稻谷。玉米与豆类(大豆)比较,玉米播种面积快速上升,豆类则趋于稳定,二者的差异说明玉米生产的比较优势高于大豆(当然,也要考虑国际大豆市场影响的因素)。,1995-2009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三、粮食产量变化情况(一)粮食总产量变化我国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13亿吨,增加到1998年的5.12亿吨,2010年的54641万吨。中国以占世界8%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2000年,中国人均每天食物能量摄入已达到3040千卡,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高14%,甚至高于世界平均数8%(FAO,2002)。,1949-2010 中国粮食产量及自给率(万吨、%、千克/人),1949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由1949年的11320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0476.5万吨,年均增产660.5万吨,年递增3.4%。19491958年是粮食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阶段,总产由11320万吨增加到2亿吨,粮食总产增加主要得益于播种面积扩大和单产水平提高。19581978年是粮食生产长期徘徊阶段,粮食总产由2亿吨增加到30476.5万吨。播种面积由19.14亿亩减少到18.09亿亩,亩产增加到337斤,年均增加6.4斤,单产的提高主要是靠扩大灌面积和增加化肥投入。,1978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30476.5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51230万吨,2010年的54641万吨,年均增产755万吨。其间经历了多次波动:198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高峰40731万吨,从1985年开始陷入四年的徘徊状态;1989年粮食恢复增长,1998年总产量创历史高峰,达51230万吨,之后进入多年的减产和徘徊,2003年达到阶段性历史低点43070万吨,04-07年出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才再次创出历史高点52871万吨,2009、2010年继续增长,打破了中国粮食生产5年一波动的历史宿命。,(二)粮食单产变化在我国粮食生产的增长中,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是最主要的因素。据分析,19501997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量中,源自单产提高的贡献份额超过98%,播种面积扩大的贡献份额不足2%(冯海发,1999)。粮食作物(主要指谷物)平均每公顷产量在1952年只有1320公斤,1975年提高至2355公斤,每公顷产量实现第一个1000公斤增量,用了大约23年的时间。,1983年每公顷产量增加为3405公斤,实现第二个1000公斤增量,只用了大约8年的时间。1996年每公顷产量达到4483公顷,实现第三个1000公斤增量,用了大约13年的时间。1997年以后,我国粮食作物每公顷产量继续提高,1998年达到4502公斤,2010年达到最高为4973公斤。这些数字显示第一个1000公斤增量所用的时间最长,第二个1000公斤增量所用的时间最短,而第三个1000公斤所用的时间又有延长的趋势。,1978-2010年粮食作物单产变化(公斤/公顷),谷物分品种分析1985年以来,稻谷、小麦、玉米都基本保持了缓慢上升趋势,但增长势头极为缓慢。其中,稻谷单产变动相对稳定一些,小麦次之,玉米单产变化相对剧烈。,整体粮食单产分析将包括谷物在内的中国粮食作物单位产量纳入分析视野,发展态势基本上和前述分析一致,单产数量在波动中缓慢增长,但增长速度和人们的理想预期有较大的差距。,第二节 粮食消费与需求,一、粮食消费分析粮食消费是全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粮食的生产性消耗和生活性消耗的总称。从实际有效耗用的粮食数量来考察,口粮、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种子用粮、损耗及贸易用粮是当前我国粮食消费的主要方式。,(一)粮食消费构成1、口粮指城乡人民的主食口粮,它是粮食消费的基本项目。我国口粮消费是最主要的粮食消费途径,并且在口粮消费中,小麦和稻谷是我国粮食消费的主要对象,农村地区则是粮食消费的主力军。中国口粮消费一般占粮食消费总量的45%左右,发达国家占40%左右,世界平均50%左右;2005年我国口粮消费达27107万吨。,2、饲料用粮饲料用粮占消费总量的比重,发达国家60%左右,发展中国家20%左右,中国40%左右;目前我国饲料用粮占粮食消费总量的比重稳步攀升,总量迅速增加,现阶段饲料用粮每年的速度增长超过2。玉米是饲料用粮的主要原料,饲料用粮消费已经成为推动粮食消费的主要因素之一。2005年我国饲料用粮达15819万吨。,3、工业用粮中国工业用粮占消费总量的10%左右;粮食可以用于酿酒,制作调味品、药品、燃料等,在加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泛。工业用粮是我国粮食消费中仅次于口粮和饲料用粮的重要消费渠道,近年来的工业用粮消费量在粮食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并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2005年我国工业用粮5335万吨。,4、种子用粮中国种子用粮占总量的2%-3%左右;2005年我国种子用粮1180万吨。5、粮食损耗我国的粮食损耗非常严重,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农户储粮每年损失粮食高达150亿-200亿公斤,占粮食消费总量的3%-4%。6、贸易用粮,(二)中国粮食消费的特点1、粮食消费增长与人口增长成正比例;2、粮食消费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中国粮食消费的主要部分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粮食消费量大大高于城市居民。从人均粮食消费看,南方高于北方。同时,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南稻北麦的粮食生产格局,南米北面也就逐渐成了人们粮食消费的习惯。,3、粮食结构不够合理;中国目前粮食消费中,城乡居民口粮消费的比重较大,而加工用粮、饲料用粮的比重小,这和中国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不高的状况有关。4、粮食消费的弹性小;5、粮食消费中的损耗和浪费比较大。10%15%,(三)粮食消费水平粮食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地理范围内人们平均实际粮食消费量。包括直接消费的口粮,间接消费的饲料粮、种籽粮和工业用粮等。粮食消费水平的变化是和一国的粮食生产水平、人口和收入水平密切相关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购买主要商品数量(千克),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千克),可以看出,城乡居民的口粮消费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肉、禽、蛋、油及食用油的间接粮食消费则呈上升趋势。分城乡看,除粮食直接消费绝对量乡村居民大于城镇居民外,其余肉、禽、蛋、油及食用油的消费量都是城镇居民大于乡村居民,这也说明了二者生活水平的差距。,世界范围分析:按消费用途分,全世界直接的口粮消费占谷物消费总量约50%,间接消费的饲料粮约占36%,种籽粮、工业用粮约占14%;按谷物品种分,小麦有约71%用于口粮直接消费,17%用于饲料间接消费,12%用于小麦生产和其他用途。玉米、大麦、高梁、小米、燕麦、黑麦等粗粮约有21%用于口粮,62%用于饲料,17%用于粗粮生产和其他用途。大米约有89%用于口粮,2%用于饲料,9%用于稻谷生产和其他用途。,(四)食物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生活中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消费结构是一定时期内一定社会的人们消费状况的重要标志,它反映了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和状况。,2、恩格尔定律恩格尔定律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Enst Engel)提出的反映收入和食物消费支出之间一般关系的定律。恩格尔定律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结构变动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恩格尔定律的主要内容是: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食物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渐下降的。反映这一定律的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计算公式: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消费总支出 金额)100%,恩格尔定律反映了消费结构内部比例关系变化的一般趋势。这一趋势在西方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支出比重渐次下降,吃、穿、用、住等支出上升;第二阶段是除食品支出比重继续下降外,穿的比重也开始下降,用、住、行、文化娱乐等各项支出比重迅速增长。,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水平越高;反之,生活水平越低。按照联合国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是绝对贫困,59%50%是温饱,50%40%是小康,40%30%是富裕,30%以下是极富裕。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中国城镇居民和乡村居民1978年以来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见后表。,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的比较(%),从前表可以看出:中国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稻2009年的36.5%,由温饱型生活基本上进入了富裕型生活;乡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67.7%下降为41.0%,由相对贫困生活状态迅速改善进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城乡恩格尔系数的差异也说明了前文城乡居民在粮食直接消费方面的差距。,二、中国粮食消费规模近几年,中国粮食消费规模基本上稳定在5.0亿吨左右,粮食生产能力一直在上述数字上下波动。产需缺口一方面由粮食库存解决,另一方面由粮食进口弥补。,1991-2005年 粮食生产和消费情况 单位:亿斤,1949-2009年间,中国粮食自给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说明粮食总量的平衡情况良好,粮食安全水平一直较高。1980-2004 年间,中国共进口粮食33839万吨,出口20306万吨,虽然净进口达到了13533万吨,但粮食自给率仍然保持在95%以上。但同时也要看到,从2000年到2009年,粮食进口量逐年放大,可能预示着中国在粮食问题上对外依存度可能会快速加大(特别是大豆)。,1949-2010 中国粮食产量及自给率(万吨、%、千克/人),2000-2009 中国主要粮食进出口情况(万吨),三、中国粮食需求分析影响粮食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人口总量变化、城乡人口比例变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消费者饮食结构变化等等。中国粮食问题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许多学者曾从不同的角度或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学术界普遍认为在WTO条件下我国粮食等土地密集型产品在总体上将逐步失去国际竞争优势,国内粮食生产增长将可能呈现缩减趋势,自给率下降。面对中国人口的稳定增长和粮食生产的不规则波动,人们对中国未来的粮食问题仍存有深深的忧虑,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快速进展,中国粮食问题也备受世界关注: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尤其是美国的莱斯特布朗所提出的“谁来养活中国”问题引起了极大的关注。1994年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在世界观察杂志(1994年第910期)上发表了题目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1995年下半年他又出版了系统全面地论述他的观点的专著谁来养活中国?。,他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共同经历中发现:在工业化之前人口密度就很高(人均占有耕地很少)的国家和地区,在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耕地的大量流失和粮食的大量进口。日本从1960年高峰以来粮食产量下降了约33%,年均1%;韩国自1977年高峰以来下降了31%,年均1%;中国台湾地区分别为19%、1.2%。,布朗根据中国和国际上某些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未来30年至40年期间的人口、人均消费水平、耕地、复种指数、水资源、化肥投入、单产和生态环境的动态趋势,也分析了未来主要粮食出口国和进口国的供给与需求情况。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他得出了极为悲观的结论:中国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布朗进而提出了“中国粮食威胁论”。,针对布朗提出的“中国粮食威胁论”,国内外不少学者和研究机构采用大规模计量模型对中国未来粮食供求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未来我国粮食供需情况预测 单位:亿吨,为反驳布朗的“中国粮食威胁论”,中国政府于1996年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白皮书在基于贯彻以下几项措施的基础上,推测了中国的粮食需求情况: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亿公顷;,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单产在19962010年之间每年递增1%,20102030年之间每年递增0.7%。(注:过去46年间,中国粮食单产的年递增率为3.1%);保证粮食单产增加的措施:增加灌溉面积,增加化肥等农用物资的投入,普及、更新优良品种,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等。,2000-2030 年中国粮食需求(白皮书),第三节 粮食市场,粮食市场作为整个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指粮食商品交换的场所与交换关系的总和。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市场客体:粮食商品,这是粮食市场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二,市场主体,指粮食市场活动的参与者。,第三,市场载体,即粮食商品交易活动的客观物质载体,如交易场所、交易地域、仓储设施、运输设备、金融和信息服务设施等。粮食市场的产生与发展离不开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发展,而且这三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粮食市场这个有机整体。,一、粮食市场概念(一)狭义与广义粮食市场狭义的粮食市场,是指粮食商品买卖的场所,如集贸市场、粮食批发市场。广义的粮食市场,是指粮食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它是不同的粮食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各种粮食商品交换活动以及粮食市场供求关系的综合体现。,粮食市场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粮食价格、粮食供求、粮食竞争。粮食市场机制对粮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能刺激粮食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努力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二是可通过粮食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调节粮食生产、流通以及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比例。,(二)粮食市场类型粮食市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1、按照层次不同,可分为初级的粮食集贸市场、中级的粮食批发市场、高级的粮食期货市场;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为粮食现货市场、粮食期货市场;3、按照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国内粮食市场又可分为全国性(中央)粮食市场、地方粮食市场。,二、粮食市场价格(一)粮食市场价格分类粮食市场价格名目繁多,如:收购价格零售价格批发价格期货价格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1985-2006年中国粮食生产和零售价格同比,1985-2007年中国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粮食市场价格干预由于粮食对人的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任何国家或社会中,粮食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变化都不是完全放任市场自发完成,政府的干预必不可少。,1、政府干预粮食市场价格的必要性(1)粮食价格在粮食市场上的周期性波动无法自动恢复到均衡水平蛛网理论蛛网理论(Cobweb Theorem)是由荷兰的的J.丁伯根、美国的舒尔茨和意大利的U.里奇各自独立研究,并同时于1930年分别提出来的重要经济理论。该理论认为,本期商品的供应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水平。,由于粮食的生产周期较长,在生产规模确定之后、生产过程结束之前,无法中途改变粮食市场规模以适应粮食需求变化,因此,粮食现期产量只能由上一期规模决定。假定粮食的供求曲线不变,又假定每个农民都认为当前的粮食价格会保持不变,自己改变粮食产量不会影响到粮食价格。在粮食的供给弹性大于粮食需求弹性的条件下,粮食价格与粮食产量变动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这种蛛网叫“发散性蛛网”。,这种粮食价格和产量的波动现象连续发生时,粮食商品的供给就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粮食的种植面积也会因此大幅度增加或减少。因此,需要国家较大幅度地进行粮食价格调整,才能有效地向粮食均衡价格靠近。,(2)农民收入在粮食市场上处于不利位置粮食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粮食丰收不仅会使粮食价格下跌,而且农民种粮的收入还会下降。同时,农民种粮收入下降的程度要超过粮食价格下跌的程度,农民种粮收入在丰收年景并不比歉收年景高。农民在粮食歉收年景由于产量减少,种粮收入不会有较大的提高;在粮食丰收年景,种粮收入反而下降,农民种粮收入始终处于不利位置。因此,需要国家对粮食价格有效干预,来确保农民在歉收年份有合理收入,在丰收年份增产增收。,(3)粮食市场价格难以合理配置生产资源由于粮食是以植物的生命过程作为自己的生产过程,粮食的再生产既受自然法则制约,又受经济法则制约。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变动引导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间自由流动以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便不能有效发挥。再者,根据农业的“固定资产理论”,随着生产的专业化,农业资本越来越难以转化为非农业资本,这样就会导致农用固定资产在农业部门的沉淀,市场价格机制自动配置资源的功能就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因此要求政府从宏观上对农业,特别是粮食,进行产业政策调整,以保持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综上,自发运行的粮食市场机制会导致粮食生产周期的波动。因而,既要抛弃粮食计划价格体制,又不能实行完全的自由市场价格模式,必须要有政府的价格干预。,2、政府干预粮食市场价格的内容政府对粮食市场价格的干预分为调控和管理两部分:调控,是指主要运用经济手段来间接影响价格的行为;管理,是指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维护市场价格的公正、公平、公开的行为。,对粮食市场价格的调控主要是三次调节:1)对粮食市场价格的直接调控如制定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制定粮食销售的最高限价,制定粮食进口的“门槛价格”;2)对直接影响粮食市场价格变化的要素调控主要是对粮食供给和需求的调控,对影响粮食价格的要素价格调控;3)对间接影响粮食价格变化的辅助因素调控如对水利灌溉、储运设施和农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的调整。,3、政府对粮食市场价格调控的手段政府对粮食价格调控的手段有两种:数量调控价格调控,1)有效的粮食数量调控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粮食市场储备数量;粮食储备包括国家粮食储备、社会粮食储备、市场粮食储备。粮食市场吞吐调节应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联系起来考虑;配额销售粮食;这是在荒年、灾年、战争等极为特殊的情况下,对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供应方式。限制粮食进出口额度。(WTO规则的限制),2)有效调控粮食价格信号的手段有以下几种:制定粮食价格区间;欧盟:目标价格、干预价格 制定粮食支持价格;发放优惠贷款;美国:无追索权贷款商品信贷公司 补贴农用生产资料。,三、粮食市场主体(一)粮食市场主体粮食消费者,(二)粮食市场主体粮食商业企业粮食商业企业,是指专门从事粮食商品交换,组织粮食商品流通,实现粮食商品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企业。粮食商业企业由于粮食商品流通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商品流通过程,它包括粮食的收购、销售、调运、加工、储存等五个环节,因此,粮食商业企业亦包括粮食商品交换、调运、储存、加工企业。,(三)粮食市场主体农民及农民销售组织当前生产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村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分散并且数量巨大的农户,面对粮食市场,农民的经济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在粮食市场与农民之间应该有一个中介组织,这个中介组织主要代表农民的利益,让农民顺利地进入粮食市场,以提高农民在粮食市场上的竞争力。,1、农村社区合作社社区,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发生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有特定的生活方式并具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是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它由许多不同的社会群体和组织所构成,其中包括合作社。如果一个社区内的所有居民都是合作社的成员,而合作社又无社区外的成员参加,则社区与合作社融为一体,称为社区合作社或者社区合作组织。,从国际合作运动的历史来看,合作组织是农民等弱者的组织,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合作社是合作组织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合作社的外延,按功能划分,可分为生产性合作社与服务性合作社两大类。服务性合作社中包括粮食商品销售、农用生产资料供给、消费及共享服务等合作社。,国际合作社联盟的6条基本原则:1、入社自由;2、民主管理原则;所有社员都享有同等的表决权,严格执行一人一票制。3、资本报酬适度;股金只能获利息,而不应分红,股金的利率不能超过银行的平均利率。,4、盈余返还社员;5、合作社教育;合作社有对社员进行业务培训、教育的义务。6、合作社之间的合作。所有合作社应与地方性的、全国性的以及国际性的合作组织加强联系和合作。,2、农民法定销售组织农民法定销售组织是依据国家专项立法建立起来的社会团体,主要代表农民的利益。农民法定销售组织,是农民利益集团共同销售粮食商品的要求与政府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要求相结合的产物。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粮食市场中建立了农民法定销售组织。,1)农民法定销售组织的建立农民法定销售组织是依据国家的专项立法建立起来的社会团体。农民法定销售组织依法建立,依法取得相应的权力,履行相应的职能。每一个农民法定销售组织都有其对应的专项立法,有的甚至是几个相应的法案,提供其建立、行使权力和职能的法律依据。,2)农民法定销售组织的目标保护农民利益,是农民法定销售组织的基本目标。不同类型的农民法定销售组织在市场中有着不同的活动范围,因而会细化目标。3)农民法定销售组织的职能农民法定销售组织具有广泛的职能,以实现其为农民服务的目标。,澳大利亚小麦局:澳大利亚小麦销售法案为澳大利亚小麦局确定的主要职能有:出口澳大利亚的小麦并负责其在世界市场上的销售;推动、资助或直接进行有关小麦销售业务的研究;在小麦销售事务上向联邦基础产业与能源部部长提供建议和咨询意见;,负责小麦制品的出口与贸易;在有助于实现小麦局目标的条件下,出口其他粮食及其制成品;在基础产业与能源部部长的同意下,安排小麦和其他粮食的种植等等。,加拿大小麦委员会:加拿大小麦委员会是加拿大西部平原阿尔伯塔、萨斯比奇、迈尼托巴三省的农民在国内及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代表者,是三省的小麦、燕麦、大麦的独家经销代理机构。,4)农民法定销售组织的作用 接受政府对粮食市场的宏观指导;农民法定销售组织是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组织保证。向政府传送农民的要求和粮食市场的运行状况,为政府进行粮食的宏观调控提供依据;对农民的粮食销售进行组织与管理,并在其中执行政府的粮食政策;,代表农民销售粮食和开拓粮食市场;指导农民进行粮食生产决策。将粮食市场的产销信息反馈给农民,以便农民按照粮食市场的要求,生产适销对路的粮食品种,推广先进的粮食生产技术。,3、农民协会世界范围内,农协(农民协会)是农民的重要合作社组织形式,它对农民顺利进入粮食等农副产品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农协,日本农协(JA)全称为“日本农业协同组合”,其前身为1900年建立的“产业组合”,重组于1947年。1947年日本颁布了农业协同组合法,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农协的特殊地位,规定重建后日本农协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的社会经济地位,实现国民经济的发展”为目的,是法制化的由农民自主的合作组织。农协所“从事的各项事业应最大限度的为组合员做贡献,不以营利为目的”。,农协作为农民的合作组织,在组织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向农民提供生产资料购买、金融、共济、技术经营指导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1947年到1950年,日本各地都建立起来了基层农协,全国成立的基层农协约有4000余个,有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日本农协的主要职能:1)生产指导农协对农民的生产指导非常全面,包括生产技术的提高、生产计划的安排制定、种植业结构调整等。还利用农协自身优势,进行农产品的开发,使组织起来的农民增加经济效益。,2)农产品销售集中销售农产品是农协重要的日常工作。农协销售的农产品包括大米、蔬菜、花卉、水果等;销售的方式有超市销售、批发市场销售和直接销售。通过集中销售既可以防止中间商的压质压价,也能避免各组合之间的相互压价竞争,保护农民的利益。同时还能促进农协与中间商之间形成计划销售体制,并建立起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使农协的生产更有组织性和计划性,使市场有稳定的供应,避免盲目生产,确保农民收入的稳定。,3)集中采购生产生活资料农协为减少生产资料流通中的环节,降低成本,根据会员的需要,组织农用生产资料的集中采购,由农协统一与生产厂家订货,再分售给各会员。对加入农协的农民日常生活用品,农协也组织统一购买,可以享受厂价或批发价。通过集中采购,使加入农协的农民得到实惠。,4)信用合作日本的法律规定农协可以自办信用事业。日本农协从组建后就建立了自己的金融系统,它以独立于商业银行的方式组织农协会员手中的剩余资金开展以农协会员为对象的信贷业务。日本农协金融活动的主要特点是:不以营利为目的,旨在为农协全体成员服务;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同国家的农业政策和金融政策密切配合。,日本农协对资金的组织和信贷非常重视,要求农协会员将闲置资金存入自己的信用组合。为保证资金的顺利组织,农协十分重视资金的投放和信誉,坚持服务的宗旨,保证用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两大领域,确保信用组合真正成为会员办事的金融组织。,5)共济和社会福利日本农业虽相对比较发达,但在国民经济中也显软弱,极易受到市场和自然条件的制约。所以,日本农协建立了风险基金制度,号召会员发展互助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面临的问题,并确保农民由于意外灾害或事故遭受损失时能得到一定补偿,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日本农协的福利事业包括医疗保险、婚、丧、嫁、娶等各个方面。农协组织农民参加保险,有的还建立自己的医院,为农民的健康提供保证,还投资兴建许多农民婚丧等大事所需的基础福利设施,为农民提供服务,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4、农工商(企业)农工商是农民进入粮食等农副产品市场的又一方式,它的核心是产、供、销一体化。这种方式组织化程度高,农民的利益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芬兰的农工商具有典型性,代表是瓦利奥公司瓦利奥公司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从奶牛的饲养、原奶的收购运输,到乳制品的精加工、产品的销售和出口。各乳制品合作社每隔一天到各牛奶场收购一次鲜奶,并负责直接运送到附近的加工厂,或根据牛奶总库的调配指令运送到指定的加工厂。各加工厂将牛奶的收购情况通过总库反馈到各个合作社,合作社则根据反馈的结果每月通过银行向社员支付购买牛奶的费用。,四、粮食市场体系(一)粮食市场体系之一:粮食集贸市场粮食集贸市场是以一定的区域为范围,以粮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互通有无为目的,以当地粮食为交易对象,以零售为主要形式的现货交易场所。一般说来,粮食集贸市场辐射范围小,进场交易者主要是当地的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每笔交易的成交量很小,而且是买卖双方直接交易,交易成功后钱货两清,但是市场交易的中介组织没有发育起来,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人民进行粮食交换的一种传统的形式。,1、粮食集贸市场的特点1)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粮食集市贸易交易价格是由买卖双方通过自由协商而形成的。粮食集市价格是经常变动的。2)产销直接见面;3)粮食商品新鲜、品种多。,2、粮食集贸市场的作用1)有利于促进和引导粮食生产的发展;2)有利于进行小范围内的粮食地区调剂;3)有利于粮食企业开拓粮食市场。,(二)粮食市场体系之二:粮食批发市场1、粮食批发市场的概念粮食批发市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场所论,即粮食批发市场是指粮食商品批量交易的场所;另一种是组织论,即粮食批发市场是指为粮食商品批量交易服务的一种流通服务组织。从场所论角度说,粮食批发市场是粮食批发交易的固定场所,它本身是非营利的、服务性的机构,自身不从事粮食的经营活动,但它依法组织粮食批发交易活动,依法对交易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依法实行有偿服务。,2、粮食批发市场与其他市场的关系1)粮食批发市场与粮食集贸市场的关系粮食集贸市场是主要进行粮食零售交易的场所。粮食批发市场与粮食集贸市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联系看,中国许多粮食集贸市场经过自身不断发展已演变为粮食批发市场。粮食集贸市场在货源、价格信息等方面越来越依托粮食批发市场,并以粮食批发市场为中心进行。,从区别看,主要有两点:交易方式不同粮食集贸市场以零售为主,交易规模和交易额

    注意事项

    本文(粮食市场分析.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