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历史地理学的过去与现在.ppt

    • 资源ID:6250112       资源大小:8.36MB        全文页数:4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地理学的过去与现在.ppt

    中国历史地理,目录,第一章 历史地理学的过去与现在第二章 地理与历史第三章 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著作选读史记货殖列传第四章 中国历代疆域、人口与行政区划三讲,第五章 一方水土一方人:文化的个性与地域性第六章 中国近代经济地理格局第七章 边疆史地研究第八章 军事地理学的过去与现在,第一章 历史地理学的过去与现在,第一节 地理学的性质第二节 地理学在近代的转向第三节 后现代人文地理学第四节 历史地理学发展回顾第五节 历史地理学热门问题第六节 未来展望,第一节 地理学的性质,一、地理学的性质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一门学科?一个复杂的、多向的体系。美国人哈特向(Richard Hartshorne,1899-1992):地理学的性质:当前地理学思想述评(The Nature of Geography:A Critical Survey of Current Thought in the Light of the Past)(1939)。在过去背景下讨论现在德国人赫特纳(Alfred Hettner,1859-1941):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Die Geographie:ihre Geschichte,ihr Wesen und ihre Methoden)(1927),美国人马丁(Geoffrey J.Martin):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All Possible Worlds:A History of Geographical Ideas)(1993)两千年的思想仍然活着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自然界的异质关系及其整体系统。地理学的理论和目的,即地理学的价值,是阐明人与地的相互关系。那么这种意义上的地理学是自古就有的吗?其实地理学可分为三个层次:地理知识,如:洲地理观念,如:九州理论体系,如:中国大卫哈维说,多样的哲学决定地理学的多样属性。,二、欧洲古代地志学地理学可谓源远流长。古埃及金字塔太阳、星体、尼罗河。“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地志学先驱”,历史上的人地关系(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人的四种气质);历史学家波里比阿以地志学见长;古罗马的斯特拉波代表作为17卷的地理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地球上,随着地球纬度的分布,形成了不同的地带;在近代社会到来之前,欧洲的古代地理学是以地志学为主要内容的。欧洲古代地理学各种类型著作中,旅行家的地志一向占有优势。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地理著作颇丰,对欧洲古代地理学有所继承,但大多数仍是描述性的地志和民族志,历史内容在里面占的篇幅反倒不少。,然而,如英国学者迪金森所说,“18世纪中期以前,地理学是功利主义的百科全书式资料汇编,没有区域分布的系统介绍或一般原理;而且所谓区域也是当地的政治单元。”而这也与中国古代地理学有相当多的相似之处。中国古代的地理学一般也只能作为历史学的一种附属学科,以史书中的地理志、全国总志(通志)、各种地方志为主。,第二节 地理学在近代的转向,一、古代地理学近代转向的前奏近代自然科学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到来而到来。16、17世纪,宇宙日心说、地理大发现、全球性地理探险活动。但这并不是说18世纪乃至19世纪上半叶,知识发现和材料整理、积累就超过了古希腊的学术。那时,科学还被深深的禁锢在神学之中。当时最足以反映那一个时代理论水平的自然观,便是如何有效地证明上帝对自然界安排的合目的性。,科学理性,地理学在近代完成转身。其背景是启蒙运动、地理大发现、航海测量技术、科学地图学、实验方法、分类研究、科学理性等问题的先后出现及解决。德国(荷兰)人瓦伦纽斯(Bernhardus Varenius,1622-1650)著有普通地理学(Geographia Generalis)一书,是科学地理学体系的启蒙者。法国人孟德斯鸠(Baron de Montesquieu,1689-1755)提出了“环境决定论”,认识到了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德国人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著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大类,分别按时间、空间排列,并提出太阳系形成的星云说。英国人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英国人口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人口论”者。美国人大卫哈维(David Harvey)则强调,资本主义发展是一个涉及全球的地理问题。,二、地理学的全面转向地理学现代化的标志性人物是德国学者洪堡和李特尔。德国人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从事野外考察、著书和讲学。参与建立柏林地理学会,1828年组织第一次国际科学会议。德国人李特尔(Ritter,Carl,17791859),德国地理学家。近代地理学创建人之一。生于奎德林堡,卒于柏林。曾任法兰克福大学、柏林大学教授。德国第一个地理学讲座教授和柏林地理学会创建人。,洪堡的贡献:创等温线、等压线概念,绘世界等温线图;气候不仅受纬度影响,还与海拔、海距、风向有关;气候带分布、温度垂直递减率、大陆东西岸的温度差异性、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地形对气候的形成作用;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和垂直分异性;确立植物区系的概念,创建植物地理学;首绘地形剖面图,进行地质、地理研究;火山分布与地下裂隙的关系,地深与温度的关系;美洲、欧洲、亚洲在地质上的相似性;地磁强度从极地向赤道递减的规律;用图解法说明洋流,发现秘鲁寒流(又名洪堡寒流)。促进沸点高度计的发明和山地测量学的发展。著作:新大陆热带地区旅行记、宇宙:物质世界概要、植物地理学论文集 和中央亚细亚等。,李特尔的贡献:最早阐述人地关系和地理学的综合性、统一性,奠定人文地理学的基础;地理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是整个研究的核心和顶点;创用“地学”一词,主张地理学和历史学结合;坚持目的论的哲学观点,认为上帝是建造地球的主宰。著作:欧洲地理、地学通论等。洪堡和李特尔同为现代地理学的鼻祖,二人殊途同归,共同解释了异质关系与整体系统的关系。野外考察:应用科学的眼光(要细致观察、对比观察、持续观察、量化记录,还要注意与室内整理工作相结合);研究异质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将各种异质因素结合起来,研究其因果关系,追求其一致性、统一性、整体性、系统性);地球的三大群体:物理自然、生物自然、人类社会。,古人努力用类比性思维将异质因素结合成一种整体系统,近代地理学则将其科学化、规范化。洪堡的代表作宇宙:地理学就是在异质之间生存的。哈特向:一些学者观察到异质之间的关系,并将这门学科称之为地理学。赫特纳:其它学科是斩断关系,而地理学则必须维持联系。因此地理学的发展必须仰仗其它学科的发展。洪堡、李特尔“重建”地理学的工作,是跟随着其它学科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5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含古生物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各个领域的经验积累,从宇宙、地球、地球上的有机物和人类四个方面的自然生成上,为进化论的出现提供了大量事实根据,从而形成了“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这一自然观。,第三节 后现代人文地理学,一、人文地理学的归属既然地理学存在着这种与相邻学科不可脱离的密切关系,那我们学习某个专业,就需要在前缀上下功夫。瓦伦纽斯:“人类的性质”不是地理;格尔兰(1833-1919):要把人文地理学“撵出去”。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获得发展的。德国人拉采尔(1844-1904),人文地理学祖师。政治地理:国家是地球上一些生物所形成的一个政治团体;位置、空间、界限三因素;引领地缘政治;早期环境决定论的诱导;山脉(界限)和水体(渠道)的关系;森林(落后民族的避难地)和沼泽。,二、人文地理学的三层次人类地理学(最科学性);社会地理学;历史地理学(非时间,为此时对历史的叙述,关系民族、国家的大事)。从自然到人文的途径:自然地理学人地关系人文地理学(人在空间中如何组织自身,如中心地理论)。现代社会,在地理学的视野下,科学主义对人文主义展开了巨大冲击。后现代社会,地理学再次转向,以人类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理解,重新解释地理学,又开始修正以计量地理学为代表的科学地理学。,第四节 历史地理学发展回顾,一、历史地理学的定义历史地理学: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和发展的学科。所谓历史时期就是指新石器时代以来至当代人类活动的时期,时间跨度大概是一万年左右。所以历史地理学是地质学和现代地理学之间承上启下的一门学科。地理环境好比是舞台,历史就好比是一幕幕活剧。过去学者多认为历史地理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把钥匙,因为地理环境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在人类社会早期,地理环境可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今天,科技高度发达,我们还要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北方水资源的缺乏等等就是显著的例子。,可以说,历史地理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与自然、人文和社会科学中相关分支都有密切的关系。二、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革地理学(1)政区的沿与革:自秦统一后,政区沿革的需要很大,变化多端,于是迅速发展起来。(2)统一稳定时期,疆域的东西很少,不受重视。分裂时,疆域就会变得重要。如春秋战国、十六国、晚清列强入侵等时期。(3)水道,尤其是黄河,因为自然条件的因素,变迁很大,而其又处于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区,于是在历史上,以黄河水道与历史地理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到元明清时期,运河漕运的重要性又凸显出来了。,(4)地名的复原。复原古地名,对于疆域的复原、历史地图的绘制等意义重大。(5)地图,尤其是历史地图(古代人画作者那个时代过去的地图),也有许多杰作,如裴秀的制图六体、齐召南著的水道题纲等。(6)异域考察。古代的所谓游记,都建立在实际见闻的基础之上,很多早期对异域的记录则是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唯一记录。如山海经对异域的记载;法显的佛国记;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等等。,这大量的文献记载使很多需要成为可能。但文献记载中也有很多相互矛盾之处,缺漏很多,易出问题。其实沿革地理致用的一面往往被夸大。历史上很多学者仅仅只是出于对学问的追求、出于兴趣,才进行研究。如乾嘉考据学派中经学大师胡渭(16331714)的禹贡锥指等,只是在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三、禹贡时代以顾颉刚、谭其骧先生1932年开办禹贡半月刊为标志,时间虽短,但意义深远。中国的沿革地理开始向西方看齐,走向学术化。当时,一大批学者,如史念海、侯仁之、冯家昇、杨向奎、童书业、周一良等先生都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此时,受西方的影响,中国的沿革地理开始向历史地理转变。于是类似于西方的实地考察大规模展开。其形式是西方的,与现代地理学关系密切。禹贡的英文刊名也从Evolution转变为History Geography。,另外,边疆危机也刺激了禹贡的发展。禹贡派展开实地调查。即使抗日战争也使调查全面散播开来,其考察全面且广泛,也搞清了很多以前很模糊的问题。四、解放后至改革前这一时期受政治的影响过甚。(1)由于受斯大林对地理环境决定论批判的影响(人定胜天),人文地理学被定性为资产阶级学问,人文地理学大师李旭旦(1911-1985)先生甚至被打为右派。,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影响到一代人的前途,也影响到一代学术的命运。(2)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带动了一批学者的成长。这一时期,政治上大为支持,编图的过程中,解决了大量问题。如:中国的概念、黄河的变迁、海岸线的变迁等。另一方面则训练了一支队伍,如南京大学韩儒林、中央民族学院王钟翰、云南大学方国瑜等先生及其弟子们;很多学术课题亦从此展开,如中国自然地理。,五、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方面:198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周年的两篇文章就是罗荣渠的论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葛剑雄的统一、分裂与中国历史;吐蕃极盛时期的全图得以绘制,历史地图集终于出版;人文地理学蓬勃发展;北京国际历史地理大会;一些现代的技术大规模应用;调查、考察条件改善;其它学科的加入,多种理论方法综合应用,如社会学、人类学、地名学、考古学、遥感、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等等。,GIS技术简图:一切与时间、空间有关的信息都可纳入这一系统,其容量无限,空间无限,同样,前途也无限。,第五节 历史地理学热门问题,一、历史上的气候变迁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历史学和地理学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历史自然地理方面,竺可桢先生在70年代初的考古学报上发表了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论文。对于全球气候的变化,特别气候转暖的问题,我国丰富的文献资料,可为其所带来的影响研究做出贡献。如两宋大暖期,上海地区海平面较今高一米左右,太湖流域水灾非常多,作物带北移等现象。二、黄河变迁问题黄河,从历史记录上看,粗略统计,两千年来决溢改徙1500余次,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在我国东部平原上,北至天津、南到扬州,都曾受到过水患的威胁。,黄河变迁的主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如现在开封市地下就叠压着六座城。战国魏大梁城在今地下10余米,唐汴州城则在10米左右,北宋东京城在地下8米,金汴京城约6米深,明开封城在地下5至6米,清开封城在地下3米。还有黄淮海平原上当年星罗棋布的湖泊消失问题。但最近问题又发生了变化,就是黄河断流问题。1996年甚至一年断流260余天,622公里。黄河断流的原因,一是中上游气候干旱;二是中上游沿河工业城市和农业用水过量;三是下游黄水外调。那么如何全面治理,现在还在探讨之中。所以,治黄工程还任重而道远。西部地区森林植被的破坏问题,水土流失严重。我们的口号是“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其实我们的西部地区,如果开发也只能是在很有限度的范围内,如果过度开发,人地矛盾就会激化,反而会诱发严重的生态危机。此外,还有地区沙漠化、围湖造田问题等等。,三、历史人文地理方面历史人文地理方面,如疆域问题:近代疆土的沦丧与清代开疆拓土的功劳,新疆和西域的问题,东北和明代奴儿干都司的问题,长城是否为边界的问题等等。还有就是地方行政问题,如郡县制、州郡县制、州县制、路府州县制、行省制等等,我们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在等级上经过二级、二级半、三级甚至四级制的变化。省制自元代施行以来,已有八百多年历史。现在很多学者希望重划省区,这种行省制合不合理就成了我们要探讨的问题。另外还有郑国渠与关中建都的问题,农业承受能力与人口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演变问题,城市历史地理中古代市镇在宋代以来大规模发展的问题,中国两千多年以来传统文化的变迁、地域分布、地区差异问题等等,都值得我们探索、研究。历史地理学是一门集合众多科学知识内容的综合性学科,其任重而道远,前途远大。,第六节未来展望,一、传统问题的消亡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很多传统问题对于国家来说现实意义不大了。如边疆史地研究,多为自娱自乐(中俄划界、唐努乌梁海、黑瞎子岛、外蒙古、中越划界、钓鱼岛、南海诸岛等问题都属此类),毕竟领土的扩张和保持还是需要靠国家整体实力的发展。地域文化也一直在消亡。现代中国乃至世界,趋同性非常大。所谓文化,要以现实人民的生活需要为基础。如民居,虽然全世界的公共建筑基本都一样,但民居风格还是因地而异的。民居应面向现实,有限度的保护,应建设在适合当地环境的地方。至于古建筑,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特别是那些特别能彰显文脉的建筑。,再如方言,其实也没有必要执意保存,因为除了对其进行商品化,已没有别的实际价值。不过这种商品化对我们的科学追求有很大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如争名人出生地、争文化发源地等等。二、我们下一步的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具有特殊优势,但这种优势也在消亡。历史地理的创新点在以下几点:关注自然环境的变迁;关注历史人文地理;在防止技术化的前提下应用新技术、新科学;沿革地理学应朝着历史政治地理学的方向发展,涉及到所有政治要素的分布,如自然、政治、法律、制度等;切记要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地理学的过去与现在.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