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学校防治艾滋病讲座.ppt

    • 资源ID:6218645       资源大小:8.41MB        全文页数:13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校防治艾滋病讲座.ppt

    学校预防艾滋病讲座,重庆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漆采,2004年9月,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二、艾滋病的危害三、中国艾滋病防治工作概况四、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内容,一、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首例报告1981年6月,美国报告有5例男性同性恋者患有罕见的卡氏肺囊虫肺炎。这种肺炎以往仅在免疫抑制的病人中发现过,而上述五例患者病前均无免疫系统疾病。其后不久,又报道了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发现26例卡泼济肉瘤患者。这些病人都有一种原因不明、性质相似的免疫功能低下的背景,这预示着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开始流行。,艾滋病 AIDS,A(Acquired)指的是获得性I和D(Immunodeficiency)指的是免疫缺陷S(Syndrome)指的是综合征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IV的发现,1983年,引起艾滋病的病毒相继被法国科学家(Luc Montagnier)和美国科学家(Robert Gallo)发现,被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 HIV),HIV,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病毒需要进入细胞内才能繁殖。通常检测的是病毒的抗体,而不是病毒本身;体内被检测出抗体表明一个人已经感染了HIV,HIV与艾滋病,在血液中检测到HIV抗体,被确定为HIV阳性。但这并不是被确定为艾滋病。在可以检测CD4和病毒载量地方,当CD4数低于200时,被确定为艾滋病病人;但在大多数地方,艾滋病是以临床诊断为主。,谬论:,无任何症状的 HIV 感染者将不具有传染性,事实:,所有HIV 阳性者在任何时候都具有传染性。然而,在感染的早期和晚期(开始发病的时候),由于有较高的病毒载量,因而有更强的传染性,HIV的特点,1、嗜T4淋巴细胞;2、整合宿主细胞,终身难以消除;3、多变性基因变异是HIV疾病能力增强的原因;4、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唾液、尿液、脑脊液及脑组织中(前三者浓度高);5、较乙肝病毒抵抗力低;6、感染者潜伏期长、病死率高;7、基因组比已知任何逆转录酶病毒基因都复杂。,窗口期,在感染的早期,可能检测不到病毒抗体。这一阶段被称为窗口期。(一般2周3个月)HIV感染者在这一阶段有非常高的传染性。,从HIV感染到艾滋病,病毒与免疫系统“争斗”阶段,为无症状期(潜伏期)。在这一阶段,病毒及被攻击的细胞彼此快速增殖,又迅速地被损坏。最后,病毒能够摧毁免疫细胞,导致CD4细胞数下降。最终由感染者发展成为病人。,艾滋病就象一列开往悬崖的火车,病毒载量=火车的速度CD4=剩余的距离,HIVinfection,HIVinfection,HIVinfection,从发病到死亡,从感染HIV到发病(潜伏期)时间令人关注。在西方,一般为8-10年,我国为7.5-10年。而不经治疗,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为1224个月。在非洲,潜伏期为6至8年,而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也较短,可能在一年以内。,传播途径,HIV主要存在于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体液中,包括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等。HIV传播的发生,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2、排出的病毒要经一定的方式传递给他人;3、足量的病毒能通过接触者破损的皮肤、粘膜进入体内。,三种传播途径,经血传播经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经血传播,静脉注射吸毒: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HIV的危险行为。接受血液或血制品:主要是指接受污染有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医源性感染:主要是指医疗器具不洁,造成接受医疗服务者感染HIV,其中也包括医护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暴露于感染者/患者的体液,而致感染HIV。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到含有HIV的体液。,经性接触传播,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大约全球70 80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HIV,其中异性间性接触传播占70%以上,而男性同性恋性接触传播占510。,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以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婴儿。母婴传播的机率约为30。,不同时期母婴传播的概率(继续母乳喂养,没有用抗病毒药物),孕早期(36 周),产后短时间内(0-6 月),产后长时间内(6-24 月),生产过程中,孕晚期(36 周到出生),0%,100%,20%,40%,60%,80%,孕早期(36 周),感染构成比,三种传播途径的传播概率,性行为:(概率:0.1-3%)血液/血制品(概率:100%)母婴传播:(概率:15-50%,通常30%),静脉吸毒者是我国HIV/AIDS流行的最主要人群,云南省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率在一年内从0上升至60一些地区,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率达到80,1995-2000年哨点监测全国注射吸毒者平均艾滋病感染率,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0.02 1.7 6.6 10.8 12.1 10.0,五年期间增长约500倍,1990-2002年全国登记吸毒人数,年 登记吸毒人数1990 70,0001992148,0001993 250,0001994 380,0001995 520,0001998 596,0001999 681,0002000 860,0002001 901,0002002 1,000,000,静脉吸毒,哨点监测表明,吸毒者中53.3%使用静脉注射,且大多数共用针具。在未来的数年里,经注射吸毒方式传播仍将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艾滋病异性间经性传播的现状,哨点监测结果表明,暗娼中HIV感染率从1995年的0.02%上升到2000年的1.32%。性病患者中的HIV感染者比例从1995年的0.02%增加到1.2%。,1995-2000年哨点监测暗娼平均艾滋病感染率,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0.02 0.02 0.3 0.4 0.8 1.32,五年期间增长 66倍,在未来的数年里,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将会持续上升,将逐步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双重危险,同时吸毒和卖淫女性吸毒者的比例增加,占19女性吸毒者同时也是暗娼2001年,云南、新疆和广西报告的HIV阳性的暗娼中,吸毒者比例分别是20、50和100,同性恋人群,据专家估计,我国同性恋人群数量较大。有限的数据表明,艾滋病已经进入这一人群,个别调查显示,感染率高达10%以上。绝大多数男性同性/双性恋实际都有家庭,对女性构成威胁。需要更多地关注同性恋传播艾滋病问题。,流动人口,每年流动人口的总量为8千万至1.2亿。哨点监测表明,70的HIV阳性者是流动人口中的吸毒者。,不会传播HIV的途径,HIV不能通过空气、一般的社交接触或公共设施传播,与艾滋病患者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HIV。一般接触如握 手、拥抱、共同进餐、共用工具、办公用具等不会感染艾滋病;HIV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炊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而传播;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但 是要避免共用牙刷和剃须刀。,艾滋病流行情况: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 2003,2003各地区艾滋病流行概况,2003年每天约有 14 000 新发感染,95%以上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约2000 新发感染是15岁以下儿童 约 12 000 处在15-49岁年率组50%女性50%在 1524 年龄组截至2003年全球艾滋病估计死亡人数2000万,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形 势,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1989年发现经性途径感染HIV的国内感染者1989年从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感染者1995年发现经母婴途径传播的HIV感染者,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截至到2003年12月现存感染者和病人84万(其中病人8万),流行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散发期(传入期)(1985-1988年)共有7个省报告HIV和AIDS(5-22例)。除4例血友病病人为国内感染者外其它均为外国人或海外华人。,1985年,流行的三个阶段,第二阶段 扩散期(1989-1994年)HIV/AIDS扩散到10-21个省(193-1243例)大多数HIV/AIDS发现在沿海省和大城市HIV感染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云南),流行的三个阶段,第三阶段 广泛流行期(增长期)(1995-现在)31个省报告发现HIV/AIDS已在28个省报告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AIDS中部一些地区的有偿供血员中发现HIV感染者。大部分省均报告发现经性途径传播的HIV/AIDS母婴传播病例已经发现,1995年,1998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范围的变化,1995年,1989年,1985-2003年全国历年报告HIV感染者,截至2003年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地理分布,中国累积报告的HIV感染者按性别分布图1985-2003年,2003年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传播途径分布,2003年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按年龄分布,2003年全国疫情增长原因分析,1、政府投入增加,监测力度普遍加大。2、河南等省加强了人群筛查工作。河南省报告8738例,占全国报告数的40.3。全国报告既往有偿采供血人群HIV感染者较2002年增加11.8倍。3、新感染数也在增加。4、感染者陆续达到发病潜伏期:2003年报告艾滋病人6120例,主要来河南、安徽、湖北、山西等省,占全国病人报告数的87.7。5、其他:临床、公共卫生医生诊断及报告意识增加等。,2003年全国疫情特点,感染人数明显增加 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有较大提高 艾滋病感染者年龄分布 HIV感染途径仍以经血传播为主 艾滋病病人数量大,2003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发现,以吸毒人群及既往有偿献血员人群感染率高,流行波及范 围广,存在既往未发现的流行地区和疫情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涉及范围广,个别地区达较高水平 青少年高危行为、艾滋病感染低龄化应引起高度重视HIV在男性同性恋人群中的流行不容忽视一般人群中的疫情应引起警惕 吸毒、不安全性行为等危险因素严重,UNAIDS/WHO对我国2003年疫情估计的评价,WHO/UNAIDS联合专家组认为:2003年对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工作体现了在思路、方法和准确度上的一次进步,反映了中国在综合分析利用艾滋病监测资料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本次测算是在现有资料和方法的前提下,对全国艾滋病疫情状况的最佳估计,中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形 势,艾滋病流行波及范围广,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疫情上升趋势明显面临艾滋病发病死亡高峰艾滋病流行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存在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一),吸毒人群仍在增加,2001年底全国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为90万静脉注射毒品比例上升(53.3%)共用注射器比例上升(37.0%),存在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二),性乱人群没有减少性病病人数居高不下同性恋者活跃,并处于地下状态性乱人群使用避孕套比例很低(9.1%),存在艾滋病大流行的危险因素(三),流动人口增多(1.2亿)。年轻人性观念改变,婚前、婚外性行为增多。人群中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待提高。,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对感染者和病人的关怀,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几个可能趋势,随着传染源的不断累积和高危行为的蔓延,我国艾滋病疫情还会继续加剧随着监测工作的加强,艾滋病疫情会相继发现经吸毒传播所占的比例将有所下降,经性传播所占的比例会有所上升男性同性恋人群可能会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人群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艾滋病将向感染者的配偶及一般人群中扩散艾滋病发病和死亡会持续增加。,重 庆,1993年6月发现首例外来性HIV感染者;1995年11月发现本市首例AIDS;1997年11月本市第一例AIDS死亡;截止2003年12月31日,报告发现303例HIV感染者;其中2003年报告发现128例。2004年7月31日,已报告137例。*。孕妇中发现来自非洲的G亚型。STD2002年报告23482例,实际20万以上;,艾滋病的预防,预防经血传播:静脉吸毒(美莎酮、针具交换)血液/血制品(血液管理)医院内感染(管理、职业暴露后的用药),预防经性传播,行为改变安全套推广使用性病的诊治,预防经性传播,A(abstinency)禁欲;B(be faithful)忠诚;C(condom)安全套;,预防母婴传播,在孕期给HI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结合剖腹产、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母婴传染率降低至2%。,性病是HIV传播的协同因素,性病防治对于减少 HIV经性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性病的存在,性病(溃疡性和非溃疡性)的存在:1.增加HIV的传染性2.增加对HIV的易感性,二、艾滋病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损害健康,心理打击,缩短寿命,遭受歧视,生活质量低下等等。对家庭的影响:经济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家庭生活困难甚至解体,并带来孤老孤儿等问题。,艾滋病的危害,对社会的危害:劳动人口的减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耗费大量的社会卫生资源,给国家的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给社会留下大批艾滋孤儿;导致贫困人口增加,加大贫富差距;产生社会歧视、失业、失学等,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危及国家安全和民族兴旺。,艾滋病与毒品,2002年,2003年,毒品与HIV感染密切相关,据联合国2000年资料显示,在全球的HIV感染者及病人中,至少有22%的人和静脉注射毒品有关。如意大利达60%,巴西为39%,美国为30%,中国为65%以上。AIDS三个传播途径血:共用注射器、卖血、其它刺破身体的器具、斗殴性:性乱、买卖淫、正常性生活、间接传播母婴,什么是毒品,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7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明确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使人成瘾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毒品的种类,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作用效应:镇静类、兴奋类、致幻剂类。根据毒品的不同来源和加工方法:从植物中直接提取和加工(如海洛因、可卡因、吗啡、鸦片、大麻等)人工合成(如冰毒、摇头丸),毒品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1、对身体的损害: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以及神经系统等有严重的损害作用。合并多种疾病,如结核、肝炎等。2、缩短寿命:吸毒者的平均寿命比一般人短10-15年;25%吸毒成瘾者开始吸毒10-20年内死亡,吸毒人群的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15倍;研究证实,年轻时染上毒瘾的人,其寿命一般不会超过40岁。3、对心理的影响巨大:人格扭曲、人性沦丧。,对家庭的危害:吞噬家庭财产、造成家庭破裂,亲友不安。对社会的危害:“十毒九盗”、“十毒九娼”,吸贩毒者的违法犯罪活动,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青少年易成为毒品的受害者,自身原因:心理防线薄弱、好奇心强;是非判断能力、行为自控能力差;受同伴影响大。外部原因:不法分子利用青少年的幼稚,常采用引诱、胁迫等手段;不良信息刺激,促使盲目模仿。2000年,我国记录在册的吸毒人员中,85.1%为青少年,25岁以下的占65%。一项对吸毒者的吸毒原因调查显示:好奇心驱使占84.4%,被他人引诱占10.8%。,青少年拒绝毒品教育,深刻认识毒品的危害,构筑坚固的心理防线。坚决拒绝“第一口”。谨慎交友,有技巧地对“引诱”和胁迫说“不”。打消对毒品的好奇心。提高警惕,避免上当。从拒绝香烟开始。,三、中国艾滋病防治概况,一、政府重视和政治承诺: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确指出:“艾滋病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中国艾滋病防治概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非常关注艾滋病问题,多次指示有关部门加强和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把这件关系民族根本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 吴仪副总理:宣传教育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环节,教育的重点包括学校。,中国艾滋病防治概况,2000年,中央领导连续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对艾滋病主要是预防,同时宣传教育非常重要。只有在初中、高中、大学的课程里进行教育,覆盖面才大。如果青少年都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就会事半功倍。如果不重视,艾滋病就会以惊人的速度,蚕食改革开放的成果。,1994年、2001年,我国分别在全球艾滋病政府首脑会议上的巴黎宣言和联合国特别联大的承诺宣言上签字,向国家社会作出了政治承诺。2003年,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高级别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将强化五项措施。,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地方投入。专项防治经费由每年中央财政投入1500万元人民币增加到1亿元。利用国债投入12.5亿人民币用于血站建设,保障血液安全。,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明确控制艾滋病的方针和原则,预防为主,宣传教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有关规划、法规、规范性文件,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各类高等和中等学校要将艾滋病、性病知识列为学校健康教育或人口与青春期教育的重要内容,向学生讲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普通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应在新生入学体检时,分别向学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 2005年)要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艾滋病知识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要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材料(品)。开设专题讲座;普通初级中学要将上述有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管理意见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原则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知识要点全国艾滋病检测工作规范,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意见2004年5号、20号文件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 教基厅20033号建立了国家级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二、初步形成了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协调机制,政府多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了大量工作非政府组织和全社会参与得到加强国际机构和国际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三、血液和血液制品安全得到大大改善四、开展了大量宣传教育工作五、开展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活动:在娱乐场所开展推广使用安全套试点工作;在静脉吸毒人群中开展针具市场营销试点工作;开展针对同性恋人群的宣传和干预工作;开展阻断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试点工作。六、开展抗艾滋病病毒治疗和综合关怀试点工作七、初步形成了艾滋病综合监测系统八、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推动防治工作的开展,健康教育-现阶段预防AIDS最好的疫苗,艾滋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缺乏知识,因此普及艾滋病的知识和改变行为,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措施。做好儿童青少年这个特殊人群的健康教育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学习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方法和技巧,是做好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学校健康教育的作用,1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2 我国儿童青少年约占总人口的1/3。3 我国经过多年努力,已建成基本覆盖全国的学校保健网。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健康教育不仅着眼现在,更着眼于未来。,四、学校预防艾滋病内容、原则和方法,重点介绍以下八方面内容 1艾滋病基本概念什么是AIDS(艾滋病)什么是HIV(艾滋病病毒)HIV病毒有哪些生物特性?,2艾滋病的流行状况重点介绍两方面(1)世界和中国蔓延状况和趋势,(2)青少年受到的危害HIV感染者80%是15-39岁青壮年 让青少年懂得:艾滋病就在身边,3艾滋病的严重危害,侧重于:(1)迄今为止没有可根治药物也没有能有效预防其发生的疫苗(2)一旦感染HIV,大多数迟早将发病、死亡(3)损失不仅局限于个人,且牵连到家庭、子女和亲友(4)艾滋病不是简单疾病是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4艾滋病的传播方式内容分两类,具同样重要性 一、非常明确的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混乱的男女、男性(同性恋)性交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二、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 内容尽量具体:咳嗽、打喷嚏、握手、礼节性接吻同一教室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玩共用电话、茶杯、马桶垫、游泳池、毛巾蚊子等昆虫叮咬,懂得这些知识的重要意义是使人明白:艾滋病传播途径明确高度可预防性,增强信心消除对艾滋病的恐惧转而提供必要的关爱和帮助,(1)最安全:坚持不懈的3A原则第一个A:避免不良性行为,即不发生不正当的阴道的、口腔的、肛门的、口-肛的或手的性交行为以往对此的解释是:“禁欲”第二个A:禁止静脉吸毒,不使用能穿破皮肤的器具。第三个A:除非万不得已(如急救),避免接触体液,退一步,做不到3A,则还有HUMAN方法来保护自己但效果远不如3A H:正确使用安全套每次都用新的安全套只要性接触,从开始到全过程都使用套的型号要合适清洗生殖器,U:处理体液时,使用乳胶手套M:保持单一的性伙伴A:输血时使用可靠的血源N:静脉给药、穿刺、包皮环切手术、刺血化验、牙钻全部使用一次性器具(3)最后的保护措施:静脉给药但没有注射器,怎么办?使用消毒注射器清洗降低但不杜绝危险,222法,5艾滋病的症状 重要概念有:(1)潜伏期长:一般8-10年表面健康,但有很强的传染性是传播疾病的主要阶段,(2)曾发生危险行为长期低热、体重急剧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全身淋巴结肿大注意及早排除艾滋病(3)发病阶段免疫系统全面破坏出现肺炎、脑炎、结核、乙肝、病毒性疱疹、口腔霉菌感染,“条件性感染”和恶性肿瘤表明已进入艾滋病晚期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6艾滋病的诊断 重点介绍两个概念(1)不同感染者潜伏期长短不同表面症状,HIV血清检测是唯一,确诊途径能通过服药等延长生存期且可避免使他人受害(2)“窗口期”:感染初期,身体产生HIV抗体数量少,可能检测不出来应3个月左右再检测一次,真正确定是否感染 7预防措施(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发生婚前和婚外性行为(2)有性伴侣,不知对方是否感染通过安全套保护自己免受感染(3)不输用未经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4)拒绝吸毒,尤其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5)接受任何注射使用一次性器具(6)不到未经许可医疗单位注射、拔牙、针灸和手术,(7)不用未经消毒的器具穿耳朵眼纹身、美容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 8反对歧视,提供关爱积极参与全民艾滋病预防的重要表现严格按政策和法律,采取三方面措施(1)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患者和感染者姓名、地址和其他隐私不随意渲染病情和生活状态避免本人和家属、子女的身心伤害(2)尽力提供关心和帮助积极参加社区关爱活动“爱心家园”、“红丝带行动”“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以非正当理由拒绝为他们提供服务购物、孩子上学入托、就医不得干扰其正常商业活动不使用侮辱性语言和行为包括破坏财产和生活用具强迫搬迁,无理限制行动自由,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一)原则1.科学性和思想性结合充分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公德意识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关心帮助他人高尚的精神面貌,是抵御艾滋病侵袭的第一道防线,2科学性和适宜性结合内容科学,数据信息、事例要准确宣传危害不夸大事实,加剧恐惧心理不随意渲染小道消息,谬误流传注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和可接受程度使内容和教材具针对性考虑不同地区实际需求,当地社会经济背景,文化、风俗、民族宗教信仰,3提高参与程度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尽量参与式如:讲解艾滋病传播途径时用“危险地带”游戏使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对传播和不传播途径都深刻理解如:电化教学讲解HIV病毒对人体危害,将复杂而难以语言描述的致病过程形象展现给学生师生坦诚相见,相互尊重鼓励多提问题和意见即使问题偏激或观点错误,也应耐心解释鼓励讨论,允许暂时保留不同意见切忌简单粗暴,讽刺挖苦,不穷追不舍,小题大做和学生敞开心扉交朋友,排忧解难 4争取支持艾滋病健康教育整合到学校其他课程和德育、常识、生理卫生课结合以家长会、致家长信等方式,告知教育目的意义解除对开展性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会导致尝试性行为的担忧,争取家长支持配合为艾滋病健康教育创造良好周边环境5 将预防艾滋病与性健康教育、禁毒教育有机结合。(二)传统式健康教育方法 1课堂讲授最普遍采用的健康信息传播方法教师是教学主导有规范教材、明确的重点和时间安排每章节完成后进行定期考评,检查学习效果注意授课时语言表达逻辑性和艺术性准备相应挂图、声像资料或其他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知识和概念 2讲座围绕带普遍性的问题,专题讲座针对性强,专业水平高,知识深入对开拓思路、加深理解、激发学习动机有帮助,3示教具体演示后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内容理解,掌握相关技能学生在操作中学到相应技能首先讲清示教的目的要点操作示范的程序、动作要准确保证足够的操作时间在练习中具体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通过小结,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4游戏/活动常在课堂中穿插进行激发兴趣促进思考,调节气氛寓教于乐游戏/活动与主题直接有关,步骤是:介绍本游戏/活动目的发动尽量多学生参加通过小结,提示活动意义作用不让游戏/活动取代或冲淡教育主题,(三)参与式健康教育方法,TOT培训简介:TOT教师/培训教师者培训培训模式:(分级培训)参与试教学:凡是通过提供各种机会,发动学员用积极的方式和别人(包括你这位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都可以称为“参与试教学”。在培训模式中,有许多不同的例子,提供不同方式的参与试学习方法。,1头脑风暴 或称快速反应短时间内就问题迅速思考,立即回答适合活泼、好胜、思维敏捷特点创造参与气氛,集思广益,提高效率步骤: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迅速说出尽量多答案鼓励不爱发言者积极参与黑板上记录不同回答,并归类,按步骤开始新问题教师准备问题应充分,使问题有助引发学生即时思考,事后回味记录应认真,及时归类和小结让每人都分享他人观点,取得收益 2小组讨论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小组形式可穿插于课堂授课中,也可单独进行,目的是激发各种观点自由交流,分享信息经验,步骤是:(1)确定讨论主题,进行分组主持人和记录员都由学生担任(2)规定讨论时间,积极引导,保持良好气氛鼓励坦诚发表意见,或倾听别人观点(3)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鼓励讲真话,允许保留不同观点即使明显错误也不强制压服启发、诱导,逐步澄清 3角色扮演设置场景,邀请学生分别扮演某角色通过扮演再现生活情景使自己和观众受感悟和启发比传统游戏/活动更重视即兴发挥,表达真实感受,有助促进态度、信念和价值观转变同时培养交流及合作精神内容要与目标相符合课堂气氛既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即时组织讨论,正面表扬鼓励为主,多了解观众感受 4案例分析尽量选用真实素材,鼓励根据现有知识、技能及经验共同思考可个人发表意见,也可先小组讨论,然后以组为单位辩论通过对本案例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案例应有代表性,能激发兴趣但不指名道姓,泄露个人隐私小结突出案例对解决问题能力的教益,以启发方式指出存在问题对积极建议表示充分肯定 5同伴教育利用青少年团伙倾向首先挑选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人培训其掌握知识和技巧鼓励他们向周围青少年传播,达到共同受教育目的巧妙利用青少年同伴压力的正向作用,实效性强,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可集体式,如参加信息传播活动、小组讨论、演讲比赛、共同编制节目也可一对一谈心活动,解决特殊问题按青少年而非成人角度选择同伴者,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内容多为敏感问题,如性行为、吸毒、控烟,导致意外伤害行为,(四)间接传播方法,利用现代媒介技术,间接方式传播健康知识、信息和技能1大众媒介目标人群(读者、听众、观众)数量多信息完整且影响大,方式:(1)电子媒介:电视、广播(2)印刷媒介:杂志、报纸、宣传栏,(3)展览媒介:健康科普展览、图片展览、科技馆充分利用,同时克服针对性弱特点 2视听手段(1)可听教具:录音带、唱片、光盘(2)可视教具:教科书、标语、挂图、幻灯片、黑板报、手册、书签(3)可视兼可听教具:电影、电视、录像、影碟等,局限在一个小群体内环境空间小,信息缺乏综合性但针对性和时效性强可反复、来回播放适用于教授某种具体技能对课堂教育等起补充、强化作用 3网络系统学习合作开发软件,放置计算机局域网上,预防知识、信息和技能分层别类学生通过计算机终端上网学习网上建多个平台,使学生有更多选择内容清晰者可自学让学生了解那些不适宜公开的信息(如性问题)或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内容,掌握进度也可集体方式,在老师指导下循序渐进学习,设置多途径:若回答正确,向下深入回答错误,退回原点重新开始引起学生兴趣,对提供知识和信息有帮助转变态度、促进健康行为作用不明显需和其他教育方式紧密结合(五)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综合运用对各教育方法、原理透彻、全面理解,(1)传统式并不意味着陈旧而应淘汰是长期教育实践的经验结晶对儿童少年这需要系统掌握知识、正规引导的群体有其他方法无法取代的作用(2)传统式和参与式有区别前者教师为主导后者教师组织协调作用,学生是主体,传统式教学也可积极启发引导,并非一律照本宣科增加参与成分,提高教学效果(3)参与式教育方式也有弱点:喧闹:影响其他班级学习较难控制时间有时会遇到意外情况:辩论中形成两派,参杂较多情绪成分,有些学生过于积极,老垄断讨论,其他同学被冷落在旁看热闹,实质没有参与 个别学生故意找茬,使活动失去目标弱点通过总结经验、相互切磋技能改善学校应为教师提供更多培训机会关键是通过教学实践来逐步改进(4)参与式教学方法对教师是挑战不能再满足于充当主角,需要更多备课时间准备更切合需要的辅助教材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技能的机遇(5)“拿来主义”凡有利于提高学生活动兴趣的方法无论传统式还是参与式都可灵活运用或相互穿插,提高教学效果,艾滋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一般人群,高危人群,HIV,AIDS,死亡,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学校防治艾滋病讲座.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