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ppt

    • 资源ID:6146919       资源大小:1.53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ppt

    23、诗词曲五首,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曲,理解作者 表达的思想感情。2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3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根据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的说法,此诗晋诗已谱入乐府,当可视之为汉魏战乱之际的作品。正是当时穷兵黩武的统治者与无休无止的战争,造成了该老兵的悲惨遭遇。反映该老兵的悲惨遭遇,也就反映了当时在沉重的徭役压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却)看见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道:,冢:,累累:,在路上。,坟墓。,连续不断的样子。,窦:,洞穴。,重点词语,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译文 院子里长满野谷,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旅:,葵:,饴:,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葵菜,嫩叶可以吃。,送,赠送。,重点词语,1.这首诗中老兵感情有着怎样的变化?明确:满怀希望(喜)希望落空(悲)彻底绝望(泣)2.“十五”“八十”是什么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明确:夸张。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3.本诗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明确:整首诗并没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从老兵回乡后所见所感落笔,将典型情绪与典型环境融为一体,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民生的悲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感情真挚,悲怆动人。,十五从军征,泪沾我衣,从军之久:回乡所见:行动:回乡心情:,舂谷、做饭、采葵、作羹,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远望:近看,松柏冢累累,狗窦:梁上:中庭:井上:,兔入,雉飞,生旅谷,生旅葵,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715-770),江陵(今湖北)人。他与高适齐名,是盛唐时期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他多年生活在西北边疆,对边塞自然风光军旅生活有深切体会。其边塞诗歌雄健豪迈,读之令人兴奋。此诗是他在轮台幕府送武判官回京城时写的,抒发了无限惆怅之情。,唐代天宝年间,西北、西南、东北一带边疆,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不断发生战争。边塞战争是唐代现实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诗人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接触到这方面的题材。他们描写边塞奇异雄伟的风光,反映边塞将士艰苦的生活。天宝十三年,岑参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本诗是他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归京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译文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树的梨花同时盛开。雪花飘进珠帘沾湿了帐幕,穿着狐皮大衣也不觉得暖和,盖着丝绸的被子也显得很单薄。,重点词语,折:,折断,刮倒。,罗幕:,帐幕,帐篷。,锦衾:,丝绸的被子。,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译文将军、都护的角弓冻得无法拉开,他们的铁甲战衣也寒冷得无法披戴。辽阔的边塞地区覆盖着厚厚的冰层,万里长空阴云暗淡,好像凝固了似的一动不动。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重点词语,铁衣:,铁制的铠甲。,瀚海:,沙漠。,中军:,主帅的营帐。,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译文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展。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时大雪已掩没了天山上的道路。山路曲折,山峰环绕,渐渐看不到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您马儿走过的脚印。,重点词语,掣:,拉,扯。,去时:,分别时。,马行处:,马蹄印。,1.想想这首诗讲了几层意思,分别写的是什么。,110句为第一层,瀚海风雪图。1118句为第二层,雪中送客图。,2.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3.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塞地区特有的奇异风光和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和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传达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诗人虽置身冰天雪地,眼前却好像出现了一幅春风送暖,千树万树梨花怒放的壮观景象。它以梨花喻雪,以春暖显奇寒,在写西北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可谓是“千古传诵的咏雪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边地壮丽雪景,将士寒苦生活,愁云惨淡气氛,风雪送客图,送别宴会,依依不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属山东济南)人,著名爱国词人。一生积极主张抗金,终以报国无路,忧愤而死。工于词,为豪放派词人代表,风格沉郁顿挫,悲壮激烈,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并称“苏辛”。著有稼轩长短句。,作者在公元1203年六月被起用为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后不久,即第二年的阳春三月,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系之。这首词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然而,却沦陷金人之手。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就像长江的滚滚东流,永远也流不尽。,重点词语,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悠悠:,连绵不尽的样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译文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重点词语,兜鍪:,头盔,这里代指兵士。,坐断:,占据,割据。,曹刘:,曹操、刘备。,1.词的上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兴亡之感。其中“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一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往事悠悠,英雄往矣,只有这无尽的江水依旧滚滚东流。问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而词人胸中翻滚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2.词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突出了孙权的盖世功绩。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过零丁洋,过 零 丁 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吉州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元朝的元帅张弘范率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要彻底消灭南宋流亡政府。文天祥被他们用战船押解到珠江口外的零丁洋(今属广东省)。张弘范派人请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当然坚拒写招降书,但写了一首七言律诗,表明自己的心迹。这首诗就是留芳千古的过零丁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品格,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的楷模。,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译文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重点词语,起一经:,因为精通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而被朝廷起用做官。,干戈:,指抗元战争。,萍:,浮萍。,译文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词语,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史册。,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明确: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频繁战斗了四年。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明确:“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各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明确: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赏析: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这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1270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译文(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重点词语,聚:,聚拢;包围。,怒:,波涛汹涌。,兴:,指政权的统治稳固。,1.给这首曲划分层次,概括大意。,明确: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途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感。第三层,后两句,总写作者的感慨。,2.“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明确:“如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如怒”形容黄河之水汹涌澎湃。3.“望西都,意踌躇”描写了怎样的情景?明确:写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哀伤感之情。,4.怎样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明确: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5.为什么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请展开讨论。,明确:一代王朝兴起,必卷土重来,建筑宫殿,劳力伤财的是百姓苦;一代王朝灭亡,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的还是百姓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赏析: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恰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使全曲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辉。从诗人对百姓的态度,回应起首两句,当可理解为什么他在雄壮的山色面前,抚今追昔,显得心情沉重,郁勃难抒了。,一、十五从军征1.名句默写(1)十五从军征,_。(2)道逢乡里人:“_?”“遥看是君家,_。”,八十始得归,家中有阿谁,松柏冢累累,(3)_,雉从梁上飞。_,井上生旅葵。(4)舂谷持作饭,_。羹饭一时熟,_。(5)_,泪落沾我衣。,兔从狗窦入,中庭生旅谷,采葵持作羹,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6)十五从军征中写主人公孤独、悲凉、凄楚、老泪纵横的诗句是:_,_。_,_。(7)十五从军征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_,_。,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8)描写主人公征战回家看到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2.问题探究(1)这首诗中老兵感情有着怎样的变化?答:满怀希望(喜)希望落空(悲)彻底绝望(泣)。(2)“十五”“八十”是什么手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夸张。揭露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不合理。,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名句默写(1)北风卷地白草折,_。(2)_,狐裘不暖锦衾薄。(3)瀚海阑干百丈冰,_。(4)_,风掣红旗冻不翻。(5)山回路转不见君,_。,胡天八月即飞雪,散入珠帘湿罗幕,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雪上空留马行处,(6)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两句诗是:_,_。(7)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达对朋友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_,_。,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2.问题探究(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盎然春意的诗句写雪后美景,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答:合适。本来一夜风雪后应该是个冰雪世界,但诗人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贴切动人,将眼前的冰天雪地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伫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名句默写(1)何处望神州?_。_?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2)_,坐断东南战未休。_?曹刘。_。,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年少万兜鍪,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的句子是:_。_。(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化用登高中的句子是:_。,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不尽长江滚滚流,2.问题探究(1)本诗中刻画的孙权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虽然年少,却统率千军万马,英姿飒爽、镇定自若地指挥战斗的英雄形象。,(2)“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何作用?答:作者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山河改异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于是站在北固楼上,词人不禁兴起了千古兴亡之感,自然引出下文。,(3)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含着作者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四、过零丁洋1.名句默写(1)辛苦遭逢起一经,_。(2)_,身世浮沉雨打萍。(3)惶恐滩头说惶恐,_。(4)_?留取丹心照汗青。,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5)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_,_。(6)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_。,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2.问题探究(1)颈联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答:一层意思是指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2)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五、山坡羊潼关怀古1.名句默写(1)_,_,山河表里潼关路。(2)望西都,意踌躇。_,_。(3)兴,百姓苦;_,_。,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亡,百姓苦,(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5)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主旨句是:_,_;_,_。,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问题探究(1)“如聚”“如怒”描写了怎样的形象?答:“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如怒”赋予了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2)作者为什么“望西都,意踌躇”?答:因为“西都”(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繁荣昌盛,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3)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答: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接,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老百姓,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在这里,作者对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寄寓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热衷于争权夺利而不顾广大人民的死活也有所谴责。,(4)这首曲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表达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诗词曲五首.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