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设计创意设广告字体计.ppt

    • 资源ID:6144132       资源大小:1.65M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设计创意设广告字体计.ppt

    第一章 理论篇,1,目录,第一章 理论篇第一节 字体设计概述 2 1.字体设计的概念3 2.字体设计的功能6 3.字体设计的类别8 4.字体设计的科学性质13第二节 文字演变史 1.文字的由来15 2.文字的演变史19第三节 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 1.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50 2.字体设计的基本要求56,第一章 理论篇,2,字体设计概述,训练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字体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把握相关字体的不同风格特征及应用领域,思考学习字体设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课题时间 4课时。作业要求 利用课后时间,收集20张字体图片并依照自己了解的各种方法加以归类,分析其中的联系和区别,总结出每种字体设计类别的内涵和意义。参考书目 字体设计(陈海玲、张勤);汉字设计(陈原川);字体创意设计(何晶、秦旭萍);视觉传达设计概论(周旭、余永海)。,第一章 理论篇,文字设计概述,第一章 理论篇,3,古人在生活中以口述的方式传播信息、交流思想,随着其生存经验和生产实践知识的不断增多,口传的方式在传承方面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很大制约,于是逐渐创造出具有指事性和思想性的符号和图画,并用它们在陶器和岩洞等日用器皿和生活环境中记录信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陶器的符号和岩洞的图画逐渐演变形成文字艺术与绘画艺术,文字的形成使人类结束了“史前”时期,开创了用文字记录历史的新纪元。随着商业和科技的发展,文字的应用门类和形式繁杂多样,世界各个角落无不闪现它的身影,在视觉艺术中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色彩、图形共同作为核心要素进行信息传达和艺术表现,字体设计自然而然地在现代设计教育课程体系中成为独立的一门课程。,图1-1 法国拉斯科洞窟岩画,图1-2 中国沧源岩画,1.字体设计的概念,第一章 理论篇,4,1.字体设计的概念,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用文字作为视觉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五行中水元素的理解,表达出了形和意的深刻内涵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类记事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文字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推动着文明的进步。在文字的使用中,各地区伴随着各时期的文化和经济特征的差异,出现了各种文字书写形式,同时在人类审美需求的推动下,人类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创造不同的文字书写形式。文字的书写形式即字体,从造型的角度理解,字体就是文字的形体特征。字体设计在商业用语一书中解释为:文字的造型设计、书写表现行为或技术以及所表现的文字的情感。从造型角度看,字体设计是对文字的形、结构、笔画的造型规律、视觉规律和书写表现的研究,它以信息传播为主要功能,将视觉要素的构成作为主要手段,创造出具有鲜明的视觉个性的文字形象。,1.字体设计的概念,第一章 理论篇,5,图1-3 2008贺卡系列字体的装饰处理,有浓厚的传统意味,图1-4 现代设计新五行文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用文字作为视觉语言,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五行中水元素的理解,表达出了形和意的深刻内涵,1.字体设计的概念,第一章 理论篇,6,字体设计具有信息传播与视觉审美的功能。字体是信息传播的外观载体,每种字体都具有独特的外形特征和情感特征,在信息的传播中,不仅能快速准确地将信息传达给观者,而且各种字体的风格特征也给能观者赏心悦目的感受。那么,提高可视性,增加思想性,强化简约性、美观性,使文字简洁、直观、准确地将更多的信息以视觉上美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字体设计的目的。,2.字体设计的功能,图1-5 招贴设计浓重的无饰线体英文斜排,使画面具有现代感,再配以撕裂的形式,有效地破坏了仅是斜排的呆板创造出了具有鲜明视觉的文字形象,2.字体设计的功能,第一章 理论篇,7,图1-6 民间“寿”字剪纸字体设计在图案设计中的套用,运用具有装饰风格的字表达心中的祝福,收到了很好的传达效果,图1-7 国际华人设计师联合委员会会徽,2.字体设计的功能,第一章 理论篇,8,3.字体设计的类别,通过字体的分类,可以找到现有的大量字体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不同字体设计的内涵,为我们的设计运用提供不同的选择依据,当然分类没有一个绝对化的标准分法,是几种分类方法并存的。1.按字形特征分 按字形特征分为无饰线体和有饰线体。无饰线体:指没有装饰角的字体。这种字体笔画的变化较少,折笔处不是很圆,一般都是现代字型。如:黑体、无饰线体等。有饰线体:指基本笔画的末端带有短小的水平或垂直装饰线的字体,笔画的宽度有一定的粗细对比。如:宋体、罗马体等。2.按文字类型分 按文字类型分为以汉字为代表的方块字体系和以拉丁字母为代表的字母体系。汉字按形成年代可分为: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和黑体等字体。拉丁字母按形成年代可分为:楔形文字、埃及文字、腓尼基文字、罗马体、无饰线体、哥特体、方饰线体和手写体及自由风格,3.字体设计的类别,第一章 理论篇,9,3.按字体的应用分 按字体的应用分为印刷体、书法体和设计字体三类。印刷体:主要指自从我国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技术以来,印刷技术所常用的各种字体,它主要以文本形式传播信息,强调其适用性与标准性。印刷体按技术分为:铅字印刷体和照排字体。铅字印刷体:宋体、仿宋、楷体、黑体等字体。设计字体:根据实际需要,利用文字的笔画特征及所依附的环境和载体,使之产生一种新颖的、整体的视觉效果,它强调传播功能,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和适用性。设计字体按类型分为:标准字体、创意字体、装饰字体等。,3.字体设计的类别,第一章 理论篇,10,图1-8 Arial体、黑体、Impact和综艺体都属于无饰线体,图1-9 Times New Roman体、宋体、GungsuhChe和超粗宋都属于有饰线体,图1-10 方饰线体,图1-11 哥特体,3.字体设计的类别,第一章 理论篇,11,图1-12 印刷体明径山兴圣万寿禅寺刻木石门字禅,图1-13 金文,图1-14 隶书,图1-15 草书,图1-16 楷书,3.字体设计的类别,第一章 理论篇,12,图1-17 创意字体,图1-20 标准字,图1-19 装饰文字,图1-1 8 新疆维吾尔族建筑装饰文字“寿喜”,3.字体设计的类别,第一章 理论篇,13,4.字体设计的学科性质,字体设计是一门研究文字的造型规律和视觉规律的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平面设计的核心要素是图形、文字、色彩,文字是视觉传达中信息传播的关键,在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专业课程中被广泛应用。字体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文字的笔画、结构、字形特征和字体的设计原理,掌握字体设计的表现方法和基本思维方法,遵循视觉规律和设计规律,强调其适用环境,运用多种造型手段,设计出实用且符合视觉审美的文字形式。,图1-21 字体设计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图1-22 字体设计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图1-23 字体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图1-24 字体设计在电影海报中的应用,4.字体设计的科学性质,第一章 理论篇,14,文字的演变史,训练目标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系统地了解汉字、拉丁文字和数字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从中总结字体设计的风格和变化规律,为以后的字体创意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课题时间 5课时。作业要求 搜集汉字演变史中各个时期的代表字体各一幅,并分析其各自的字体特点;搜集拉丁文字和数字文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运用的各种不同字体,共提交10幅。参考书目 汉字设计(陈原川);全彩中国书法艺术史(刘守安);文字设计基础教程(加文安布罗斯、保罗哈里斯 著,封帆 译)。,文字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15,早期的人类由于生产工具简陋,个人生产能力低,需要联合成团队,以群体的力量与自然斗争,进行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为了互相沟通配合,产生了语言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如吹号角、击鼓等。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实践知识和生存经验的不断积累,这些知识和经验需要为后世子孙保留,同时,为了与更远地方的人交流,就需要各种记录信息的记事方法,于是出现了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和图画记事等方法。,1.文字的由来(1)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用一根绳子或是用多根绳子交叉打结,是一种表示、记录数字和简单概念的记事方法。现今发现用结绳记事方法最早的是南美洲的秘鲁印加人的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具有代表性的原始记录方法,世界各地很多民族运用过。我国的高山猿人、藏族、怒族等生活的某些地区至今依然有结绳记事的习惯。,图1-25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1.文字的由来,第一章 理论篇,16,(2)契刻记事 在古代,契刻主要是记录数目和事件,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讲道:“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此种记事方法运用最广泛。数目是人们最容易引起争端的事由,为了数目的准确记忆,人们把它雕刻在木片和竹片上,作为记忆,汉字的“契约”(意为“刻而为约”),就是契刻记事的延伸。,(3)图画记事 象形文字是人们运用图形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帮助记忆的符号。图画记事是结绳和契刻记事不能满足人类的表达后出现的,人类在岩壁上画出一些图形,以记录生存经验或一件事,远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岩壁上就绘有各种野兽和人类狩猎的情景,这些往往都是通过写实的图形记录信息。,图1-26 史前陶器上的契刻记事符号的复原,图1-27 图画记事复原,1.文字的由来,第一章 理论篇,17,(4)文字的形成 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图画记事都是一种记事的方法,所产生的符号、图象如契刻具有指事性,图象具有象形性,但还不是文字。唐兰先生说:“文字本于图画,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但图画却不一定能读。”早期的文字有图画性,但图画并不同于文字,契刻、图画的符号是形成文字的原始形式,图画记事因各人绘制画法不一样,不易准确传递信息,为了辨认准确,经过漫长的时期,人类开始统一图画画法,画成统一、公认、易识别的符号,利用它指定事物,代替语言,这样便产生了文字。世界上,形成较完备的四种文字都是从图画中演变而来,各自独立形成的。一是公元前35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美索布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虽最终在历史的发展中湮灭了,但它影响了拉丁字母的形成。二是公元前3200多年前尼罗河的古埃及人创造了象形文字。三是在公元前1300年多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国人创造了方正的汉字。四是公元前后在雨林的玛雅人创造了圆形或椭圆形的图像字。随着历史的发展,这四种古老的文字只有汉字沿用至今,其他文字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1.文字的由来,第一章 理论篇,18,图1-28 美索布达米亚楔形文字,图1-29 中国甲骨文,图1-30 古埃及方尖碑象形文字,图1-31 玛雅文字,1.文字的由来,第一章 理论篇,19,2.文字的演变史,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因各个地区、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文字的形式有很大的差异,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和玛雅文字,这三种古老的文字在历史的风尘中都相继消失,但它们都是世界文明的根基,对后世都或多或少地产生过影响。通过演变,现今形成了以汉字和拉丁字母为代表的两大文字体系,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拉丁文字是国际通用的文字,两者都起源于图形符号,但因几千年的演变使其各具不同特色。另外,不可忽略的是阿拉伯数字,它是全世界文字体系中通用的文字,其在设计、生活等各方面运用广泛,象征意义浓厚,形成了数字文化,在文字史上有其特殊的重要地位,故在本书中作为独立部分探讨,并阐释数字的文化象征意义。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中有两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秦代大规模的文字简化和统一;第二次是1956年1964年我国政府简化文字笔画,成为现在中国内地使用的“简体字”。,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0,(1)汉字的演变史 关于汉字的起源,说法很多,主要有“结绳记事说”、“河图八卦说”、“仓颉造字说”等。“河图八卦说”源自易系辞,其曰:“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可类万物之情。”对仓颉造字说,鲁迅在门外读物中作了科学而精确的分析,讲道:“但在社会里,仓颉也不止一个,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图,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心心相印,口口相传,文字就多起来,史官一采集,便可敷衍记事了。中国文字的由来,恐怕也逃不出这个例子。”可见,仓颉可能不是指具体的人,是某一个历史时期的代称,所以,汉字的真正起源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后,经过史官和巫师的整理,加工而成。所有结绳记事说、河图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只能作为文字起源的传说。然而,以传世的实物看,文字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西安半坡遗址和大汶口文化遗址的陶器上的“文字符号”样式,原始刻画符号具有绘画和文字的双重性,可以认为是中国文字的雏形。,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1,图1-32 仓颉像,图1-33 西安半坡彩陶刻画符号,图1-34 大汶口陶器刻画符号,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2,书法字体甲骨文: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它是商朝后期书写或刻画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其内容多为王室贵族占卜的记录。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上古时期,人们对自然充满着畏惧和神秘,认为世界是由神来主宰的,各种疾病、生育、战争都寄于神的意旨,凡事皆占卜。甲骨文的文字有的用刀直接刻成,有的用毛笔书写后再刻,然后填朱砂以便久存。至今为止,出土的甲骨共有15万片之多,能确认的字两千个左右,字体有直有曲,以横竖斜角线条组合为主,错落自然,充满生机。大篆:公元前9世纪,周宣王的吏官史籀对文字进行了改良整理,产生了大篆。金文、石鼓文都属于大篆字体。大篆意味浓厚,古朴稚拙以周宣王时期所作石鼓文为代表。金文是指铸造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古时称铜为金,故曰金文,金文又称钟鼎文;刻在石鼓上的铭文称为石鼓文,商周时期金文风格流畅瘦劲,雄强奇伟,凝重浑穆,劲气内敛,代表作品有“司母戊鼎”“大盂鼎”“毛公鼎”。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列国地理位置和习惯差异,金文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大致可分为齐金文、楚金文、秦金文。其中秦金文风骨嶙峋,有兀傲强悍之气,集大篆之成,为小篆之祖,在书体发展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3,图1-35 象形文字,图1-36 殷商甲骨文,图1-37 石鼓文,图1-38 金文,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4,小篆:秦始皇灭六国之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为了书写记载方便,由李斯等人以秦文字为基础,对六国的文字进行整理加工、革新和总结,创造了小篆。这种新的书体形式集六国文字之优,字体修长,结构严谨,笔画圆转,无硬方折,代表作品有仓颉篇(李斯书)、爱历篇(赵高书)。隶书:隶书相传为秦始皇时期狱吏程邈所创。它书写快捷,适合手写。其初期只在下层官吏和民间流传使用,不能登大雅之堂,故称“隶书”或“秦隶”。隶书可分为秦隶和汉隶,秦隶是小篆向汉隶过渡的字体,汉隶为官方正体文字,书写便捷,是完全成熟定型的隶书,其特征是字体扁平,波磔明显,撇捺两边分散,故又称为“八分书”,代表作品有曹全碑、张迁碑。楷书:楷书又称为真书或正书,由汉隶演变而来,其笔画平直,形体方正,始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书法家钟繇被后人称为“正书之祖”,楷书成就突出的代表有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人,至今为书法爱好者所崇尚。,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5,图1-39 秦代统一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文字改革,图1-40 小篆,图1-41 隶书,图1-42 楷书,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6,草书:草书是为了书写便捷所创造的结构省简、行笔流畅的书体。每一种字体在快速书写时都会自然地产生草书,主要有篆草(大篆和小篆的草书)、隶草(秦隶的草书)、章草(汉隶的草书)、今草和狂草。今草主要由篆草和隶草演变而来,其成熟期以汉朝张芝、东晋王羲之等人为代表,发展到唐朝,草书更加放荡不羁,俗称狂草,以张旭、怀素为代表。行书:行书是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兼有两者特点,所以易于识别,书写便捷,行笔流畅,结构自由。行书兴起于汉末,至东晋达到高峰,代表书家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俗称“二王”),代表作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为行书之典范。,图1-43 今草,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7,图1-44 狂草,图1-45 行书图,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8,印刷字体,宋体:宋朝庆历年间(10411084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由于使用雕刻刀对汉字形体的操作,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体,因起始于宋朝即被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主要有仿颜体、柳体和仿欧体、虞体。到明代,在宋体基础上演变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字,当时民间流行的洪武体字形扁平,后来一些刻书工匠在刻书的过程中又创造出肤廓字体,其笔画横平竖直,规范醒目,便于阅读,因此广泛应用,至今还很受欢迎,这就是现在所普遍见到的宋体,为与后来出现的仿宋体区别,也称老宋体,台湾人称之为明体。印刷字体还有楷体、仿宋体、黑体。印刷楷体,笔画端庄、波磔势少;仿宋体是近现代对宋体的改良,工整清秀,笔画粗细一致,起落笔有笔顿,横斜竖直有楷书的味道。,图1-46 明嘉靖十四年苏献可通津草堂本诗外传上的印刷体,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29,黑体:黑体主要受西方无饰线体的影响,笔画粗细一致、醒目大方,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综艺体:综艺体是在黑体的基础上变化产生的,将部分笔画如点、撇、提、捺等作水平和倾斜转折,整体方正饱满,刚硬醒目,笔画统一,多用于广告宣传中。圆黑体:在黑体基础上,将笔画的方头方尾改为圆头圆尾,比黑体饱满柔和、庄重有力,多用于广告标题中。近年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输入排版印刷,出现了更多美观大方的字体,如长美黑、琥珀体、中等线体、舒体等等。,图1-47 黑体、圆黑体和综艺体,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0,设计字体 设计字体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已有“鸟虫书”、“龙书”等由图案所组成的趣味性设计字体,或称为花文字,汉代著名文学家许慎把字体分为六种,其中之一就是鸟虫书,可以看出当时设计字体影响较大。在不同时期还出现有蝌蚪文、凤尾书、芝英篆、金剪书等不同类型的鸟虫书,在民间也有很多,如“喜”字、“福”字装饰字体等,都是设计字体古老的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设计字体的应用范围和表现手法不断拓展。近年来,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传播手段和传播载体的出现,为设计字体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商业的高速发展,加速了设计字体的应用效率和使用范围,如品牌中的标准字体、广告中的创意字体、生活中的装饰字体等都在日新月异地飞速更新。,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1,图1-48“寿”字会意装饰字体,图1-49 创意字体,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2,(2)拉丁字母演变史 拉丁字母从A至Z总共26个拼音字母,最终形成于地中海东岸,它的东北有苏美尔的楔形文字,西南有尼罗河的象形文字,是两大文化之间的走廊地带,这里居住着北方闪米特人的一支腓尼基人,是他们创造了字母;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与拉丁字母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在这些文明消失时,周围地域受到了不同的影响。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现伊拉克境内),是最早的文字发祥地之一。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灿烂文明,它是图形文字发展百年积淀的结果,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最终形成,此后逐步演变成表词音节文字。当时因为连年征战,统治者要歌功颂德,经常碰到一些专有名词,为了区别,便开始使用发音符号,这样发音符号较表意符号有了进步,逐步用楔形符号代替了象形符号,最终确立了楔形文字。随着文化的传播,两河流域其他民族也逐渐使用这种楔形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这种文字成为当时两河流域国家之间的通用文字,与埃及往来都有楔形文字书写的书信,条约也用楔形文字,影响很广。后来伊朗的波斯人由于商业的发展,对楔形文字进行改进,并使其逐渐变成较先进的抽象文字。埃及文字:据捷克学者赫罗兹尼考证推断,埃及文字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产生。埃及最早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后来逐步产生音节符号,在古王国时期,埃及人发明了24个辅音字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也是后来腓尼基字母产生的基础,而腓尼基字母又是希腊字母文字的基础。,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3,图1-50 楔形文字的演变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600年间,表示国王的符号都是由人和王冠的形象构成,演变过程是由具象逐渐转向抽象,图1-51 古埃及象形文字 用不同象形符号代表不同的事物,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4,腓尼基文字:腓尼基文字的确立是世界文明的伟大进步。公元前约1300年左右,由于商业发展的需求,腓尼基人放弃象形文字,创造了自己的腓尼基文字,整个文字系统由22个辅音字母构成,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24个希腊字母,后来罗马帝国于公元1世纪出于控制欧洲语言的需要,最终形成了26个拉丁字母,这些拉丁字母被罗马帝国的军队、商人和官吏带到他们所征服的地区。工业革命后,拉丁字母随资本主义传播到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地,现在成了国际通用的字母。而希腊字母虽派生出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却未能传播。因此把腓尼基文字称为欧洲文字的始祖是比较准确的。,图1-52 22个神奇的符号它是希腊文、希伯来文和拉丁文的基础,其中字母“O”、“W”、“K”和“X”,发展了几个世纪,也没有多少变化,图1-53 拉丁字母的演变图发展之初,每个字母都是不同事物的代表符号,其逐渐演变过程经历了“具象-几何化-抽象”三段跳跃式历史性变革,更加趋向标准化,表明了实用功能和审美层次的提高,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5,从上述文字中可以看到拉丁字母确立的脉络,拉丁字母是拉丁人的语声符号,它的祖先是复杂的埃及象形文字,后来经过腓尼基的字音字母演变成希腊的表音字母,最后罗马字母继承了希腊字母后发展为较完整的拉丁字母。,以下文字是在腓尼基文字上发展起来的希腊字母表和俄文字母表及与英文的对照和发音,这里列出以供学习者参考。,图1-54 现代24个希腊字母及英文汉译名称,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6,图1-55 俄文字母表图中红色字体代表俄文字母的小写和大写形式,黑色字体代表它们所对应的英文字母文字演变,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7,罗马体是拉丁字体中的主要体式。罗马字母是与古罗马建筑同时产生在公元12世纪,在凯旋门、胜利柱和出土石碑上有罗马大写体。当时罗马人的文字造型能力相当强,这和当时历史背景有很大的关系。在那个历史阶段,强大的帝国为一次征伐的胜利而在一些公共场所建造了许多凯旋门、胜利柱、纪念碑等建筑物,自然要求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字,这些文字的造型可以与富丽、精美的装饰图案和雕刻相媲美。最具代表性的是罗马帝国图拉真统治时期所建立的特拉雅努斯纪念柱上的罗马字母,宽窄比例适当、美观,整体曲直对比和粗细对比较为明显,首尾都有装饰角,构成了罗马大写字母完美无瑕的整体造型特征。罗马体主要分为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古罗马体和18世纪形成的新罗马体。古罗马体是拉丁字母的古字体,是造型最为优美的罗马字体,最具代表性的是图拉真皇帝纪念碑上的石碑文,总体风格古朴、庄重、优雅、美观,有装饰味,常被运用在具有悠久历史的商品包装和广告设计中如名酒、钟表的品名和主体文字上。,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8,大写字母向小写字母过渡的是安色尔体。为了提高书写速度,将字母当中的直线改为曲线,笔画适当省略,如:H省为h,B省为b,因为有些字母不易区别,便把字母笔画拉长了,这样有些字母就剩下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逐渐产生了小写字母,如:Q写成q,D写成d。小写字母形成于法国卡罗琳王朝时期,被称为卡罗琳小写体。这种小写体书写速度快、便于阅读、美观大方,对欧洲文字的发展起了决定性影响。,图1-56 古罗马石碑大写体,图1-57 安色尔体,图1-58 卡罗琳小写字母,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39,哥特体产生于13世纪的欧洲,是受到哥特艺术风格影响而兴起的字体。它的造型独特,把欧洲柱样的竖线作为装饰图案,创造出具有针锋状的字形,大写字母以弧形为装饰,笔画粗重,字母中的竖直线平行,字内笔画分布和字间空白相当,字母的线条都是向中间聚拢形成纵式并列直线,很多地方折裂成尖角,具有一种宗教神秘感,这种字体在书籍封面中应用较多。,图1-59 哥特体,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0,意大利人重视卡罗琳小写体的改进,由格列夫设计了第一套斜体活字,字母由直立形态变为斜向形态,这种字体被广泛应用,也称意大利体。15世纪中叶,日耳曼人戈登堡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由于印刷活字的出现,除了钢笔外,刻刀也参加了字母形态的塑造,它使笔画更加规范,开创了拉丁字母的新风格。16世纪,拉丁字母在意大利和法国形成草书体。它强调书写速度和用笔的跌宕起伏,线条变化丰富,后来成为艺术家的专用字体。1618世纪是拉丁字母的巴洛克时期,字母上增添了许多繁华的装饰纹样,可以明显地看出巴洛克艺术风格对字母造型的影响。18世纪,欧洲工业发展迅猛。在艺术上,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繁琐的带脂粉气的巴洛克和洛可可格调,提倡希腊古典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在字体设计上,重视制图工具的使用,由此产生了古典主义的罗马体,为区别古罗马体,又称为现代罗马体。19世纪初,在英国产生了第一批广告字体,即无饰线体和方饰线体。无饰线体英国人称为黑体,它没有任何装饰线,笔画以骨架结构为主,视觉效果简洁、强烈。方饰线体19世纪初源于法国和意大利,是现代罗马体的美术字体,字体的顶端和下端都带有长方形短横线的装饰物,粗重浑厚,黑白分明,具有醒目强烈的效果,极似古埃及金字塔的石块,故又称为埃及体。从拉丁字母的发展及演变来看,罗马的奴隶制度产生了罗马大写体,年轻的封建社会创造了卡罗琳小写体,文艺复兴时期促成了大写体和小写体的结合,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了古典主义字体。,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1,图1-60 草书体,图1-61 方饰线体,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2,(3)数字演变史 数字可谓是数学大厦的基石,它是较为特殊的文字,是世界上通用的文字,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数字已经融入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随处可见数字的身影。数字是由结绳和契刻记事发展而来,在历史的长河中,各个地域的国家、民族由于文化的不同,给简单的十个数却赋予了深厚的寓意。由于数字的广泛使用和文化意义极为深厚,在字体设计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在很多的字体设计书籍中,对数字提及很少,甚至是空白,忽视了数字对字体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本书中要将数字和汉字、拉丁文字并列讲述的原因。在几百万年前,古人只知道“有”、“无”、“多”、“少”的概念,而不知道数为何物。随着社会的进步,这些模糊不清的概念慢慢有了数字的含义。后来在生产实践的过程中人们试图以符号的形式记录下来,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记录方法和计数形式。,图1-62 结绳记事,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3,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和演变公元前3000年,印度河流域的居民就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数字。古印度人把一些横线刻在石板上表示数,一横表示1,二横表示2到吠陀时代(公元前1400公元前543年),雅利安人已意识到数码在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创造了一些简单的、不完全的数字。公元2世纪,印度出现了以婆罗米写法为代表的19的数字,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到了笈多时代(300500年)有了“0”,之后逐渐把一些笔画连了起来,例如,把表示2的两横写成Z。公元8世纪,发明了十进位制计数法,即约定数字位置决定数值大小,例如数字89中8表示八个十,而9表示九个一。这样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这就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印度数字首先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后传入阿拉伯。公元7世纪时,阿拉伯人渐渐地征服了周围的其他民族,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萨拉森大帝国,东起印度,西到非洲北部及西班牙,后来大帝国又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国家。两国文化艺术非常繁荣昌盛,其中东都巴格达更强盛。阿拉伯人吸取古希腊、罗马、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形成了新的阿拉伯文化。公元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旅行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年)的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当时的哈里发曼苏尔(757775年),曼苏尔另翻译成阿拉伯文,取名为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的数字,因此称“印度数字”。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80850年)和海伯什等首,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4,先接受了印度数字,并在天文表中运用,他们放弃了自己的28个字母,在实践中加以修改完善,并毫无保留地把它介绍给西方,之后印度数字逐渐取代了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1202年,意大利雷俄那多所发行的计算之书,标志着欧洲使用印度数字的开始,该书共15章,开章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14世纪时中国的印刷术传到欧洲,加速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逐渐为欧洲人所采用,在广泛应用中,因数字是经阿拉伯地区传来的,所以人们都习惯地称之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阿拉伯数字及其所采用的十进位制计数法具有的优点,因此逐渐传播到全世界,为世界各国所使用。,图1-63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及演变,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5,中国数字的由来和演变我国商朝甲骨文中就有数字记录的形态和计数单位,如图1-64-图1。后来我国采用竹片、木板做筹,摆在地上记数,这就是筹码。用筹记数的方法是以纵的筹表示单位数、百位数、万位数等;用横的筹表示十位数、千位数等,当时没有十,但严格运用了十进制如图1-64-图2。(孙子算经用十六字来表明它,“一从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用一横一纵表示,一横两纵表示,直到一横四纵表示,如遇到零时就空一位,0 即空位表示。)秦朝出现了不用于运算的大写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数字。在五经算术中记载有千和万以后更详细的计数单位:“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到唐时则又出现了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作为商业用的大写数字。筹算数码被北宋司马光在潜虚中做了简省,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了“十”,如图1-64-图3。金大明历中用O表示空位,这就是中国的零号。有了算盘并广泛运用后,书面计数人在上述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如图1-64-图4。明清商业的发展对横竖做了结合,并作了进一步的改动,如图1-64-图5。辛亥革命以后,阿拉伯数字在中国官方和民间广泛运用,如图1-64-图6。其实,阿拉伯数字公元7世纪就随印度天文学传入我国,但当时我国习惯用筹算数码而未采用它。到了明朝洪武十八年又传入我国,我国仍没采用。以后又有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到中国,带来西方数学,阿拉伯数字再一次传入我国,但还是没被采用。直到清末时期西洋人在中国设立教会学堂,他们编写数学课本,都用阿拉伯数字,此后,阿拉伯数字才逐渐在我国通行起来。,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6,图1-64 我国数码计数变化,图1-65 我国数字的计数大写、商业大写及读音与现代阿拉伯数字的对照表,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7,罗马数字的由来和演变,罗马数字是一种现在使用较少的数码表示方式。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罗马人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表示大拇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之后用符号C表示100,用符号M表示1000,符号L表示50,用字母D表示500。罗马数字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与进位制无关,因此要表示一万是十分困难的,这也是罗马数字没有被广泛采用的原因。用罗马数字表示数的基本方法一般是把若干罗马数字写成一列,它表示的数等于各个数字相加的和。当符号I、X或C位于大数的后面时就作为加数;位于大数的前面就作为减数。例如:=3,=4,=6,XIX=19,XX=20,XLV=45,MCMXXC=1980。罗马数字因书写繁难,所以后人很少采用,现在有的钟表仍用其表示时数。罗马数字,L,C 分别表示 1,2,3,4,5,6,7,8,9,10,50,100。古埃及的计数方式和罗马数字类似,但在组合时是从右向左读,它的个位、百位、千位等也都是有固定的符号,这也是它计数局限的地方。,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8,图1-66 古罗马数字计数法,图1-67 古埃及的数字表示系统,2.文字的演变史,第一章 理论篇,49,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训练目标 本节内容是在综观文字演变史后进行的总结,使学 生明确字体设计在视觉传达领域的发展趋势,掌握文字演变规律和内在的联系,为字体设计的实践得出可操作的依据。课题时间 3课时。作业要求 寻找5张现代优秀字体设计作品,放置在文字演变史中分析其主要特征和优点,并撰写成小评论,字数不限,A4纸打印提交。参考书目 文字设计新意象(吕曦);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芦影)。,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理论篇,50,1.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 汉字以其概括的象形特征展现于正方形中,呈现着无与伦比的形式美感和文化特征;而拉丁文字以其简约性、可塑性、传播迅速的抽象特征传播于世界各地。汉字和拉丁字母完整且具极强的生命力,这两大文字体系代表着东西方的文化意蕴在世界文字体系中争奇斗艳,两者都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成为不可或缺的元素。日本把汉字文化设计的可能性发挥到极致,引起了欧美地区许多设计师的关注,从而使其发现了汉字更多的魅力(而拉丁字母在中国只运用于拼音即读音),汉字在各个国家设计师手中成为必备的设计元素。字体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而且还承载着人类文化和人类文明,它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展性,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和任务。发达国家很重视字体设计的地位和作用,很多国家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从事字体设计,如美国字体的设计家协会(Type Director Club),日本字体协会(JapanTypography Association)等。汉字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财富,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地研究,以使其紧随着时代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计算机在设计领域成为主要的表现与制作工具,使字体的表现性有了巨大的空间,产生了很多全新的视觉效果。,1.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理论篇,51,图1-68 亿年无疆(瓦当)文字在瓦当上的设计,承载着中国人民美好的愿望与文化底蕴。,图1-69 中国银行标志用古钱币和“中”字为基本造型要素,将“中”分为上下两部分,形断意连,寓意天圆地方,经济为本,颇具中国传统哲学风格,图1-70 字体设计,1.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理论篇,52,基于上述的背景之下,纵观文字演变史,可以看到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1)从象形图画性到抽象符号性发展 拉丁字母从楔形字、象形字到现在的26个字母,汉字从甲骨文到现在的简化字,都在脱离着象形图画性,目的是提高识别性。(2)从繁杂向简约发展 从秦朝文字大一统到我国19561964年的两次文字改革都是在简化汉字形象,拉丁字母从象形文字到腓尼基字母再到希腊字母,最后到罗马体,都是为了文字的书写速度的提高而进行的简化。(3)从内容实用向形式美观发展 汉字、拉丁字母都随着不同时期的文化、经济因素,从单一适用的角度转向装饰美观的字体,目的是满足人的审美,提高视觉观感,增强文字的表现力。(4)从杂乱向规范发展 汉字从篆书开始,不断向笔画粗细均匀,结构匀称合理,字形方正规范发展。拉丁字母从象形字到罗马体,字形在水平位置上进行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规范,其垂直、水平、倾度也在不断统一,目的都是规范字形特征,使组合书写更有效率、更整洁。,1.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理论篇,53,(5)从形象向意蕴发展 汉字、拉丁字母随着人类文明程度提高,其字体都显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与文化现象。不同风格的字体,不断丰富着文字的意义,散射着文字强盛的生命内涵。,图1-72 字体装饰设计画面中的字体饰角变化明显,配以背景装饰,增强了美观性。,图1-71 字体设计练习画面体现了规范与创新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过程。,1.字体设计的发展趋势,第一章 理论篇,54,(6)从单一形式向多元化表现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设计创意设广告字体计.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