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翻译的文化学派.ppt

    • 资源ID:6141194       资源大小:295.50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翻译的文化学派.ppt

    文化学派/翻译研究学派理论 在西方,翻译以前从来也不是一门独立学科 1.作为外语教学的手段 2.附属于文学(比较文学/比较诗学)3.附属于语言学 直到今天,是不是独立学科还未达成共识。在西方,更多的人已逐渐接受把翻译看做是独立的学科。翻译学成名的标志:1976 洛文会议的召开(Gentzler,1998)1990s(Baker)将翻译看做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文化学派,这一名称在西方学界使用 不如中国翻译界更普遍。较长时间以来,文化学派在西方学界被称为翻译研究派,该名称 是由该学派早期的开拓者霍尔姆斯提出来的,翻译学早期是从荷兰、比利时和以色列兴起的。Gentzler认为与它们的社会、历史和历史条件有关:1.这些都是小国,人口少,说的是小语种,“民族”文学深受大国的 影响。2.更重要的是,由于政治经济的原因,这些国家的整个文化否依赖于 翻译。以色列人认为,翻译的界限不但要突破语言学,还要突破文学,把翻译 纳入整个文化的范围,不但要研究不同文化间的文学和翻译的联系,研究 同一文化系统内部不同文学间的关系,还要研究翻译作品引起的语言和文学 的演变。荷兰等国的翻译学家认为,接受一方的文化决定了翻译家的美学观点,从而影响其翻译决定过程中的策略。,翻译之形成学科,与翻译研究派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该派创始人霍尔姆斯Holmes从一开始就以把翻译学建成一门学科为己任。1972年,发表划时代作品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该文献着重探讨了翻译学科的名称、性质、宗旨、范围等内容,同时在 历史上第一次勾勒出了翻译学学科的结构框架,标志着翻译研究派的开始。霍尔姆斯及其赞同他主张的一批学者被称作翻译研究学派。该学派还有 一系列小的分支,如多元体系派、描写学派、文化学派、系统研究派、操纵学派和综合学派等。翻译研究派的共同特征:从文化层面进行翻译研究,将翻译文学作为译语文学系统的一部分,并采用描写性的研究范式 核心研究范式是:描写/系统/操纵,翻译研究派的发展历程:1.发轫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初):标志:霍尔姆斯发表翻译学的名与实,划分了翻译研究的范畴。2.形式主义阶段(70年代):学者借助于形式主义概念发展自己的研究路径:埃文.左哈 Even-Zohar-多元系统理论 图里Toury-实证研究 朗贝尔Jos Lambert-大型翻译史研究计划 勒菲弗尔Andre Levefere-哲学科学关注 3.鼎盛时期(80年代):标志: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赫曼斯Hermans文学操纵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ture:Studi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4.巩固扩展期(90年代);勒菲弗尔与巴斯奈特: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a Sourcebook,文化建构Constructing Cultures 指出了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最新发展趋势,并认为翻译研究已 从形式主义 阶段走出,从而应该开率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语境,翻译像 其它各种“改写”一样,创造出文本的新形象。,霍尔姆斯(1924-1986)早期翻译研究学派创始人。1972年发表翻译学的名与实这一划时代作品。霍尔姆斯着重讨论了研究翻译的学科名称、性质、范围等内容,同时 在历史上第一次勾勒出翻译学科的结构框架 首先,他提出研究翻译学科的命名问题。比较了各种对翻译学科的 命名,包括“艺术”、“手艺”、“科学”等,还有Goffin创造的新词 traductologie(英语transtalogy)其次,霍尔姆斯拟定了翻译研究的性质和范围。霍尔姆斯确定了翻译研究的两大目标:a.描写经验世界中表现为翻译 行为和翻译过程的种种现象;b.建立可以赖以解释和预测这些现象的 普遍原则。霍尔姆斯明确了翻译研究学科的性质是一门经验学科,并且将与经验 现象紧密联系的描写翻译分支放在学科整体构成相中的首要地位。,图里将霍尔姆斯的译学构想描绘成图形(1995,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它),霍尔姆斯认为,描写、理论和应用时翻译研究的三大分支,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的、平等的:任何一方都在为另两方提供资料,也都在吸取和 利用另两方的研究成果。霍还指出,在三大分支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方面尚未提及,那就是翻译史 研究和方法论(元理论)研究。元理论研究关心的哪些方法、那些模式最 适用于哪个方面的研究(如翻译理论如何构建才最有效;用哪种分析方法 才能取得最客观、最有意义的描写结果等)霍尔姆斯在早期的翻译研究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出了翻译学科的构架,为翻译研究派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霍是第一个关注到翻译过程的。受Levy的影响,他认为翻译过程是 做决定的过程,一个决定紧接着一个决定,到了摸个点之后,翻译就 产生出了自己的一套规则。,第三,在诗歌翻译研究方面,霍也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观点,丰富了诗歌 翻译理论。1970年发表诗歌翻译形式和诗歌形式的翻译,他运用 了新颖的词语和方法描述了翻译过程和诗歌翻译的对等问题。在1988年 的论文集文学翻译和翻译学论文集里,他的一些论文也谈到了 诗歌翻译问题,观点新颖独特。他谈到翻译中的历史化和现代化的关系,规划和异化的关系,以及原汁原味和再创造的关系等。霍氏的译学架构是开放的、尚未完善的。巴斯奈特对翻译研究的分类从某种程度来说弥补了霍的不足。他在 翻译研究(1980)一书中,将翻译研究分为四类:1.翻译史的研究。翻译史在一定程度上是文学史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 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翻译理论、翻译评论、翻译授权出版的具体步骤,特定时期 翻译的作用与功能、翻译方法的发展和翻译作品分析 2.翻译与译语文化的关系研究。对具体的文本或具体的作者的作品进行 研究,包括具体文体、作者或学派本身所在的文化习俗、翻译在译语 语言体系中对译语文化的影响、以及译语文化对翻译取舍的原则。,3.翻译与语言学研究。研究在音位、词素、词汇和句法等层面上原语与 译语的比较、等值翻译的问题、语言本身的语义研究、语言不可译性、机器翻译以及非文学作品的翻译问题。4.翻译与诗学研究,涉及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整个领域的研究,可以是 一般研究,也可以是具体文学领域的研究,还可以研究具体译者的风格、研究风格的形成、风格对比研究,还可以研究原文与译文的关系以及 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自霍的翻译学的名与实发表至今已近30年,翻译研究已经发生了很大 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翻译研究范围的扩大。2.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多元系统派与左哈 左哈:以色列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及翻译理论家,是特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 学院教授。但严格说来,他是文化理论家而不是翻译理论家,但他 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产生了 很大的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左哈在研究希伯来文学的过程中建立了多元系统假说。该假说主要反映在收集了他从1970年到1977年间撰写的论文的论文集 历史诗学论文集。他认为,文化、语言文学、社会都不是由互不相干的元素组成的混合体,而是由相关的元素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又不是单一的系统,而是由 多个交叉相叠的系统组成,所以他创造了“多元系统”这一术语。,1.多元系统论对文化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强调,扩大了翻译学的研究范围,令翻译研究摆脱了应用导向,提高了它的 理论性和学术性;2.在多元系统理论指导下所做的描述性翻译研究,证明了翻译对文化发展的 重大贡献,改变了文学界对翻译作品的轻视;3.多元系统理论反对以价值判断作为选择研究对象的准则,主张对中心和 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在意识形态的层次上直接提高了翻译的文化地位,并且 间接提高了翻译研究的学术地位;4.如果说多元体系论对中心系统和边缘系统一视同仁,因此是非精英主义的,那么,其它一些文化理论则是反精英主义的,应为它们都在各自所关注的多 元系统中认同边缘系统而反对中心系统。,描写学派与图里 西方翻译研究,从一开始的归纳式的经验总结,到后来的演绎式的科学 研究,都是规定性的。规定性研究的显著特点:定出一个规范,让所有译者,不分时代,不分工作 对象,不分译者、读者的认知环境,在他们的翻译 实践中一律遵照执行。这些研究 的缺陷:没有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多数译者究竟在干什么,究竟是 如何翻译,翻译的过程到底如何。规定性的翻译理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一直是翻译界不可动摇的 指导方针,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描写翻译理论,就是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 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广而言之,就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其最大特点就是宽容。图里将翻译定义为“在目的系统之中,表现为翻译或者被认为是翻译的任何 一段目的语文本,不管所根据的理由是什么”。描写性翻译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按照翻译活动和翻译在我们经验世界中表现出 的状况描述翻译。描写翻译理论根本不关心直译或意译,它们关心的是把翻译语境化,也就是 从宏观的角度去研究翻译。描写翻译理论家关心的两个最基本问题:1.什么因素促使译者选中了这篇著作并把它翻译成另一种语言?2.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描写翻译思想的是图里。图里(Gideon Toury)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他不仅继承了霍尔姆斯的译学构想尤其是描写翻译分支,而且发展了左哈提出 的多元系统理论,探索若何接受译语的文化背景条件与特征,研究文化交际 的规则及翻译现象的规律。图里的描写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翻译理论探索(1980)和描写 翻译研究及展望(1995)两本专著里。图里的描写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关于翻译研究的三点论述:一、描写性研究至关重要,翻译常规 首要常规:说明译者要么以原文为依归,遵守原语的语篇关系和 常规,要么遵守译语以及译语文学多元系统的语言和 文学常规(最重要)初步常规:在翻译开始前发挥作用,关涉某一文化在特定的时间里 一些足以影响翻译选材的翻译“政策”操作常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种种决定究竟应该依附于 原著还是遵从于译入语文化中的准则,翻译常规,除了讨论翻译准则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外,图里还进一步讨论了 如何从翻译的结果即译文入手来研究翻译常规。他认为,研究翻译常规有两大资料来源:1.语篇,即译文(可供研究两种常规)和一个译文目录(供研究初步常规)2.语篇意外的资料,主要是半理论或批评文章,如规范性的翻译理论或 观点、译者、编辑、出版者或其他与翻译有关的人公开或私下的说明等。图里提出的关于翻译研究的三方面论述之间,存在着相互贯通的内在联系。,翻译研究学派所采纳的图里的理论研究是关于社会文学常规决定译语文化,并且直接影响翻译过程的部分。图里的理论对翻译研究领域的贡献是:1.摈弃了翻译中一比一对应观念以及文学、语言方面对等的可能性;2.提出了任何疑问的产生都涉及译语文化系统内的文学倾向;3.动摇了原文信息固定不变的观念;4.提出原文与译文在文化系统的交织结构中合为一体。图里以后,赫曼斯深入研究了常规的本质与作用、规定性、内容以及在 翻译中所起的制约作用。,在图里提出的三个常规的基础上,赫曼斯提出了四种不同层次的制约:惯例、常规、规则和法令。惯例:制约力最小,主要来自一些先例或社会性习惯,经过长时间被视作 适当的做法后,人们对它的期待变牢固,便成为常规;常规:常规由指示性变成强制性,变得制度化,甚至是法制化时,规则和 法令便会出现。赫曼斯的讨论实际上把翻译跟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以及权力架构的关系 联系在了一起,对于文学学派的翻译研究影响颇大。描写学派的贡献是,它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直译、意译、改写、改编、复写、重写等等)以正确的定位,避免了由于规定性的翻译标准而造成的 概念上的困惑以及无谓而又无休止的争论。,文化学派与勒菲弗尔和巴斯奈特 从传统上来讲,翻译活动一直理所当然被看做说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过 程,因而翻译研究一直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要任务。随着以色列学者左哈和图里等人对翻译研究的深入,他们研究中的不足 之处日益明显:1.他们还没有完全摆脱语言学派的影响;2.他们的观点虽然饶有新意,但不够鲜明强烈,稳重有余而激情不足,因而对译坛冲击还不够有力;3.在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上,他们主要强调目的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还 没有考虑翻译对目的与文化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翻译的文化论。,玛丽.斯奈尔-霍恩比撰写文章,建议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学者们抛弃他们“唯科学主义”态度,把文化而不是文本作为翻译研究的单位,把文化研究 纳入到翻译理论中来。1989年在英国沃瑞克大学召开的国际翻译研讨会是翻译研究转向文化研究 的标志。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河边的翻译、历史和文化一书,开始 强调翻译与意识形态、权力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作为文化转向的必然结果,翻译研究的文学学派得以形成与发展,成了 当代翻译理论中具有相当强的“革命因素”的学派。文化翻译论者认为,文本并不是一个语言中静止不动的标本,而是译者理 解作者意图,并将这些意图创造性地再现于另一文化的语言表现,因而翻译绝 不仅仅是复制和模仿,而是文化协调和操控。,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勒菲弗尔和巴斯奈特。勒菲弗尔原为比利时学者,后移居美国,任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德语系和比较文学系教授,国际著名文论家、比较文学家和翻译理论家,1996 年去世。1978年发表翻译学科的目标一文,为翻译研究学派的第二篇重要 文献。1992年出版专著翻译、重写和文学名声的操控、翻译论集翻译、历史与文化:原始资料集和之前与巴斯奈特合编的翻译、历史与文化(1990)组成了一个整体,集中反映了翻译研究派,尤其是勒菲弗尔关于 文化翻译的理论。勒菲弗尔在翻译、历史与文化的序言中写道,尽管以经验为依据的历史 研究可以证明翻译方式的变化,但要解释这些变化,翻译学者必须深入探讨“社会权利行使的任意性和变动性,以及对于文化产品(翻译产品是文化产品 的一部分)来说,该种权利行使究竟意味着什么”。,勒菲弗尔的总体文化思想的核心就是把翻译研究与权力、思想意识、赞助人结合起来,重点考察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翻译和制度、学说、政府、学术界支持、以及私人企业、赞助等方面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由此触动了 翻译的政治经济基础。勒菲弗尔最常用的一个词是“重写”。到了90年代,他把翻译置于一个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强调历史 意识和文化观点。他认为,翻译必定受译者或当权者的意识形态和史学的支配,必定不能 真是地反映原文的面貌。因此,翻译是重写的一部分。重写使得原文的生命 得以延续,因而具有巨大的力量。在他看来,重写就是操控,可以操纵文学、操纵文化,其积极的方面可以 通过引进新概念、新文体、新表达手段等推动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以至一部 翻译史往往就是一部文学革新史;其负面也能压制革新。,勒菲弗尔把翻译看做是一种重写形式以及重写就是操纵的观点,对于翻译 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两点:1.翻译的文化学派一反以前把翻译看做“次一流”或者“派生物”的认识,特别强调翻译的意义和作用,认为翻译是各种社会力量用来操纵特定 社会,建设所需文化的“主要”文学手段;2.这一理论扩大了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小资料:在传统上,翻译研究在称之为“比较文学”的这个无明确界限的准 学科领域中占了小小的一席之地。但是,随着翻译研究发展成一门独立 学科、并吸取语言文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和文化史研究方法,我们现在应 重新考虑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的界限问题了。翻译一直是决定世界文化 发展方向的一个主要的影响力量。不考虑翻译,也就没有比较文学的研 究。我俩层多次提出,我们经过慎重考虑后特意要点到现状,并要大家 重视翻译。也许,我们应该重新考虑比较文学的概念,并把比较文学纳 入翻译研究的范畴,而不是把翻译纳入比较文学的范畴。Bassnett&Lefevere,1990:12,勒菲弗尔提出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问题,即翻译研究不应局限于翻译 本身,而应把翻译看做是一种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他首先指出,文学是一个系统,指的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具有某些特征 的成分。这些特征使这些成分区别于不属于这个系统的其它成分。文学仅仅 是一个“由许多系统组成的复杂系统”中的一个系统。这个复杂的系统称之 为“文化”。另一方面,一种文化,一个社会,是文学系统存在的环境。文 学系统和其它系统都属于社会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学系统的制约因素,文学内部因素:文学专业人士文学外部因素:赞助人的力量(指任何可能有助于文学作品产 生和传播,同时又可能妨碍、禁止、毁灭文学 作品的力量)赞助系统包括三个元素:意识形态 元素(控制作品的观点)、经济元素(决定作者 和重写者的收入)和地位元素(决定他们的社 会地位),在对制约文学系统因素阐述的基础上,勒菲弗尔还详细和具体论述了这些 因素(还有别的因素)和翻译有怎样的联系,这些因素是如何对翻译形成和 发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和作用的,这是其文化翻译思想的核心所在。勒菲弗尔对翻译研究的贡献和启示:1.他具体论述了图里河赫曼斯多谈到的“翻译常规”以什么具体形式表现 出来的问题;2.他指出,饮食形态和史学实际上是两套很大的常规,在一个特定的时间 和空间里,发挥着固定和制衡文学系统的作用;3.翻译既然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控制,跟这些因素有其密切的关系,那么 翻译研究不能只是把原文和译文做表面的对比,翻译学者不应一味提倡 所谓“忠实”、“通顺”、“神似”、“形似”等等。,4.勒菲弗尔与翻译研究派的其他学者一起,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深 层次上,阐述了翻译的重要作用,从而唤起学术界对翻译研究的重视,并希望学术界重新审视翻译的社会功能,从而为提高翻译和翻译研究 的学术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巴斯奈特是一位活跃在当今翻译界的著名翻译理论家和诗人。她一生写了 大量的专著、译著和论文。她的翻译研究(1980)预言了翻译研究作为 一个具有独立地位的严肃学科的出现。巴斯奈特翻译思想中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是: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 行为,它深深植根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中。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或文化 之间的交流。纳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是在对当代的社会需求和翻译的总体状况进行自觉 反思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巴斯奈特引述了霍恩比的观点,论述了文化翻译观的具体含义:1.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单位,而不应停留在以前的语篇之上;2.翻译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解码-重组过程,更重要的还是一个交流的行为;3.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而在于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 等值;巴斯奈特在翻译、历史与文化(1990)一书的引言中指出,“功能 等值”指的是“译文文本在译文文化中发挥或承担其功能的方式应与原 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曾经发挥或承担过其功能的方式一致”。她强调说,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观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不同文化的 功能等值是手段,文化的转换才是翻译的目的。巴斯奈特也注意到,翻译是一个动态过程,原语文本的功能由其特定的 上下文即语境来确定,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量在译语文化中找到与 原语文化对等功能。,在巴斯奈特看来,要达到翻译中的功能等值,一方面要考虑翻译的 服务对象即译文读者。另一方面,要考虑原语文本在原语文化中所 起的功能。3.不同的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但说到底,这些原则和 规范都是为了满足不同的需求。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 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思想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的提出,标志着翻译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巴斯奈特忠实翻译评判的文化介入与译者的服务对象;3.巴斯奈特运用功能主义观点,解决了翻译中不可译的问题;,4.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思想具有其他翻译思想所没有的高度宏观性;5.巴斯奈特所强调的文化转换,主要针对文化个性的冲突给翻译所造成 的问题,其理论强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可见一斑。,

    注意事项

    本文(翻译的文化学派.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