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ppt

    • 资源ID:6104239       资源大小:7.93MB        全文页数:9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ppt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为知识产权研究会准备),吴观乐Tel:010-62681616转7002E-,主 要 内 容 撰写前的准备工作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说明书的撰写,撰写前的准备工作,1.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1)确定涉及多少技术主题(2)判断是否属于能够授予专利权的主题(3)确定是产品发明还是方法发明或以何者为主(4)初步确认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如何解决(包括与委托人沟通以充分开掘发明创造内容以及要求委托人补充必要的专利申请材料)(5)初步确定合案申请的多项发明创造是否具有单一性2.现有技术的检索和调查(1)确定合适的保护范围(2)进一步判断合案申请是否符合单一性规定(3)初步判断可否将一些技术要点作为技术秘密予以保留,权利要求书的撰写,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2.撰写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3.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权利要求书的撰写,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1)在理解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找出其主要技术特征,弄清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2)根据检索和调研到的现有技术,确定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最接近的对比文件;(3)根据最接近的对比文件,进一步确定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列出本发明或实用新型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必须包括的全部必要技术征;,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续)(4)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作比较,将它们共同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特征部分,从而完成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5)对其它附加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那些对申请创造性会起作用的附加技术特征写成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结合具体实例(试电笔)说明如何按上述五个步骤撰写权利要求书。,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1)在理解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找出其主要技术特征,弄清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测试触头1绝缘外壳2 全透明或带透明观察窗左弹簧3和右弹簧9E形同心电阻4 内为限流电阻5 外为分流电阻6 其间充绝缘树脂氖管8手触电极11识别电极7 具体形状1(伸出2外)-3-5-8-9-11(伸出2外)1(伸出2外)-3-6-7(伸出2外),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1)在理解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找出其主要技术特征,弄清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2)根据检索和调研到的现有技术,确定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最接近的对比文件;例如检索调研得知的两种现有技术:美国早期专利文件 市场上常见的试电笔,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1)在理解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找出其主要技术特征,弄清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所起的作用;(2)根据检索和调研到的现有技术,确定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最接近的对比文件;(3)根据最接近的对比文件,进一步确定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列出本发明或实用新型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必须包括的全部必要技术征;,测试触头1绝缘外壳2,全透明或带透明观察窗左弹簧3和右弹簧9,E形同心电阻4,内为限流电阻5 外为分流电阻6 其间充绝缘树脂氖管8手触电极11识别电极7,具体形状1(伸出2外)-3-5-8-9-11(伸出2外)1(伸出2外)-3-6-7(伸出2外),测试触头1绝缘外壳2,全透明或带透明观察窗左弹簧3和右弹簧9,E形同心电阻4,内为限流电阻5 外为分流电阻6 其间充绝缘树脂氖管8手触电极11识别电极7,具体形状1(伸出2外)-3-5-8-9-11(伸出2外)1(伸出2外)-3-6-7(伸出2外),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续)(4)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作比较,将它们共同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特征部分,从而完成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1一种试电笔,在其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的分流电阻(6),该分流电阻(6)的另一端与一个部分伸出绝缘外壳(2)的识别电极(7)电连接。,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续)(4)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作比较,将它们共同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特征部分,从而完成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5)对其它附加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那些对申请创造性会起作用的附加技术特征写成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6)和限流电阻(5)是一个具有E形纵截面的同心电阻(4),该同心电阻(4)的中间圆柱体为限流电阻(5),其外部圆环柱体为分流电阻(6),中间圆柱体略高于四周的圆环柱体。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极(7)是一个圆环状的弹性金属片,其从圆环内边缘向中心伸出多个接触爪,卡住所述同心电阻(4)外部圆环柱体的外表面,该弹性金属片外边缘伸出所述绝缘外壳(2)的中部,弯过来贴在该绝缘外壳(2)的外表面。,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电阻(4)的中间圆柱体与外部圆环柱体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内填充有绝缘树脂。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6)与限流电阻(5)平行设置。,2.撰写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尽量撰写出一个保护范围较宽的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时应当弄清发明构思,不要局限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尽可能采取概括性描述来表达技术特征。,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一种试电笔,在其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的分流电阻(6)支路,该分流电阻(6)支路两端的连接使其在测试时可与由所述限流电阻(5)和氖管(8)构成的支路处于并联、断开两种工作状态。,2.撰写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尽量撰写出一个保护范围较宽的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时不要局限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尽可能采取概括性描述来表达技术特征。(2)为增加专利申请取得专利的可能性和在批准专利后更有利于维护专利权,应针对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撰写从属权利要求,层层设防。,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6)支路由一个分流电阻(6)和一个部分伸出所述绝缘外壳(2)的识别电极(7)组成,该分流电阻(6)的一端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另一端与该识别电极(7)电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6)和限流电阻(5)是一个具有E形纵截面的同心电阻(4),该同心电阻(4)的中间圆柱体为限流电阻(5),其外部圆环柱体为分流电阻(6),中间圆柱体略高于四周的圆环柱体。,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极(7)是一个圆环状的弹性金属片,其从圆环内边缘向中心伸出多个接触爪,卡住所述同心电阻(4)外部圆环柱体的外表面,该弹性金属片外边缘伸出所述绝缘外壳(2)的中部,弯过来贴在该绝缘外壳(2)的外表面。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电阻(4)的中间圆柱体与外部圆环柱体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内填充有绝缘树脂。,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6)支路由一个分流电阻(6)和一个微动开关(12)串联而成,该分流电阻支路的一端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触电极(11)电连接。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触电极(11)是双位双接点按键式电极(11),所述限流电阻(5)和氖管(8)支路与该按键式电极(11)的两个位置的接点均相连接,而所述分流电阻(6)支路的一端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另一端仅与该按键式电极(11)两个位置中一个位置的接点电连接。,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电阻(6)和限流电阻(5)是一个具有E形纵截面的同心电阻(4),该同心电阻(4)的中间圆柱体为限流电阻(5),其外部圆环柱体为分流电阻(6),中间圆柱体略高于四周的圆环柱体。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电阻(4)的中间圆柱体与外部圆环柱体之间形成的环形槽内填充有绝缘树脂。,2.撰写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1)尽量撰写出一个保护范围较宽的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时不要局限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尽可能采取概括性描述来表达技术特征。(2)为增加专利申请取得专利的可能性和在批准专利后更有利于维护专利权,应针对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撰写从属权利要求,层层设防。,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1.一种包装体,包括一个至少部分由透气材料制成、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内包装层,以及至少部分与该内包装层相粘接、且用于使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与周围环境相隔离的不透气外包装层;其特征在于:该包装体还包括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用于将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撕开以使其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暴露在外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该带状或绳状部件至少有一端未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而形成空余端头。,12.一种包装体长带,由多个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装体连接成条状,各个包装体上的带状或绳状部件形成一条连续的、用于将此连接成条状的包装体中的不透气外包装层逐个顺次撕开以使其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暴露在外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该连续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至少有一端未与所述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而形成空余端头。(12.一种包装体长带,其包括多个包装体,每个包装体包括一个至少部分由透气材料制成、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内包装层,至少部分与该内包装层部分粘接、且用于使该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与周围环境相隔离的不透气外包装层;其特征在于:多个包装体连接成条状,该包装体长带还包括与各包装体的不透气外包装层相粘接、且用于将此连接成条状的包装体中的不透气外包装层逐个顺次撕开以使其内包装层的透气材料部分暴露在外的带状或绳状部件,该带状或绳状部件至少有一端延伸到该包装体长带之外而形成空余端头。),13.一种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透气性包装体的供给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体长带上的带状或绳状部件的空余端头缠绕在牵拉装置上;(2)沿着与不透气外包装层的表面成一定角度方向牵拉该带状或绳状部件,将包装体长带中各包装体的不透气外包装层逐个顺次撕去,使各包装体的内包装层的透气性部分逐个顺次暴露在外;(3)沿该包装体长带的连接部将其依次切断成各个已被撕去不透气外包装层的透气性包装体;(4)将上述各个透气性包装体逐个供给到规定场所。,14.一种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透气性包装体的供给系统,包括:一个用于将权利要求12所述的包装体长带中的连续带状或绳状部件连同与其相粘接的不透气性外包装层从包装体长带上剥离下来的旋转辊组,一台用于将已撕去不透气外包装层的包装体长带拉入并沿其各个连接部将其切断成各个封装有可产生或吸收气体的物质的透气性包装体的牵拉剪切机,以及用于将切断后的各个透气性包装体依次投放到相应场所的滑槽;所述旋转棍组设置在所述牵拉剪切机的斜上方。,根据客户所提供的有关其发明情况的介绍和其提供的现有技术来看,该发明相对于该现有技术作了三个方面的改进,解决了三个方面的技术问题:(1)将封闭片的刻痕线设计成非封闭的(包括进一步改进的特征),使拉片和封闭片在开启后仍与容器保持连接,避免与容器顶盖完全分离而污染环境;(2)将封闭片与拉片连接点位置前移到靠近封闭片端部,从而使封闭片开启时不会使拉片或封闭片的灰尘或其他脏物落入容器中;(3)在拉片靠近封闭片前端的下方设置了向下伸出的锋利凸尖(包括封闭片与拉片的连接点位置前移),从而不会由于施力过大导致拉断拉片而封闭片仍处于封闭状态而无法开启。注意:弄清三个方面改进的关系,并与申请人商讨确定以哪一种改进方案为主或者作为多件申请提出。,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 由刻痕线围成的封闭片 端部 根部 根部非封闭 终止处有凸起 封闭片为U形 封闭片为截去一端头的橄榄形 拉片 与封闭片相连接 连接位置邻近封闭片端部 为铆接或焊接 拉片端部下方设有向下延伸锋利凸尖,1.一种饮料容器的封闭开启装置,包括由刻痕线(11)围成的封闭片(2)以及与该封闭片(2)连接在一起的拉片(3),该封闭片(2)包括一个可先被撕开的端部(21)和一个根部(22),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3)与所述封闭片(2)相互连接的位置邻近该封闭片(2)的端部(2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3)对应于所述封闭片(2)端部(21)的一端下方设有向下延伸的锋利凸尖(32),其尖端靠近该封闭片(2)上表面的刻痕线(11)。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绕成封闭片(2)的刻痕线(11)是非封闭的,其彼此分隔开的两端(13)终止在该封闭片(2)根部(22)的凸起处(12)。,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绕成封闭片(2)的非封闭刻痕线(11)呈U形,其在该封闭片(2)的端部(21)为圆弧形,在该封闭片的端部(21)和根部(22)之间为两根相互平行的直线。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绕成封闭片(2)的非封闭刻痕线(11)为两头小中间大、且被截去一端头的橄榄形,其在该封闭片(2)的端部为圆弧形,从该封闭片(2)的端部(21)到其根部(22)该封闭片(2)的宽度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料容器封闭开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片(2)与所述拉片(3)通过铆接或焊接而连接成一体。,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2.撰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续)(3)在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满足下列要求: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申请人的利益;清楚、简要地限定专利要求保护的范围;通过三个权利要求文字不清楚而导致保护不力、甚至有可能被宣告无效的实例(太阳能热水器、日本申请的案例和钮扣电池)进一步说明权利要求清楚这一要求的重要性。关于产品权利要求、尤其是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中采用材料特征和方法特征进行限定的问题 权利要求主题名称的确定 权利要求的开放式和封闭式表达方式 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省略部分特征的条件 组合物权利要求的撰写规定 权利要求包含数值范围时采用“以上”、“以下”、“超过”、“大于”等方式表示的含义。,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2.撰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续)(3)在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满足下列要求: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申请人的利益;清楚、简要地表述其保护范围;记载了解决技术问题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以说明书为依据,即得到说明书的支持;上位概念概括或者并列选择概括方式 功能性限定 数值范围,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2.撰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续)(3)在撰写独立权利要求时应当满足下列要求:在合理的前提下具有较宽的保护范围,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申请人的利益;清楚、简要地表述其保护范围;记载了解决技术问题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以说明书为依据,即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独立权利要求之间具有单一性;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关于独立权利要求的其他规定。,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2.撰写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续)(4)在撰写从属权利要求时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从属权利要求引用部分的主题名称应当与被引用的权利要求相同 从属权利要求应当与被引用的权利要求之间有清楚的逻辑关系(即清楚地表述其保护范围);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应当完整;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也应当得到说明书的支持;当授权后面临不得不缩小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情况时,能提供充分的修改余地;从属权利要求的数量应当适当、合理;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关于从属权利要求的其他规定。,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3.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1)同类型产品或方法的并列独立权利要求 必须体现出其技术方案与独立权利要求具有同一发明构思,即两者应包含有相同的或者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以试电笔和新型两相三脚插头插座为例加以说明。,1一种试电笔,在其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的分流电阻(6)支路,该分流电阻(6)支路的另一端与一个部分伸出所述绝缘外壳(2)的识别电极(7)相连接。2一种试电笔,在其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由分流电阻(6)和微动开关(12)串联而成的分流电阻支路,该分流电阻支路的一端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触电极(11)电连接。3一种试电笔,在其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串接,其特征在于:它还有一个与所述测试触头(1)电连接的分流电阻支路;所述手触电极是一个双位双接点按键式电极(11),所述限流电阻(5)和氖管(8)支路与该按键式电极(11)两个位置的接点均相连接,而该分流电阻(6)支路仅与其中一个位置的接点电连接。,1.一种两相三脚插头,其三个插脚位置呈三角形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插脚为扁金属片,其中地线插脚的横断面沿半径方向延伸,而另两个插脚以该地线插脚横断面的径向走向为对称轴,成八字形,其靠近地线插脚的一端与另一端相比更远离对称轴。2.一种两相三孔插座,其三个插孔位置呈三角形分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插孔横断面形状是扁平长方形,其中地线插孔的横断面沿半径方向延伸,而另两个插孔以该地线插孔横断面径向走向为对称轴,成八字形,其靠近地线插孔的一端与另一端相比更远离对称轴。,权利要求书的撰写(续)3.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1)同类型产品或方法的并列独立权利要求(2)不同类型发明的并列独立权利要求 为了体现出并列独立权利要求与第一独立权利要求有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应体现出与第一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有技术上的联系,其区别技术特征通常对第一独立权利要求的区别技术特征有依赖关系。以消音板、其制造方法和和专用模具(或沸腾液体传热壁、其制造方法及专用铲刮刀具)为例加以说明。,1一种消音板,包括衬布和位于衬布之上的吸声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的表面为锯齿形,其中锯齿的顶角为40-85。2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消音板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拌匀的含水吸声层原料注入开口的模具中,然后在其上粘结敷设衬布,待吸声层原料固结并干透后,将粘结在衬布上的吸声层从模具中取出,其特征在于:在向模具注入含水吸声层原料之前,先在该模具的锯齿状底壁上涂覆一层脱模剂。3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消音板的专用模具,该模具带有扁平形的空腔,其特征在于:该模具的底壁为锯齿形表面,该锯齿的顶角为40-85。,说明书的撰写 1.说明书的充分公开 2.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摘要的撰写,说明书的撰写(续)1.说明书的充分公开(1)说明书充分公开的要求(法二十六条三款)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清楚 完整 能够实现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说明书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的清楚、完整的说明,应当达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的程度。也就是说,说明书应该满足充分公开发明或实用新型的要求。(说明:考虑是否充分公开时可以考虑权利要求书中的内容,但不得考虑说明书摘要的内容。),说明书的撰写(续)1.说明书的充分公开(续)(1)说明书充分公开的要求(续)凡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能从现有技术中直接、惟一地得出的内容,均应当在说明书中描述。克服偏见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应当在说明书中作出相应说明,即在说明书中解释为什么说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克服了偏见,新的技术方案与偏见之间的差别以及为克服偏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由于缺乏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而被认为无法实现的五种情况:()说明书中只给出任务和/或设想,或者只表明一种愿望和/或结果,而未给出任何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施的技术手段;,说明书的撰写(续)1.说明书的充分公开(续)(1)说明书充分公开的要求(续)()说明书中给出了技术手段,但对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该手段是含糊不清的,根据说明书记载的内容无法具体实施;()说明书中给出了解决手段,但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采用该手段并不能解决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申请的主题为由多个技术手段构成的技术方案,对于其中一个技术手段,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实现;()说明书中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案,但未给出实验证据,而该方案又必须依赖实验结果加以证实才能成立。,说明书的撰写(续)1.说明书的充分公开(1)说明书充分公开的要求(法二十六条三款)(2)撰写时如何处理说明书的充分公开与保留技术秘密()判断说明书充分公开的依据()保留技术秘密要以充分公开为前提()如何处理充分公开与保留技术秘密之间的关系,说明书的撰写(续)2.说明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1)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及其撰写规定(细则十八条),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及其撰写规定(细则十八条),1.说明书的组成部分 名 称(1)技术领域(2)背景技术(3)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有益效果(4)附图说明(5)具体实施方式,2.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3.说明书应当用词规范、语句清楚,并不得使用“如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类的引用语,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4.对于含核苷酸或氨基酸序列的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应包括序列表,并提交该序列表的计算机可读形式的副本。,说明书的撰写(续)2.说明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1)说明书的组成部分及其撰写规定(细则十八条)(2)说明书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1.名称 清楚、简要,写在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撰写要求:(1)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一般不超过25个字。(2)采用本技术领域通用的技术名词,最好采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的技术术语,不得采用非技术名词。(3)清楚、简要、全面地反映要求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题(名称)和类型,以利于专利申请的分类。(4)不得使用人名、地名、商标、型号或者商品名称,也不得使用商业性宣传用语。具体撰写方法和注意点-与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中写明的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相应。-有几项独立权利要求的,它们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均应在名称中得到体现。,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2.技术领域 指要求保护的发明或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具体技术领域,而不是上位的或者相邻的技术领域,也不是发明或实用新型本身。撰写要求:(1)该具体技术领域往往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国际专利分类表中可能分入的最低位置有关。(2)应体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题名称和类型。(3)不应包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区别技术特征。具体撰写方法和注意点-一般应按国际分类表最低分类位置来确定其所属或者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要体现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题名称和类型。-其内容可与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相应,但可以更简洁。(介绍国外两种写法)-常用的格式起始句是:“本发明涉及一种”,“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3.背景技术 应当写明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背景技术,并且尽可能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尤其要引证包含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的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技术特征的现有技术文件,即引证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文件。说明书中引证的文件可以是专利文件,也可以是非专利文件,例如期刊、杂志、手册和书籍等。通常对背景技术的描述应包括三方面内容:(1)注明其出处(引证专利文件的,至少要写明专利文件的国别、公开号,最好包括公开日期;引证非专利文件的,要写明这些文件的详细出处);(2)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仅限于涉及由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解决的问题和缺点);(3)在可能情况下,说明存在这种问题和缺点的原因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时曾经遇到的困难。,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3.背景技术(续)背景技术部分引证的文件应满足的三个要求(1)引证文件应当是公开出版物(纸件和电子出版物等)。(2)引证外国专利或非专利文件的,应当以所引证文件公布或发表时的原文所使用的文字写明引证文件的出处及相关信息,必要时给出中文译文,并将译文放置在括号内。(3)所引证的非专利文件和外国专利文件的公开日应当在本申请的申请日之前;所引证的中国专利文件的公开日不能晚于本申请的公开日。(即,除引证申请日前的非专利文件、外国专利文件和中国专利文件外,还可引证申请人本人在申请日前或申请日当天向中国专利局提出申请、在申请日前尚未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但该引证文件的公开日不得晚于本申请的公开日。)如果引证文件满足上述要求,则认为本申请说明书中记载了所引证文件中的内容。,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3.背景技术(续)具体撰写方法和注意点-除开拓性发明外,至少要引证一篇与本申请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必要时可再引用几篇较接近的现有技术,但不必详细说明形成现有技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对引用申请人本人在先申请文件的处理方法(对于那些就满足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的要求而言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能采用引证其他文件的方式撰写,而应当将其具体内容写入说明书),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有益效果,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指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记载的技术方案应当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具体要求(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2)用正面的、尽可能简洁的语言客观而有根据地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3)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4)可以列出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但同时应当在说明书中描述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当一件申请包含多项发明或实用新型时,列出的多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应当都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相关。,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续)具体撰写方法和注意点-针对最接近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效果提出。-应当体现出所有独立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和类型-采用的格式语句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关于从属权利要求进一步解决的技术问题的两种处理方式,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2)技术方案说明书中记载的技术方案是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的核心。技术方案是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的集合。技术手段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具体要求(1)清楚完整地写明技术方案,即清楚、完整地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这一部分至少应反映包含全部必要技术特征的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还可以给出包含其他附加技术特征的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即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记载的这些技术方案应当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相应技术方案的表述相一致。,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2)技术方案(续)(2)首先写明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其用语应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用语相应或相同,以发明或实用新型必要技术特征的总和形式阐明其实质,必要时说明这些技术特征总和与其效果之间的关系。(3)然后,可以通过对其附加技术特征的描述,反映对其作进一步改进的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4)如果一件申请中有几项发明或者几项实用新型,应当说明每项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2)技术方案(续)具体撰写方法和注意点-首先用一个自然段说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以发明或实用新型必要技术特征总和形式来阐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对于只有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的专利申请来说,这一段应针对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通常可采用独立权利要求的概括性词句来阐明其技术方案。,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2)技术方案(续)具体撰写方法和注意点(续)-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发明或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专利申请来说,这一段最好先相应于这些技术方案的共同构思进行描述,然后再用几个自然段分别描述相应技术方案。-对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发明独立权利要求的申请来说,应分两个或多个自然段描述,所描述内容应体现出这些独立权利要求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而且分别用相应的独立权利要求的词句来阐明它们的技术方案。-对于上述三种情况都要对其重要的从属权利要求的附加技术特征进行简单描述,但应另起段描述。,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3)有益效果 应当清楚、客观地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有益效果与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关,但又不相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发明或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益效果是指由构成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所述的技术特征必然产生的技术效果。有益效果是确定发明是否具有显著进步、实用新型是否具有进步的重要依据。通常,有益效果可以由-产率、质量、精度和效率的提高-能耗、原材料、工序的节省-加工、操作、控制、使用的简便-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根治-有用性能的出现等方面反映出来。,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4.发明或实用新型内容(续)3)有益效果 撰写有益效果的具体方式(1)对结构特点的分析和理论说明相结合的方式(2)列出实验数据的方式-不得只断言其有益效果,最好通过与现有技术进行比较而得出。-对机械、电气等技术领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结合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方式加以说明。-对化学领域,大多数情况要借助实验数据来说明。-引用实验数据说明有益效果时,应当给出必要的实验条件和方法。-对于目前尚无可取的测量方法、而不得不依赖于人的感官判断的,例如味道、气味等,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表示的实验结果来说明有益效果。,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5.附图说明说明书有附图的,应给出附图说明。具体要求(1)写明各幅附图的图名、并且对图示的内容作简要说明。(在零部件较多的情况下,允许用列表的方式对附图中具体零部件名称列表说明)(2)附图不止一幅时,应当对所有的附图(按顺序)作出说明。通常的格式起始句为:“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这之后再给出各幅图的图名。,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6.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是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对于充分公开、理解和再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支持和解释权利要求极为重要。具体撰写要求(1)应当详细描述申请人认为实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在适当情况应举例说明;有附图的应当对照附图进行说明。(2)优选的实施方式应当体现申请中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并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3)对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详细,使发明或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6.具体实施方式(续)(4)实施例的数量应当根据发明创造的性质、所属技术领域、现有技术状况以及要求保护的范围来确定。当一个实施例足以支持所概括的技术方案时,可以只给出一个实施例;当权利要求概括的技术方案不能从一个实施例中找到依据时,应当给出一个以上的不同实施例,以支持要求保护的范围;当权利要求相对于背景技术的改进涉及数值范围时,通常应给出两端值附近(最好是两端值)的实施例,当数值范围较宽时,还应当给出至少一个中间值的实施例。(5)对于产品发明或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实施例应当描述产品的机械构成、电路构成或者化学成分,说明组成产品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可动作产品,必要时还应当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6.具体实施方式(续)(6)对于方法发明,应当写明步骤,包括可以用不同参数或参数范围表示的工艺条件。(7)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或者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技术特征,一般可以不作详细描述,但对发明或实用新型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特征以及从属权利要求中的附加技术特征应当足够详细地描述,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该技术方案为准。(8)对于那些就满足充分公开发明或实用新型而言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能采用引证其他文件的方式撰写,而应当将其具体写入说明书。(9)对照附图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时,使用的附图标记或者符号应当与附图所示一致,放在相应部件的名称之后,不加括号;(10)在申请内容十分简单情况下,在说明书技术方案部分已对要求保护的主题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时,则在这部分就不必再作重复说明。,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6.具体实施方式(续)几点需要特别说明的问题-说明书是否充分公开与引证在先申请文件的关系。-化学领域充分公开的特殊要求 化学产品化学产品的确认、制备、用途和使用效果 化学方法原料物质、工艺步骤和工艺条件,方法对 目的物质性能的影响 化学产品用途发明所使用的化学产品、使用方法和 所取得的效果-权利要求以说明书为依据与实施例的数量的关系 概括性描述、功能性限定、数值范围-为防止出现专利申请文件修改超范围应当尽可能在原申请文件中写明可能需进行概括的技术特征或优选的技术特征,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7.说明书附图 附图是说明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化地理解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对于机械和电学领域中的专利申请,说明书附图的作用尤其明显。说明书附图应当清楚地反映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必须有附图;对发明专利申请,用文字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其技术方案的,可以没有附图(换言之,机械、电学、物理领域中涉及产品结构的发明说明书也必须有附图)。,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7.说明书附图(续)具体要求(1)有几幅附图时,几幅附图可绘在一张图纸上,并按照“图1、图2”的顺序排列。(2)附图标记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说明书文字部分中未提及的附图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附图中未出现的附图标记不得在说明书文字部分提及。(3)在用于表示同一实施方式的各幅图中,表示同一组成部分(同一技术特征或者同一对象)的附图标记应当一致。(4)附图中除必需的词语外,不应当含有其他注释;但对于流程图、框图一类的附图,应当在其框内给出必要的文字或符号。附图中的词语应当使用中文,必要时可以在其后的括号里注明原文。,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7.说明书附图(续)具体要求(续)(5)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晰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并适合于用照相制版、静电复印、缩微等方式大量复制。(6)说明书附图应当用制图工具和黑色墨水绘制,线条应当均匀清晰、足够深,并不得着色和涂改,不得使用工程蓝图。(7)剖面图中的剖面线不得妨碍附图标记线和主线条的清楚识别。(8)几幅附图可以绘制在一张图纸上,一幅总体图可以绘制在几张图纸上,但应保证每一张上的图都是独立的,而且当全部图纸组合起来构成一幅完整总体图时又不互相影响其清晰程度。,说明书各个组成部分及其摘要的撰写(续)7.说明书附图(续)具体要求(续)(9)附图的周围不得有与图无关的框线。附图总数在两幅以上的,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并在编号前冠以“图”字,该编号应当标在相应附图的正下方。(10)附图应当尽量垂直绘制在图纸上,彼此明显地分开。当零件横向尺

    注意事项

    本文(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