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ppt

    • 资源ID:6097709       资源大小:1.15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ppt

    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本单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1.本章是在初步了解化学的研究领域、初步学会以化学实验为手段进行化学研究和知道基本的化学语言的基础上,以学生最为熟悉的大气为切入口,以大气中所蕴含的学习素材为载体,探究化学学习方法,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2.本章从化学的视角探讨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物质(如空气、氧气等)的组成、性质、制法、用途和表示方法及空气的质量,有利于学生形成最基本的化学概念、观念和方法,加强学生关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有关化学问题的意识.3.本章安排了化学变化中的定量关系的内容(如式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等),旨在让学生初步学会化学定量研究的方法,为以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具体地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研究物质(空气和氧气)的组成和构成(分子和原子)学习一些最基本的化学概念(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3,知识结构,第二单元,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空气质量指标,空气的组成,分子,原子,元素,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量-,原子,化合价,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4,知识结构,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催化剂分解反应,与木炭、硫、铁、氢气的反应,第二单元,原理,装置和操作,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5,课标解读,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6,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7,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8,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9,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0,本单元的特点,第二单元,研究的对象是空气和氧气 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氧气的用途、性质和制法 研究的角度由宏观(元素)到微观(分子和原子)再到宏观和微观的联系(物质的量)。研究的内容相当于一期的第四章(空气和氧气)、第一 章水(分子和原子)、第二章(化学符号)内容较多,分阶段学习,对后续学习至关重要(分化点)知识点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衔接性较强,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1,教学建议,第二单元,2.1、人类赖于生存的空气(1-2课时),1、分析空气的成分复习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2、分析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时候介绍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拉瓦锡的经典实验、红磷测定方法及现象分析),3、空气的各成分的作用只涉及氮气、稀有气体的作用(氧气另列),4、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中主要了解空气的污染,知道如何防止污染.,一、地球上的空气,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2,第二单元,二、构成物质的微粒(2课时),从空气中氧气、氮气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可以引出它们是由很小的粒子构成的,并引出主要二种粒子。系统学习分子的概念、分子的性质、分子与原子的关系、介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系统学习原子的概念、原子的性质、原子的质量(原子的结构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由原子的质量引出相对原子质量,由相对原子质量引出相对分子质量和式量(可以从三种碳原子的结构引出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再把微观和宏观结合起来,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3,1、氧气的性质实验只有铁和硫,要补充木炭、磷,介绍氢气的实验现象,要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记录、表达实验现象;其次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学会正确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并组织讨论、分析,利用实验设疑、提出问题,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概念,探究化学原理;实验完成后,要严格训练和指导学生写好实验报告,教学建议,2.2、神奇的氧气(4课时-性质1、制法2、学生实验1),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4,第二单元,2、在学习反应表达式时引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3、氧气的实验制法要从生成氧气的多条反应中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分析选择的原因。,4、要从操作是否简单、是否环保、是否安全、是否节能等多个方面比较两套装置的特点。,5、教师应从反应原料、反应原理、反应条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分析,从而选择仪器和确定反应装置,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5,第二单元,6、有关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和双氧水中的催化作用可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进一步理解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及特点。7、掌握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操作步骤。8、要设计实验探究双氧水的浓度大小、二氧化锰的质量的多少、不同的催化剂种类、双氧水的滴加速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6,学生实验:制取氧气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作演示实验要求学生认真预习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某些操作有必要让学生事先练习。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装置和操作原理。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中要挑选好细铁丝,第二单元,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7,课题: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教学目标1、知道实验室制氧气的原理.2、认识并学会实验室制氧气的两套装置的安装.3、对实验装置进行合理的改进,体验实验装置的基本原则.4、通过探究活动,培养乐于参与、合作,用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5、通过对怎样获得氧气的广泛探究及成果的展示,感受到科学探究的愉悦。,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8,二.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如何得到空气中的氧气(复习:工业制氧)2.提出问题:实验室如何制氧气(介绍催化剂)3.情景转化,模仿搭建:搭建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分析装置中注意的地方)4.情景深化,改装搭建:搭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的装置(在原来的装置上做哪些改动?)5.讨论探究:装置优化(用烧瓶、锥形瓶、广口瓶代替试管.用长颈漏斗代替滴管、再启发学生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6.归纳应用:比较两套装置,解决实际问题(得出装置的构建源于物质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19,1、有关化学式1.4中已经出现(只限于知道这种化学符号叫化学式、它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本节是系统学习化学式的有关内容(概念、含义、写法、有关化学式的计算,有关知识要进行补充)。2、学习化学式写法时学习化合价,知道元素化合时原子的个数比是一定的,化合价的概念不必了解。3、常见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不要超范围。4、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考虑识记常见的化学式(分类讲解是否有必要)。5、能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教学建议,2.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7-8课时)一、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3课时-化学式、化合价、计算),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0,1、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量(长度,时间,电流,质量,物质的量,热力学温度,发热强度)中的1个,简称摩,符号为mol。,教学建议,二、物质的量(2课时),2、物质的量能把宏观与微观联系起来,如:1摩氧气的分子个数约为6.021023,它的质量为32克。3、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为1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克/摩。4、换算过程:氧气的摩尔质量=1 mol氧气的质量=6.021023个氧分子氧分子的质量(2.657 1026千克 2)=32克,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1,5、通过归纳、推理得出质量、物质的量、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6.021023,微粒数 物质的量 质量,6.021023,摩尔质量,摩尔质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2,课题:物质的量(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理解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涵义。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关系。3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4逐步养成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培养学生对事物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二.本节重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掌握。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形成。,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3,三.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由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2.提出问题:能否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张纸、一个水分子的质量3.引出课题:物质的量4.问题驱动:物质的量的一个基本单位中含有多少微粒5.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的换算6.小结7.巩固与练习,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4,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1、以实验事实探究、分析,2、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的比),基本技能,第二单元,三、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2-3课时),概 念,化学表达式,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5,课题: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从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合理解释一些实验现象。3、培养学生尊重客观实际,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二、重点和难点1、从实验事实认识质量守恒定律。2、从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26,三.教学流程:1.看图讨论:化学变化的实质2.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何变化3.探究实验方案: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质量变化4.学生实验初识定律5.学生实验验证定律6.讨论:理论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三不变)7.分析:镁带燃烧等反应“违背”质量守恒的原因8.演示实验(锌粒、盐酸产生氢气),结合物理知识学会综合分析问题9.学生小结,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化学新教材分析.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