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经济学精讲课件:RationalExpectationsTheory.ppt

    • 资源ID:6015126       资源大小:323.61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济学精讲课件:RationalExpectationsTheory.ppt

    理性预期经济理论,一、理性预期学派概述1.理性预期的含义和基本论点理性预期经济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主要代表有理卢卡斯(E Lucas)、约翰穆斯(J Muth)、和约翰泰勒(JTaylor)等人。“理性预期”(Rational Expectation)一词由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他假定:人们在进行预测时,总是以自己尽可能收集到的信息作为依据。,1,理性预期是相对“适应性预期”而言的,所谓适应性预期就是运用某些经济变量的过去记录去预测未来,反复检验和修订,采取错了再改的方式,使预期逐渐符合客观的过程。而理性预期与这种适应性预期根本不同,它是指人们预先充分掌握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信息而作出的预期。这种预期之所以称为“理性的”,因为它是人们参照过去历史提供的所有知识,对这种知识加以最有效利用,并经过周密的思考之后,才作出的一种预期。正因如此,这种预期能与有关的经济理论的预测相一致,所以,尽管政策制定者及时地制定了正确的政策并付诸实施,但由于人们对经济的进程和政府的政策能够作出合理的预期并采取相应对策,从而使政府的政策失败。,2,在解释政府政策为什么会 失败时,理性预期学派喜欢用林肯的一句名言:你或许能永远地欺骗一些人或能一时地欺骗所有的人,但你却不能永远地欺骗所有的人。,3,理性预期学派的基本论点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根据过去价格变化的资料,在进入市场之前就对价格作出预期,这样,他们的决策是有依据的。市场会发生一些偶然情况,成为干扰因素,但可以事先计算它的概率分布,因此可以选出最小风险的方案,以预防不利后果的侵害。例如在确定房租、债券利息、议定工资、规定供给价格时,都可把未来价格波动估计进去,订得高一些,以防止因通货膨胀而降低收入。同时,由于政府对经济信息的反应不如公众那样灵活及时,所以政府的决策不可能象个人决策那样灵活,因此政府任何一项稳定经济的措施,都会被公众的理性预期所抵消,成为无效措施。甚至政府拟要实行的政策,其意向很快被公众猜透而采取防卫措施,迫使政府放弃实行。因此,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国家干预经济的任何措施都是无效的。要保持经济稳定,就应听任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所以,一般认为理性预期学派是比货币主义更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4,“鸟儿不懂空气动力学却能飞翔”,那么,人们对经济政策和经济进程为什么能作出“理性的”预期呢?对此理性预期学者的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这是由于现代经济学发达,经济知识丰富,经济信息和情报十分完备,每个当事人都可以享用;有的则更强调人们可以从经验中获得智慧和才干,认为即使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能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常看到成功的、精明的公司经理并不是优秀的经济学家。实际上这种相信人们能够作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期的观点,最终还是源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理论。,5,2.理性预期学派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批评,(1)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基础西方学者认为,既然宏观总量是微观个量的总和,而微观数量又是微观单位的行为的后果,那么,研究宏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宏观经济理论是否正确必须取决于微观单位的行为,而微观单位的行为又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宏观经济理论必须具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并未注意到微观基础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理性预期学派给予凯恩斯主义以沉重打击。(2)凯恩斯主义是不合理性的预期或无理性预期凯恩斯的预期是无理性的预期,在这种预期下建立的经济模型只有在将来和过去的变动相似或差别不大时才大致准确,但未来是不确定的,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依据这种无理性的预期而建立的经济模型就不可能符合现实,从而毫无用处。,6,(3)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自相矛盾按照西方经济学公认的说法,同一类型的人的行为不应相互矛盾,因为,行为自相矛盾的人不是合乎理性的,而合乎理性的人又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但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中所假设的人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函数或方程中具有不同的行为。例如,在消费函数中,劳动者之所以进行储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而在劳动的供给函数中,他们又被认为是在现在的收入和闲暇之间进行选择。即是说劳动者在消费函数中考虑到将来而在劳动的供给函数中只想到现在。换言之,在两个函数中,劳动者具有不同的行为。(4)一项经济政策是否成功必须要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该政策是否能增加社会成员的福利,而不能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数字判别经济政策的成败。因为这一标准没有考虑到社会成员为此而必须支付的代价。“个人是自己利益的最好的看守者”。,7,3.符合理性预期的条件,理性预期学派所说的预期,主要是指参与经济生活的人对经济变量在将来某一时期的数值作出的估计,例如人们对明年粮食价格的估计。要想使这种估计成为理性预期,或合乎理性的预期,它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对某一经济变量的估计必须是该变量的数学期望值。例如在掷一粒骰子时,出现的点子的数学期望值为3.5=1/6(1+2+3+4+5+6)=1/621第二,在求出某一变量的数学期望值时,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必须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因为对经济变量的估计的精确程度关系到人们自己的利益。因此为了得到自己的最大利益一个合乎理性的人必然会以最有效的方式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第三,对一个变量的理性预期的数值,必须和根据预测者所使用的理论而推算出的同一变量的数值相等。,8,4.理性预期的分析方法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分析前提是不现实的,分析方法是有缺陷的,并用自己的心理预期方法取代或补充了凯恩斯主义的分析方法:第一,非充分就业的假定前提并不存在。70年代后全世界都产生了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的问题,资源的有限性和攻击不足已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没有资源闲置和不充分就业。第二,总量分析方法过于一般化,没有考虑微观因素或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反应,依这种方法制定的政策也就不一定正确和有效力。第三,用总量分析方法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没有考虑“个人决策”的作用,而个人决策的作出与人们对经济形势的预期有关。,9,因此,个人决策对经济活动的变化有决定的影响作用,而个人决策依赖于人们的理性预期,所以公众的理性预期是影响客观经济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理性预期就是要利用这种公众的理性的心理预期方法,来考虑产量、就业量和价格总水平的决定及其变动。理性预期的方法:主要是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性的心理预期方法。,10,二、理性预期理论的三个假说,1.自然率假说:理性预期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也无交替关系。2.理性预期假说:最大化行为准则;完全预期。3.货币中性假说:货币面纱论,货币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11,三、基本的理性预期模型穆思在理性预期与价格波动理论一文中,发展了适应性预期理论,首次提出“理性预期”理论。他假定:经济信息是稀缺的,经济体系不会浪费,而是充分利用了信息;预期形成方式主要依赖于描述经济的有关体系构成;公众的预期对经济体系运行不产生实质性影响。在上述假定前提下,穆思提出其理论要点:其一,理性预期是使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预期,是人们有效地利用代价昂贵的信息后形成的,因而它是理性的,其结果与客观的理性预测一致;,12,其二,理论预期是观察到的过去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它可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由于它与理性预期结果一直,因而理性预期可以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其三,理性预期模型中存在随机误差项,表明厂商和经济学家都不能无所不知地掌握一切信息,因而会对其铲除行为发生影响;其四,最主要之点在于,理性预期模型说明,规则的经济政策不会对实际经济行为产生影响,而只有当经济体系受到预料之外的冲击时,才会使实际产量偏离其正常轨道。显然,这一结论部分地否定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有效性。,13,穆思所提出的理性预期模型为:其中:Yt为t时期中实际总产量的变动率;代表供给的稳定值;Pt是t时期的实际价格水平;是t时期的预期价格水平;a是正的系数,e为随机误差。该模型表明在掌握了相同信息条件下,厂商的预期趋向于接近理论的预期。或者说,厂商与个人的主观心理预期与经济学家作出的理论预测即客观预测大体相同。,14,这一模型假定总供给同它的正态倾向值或稳定值的偏离 导源于实际价格水平与预期价格水平的差别 而这个差别又是因为外生变量(如经济政策)的冲击引起的,因此,该模型与规范化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致的。即是说,当厂商未能区分这种差别并观察到其产品的实际价格变化时,实际价格的提高就会使厂商作出扩大其产量的决定。如果厂商是理性的,那么公式可写为:是对t时期中价格总水平的主观预期;,15,是根据有关价格决定的信息作出的t+1时期内的价格水平的最佳数字预测。这一公式表明:理性预期模型由确定部分和随机部分构成,因为预期的误差的回归值为零,随意主观心理预期等于客观的理论预测。穆思的理性预期模型是理性预期理论的雏形,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此后,卢卡斯等人循着这一思路,提出了更完整、系统的理性预期理论。四、理性预期的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的均衡,16,17,图1,Y,Y,Y,Y,W,W*,P*,Y*,N*,Y*,Y*,Y*,N*,N,NS1,NS2,NS,ND2,ND,ND1,O,O,O,O,450,F,E,G,AS,P,图2,图3,图4,1.传统的总供给曲线,18,Y,Y,Y,Y,Y*,Y*,Y*,Y*,Y1,Y2,N,N*,N1,N2,P,W,W*,450,NS,ND*,ND1,ND2,P*,P1,P2,N,N*,ESPe=P*,图4,E,F,G,图3,图2,图1,2.附加预期变量的总供给曲线,理性预期学派对传统的总供给曲线的修改主要是添加了一个预期的变量。理性预期学派同意传统的劳动供给和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W/P)的观点,但他们认为,在决定实际工资的大小时,劳动供给方面的P和劳动需求方面的P不一定是相同的。厂商在决定他所支付的实际工资大小时,是用其产品的价格去除以货币工资,因为对厂商来说,只要劳动的边际产品(厂商的利益)大于他为该劳动必须支付的实际工资(厂商的代价),他就会增雇劳动量,直到劳动的边际产品与劳动的实际工资相等为止。,19,而且每一行业的厂商都会用本行业的实际价格去计算他所支付的实际工资的大小,所以从社会整体看,所有厂商都必然会用实际存在的价格P去计算实际工资。而劳动者用于计算实际工资的价格水平与厂商所使用的不同,社会劳动者整体并不象厂商那样熟悉各行各业现行的实际价格,因此,劳动者整体只能用预期的价格水平Pe来决定实际工资的高低。如果考虑到这种差别,理性预期的总供给曲线与传统的总供给曲线就会有所不同。如上图所示。,20,21,图5,P,P,Y,Y,P*,E,B,P1,Y*,Y*,ESPe=P1,ESPe=P*,P0,P1,P2,AD,AD1,A,B,C,ESPe=P2,ESPe=P0,O,O,图1,3.理性预期下的价格水平与产量的决定,22,P,Y,P1,P0,AD,AD1,ESPe=P0,Y*,Y1,O,A,4.预料之外的需求变动造成价格和产量的波动,五、理性预期理论的政策含义,第一,“反危机政策”无效。第二,放弃“积极的”政府调节,而使经济政策稳定化。第三,反对后凯恩斯主义扼杀市场机制的收入政。第四,确定有利于人们进行预测的政策规律,而不能用频繁的政策变动迷惑人。总之,理性预期学派认为,稳定经济最重要的不在于象货币主义所主张的那样调节货币供给量,而在于不让公众采取各种防范性措施,在于取信于民。,23,六、西方经济学界对理性预期的批评同其它西方经济学一样,理性预期理论也受到了另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的批评,提出了一些反对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种:理性预期假说的理论基础是在竞争过程中私人经济机构能够采取最优行动,即风险最小的行动。但是经济属于历史的范畴而非逻辑的范畴,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历史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不能象风险那样,可以用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统计方法只能适用于重复发生事件,而重复不是历史发展的特点,何况大多数人并不具备统计学等专门知识。人们的预期随着信息的变化而变化,而且往往是不正确的。因此,理性预期理论对理想世界的描述不适用于现实世界。,24,第二种:预期的形成是一种心理过程,散布在广大公众中的感情基调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预期的形成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对预期有重要的影响,但在某些时侯国际冲突、国内政治形势、地区性经济发展等因素对预期的影响更重要。预期还有分布的特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预期,具有不同预期的人的比例是个重要因素,因为预期的分布不同,企业家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的效果也不同。对预期的研究应该更注重对企业家和消费者的抽样调查,并从心理学方面加以检验,而不应该象理性预期学派那样,把预期的研究建立在逻辑抽象或理性思考的基础之上。,25,第三种: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率假说都假定价格是“完全弹性”的,即价格能够对需求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但实际上价格是“粘性”的;而且在这两种假说中工资决定的方式与实际情况不符,很多工人的名义工资是由长时期的工资合同确定的,并不象理性预期说的那样,一个时期接一个时期预期地不断进行调整。第四种:理性预期假说意味着“对自然失业率的偏离是小的和短暂的”,或失业率会保持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但是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实际情况却是失业率不但高于自然失业率,而且持续的时间还很长。此外,实际决策时政府拥有的信息远比私人机构多;而且理性预期的现实应用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反对理性预期。,26,

    注意事项

    本文(经济学精讲课件:RationalExpectationsTheory.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