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

    • 资源ID:5960744       资源大小:542.50KB        全文页数:10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

    第8章,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第1部分,经济周期理论,第8章,3,本部分主要内容,概述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第8章,4,概述,经济周期的含义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周期性的扩张和收缩。表现为现实产出围绕潜在产出的上下波动。也被称为商业周期或商业循环。,第8章,5,概述,经济周期的含义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繁荣是经济活动处于最高水平的时期;萧条是经济活动处于最低水平的时期;由繁荣转向萧条的阶段称为衰退;由萧条转向繁荣的阶段称为复苏。,第8章,6,经济周期的含义,GDP,0,时间,潜在GDP,现实GDP,收缩期,扩张期,一个经济周期,繁荣,萧条,衰退,复苏,复苏,繁荣,衰退,萧条,第8章,7,概述,经济衰退的含义GDP连续两个季度出现负增长,即为经济衰退。用的最多。衰退是指“经济活动持续数月全面大幅降温,具体体现在生产、就业、实际收入等各个方面”。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美国界定经济是否衰退的权威机构),第8章,8,概述,经济衰退的含义按照NBER统计,自二战以来,美国已10次陷入经济衰退,平均衰退周期为10个月,其中最严重的两次衰退分别发生在1973至1975年以及1981到1982年,长度都是16个月。,第8章,9,概述,经济衰退的特征消费者购买急剧下降,存货增加,企业投资下降,GDP下降;对劳动的需求下降,劳动时间缩短,失业人数和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步伐放慢,原材料价格下降,工资刚性但增长放慢;企业利润急剧下滑,股票价格下降,贷款需求减少,利率下降。,第8章,10,概述,经济周期的原因,第8章,11,乘数-加速数模型,乘数加速数模型的由来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1917年在经济加速和需求规律一文中系统论述了加速原理。后来,汉森和萨缪尔森把乘数论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建立了乘数加速数模型,用来解释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第8章,12,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加速原理说明产量或收入的变化如何引起投资变化的理论。要生产更多的产量需要更多的资本,进而需要用投资来扩大资本存量。yKI,第8章,13,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加速原理资本产量比率(或加速数),这里的v称为资本产量比率或加速数,表示一定时期每生产单位产量所要求的资本存量的数额。K是存量而y是流量,v1,第8章,14,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加速原理,这表明,t时期的净投资额取决于产量从(t-1)期到t期的变动量和加速数的大小。,第8章,15,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加速原理,如果加速数为大于1的常数,则资本存量所需要的增加必须超过产量的增加。,加速原理是以资本存量得到了充分利用,且生产技术不变,从而资本产量比固定不变为前提的。,第8章,16,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假设由于新发明的出现使投资增加,投资的增加通过乘数的作用使收入加倍增加。收入增加时,使消费增加,这又使产量增加,通过加速数的作用,这又会促使投资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而投资的增加又使收入加倍增加,这又使投资更快地增加,如此反复,国民收入不断增大,于是,社会便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第8章,17,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然而社会的资源是有限的,收入的增加迟早会达到峰顶。一旦经济达到经济周期的峰顶,收入或产量便不再增加,根据加速原理,这将导致净投资下降为零,由于投资的减少,乘数作用使收入加倍减少,根据加速原理,这又引起投资进一步减少,如此反复,国民收入会持续下降。于是,社会便处于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第8章,18,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收入的持续下降使社会最终达到经济周期的谷底。这时,由于在衰退阶段的长时期所进行的负投资,生产设备的逐年减少,所以仍在营业的一部分企业会感到有必要更新设备。这样,随着投资的增加,收入开始上升。上升的国民收入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又一次使经济进入扩张阶段。于是,一次新的经济周期又开始了。,第8章,19,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投资,经济繁荣,经济萧条,经济衰退,第8章,20,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乘数加速数模型,假设G1亿元,0.5,v1。,第8章,21,第8章,22,乘数-加速数模型(内因论),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基本思想结论:经济周期是在政府支出固定,由经济本身自发形成的。只要政府对经济干预,就可以改变和缓和经济波动。例如,采取适当政策刺激投资,鼓励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高加速数,鼓励消费等措施,就可克服和缓和经济萧条。,第2部分,经济增长理论,第8章,24,本部分主要内容,引言增长核算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新古典增长模型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第8章,25,引言,经济增长的概念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通常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包括两个含义:总产量(潜在产量和现实产量)的增加;人均产量的增加。经济增长的程度用增长率来表示。,第8章,26,引言,注意:在经济增长论中,我们用大写字母表示总量,用小写字母表示人均量。经济增长率:,或,第8章,27,引言,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凯恩斯理论采用的是短期和静态的分析方法,但是哈罗德等人认为,这种分析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长期化和动态化。,第8章,28,引言,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长期化就是随着时间的进展,把人口、资本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看成是可变的量,而不是固定的量。动态化就是从连续的各个时期,分析以上这些因素和其他有关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间的关系。,第8章,29,引言,经济增长理论的产生(英)哈罗德1939年发表论动态理论一文,1948年出版动态经济导论一书;(美)多马分别于1946年和1947年发表资本扩充、增长率和就业和扩充与就业两篇论文,标志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开端。,第8章,30,引言,经济增长理论与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异同同:都是研究均衡产量的决定异:增长:研究当所有要素都可变且都被充分利用时,长期均衡产量(包括潜在和现实)的决定。决定:研究其他要素不变,只有以劳动时间衡量的就业量变动时,短期均衡产量(潜在产量不变,现实产量可变)的决定。,第8章,31,产量随时间增长转化为总供给的移动,产量,时间,第8章,32,引言,经济增长理论要解释的问题:什么因素决定一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可以解释不同国家经济增长率和富裕程度的差异怎样促进一国的经济长期增长以及提高一国的富裕程度?,第8章,33,1820-1992年四国的人均GDP,第8章,34,增长核算,增长核算运用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引起经济增长的来源。问题影响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有哪些?,第8章,35,增长核算,增长核算运用生产函数来定量分析引起经济增长的来源。增长核算把产量的增长分为两个不同的来源:生产要素(只考虑资本和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第8章,36,增长核算,假设完全竞争市场规模报酬不变要素的边际产品递减,且为正。,第8章,37,增长核算,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设经济的生产函数为:Y=AF(N,K)A为技术水平或全要素生产率(因为它加强所有要素,故名)。A越高,则相同的要素所生产的产量越多。,第8章,38,增长核算,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对生产函数进行全微分可得:,MPN、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品,第8章,39,增长核算,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方程两边同时除以Y=AF(N,K)得:,第8章,40,增长核算,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第8章,41,增长核算,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第8章,42,增长核算,索洛剩余投入和产量可以直接观察到,而技术进步无法直接观察,但可通过变换方程得到:,称为索洛剩余,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或技术进步率,第8章,43,增长核算,从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可知:产量的增长可由三种因素来解释,即劳动的增长、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换句话说,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要素的贡献量=要素份额要素增长率,第8章,44,增长核算,从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可知:如果技术进步不变,劳动和资本同比例增长,则产量也以相同的比例增长。提高一种要素的增长率并不能使产量增长率提高同样的幅度。索洛剩余或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是指在所有要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技术进步或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导致的产量增长率。它度量的是不能为要素变化所解释的全部生产变化。,第8章,45,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第8章,46,增长核算,人均产量增长的核算生活水平总是与人均产量相联系的。一国的总产量可能很高,但人均产量却很低,那么人们的生活水平仍是较低的。,第8章,47,增长核算,人均产量增长的核算定义人均产量:y=Y/N人均资本:k=K/N可得,第8章,48,增长核算,人均产量增长的核算由总产量增长核算方程变换得:,第8章,49,增长核算,观察人均资本增长的提高不能百分之百地提高人均产量增长。当人均资本不再增长时,人均产量的增长只能依赖于技术进步。,第8章,50,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一个经济追上另一个经济的过程称为趋同。战后日本的生活水准追上了美国。为什么日本能够追上美国?,第8章,51,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第8章,52,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观察日本追赶美国的速率在战后早期比战后晚期更快。,第8章,53,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观察战后早期日本从西方积极引进技术,增长主要是通过“技术追赶”来实现的。人均资本差异只能解释人均产量差异中的1.37个百分点。,第8章,54,经验分析:战后美日经济的趋同,观察战后晚期,技术水平的差异不断减小,日本较高的人均资本积累率解释了人均产量增长的大约一半差异。,第8章,55,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自然资源美国的早期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该国有充足而肥沃的土地。在1820-1870年间,美国土地面积以每年1.41%的速度增加,对经济增长贡献很大。,第8章,56,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自然资源在1970-1990年间,挪威人均GDP从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61%上升到77%。挪威突发性的经济增长大部分归因于其丰富的石油储量的发现与开发。,第8章,57,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人力资本指通过教育或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在工业化国家,人力资本的要素份额大。人力资本的投资越高,GDP就越高。,第8章,58,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关系,第8章,59,新古典增长模型(索洛),基本假设没有政府、对外贸易和资本流动完全竞争充分就业(即L、K得到充分利用)L、K可以相互替代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报酬递减且为正,第8章,60,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假设S=I(即储蓄不断转化为投资)储蓄函数为S=sY(即只考虑引致储蓄,不考虑自发储蓄)全部人口都参与生产,且假设总人口等于总劳动力,第8章,61,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模型:分两步分析第1步主要分析两个问题:1.经济中是否存在一条均衡的增长途径(即存在问题);2.经济是否存在一条由不均衡趋向于均衡的增长途径(即稳定性问题)。,第8章,62,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模型:分两步分析第1步为此先将模型简化:假设不存在技术进步、且储蓄率(s)和人口增长率(n)不变。通过研究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的关系来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第8章,63,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模型:分两步分析第2步放开储蓄率和人口增长率以及技术水平不变的假设,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对一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第8章,64,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基本模型若不考虑技术进步,则生产函数为:Y=F(N,K)由规模报酬不变,得:Y=F(N,K)令1/N,有:Y/N=F(1,K/N),第8章,65,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基本模型假定全部人口都参与生产,令y=Y/N,k=K/N,则方程为:y=f(k)即人均产量y只取决于人均资本k。,第8章,66,人均生产函数,k,y,边际报酬递减表明人均产量的增加速度是递减的,第8章,67,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基本模型出发点总投资与总储蓄始终保持动态均衡。,第8章,68,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基本模型注意,第8章,69,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第8章,70,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k=sy-(n+)k该基本方程表明人均资本的变化等于人均储蓄减去(n+)k项。(n+)k是保持人均资本k不变所必需的人均投资,称为“必要”或“临界”的投资。,第8章,71,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k=sy-(n+)knk是为新工人装备人均资本所必需的人均投资;k是替换折旧资本以保持人均资本不变所必需的人均投资。总计为(n+)k的人均投资(或储蓄)被称为资本的广化。,第8章,72,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k=sy-(n+)k人均储蓄超过(n+)k的部分则导致了人均资本的上升,即k0,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有: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第8章,73,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稳态分析稳态指的是一种长期均衡状态。在稳态时,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达到均衡值并保持不变,即k0且y0。,第8章,74,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稳态分析在稳态:k0,即人均储蓄正好等于资本的广化。稳态条件为:sy=(n+)k,第8章,75,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稳态分析在稳态中,虽然y和k的值固定,但总产量和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等于人口(或劳动力)的增长率n。所以稳态时有:,k,y,增长过程,第8章,77,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稳态分析如果人均储蓄大于资本广化所需的人均投资时,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就会上升,最终趋于稳态值。这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资本贫乏的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快于资本富裕的国家。,第8章,78,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稳态分析如果人均储蓄小于资本广化所需的人均投资时,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就会下降,最终趋于稳态值。,第8章,79,新古典增长模型(第1步),稳态分析结论:索洛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就长期来说,产量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无论最初的资本劳动比率数值如何,经济活动总是趋向于一条均衡的经济增长途径。,第8章,80,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首先来看储蓄率的提高对人均产量、人均资本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n+)k,s0y,k,y,y*0,k*0,y=f(k),储蓄率提高,第8章,82,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储蓄率的提高储蓄率的提高增加了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的长期水平,但不影响产量的稳态(或长期)增长率,即产量的稳态(或长期)增长率独立于储蓄率。储蓄率的提高只有水平效应,没有增长效应。(P559倒数第二行),第8章,83,储蓄率提高的短期和长期影响,时间,时间,人均产量,总产量增长率,第8章,84,储蓄率提高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储蓄率提高,第8章,85,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其次来看劳动力(即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对人均产量、人均资本和经济增长率的影响。,(n0+)k,sy,k,y,y=f(k),人口增长率提高,第8章,87,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人口增长率的提高降低了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水平,但提高了总产量的稳态增长率。,第8章,88,新古典增长模型,对收入差异的解释设人均生产函数为:y=f(k)=k(01)由稳态条件:sk=(n+)k得稳态均衡值:kA=s/(n+)1/1-yA=s/(n+)/1-上式表明:不考虑技术水平的情况下,一国的人均收入与储蓄率或投资率成正比,与人口增长率和资本折旧率成反比。,第8章,89,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黄金分割律观察一个社会的储蓄率越高,其稳态的人均资本和稳态人均收入就越高,但同时消费却减少了。,第8章,90,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问题如何选择人均资本量,以使经济达到稳态增长时的人均消费实现最大化?经济学家费尔普斯于1961年提出了稳态时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量应满足的关系式,即黄金分割律。,第8章,91,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黄金分割律,第8章,92,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黄金分割律在不考虑技术水平的情况下,若使稳态的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人口增长率加折旧率。即:MPk(k*)=n,(n+)k,k,y,y=f(k),黄金分割律,s1y,第8章,94,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黄金分割律如果人均资本高于黄金分割律水平,我们可以降低储蓄率,从而增加消费。如果人均资本低于黄金分割律水平,我们可以提高储蓄率,从而增加未来的消费。,第8章,95,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现在假设存在技术进步,即A/A0。技术参数A可以三种方式进入生产函数。现假定技术为劳动增强型(即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生产函数可写成:Y=F(K,AN),第8章,96,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技术进步是外生给定的,即假定A以一个固定的比率g来增长。这时,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方程为:,第8章,97,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第8章,98,k,y,增长过程,第8章,99,新古典增长模型(第2步),劳动增强型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在稳态,Y和K均以技术进步率加上人口增长率即n+g增长,而y和k均以技术进步率g增长。技术进步会引起人均产量的持续增长。一旦经济处于稳定状态,人均产量的增长率只取决于技术进步的比率。即只有技术进步才能解释生活水平(即人均产量)的长期上升。,第8章,100,(n+)k,sy0,k,y,y*0,k*0,y0=f(k,A0),技术进步,第8章,101,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趋同如果两国有相同的储蓄率(或资本)、人口增长率、资本折旧率和技术条件,也就是说有同样的生产函数,它们最终将在同样的人均收入水平上趋于一致,尽管趋于一致的过程可能十分缓慢。,第8章,102,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趋同如果国与国之间储蓄率不同,它们在稳态中将达到不同的人均收入水平。但如果它们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相同,它们的稳态增长率也将相同。,第8章,103,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趋同穷国穷的原因是?,第8章,104,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促进总量经济增长的政策增加资本存量(提高储蓄率)增加劳动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鼓励就业和人口增长数量增加人力资本投资质量鼓励技术进步增加教育投资,第8章,105,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促进人均收入增长的政策提高储蓄率(增加资本存量)降低人口增长率提高劳动供给的质量增加人力资本投资鼓励技术进步增加教育投资,第8章,106,新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未解决的问题1)如何解释现实中的规模报酬递增2)边际报酬递减没有引起资本在全世界范围内重新配置3)现实中趋同现象并未大量发生4)技术进步是如何产生的,第8章,结 束,

    注意事项

    本文(宏观经济学第8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