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大学生常见疾病防治.ppt

    • 资源ID:5954991       资源大小:301.11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常见疾病防治.ppt

    大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 主讲:沙滨,第一节 内科常见病的防治 一、感冒(伤风)二、急性扁桃体炎及咽炎 三、支气管炎及肺炎 四、流行性感冒(流感)五、急、慢性胃炎 六、消化性溃疡 七、高血压病,一、感冒(伤风),1、发病原因及机理(1)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常见传染病。(2)在受凉、淋雨或过度疲劳时,全身或上呼吸道 防御机能低下,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病毒趁 虚而入。故最易染上感冒的是两种以上的因素 并存,如接触感冒病人和受凉。2、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为主;接触传播。,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鼻炎、中耳炎、鼻窦炎、咽炎、喉炎、支气管炎、肺炎、肾炎、风湿病、心肌炎等。4、防治措施(1)增强御寒能力(2)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精神愉快 劳逸结合 合理营养 多饮热水(3)避免接触,卧室、教室 通风。,二、急性扁桃体炎及咽炎 多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也可是继发于感冒之后的病毒性感染引起。1、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 并发症 2、治疗(1)卧床休息大量饮水、热生理盐水。(2)青霉素或红霉素。(3)手术。,三、支气管炎及肺炎(一)、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本病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季节。也可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指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迁延而来。1、病因(1)感染:可由病毒、细菌直接感染,也可因急性上感的病毒或细菌蔓延引起本病。(2)理化因素:过冷空气、粉尘、刺激性气体或烟雾的吸入,对气管支气管黏膜的急性刺激等亦可引起。(3)过敏反应:常见的致病原包括花粉、有机粉尘、真菌孢子等的吸入;钩虫、蛔虫的幼虫,在肺移行;或对细菌蛋白质过敏,引起气管支气管过敏性炎症反应。2、临床表现:起病急常见先有上感症状,当炎症累及气管支气管黏膜,则出现咳嗽(可先为干咳)、咳痰(黏液性、脓性痰或痰中带血)、支气管痉挛、轻度发热(约38度左右)等。3、预防:增强体质、防止感冒、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接触诱发因素和吸入过敏原。4、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及病情轻重选择药物及给药途径。,(二)肺炎 肺炎是指肺实质的急性炎症,接病因可分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立克次体、衣原体和原虫等感染性肺炎。同时物理、化学因素、过敏反应等亦可引起肺部的炎症反应。肺炎球菌性肺炎 系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为最常见的细菌性肺炎。1、临床表现:发病急骤,50%者有数日上感的先兆症状。继而出现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黏液脓痰或铁锈色痰。部分病人伴有消化到症状或神经症状。2、并发症:目前已不常见。个别病人可并发胸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中毒性休克等。,3、预防与治疗: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预防一般良好。预防措施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等诱发因素。对于老弱体衰和免疫功能减退者,如糖尿病、慢性肺病、慢性肝病、脾切除者,可注射肺炎免疫疫苗。一般治疗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鼓励饮水,进易消化或半流质饮食。对症治疗。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环丙沙星、洁霉素等。,四、流行性感冒(流感)1、流行病的特点 a、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分甲、乙、丙三型,甲 最常见,且病毒变异频繁故有多个亚型)。b、各型及亚型间不产生交叉免疫,人体对新 亚型常无免疫能力,故人体对流感病毒普 遍易感,与年龄、性别、职业无关。c、感染后免疫维持时间不长。2、传播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为主,亦可经接触传播。3、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a、临床表现 b、并发症:继发细菌性肺炎 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混合性肺炎(流感病毒与细菌性肺炎同时并存导致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4、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点 a、病原不同。b、流行情况不同。c、症状不同。d、预后不同。5、治疗原则:目前尚无有效的是抗病毒药物。a、急性期卧床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高 营养,多饮热水。b、降温: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体温最好保 持在38度左右)。c、止咳祛痰。d、金刚烷胺及抗菌素。(0.1-0.2/日、口服、连续4-6天),6、预防原则 a、加强锻炼,提高抗体抵抗力,通风,保湿,少 组织(参加)集体活动。b、流感疫苗注射。c、早期隔离病人。d、食醋熏蒸法:乳酸或醋酸按2-10ml/平方米x1 小时。e、金刚烷胺:0.1-0.2/日x4-6天 五.胃炎 胃炎是指各种病因所致的胃粘膜炎性变化。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临床上分为急性胃炎、腐蚀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化脓性胃炎、慢性胃炎。(一)急性胃炎 特点:1.是胃粘膜急性、可逆性、炎性病变,病程较短、,预后较好。2 常见病因及症状(1)化学因素:包括药物(解热镇痛药、磺胺、皮质激素、抗肿瘤药物等)、烈酒、浓茶、咖啡、香料等多有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低、恶心、呕吐等。其中解热镇痛药引起的急性胃炎常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2)物理因素:进食过冷、过热或食物粗糙等。(3)进食被细菌和其毒素污染的食物一般在食后数小时24小时内出现腹部症状,常伴有急性水样腹泻。严重者可有发热、脱水、酸中毒、休克等中毒症状及肠鸣音亢进,中上腹及脐周有轻压痛。一般12天即好转或减轻。(4)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应激状态或各种因素所致的机体变态反应,均可作为内源性刺激因子导致胃粘膜急性炎症。,治疗:1.除去病因,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饮食,必要时 禁食12餐。2.对症治疗:解疼止痛、补液、抑冒酚必、止血。3.一般不用抗生素,如有明显的胃感染尤有腹泻者,可选黄连素、氟派酸、庆大霉素等。(二)慢性胃炎 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肥厚性胃炎。病因:1.从急性胃炎演变而来;2.长期服用对胃粘膜有强烈刺激的食物和药物(如:浓酒、浓茶、咖啡、过烫、过冷、辛辣及粗糙食物、水扬酸药物、过度吸烟等);,3.幽门括腰肌功能失调或胃手术后(胆汁及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4.胃酸缺乏;5.免疫因素;6.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症状,或常无症状,或有 1.消化不良(饭后饱胀,食欲不振、恶心、或上腹不适或疼痛(进餐后明显)、胆汁性呕吐;2.贫血、消瘦、舌炎、腹泻或大出血治疗:1.一般治疗去除致病因素(彻底治疗急性胃炎、控制口、咽、喉部慢性感染灶,戒生冷及刺激性食物、药物、烟酒等);2.药物治疗包括健胃助消化的中西药物、制酸剂、解痉止痛剂、胃动力药、替代性药物、抗生素等。,根除HP的治疗方案:胃炎胶囊症状缓解率86.67%,疼痛缓解率100%,对HP的转阴率46.15%。胃炎胶囊+雷尼替丁(连用4周)症状缓解率100%,对HP的转阴率63.15%。羟氨苄青霉素+痢特灵症状缓解率94.1%,对HP的转阴率90.2%。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症状缓解率80%,对HP的转阴率74%。羟氨苄青霉素+灭滴灵(甲硝唑)症状缓解率72.5%,对HP的转阴率68.6%。六.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术后的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味胃粘膜的米可尔(Mechel)憩室等处。,病因:本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常有家族史,且与血型有关,O型血者较其它血型高发1.4倍;2.季节因素胃溃疡611月易被检出,且在秋冬和冬春季易发,十二指肠溃疡与季节无明显关系;3.精神因素病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常与精神紧张、焦虑、忧伤、怨恨等持续而强烈的精神刺激及情绪急噪有关,尤在十二指肠溃疡者更为明显;4.饮食因素饮食对胃粘膜产生的理、化损伤;浓茶、咖啡可刺激胃酸分泌;不规则进餐可破坏胃分泌规律;5.药物某些解热镇痛药、消炎药的长期服用,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皮质激素等;6.吸烟吸烟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使溃疡发病率增加,且不利于溃疡愈合,亦可引起复发;,7.其它因素70%90%胃溃疡和95%100%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有HP存在。消化性溃疡疼痛特点:长期性平均病程67年,甚至20年。可自行 愈合,但易反复复发;周期性疼痛(几天几周)较长时间的缓 解发作(春秋季多见);节律性胃溃疡:进食疼痛舒适 十二指肠溃疡:进食舒适疼痛(饥饿痛或夜间痛)疼痛性质及部位多为钝痛、胀痛、灼痛、或 饥饿样痛;发作期间上腹部局限性压痛;可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缓脉、多汗、失眠 等)和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等。,诊断: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疼痛,结合胃镜或X线 钡餐透视即可断。并发症:溃疡的严重性在于并发症。主要包括出血(20-30%)、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出血和穿孔可发生在毫无溃疡病症状和病史的患者。治疗:目的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防止复发、减少并发症 1.一般治疗适当休息、生活规律、少食多餐、戒烟酒、禁用损伤胃粘膜药物、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激动;2.药物治疗(1)制酸药:胃得乐、胃舒平、氢氧化铝凝胶;(2)抗胆碱能药:阿托品、颠茄片、普鲁苯辛等;(3)抑酸药:甲氰米呱、雷尼替丁、法莫替丁:(4)保护胃粘膜药:硫糖铝、铋剂等;(5)抗菌素(用于HP阳性病人):同慢性胃炎。3.手术治疗,七、.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与正常的一种临床症状。目前形势:北京市高血压病人占人群的20%25%;到2002年我国已有 16亿高血压患者。卫生经济学家、卫生部政策法规司的雷海潮先生说,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银行曾经对中国提出过一个警告:当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时,我们就已经迎来了老龄化、慢性病的挑战。世行说,中国如果轻视慢性病的控制工作,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治病而不是防病,那么,到2030年,中国用于疾病控制的资金将达到GDP总数的30!高血压病的三高三低特点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知晓率低、接受治疗的比率低、控制率低;据专家介绍,中小学生患高血压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就是高糖、高脂饮食及营养过剩等不良生活习惯。父母患有高血压病,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两倍,而患肥胖症的儿童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体重者的两至六倍。中小学生血压偏高,大多没有立即就诊的必要,但他们绝大多数在成年后会被高血压病所困扰,患脑血管病、心脏病、脑中风及肾功能衰竭等多种疾病的几率较高。健康生活方式可使高血压发病率减少55%;高血压的临床分型:原发性高血压(占95%)继发性高血压(占5%),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一、基本知识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9、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一、基本知识1、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能危及每一个人的健康,因此成年人每年至少应测量一次血压。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5、血压易受环境、活动、情绪及用药不规则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波动,因此高血压病人要经常测量血压。6、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7、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8、全面考虑各种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全面达到治疗目标。9、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10、人人参与,共同行动,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防治高血压宣传教育知识要点,2、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高血压通常没有特异的自觉症状,而且病人的主观感觉和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容易被病人忽略,直到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才引起重视,这时已造成心脑血管损害。*多数高血压病人悄然起病,不易被察觉。许多病人是在体检或因其他病就诊时被偶然发现。*没有头晕头痛等不适,不能认为就没有高血压。只有测量血压,才能心中有数。*有些患者是以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而骤然发病,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高血压,因此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大多数起源于青年时期的轻度高血压。*由于无明显的症状,许多高血压患者拒绝降压治疗或不能规律服用降压药,从而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平常貌似“健康”而突然死亡者,多数是心脏病或脑出血引起的猝死;猝死往往与血压骤然升高或严重心律失常有关。许多病人发病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因无自觉不适症状而疏于防范。*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已居世界首位,高血压是我国人群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首要因素。*没有发现的高血压,对人体心脑血管损害更大。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人的心脑血管及肾脏受累的比例明显升高,且易发生恶性高血压。*越早期发现高血压,越早期治疗和控制高血压,高血压对心脑血管造成的损害就越少。,3、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的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我国是中风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生中风200万人;其中2/3病人致死或致残;现存活的中风患者累积700万。*高血压是冠心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并发冠心病,血压升高常诱发心绞痛。*高血压是心肌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突然死亡的“元凶”。*我国每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0-40万人,现存活心肌梗死患者累积200万人。*高血压常并发肾功能不全,导致尿毒症,最终需要肾移植或透析而支付巨额医疗费。*高血压常并发眼底病变,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美国资料显示,高血压是91%心力衰竭患者的致病原因之一。心力衰竭常导致患者丧失工作能力。*高血压常与糖尿病并存,二者并存时危害更大,成倍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生危险。*高血压常与血脂异常并存,二者并存时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引发冠心病或脑梗死。*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人口总死亡原因第一位,高血压是影响我国人口总死亡的第一因素。,*我国心脑血管病每年耗费约3000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血压直接医疗费300亿元。4、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体重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控制体重可降低血压水平,肥胖者应有效减轻体重。合理营养,膳食平衡,有利于保持理想体重。*增加体力运动是控制体重的有效措施。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60分钟,有利于调节血压水平。*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增高,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时间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限制饮酒有利于血压的控制。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已习惯饮酒的健康人每天饮酒量限制在少量:即啤酒小于5两,或葡萄酒小于2两,或白酒小于1两。妇女饮酒量减半。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高盐饮食可升高血压水平。人群平均每人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升高2毫米汞柱及1毫米汞柱。*我国北方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较高,高血压患病率也较高;南方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低于北方,高血压患病率也较北方低。*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世界卫生组织提倡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WHO/ISH)(mmHg),病因: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清,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多因素造成的全身性疾病。在今年的高血压日,心血管专家指出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方面,遗传、不良的生活方式(包括吸烟、酗酒、吃过多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东西)和神经过度紧张,而年轻患者中,由神经紧张引起的居多。有专家认为,大约50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得以预防。专家郑重提醒年轻人,健康的体魄来自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肪饮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自我放松等都可以是远离心血管病困扰的好对策。1.遗传因素;2.膳食因素:高钠摄入及低钾低钙;3.肥胖:体重指数与高血压呈正相关,尤其是向心 性肥胖(腰围臀围)者血压增高多见。临床表现:本病分缓进型和急进型。缓进型病情发展,缓慢,长达1020年以上。1.一般表现:早期多无症状,故多数在体检时发现。部分病人可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且症状与血压水平未必一致。2.并发症:血压持续增高者,可有心、脑、肾等靶器官受损的表现。,高血压的并发症,治疗:目的降低血压,防止或减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原则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1.非药物治疗限钠摄入,减轻体重,运动和生物 行为治疗。2.药物治疗因人而异,但不能轻易中断药物治疗,保持血压稳定好后,可改服维持量。3.继发性高血压患者除降压外,要有效治疗原发病。4.对有严重并发症的期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应及时住院治疗,有明显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即使为轻度高血压,仍须给予降压治疗。,心血管病危险因素,l年龄、性别(男性、女性绝经期后)、早年心血管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有过心血管事件、有过脑血管事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或职业、心理不平衡、应激状态、A型性格、肾病等。,高血压日,每年10月8日为“高血压日”,历年“高血压日”主题:1998.10.8 了解自己的血压1999.10.8 关注心、脑、肾2000.10.8 关注中青年血压2001.10.8 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常见疾病防治.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