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23公共视频资源技术规范合订本.docx

    • 资源ID:5938056       资源大小:920.59KB        全文页数:15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公共视频资源技术规范合订本.docx

    2023公共视频资源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采集设备布设要求;第3部分:采集设备档案管理要求;第4部分:标签分类与编码规范;第5部分:图像信息标注要求;第6部分:运维服务要求;第7部分:网络与数据安全要求。公共视频资源第1部分:总则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原则34.1 完整性34.2 集约性34.3 规范性35角色关系与职责35.1 公共视频资源运行角色关系35.2 公共视频资源需求者45.3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决策者45.4公共视频资源提供者45.5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45.6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者45. 7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56架构55.1 公共视频资源组成56. 2联网共享架构56. 3平台组成67要求77.1管理要求77. 2技术要求87. 2.1基本要求87. 2.2运维要求87. 2.3安全要求8公共视频资源第1部分:总则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原则、运行角色关系与职责、架构、要求的具体规定。本文件适用于公共视频资源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共享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GA/T 1788.1GB37300公共安全重点区域视频图像信息采集规范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T/ZJAF T/ZJAF T/ZJAF T/ZJAF T/ZJAF T/ZJAF13.213.313.413.513.613.7公共视频资源第2 公共视频资源第3 公共视频资源第4 公共视频资源第公共视频资源第6部分:采集设备布设要求部分:采集设备档案管理要求 部分:标签分类与编码规范 5部分:图像信息标注要求 部分:运维服务要求公共视频资源 第7部分:网络与数据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GB/T28181、GA/T1788.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公共视频资源pubIicvideoresource重点公共区域和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涉及公共区域并使用财政资金建设的公共视频监控及相关信息资源。3.2公共视频资源运行角色PUbliCvideoresourceoperationrole参与公共视频资源运行活动的相关方。3.3公共视频斐源需求者pubIicvideoresourcedemander对公共视频资源提出建设与应用需求的实体。3.4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决策者pubIicvideoresourcebuiIdingdecisionmaker负责确立公共视频资源建设战略规划和关键决策的实体。3.5公共视频斐源提供者pubIicvideoresourceprovider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提供公共视频资源的实体。3.6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pubIicvideoresourcemanager负责公共视频资源运行组织建设、机制建设以及协调监督的实体。注: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包括数据资源管理部门、公安视频资源管理部门等相关政府部门。3.7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者pubIicVideoresourceimplementorandoperator负责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工程实施,保证公共视频资源各项服务有序运行的实体。3.8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pubIicvideoresourceconsumer使用公共视频资源产品和服务的实体。注: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团体机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3.9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VideOSharingandexchangingplatformforpubIicsecurity对各部门、各行业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的实时视频流(或录像文件)进行接入和共享交换的软件与硬件。3.10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PUbliCVideOresourcesharingandexchangepIatform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内,依托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对各部门、各行业的公共视频资源进行共享交换的软件与硬件。3.11视频监控共享平台sharingpIatformforvideosurveiIlance部署在公安视频传输网内,以视频资源整合与共享为主,提供视频资源综合管理服务的软件与硬件。3.12部门/行业专网视频监控平台department/industryprivatevideosurveiIlanceplatform部署在部门/行业专网内,以视频资源整合与共享为主,提供视频资源综合管理服务的软件与硬件°3.13横向边界安全交互系统horizontalbordersecurityinteractionsystem公安视频传输网与其他网络互联时,实现在边界上建立网络间信息交互安全的系统。3.14纵向安全防护系统verticalaccesssecurityinteractionsystem公安视频传输网的本级与上下级主干网、主干网与接入网间建立信息交互安全的系统。3 .15横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边界安全交互系统horizontaIbordersecurityinteractionsystemforpubIicsecurityvideosurveiIIance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同级部门/行业专网视频监控平台互联时建立信息交互安全机制的软件与硬件。4 .16纵向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边界安全交互系统verticaIaccesssecurityinteractionsystemforpubIicsecurityvideosurveiIlance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纵向级联时建立信息交互安全机制的软件与硬件。3.17标签tag一种用来描述公共视频资源业务应用特征的数据形式。注:标签具有规范性的名称、类别和代码。4原则4.1 完整性应覆盖公共视频资源的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平台共享等过程。4.2 集约性应加强统筹规划,充分融合建设需求,利旧公共视频资源,避免重夏建设、重室投入。4.3 规范性公共视频资源建设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规定。5角色关系与职责5.1 公共视频资源运行角色关系通过公共视频资源运行体系中的角色与职责逻辑关系对应,相关方完成其职责范围的活动,最终实现公共视频资源协调运行,如图1所示。在公共视频资源运行体系中,公共视频资源运行角色履行各自职责、协同配合,以保证公共视频资源运行有序。图1公共视频资源运行体系角色关系5.2 公共视频资源需求者公共视频资源需求者的职责应包括但不限于向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决策者申报合理的建设与应用需求。5.3 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决策者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决策者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制定公共视频资源建设总体方针;b)制定公共视频资源建设总体规划;c)建立公共视频资源建设的管理协调组织;d)向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者提供决策指导;e)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5.4 公共视频资源提供者公共视频资源提供者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向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提供公共视频相关资源;b)负责自有公共视频资源的管理工作。5.5 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针对公共视频资源的异构、共享、跨域服务等特点,完善公共视频资源运行管理组织架构;b)制定公共视频资源运行管理机制;c)统筹协调公共视频资源管理与监督工作;d)检查、评估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工作;e)向公共视频资源建设决策者上报公共视频资源运行风险事件;f)为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者和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提供指导和必要的支持。5.6 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者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者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负责公共视频资源项目建设;b)负责公共视频资源运行与维护管理;c)向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提供服务支撑,并接受其培训和指导。5.7 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a)合理使用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提供的应用和服务;b)负责所授权的视频资源的安全管理;c)接受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的培训和指导。6架构6.1 公共视频资源组成公共视频资源包括但不限于:a)视频信息:连续视频流和视频片段;b)图像信息:单帧视频和图片;c)音频信息:与视频信息相关联的音频;d)报警信息:与视频信息和图像信息相关联的报警信息;e)档案信息:与视频信息和图像信息相关联的档案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GB/T28181和T/ZJAF13.3中规定的信息:f)标签信息:与视频信息相关联的标签信息,应符合T/ZJAF13.4的相关要求;g)标注信息:与视频资源相关的摄像机地点信息、时间信息、辖区信息等标注信息,应符合T/ZJAF13.5的相关要求;h)其他信息:由带智能视频分析功能的视频资源采集设备输出,或由互联的其他设备接入到采集设备后输出的信息。6.2 联网共享架构公共视频资源联网共享架构见图2。视频监控共享平台他向功 界安个 交互条统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兑&个 视猊依 控边界 支至之 n余绒部门/行业专网视频监控平台姒向公共安领嘛笈边界安全交互奈统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横向边 界安侥 文互奈 统区县级t本场公安已趟和哈期 线硬的公共视域段海纵向安全防护病统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情向公*安全 视柒放 控边界安全交!£««部门/行业专网视频监控平台视频监控共享平台1一t线* 一统儡门/行业已比和后 期自建的视频位激俄向公共安全视频添也 边界安全交互乐统图例: GB/T 28181公共视频资源信息流 >公共视频资源接入图2公共视频资源联网共享架构省级、市级和区县级建设内容主要包括:a)市、区县两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汇聚本级公安己建视频资源和后期统建视频资源;b)市、区县两级部门/行业专网视频监控平台,汇聚本级部门/行业已建和后期自建的视频资源;c)省、市、区县三级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本级视频监控共享平台横向互联;d)省、市、区县三级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与部门/行业专网视频监控平台横向互联;e)区县级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选建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f)平台之间级联、互联应符合GB/T28181相关规定。6. 3平台组成平台组成见图3。电子政务外网公安视频传输网点位规划档案管理标签管理运维管理视频监控共享平台联网汇聚向界全互统 横边安交系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档案管理 标签管理 运维管理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目录管理11视频调阅11申请授权|图3平台组成平台功能主要包括:a)部署在公安视频传输网内的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应具备联网汇聚、点位规划、档案管理、标签管理、运维管理功能;b)部署在电子政务外网内的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应具备档案管理、标签管理、运维管理、目录管理、视频调阅、申请授权功能,也可包含具有目录管理、视频调阅、申请授权等功能的公共安全视频图像共享交换平台;c)点位规划应实现选点勘察设计、设备选型设计等功能,应根据场景特点及布建方法要求,兼顾不同业务的应用要求与感知能力相互补充,应符合T/ZJAF13.2的相关要求;cl)档案管理应实现接入视频监控资源的属性登记,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编码、设备名称、经纬度等,具体应符合T/ZJAF13.3的相关要求;e)标签管理应实现公共视频资源标签分类与编码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标签分类的管理、标签编码的管理、标签标注等,具体应符合T/ZJAF13.4的相关要求;f)运维管理包括但不限于运行监测、运维过程、应急管理等,具体应符合T/ZJAF13.6的相关要求;g联网汇聚应包括但不限于提供与本级公共视频资源、各部门视频监控平台/系统等的横向接入功能,提供与上、下级平台的纵向级联功能,提供横向视频推送的功能,具体接入与推送要求应符合GB/T28181相关规定;h)目录管理应提供但不限于对资源目录信息的录入、校验、审核、修改和删除,手工录入、批量数据导入和外部系统接口同步等信息采集方式;D视频调阅应包括但不限于提供实时视音频预览,视音频流的视音频片段截取、存储,视音频片段或图像的采集、标注,历史视音频文件的查询和检索,历史视音频文件的回放、下载、存储等功能;j)申请授权应包括但不限于支持用户对公共视频资源权限申请,由具有审批权限的用户进行审核、授权操作,支持申请工单的创建、流转、驳回、审批授权及审批授权状态查看等功能。7要求7. 1管理要求7.1.1 公共视频资源提供者应全量推送视频资源至本级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管理的公共视频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送的公共视频资源需明确共享属性,包含有条件共享、无条件共享、不共享三种。7.1.2 有条件共享和不共享的公共视频资源,需提供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据,否则应当无条件共享。列入有条件共享类的公共视频资源,公共视频资源提供者应明确具体共享条件。T/ZJAF13.120237.1.3 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无条件共享类公共视频资源的,在明确使用时间、使用时长、使用场景等情况下,向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提出共享申请,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应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源共享。7.1.4 公共视频资源使用者因履行职责需要使用有条件共享类公共视频资源的,除明确使用时间、使用时长、使用场景外,可向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提出共享申请、安全保障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流程等内容,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负责统一向公共视频资源提供者反馈,审核通过后,由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资源共享。7.1.5 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应严格执行视频资源入网、变更、撒网等资源管理,并做好视频资源规范检查、目录信息核验校对及平台视频资源同步更新等工作。7.2技术要求7.2.1基本要求公共视频资源视频信息要求、图像信息要求、音频信息要求、报警信息要求、档案信息要求、标签信息要求、标注信息要求及其它信息要求应符合GB/T28181、GB37300T/ZJAF13.3、T/ZJAF13.4以及T/ZJAF13.5的相关要求。7.2.2运维要求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和公共视频资源提供者负责公共视频资源运维管理,完善公共视频资源档案信息,公共视频资源的在线率、完好率、故障修复率等指标应符合T/ZJAF13.6的相关要求。7.2.3安全要求应包括但不限于设施安全、边界安全、应用安全、用户安全、授权安全、数据安全、安全管理等方面,应符合GB35114、GA/T1788.1以及T/ZJAF13.7的相关要求。公共视频资源第2部分:采集设备布设要求前言Il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布设原则14.1存量优化原则14.2结构优化原则24.3均衡协调原则24.4业务导向原则25场景采集需求和布设25.1场景分类25.2业务需求分类45.3采集覆盖需求45.4场景布设要求56采集能力57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系统67.1系统组成与链接关系67.2系统部署架构67.3采集设备布设流程77.4采集设备布设系统功能要求7附录A(资料性)典型场景布设示例9参考文献15一一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采集设备布设要求;第3部分:采集设备档案管理要求;第4部分:标签分类与编码规范;第5部分:图像信息标注要求;一第6部分:运维服务要求;一第7部分:网络与数据安全要求。公共视频资源第2部分:采集设备布设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的布设原则、场景采集需求和布设、采集能力、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系统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新建、改造相关项目的规划和建设。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818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T/ZJAF13.12023公共视频资源第1部分:总则T/ZJAF13.3-2023公共视频资源第3部分:采集设备档案管理要求T/ZJAF13.4-2023公共视频资源第4部分:标签分类与编码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28181、T/ZJAF13.2023、T/ZJAF13.3-2023、T/ZJAF13.4-20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点位point采集设备布设的地点或场所。3.2热点区域hotspots指商业较发达、人员密度较大、交通流量较大的区域。3.3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系统pubIicvideoresourcescapturedevicesarrangementsystem具有对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进行需求提交、规划创建、点位上图、规划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统。4布设原则4.1 存量优化原则坚持存量优化的原则,整合现有公共视频资源,对于新建点位需优先考虑复用、升级、整合现有资源,充分摸排存量,让已有建设成果高效应用,保障新建点位布设合理性。4.2 结构优化原则在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时,宜充分考虑区域内形势、地形等特点,并结合重点区域、重点场景、重点单位分布等因素,结合地域特点和发展规划,以“点、线、面”的布设理论为基础,统筹开展采集设备布设。4.3 均衡协调原则在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时,宜充分考虑重点场景与一般场景兼顾配置、普通采集设备与智能采集设备协调安排、不同业务需求统筹考虑的原则,合理选择场景和设备,实现科学合理布设。4.4 4业务导向原则在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时,应通过场景分级分类,结合业务需求,匹配设备能力。布设逻辑关系见图1。业务需求设备能力匹配设备图1布设逻辑图5场景采集需求和布设5.1场景分类采集场景构建应统筹考虑各业务场景的采集区域需求和采集信息需求,针对共性需求进行提炼整合,实现采集设备及配套资源的科学规划、集约建设。基于业务采集覆盖需求,将共性的场景统筹规划,按照“点”“线”“面”三个维度梳理采集建设场景分类,采集场景分类见表1<.表1采集场景分类序号场景维度场景分类1点村落2省市县际边界道路卡口3公安枪查站4景区5公园、露天广场及城镇公共场所6住宅小区及一般产业园区7化工园区及危化品集散地8农贸市场、城镇商业中心及聚集区9医院(含卫生院、诊所)、学校等企事业单位10餐饮、网吧、旅馆业等消费场所11党政机关等重点政府单位及重点场所序号场景维度场景分类12城乡主要道路路段13城乡主要道路交叉口14高速公路、国道、省市县际道路15沿河、沿山路段16大型桥梁17港口18线“江、河、湖、海”沿岸及内河航道19机场、高铁/火车站、公路客运站等交通枢纽20地铁/轻轨车站、公交车站、渡口等城市交通站点21公交车、大巴车、旅游巴士、轮渡等城乡移动公共交通工具22立交桥23地F人行通道24隧道25过街天桥主要通行区域26林区27面水域28城市区域29低空区域30其他场景人工移动场景其他31注1:“点”指社会公共区域空间分布中关键空间要素,包括城市业务热点区域、城市生活热点区域、城市商业热点区域等重要采集对象。注2:“线”指连接社会公共区域各空间要素之间的纽带,包含公共区域交通工具、公共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公共区域交通枢纽及交通站点等。注3:“面”指对社会公共区域整体范围采集。以城市中“点”的确定为例:a)城市业务热点:是以提供城市安全保障、秩序保障、应急保障等维系城市整体安全、有序运行为出发点,是各单位(公安、城管、应急、环保、自规、林水、交通)公共区域前端感知需求的主要对象,为实现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提供基础信息;b)城市生活热点:是以服务人为核心的,体现城市人员聚集、流动、活动、生产的热点对象:c)热点确定依据:热点对象的确定依据主是从两个维度出发,一是借助于大数据分析,通过业务相关的大数据分析推导出区域该业务热点程度,二是基于各单位本身的布设规则与布设经验,三是通过以实地的调查走访调研,了解各单位以及区域相关的城市居民的关注重点。城市业务热点及城市生活热点主要内容详见表2。表2城市热点分类序号大类小类1城市业务热点公共安全及治安防控、水域/航道管控智慧城管城市应急管理序号大类小类1城市业务热点城市环境保护管理(空气、水质)城市自然资源管理(林区、水利、气象监测)国土资源管理交通违法管控、交通秩序管控、交通安全2城市生活热点城市路网城市重要场所/商圈人群主要密集/聚集区域生态热点居民小区园林景区交通热点5.2业务需求分类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场景根据业务需求不同主要分为以下5类: 社会治安防控类:以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维护社会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一城市运行治理类:以推进城市运行治理的日常科学决策和应急快速反应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 生态环境管理类:以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破坏违法行为等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一应急处突管理类:以各类应急事件控制、重大活动安保保隙、自然灾害事件预防应对等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 文化旅游管理类:以各类景区治安管理、旅客出行服务等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5.3采集覆盖需求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应结合场景、聚焦业务,公共视频资源采集主要关注场景与覆盖需求见表3。表3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序号业务需求类别行业公共视频资源采集主要关注场景与覆盖需求1社会治安防控类公安、应急管理等社会治安防控圈,包含省市县际卡口、公安检查站等公共交通枢纽及交通工具主要出入11及周边一定区域,包含K机场、高铁站、汽车站、码头、公交、地铁等周边一定区域党政机关等重点政府单位、重点场所等治安热点区域城乡主要路段、路11等交通热点区域教育热点、商业热点、居住热点、文旅热点、娱乐热点等容易发生群体性事件的生活热点区域,包含学校、农贸市场、商业聚集中心、村落、住宅小区、景区、公共广场、网吧、旅馆等表3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覆盖需求(续)序号业务需求类别行业公共视频资源采集主要关注场景与覆盖需求2城市运行治理类公安、交通、城管等公共交通枢纽及交通工具,包含飞机场、高铁站、汽车站、码头、公交、地铁等水运航道、城乡主要路段、路口等交通热点区域,包括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人行横道等3生态环境管理类水利、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等林区、水域等自然生态地4应急处突管理类公安、应急管理等山体滑坡及防汛防台等自然灾害易发区域、重点活动安保场所等5文化旅游管理类公安、交通、城管、文旅等景区、博物馆、名胜古迹等游客集中区域5.4场景布设要求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应根据点、线、面的场景分类,结合实际业务需求进行布设,典型场景布设示例参见附录Ao场景布设要求如下:a)按照场景分类,在辖区边界(如省市县际、行政辖区外围、重点场所等)的出入口、通道等处布设采集设备;将辖区按照行政管辖、商业和其他区域功能特性以及地理上是否独立等属性划分区域,在划分边界的道路、桥梁、隧道、河流、铁路等节点以及道路沿线主要节点、重点路段布设采集设备;b)根据业务需求,有针对性地布设不同类型前端并合理补全采集盲区,宜通过移动单兵设备、车载设备、无人机等提升人工、车辆在移动场景中的采集覆盖;c)采集能力集成,对同一场景的不同采集能力覆盖,应结合实际,按需采用智能感知类设备;cl)同场景覆盖数约束,对布设场景内统一采集区域,应做好统筹规划,减少设备数量。建议重点关注区域不宜超过5个,一般关注区域不宜超过3个,并做好充分利旧。6采集能力在公共区域场景中,所涉及的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应具备满足业务需求的采集能力,采集设备的采集能力主要包括:a)局部环境采集能力:区域局部环境范围的视频监控图像信息的采集能力;b)大场景环境采集能力:大场景环境范围的视频监控图像信息的采集能力;c)机动车要素识别能力:视频监控画面中机动车要素的采集和识别能力,机动车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机动车目标识别、属性信息识别、机动车违章事件检测等;d)非机动车要素识别能力:视频监控画面中非机动车要素的采集和识别能力,非机动车要素包括但不限于非机动车目标识别、属性信息识别、非机动车违章事件检测等;e)人员要素识别能力:视频监控画面中人员要素的采集能力,人员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人体目标识别、属性信息识别、人员异常行为检测等;f)人员聚集密度检测能力:对视频画面中人群聚集密度的采集和能力;g)船只要素识别能力:视频画面中对于船只要素的采集和识别能力,船只要素包括但不限于船只目标识别、属性信息识别、异常行为检测等;h)交通流量检测能力:通过视频技术和雷达技术、视频技术和无线射频技术融合,对实时交通流量的采集和检测能力;i)水尺水位数值监测能力:视频画面中水尺水位数据的采集能力;j)入侵事件检测能力:视频画面中指定区域内满足一定像素值目标的绊线、入侵、徘徊等事件的采集和检测能力;k)热成像感应能力:通过红外探测技术对目标热辐射的采集成像能力:1)烟火检测能力:通过视频技术对指定巡航监控区域内的烟雾和火点进行侦测,并输出报警事件信息;m)城管违章事件检测能力:对城管违章事件的采集和检测能力,包括出店经营、无照经营游商、乱堆物堆料等事件;n)高空抛物事件检测能力:对高空抛物事件的采集和检测能力;0)目标跟踪检测能力:对视频画面中的人、车等目标的持续自动跟踪能力;P)电子标签信息采集能力:可包括RFID电子标签信息、ETC电子标签等信息的采集;q)环境声音采集能力:对局部环境范围内的声音进行采集(如机动车鸣笛);r)其它采集能力项。7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系统7.1系统组成与链接关系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系统(以下简称“布设系统”)组成与链接关系见图2。具体如下:a)布设系统应由需求提交、设备选型、点位上图、规划建设、规划确认、规划管理,接口等组成;b)布设系统应能通过接口与公共视频资源档案管理系统、公共视频资源标签管理应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c)布设系统应支持从公共视频资源档案管理系统获取设备编码、设备名称、所属部门、经度、纬度、联网状态、共享属性、可视域、标签等属性信息,参考T/ZJAF13.3-2023附录A说明;d)布设系统应支持同步公共视频资源标签管理系统的标签体系,对已建设点位和待建点位标注标签,标注标签应推送给公共视频资源标签管理应用系统进行审核确认后才可以对外发布。图2系统组成与链接关系7.2系统部署架构布设系统应遵循地市级、区县级二级架构开展建设。市、区/县两级部署架构如图3所示,具体为:a)区县级布设系统同步区县级公共视频资源标签管理应用系统的点位标签信息,对已建设点位和待建设点位标注标签,规划新增点位、点位上图展示,同步完整点位信息归集到区县级公共视频资源档案管理系统中;b)地市级布设系统同步地市级公共视频资源标签管理应用系统的点位标签信息,对已建设点位和待建设点位标注标签,规划新增点位、点位上图展示,同步完整点位信息归集到地市级公共视频资源档案管理系统中;c)区县级布设系统归集需求至地市级布设系统,对全市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进行统一布设规划。图3市、区/县两级部署架构图7.3 采集设备布设流程基于新建点位,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布设流程如图4所示。按照需求归集、点位规划、点位编录、点位建设等四个阶段规范点位建设,具体如下:a)需求归集:支持公共视频资源需求者在线提报新建点位需求;b)点位规划:由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整合需求,围绕场景和应用整体规划,并对单个点位进行详细设计。规划过程中,可基于设备选型工具和技术规范进行设备选型,并初步确定点位的地点、朝向、应用等要素,点位规划结果要求与公共视频资源需求者确认。经由项目创建、论证评审、招投标等综合评估后,确定最终建设内容;c)点位编录:由公共视频资源管理者同步创建项目信息,关联新建点位,并赋予新建点位标准编码,为点位施工提供复核基础;d)点位建设:公共视频资源建设与运营者依据项目要求完成点位实施,基于编制编码注册点位,实现联网共享。需求归集I 提出图4采集设备布设流程图7.4 采集设备布设系统功能要求采集设备布设系统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需求提交、规划创建、设备选型、规划确认、点位上图、规划管理等功能,应符合以下要求:a)需求提交:应支持需求提交的功能,可与地图相结合展示需求范围,并支持多个需求同时提交。需求应标明需求来源部门、需求名称、需求内容等信息。如需求范围有重叠情况,应支应支持将重叠区域以高亮展示,点击重叠区域,显示多个区域的需求描述,为后续采集设备布设提供参考意见;b)规划创建:应支持创建点位规划记录,应支持将多条需求归集到一个规划,实现需求归集的目的。规划记录应标明规划点位明细内容;C)设备选型:设备选型应与地图相结合,支持在地图上选择并确定设备位置。在选型阶段,应根据布设需求,选择点位位置、点位可视域方向、点位名称、设备类型、设备选型等数据;d)规划确认:现场勘验审核通过后,应提供规划确认功能,应支持点位规划结果与公共视频资源需求者确认;e)点位上图:应支持在地图上以图层的方式展示不同点位,包括不仅限于规划、待建、已建点位,对于单个点位应展示包括不仅限于点位类型、点位名称、点位位置、点位朝向、点位可视域、对应杆件等数据;应支持查看数据完整的存量点位可视域与规划点位的可视域,帮助点位规划更准确;f)规划管理:应提供规划列表展示、规划报告导出等功能;g)接口:应按照T/ZJAF13.32023中附录B接口协议要求进行数据推送及平台对接。附录A(资料性)典型场景布设示例A.1村落A.1.1场景说明村落主要采集区域包括村庄主要出入口、村落人群公共聚集区域、公共场所、防灾场所、一般单位、防汛防台重点区域等。A.1.2涉及行业单位公安(治安)、应急管理、水利、环保。A.1.3采集场景及能力村落采集场景及能力详见表A.1。表A.1村落采集场景及能力汇总表应用领域主要业务应用主要采集区域采集能力汇总社会治安防控治安防控、车辆人员布控村落主要出入口/广场等人群公共聚集区域/卫生院等一般公共单位应具备:局部环境采集能力、机动车要素识别能力、人员要素识别能力宜具备:热成像感应能力、大场景环境采集能力、非机动车要素识别能力、目标跟踪检测能力、船只要素识别能力城市运行治理村落公共区域秩序村落公共区域应具备:局部环境采集能力宜具备:入侵事件检测能力、城管违章事件检测能力、烟火检测能力生态环境管理水域汛期监控、重点水域违法行为监控、公共水源保护、秸秆焚烧、耕地保护、非法垂钓、游泳等违法事件预警等公共水源地、村落流域、水库、河流、湖泊、自然环境区域应具备:局部环境采集能力、大场景环境采集能力、水尺水位数值监测能力宜具备:机动车要素识别能力、非机动车要素识别能力、人员要素识别能力、热成像感应能力、人员行为检测能力、入侵事件检测能力、烟火检测能力应急处突管理类自然灾害预警、灾时指挥防汛防灾重点区域、村落灾害多发地、村落流域应具备:局部环境采集能力、水尺水位数值监测能力宜具备:大场景环境采集能力、烟火检测能力A.1.4布设规则A.1.4.1村落主要出入口采集视频图像、机动车、非机动车(含驾乘人员)和人员等信息,根据村落主要出入口布局,在道路路段通行断面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按需在正反向交叉布设,实现双向全覆盖。A.1.4.2人群公共聚集区域、公共场所人群公共聚集区域、公共场所主要采集区域及布设要求如下:a)主要出入口,入口进出两侧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应能采集所有进出人员信息、机动车、非机动车信息;周边路段、路口,道路路口、路段不同方向、不同朝向(含辅道、转弯道)、人行横道、路口对角/一角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实现路口断面全覆盖、无盲区观察并记录采集设备视场内人员、车辆、非机动车活动情况;b)人员公共聚集区域,采集视频图像、人员、非机动车等信息;c)周边一定范围,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对出店经营、无照经营游商、乱堆物堆料、违规撑伞、违规户外广告、机动车违停和非机动车违停等违法事件进行检测。A1.43一般单位一般单位主要采集区域及布设要求如下:a)内部公共大厅,采集视频图像、人员等信息;b)主要出入口,采集视频图像、机动车、非机动车(含驾乘人员)和人员等信息,根据主要出入口布局,在道路路段通行断面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按需在正反向交叉布设,实现双向全覆盖;c)周边路段、路口,道路路口、路段不同方向、不同朝向(含辅道、转弯道)、人行横道、路口对角/一角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实现路口断面全覆盖、无盲区观察并记录采集设备视场内人员、车辆、非机动车活动情况;d)周界及一定范围,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对人员、车辆绊线、入侵、徘徊,以及物品遗留等事件进行采集。A14.4公共水源地、村落流域水源地和流域沿线周边布设公共视频资源采集设备,覆盖沿线周边关注区域,实现全区域交叉覆盖、无盲区监视,实时观察并记录采集设备视场内人员、车辆、非机动车、船只活动情况。A.1.4.5自然环境区域、防汛防台重点区域依托山体、铁塔或建筑制高点,在自然环境周边区域制高点布设采集设备实现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公共视频资源技术规范合订本.docx)为本站会员(李司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