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包装印刷概论课件.ppt

    • 资源ID:5934461       资源大小:8.92MB        全文页数:36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包装印刷概论课件.ppt

    印 刷 概 论,食品学院包装工程技术研究所,课程主要内容及结构,第一章印刷术发展史 印刷技术的起源、发明与发展;近、现代印刷技术的发明与演变;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和目前印刷业发展趋势等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发明与发展第二节 我国的印刷业第三节 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第二章 印刷综述印刷、印刷品的定义及特点,印刷品的策划,印刷按不同的划分标准的分类方法等,印刷的五大要素,印刷材料及机械的基本知识等。第一节 印刷和印刷品第二节 印刷的分类第三节 印刷的要素,第三章 文字处理印刷字体的种类及规格,版面结构,排版技术等。第一节 文字排版第二节 文字处理技术,第四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网点的特性,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颜色分解、合成、再现的基本原理,彩色桌面出版系统(DTP)输入处理、输出设备以及工艺流程。第一节 连续凋图象原稿阶调复制的原理第二节 颜色再现的基本原理第三节 制版照相工艺及电子分色加网工艺第四节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第五章 制版平版(PS版)的制作工艺,凸版、凹版的制版工艺,孔版制版的工艺特点,打样的分类与打样的方法。第一节 平版制版第二节 凸版制版第三节 凹版制版第四节 孔版制版第五节 打样,第六章 印刷 平版印刷的原理与工艺及实施条件,平版印刷常见的印刷故障以及平版印刷品的质量控制方式,凸版印刷工艺以及质量要求和常见的故障,凹版印刷及丝网印刷工艺流程及其特点,数字印刷的方法、彩色数字印刷机等。第一节 平版印刷第二节 凸版印刷第三节 凹版印刷第四节 丝网印刷第五节 数字印刷,第七章 特殊用途印刷品的印刷表格印刷、激光全息印刷等,木刻水印以及木刻水印与雕版印刷的区别等。第一节 表格印刷第二节 全息照相印刷第三节 木刻水印,第八章 印后加工 印后加工和书刊装订的概念,书刊平装、精装的工艺流程,表面整饰加工工艺及烫金工艺第一节 书刊装订工艺第二节 表面整饰加工,第一章印刷术发展史,解答与介绍印刷起源与过程,第一节 印刷术的起源、发明与发展,一、印刷术发展的意义包括了2项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术和造纸术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也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印刷技术的发明,便利了信息交流、思想传播和技术推广。印刷术是促进社会文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印刷术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和知识的传播。,二、印刷术的起源1、文字的产生(前提)2、笔、墨、纸的发明(印刷术的物质基础),2、盖印与拓石(印刷术的技术基础),盖印,拓石,三、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1、雕版印刷 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刨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版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凸版刷墨铺纸加压正写的文字印品,2、活字版印刷术宋(10411048)毕升 泥活字元(12961298)王祯 木活字 转轮排字架明(15世纪末)华燧 铜活字,四、印刷术的传播1、早期我国印刷术向国外传播东:朝鲜、日本南: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西:经伊朗、埃及传入西方2、近代印刷技术由西方传入我国现代印刷术的产生和演进我国印刷技术近现代发展,印刷里程碑-设备与技术,1845年 德国 第一台快速印刷机1860年 德国 双色快速印刷机 美国 第一台轮转机1900年 6色轮转机20世纪50年代 电子技术、激光技术、信息科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到印刷技术中70年代 感光树脂凸版、PS版普及80年代 电分、激光照排、整页拼版应用90年代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出现 数字印刷逐渐兴起,印刷里程碑-印刷贡献者举例,明朝 铅字印刷术由西方传入我国1819年 英国人马利逊第一次用汉字活字印成圣经1838年 英国人台约尔制成汉字字模并铸字印刷1843年 英国人麦都斯在上海设海墨书馆出版铅印书籍1872年 申报在上海创刊,报刊印刷业在中国开始1875年 上海土山湾印书馆设立石印印刷部1897年 商务印书馆成立1912年 成立中华书局20世纪初 机械化现代印刷逐渐取代传统手工印刷成为我国印刷技术主流,一、当代中国印刷技术的发展1、文字排版方面:1983年 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 1990年 山东维坊计算机公司推出“华光型”电子出版系统 1991年 北大方正推出“方正91”电子出版系统 目前 方正飞腾,维思,书版等排版系统2、图象处理及制版方面:1990年 电分机应用、整页拼版技术应用 1990年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出现(DTP)并逐渐广泛应用 目前 计算机直接制版(CTP技术)、RIP、色彩管理,第二节 我国的印刷业,3、机械制造方面按色彩分:单色、双色、四色、多色(专色)按印版分:平、凸、凹、孔(丝网)按其他分:石印、铅印、木刻水印、雕版、胶印、柔印、无版或短版印刷、CTP(Computer To Plate or Proof or Press)直接制版/数码打样及印刷印后机械:无线胶订联动,精装、平装、骑马订联动4、教育研究方面,二、我国印刷业的发展现状1.印刷业经济规模:中小型企业居多,发展潜力巨大2.印刷业市场:竞争趋势明显3.产业结构:生产率低,低档单色产能过剩,高档多色产能不足,管理不规范4.非纸媒体的竞争5.技术装备革新 印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6.特种行业特殊管理,第三节 21世纪印刷业的发展趋势,一、印刷对象 1.纸质印刷品逐渐萎缩 2.包装及广告产品印刷增长 3.其他形式逐渐被电子形式取代二、印刷技术 1.数字化工作流程逐步推广 2.数码印刷技术广泛应用 3.分工明确,现代社会印刷具有新理念,三、生产模式1.个性化服务,按需印刷2.跨媒体出版,互联网联系3.产业和创业,产业便于形成,方便创业,第二章 印刷综述,分析了解印刷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一、印刷和印刷品 1、印刷的定义我国古代定义的印刷:中国古时的印刷,系以毛笔蘸墨涂敷在印版的表面,覆纸张于印版的表面上,再用(另)一只毛刷在纸张上轻轻刷拂,使得印版上凸起的反向文字上的油墨在纸张上印出正向的图文墨迹。因这一刷便得一印,故称印刷。国标中的印刷定义: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GB9851印刷技术术语,第一节 印刷和印刷品,2、印刷的特点大众性政治性严肃性机密性工业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3、印刷品及印刷品的策划印刷品:使用印刷技术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总称。报纸、杂志、地图、海报、广告、信封、信笺、商标、名片、请柬、信用卡、钞票、贺卡、台历、包装纸盒、装饰壁纸、电路板印刷品的策划:对印刷品的制作做出的总体安排。(1)确定要复制的对象(2)明确质量要求(3)选择印刷方法(4)工价估算,4、印刷品的制作过程 印前处理(分色、加网、制版)印刷 印后加工原稿 照相 加网 拼版 拷贝 晒版 打样 印刷 印后加工 印品 文字照排 电分机 图文合一处理+照排机 图文合一处理+CTPlate 图文合一处理+数字式印刷机,第二节 印刷的分类,一、印刷的分类1、按照媒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方式分类模拟印刷:是利用有形的图形载体(如印版、胶片)将媒质(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技术。常用的模拟印刷有:凸版印刷、凹版印刷、平版印刷、孔版印刷 使用计算机进行所有印版的成像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印刷:使用数据文件将媒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技术。计算机是数字印刷的核心。2、按照印版表面结构形式分类 凸版印刷:在凸起的图文版面上涂墨、压印。使用铅版、铜版、锌版、橡胶版、树脂版等,平版印刷:利用油水不相溶的原理进行印刷的方式。常用印版有:PS版、金属版、蛋白版、聚酯薄膜等凹版印刷:使用手工或机械雕刻凹版、电子雕刻凹版、照相凹版等印版的印刷方式。孔版印刷:使用誊写版、镂空版、丝网版等印版的印刷方式。3、按照印刷品色彩分类 单色印刷:一次输纸和收纸过程之间只印刷一种颜色 多色印刷:四色印刷、三原色印刷、七色印刷等4、按照印刷品的用途分类 书刊印刷、报纸印刷、广告印刷、钞券印刷、地图印刷、包装装潢印刷、特种印刷等,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制版,凹版印刷,孔版印刷,丝网印版示意图,制版,直接印刷,间接印刷,印版滚筒,压印滚筒,橡皮滚筒(中间载体),正像,二、印刷的工艺流程,原稿,图像原稿,图形制作,文字原稿,图像原稿,扫描分色,文字录入,图像校正处理,组版ps文件,RIP发排,晒版PS版,印刷,印后加工,分色胶片,印版(CTPlate),CTPress,一、印刷的要素针对传统印刷而言,印刷五要素:,原稿,印版,油墨,承印物,印刷机械,第三节 印刷的要素,定义:制版所依据的实物或载体上的图文信息。,1.原稿 印刷的依据,要求:应适于制版和印刷,并能确保印刷品的质量。例如:原稿的清洁,清晰度,颜色,阶调等,分类:,实物原稿:以实物为制版依据。例如:刺绣,蜡染,织物 等,文字原稿:需要进行复制的文字。例如:手写稿,打印稿,文字磁盘,图像原稿:四类,第二次原稿:美术品转拍成天然色正片或负片,绘画原稿:,照相原稿:分为透射和反射,黑白和彩色,电子原稿:照片CD(Photo CD),印刷品原稿:使用时需去网,实物原稿,彩色连续调反射原稿,定义:用于把油墨传递到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2、印版:凸版、凹版、平版、孔版,3、油墨(1)定义:是在印刷过程中被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成像物质。(2)组成:色料(颜料或染料)、连结料、附加料、填料,(3)制造工艺:配料 混合 研磨 检验 包装,Pigments颜料,Vehicles 连接料,Modifiers助剂及填料,Mixing混合,Grinding 研磨,Testing 检验,Packaging包装,按印刷方式:凸版印刷油墨、凹、平、孔、特种印刷油墨,按干燥机理:渗透干燥型、挥发干燥型、氧化结膜型、光硬化型、热固化型、冷却固化型 等,按干燥方法:自然干燥型、热风、红外线、紫外线、冷却 等,按原料成分:干性油型、树脂油型、有机溶剂型、水性型、石蜡型等,(4)分类:,按承印物:纸张油墨、金属油墨、塑料油墨、布料油墨、玻璃油墨等,按油墨特性:磁性油墨、香味油墨、发泡油墨、防伪油墨、耐光、耐热、耐酸、耐溶剂、耐摩擦,按用途:书刊、新闻、包装、建材 等,(5)油墨印刷适性:印刷适性:指承印物、印刷油墨以及其他材料与印刷条件相匹配,适合于印刷作业的性能。油墨的着色力:油墨浓度,与颜料多少及分散度有关油墨粘度:量度油墨粘滞性的物理量。油墨的粘着性:以油墨的Tack值来度量。油墨的触变性:外力搅拌,稠变稀,静置后,粘度恢复的现象油墨的干燥性:渗透干燥、氧化聚合干燥、挥发干燥、红外紫外线干燥、热固化等其他:屈服值、流动性、墨丝长度等,图示:油墨的分离转移状态,4、承印物1)定义:是能够接受油墨或吸附色料并呈现图文的各种物质的总称。2)纸张的组成:纤维、填料、胶料、色料3)造纸工艺:机械制浆:以木材为原料用机器磨碎 化学制浆:原料粉碎蒸煮洗涤打浆精磨抄纸干燥涂布干燥压光,图示:纸张的结构,4)印刷用纸分类:新闻纸、凸版印刷纸、胶版印刷纸、胶版印刷涂料纸(铜版纸)、特种纸、合成纸等,卷筒纸,平板纸,新闻纸:,用于报纸、期刊、短期书籍。,特点:,不施胶纸质松软,弹塑性较好,吸墨性较强;有一定机械强度,不透明性好。吸收性较强,抗水性差,易破损;木质素和杂质含量高,易发黄变脆。,适用:,凸版印刷纸:,不施胶或轻微施胶,特性类似于新闻纸;平滑度、白度、抗水性优于新闻纸,吸墨性不如新闻纸,吸墨均匀。,特点:,适用:,用于凸版印刷方式的书刊和杂志的印刷。,胶版印刷纸:,单面胶与双面胶之分,质地紧密,表面平滑,伸缩性小,抗水性强,吸墨性不太高,利于光泽的形成。,特点:,适用:,平版印刷的彩色画报、海报、商标、地图、烟盒,铜版纸(胶版印刷涂料纸):,在原纸上涂布无机涂料,经超级压光制成。平滑度高;白度高;吸墨性不太快。,特点:,适用:,规格:,胶印各种精美印品,如彩色画报、画册等。,单铜和双铜、亚光铜版纸70、80、90、100、120、150、180、200、250 g/m2,合成纸:,特点:由高分子化学物质抄制或挤压形成的薄膜状物质。质地柔软;抗水性好;稳定性好;耐光耐热耐霉变;无毒无污染;无尘,不掉粉。适用:包装袋,特种纸:,特点:具有特殊功能,适合特殊用途的纸张包括:邮票纸、证券纸、字典纸、海图纸、地图纸等,5)纸张的规格 纸张的尺寸:卷筒纸(长度均为6000m)常用:787、880、1092、1575(2787)还有:850、1562等平板纸(ISO标准与我国标准共用)A系列:890 1240、900 1280B系列:1000 1400其他延用但逐步淘汰:7871092(正度)、8501168(大度)、690 996、787960等,二分法(正开法),三分法(畸开法),纸张常用开本示意,纸张的重量:以纸张的定量和令重来衡量定量:单位面积的纸张的重量g/m2(250 g/m2以上称为纸板)令重:每令平板纸张的总重量 kg(1令=500张),平板纸令重(kg)纸张幅面(m2)定量(g/m2)500 1000卷筒纸净重(kg)定量(g/m2)卷筒纸长(m)卷筒纸宽(m)1000,印张:指一张全开纸印一面称为一个印张 印张=总面数/开数 每册用纸数=页数/开数 用纸令数=印数每册用纸数500,6)承印物的印刷适性:纸张的丝缕:国家标准图书和杂志开本及其幅面尺寸纸张的抗张强度: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纸张的表面强度:印中受油墨剥离力时,抗掉粉掉毛、起泡及撕裂性能。(以拉毛速度表示)纸张的含水量:水分重量占总重量的百分比纸张的平滑度:纸张表面凹凸不平的程度纸张的吸墨性:对油墨的吸收能力,取决于纸张纤维的种类、配比和纤维间隙,是油墨连接料渗透的反映纸张的酸碱性:(平版印刷)油墨在碱性纸上干燥快,印刷用纸的一般质量要求:,A.色调:白,B.足够的机械强度:保证正常印刷,C.透光率小,光泽均匀;,D.尘埃度:在允许范围内;,E.含水量6-8%,F.纸边直角,斜度误差 3 mm;,G.同批纸张质量一致性:厚度、紧度、结构、质地、光泽,纸张的丝缕,纸张,影响:,a.印刷时油墨转移的状态,进而影响字迹图形质量,高,压印时纸张与版面接触好,油墨转移均匀,低,差,不均匀 可适当增加印刷压力,纸张的平滑度,高平滑度纸张,低平滑度纸张,b.影响纸张光泽,吸墨性过强,吸墨性适中,油分,透印,透背,5、印刷机械1)定义:用于生产印刷品的机器、设备的总称。2)组成:输纸装置、输墨装置、印刷装置、收纸装置、(输水装置)3)分类:按印版类型分、按纸张规格分、按印刷面数分、按印刷色数分、按印刷幅面分、按施加压力的方式分,印刷机组成:输纸,输墨,输水(胶印特有),压印,收纸,平压平印刷机,面接触,所需总压力大,压印时间长,印刷速度慢。,墨色鲜艳,图像饱满。,不适于大型机,一般小于四开,适于小幅面凸印。,速度 1000印/小时,版台,压印装置,纸张,印版,圆压平印刷机,线带接触,总压力较小,幅面可稍大。,由于版台往复运动,印刷速度受限。,适于凸版书刊印刷。,速度 2000印/小时,版台,压印滚筒,纸张,印版,墨辊,圆压圆印刷机,线接触,接触时间短,印刷压力较小结构简单,运动平稳,避免了往复运动的惯性冲击。,可以提高印刷速度,单张纸印刷可达20000印/小时。,印刷装置可以设计成机组型,进行多色印刷,生产效率提高。,印版滚筒,压印滚筒,墨辊,纸张,第三章 文字处理,第一节 文字排版,一、定义:将文字原稿依照设计要求组成规定版式的工艺。(铅活字排版、手动照排、计算机排版)二、印刷字体和规格,宋体 山重水复疑无路,仿宋 柳暗花明又一村,楷书 疏影横斜水清浅,隶书 暗香浮动月黄昏,黑体 孤帆远影碧空尽,另外:魏碑、姚体、美术体等,汉字字体、民族文字字体、外文字体印刷文字规格:号制为主,点制为辅活字的规格:磅、号1P=0.35146mm=1/72 inch照排文字的规格:级1J(K)=0.25mm(一般有762级)换算关系:1J(K)=0.714P 1P=1.4J(K),1)书籍的组成 封面、扉页、目录、正文、标题、辅文 辅文(前言、后记、注文、附录、索引、参考文献),三、书籍的组成及版式设计,2)文字排版常用术语 开本,版权页、书背、版面、版心、天头、地脚、订口、切口、页码(页、面),3)版式设计内容:确定开本大小、排版形式(横排或竖排)、标题及正文字体及大小、每行字数、字间距,栏数、每栏行数、行间距、栏间距、页码位置、标题位置、版心、切口、天头、地脚的尺寸等,第二节 文字处理技术,一、活字版排字工艺制字模 铸字 拣字 装版 打样 校对 改版 活字版二、计算机排版工艺1)计算机排版系统的组成输入部分 处理部分 输出部分扫描仪 显示器 激光打印机数码相机 喷墨打印机键盘 激光照排机调制解调器 外存储器 调制解调器,微型计算机,2)计算机文字信息的输入编码输入:五笔字型输入法、拼音输入法、五笔拼音输入法、电报码输入法、大键盘整字输入法自然输入:自动识别输入法、语音输入法3)计算机排版:批处理式与交互式(BD排版系统、方正书版、飞腾、维思、华光、PageMaker等)4)计算机文字信息的输出:,光栅方式 矢量方式 曲线方式,5)计算机排版工艺过程文字 打印机 输 照排机图象 入 微型计算机 远程传输 设 卫星传输排版要求 备 校对 打印机 网上出版,第四章 印刷图像信息处理,一、连续调图像原稿阶调复制原理要素:阶调层次的再现、图像清晰度的保证、颜色的还原性阶调:图像中像素的亮暗程度.清晰度:图像细节的清晰程度层次:亮暗之间的密度等级.,阶调层次丢失的印刷品,第一节 连续调图像原稿阶调复制的原理,连续调图像原稿的阶调层次在印刷品上如何表现?,1、利用墨层厚度的变化(凹版印刷)2、利用网点覆盖率(平版印刷,凸版印刷等),网点:构成连续调图像的基本印刷单元,最小的吸附油墨的单位。通过形成不同大小的网点或网点覆盖率不同来表现图像上最亮到最暗的一系列密度等级。,印页的单位面积内,网点总面积大,油墨覆盖率高,反射光线少,吸收光线多,阴暗,网点总面积小,油墨覆盖率低,反射光线多,吸收光线少,明亮,二、网点的特性1、调幅网点(AM):网点覆盖率:网点覆盖面积与总面积之比(百分数或成数),玻璃网屏,接触网屏,制版,连续调:从高光到暗调有浓淡层次连续变化,暗调:亮度较小的阶调范围(79成网点),中间调:亮度介于亮调和暗调之间的阶调范围(46成网点),亮调:亮度较大的阶调范围(相当于十级梯尺的13成网点),高光:原稿的光亮部位(1成网点),网线角度:相邻网点的连线与基准线的夹角。,常用的网线角度 0(90),15(105)45(135),75(165),莫尔纹:光学中两个空间周期相差较小的图纹重叠时,会出现一种具有更大空间周期的图纹。龟纹:彩色印品由四色或四色以上色版套印,各色版的网点都是周期性排列的,相互叠加是必然产生莫尔纹,印刷中称为龟纹,龟纹影响图像质量。,避免醒目龟纹的方法:龟纹必然存在,只能尽量减小它 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加大网线角度以减小莫尔纹间距;四色印刷中网线夹角应不小于22.5。,加网线数:单位宽度内所容纳的相邻网点中心连线的数目 单位:LPI(line per inch)Line/cm,加网线数高:图像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低:较粗糙,常用的加网线数:报纸、杂志内文 100 lpi 彩色杂志、画册等 150 lpi以上,网点形状:圆形,方形,菱形,椭圆形等,印刷品,由等距网点大小的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单色连续调原稿的调幅加网复制原理,原稿亮部 底片上 网点小,周围空白面积大,显得亮暗部.大小暗,原稿,印版,2、FM网点(调频网点),调幅网点,调频网点,印刷品,由等大网点的疏密变化表现连续调原稿密度的连续变化,单色连续调原稿的调频加网复制原理,不使用周期性网点结构,不会产生龟纹。不受网角限制,支持多色印刷,再现色域更广。无需考虑网角和挂网系数,可用较低分辨率扫描图像,图像数据量大为减少。调频网点不规则分布,克服了调幅网点在50%的中间调发生阶调跳跃的不足,可得到更光洁的阶调。网点细微(10 40m),不依赖改变网点大小体现层次,能以较低分辩率输出。套印精度对色彩和清晰度的影响更小。,调频加网的优势,3.图像的清晰度,1)图像清晰度的含义,(1)图像轮廓边界的锐度:边界的虚实程度,即层次边界渐变的过渡宽度。,过渡宽度小,边界实,感觉清晰度高大,虚,差,(2)图像细微反差的清晰度:相邻两明暗层次,尤其是细小层次之间的明暗差别。,(3)图像细微层次的精细程度:层次对景物细小质点的分辨力。,分辨力高,细微层次好,清晰度高,2)影响图像清晰度的因素,(1)原稿清晰度,(2)感光材料解像力,(3)复制设备的性能,照相镜头的解像力:lines/cm 或 lines/inch扫描仪物理分辨率:dpi灰度等级:bits/pixel,(4)印刷品加网线数,一、色的基本知识人看到颜色的条件:正常视觉、光的照射视觉:光谱上波长为390nm770nm的电磁波在人眼中形成色觉,光:,射线,X射线,紫外线,红外线,无线电波,交流电,可见光,390nm,770nm,第二节 颜色再现的基本原理,青(C:Cyan),黑(K或Bk:Black),白(W:White),红(R:Red),绿(G:Green),黄(Y:Yellow),蓝(B:Blue),品(M:Magenta),印刷中的典型颜色,光的色散实验:,白光,白光,二、颜色的分类和特征1.色光三原色 一定波长的红(R)、绿(G)、蓝(B)三种光波不能再分解成其它色光;不同强度的R、G、B光可以复合成各种光谱色,称R、G、B为色光三原色。,R 700nm G 546.7nm B 435.8nm,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光同时反映于人眼,视觉会产生另一种色光的效果,这种色光混合产生综合色觉的现象称为色光加色法 或称为色光的加色混合。,2.色光加色法:,可以认为,白光是由等量R、G、B三色光合成的。,R,R+G=Y R+B=M B+G=C R+G+B=W(白),不同强度色光相加得到不同混合色光,加合方式:色光连续混合 色光混合后亮度增加应用于彩色电视、显示器,3.色料三原色 颜料和染料中的黄(Y)、品红(M)、青(C)三种颜色不能由其它颜色的颜料混合而成;而且,三种颜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后可以合成各种颜色,故称 C、M、Y 为色料三原色。,C,Y+M=R Y+C=G M+C=B C+M+Y=BK,色料减色法的呈色原理:Y+M=W-B-G=R Y+C=W-B-R=G C+M=W-R-G=BY+M+C=W-B-G-R=0(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料混合后会产生另一种颜色的色料的现象。,4.色料减色法,白光中减去某种色光得到另一种色光的效果。,黄减蓝 品减绿 青减红,加合方式:颜料混合 混合后亮度降低 应用于印刷,绘画,不同比例色料混合得到不同颜色,彩色复制就是建立在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原理基础上。,彩色,色相,亮度,饱和度,色彩的三属性,(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色彩的明暗程度),(彩度或纯度,反射或透射光接近光谱色的程度),颜色立体,非彩色 黑、白以及从黑暗到最亮的各种灰色,三、颜色的分解和合成1.颜色的分解 利用滤色片,对原稿反射或透射的色光选择性的透过或吸收的方式进行。主要用于扫描、制版等的分色。,滤色片:透过本色光,吸收其它两种原色光,滤色片,入射光,透射光,颜色分解:,原稿,青分色阳片,品红分色阳片,黄分色阳片,使原稿组合的色彩进行分解,分别制成色料三原色印版。,印刷品,对分解后的色料三原色版,用三原色油墨涂到对应颜色的印版上,再在纸张逐次叠合再现原稿色彩。,2.颜色的合成,打样,印刷品,印刷时,可以由Y、M、C三色网点通过叠印再现原稿彩色。,颜料:吸收互补色光,反射其它两种原色光,图:印刷品网点叠印 效果示意图,A.网点并列:遵循色料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红,绿,蓝,灰,A.网点并列:遵循色料减色法和加色混合原理,并列网点大小不同时,产生的颜色偏向大网点一侧。,橙红,紫红,通过网点并列可以再现各种颜色,且遵循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B.网点叠合:遵循减色混合原理,红,绿,蓝,黑,油墨吸收色光的多少与色料的浓度,透明度,墨层厚度,叠印顺序有关,所以会产生偏色。,青蓝,蓝紫,通过网点叠合可以再现各种颜色,并遵循色料的减色混合原理。,一、制版照相 把原稿上的图像拍摄到感光材料上的过程。1、照相设备及器材,制版照相机:是拍摄原稿以获取制版用底片的一种特制照相机.,作用:,第三节 制版照相工艺及电子分色加网工艺,机械结构:,种类:按结构形式分类,滤色片,机架,暗箱,操纵机构,制版照相机的辅助设备:制版镜头滤色片光源自动胶片显影机定位打孔器拷贝机密度计网屏,滤色片: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和透过的 有色光学器件.,用途:照像时加在镜头前,使一部分光通过的同时,又吸收或限制另一部分光的通过,达到选择性 的感光效果。用于进行彩稿的分色照像。,滤色片,入射光,透射光,种类:,分色滤色片 红,绿,蓝,黄,补色滤色片 黄,品,青,a.发光强度大,光效高;b.光色接近太阳光谱,传色性能好;c.光强,光谱成分稳定,照度均匀;d.冷光源;e.操作,调节,启动方便。,要求:,常用制版照像光源:,自动显影机,用途:与制版照像机,电子分色机,激光照排机 配 套使用,自动完成胶片的显影,定影,水洗 和干燥。,打孔定位系统,制版镜头,用途:使底片曝光得到原稿影像的精密光学系统。,构成:多片凹凸透镜(用特种光学玻璃制造)组合而成,要求:A.必须是消除了六种像差的复消色差镜头,B.精度高,成像清晰,分辨力高,可进行分色,网屏(网目屏,网版),用途:将连续调图像经过网屏拍摄或拷贝分解成可 印刷复制的像素(网点)的加网工具。,网屏线数:单位长度内刻画的网线数的多少。line/cm 或 line/inch,常用网线数有:24,34,40,48,53,60,70,80 l/cm,相当于 60,85,100,120,133,150,175,200 l/inch,密度计,用途:用于测量原稿,胶片,印品密度的光学仪器。透射片测量用透射密度计,反射片测量用反射密度计,拷贝机,用途:复制底片 只能用于透射原稿和底片 不能进行缩放,见光能发生变化,并经曝光和一定的化学及物理处理后能得到固定影像的材料的总称。,大体分为两类:,银盐类 感光物质为卤化银,分散于明胶水溶液中 感光速度快 主要用于照像,非银盐类.其它材料,如铬胶,重氮盐或叠氮盐 感光速度稍慢,主要用于制版,感光材料:,感光材料的结构,2.线条原稿的照相工艺,特点:直接采用预制好的干版或胶片 质量稳定,操作简便,工艺过程:,调焦:使影像大小符合尺寸要求,影像清晰,曝光:干片见光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潜像,曝光时间取决于感光度,装原稿装感光片,干片照像工艺,显影:米吐尔+对苯二酚 化学显影,发生还原反应,还原的Ag,潜像,可见影像,定影:除去残留的未感光的卤化银,形成稳定影像,水洗:除去感光液中定影液和其它残余药品成分 防止底片发黄,褪色,工艺流程:以接触网屏为例,分析原稿:清除原稿上的脏物和斑痕 确定反差和主要阶调 是否对原稿反差进行压缩或放大 高调和低调是否需要修正,安装网屏:注意网屏角度 单色稿都用 45,确定光圈和曝光时间:,根据原稿的明暗,照明情况,感光片性能决定,3.单色连续调原稿的照像工艺,曝光:分三次进行,使用中等光圈,时间最长;形成以中间调为主体的画面,基本确定了阶调再现情况。,显影,定影,水洗,照像机,晒图像版,印刷品,skull,balloon,网点负片,skull,balloon,skull,balloon,印刷机,单色印刷品的照像制版工艺,拣字,拼版,1)间接分色加网:分色和加网照像分开进行,又称“二步法”,工艺方法:,A.,原稿,分色阴图,分色阳图,加网阴图,印版,B.,原稿,分色阴图,加网阳图,加网阴图,印版,C.,原稿,分色阴图,加网阳图,印版,D.,原稿,分色阴图,分色阳图,碳素纸,印版,优点:修正机会多,制版效果易于控制缺点:操作复杂,消耗感光片多,拷贝次数多使清晰度受损,白线网屏,网屏,滤色片,4、彩色图像原稿的照相工艺,2)直接分色加网:分色和加网工序一步完成,分色同时用接触网屏将原稿阶调层次直接以网点形式记录在分色片上。亦称“直挂”或“一步法”。,优点:减少了翻拷次数,节省了材料,缩短了制版周期,提高了清晰度,工艺快速,简单,价廉。,缺点:层次再现不如间接法好,尤其暗调再现性差,还必 须制作蒙片。,原稿 分色加网阴图 阴图修正 印版 蒙片 滤色片 接触网屏原稿 分色加网阴图 加网阳图 印版 蒙片 滤色片 接触网屏,二、电子分色加网工艺 是指利用电子分色机通过电子扫描分色方式和电子加网,将彩色图像原稿分解成单色的网点阴图(CMYK)或网点阳图,并输出底片的过程。1、电子分色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1)电子分色机的结构,扫描单元(输入部分),控制单元,记录单元(输出部分),2)电子分色机的图像处理功能层次校正:可通过主层次电路和辅助层次电路实现,可对图像的各个层次进行分别校正。色彩校正:基础蒙版电路,实际上,由于工艺过程中一些不理想因素的影响使原稿在颜色分解和合成时产生颜色误差。黑版的选择和底色去除:黑版合成电路、底色去除和底色增益电路,将暗调的中性灰分解出来,生成黑版信号;并以之作为底色去除信号对暗调部位的CMY作相应的减色。细微层次强调:虚光蒙版电路,强调细微层次,提高印品清晰度。,标定:使电分机和自动胶片显影机性能匹配,测定原稿密度:分析、测定原稿反差,以决定是否 及如何进行校正(使用密度计),测定并设置缩放倍率:(使用放大率测定仪),黑白场定标:确定复制的最亮点和最暗点,确定扫描起止线:限定扫描范围 设定左上点和右下点,装稿:,2、电分机的操作过程,电分机,印刷机,拼版晒版,印刷品的电分制版工艺,BALLOON,BALLOON,BALLOON,BALLOON,BALLOON,分色片,3、电子整页拼版系统1)定义:由计算机控制的数字化图像处理装置,可按预先设计的版式,将图像和文字组成整页版面。2)组成输入部分:扫描装置、输入控制装置拼版处理部分:专用电子计算机、磁盘驱动装置、拼版显示器、超差显示器、彩色监视仪、图形数字化台输出部分:输出控制装置、电分机的记录部分 输入扫描 拼版工作站磁盘等存储装置 中央计算机 拼版、修版工作站 输出扫描 预打样装置,一、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工艺流程图像文字的输入计算机图文信息处理图文信息输出二、彩色桌面出版系统的主要结构输入设备 处理设备 输出设备文字键盘 显示屏幕 彩色打印机彩色扫描仪 主机系统 照排机(包括RIP)摄像机(工作站)软片记录仪数字照相机 各种软件 电分机记录部分电子分色机,第四节 彩色桌面出版系统,输入设备的技术性能:输入分辨率、色彩位数和扫描密度范围加工处理设备的技术性能:处理速度、处理容量、系统网络、中文环境、软件等软件:图像处理:Photoshop、Photostyler、Painter、Live Picture、PhotoImpact、PhotoDraw图形处理:Illustrator、Freehand、CorelDraw组版:Pagemaker,QuarkXPress,inDesign、方正飞腾、维思、书版输出设备的技术性能:输出分辨率、输出重复精度、输出加网结构、输出速度,DTP系统构成,平台TOPAZ扫描仪,滚筒S3300扫描仪,彩色管理系统,彩色管理系统,图形、图像处理工作站,组版工作站,RIP20190照排机,RIP50大力神照排机,服务器网络中心,DTP制版印刷工艺,DTP系统的特点:,1.设备和软件的通用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软硬件的组合 2.系统的开放性:多种输入、输出方式3.直接在显示器上进行各种处理,所见即所得4.强大的图像、图形、文字处理功能和创意制作功能5.可进行整页图文合一的组版,三、高端联网定义: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与现有的各种型号的电子分色机相连叫做高端联网。电分机承担:图像的输入输出和常规图像处理(校色、层次调整、加网等)DTP系统承担:实现文字处理和复杂的图像处理(镂空、旋转、切换、叠加等)以及整页拼版处理关键技术:速度、图文合一输出底片的方式,第五章 制版,定义:依照原稿,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加工、处理成原版,再将原版上的信息复制成印版的过程。,制版,第一节 平版制版一、平版分类1.按版材分:石版、锌版、铝版、纸基版2.按制版方式分:手描版、转印版、即涂版、预涂版、多层金属版、平凹版、蛋白版、静电版等3.按印版表面形状分:平版、平凹版、平凸版二、PS版制版工艺预涂感光版:Pre-Sensitized Plate 在铝版基上预涂了感光层干燥后售给印刷厂使用的印版。,1.PS版的特点:感光层为重氮或叠氮盐、硝基和树脂,版基为压延性良好的铝版亲水部分为阳极氧化的氧化膜,亲油部分为分辨率很高的感光树脂网点还原性和阶调再现性好晒版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方便、稳定,重氮化合物见光分解,显影溶之露出铝基 空白图文未见光,感光层不溶于稀碱 亲油印刷部分,a.阳图型PS版:P(Positive)型版,2.感光原理,重氮化合物见光交联或聚合,使见光胶层不溶,具 有亲油性 印刷部分 未见光部溶于显影液,露出版基 亲水性空白,b.阴图型PS版:N(Negative)型版,3.PS版的制版工艺过程,以阳图型PS版为例,曝光:近紫外光,烤版:耐印率提高4-5万(一般10万),上显影墨:避免存放时感光,除脏:除去空白残余胶层,水冲洗:,显影:去空白见光分解的 胶层,修补:感光液修改,上胶:保护版面,真空泵晒版机,1.多层金属版制版法由两层或三层金属组合而成的平版印刷印版。,原理: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选用亲油性不同的金属 图文:亲油性金属 Cu 空白:亲水性金属 Cr、Ni,种类:,三、其他平版的制版工艺,工艺流程:以Fe+Cu+Cr的三层金属版为例,磨版、清洁:形成砂目,镀铜、镀铬:,前处理:清洁脏污、尘埃,脱脂,去氧化膜,流布感光液:聚乙烯醇+重铬酸盐,曝光:阳图底片!,文 不见光,可显影掉白 见光硬化,上墨、上胶:保护版面,除膜:去掉空白的硬化胶层,显影:,描胶:涂盖空白硬化胶层上 的针孔、砂眼,二次曝光:增强硬化胶层抗酸性,腐蚀:使图文部分的铬被腐蚀 露出亲油的铜,工艺流程:,前腐蚀:,用聚乙烯醇和重铬酸盐为感光液,阳图底片晒版,亦称聚乙烯醇版。为增强图文部分耐印力,使图像下凹3-5微米,2.平凹版制版(阳图晒版),磨版,描胶:检查空白部分(有硬化胶),将露出的版基用胶盖住。,擦显影墨:保护基漆层不被酸性除 膜液腐蚀,并显示图文层次。,冲洗、晾干:,特点:,1)感光层:2)晒版底片:3)印刷基础:空白基础:4)耐印率(耐磨性):5)工艺繁杂,质量不易控制6)印版上图文质量较精细,聚乙烯醇和重铬酸盐,阳图底片,涂有基漆、显影墨的版基,涂有阿拉伯树胶的版基,好 3-4万张,高分子蛋白与Cr2O7(NH4)2(重铬酸铵)制成感光液、阴图底片,印刷图文以硬化的蛋白膜为基础,见光部分为印刷要素,工艺流程:,前腐蚀:酸性液,轻微腐蚀版面;除去残余泥浆和氧化层薄膜 提高比表面积和吸附力,3.蛋白版制版(阴图晒版),后腐蚀:轻微腐蚀性的胶质 彻底清除未见光胶层,防止印刷时起脏,特点:,1)感光层:2)晒版底片:3)印刷基础:空白基础:4)耐印率(耐磨性):5)操作简单成本低,不适应高速印刷,网点易扩大,阴图底片,硬化感光层,涂有脂肪性强的显影墨,涂有阿拉伯树胶的版基,低 1-2万张,蛋白和重铬酸铵,4.氧化锌纸基版:氧化锌光敏半导体材料直接涂布在纸基或塑料片基上制成的光敏版。,工艺:开机预热放原稿放光敏版充电曝光显影修版固版亲水处理 特点:制版工艺简单,速度快,耐印力5000张左右,成本低广泛用于小胶印机,5.计算机直接制作平版工艺(CTP)数字式印前电子系统(数字式版面)RIP 印版制版机显影机印版 版材种类:银盐版、热敏版、光敏版,CTP制版机按结构分类:,特点:简化了工艺,加快了制版速度,外鼓式内鼓式平台式曲面式,plate,外鼓式CTP曝光系统结构,plate,内鼓式CTP曝光系统结构,1)版材准备,裁切、清洁:研磨:木炭 使版面产生细条痕及砂 目,增

    注意事项

    本文(包装印刷概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