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

    • 资源ID:5910207       资源大小:1.45M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在_、_层次上研究物质_、_、_与_的科学。,分子,原子,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2.化学知识的发展和运用(1)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创立了_和_,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2)门捷列夫发现了_并编制出_,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3)_的提出,使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原子论,分子学说,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绿色化学”,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一般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变化,物质的变化,一般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发生改变,常伴随有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变化时有无其他物质生成,如水蒸发、蜡烛受热熔化等,如蜡烛燃烧、铁的生锈等,【思考感悟】有发光、放热等明显现象发生的一定是化学变化吗?提示:不一定。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产生气体或生成沉淀等不能用来作为我们判断变化类型的依据,关键是要看本质,即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灯泡通电发光,虽然有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没有生成新物质,故为物理变化,又如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虽没有明显的上述现象,但生成了新物质碳酸钠,属于化学变化。,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2.化学学习的特点(1)关注物质的性质。(2)关注物质的变化。(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_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_、_、_、_、密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3.注意: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需要注明条件。,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颜色,状态,气味,化学变化,硬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1)取用规则。三不原则不能_直接接触药品;不能_闻药品的气味;不得_任何药品的味道。,用手,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尝,节约原则未说明药品的用量时,液体取_,固体取的量为_。防污染原则剩余药品不能_,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_中。(2)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块状药品:将容器横放,用_夹取块状药品放在_,再将容器_,使药品缓缓滑到容器底。粉末状药品:首先用药匙或_取出,将试管_后,把药品送到试管_,然后将试管_。,1 mL2 mL,盖满试管底部,放回原瓶,指定容器,镊子,容器口,慢慢竖起,纸槽,倾斜,底部,直立起来,(3)液体药品的量取。取较多量液体时直接倾倒,细口瓶,手心,紧挨,倾斜,倒放,取少量液体时直接滴加,胶头滴管,用清水清洗,伸入容器中,【思考感悟】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或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提示:可以通过画简图的形式进行判断,如图所示。俯视时读数偏高,仰视时读数偏低。,2.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45,1/3,中上部,外焰,灯帽,2/3,3.连接仪器装置(1)连接玻璃管与橡胶塞和胶皮管。把玻璃管分别插入橡胶塞、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_,然后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2)在容器口塞橡胶塞。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_。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_。,用水润湿,容器口,压破容器,(3)装置气密性检查。单孔装置(如图),a.先_,b.双手紧握试管,观察现象。若导管口有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导管放入水中,气泡产生,双孔装置(如图),a._;b._;c.双手紧握锥形瓶,观察,若导管口有_,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放入水中,气泡产生,4.玻璃仪器的洗涤(1)普通洗涤(以试管为例)。用水洗涤,内壁有不易洗掉的物质用试管刷刷洗。(2)难溶物洗涤。用_洗去油脂;用_洗去难溶性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最后用水冲洗干净。(3)洗净的标准。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也不_。,热的纯碱溶液或去污粉,稀盐酸,聚成水滴,成股流下,【甄别判断】1.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提示: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等不需要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有的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等需要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2.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为避免药品滴到试管外,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滴液。()提示: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会污染试剂,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滴加液体。,3.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为避免液体溅出伤人,将试管直立加热。()提示: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45角,为避免液体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4.40 mL 液体,可以用10 mL的量筒量取4次,这样可以更准确。()提示:选择量筒的量程应该本着量取液体的体积与量筒的量程接近的原则,即量取40 mL的液体应该选择 50 mL的量筒,量取的次数越多误差越大。,一、理解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1.常见误区误区1:有变色、发光、放热、气体或沉淀现象发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变化时有无新物质生成,而变色、发光、放热、生成气体或沉淀等往往是化学变化中产生的现象,在变化类型的判断时,仅起到辅助判断作用。,误区2:物质的性质需要在变化中体现,因而物质的变化即是物质的性质。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描述时,常用“可以”、“会”、“易”、“具有”等关键词;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如“铁丝生锈”、“铁丝易生锈”,其中前者为变化,后者为性质。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反映性质,两者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性质 变化。,决定反映,2.注意事项(1)不能把现象描述为结论。现象是物质变化时伴随产生的,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现象为“生成黑色固体”,不能将现象叙述为实验结论,如“生成四氧化三铁”。(2)状态变化不包括生成气体或沉淀。物质的状态变化一般属于物理变化,而生成气体或沉淀的变化一般是由于化学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典例1】亚硝酸钠的外观与食盐极为相似,容易被误用导致中毒。发生亚硝酸盐中毒时,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小华为了解亚硝酸钠特从网上查到了如下的资料:A.亚硝酸钠是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味道都与食盐相似;B.加热到271 时,亚硝酸钠变成液体;C.亚硝酸钠能从空气中吸收氧逐渐转化为硝酸钠;D.亚硝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根据上面的描述请你帮小华进行整理(用A、B、C、D填空):(1)物理变化_(2)化学变化_(3)物理性质_(4)化学性质_,【易错提醒】1.根据有无关键词判断描述的是物质的性质还是物质的变化。2.根据有无新物质产生判断变化种类,根据是否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判断性质的种类。,【我的收获】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所以表现出来的“能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亚硝酸钠的熔化和与稀盐酸反应,描述了变化的过程,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熔化成液态,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答案:(1)B(2)D(3)A(4)C,二、化学实验操作中意外事故及处理方法,【典例2】(湛江中考)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A.烧碱溶液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浓硫酸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易错提醒】1.酸、碱溶液溅到皮肤上或衣服上的处理原则是:先用水洗后中和;2.酸、碱溅到眼睛中,切忌用手揉搓防止灼伤面积扩大。,【我的答案】选A。本题考查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烧碱溶液洒在实验台上,应该用大量的水冲洗,由于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故不能用浓硫酸冲洗,A错误;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B正确;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应用抹布扑盖,操作正确,C正确;如果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冲洗,D正确。,【变式备选】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选B。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试剂;稀释浓硫酸时若将水倒入浓硫酸,容易导致酸液溅出,发生危险,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用嘴吹容易点燃灯内酒精引发火灾。,三、运用实验探究来解决化学问题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1.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1)提出问题。(2)猜想与假设。(3)设计实验。(4)实验探究。,(5)收集与整理证据。(6)解释与结论。(7)反思与评价。(8)表达与交流。,2.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通过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得到的实验现象。可以根据时间段把观察分为三个阶段: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1)变化前关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2)变化过程中关注物质的变化。如是否有发光、放热、颜色改变、产生气体或沉淀等现象。(3)变化后关注对于生成物的描述。如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以及检验生成物所得的现象等。(4)对物质在变化前、中、后的现象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描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完成实验报告。,【典例3】安徽中考)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焰,蜡烛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_(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查阅资料】,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_(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_(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往往会产生火焰,其原因可能是_。,【易错提醒】1.由金属管导出的物质能被点燃,可以判断出蜡烛火焰上燃烧物质的状态。2.由气体燃烧产生火焰,及表格中石蜡的沸点和燃烧时的温度可知,能否产生火焰与燃烧时能否变成气体有关。,【我的收获】火焰是气体物质燃烧时产生的,蜡烛燃烧时内焰产生的物质能用金属导管导出,说明内焰产生气体。钠的沸点是883,比较低,能产生火焰。木炭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继续燃烧产生火焰。答案:(1)3Fe+2O2 Fe3O4(2)气态(3)沸点有(4)木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等可燃性气体继续燃烧产生了火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互动探究】你能分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火焰的原因吗?提示:因为铁丝的沸点是2 750,而铁丝燃烧时的温度是1 800,在燃烧时铁丝变成液体而不是气体,所以不会产生火焰。,物质的变化与性质【高频考点】物质变化类型的判断;物质性质类型的判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对物质性质与变化描述的正误判断等,1.(湛江中考)下列关于SO2的自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S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SO2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属于化学性质,A错误;SO2使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SO2与水反应生成了酸,属于化学性质,B错误;SO2形成酸雨是SO2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经过一系列反应后形成的,属于化学性质,C错误;SO2的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正确。,2.(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解析】选C。本题考查变化类型的判断,关键是看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火箭发射、节日烟火都涉及燃料的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葡萄酿酒的过程中,也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3.(雅安中考)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燃料 燃烧产物 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解析】选B。本题考查变化类型的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有:(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及两者的本质区别: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正确解读题中信息,明确题中变化是否生成了新物质。题中将燃料燃烧变成燃烧产物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而将燃烧产物通过步骤(2)变成燃料的过程中也生成了新物质,故两个转化过程均为化学变化。,4.(南充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关系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的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脱色、除异味C.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可用于焊接金属作保护气D.铝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在铁栏杆的表面涂铝粉防止生锈,【解析】选D。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铝粉可做防锈漆是利用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对铁制品起了保护作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高频考点】根据图示判断基本操作的正误;错误操作造成的危害及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法;基本操作中仪器的选择等,5.(苏州中考)下列与试管有关的操作或装置(试剂和酒精灯省略)的图示正确的是(),【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的正确性。A项中,振荡液体时,不能上下振荡,这样很容易把液体洒出来。B项中,振荡液体时左右振荡,这样不易把液体洒出来。C项中,加热固体时,铁夹应当夹在试管中上部或者离管口三分之一处。D项中,加热固体时,铁夹的旋钮应当朝上,便于操作,且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选B。,6.(南京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正误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操作的关键。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称量固体应左物右码;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的正上方。,7.(南充中考)某同学测定的下列数据中,不合理的是()A.用10 mL量筒量取7.5 mL水B.用pH试纸测得某地水的pH为5.2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物质样品的质量为16.7 gD.测得某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90.5%【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数据问题。解答此类问题应明确以下几点:10 mL量筒与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pH试纸只能测到整数值。,8.(扬州中考)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错误的是()A.烧杯用于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B.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C.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用途的正误,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常见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以防温度计玻璃泡被碰坏。,实验探究【高频考点】科学探究基本环节的判断;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法判断等,9.(淄博中考)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解析】选B。“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这属于设计实验环节。,10.(广州中考)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探究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关键是要理解对比实验中的控制变量。A中,研究温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对比实验中除了温度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选项中,盐酸的质量分数也不同,故A不合题意;B项,这两个对比实验中石蕊溶液都变红有可能是CO2使石蕊溶液变色,无法确定CO2与水发生反应;C项,实验中有气体生成,中无现象,中除了加入的液体不同外,其他都相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D项验证O2对燃烧条件的影响,因此实验中除O2外其余条件应相同,而实验和中,一个为热水、一个为冷水,无法达到实验目的。,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