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ppt

    • 资源ID:5898375       资源大小:1.25MB        全文页数:9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微观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ppt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本章主要内容,效用论概述消费者偏好预算约束消费者选择显示性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3.1效用论概述,一、效用 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到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二、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对这种满意程度的度量,就出现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的概念。1、基数:1,2,3.。2、序数:第一,第二,第三。,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3.1 效用论概述,三、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可以具体衡量,衡量的单位是“效用单位”。2、序数效用论:效用类似香、臭、美、丑那样的概念,其大小无法衡量,只能通过排序或分等级来比较。基数效用论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来分析消费者行为,继而推出需求曲线 序数效用论用无差异曲线来研究消费者行为,继而推出需求曲线。,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3.1 效用论概述,四、基数效用论和边际效用分析概述 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期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表1 某商品的效用表=2,3.1 效用论概述,五、消费者均衡 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已知情况下,消费者花在所购买的各种商品上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3.1 效用论概述,基数效用论认为:随着某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增多,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相应地,在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情况下,消费者购买该商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也越来越低。基数效用论者运用边际效用递减的假定以及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推导了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解释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并且说明了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3.2 消费者偏好,两个案例说明了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性:哈根-达斯冰琪琳的上市食物券法案,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3.2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包括三个步骤:1)消费者偏好:即说明人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更喜欢某一种商品。2)消费者预算约束:消费者有限的收入制约了他们的消费。3)消费者选择:消费者将选择何种商品组合以实现满足的最大化。,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0,3.2 消费者偏好,一个市场篮子(market basket)是一种商品或多种商品的组合。,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1,市场篮子,3.2 消费者偏好,A2030B1050D4020E3040G1020H1040,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2,市场篮子 食品数量 衣服数量,3.2 消费者偏好,三个基本的假定 1)偏好是完全的。2)偏好是可传递的。3)消费者通常认为商品是“多多益善”。,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3,一些基本假定,3.2 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s)表示能够给一个人同等程度满足的所有的商品组合。在本章,我们讨论的是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4,无差异曲线,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5,食品,10,20,30,40,10,20,30,40,衣服,50,3.2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6,食品,10,20,30,40,10,20,30,40,衣服,50,3.2 消费者偏好,每一条无差异曲线的特点: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往下倾斜,即其斜率是负值。(如果无差异曲线是向上倾斜的,那么,就会破坏商品是“多多益善”这个假设前提。)2、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7,3.2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图(indifference map)是一系列的无差异曲线,它们描绘了一个消费者对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偏好。每一条无差异曲线都是那些对消费者而言无差异的市场篮子的集合。,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8,无差异曲线图,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19,食品,衣服,3.2 消费者偏好,无差异曲线特点:离原点越远,效用越高 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如果无差异曲线相交,就会违背商品是“多多益善”这一原则。,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0,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1,食品,衣服,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2,食品,衣服,2,3,4,5,1,2,4,6,8,10,12,14,16,思考:这种情况是否也会出现在相反的情形中。,3.2 消费者偏好,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MRS)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例如,食品F对衣服C的MRS就是指一个人为了获得额外一单位的F而愿意放弃的C的数量。在本书中,通常是用放弃纵轴上的商品以获得横轴上的商品来表示MRS。它用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来衡量。,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3,边际替代率,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4,食品,衣服,2,3,4,5,1,2,4,6,8,10,12,14,16,A,B,D,E,G,-6,1,1,1,1,-4,-2,-1,MRS=6,MRS=2,3.2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偏好的第四个假设前提:沿着无差异曲线向下移动,边际替代率递减。,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5,边际替代率,3.2 消费者偏好,随着商品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为获得更多的一单位的该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越来越少,即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是凸的。消费者通常喜欢一个平衡的市场篮子,不是只有一种商品,而没有其他商品的市场篮子。,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6,边际替代率,3.2 消费者偏好,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如果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常数,那么,这两种商品就是完全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的无差异曲线是直角的,那么,这两种商品是完全互补品。,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7,边际替代率,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8,橙汁,苹果汁,2,3,4,1,1,2,3,4,0,完全替代品,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29,右鞋,左鞋,2,3,4,1,1,2,3,4,0,完全互补品,3.2 消费者偏好,汽车公司的经理通常要决定何时推出新型汽车,以及投资多少钱用于汽车的重新设计。,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0,例3.1设计新的汽车,3.2 消费者偏好,对消费者偏好进行分析或许有助于决定何时,以及是否应该对汽车的款式进行改变,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1,例3.1设计新的汽车),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2,款式,性能,第一种消费者偏好:高的MRS,3.2 消费者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3,款式,性能,第二种消费者偏好:低的MRS,3.2 预算约束,偏好并不能完全说明消费者的行为。考虑到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各种商品与服务的价格,预算约束(Budget constraints)将会限制个人的消费能力。,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4,3.2 预算约束,预算线预算线(budget line)代表了花在两种商品上的总支出等于收入情况下,该消费者所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5,3.2 预算约束,预算线假设购买的衣服数量为C,购买的食品数量为F。食品价格=Pf;衣服价格=Pc因此,Pf F是花在食品上的总支出,而Pc C是花在衣服上的总支出。,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6,3.2 预算约束,预算线可以写为:,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7,3.2 预算约束,A040$80B2030$80D4020$80E6010$80G800$80,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8,市场篮子仪器(F)衣服(C)总支出Pf=($1)Pc=($2)PfF+PcC=I,3.2 预算约束,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39,(I/PC)=40,食品,40,60,80=(I/PF),20,10,20,30,0,衣服,Pc=$2 Pf=$1 I=$80,3.2 预算约束,预算线当消费者沿着预算线移动时,总是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而同时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因此,点在预算线上的移动表示收入在不同商品上的分配发生变化。预算线的斜率运用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来表示。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相反数。,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0,3.2 预算约束,预算线纵轴的截距为(I/PC),这表示在收入为I的前提下所能购买到的C的最大数量。预算线横轴的截距为(I/PF),这表示在收入为I的前提下所能购买到的F的最大数量。,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1,3.2 预算约束,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收入变动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增加会导致预算线平行向右移动。同样地,在商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收入减少会导致预算线平行向左移动。,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2,3.2 预算约束,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3,食品,衣服,80,120,160,40,20,40,60,80,0,3.2 预算约束,价格变化的影响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则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为轴心,向内旋转。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则预算线以另一种商品的截距为轴心,向外旋转。,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4,3.2 预算约束,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5,食品,衣服,80,120,160,40,40,如果食品的价格上涨到2美元,预算线L1将向内旋转到L3。,L3,(PF=2),3.2 预算约束,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变化,但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不变,则预算线的斜率不变,因此预算线将发生平行的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商品价格上涨,预算线向左平行移动;如果商品价格下跌,预算线向右平行移动。,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6,3.3 消费者选择,在有限的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将选择使其满足最大化的商品组合。要使市场篮子最大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市场篮子必须位于预算线上;2)商品组合必须最受消费者的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7,3.3 消费者选择,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8,食品,衣服,40,80,20,20,30,40,0,B,U3,D,A,3.3 消费者选择,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49,预算线的斜率为:,3.3 消费者选择,因此,实现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条件是:,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0,3.3 消费者选择,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1,Pc=$2 Pf=$1 I=$80,A,在A点,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在有限的预算约束下,无法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在A点:MRS=Pf/Pc=0.5,食品,衣服,40,80,20,20,30,40,0,3.3 消费者选择,假设有两组消费者,他们想花1000美元用于汽车的款式和性能,但每组有不同的偏好。只要知道每一组的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切点,汽车公司就可以制定相关的生产与营销计划。,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2,例3.2 设计新的汽车,设计新的汽车,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3,款式,性能,$10,000,$10,000,$3,000,$7,000,设计新的汽车,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4,款式,$10,000,$10,000,性能,3.3 消费者选择,当一个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极端性,即只购买某一种商品,而不购买其他商品时,就出现了一个拐角解(corner solution)。当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在所有消费水平下都大于价格之比时,一个拐角解便出现了。当一个拐角解出现时,MRS不等于PA/PB。,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5,一个拐角解,拐角解,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6,食品,衣服,B,A,3.3 消费者选择,拐角解在B点,食品对衣服的边际替代率大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即PF/PC。这意味着,如果可能的话,消费者将放弃更多的衣服以换取食品。然而,消费者已经没有更多的衣服来换取食品了。事实上,如果MRS大于的话,衣服价格的小幅下降并不会改变消费者的选择,除非衣服的价格有足够大幅度的下降。,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7,3.3 消费者选择,父母要求,大学信托基金只能用于教育之需。如果这些钱能够用于购买其他商品,那么,简的消费偏好就会发生改变。,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8,例3.4 大学信托基金,3.3 消费者选择,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59,教育,其他消费,大学信托基金,信托基金使得预算线向右移动B:信托基金要求全部用于教育时的消费点,3.4 显示性偏好,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消费者在各种价格和收入变动时所做出的消费选择的信息,那么,我们就能够确定消费者的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0,显示性偏好两条预算线,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1,D,l1,A,I1:如果消费者选择A而不是B,则 A比B更受偏好l2:如果消费者选择B而不是A,则 B比A更受偏好,食品,衣服,显示性偏好两条预算线,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2,食品,衣服,显示性偏好四条预算线,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3,食品,衣服,例3.5 对娱乐的显示性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4,锻炼量,其他娱乐,0,25,50,75,20,40,60,80,100,基本情况罗伯特的娱乐支出预算=$100/wk健身的价格=$4/hr/week在U1 和 I1的约束下,罗伯特选择A点消费。,俱乐部的利润会因此提高吗?,3.5 效用的概念,效用效用(Utility):效用是代表消费者从一个特定的市场篮子中获得的满足程度,它用一个数值来表示。如果买三本书比买一件衬衫使一个人更高兴的话,那么,这三本书比衬衫带来更多的效用。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能够提供与无差异曲线图形相同的、有关偏好的信息,根据满足程度来排列消费者的选择。不同的是,无差异曲线只能说明对两种商品组合的满足程度,而效用函数则可以用于表示三种或三种以上商品组合的满足程度。,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5,3.5 效用的概念,序数效用与基数效用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 Function):根据各个市场篮子的偏好程度,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但是,它只是表示某一市场篮子优于另一个市场篮子,至于优多少没有确切地表现出来。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Function):基数效用可以用效用函数来表示,它可以说明一个市场篮子优于另一个市场篮子的程度。,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6,3.5 效用的概念,在大多数的时候,效用的实际数量(即基数效用)并不重要,我们关心的是序数效用,而不是基数效用。因此,序数排列就足以解释大多数个人是如何进行选择的。,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7,3.5 效用的概念,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8,食品,10,15,5,5,10,15,0,衣服,效用函数与无差异曲线,3.5 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measures 用于衡量从消费一单位额外的商品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程度。,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69,边际效用,3.5 边际效用,例如:消费食物的数量从0增加到1所获得的边际效用可能为9。如果从1增加到2,边际效用可能是7。如果从2增加到3,边际效用可能是5。结论:边际效用递减,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0,边际效用,3.5 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递减原则(principl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意味着,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越来越多,那么,额外数量的消费给效用带来的增加程度也越来越小。,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1,边际效用递减,3.5 效用的概念,边际效用与无差异曲线当消费点沿着无差异曲线移动时,多消费一单位商品所带来的效用的增加,与少消费一单位的另一种商品而产生的效用的减少,两者必定持平。因此,,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2,3.5 效用的概念,上面的公式经整理得:进一步,,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3,3.5 效用的概念,消费者满足最大化的约束条件是:,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4,由于MRS等于F与C的边际效用之比,因此,3.5 效用的概念,进一步整理得:这意味着,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每一美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消费者就实现了效用最大化。这就是相等边际原则(equal marginal principle)。,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5,3.5 效用的概念,这一例子讨论汽油的非价格定量配给制度对消费者效用所产生的影响。,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6,例3.6 汽油定量配给,3.5 效用的概念,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7,汽油,花在其他商品上的支出,20,000,3.6 生活成本指数,CPI是每年由美国劳工统计局将今年消费者消费的典型商品和劳务集合的成本与一个基年成本相比所得的比值。CPI真的能精确地反映退休者的生活成本吗?将CPI作为政府制定其他方案、私人企业养老金以及其他私人工资协议所依据的生活成本指数是否合适?,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8,3.6 生活成本指数,例子两姐妹,兰切儿和莎拉,她们的偏好相同。莎拉1987年开始读大学,父母给她的每季度生活费用为500美元。1997年,兰切儿上大学,父母承诺给她的生活费将保证她可以获得与姐姐一样的购买力。,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79,3.6 生活成本指数,书的价格 20美元/书 100美元/书书籍数量156食物价格2.00/磅2.20/磅食物数量100300总支出500美元1,260美元,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0,1987(莎拉)1997(兰切儿),3.6 生活成本指数,因此,理想的生活成本补贴应该是760美元。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是1,260/500=2.52 或252。这意味从1987-1997年,生活成本提高了152%。,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1,3.6 生活成本指数,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2,食物,书籍,450,25,20,15,10,5,0,600,50,100,200,250,300,350,400,550,500,3.6 生活成本指数,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是指能够达到一个特定的、相等的效用水平(U1)的当期(1997年)价格与基期(1987)价格的比值。但是,计算理想生活成本指数所需要的信息非常庞大包括价格和支出,而且还要知道消费者的个人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3,3.6 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Laspeyres index)一个人以现期价格购买一个基期选定的商品劳务组合所需的货币数除以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所需要的货币数的比值。,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4,拉氏指数,3.6 生活成本指数,根据拉氏物价指数,那么,兰切儿的生活成本就是(100 x 2.20+15 x$100)=1760 拉氏物价指数=1760/500=3.44,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5,3.6 生活成本指数,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6,l2,运用拉氏物价指数,预算线就从 I2 上涨至 I3。,l3,B,食物,书籍,450,25,20,15,10,5,0,600,50,100,200,250,300,350,400,550,500,C,3.6 生活成本指数,拉氏物价指数要高于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并且,这一结论普遍成立,尤其适用于CPI。这是因为,拉氏物价指数假定消费者在价格改变时不改变他们的消费习惯。事实上,消费者通过改变消费习惯,即多购买那些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少购买那些变得相对更贵的商品,而不必消费与价格改变之前的相同的商品组合就能够达到相同的效用水平。这一结论意味着,用CPI来调整退休保险金会导致对绝大多数领取者的超额补贴,这就相对地增加政府的开支。,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7,3.6 生活成本指数,派氏指数(Paasche Index)一个人以现期价格购买一个现期选定的商品和劳务组合所需的货币数除以以基期价格购买同一组合所需要的货币数。,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8,3.6 生活成本指数,假设PFt和PCt 代表F和C的现期价格PFb 和PCb 代表F和C的基期价格Ft 和Ct 代表现期选择的商品数量 Fb 和Cb 代表基期选择的商品数量,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89,比较两种指数,3.6 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的比较:,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0,3.6 生活成本指数,莎拉(1997)购买基期商品组合的现期价格为$1,720(100 lbs x$2.20/lb+15 books x$100/book)购买基期商品组合的基期价格为$500(100 lbs x$2.00/lb+15 books x$20/book)拉氏指数=1720/500=3.44,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1,比较两种指数,3.6 生活成本指数,购买现期商品组合的现期价格为$1,260(300 lbs x$2.20/lb+6 books x$100/book)购买现期商品组合的基期价格为$720(300 lbs x$2/lb+6 books x$20/book)派氏指数=1260/720=1.75,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2,本章小结,消费者通过购买某一商品和劳务的组合以实现满足最大化,其行为是合理的。消费者的选择包括两个部分:消费者偏好和预算约束。消费者通过比较市场篮子和一大堆商品进行选择。,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3,本章小结,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并且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无差异曲线图形可以完整地表示消费者的偏好。F对C的边际替代率是一个人为获得额外一单位的F而愿意放弃的最高数量的C。,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4,本章小结,预算线代表了消费者用其所有收入购买的商品组合。消费者满足的最大化受制于预算线。显示性偏好理论表明,如何利用消费者在价格和收入变动时作出的选择来确定他们的偏好。,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5,本章小结,既可以用无差异曲线,也可以用效用函数的方法来描述消费者理论。运用效用函数,可以确定,当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时,效用实现最大化。理想的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与派氏指数。,Chapter 3:Consumer Behavior,Slide 96,第三章结束,消费者行为,

    注意事项

    本文(《微观经济学》第3章消费者行为.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