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邓子基财政学119章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ppt

    • 资源ID:5896930       资源大小:4.03MB        全文页数:82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邓子基财政学119章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ppt

    第一章 什么是财政?,2,本章提要,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第二节 财政的要素与本质第三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3,引言,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4,第一节 财政的起源与发展,一、财政的起源二、财政的发展三、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形成和发展,5,一、财政的起源,财政是一个古老的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继而伴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6,二、财政的发展,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社会主义国家财政,7,奴隶制国家财政奴隶制国家财政是奴隶制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压迫和剥削奴隶及其他劳动者的一种手段,它反映着奴隶制国家与奴隶和其他劳动者之间的对抗性分配关系。奴隶制国家财政的分配主要采用实物形式。,8,封建制国家财政是封建主阶级维持其统治、压迫和剥削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反映着封建国家与农奴及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封建制国家财政分配采取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在封建社会时期产生了一些在现代社会具有很大重要性的财政范畴,如公债、国家预算。在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中,国家财政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9,资本主义国家财政资本主义财政就其本质来说是资产阶级维持其统治,剥削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反映着资本主义国家与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人民之间的对抗性分配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具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因而财政分配采用的是价值形式。,10,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财政是实现国家职能,巩固人民政权,发展与调控经济,满足公共需要与发展国有资产(本)需要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财政将经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和发展,但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不再有剥削内容与对抗性矛盾,它始终反映着社会主义国家与广大劳动人民之间根本利益一致的分配关系。,11,不同社会制度下的财政,都是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国家为实现其职能的公共需要,依据其权力而进行的一种社会产品的分配活动;其所反映的财政分配关系是各自社会总的社会产品分配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级开始消亡,国家开始消亡,作为国家作用于社会产品分配而直接引起的这一经济范畴财政也开始消亡。,12,三、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形成和发展,新民主主义财政 社会主义财政(19561978年)社会主义财政(1978年后),13,新民主主义财政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前身,其基本特征:新民主主义财政是战时财政。新民主主义财政的经济基础主要是个体农民和私人资本主义等私有制经济。新民主主义财政的管理是分散的,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14,新民主主义财政(续)它又与社会主义国家财政有着密切的联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建立做了充分的准备。从财政同政权的关系看从财政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看从财政收入来源和支出用途所反映的分配关系看从财政工作的实践经验、指导思想与方针政策看,15,社会主义财政(19561978)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现代工业化体系,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我国的财政也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此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财政几乎是建立在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上的。,16,社会主义财政(1978年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国家财政除继续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个体经济发生分配关系外,还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等新的经济成分发生分配关系。我国财政收入中来自各经济成份的交款比重发生了变化,来自国有经济的交款比重有所下降,但仍占主导地位。,17,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同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以及同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改革、演化进程相一致的。,18,第二节 财政的要素与本质,一、财政要素二、财政的本质,19,一、财政要素,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一种活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家的财政活动表现为政府的一系列收支活动。,20,财政参与一部分社会总产品的分配过程主要由四个要素组成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政府)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财政分配的形式既有实物和力役形式,也有价值形式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21,二、财政的本质,财政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这就是财政的本质。财政关系包含着两方面的基本分配关系 在经济系统中,个人、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其主要是个人与国家之间、企业与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在国家机构系统内部,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其主要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22,第三节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一、财政与经济诸环节的关系二、财政与经济机制,23,一、财政与经济诸环节的关系,财政与经济诸环节的关系财政与生产的关系财政与交换的关系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 财政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关系,24,财政与生产的关系生产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生产。生产决定财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生产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决定着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生产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的规模和结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质。社会经济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结构。,25,财政与生产的关系(续)财政对生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财政分配的规模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发展速度。财政分配结构制约着生产结构。财政作为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分配,它直接影响着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26,财政与交换的关系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性的表现财政分配与交换分属于社会再生产的两个不同环节,财政分配解决的是价值的运动问题,交换解决的使用价值的运动问题,他们是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都具有自身的独立性。,27,财政与交换的关系(续)统一性的表现合理的财政分配是交换顺利实现的基本前提。交换的顺利进行是实现财政分配的基本条件。一定的交换形式直接决定着分配形式,其中包括财政分配的形式。,28,财政分配与消费的关系财政分配与消费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消费是财政分配的最终目的。通过作用于生产和流通,财政分配与消费相互影响。财政分配制约消费。,29,财政与其他分配范畴的关系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关系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的关系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财政分配与企业财务分配的关系,30,财政分配与工资分配的关系从工资分配对财政分配的影响看,工资分配数量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财政分配规模的变化。从财政分配对工资分配的影响上看,由于工资的增加会引起财政的减收增支,因而工资分配要受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31,财政分配与价格分配的关系从价格分配对财政分配的影响上看,由于财政分配建立在一定的价格水平基础上,因此,价格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财政分配的变化。从财政分配对价格分配的制约上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财政分配对价格分配具有财力制约作用。合理的财政分配是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32,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信贷分配对财政分配的影响信贷是整个社会资金运动的总枢纽,国家财政资金的运动也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来进行的。银行信贷活跃,资金使用合理,就能促进企业生产发展,扩大商品流通,从而为财政收入的增长开辟财源。银行作为企业,每年向国家上交一定数量的纯收入。因此,银行存贷利差的大小决定银行收益数量,从而直接影响财政收入。银行贷款利率水平会影响贷款企业的纯收入,从而间接影响财政收入。银行信贷收支平衡或出现顺差,就可向财政提供借款或购买财政债券,从而帮助实现财政收支平衡。,33,财政分配与信贷分配的关系(续)财政分配对信贷分配的影响财政性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财政分配的规模制约着财政性存款的数量,从而制约着信贷分配的规模。银行利率的变化,会引起企业利润的变化,进而影响财政收入。所以,银行利率的变动要受到财政承受能力的制约。财政收支平衡和信贷收支平衡是相互影响的。,34,财政分配与企业财务分配的关系企业财务分配对财政分配的影响企业财务分配是否正确,影响着财政收入。企业对应上交的流转税、所得税以及国有企业上交利润的数额的正确财务核算和及时解缴,是国家财政收入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财政支出适时安排的保证。,35,财政分配与企业财务分配的关系(续)财政分配对企业财务分配的制约作用国家财政通过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成本开支范围,并对企业财务进行的成本核算和初次分配进行监督,防止企业以乱摊成本,虚列开支等多种形式挤占国家财政收入,确保财政收入的正确可靠。财政分配制约企业纯收入的分配。,36,二、财政与经济机制,财政是经济机体内一个有机构成要素,它与不同的经济机制相适应,在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财政与计划机制财政与市场机制,37,财政与计划机制与计划经济机制相适应,财政表现出如下特征:财权财力的高度集中性。财政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承担者。对经济运行调控的直接性。,38,财政与市场机制财政与微观经济运行在市场经济中,财政已不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承担者,它主要是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起着直接将原先由市场支配的部分社会资源和要素转而配置于非市场的公共产品的领域,并进而间接影响和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资源的配置状况。财政与宏观经济运行财政作为政府手中直接掌握的一种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必然要通过其政策措施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起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作用。财政主要采取以间接性为主,直接性与间接性相结合的调控方式。,39,本章小结,财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了剩余产品,产生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继而伴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财政模式(类型)的沿革与社会形态的演变相一致,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存在着奴隶制国家财政、封建制国家财政、资本主义国家财政和社会主义国家财政。,40,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的形成和发展是同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以及同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改革、演化进程相一致的。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凭借公共权力直接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的活动。在现代社会中,财政分配以价值形式为主。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政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41,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形式,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经济诸环节以及其他分配范畴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财政是经济机体内一个有机构成要素,它与不同的经济机制相适应,在不同的经济运行模式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章 财政模式与职能,43,本章提要,第一节 双重结构财政第二节 财政职能,44,引言,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实现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这客观上要求我国的财政模式、职能和作用的内涵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更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45,第一节 双重结构财政,一、公共财政二、国有资本财政三、双重结构财政,46,一、公共财政,财政模式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界定财政的活动范围或领域而确立的某种形式、标准。两种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财政行为,即为满足国家行使政治权力需要的财政分配行为公共财政和行使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的财政分配行为国有资本财政将并存于国家财政这一统一体内部,这便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模式双重结构财政。,47,公共财政的定义公共财政,指的是国家(政府)以公共权力行使者身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它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48,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 公共财政是非盈利性的财政 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49,二、国有资本财政,国有经济的定义一般指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二者统称为国有企业)及其所支配的国有资产,通常还包括国有参股(但不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以是否追求盈利为标准,国有经济的分类非盈利性国有经济盈利性国有经济,50,非盈利性国有经济就市场竞争的特征来看,非盈利性国有经济往往处于垄断状态。从经营目的来看,一是政府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二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最大限度地改善公共设施,增进社会福利;三是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在这类经济活动中,国家事实上依然扮演着弥补市场失灵,为社会公众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的角色,而财政介入非盈利国有经济的行为则应当归属于公共财政的范畴。,51,盈利性国有经济 盈利性国有经济处于市场竞争的领域之中。这一类国有企业经营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盈利,因而往往把竞争能力、经营效率放在第一位,而不承担其他社会目标。盈利性国有经济之所以存在,主要是作为其所有者的国家出于对这类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的要求来考虑的。盈利性国有经济也叫国有资本,以便同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民间资本(或私人资本)这一范畴相对应。,52,国有资本财政的定义国有资本财政,就是指国家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进行价值管理和收益分配而形成的政府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53,国有资本财政的内涵它的活动主体是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者和支配者的政府。它的活动依据是政府所具有的国有资本所有权,这使得它并不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而只为自身的保值增值服务。国有资本财政具有宏观经营性,即它以国有资本的宏观经营为财政活动目的,代表国家以资本所有者的身份,从价值形态上对国有资本和资源进行宏观管理和经营。国有资本财政具有强制性和回报性。,54,三、双重结构财政,双重结构财政的实践根源在市场经济决定的政企分离、政资分开和资企分开的状况下,财政作为政府的分配行为,在客观上表现为以政治权力行使者的身份,为满足公共需要进行分配而形成公共财政;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进行价值管理和收益分配而形成国有资本财政。,55,双重结构财政的理论根源 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财政理论。图2-1:西方市场经济市场有效和市场失灵两大部分的相互关系图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56,西方市场经济,图2-1 西方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5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图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运行状态,58,处于非市场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一致之处;处于市场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差异之处。西方所体现的只有非市场性这一种经济关系,其存在的只是公共财政;而我国财政所体现的则是非市场性和市场性两种经济关系,其形成的是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并存的双重结构。因此,双重结构财政是由我国特定的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所根本决定的。,59,第二节 财政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三、调控经济职能四、监督管理职能,60,一、资源配置职能,财政职能指财政活动所具有的客观功能。在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通过政府和公共财政的介入,确保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性,构成了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首要职能。,61,公共财政在处理分配关系和经济效率问题时具体介入的范围和内容 国防维持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建造公共工程干预外部效应行为介入自然垄断行业干预其他市场失效问题,62,国有资本财政客观上也在社会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发挥其作用。只要严格遵循市场准则,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资本财政尽管是政府将其行为延伸至市场有效领域的表现,但仍不至于对市场经济的效率造成损害;相反,由于国有资本运营和国有资本财政是以谋求市场的长期盈利性作为其活动的立足点的,因而还可能有助于经济效率的实现和改善。,63,二、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本质的集中反映,也是财政存在的直接动因,是财政固有的基本功能。它包括:集中组织收入(聚财)功能公平分配收入功能,64,集中组织收入(聚财)功能指财政为实现国家职能,参与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或GDP)的分配而形成收入的功能。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财政最基本的功能。如果没有这一功能,财政就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及其基础。没有集中组织的收入(聚财),就不能集中安排支出,就难以发挥财政的资源配置、调控经济和监督管理的职能。,65,公平分配收入功能指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来调节收入悬殊,贫富不均,促进社会公正,改善社会福利,达到社会稳定的功能。市场有效运行的结果,常常会扩大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在社会成员中的不平等分布状态。私人能力和天赋的差异;私人资本收益的差距;遗产和赠与使得收入和财富差距拉大的过程,从一代人扩展到不同代人之间。,66,公平分配收入功能(续)社会分配不公恰恰是市场有效运行的结果,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非市场机制的途径才能实现。通过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活动,维持和实现社会的相对公平状态,构成了政府和财政活动的又一职能,这就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又称公平职能。,67,财政收入再分配活动的措施 一是通过征收超额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遗产和赠与税来缩小贫富差距;二是通过政府的济贫支出直接将收入转移给贫穷阶层;三是通过政府的社会保险支出和其他社会保障支出来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公平社会福利;四是政府通过干预自然垄断行业和进行公共投资性支出来改善社会福利分布状态。,68,三、调控经济职能,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运行的结果,必然会使一国经济处于一种周期性的波动之中。熨平经济的周期性震荡是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政府是唯一具有政治权力的全国性机构,这使其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唯一力量,能够对全国范围内的宏观经济活动进行调节控制和施加应有的影响。,69,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干预宏观经济活动的两个最为常用的手段。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而对政府支出、税收和公债水平所进行的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水平所做出的决策。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根据既定的政策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的供给进行管理,从而影响经济运行的宏观政策。,70,财政政策的运用,主要包括:改变政府购买数量。改变政府转移支付数量。调整税率。,71,四、监督管理职能,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是指财政在配置、分配和调控经济过程中,对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活动进行综合反映和制约的客观功能,这是财政的必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财政的监督管理职能的最集中的体现是财政对国有资本的运营状况进行反映和制约的客观功能。,72,国有资本财政价值管理监督职能的具体内容定期进行清产核资工作,切实搞清国有资产的家底,弄清国家的资本金数额,防止国有资本的流失和侵蚀;监督国有企业执行政府统一制订的企业财务准则、会计制度通则等,规范国有企业内部的分配活动;积极参与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和组建企业集团的工作;积极参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工作;对国有企业产权转让和交易进行监督管理,以及对倒闭破产的国有企业资产进行清理;对国有企业的股票、债券的发行及其有关规定进行审定和管理,并监督其按政府有关的法律法规办事。,73,国有资本财政还要对国有资源的开发使用进行价值管理和监督。不仅要对国有资源的国家所有权的完整加以维护,而且要配合长期规划有偿出让国有资源的使用权,确保国有资源使用费上缴财政。政府还应制订有关国有资源的使用规定及其细则和条例,防止资源使用者对国有资源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与使用,从而维护全体人民对国有自然资源所拥有的权益。,74,本章小结,两种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财政行为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并存于国家财政这一统一体内部,由此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特有的财政模式:双重结构财政。公共财政是国家(政府)以政治权力行使者身份,为市场提供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它具有四大特征:弥补市场失灵、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服务、非盈利性和法治化。国有资本财政是国家(政府)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进行价值管理和收益分配而形成的政府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75,处于非市场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一致之处;处于市场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差异之处。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并存的双重结构财政模式是由我国特定的生产关系和市场经济所根本决定的。财政职能是财政活动所具有的客观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四个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第三章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关系,77,本章提要,第一节 西方财政理论概述第二节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第三节 借鉴与吸收西方财政理论,78,引言,第一、二章所介绍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着重反映的是我国财政学主流学派国家分配论的基本观点。本章从比较的视角探讨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之间的关系。,79,第一节 西方财政理论概述,一、市场失灵二、政府干预三、财政介入四、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80,一、市场失灵,在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本身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从而天然达到有效配置资源的结果;而在另外一些领域或场合,市场机制即使能够充分发挥,也无法达到符合整个社会要求的正确的资源配置结果。市场经济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的缺陷或不足,西方经济理论将它们统称为“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81,市场失灵问题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外部性(externalities)垄断(monopoly)不完全市场(incomplete market)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分配不公(unequal distribution)宏观经济失衡(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82,公共产品(public goods)公共产品指的是一类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比如国防、路灯等物品。由于公共产品在消费上具有非排他性,因此容易产生不付费就受益的免费搭车(free rider)问题,导致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在成本与收益上发生不对称问题。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公共产品在供应量上的不足。,83,外部性(externalities)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外部不经济将造成市场主体过度地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外部经济将导致市场主体尽可能地减少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经济活动。,84,垄断(monopoly)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首先要求市场上所有参与者的行为都是竞争性的。当生产者处于市场垄断地位时,他就能够影响价格并以此谋利,这就产生了市场失灵问题。,85,不完全市场(incomplete market)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运作的前提之一是完全的市场,也就是说,经济中具有完整而且完善的市场体系,从而使经济主体能够获得与自己经济行为相关的价格信息。在经济生活中常常由于相关和互补产品的市场残缺,导致资源配置的无效率。,86,不完全信息(incomplete information)信息的不完全性和相应发生的信息成本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到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87,分配不公(unequal distribution)由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限制、影响,由于人们出生时就在社会地位和自然禀赋方面存在的差异,由于人们后天的环境条件、教育程度、劳动技能、劳动能力的不同,这些就决定了社会成员在进入市场就是不平等的。在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优胜劣汰的作用之下,竞争性的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结果,造成社会贫富差距过大的状态。,88,宏观经济失衡(macroeconomic disequilibrium)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基本前提之一。在经济史上,宏观经济失衡的各种最为明显表现,即高通货膨胀、高失业率以及周期性的经济萧条和危机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它们充分验证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在解决宏观经济失衡问题上的无能为力。,89,二、政府干预,政府必须对市场失灵进行干预,以克服和矫正市场的不足与缺陷从公共产品看,政府作为社会公众利益的代表,决定了绝大多数公共产品只能由它来组织提供。从外部性看,政府应当从矫正市场主体的行为入手,克服因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问题。从垄断看,需要由政府出面,对垄断者的垄断行为进行必要的政策干预,维护竞争秩序,才能确保这一领域内资源配置的有效性。,90,从不完全市场看,政府的干预和计划协调将有助于弥补由于市场不充分而造成的市场失灵。从不完全信息看,在改进信息不完全,提高竞争市场效率方面,政府应当有所作为。从社会分配不公看,只有在政府的直接干预下,才有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规模较大的收入、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再分配活动。从宏观经济失衡看,需要政府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手段,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纠正和克服。,91,三、财政介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决定着作为直接计划配置资源手段的政府财政,必须介入和参与到政府克服和纠正市场失灵,并且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服务和支持政府的这类干预活动。,92,解决公共产品问题一方面,从公共产品的供给上看,需要由政府直接参与提供,这就需要由政府财政予以资金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公共产品所固有的、通过市场方式所无法有效解决的免费搭车现象,政府可以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者社会公众课征税收,取得财政收入,并由此而获得公共产品的价值补偿。,93,解决外部性问题对从事具有负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征税,从而使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到实际的社会成本的水平。对从事具有正外部经济效应的产品生产经营行为则予以财政补贴,使该产品的个人收益能够与其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对等。,94,解决垄断问题财政在克服因自然垄断而引起的市场失灵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所谓自然垄断,是指某一行业由于在生产上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因此,为了避免由于无谓竞争而引起的经济资源浪费,在某一地区只需要由一家企业进行独家经营的垄断局面。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进行市场准入限制;为了避免该行业依靠其垄断地位进行牟利,实行限价政策;企业的亏损则需要财政补贴来弥补。,95,解决分配不公问题解决社会分配不公问题,一般要依靠财政手段进行。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和遗产税等,大幅度削减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和财产;同时通过实行社会福利政策,为低收入阶层提供各种补助和津贴。通过削平峰尖、填补谷底的办法,缩小收入差距,缓解分配不公的状态。,96,解决宏观经济失衡问题政府通常运用多种政策手段进行干预,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其中最基本的两大政策工具。就财政政策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增税或减税措施,加大或压缩政府支出总额,或者通过公债的发行、购买和偿还等活动,使得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相适应,从而尽可能熨平宏观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97,四、西方财政理论的基本内容,财政起因:市场失灵论财政对象:公共产品论财政目的:公共需要论 财政模式:公共财政论 财政决策:公共选择论,98,财政起因:市场失灵论在财政起因这一问题上,西方财政理论遵循了如下的基本分析思路:市场有效运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这即是关于财政起因的“市场失灵论”。,99,财政对象:公共产品论在市场经济中,以克服和纠正种种市场失灵问题为出发点的政府干预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政府为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这样,公共产品构成了市场经济中财政活动的对象。财政可以定义为提供公共产品的活动。从财政活动的对象看,西方财政理论可以称为“公共产品论”。,100,财政目的:公共需要论满足社会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要,即公共需要的职责必须由政府财政来承担。政府财政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公共需要。从这个角度看,又可以把西方财政理论称为“公共需要论”。,101,财政模式:公共财政论置身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中的西方财政理论,始终否定国有资本财政存在的必要性,而主张实行单一的公共财政模式,把政府财政的活动范围界定于市场失灵领域之内。从财政模式这一角度看,西方财政理论又是“公共财政论”。,102,财政决策:公共选择论西方财政理论把财政决策过程视为政治决定过程,探讨了选举原则、选举制度对公共选择和公共决策的的影响,指出了法定多数、简单多数和一致决策等投票优胜原则对公共选择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从对财政决策过程的分析来看,“公共选择论”构成了西方财政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3,西方学者以市场经济为立足点,把市场失灵作为财政存在的根本理由,把提供(广义上)的公共产品作为财政活动的对象,把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作为财政活动的目的,把公共财政作为财政运行的模式,而把公共选择作为财政决策的政治过程,构建起一整套关于财政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104,第二节 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比较,一、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不同点二、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相同点及其联系,105,一、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不同点,第一,国家分配论的核心在于分析与探讨财政活动的本质,是本质论;而西方财政理论着重在于界定财政活动的范围,并揭示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运行过程,是现象论;因此,二者居于不同的理论层次上。,106,第二,国家分配论和西方财政理论的立论基础不一致。国家分配论以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政府观)为立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其基础经济学依据,建立于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而西方财政理论则以社会契约论作为国家(政府)观基础,并且以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经济学依据,建立于边际效用价值论基础之上。,107,第三,财政的产生与存在问题是财政理论的分析起点,关于这一问题,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遵循着不同的分析思路。国家分配论把财政视为一个历史的范畴,认为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存在而存在。它着重运用了历史分析的方法来揭示财政的产生与存在的问题。西方财政理论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把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看作是政府干预根本理由,进一步推导出财政产生与存在的必要性。,108,第四,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所指的财政对象或客体不同。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分配的客体是社会产品,即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的物质财富的总和,包括c+v+m。西方财政理论则认为,政府财政供应的客体是公共产品,即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物品。,109,第五,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所探讨的财政活动的目的存在着差异。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活动的目的满足的是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即国家需要。西方财政理论认为,政府或财政的活动基本上只应局限于为市场经济提供私人经济活动不能有效提供的公共产品,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110,第六,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关注的财政模式有所不同。国家分配论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受到客观经济发展水平和既定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应当实行公共财政与国有资本财政这两种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财政活动并行状态下的双重财政结构模式。西方财政则始终倡导并且只涉及独立运作的单纯公共财政模式的研究。,111,第七,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赖以立足并予以探讨的所有制基础不同。国家分配论主要涉及公有制财政,该财政类型建立于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的基础之上,并服务于其所赖以建立的所有制基础。西方财政理论主要研究的是私有制财政,该财政类型建立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并服务于私有制本身。,112,二、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的相同点及其联系,在财政的定义上,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都把财政看作是主体、客体、形式和目的的四个要素的统一体。立足于各自现实的经济背景,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都对财政活动现象及其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在财政活动内容方面,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都认为财政活动由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平衡与财政管理等一些基本内容构成,把财政活动视为“收、支、平、管”等环节构成的统一体。,113,第三节 借鉴与吸收西方财政理论,一、借鉴与吸收西方财政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二、西方财政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的启示,114,一、借鉴与吸收西方财政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必要性借鉴与吸收西方财政理论,是我国经济改革与财政改革的现实所提出的要求。借鉴与吸收西方财政理论,是我国财政理论与学科发展的要求。,115,可能性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我国正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已经开始发挥其基础性的作用。从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之间的关系看,二者之间并非截然对峙,而是各有侧重,因而能够做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116,二、西方财政理论对我国财政理论与财政改革的启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应当以市场配置方式为基础,以政府或财政配置方式为补充,使“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有效运行。政府安排财政支出,满足公共需要或国家需要时,应当具有层次性。政府取得的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收入,应当贯彻总体有偿的原则,根据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实际支出来确定收入的规模,即实行公共财政上的“量出为入”。,117,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应当是法治化的财政。公共产品理论是西方财政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在研究方法上,西方财政理论也有可供我国财政理论借鉴之处。,118,本章小结,西方财政理论遵循的分析思路是:市场有效运行市场失灵政府干预财政介入。市场失灵问题包括: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不完全市场、不完全信息、分配不公、宏观经济失衡等。种种市场失灵问题的存在及其产生的不利后果,决定着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决定着作为直接计划配置资源手段的政府财政,必须介入和参与到政府克服和纠正市场失灵的行动中。,119,西方财政理论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认识,包括:解释财政起因的市场失灵论,分析财政对象的公共产品论,阐述财政目的的公共需要论,概括财政模式的公共财政论,以及描述财政决策的公共选择论。作为中国财政学主流学说的国家分配论与西方财政理论之间既有相互区别的一面,又有相互联系的一面。随着中国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西方财政理论能够为中国财政理论和实践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作用。,第四章 财政支出概述,121,本章提要,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范围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类别,122,引言,财政支出也称政府支出或公共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而消耗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既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领域和力度,也反映着财政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123,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范围,一、财政支出的范围二、我国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必要性,124,一、财政支出的范围,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 为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经费为公共工程提供经费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经费,125,为国家机构的正常运转提供经费现代国家机构主要包括政权机构、行政管理机构、司法机构以及军事武装机构等。为了维持这些机构的存在和履行其职责的需要,财政必须提供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各种业务费以及房屋设备等的修建和购置费。这些财政支出只能由国家财政来提供。,126,为科教文卫事业提供经费社会公益性决定了科教文卫事业活动难以完全由市场提供,作为经济行为主体的企业和个人很难为这类活动提供全部费用,而只能由财政提供一部分或全部经费。,127,为公共工程提供经费一些公共工程属于纯粹的公共产品,因而只能由财政提供全部经费。一些公共工程,属于混合产品,财政应给予一定的财力支持,才能保证在公共工程方面做到资源的有效配置。,128,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经费为社会公平提供的财政支出主要通过社会保障进行。,129,二、我国重新界定财政支出范围的必要性,目前我国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的主要表现一是国家财政继续承担着一些本不应由财政承担的开支,即所谓的财政支出“越位”;二是一些必需的公共支出却没有到位或没有完全到位,即所谓的财政支出“缺位”。这种“越位”和“缺位”反映了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出范围未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要求。,130,如何解决我国目前财政支出面临的问题 财政支出要按照市场有效和市场失效的领域进行区分,对市场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财政支出不应介入其中,防止政府财政支出出现“越位”现象;对市场不能

    注意事项

    本文(邓子基财政学119章课件高等教育出版社.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