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ppt

    • 资源ID:5896721       资源大小:3.09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ppt

    第四篇科学技术与社会,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第十六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讨论:1你是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2结合你所学的专业,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实际例子,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高等教育出版社,16.1 科学革命的突破,16.1.1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 劳动者生产力 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劳动者:正在或有能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劳动功能的人 体力 强弱 基本稳定 智力 高低 随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变化,16.1.2 科学技术与劳动者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和人们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古代:劳动对象是身边的自然物,树木、岩石、野生动植物20世纪:合成染料占全部染料的99%,合成药品站全部药品的75%,合成橡胶占全部橡胶的70%,合成纤维占全部纤维的35%,各种合成材料已有几十万种,新材料以5%的速度增长,现代高科技使劳动对象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现代高科技使劳动对象进入更高级的发展阶段,劳动对象的变化:,传统自然资源,各层次的结合能,人口和工业激增,石油,原子能,讨论:地球上的能源取之不尽吗?我们面临能源危机吗?为什么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才算“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有多少能源?,石油:全球原油及凝析油产量35.90亿吨(2006)煤:探明储量约35000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约155亿立方米,核能:满足数十亿年的需要,16.1.3 科学技术与劳动手段劳动工具:科学技术的物化,是人体的延伸。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以劳动工具的变革为标志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次工业革命,18 世纪从英国发端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政权,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积累货币资金;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19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哥伦布在瓜纳阿尼岛登陆,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科学技术前提,英国工场手工业高度发展,培养大批经验丰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一家煤矿,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18世纪初,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纺织品增长200倍 钢铁增长350倍 煤产量增长42倍 每个工人日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高,还要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机器的大都是具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科学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技术发明以科学进步为基础(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首先发生在英国,以英国为中心缓慢向周边地区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并迅速传播 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在一些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国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工业革命开始于轻工业部门,纺织,机器制造,冶金,采煤,交通运输等部门成为资本主义工业的五大支柱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在1785年改良蒸汽机,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史蒂芬孙在1814年发明蒸汽机车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史蒂芬孙的蒸汽机车,1807年克莱蒙特号蒸汽船,第三次技术革命,以电子技术为主导技术,逐步实现自动化(1)兴起 时间: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 内容: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还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学等高新技术(2)条件 科学理论出现了重大突破。科学技术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和物质基础。社会的需要,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需求的结果,第三次技术革命,(3)特点 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科学和技术密切相结合,相互促进,具有科学性、技术、生产一体化趋势。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分化。一方面学科越来越多,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第三次技术革命,(4)影响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新科技条件下,主要靠生产技术的进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劳动手段的改进来提高生产率,当代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它使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使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发生变革。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它使各国经济联系加强,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科技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科技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国家间的经济差距。对军事战略、国际文化、艺术和教育都带来重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经典力学、热力学,当时的机器,物化,现代生产系统中,,动力系统、传输系统工具系统、检测系统信息系统、控制系统基础设施,现代生产手段和劳动工具,综合深度物化,16.1.4 科学技术与管理,“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资本论封面,古典管理理论,苏格拉底:管理者应当使下级愿意服从你的领导马奇雅维利:公共认可、凝聚力、统帅力、励志图强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克劳斯维茨:指定计划要有科学依据,定量化艾默森:管理“效率”概念,苏格拉底,现代管理理论,泰勒 管理的职能:搜集、分析、整理企业所有的经验数据,制订并完善流程和方法选拔工人和培训,充分发挥其潜力培养合作精神进行明确和适当的分工,16.2 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宏观上来说,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2.合理的人才流动制度;3.规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4.鼓励、奖励创新的制度;5.旺盛的市场需求;6.一定量的社会闲散资本;7.与以上制度相适应的社会文化氛围,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过程,科学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它表现为抽象的形式和理论的阐述,以学说、定理和公式呈现出来。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它不能自动地、直接地转化为生产力,必须通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技术保障和人力保障等条件才能实现。一些走在学科前沿的科学理论之所以迟迟未能发挥对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并不是它的理论不正确或有问题,而是没有找到转化为生产力各种技术途径和保障条件。,市场作为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终点,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新运行周期的起点。而市场系统得以运行的内在动力则是社会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决定一切,即科技推动市场,而市场促进科技发展。,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转化过程,每一个转化过程:科学转化为技术、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生产力转化为市场、市场转化为科学,又各自都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矛盾。科学与技术各有自己的学科特点,并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矛盾,但相互联系通过实验技术与资金的投入使理论原理得以实现,矛盾对立实现相互转化。其它的转化也都是如此。其关键在创造条件,才能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繁荣市场。因此掌握与运用它们的转化规律,才能更好的促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16.1.4 作为中介的技术,自然科学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以技术为中介,技术科学:介于自然科学特别是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之间的各种现代学科群。它揭示同类技术的共同规律,但不能完全解决某一生产部门的实际问题,工程技术:更接近于生产,它综合应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研制中的技术问题,为专业生产提供指导,16.2.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一项新产品、新工艺从设想到生产再到市场销售的完整过程技术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其本质是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技术创新”最早是由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1912 年提出的。如今,“创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一位博学的思想家,熊彼特不仅从经济学意义上阐述了“创新理论”,而且特别从社会哲学、经济社会学、经济史学等多重视角阐发了“创新理论”的丰富内涵,熊彼特是20世纪最享有盛名的经济学和社会学作者之一,曾担任过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包括下列5种具体情况:,1开发新产品,或者改良原有产品;2使用新的生产方法,比如改手工生产方式为机械生产方式;3发现新的市场,比如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4发现新的原料或半成品,比如使用钛金属做眼镜的镜框;5创建新的产业组织,比如新兴的培训公司。,熊彼特认为,创新并不完全等于技术发明,而“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具体而言,“创新”包括种具体情况:一、引进新产品;二、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三、开辟新市场;四、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五、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他还强调,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现代科学研究有3种类型:,基础研究:有些只具有科学认识上的意义,对并不清楚应用前景,应用研究:一般是为了解决生产中提出的科学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常常可以直接应用到生产中去,开发研究: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标并且在短期可能取得经济效益的研究,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过程,16.2.3 技术转移和技术引进,技术转移:技术从技术源辐射、扩散、流动而进入生产部门,技术产品、机器设备和生产线等硬件的转移,产品设计、制造工艺、材料配方、操作和管理等技术资料方面的转移,目前世界上,大多数技术是作为商品被转移的,技术引进:技术从国外转移到国内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往往通过引进硬件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大都通过许可证贸易、补偿贸易、合作生产、合作研究开发、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16.2.4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一种关系经济问题的核心是如何提高生产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要做到这些必须运用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经济的一体化,不仅表现为科学技术活动和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还表现为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占绝对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兴起的又一次高潮,是有深刻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原因的:,由于70年代初开始的经济“滞胀”和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迫使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提高质量、增加品种、降低成本、加强竞争而竭力采用新技术;由于“能源危机”的冲击,迫使高耗能国家采取“开源节流”政策,寻找新能源、研制新材料;军事上争霸的需要,迫使超级大国加紧采用新技术,研制新武器,推动了电子计算机、航天航空、激光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或发展,这三个“迫使”成为这次科技发展新潮的重要原因。同时,也由于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它不仅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活力,而且还使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这说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得以持续进步的主要杠杆,科技、经济、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间相互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间相互制约 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构中,每一领域都以其它领域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其它领域的发展,最后又反过来使自身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6.3 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道路,16.3.1 日本战后崛起的经济强国和科技强国,1950年:人均GDP是美国的19%1953年:GDP增长超过二战最高水平,开始起飞1992年:人均GDP是美国的90.1%被视为世界上最成功的“追赶”国家,战后日本一片废墟,现在的日本,科技和智力对日本追赶的作用,1872年颁布现代教育学制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100%大学入学率: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比例高达48%能上网的人数超过60%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世界第一日本人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到12人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率是7.2%左右,16.3.2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现了工业化“四小龙”都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不多,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四小龙”经济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增长速度快:从20世纪60年代起,GDP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出口扩张迅速: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61年的47.4降为1985年的15,工矿业从16.5上升为33.4;台湾农业比重从1952年的35.7降为1978年12.1,工业比重从17.9上升为40.3。香港与新加坡也从转口港变为工业城市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失业减少,收入分配相对平均:8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与美、日等国相比较为平均,推动“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因素,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台湾从50年代后期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开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台湾货币贬值提高利率等方法。香港与新加坡则抓住有利时机,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推动“四小龙”经济发展的因素,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四小龙”的政府都为经济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予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儒家文化传统。“四小龙”同属儒家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16.4 知识经济的兴起及其启示,知识经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它是区别于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以稀缺资源为依托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的特点,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传统工业技术发明的指导思想都是单一地、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以获取最大利润,极少考虑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环境容量用之不竭的基础上,甚至以向自然掠夺为目的 知识经济产生在多种自然资源几近耗竭,环境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科学全面的认识。因此技术经济指导思想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富有自然资源来取代已近耗竭的稀缺自然资源。如信息科学技术的软件,生命科学技术的基因工程对资源的耗费与传统技术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知识经济的特点,资产投入无形化 传统工业经济需要大量资金、设备,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知识经济则是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当然知识经济也需要资金投入,对于高技术产业甚至是风险资金投入,但是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知识、智力的投入,它就不是高技术产业。目前美国许多高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已超过了总资产的60。无形资产的升值也将带来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拥有更多知识的人获得高报酬的工作增多,知识强国的产出增加。,知识经济的特点,世界经济一体化 知识经济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的经济。知识经济依靠无形资产的投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显然是依靠世界经济一体化。90年代以来的美国在自然资源消耗没有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持续增长,世界大市场是主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高技术产业较之以前钢铁、机械和纺织等产业不同,产业技术领域十分广阔。仅以信息科学技术一种高技术为例,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光纤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软件技术以及层出不穷的新高技术中全面领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世界大市场中占一席之地、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识经济的特点,经济决策知识化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决策和管理必须知识化,科学决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美国克林顿政府自1992年上台以后就接连提出“全国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等一系列高技术经济导向政策,对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起了巨大作用。如汽车产业不是在世界市场的价格竞争中坐等被淘汰,而是由政府导向大公司向传统汽车注入高技术,又夺回了世界汽车王国的宝座。,知识经济的特点,新的价值取向 农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劳力和土地的占有,工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资源和金钱的占有,而智力经济的价值体现在智力和知识的占有,必须通过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用法律体系和机构设置保障知识成为分配最主要的要素,来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变革。未来的人才教育,应该以培养高技术产业化的人才群体为主体。,知识经济的特点,新的市场观念 知识经济是在市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但它反过来又作用于市场经济,同时引起传统市场经济的变革,并随知识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深化。目前比较明显的有几点:一是“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的新特征,电子贸易将形成传统市场经济的一次革命;二是宏观调控显得更为必要,如欧盟国家已法定联合禁止克隆人;三是日益发展的跨国公司已开始形成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竞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互相合作,又彼此竞争的新局面。同时还可能出现新的市场经济周期规律,我们必须在这种新形势下采取对外经贸的新对策、起用新人才。,

    注意事项

    本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教兴国.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