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信息技术支撑下组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ppt

    • 资源ID:5896702       资源大小:335.50KB        全文页数:6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信息技术支撑下组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ppt

    信息技术支撑下组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常州市武进区剑湖实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组,一、研究问题和背景,1、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现状分析2、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3、学校具备课题组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学实践环境4、承接上一轮课题研究,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成立课题的本意在于解决互动型课堂教学课例的实施困难,致力于提供互动式课例教学的组织策略和一般模式,通过课题的行动实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建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效益意识。以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针对适宜双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等)的课堂教学内容,就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案和模式,展开策略性的行动研究,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归纳总结经验,优化教学组织,逐步形成信息整合教学的意识和策略,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信息整合的教学绩效。,三、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一)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2、人本主义理论:3、行动研究理论:4、系统资源理论:,三、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二)课题研究的假设1、围绕课程目标应用信息技术的的互动教学设计能提升课堂实效。2、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信息应用能体现互动教学的自身价值。3、信息技术和其它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发挥互动教学优势。4、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和信息能力能提高互动教学效益。,四、课题概念界定,1、信息技术2、组织3、互动教学4、行动研究5、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五、研究对象,教师需要围绕师生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一番教学设计,规划这些活动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评价标准、所需的环境和资源等因素。因此,信息技术支撑下组织互动教学的教学设计成了本课题行动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教学设计确定学生将要学什么、怎么学,从而将课程转变为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预设学生的座位、课堂规则、交往形式;预设学生需要什么资源、教师如何提供这些资源;预设学生需要什么支持、教师如何提供这些支持;预设怎么收集并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等等。,六、研究目标,1、通过信息整合误区分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2、通过教学课例、案例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3、通过互动式课例教学组织的研究,形成信息整合教学的策略意识。4、通过互动式的课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七、研究内容,1、坚持信息整合,努力实现课程改革。2、坚持以信息整合为课程改革的教学突破口。3、信息媒体整合的课堂教学误区分析。4、组织信息互动教学的课例研究,八、研究方法,1、教育文献研究:2、教育调查研究:3、教育行动研究:4、教学观察法:5、教学质化方法:6、定量与定性分析:,九、研究步骤,课题的研究分四阶段完成(2007年3月-2010年3月)第一阶段:规划、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8年3月)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8年3月-2009年3月)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09年9月-2010年3月),十、研究过程,(一)课题组成员概况1、课题组研究能力2、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研组3、课题组成员构成,十、研究过程,(二)行动过程及研究措施1、多媒体硬件组装能力培训,创设信息整合的硬条件。2、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的素质和内涵。3、加强课例交流研讨,形成优质互动教学的内在意识和策略。4、通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讨,获取课程设计的认识与思考。5、积极组织参与各类评比活动,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十一、成果表述(中期成果),1、课件获奖方面2、教学论文方面3、学生作品获奖方面,十二、研究设想和反思,(一)主要阶段性成果设想(二)最终研究成果设想(三)阶段小结与反思,负责人:朱建春,剑湖实验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组,感谢课题评估小组的指导,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现状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并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改革,以适应现代教育环境下教育的要求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具备课题组开展行动研究的教学实践环境,首先,加强对全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与考核,促使教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的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操作等。在设备上加大投入,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终端,校园每个室都互通校园网和Internet网,实现“班班通”工程,每个教师都配置有笔记本电脑。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购置课程配套的学科教学资源、培训资料等,总量在150G以上。,承接上一轮课题研究,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实践,为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我们学校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的理论研究,较早融入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育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之中,学校已顺利开展两轮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的课题研究。为进一步深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探索信息整合教学突破口,就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相关课例进行教学组织形式和策略的探索研究,形成经验型的、效益化的课堂整合教学意识,我们设计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组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这一课题。,围绕课程目标应用信息技术的的互动教学设计能提升课堂实效,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为整体目标的实现服务。特别是要考虑到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功效,对他们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什么作用。而不能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过多地关注应用信息技术的数量和层次、课件的精美。,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信息应用能体现互动教学的自身价值,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尽可能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为学生获取知识带来便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才能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越来越强。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扩大自身认知空间,增加信息量,以支持学生进行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体现。,信息技术和其它手段和方法的综合应用能发挥互动教学优势,信息技术只不过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在教学中不能忽略了学生动手计算与作图能力的训练,不可以电脑代替人脑。要重视加强学生基本运算、基本作图和逻辑推理训练;重视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其实践活动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使用多种手段,让各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体现整体的功效。,教师自身的业务素养和信息能力能提高互动教学效益,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不能因此弱化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注重讲究教育技术的应用效益。对于没有明显的教学效能优势,而经济、人力、时间等成本相对偏大的教育信息技术应坚决弃之。但对于那些智能化程度较高的教学应用软件,信息网络上与新课程配套的极为丰富的课件资源应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不仅要学会驾驭这些技术和手段,还要能够控制技术和手段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在新技术条件下或新的学习条件和情景中学习。从而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掘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信息技术,本课题的着力于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潜力,主要内容如下: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提供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创设建构知识的开放性学习情境;增强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个别化;远程通讯及网络资源超越时空限制。,组织,对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安排、组合或者“联结”。,互动教学,互动,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相互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双向联系、相互影响。因此,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信息源,实施注入式的教学过程有本质区别,互动更多地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多向联系、交流、协作和影响。,行动研究,行动即研究,本课题是指通过反复多次对教学组织的优化设计和策略重组,就某一内容展开循环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以信息技术为为教学手段,针对适宜双向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机互动等)的课堂教学内容,就课堂教学组织的方案和模式,展开策略性的行动研究,通过反复的实践行动,归纳总结经验,优化教学组织,逐步形成信息整合教学的意识和策略,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整合教学的绩效。,通过信息整合误区分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教师引导、信息辅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互动式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模式;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观,优化教学策略,确保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益。,通过教学课例、案例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拥有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具体的互动式课例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在学校内部或更多层面上具有价值应用的推广作用,能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益意识,通过“生”、“师”、“机”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互动,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学习方法与途径,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互动式课例教学组织的研究,形成信息整合教学的策略意识,建构师生互动型课堂教学组织的一般模式,形成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互动式课例教学组织的策略意识。在日常教学中能够适时适地灵活开展互动化教学,解决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操作困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通过互动式的课例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互动式的课例教学,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分依赖接受学习的状态,增加体验学习和发现学习在学生学习方式结构中的比重,促使学生形成协作交流、互动合作的学习氛围,最后转化为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途径和能力。,坚持信息整合,努力实现课程改革,(1)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3)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强调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整合。,坚持以信息整合为课程改革的教学突破口,本课题的着力于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潜力,主要内容如下: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提供加工信息的认知工具;创设建构知识的开放性学习情境;增强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个别化;远程通讯及网络资源超越时空限制。,信息媒体整合的课堂教学误区分析,力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和研讨:(1)缺失意图的影音分散了知识教学主线;(2)欺骗性的模拟代替可操作的实验尝试;(3)演示性的播放抛弃教师的过程性教学;(4)过多资源情境设置引领学生大海捞针;(5)信息技术依赖偏失学生认知过程体验。,NEXT,信息媒体整合的课堂教学误区分析,优化信息整合教学组织的策略和技术:师生角色: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学习方式:基于问题的探究式与协作式学习。信息技术的作用:资源环境、交流工具、知识表达与加工工具、情境创设工具。课程内容、知识性内容有机地还原到丰富的生活细节中。知识能力的培养:学科知识(深刻理解)、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表达的能力。,组织信息互动教学的课例研究,针对具体的课例,展开行动和研究,提出一些常规性的课例形式和策略。例如:情境驱动型课例;游戏活动型课例;尝试探索型课例;探究验证型课例;模拟实验型课例;信息互动型课例。通过研究,组织信息互动教学的课例研究和课例解剖分析的系列活动,能促进教师展开信息整合教学的应用意识,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育教学绩效。,教育调查研究,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必然要用到调查研究法。首先,适宜信息技术下互动教学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调查和研究;其次,课题组成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教学的水平需要调查并通过培训提高;第三,学生的信息水平需要调查,是否能运用于本节课教学所需;最后,针对互动课例进行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调查,引导学生优化并确立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育行动研究,第一阶段:课题规划、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8年3月),1、确定、论证课题研究方案;2、成立课题组,确定实验对象;3、组织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实践和教育科研方法等;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08年3月-2009年3月),1、制定课题研究阶段计划2、进一步开展互动型教学模式的理论探索和具体的行动研究;3、初步确立一部分教师进行尝试性教学,在理论中前进,在实践中提高;4、完成尝试教学反馈情况分析,研讨并优化组织互动教学策略;5、再次行动,提炼策略,形成互动课例教学组织策略意识,进一步形成模式;6、完成校内(或课题组)行动探究公开课5-8节;积极开展信息整合教学组织的分析与研究,形成经验;7、及时总结经验,完成课题研究中期报告。,第三阶段:推广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1、进一步推进给予信息技术下互动课例教学组织策略的实践研究,提炼教学模式,在课题组内全面展开互动课例授课教学研讨活动;2、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互动课例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争取举办一次武进区级课题实验课研讨活动;3、完成课题研究精品教案(课件)30余篇(件),进一步开展信息整合教学组织的分析与研究,形成经验和策略;4、课题组成员积极撰写课题相关论文,组织参加区级以上论文评比;5、加强互动教学课例的网络资源库建设;6、完成课题研究阶段总结报告。,第四阶段:结题阶段(2009年9月-2010年3月),1、收集整理课题组各类实验资料,汇订成册;2、完成课题实验报告和结题报告;3、进一步完善课题网站资料;4、请专家组进行结题鉴定。,课题组研究能力,具体负责人朱建春老师现为剑湖实验学校教导处主任,同时被聘为武进区教研室初中数学学科中心教研组成员,横林协作片(初中数学)中心教研组长,武进区教育技术横林协作片(组)负责人。曾荣获常州市第二届教学能手、第八批常州市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武进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个人、武进区优秀教育工作者、武进区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武进区优秀教研组组长等荣誉和称号。主持开展的武进区级立项课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经武进区中学“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专家组鉴定和评审,同意结题并被评为武进区优秀课题三等奖。制作的信息整合教学课件(或优质课、教学设计、论文)曾荣获全国、省、市、区相应的奖项。2008年6月被常州市电教馆聘为“常州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比赛(初中数学组)”评委。曾多次担任武进区教育技术评比活动和武进区初中数学评优活动的评委工作。,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研组,承接上两轮区级课题研究,课题计算机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已结题。为了有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研究,以信息整合教学推进课程改革,学校成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研组,以分管电教的行政人员为组长,保障电教活动正常开展,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师为教研组技术指导,以各学科教研组长为骨干,同事充实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爱好者为教研组成员,通过课题研究,全面提升学校信息整合的教学效益。,课题组成员构成,汇集校内优秀教师组成课题研究骨干,同时吸收学校年轻教师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加速青年教师的教学理论和能力实践培养。本课题研究自2007年初开始规划成立课题组,以戚曙军(分管电教副校长)、朱建春(教导主任)为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成员中,现有中学高级教师3名,中学一级教师7名;常州市骨干教师3名,武进区学科带头人1名,武进区骨干教师1名;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1人,武进区现代教育技术先进个人7人。,多媒体硬件组装能力培训,创设信息整合的硬条件,在各方努力下,几经投入、添置、更新设施,现在学校每个教师都配备笔记本电脑,各办公室、教室、专用室都配备电脑。其间,建起了校园网和学校网站,在校园网上设立了教科研和课题研究网页、实验网页等专题网页;近几年,在使用和建设的循环过程中,校园网和学校网站也几经调整和完善,学校网站信息资源库不断地得到扩充;特别是学校添置了5套移动多媒体设备,更加凸现了教师媒体组装能力的缺陷,为此,学校专门实施了几轮多媒体硬件组装能力培训,促使大多数教师能独立完成,为媒体的有效使用实施能力和技术的保障。,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升教师教学的素质和内涵。,每学期不定时举行课题组成员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活动,同时对互动型课件制作所需的信息技术进行应用能力培训,在课题前阶段研究过程中,我们组织了“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课件制作”、“网络资源收集”、“校园网站建设”等几轮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能力培训,同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学期上好一堂信息互动的实验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方位提升课题组成员的内在素质。,加强课例交流研讨,形成优质互动教学的内在意识和策略,在研究过程中,成员整理相关学科各阶段适合互动的教学课例内容,先由个人提出教学内容和初步方案,规划教学组织过程,收集互动素材,开发基于信息技术的互动课件或网络课件,教师互动交流研讨,形成完整的一节课的教学组织过程并实施教学尝试,然后由课题组集体研讨,授课教师阐述设计意图及课件设计过程和使用方法,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优越性,互动设计解决了那些教学困惑,教师互动交流,提出修订意见,优化教学设计,再次检测组织互动教学设计,反思提高,再次研讨,再次优化,再次实践,针对不同课例,反复多次的交流研讨,最终形成基于信息技术下互动课例教学组织的意识和策略。,通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讨,获取课程设计的认识与思考。,课件中的无效声音在教学中起干扰作用;课件中无效的动画会干扰学生的思维;课件画面相当于常规教学的板书,不宜过分花哨;课件背景应简洁明了,字体适中,不宜太多文字;课件中的音乐是否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课件中是否强调了过程教学,是否预留了学生的思考时间;毫无价值的动作设置会影响课件的效果;与常规教学比较,课件能否突破教学难点,能否提高效益;预设的问题解答能否与学生思维同步,建议与学生的实践操作相结合;教学内容给出的时间序列要与教学实际同步,不宜直接展示很多内容。,积极组织参与各类评比活动,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信息整合评比活动,积极撰写课题研究相关论文。近年来,我们不仅组织参加武进区电教中心、常州市电教馆各类评比活动,积极争取加入江苏省电教馆、中央电教馆、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组织的信息整合评比活动,在活动中展示我们的信息整合教学成果,在评比中获取信息互动教学的前沿理论,在参赛中学习同行的优质经验和聆听专家的业务指导,在系列评比活动中推进了课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师研究教育技术的兴趣,进一步促使课堂教学效益的前面提高。,课件获奖方面,论文获奖方面,学生作品获奖方面,主要阶段性成果设想,最终研究成果设想,阶段小结与反思,1、信息技术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费时费力,开发一个优质的教学课件教师需付出很多,很难在短期内完成。而课堂教学的知识与内容具有时间特征,教学的课件必须具有时效性。因此,在课题框架下计划建立教学资源库,共享教学资源,避免重复性劳动,同时要求对教学设计进行再次优化。,NEXT,阶段小结与反思,2、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薄弱,以PPT为主课堂教学设计难于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真正优势,教师有很多优质的教学设想难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实现。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既要加强技术的培训,更要注重信息应用的意识培养,只有拥有了教学意识和媒体设想,才能促使教师的自主发展。,NEXT,阶段小结与反思,3、需进一步加强教学课例的研讨,分析并提炼优质的信息媒体设计所具备的相关要素,同时针对课堂教学更要理解并避免课件设计中的教学无效因素。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努力提升学校的信息整合的教学实效。,NEXT,阶段小结与反思,4、课题应侧重研究解决常规教学中难以实施和展开的教学问题,能充分体现媒体的优越性,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应坚持学生动手实践,常规教学手段能实施的应坚持教学实效,只有当理想的教学情境难以实现时,我们才借助媒体进行虚拟教学,设计媒体突破教学难点。,NEXT,阶段小结与反思,5、注重个案研究和教学反思,通过对个案的观察、调查和分析认识个案的现状和发展变化的过程,实施案例解剖和教学发反思,螺旋式提升教学意识和素养,同时积累课题研究资料,充实课题研究内涵。,

    注意事项

    本文(《信息技术支撑下组织互动教学的行动研究》课题.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