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钻石分级学-教学课件.ppt

    • 资源ID:5874770       资源大小:9.17MB        全文页数:137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钻石分级学-教学课件.ppt

    1,第一章 钻石的基本知识第二章 钻石分级概述第三章 钻石的颜色分级第四章 钻石的净度分级第五章 钻石的切工分级第六章 钻石的克拉重量第七章 镶嵌钻石的分级第八章 钻石价格,主要内容,钻石分级学,几个问题,2,?,1、钻石晶莹闪烁、光芒四射、耐磨损、耐久的原因?,折射率高(2.42)、色散值高(0.044)、硬度高(10)、化学性质稳定,3,2、如何区分下面无色系列的宝石,钻石与相似宝石的鉴别,水晶、蓝宝石、托帕石(主要鉴别折射率值、光性、导热性)合成碳化硅SiC(主要鉴别有重影线、光性)锆石(主要鉴别有重影线、光性、导热性)合成立方氧化锆CZ(主要鉴别密度-CZ为5.6-6,钻石为3.5),4,钻石,锆石,蓝宝石,水晶,5,3、几张图片看懂钻石矿床成因?,6,第一章 钻石的基本知识,一、化学成分,第一节 钻石的基本性质,主要成分:C微量元素:N、B、H、Si、Ca、Mn、Mg、Fe、惰性气体等50多种。,根据微量元素N、B及其赋存形式,可将钻石分为:,a型,b型,a型,b型,7,型:(含N,多带黄色调)a型:N呈有规律聚合状态(N2、N3、Nn的形式)替代C(为常见天然钻石)b型:N以单原子存在替代C(主要为合成钻石)型:(不含N,或含N少于0.001)a型:几乎不含N,内部几乎为 纯C(具最高导热性)b型:含B,具有导电性,为 半导体(多为蓝色),a型钻石“库利南”(非洲之星),8,二、结晶学特点,1 晶体结构,钻石晶体结构,石墨晶体结构,每个C同其他4个C以等间距相连接,形成4个共价单键,配布成一个正四面体,9,2、晶系:等轴晶系3、常见的晶形:八面体、立方体、菱形十二面体等及这些单形的聚形。,在钻石晶体的表面常见晶面条纹、三角形蚀象等。,10,三、宝石学性质,1 力学性质,解理:中等,解理面平行111 硬度:摩氏硬度10。钻石的硬度具各向异性,其中(111)面的硬度最高。相对密度:3.52 g/cm3。,钻石的八面体解理(晶面上布满三角蚀象),11,2 光学性质,颜色:,无色至浅黄(浅褐、浅灰)系列;彩色系列(红色、绿色、蓝色、紫红色、粉红色、褐色、黄色等),12,透明度:透明半透明色散:色散值较高,为0.044,表现为较好的“火彩”,发光性:在紫外光下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蓝色荧光,少数 有不同程度的黄、紫、粉、白色荧光或者无荧光;少数钻石有磷光,折射率:2.42 光泽:金刚光泽,发光性在钻石鉴定中是一种辅助性的鉴定手段,在鉴定由多颗钻石镶嵌在一起的群钻首饰时较为有效,13,3 钻石中的内含物:,矿物包裹体:除金刚石本身外,还有石榴石、辉石、橄榄石、长石、锆石、铬透辉石等;双晶纹、生长纹、解理等特征.,钻石中的八面体负晶,钻石中的镁铝榴石包体,14,热导性:钻石的热导率最高,可利用其热导性鉴定钻石导电性:多数不导电,含杂质元素B的蓝色钻石有导电性表面亲油性:钻石有强的亲油疏水性化学稳定性:钻石具有化学稳定性,强的耐酸碱性,四、其他物化性质,热导仪:是鉴别钻石最有效且快捷的鉴别仪器(但不能区分钻石和合成碳化硅),15,第二章 钻石分级概述,第一节 钻石4C分级的意义,“4C”的涵义:,克拉重(Carat Weight)颜色(Colour)净度(Clarity)切工(Cut),4C,钻石的“4C”分级即是对天然成品钻石进行重量、颜色、净度、切工方面的综合评价。,16,克拉重(Carat Weight):,4C分级的意义,“库里南”,水滴形,重530.2克拉,世界上最大的成品钻石,常林钻石,重158.768克拉,我国现存的最大钻石,克拉值越大的钻石越稀少,价值越高,也越美丽,2017钻石拍卖大事件,该粉钻59.60克拉,是GIA评定过的最大颗内部无暇艳彩粉红钻,4月4日,香港苏富比2017年春季拍卖会“瑰丽珠宝及翡翠首饰”专场拍卖中,以港币5.53亿成交,折合人民币4.9亿。创下亚洲拍卖记录,也创下世界有史以来最高珠宝拍卖价。,2016年,14.62克拉的艳彩蓝钻“Oppenheimer Blue”在瑞士日内瓦的佳士得拍卖中,以5750 万美元成交,约合3.78亿人民币,奥本海默蓝钻创造了2016拍卖史上宝石价格的最高纪录,证明了对于最高品质宝石的全球需求持续旺盛,颜色(Colour):主要指无色浅黄色系列 高色级钻的稀有性含义大于美丽程度,钻石的颜色越无色,越稀有,价值越高,20,净度(Clarity):描述钻石内外部的瑕疵程度,钻石的净度越高,越稀有、越美丽、越耐久。,21,切工(Cut):切工对成品钻石的外观起重要作用,21,标准圆钻型,57个面,花式钻切工另作评价,22,第二节 钻石4C分级的建立,评价以重量和形态为主,趋向于自然的原始状态。以重量大、晶形为完好的八面体为最贵。,早期,近代(19世纪末),无色的比浅黄、浅褐等稀少;纯净的钻石也很稀少;切磨技术的提高,使切磨质量取代了原始的晶体形态;逐渐演变为4C的概念,23,第三节 国际知名的钻石分级标准和机构,(一)GIA 美国珠宝学院(Gemological Institute of America)(1)20世纪30年代提出4C分级体系,最早、最有影响力。(2)10放大镜下进行。(3)颜色:DZ,共23个级别,设定了黄色彩钻与Z级别钻石的比色石 净度:内外部特征都影响分级,FL、IF、VVS、VS、SI、P,共11个级别 切工:只做比例测量,不做优劣和等级评价,24,(二)CIBJO:国际金银珠宝联盟(1)1961年成立,20多个国家,主要在欧洲;(2)1974建立钻石分级标准;(3)颜色:界限对应,名称同GIA一致。净度:外部特征影响净度,LC、VVS、VS、SI、P,共10个级别。切工:估计比例,不评价优劣。,25,(三)IDC 国际钻石委员会(International Diamond Council)(1)1975年成立,1979年建立分级标准(HRD、CIBJO 参与)(2)颜色:同CIBJO 净度:基本同CIBJO LC与VVS 之间区别 以5微米规则;除LC 外,外部特征影响净度;切工:评价比例优劣,理想比例的范围较宽。,26,(四)HRD 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Hoge Raad voor Diamont)(1)净度分级:测量包体大小,强调定量,外部特征影响净度;(2)IDC 成立后,采用了IDC标准,(五)我国 GB/T165541996,2003,2010 接近IDC、GIA标准,标准相对宽松。(1)建立了镶嵌钻石的简略分级标准(2)颜色:DN,N,共12级别 净度:内、外部特征都影响 切工:测量或估计比率,评价切工,27,第三章 钻石的颜色分级,第一节 钻石的颜色分级概述,一、传统的钻石颜色分级,钻石颜色主要以“南非钻石产地和矿山名称”命名。,Jager 优等的蓝白色 南非矿山名,产高色级钻石著称River 白色钻石 砂矿,质量往往较好 Cape 微黄色、浅黄色 南非好望角省,产出的钻石多带黄色调,28,二、现代钻石颜色分级,采用英文字母DZ分为23个级别,大多数标准如GIA文字描述,如IDC、CIBJO我国用英文字母DN分为12个级别,并且结合数字10090 D(100)N(90),29,钻石颜色等级对照表,30,三、色级的概念,色级:根据钻石所带有的颜色深浅程度,人为地划分出一系列的界限,以确定钻石的颜色级别。色级的含义:每一色级代表着一定的颜色浓度区间(阶梯状),一个颜色变化范围,而不是指代表颜色系列中的一个点。色级越高,浓度区间越小,颜色差别越小;反之,浓度区间越大。,31,四、钻石颜色分级的对象,无色浅黄(浅褐、浅灰)色系列的钻石,区别其颜色深浅的微小差别。,对于彩色钻石,其颜色分级具有特殊性:,颜色丰富,需要结合色度学知识及仪器;要了解颜色产生的原因,非天然致色将使钻石价值大打折扣;确定无色系列与彩色系列的界限。,特殊性,彩色钻石,颜色浓郁鲜艳,美丽稀有,单独评价,32,第二节 钻石颜色分级的基本条件,一、比色石,定义:一套已标定颜色级别的标准圆钻型切工钻石样品,依次代表由高至低连续的颜色级别,其级别可以溯源至钻石颜色分级比色石国家标准样品。比色石的级别代表该颜色级别的下限。,33,一套标准比色石要求:(1)颜色:不得带有除黄色以外的色调(2)净度:不得含有肉眼易见的内含物,净度要求在SI1以上(3)琢型:切工良好的标准圆钻型(4)重量:一套比色石大小要均一,重量差异不得大于0.10ct,每一颗重量不应小于0.25ct(5)荧光:无紫外荧光效应(6)数量:IDC、DIBJO 7颗;GIA、HRD 9颗;我国 11颗(D-N),34,两种不同的标准比色石组,(a)CIBJO比色石组:每颗比色石代表该色级的下限。待测钻石与其右边比色石的级别一致(就低原则);(b)GIA的比色石组:每颗比色石代表该色级的上限。待测钻石与其左边比色石的级别一致(就高原则)。,我国比色石与CIBJO比色石组一致,采用就低原则比色,35,二、光源,同一钻石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色调会有所差异。,白炽灯:会使钻石偏黄直射的日光:会激发钻石的荧光,使钻石偏蓝散射的日光:适宜钻石分级(但受自然条件影响)人工光源:应不发紫外光或只发很少的紫外光,钻石比色灯:标准的、不发紫外光或只发很少的紫外光、光谱能量均匀的人造光源。钻石比色灯的色温应在55007200K。,36,三、环境,中性环境:白色、灰色(而蓝、红会使钻石显白,绿色会使其显黄)避免阳光直射的环境白纸槽、白色的比色板可帮助减少周围环境的影响。,四、工具,1、比色灯无荧光、色温稳定、发热量小、光线柔和,37,2、白纸槽简单易做,既可用来放钻石,又可提供白色背景,排除环境对钻石颜色的干扰。3、比色板白色无荧光、无光泽的塑料板,上有大小不同的V型槽,携带方便,能常清洗4、镊子、克拉称、十倍放大镜5、清洗工具酒精、棉球、擦钻布,五、经验,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灵活掌握钻石分级标准,准确分级,比色板,38,第三节 我国钻石颜色分级的标准,(1)D-E级 极白,又称作“特白”、“净水白”。D色:纯净无色,极透明,可见极淡的蓝色。E级:纯净无色,极透明(2)F-G级 优白,又称“亮白”。F色:从任何角度观察均为无色透明。G色:1ct的从冠部、亭部观察均无色透明,1ct的从亭部观察似有似无的黄(褐、灰)色。(3)H级 白。1ct以下的钻石从冠部观察白,从亭部观察可见似有似无的黄色(褐、灰)色调。,D(100)N(90)7大级12小级,39,(4)I-J级 微黄白。I色:冠部观察无色,从亭部观察呈微黄白。J色:冠部、亭部观察均呈微黄白。(5)K-L级 浅黄白。K色:冠部、亭部观察呈浅黄白色。L色:冠部观察呈浅黄白,亭部观察呈浅黄色。(6)M-N级 浅黄色。M色:冠部、亭部观察浅黄色。N色:从任何角度观察均带有明显的浅黄色。(7)N级 明显的黄色。,40,第四节 钻石颜色级别的判定,采用比色法,在规定的环境下对钻石颜色进行等级划分,1、操作步骤,(1)打开比色灯(2)清洗并简单观察待分级钻石,记录其基本特征。(3)在比色板中放置比色石,要求:a、比色石的放置顺序是从左到右颜色依次加深,即色级依次降低;b、比色石台面朝下,紧贴比色板V型槽的一侧;c、比色石之间的距离大约为1-2cm。,41,(4)熟悉比色石的颜色,端起比色板,放于比色灯下1020cm处观察。(5)放置样品,用眼初步判断待分级钻石的颜色级别,并将其放在相应的两颗比色石之间,使待测钻石的颜色处于左右两颗比色石的颜色之间。(6)根据“比色规则”,确定待测钻石的颜色级别。(7)放回样品及比色石。,42,2、比色规则(颜色分级的方法),(1)待分级钻石颜色饱和度与某比色石相同,则色级与该比色石的颜色级别一致(2)待分级钻石的颜色饱和度介于两颗连续的比色石之间,则为“其右边比色石所代表的色级”。(3)待分级钻石的颜色饱和度高于最高级别的比色石,其色级为“最高色级”。(4)待分级钻石的颜色饱和度低于最低级别的比色石,用“最低级别比色石颜色”表示。(5)灰色调至褐色调的待分级钻石,以其颜色饱和度与比色石比较,按以上四点规则来相应地确定色级,43,3、常用的比色技巧,(1)注意观察颜色集中部位:腰棱两侧、底尖,44,(2)比色时的观察方向:a、视线平行腰棱观察腰棱、底尖等颜色集中部位 b、视线垂直亭部刻面观察亭部中间透明区,有利于消除色调、火彩和反光的影响,更适合灰褐色调的钻石,45,(4)样品与比色石的大小差别太大时,最好比较底尖(钻石越大,颜色越集中,色调越深)(5)灯光的运用:颜色差别不明显时,可适当抬高比色板,使光强度增强(6)哈气:有利于消除反光,当雾气散开的瞬间观察,(3)比较样品及比色石相同的部位:底尖 底尖腰棱 腰棱,46,4、颜色分级时的注意问题,(1)避免视觉疲劳,注意休息(2)切工差的钻石,若亭部比例偏差大,就比较腰部颜色,若腰部比例偏差偏大,就比较底尖颜色(3)有色域、色带的钻石,从亭部易观察到色域、色带,影响色级的判定,应从台面观察比色(4)有带色包体的钻石,应避开内含物,选择不受影响的部位比色(5)待分级钻石的颜色与某一颗比色石颜色接近,要注意色差,具体如下:,47,a、样品放在比色石的左边时,感觉颜色略黄,放在比色石的右边时,感觉颜色略白,则其实际颜色与比色石一致,样品色级为该比色石的色级。b、样品放在比色石的左边时,感觉颜色略白,放在比色石的右边时,感觉颜色相同,则其实际颜色略高于比色石,样品色级为该比色石的色级。c、样品放在比色石的左边时,感觉颜色与比色石相同,放在比色石的右边时,感觉颜色略黄,则其实际颜色要深于比色石,样品色级为下一级比色石的色级。,48,荧光对比样品:一套已标定荧光强度级别的标准圆钻型的钻石样品,由3 粒组成,依次代表强、中、弱三个级别的下限。,第五节 钻石荧光分级,荧光强度指钻石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强弱程度。,钻石荧光强度划分为“强”、“中”、“弱”、“无”四个级别,荧光强度划分原则:与对比样品相同时,一致;介于两对比样中间,选较低级别;高于强对比样,仍定“强”;低于弱对比样,定“无”。,49,第六节 彩色钻石的颜色分级,彩色钻石的颜色越稀有,色彩越鲜艳、饱和度越高,价值就越高。,1、彩钻色调的分类:红色最稀有,再依次为绿、蓝、紫红、粉红,1、YELLOW黄色,2、PINK粉色,3、BROWN褐色,4、BLUE蓝色,5、RED红色 6、GREEN绿色,7、PURPLE紫色,8、ORANGE橘色,9、BLACK黑色,10、GRAY灰色 11、CHAMELEON变色龙,50,彩色:有一定的饱和度 fancy light(淡彩)、fancy(中彩)、fancy intense(浓彩)、fancy dark(暗彩)深色:过饱和的彩色 fancy deep(深彩)、fancy vivid(艳彩),这些颜色等级加上颜色的叙述就形成了各种颜色的等级,2、彩钻的色级划分:四大级9小级 弱:色调似有似无faint(微弱)浅色:可看出有很浅的彩色 very light(很浅)、light(浅),51,3、GIA彩色钻石证书上颜色Color项目的说明:Origin颜色来源:(1)Natural天然色(2)Artificially Irradiated辐照改色(3)Undetermined无法确定颜色来源Grade颜色等级,分两行陈述:(1)第一行定出颜色之淡浓,如:FancyLight淡彩(2)第二行描述钻石所见的颜色,如:Yellow黄色(3)总体组成如:Fancy Light Yellow淡彩黄色,52,4、环境要求 中性的光源和环境,不能有外界颜色干扰,即适用于无色浅黄色系列钻石的分级环境。,Distribution颜色分布:(1)Even分布均匀(2)Uneven分布不均匀(3)Not Applicable指这项目在此颗钻石不适用,GIA彩钻分级证书截图,53,第四章 钻石的净度分级,第一节 钻石的内、外部特征,目的:在10镜下,找出钻石的内、外部特征,准确描绘净度素描图,根据内、外部特征的位置、大小、数量等,对钻石进行净度级别的确定。,一、内部特征,钻石内部或外部延伸至内部的天然包体、生长痕迹及人为造成的缺陷。,54,1、点状包体:细小的矿物颗粒【细小的点状,高净度级别的应该特别注意】,2、云状物:由许多分散细小的矿物或一系列小的裂隙组成【白色朦胧状,无明显边界,需用虚线画出大致区域】,3、浅色包体:内部浅色或无色天然包裹体【一般可见晶形,需画出包体的轮廓大小】,4、深色包体:内部深色天然包裹体,【画出包体的轮廓大小,并描实】,55,6、内部纹理:钻石内部的生长痕迹,包括双晶纹、色带、生长纹【虚线画出,有几条纹理画几条虚线】,5、针状物:钻石内部的针状包裹体,【直线画出针状物的形态】,7、内凹原始晶面:凹入钻石内部的天然结晶面【凹入程度深,常保留有晶面条纹,多出现在腰部】,8、羽状裂隙:封闭在钻石内部,或延伸至表面的裂隙,由内部应力或机械作用产生【看似羽毛状,裂隙面常是相对平整的面,晃动钻石可见裂隙面反光】,56,9、须状腰:腰上的细小裂纹,一般是快速打磨腰部而产生【腰部与冠部、亭部交界处的细小裂纹,多而小】,10、空洞(凹坑):大而深的不规则破口【红绿笔结合标注】,11、激光孔:用激光打孔去除钻石内部杂质而留下的孔道【激光孔道常呈白色线状,孔道的一端多连接有较大的孔洞】,57,羽状裂隙,内凹原始晶面且晶面上保留有三角形蚀象,58,抛光钻石表面上的一些特征,包括天然生长痕迹和人为造成的缺陷。外部特征对净度级别的影响相对较小,二、外部特征,1、原始晶面:钻石腰部或近腰部保留的天然晶面【凹入钻石的深度小于“内凹原始晶面”】2、表面纹理:钻石表面的生长纹理、色带【有几条纹理画几条虚线】3、刮伤(划痕):钻石表面很细的刮伤【磨盘上个别较大颗粒的抛光粉,在高速转动下可划伤钻石,常是一条很细的白线,有时是一头细一头粗,有时是两头细】,N,59,4、抛光纹:抛光不慎在表面留下的细密线状痕迹【在相应的刻面上标注,表现为在同一刻面内平行,相邻刻面不平行,观察时注意从对面刻面,即从台面观察亭部刻面的抛光纹,从亭部观察台面的】5、额外刻面:由加工失误造成或者为了消除表面的某些瑕疵而被迫磨出来的多余的小刻面【边棱平直,表面光滑,常出现在接近腰部的上腰小面、下腰小面】6、棱线磨损:平直锐利的棱线受到很轻微的损伤【在相应棱线处标注,表现为棱线较粗、发白、发毛,应从对面刻面观察】,E,60,7、烧痕:抛光不当在钻石表面留下的糊状疤痕 B【常呈白色雾状、白霜,一般出现在台面,观察时从亭部往台面观察】8、缺口:腰部、棱线或底尖上的细小撞伤【损伤程度要小于内部特征中的“空洞”】,9、击痕:受外力撞击留下的痕迹,【撞击处常有一白点,白点四周有微小裂纹】,10、人工印记:钻石表面人工刻印留下的痕迹,【在备注中记明印记及位置】,61,第二节 内、外部特征的观察与描绘,1、观察姿势右手拿放大镜,左手拿镊子,放大镜尽量靠近眼睛,镊子可以放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之间,以固定镊子;保持双手相互接触,双眼同时睁开;全身放松将肘部或前臂靠在桌子上。,一、钻石内、外部特征的观察,62,2、照明方式外部特征常用表面反射光观察内部特征要注意暗域和亮域照明的运用注意调节灯光的高度和位置,暗域照明方法,63,3、镊子夹持钻石的方法a、平行腰棱夹持 b、垂直夹持c、台面-底尖夹持 d、倾斜夹持,a b c d,64,4、观察顺序冠部:台面(从表层深入,直到底尖,观察台面的整个深度和不同区域)风筝面、星刻面、上腰小面(倾斜夹持,观察视线要垂直观察面,以消除反光)亭部:亭部主刻面、下腰小面(倾斜夹持,使视线与刻面垂直)腰部:可用垂直或夹台面底尖的方法观察,注意整个腰部都要观察到外部特征:注意用反光,将注意力集中到表面,(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65,5、6点钟位置观察 6点位置照明条件最好,镊子影像没有干扰,可以将整个钻石分四个象限,使每一个象限依次处于6点钟位置,观察完一个象限放下钻石,转90,夹起来再观察。注意:若台面朝下垂直放下,顺时针90拿起,那相当于从冠部观察的逆时针方向旋转90,6点钟位置,右图为6点钟位置照明,亭部刻面能折射出光线,也没有镊子倒影的干扰,66,二、内、外部特征的标记净度素描图的描绘,将观察到的内、外部特征,按照实际形态和相对大小比例,用相应的符号和颜色,绘制在净度素描图上。,重点、难点:正确标记观察到的内、外部特征;准确定位各内、外部特征,1 冠部、亭部投影图,3,6,3,9,6,12,9,12,左右镜像对称,67,A、用相应的符号绘出净度特征的位置、形状、相对大小;用相应颜色的笔描绘,内部(红),外部(绿),涉及到表面的内部特征(红绿空洞、激光孔)B、将最明显的特征绘在冠部6点钟位置,作为参照,再用数刻面的方法绘出其他特征。C、同一特征只描绘一次,不在左右两图上作重复描绘。,2 净度素描图的描绘,68,D 冠部素描图描绘:所有从冠部能看到的内部特征;冠部的表面特征;在腰部但靠近冠部的内外特征。有两种除外:一是开口在亭部的羽状裂隙、空洞应描绘在亭部;二是底尖上的缺口。在冠部易观察,但是属于亭部上的特征。E 亭部素描图描绘:仅从亭部能看到的内部特征(很少);亭部表面的外部特征;在腰部但靠近亭部的内外特征;在亭部有出露的内部特征,如底尖上的缺口、开口在亭部的空洞。,69,F 有些特征如无法逐一绘出,可在素描图旁边用文字描述如包体影像的多少(如一个包体映出一圈影像);色带或抛光纹多少及明显程度;云状物的明显程度;烧痕的面积大小,烧痕的程度(严重或者轻微)内含物对透明度、亮度、寿命的影响(降级的原因)须状腰、激光打孔的程度(严重时要描述),可描述为:包体影像较多,从亭部观察可见一圈影像,70,71,72,第三节 钻石净度级别的划分,一、净度级别的划分,根据钻石内外部特征的种类、大小、多少、位置来评价钻石的净度,钻石的净度级别判定主要依据内含物的可见性,在钻石分级中人们更注重的是在10倍放大镜下找到内外部特征的难易程度。另外,净度级别是由最明显的净度特征来确定的。,73,我国净度级别划分(10放大下观察),74,1、LC级:镜下无瑕级(10下,未见内外部特征)FL:10下,未见内外部特征,有如下外部特征仍属FL级:亭部很小的额外刻面,冠部不可见 位于腰部的小原始晶面,不影响腰部对称,冠部不可见IF:10下,未见内部特征,有如下特征仍属FL级:无色的内、外部纹理,不影响透明度 极轻微的抛光纹、棱线磨损等外部特征,经轻微抛光后可去除,75,FL级,N,E,IF级,腰棱上有一小的原始晶面,轻微的表面生长纹位于亭部但冠部不可见的额外刻面,76,2、VVS级:极微瑕级(有极微小的内外部特征)典型包体:可允许有一两个针点状包体,或有轻微的外部特征如:几个无色的点状包体 小且淡的云状物 轻微的须状腰 VVS1:10下极难观察 VVS2:10下很难观察。两者区分也根据包体的位置及相对数量,77,3、VS级:微瑕级(有细小的内外部特征)典型包体:点状包体群、轻微的云状物、小的浅色包体、小的羽状纹、微小的外部特征 VS1:10下难以观察 VS2:10下比较容易观察(注意:出现小羽裂一般为VS2)4、SI级:瑕疵级(有明显的内外部特征)典型包体:较大的浅色包体、较小的深色包体、明显云状物、明显羽状纹、明显的外部特征 SI1:10下容易观察 SI2:10下很容易观察,78,5、P级:重瑕疵级(肉眼可见的内外部特征)P1:肉眼从冠部隐约可见的内外部特征P2:肉眼易见,且包体影响了钻石的亮度P3:肉眼极易见,包体影响了钻石的亮度、透明度及耐久性,P2,79,二、影响净度级别的因素,1、内含物大小2、内含物数量3、内含物位置:台面冠部其他位置亭部腰部,对净度的影响依次减弱;内含物位置可影响一小级 4、内含物颜色:深色的包体容易观察5、对耐用性的影响6、内部特征与外部特征的影响:外部特征对净度级别的影响较小,80,1、镊子影像:注意更换夹持部位,将怀疑的部位转到6点位置,另外,可根据光泽、形状来区别2、亭部刻面对内含物的影像,影像可降低1-2个小级:尤其是靠近底尖的包体会形成环状影像3、区分内部针点与表面灰尘:对于高净度钻石尤为重要 调焦到表面并用反光观察表面灰尘;或用酒精蒸发法,钻石浸入液体酒精清洗、待酒精挥发之前观察。4、不同照明方法的使用:外部特征用反光,内部特征结合亮域、暗域,三、净度分级的注意事项,81,第五章 钻石切工分级,钻石切工分级主要是通过测量和观察,从比例(比率)和修饰度两方面对钻石加工工艺的完美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切工是4C要素中唯一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钻石切工的好坏对钻石的价格影响很大,另外切工还影响着钻石成品的火彩、闪烁、亮度等。,82,第一节 钻石的明亮度,亮光:即亮度,钻石表面反射和内部折射出白光的程度;火彩:钻石内部折射出的彩色光的程度;闪烁:钻石刻面对光的反射表现出的明暗变化。,钻石的明亮度包括三方面内容:,一、亮光,表面反射光:即光泽,与钻石折射率有关,金刚光泽内部折射光:即钻石对白光的全内反射,是钻石亮光强弱的主要影响因素,83,钻石,空气,i,光由钻石入射到空气的折射,钻石全反射临界角2426,入射角度大于2426,则发生全内反射,图1,图2,图3,84,钻石全内反射示意图,光线有两次到达亭部刻面均发生全内反射(图中a、b两点),最后到达冠部刻面,发生折射(图中c点),a,c,b,合适的冠部、亭部比例,使从冠部入射的光线再从冠部刻面折射出来,钻石能产生很好的亮光,钻石切工分级中,有冠高比、亭深比的评价,根据钻石的全反射临界角,设计出了钻石标准琢型,85,标准圆钻型的钻石相似品,若折射率与钻石的差别大,则产生漏光,亭部太深,使得光线第二次到达亭部刻面时,入射角太小而发生折射,光线从亭部刻面折射率出去,漏光,亭部太浅,使得入射光在第一次到达亭部刻面时就发生折射,漏光,不合比例的钻石琢型,87,二、火彩,钻石折射出的彩色光程度,与钻石的高色散值(0.044)有关,火彩主要表现在冠部小刻面上小刻面越大,火彩越强,因此要保证冠部小刻面有一定的大小。亮光主要表现在台面上,台面越大,亮光越好,也要保证台面的大小。,钻石切工分级中,有台宽比的评价,以平衡亮光和火彩,88,三、闪烁,刻面对光的反射、折射而发生明暗的交替,闪烁与刻面大小、数量有关:小钻,若每个刻面太小,则无法分辨出各个刻面闪烁的效果,应相对减少刻面数量,以保证闪烁效果;中钻,57个刻面的标准圆钻型,能很好地表现出闪烁效果;,大钻,虽每个刻面的闪烁效果好,但刻面数量若太少,整体则会显单调,因此需要增加刻面数量,以保证闪烁效果,89,第二节 标准圆钻型的比率与评价,一、标准圆钻型切工,台面(table facet)星刻面(star facet)风筝面(upper main facet)上腰面(upper girdle facet)下腰面(lower girdle facet)亭部主刻面(pavilion main facet)底小面(culet),由57或58 个刻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圆形切工,琢型中各名词:,90,腰(girdle):钻石中直径最大的圆周部分直径(diameter):钻石腰部圆形水平面的直径 1/2(最大直径最小直径)为平均直径冠部(crown)亭部(pavilion)冠角(crown angle)用“”表示亭角(pavilion angle)用“”表示,91,二、比率要素,台宽比(table size)台面宽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台面宽度:台面八边形两相对内角间的长度】冠高比(crown height)冠部高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 腰厚比(girdle thickness)腰部厚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比率多数以钻石各部分相对于 腰棱平均直径的百分比,亭深比(pavilion depth)亭部深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92,全深比(total depth)全深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底尖比(culet size)底尖直径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星刻面长度比(star facet length),100%,星刻面顶点到台面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 台面边缘到腰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红色线段cd,蓝色线段ce,即图中的,100%,c d e,93,下腰面长度比(lower girdle facet length),相邻两个亭部主刻面的联结点,到腰边缘上最近点之间距离的水平投影底尖中心到腰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100%,绿色线段 fe,粉色线段 ge,即图中的,100%,g f e,三、钻石比率要素的目估,1、台宽比2、冠部角3、亭深比4、腰厚比5、底尖大小6、星刻面长度比7、下腰面长度比,1、台宽比的目估,如图估测,AB,AB+BC,腰棱半径,台面半径,含义:台面宽度相对于腰棱平均直径的百分比,方法:,台宽比=100%,实际估测时:需多个方向测量,取平均值,96,2、冠部角的估测,B,A,C,D,观察亭部主刻面的轮廓(箭),根据其在冠部投影的两个宽度比来估测冠部角。,在风筝面上的开口宽度(CD),在台面内角处的开口宽度(AB),两个宽度比:,若不同方向读取的冠部角不同,则需多方向估测取平均值,97,3、亭深比的估测,影台比10100,亭深比4150,方法:观察台影比,即:,台面在亭尖周围的影像半径(AB),台面半径(AC),根据台影比确定亭深比:,含义:亭部深度相对于平均直径的百分比,98,过小的亭深比(40%),会造成“鱼眼效应”,鱼眼效应,黑底效应,过大的亭深比(49%),会造成“黑底效应”,鱼眼效应:从钻石台面观察可以看到在钻石台面内有一个白色圆环,环内则为暗视域,像鱼的眼睛一样,黑底效应:亭部太深而导致钻石漏光,从钻石冠部观察,亭部暗淡无光,99,4、腰厚比的目估,百分比()10镜下 等级8 不美观的宽度 很厚,根据腰棱的切磨抛光情况,钻石腰围可分为三种类型,粗面腰、抛光腰、刻面腰,100,5、底尖大小的目估,底尖大小 底尖百分比 描述 极小 4 10下可见底尖为完整的刻面,6、星刻面长度比,100%,星刻面顶点到台面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 台面边缘到腰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红色线段cd,蓝色线段ce,即图中的,100%,c d e,星刻面长度比估测数值误差为5%,7、下腰面长度比,相邻两个亭部主刻面的联结点,到腰边缘上最近点之间距离的水平投影底尖中心到腰边缘距离的水平投影,100%,绿色线段 fe,粉色线段 ge,即图中的,100%,g f e,下腰面长度比估测数值误差为5%,103,四、比率要素的测量,用钻石切工比例分析仪直接对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测量内容及数位保留:1、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全深,并自动计算出平均直径。规格单位:毫米(mm),均保留至0.01 2、3、冠角、亭角,并自动计算。均保留至0.2,104,测量精度达到95%以上,重复测试两次,以达到确定的结果,依据国标附录 C 中各台宽比条件下,将估测的各比率要素(冠部角、亭深比、腰厚比、底尖大小、星刻面长度比、下腰面长度比等)分别进行级别的确定,1、基本比率分级方法:,各比率要素中的最低级别为基本比率级别,五、比率分级,比率级别:五个级别,极好(Excellent,简EX)、很好(Very Good,简VG)、好(Good,简G)、一般(Fair,简F)、差(Poor,简P),2、基本比率分级举例,台宽比 60%冠部角 33亭深比 42.5%腰厚比 3%底尖大小 1%星刻面长度比 55%下腰面长度比 75%,某钻石的比率要素目估值,基本比率分级为 VG,108,C1 台宽比=44%-49%,109,C2 台宽比=50%,110,C23 台宽比=71%-72%,111,六、比率级别的其他影响因素,1、超重比例,(1)根据待分级钻石的平均直径,查附录D“钻石建议克拉重量表”,得出待分级标准圆钻型钻石的建议克拉重量,附 录 D,112,(2)计算超重比例,根据超重比例,根据下表得到比率级别,超重比例=,100%,实际克拉重量建议克拉重量 建议克拉重量,超重比例所对应的比率级别的划分表,113,2、刷磨和剔磨,刷磨: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大于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的现象,剔磨:上腰面联结点与下腰面联结点之间的腰厚,小于风筝面与亭部主刻面之间腰厚的现象,刷磨,剔磨,(10 倍放大条件下,由侧面观察腰围最厚区域),114,刷磨和剔磨级别划分规则,根据刷磨和剔磨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无、中等、明显、严重四个级别,3、钻石比率的级别,基本比率级别、超重比率、刷磨和剔磨中的最低级别,为钻石的比率级别,基本比率级别,超重比例,刷磨和剔磨级别,钻石的比率级别,三者中的最低级别,116,比率评价流程图,1,2,117,第三节 修饰度与评价,修饰度是对抛磨工艺的评价,分为对称性和抛光两个方面,(1)腰围不圆:腰围轮廓偏离圆形(2)台面偏心:台面不在腰棱圆形的中央【判断:垂直于台面观察,台面八边形的8个角顶离腰棱边缘距离不相等】,一、对称性偏差,对称性影响匀称性、影响美感,抛光影响光泽、亮度等,台面偏心,腰围不圆,118,(3)底尖偏心:底尖不在腰棱圆形的中央【判断:相交于底尖的8条棱线没有两两练成直线】,(4)冠角不均【判断:侧面观察估测冠角,转动钻石,至少观察四个不同方向】(5)亭角不均【判断:侧面观察估测亭角,转动钻石,至少观察四个不同方向】(6)台面和腰围不平行【判断:侧面观察,台面与腰棱平面不平行】。,台面和腰围不平行,侧面观察估测冠角,底尖偏心,119,(7)腰部厚度不均【判断:侧面观察,腰部厚薄差别很大】(8)波状腰【判断:侧面观察,腰棱整体不平,腰平面呈上下起伏波浪状】(9)冠部与亭部刻面尖点不对齐【判断:侧面观察,冠部、亭部刻面在近腰棱的尖点没有对应整齐,两个以上才视为尖点不对齐】,腰部厚度不均,波状腰,冠部与亭部刻面尖点不对齐,120,(11)刻面缺失(12)刻面畸形(13)非八边形台面【判断:台面八个边不等长】(14)额外刻面,(10)刻面尖点不尖【判断:本应交汇于一点的面棱不交于一点,两个以上才视为尖点不尖】,刻面尖点不尖,刻面畸形,121,二、对称性级别的划分,122,三、影响抛光质量的要素特征,(1)抛光纹(2)划痕,在10下,注意用暗域照明检查是否有抛光要素,抛光纹,划痕,(3)烧痕(4)缺口,烧痕,缺口,123,(5)棱线磨损(6)击痕:表现为刻面上的小白点(7)粗糙腰围:不规则或颗粒状的腰围表面,棱线磨损,击痕,粗糙腰围,124,(8)“蜥蜴皮”效应:因近于与解理面平行抛磨产生波浪崎岖的表面(9)粘杆烧痕:钻石与粘杆接触部位因高温所造成的表面烧灼的痕迹,“蜥蜴皮”效应,粘杆烧痕,125,四、抛光级别的划分,126,五、修饰度级别,(1)修饰度级别修饰度级别分为:极好(EX)、很好(VG)、好(G)、一般(F)、差(P)(2)修饰度级别的确定以对称性分级和抛光分级中的较低级别为修饰度级别,127,第四节 切工分级规则,切工级别分为:极好(EX)、很好(VG)、好(G)、一般(F)、差(P),切工级别的划分规则:根据比率级别和修饰度级别,结合以下表格确定切工级别。,129,第六章 钻石克拉重量,一、钻石重量的意义,钻石越大,越稀有,价值越高,钻石越大,越能更好地展现出钻石的美,二、钻石重量的表示克拉(Carat):表示钻石重量最常用的单位,习惯上“克拉”缩写成“ct”。1ct=0.2g分(Point):对于不足1 ct的钻石,其重量常用“分”来表示,通常写成pt。1pt0.01ct格令(Grains):25pt为1格令。格令用来表示钻石近似重量,三、钻石重量的称重,称重为克拉重量时,读数要达到千分位,即小数点后三位,千分位数值采取8舍9进原则,即最终读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称重为质量(克)时,质量数值保留至小数点后第4 位。在钻石鉴定证书和其他规范性重量表述时,需要用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克”且结合“克拉”共同表示,即在质量数值后的括号内注明相应的克拉重量,如0.2000 g(1.00ct)。钻石贸易中常直接用“克拉”表示钻石的重量大小,如

    注意事项

    本文(钻石分级学-教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