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第讲我们的民族精神.ppt

    • 资源ID:5874022       资源大小:658.51K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讲我们的民族精神.ppt

    第7讲我们的民族精神,第一关走进高考之考点关,回 归 教 材,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1)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1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2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3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4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5爱国主义为核心,6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7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8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9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10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12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4弘扬中华民族精神(1)薪火相传,越燃越旺民族精神作为13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精神突出表现为: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2)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14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15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16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17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18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19培基固本。拓展: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仅有历史的传承是远远不够的,唯有创新才能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它始终是发展的、前进的。,第二关解读高考之能力关,重 点 精 析,1.爱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纵观历史,没有一个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历史事件,不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的。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无不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团结统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国主义体现在处理本民族内部、各兄弟民族之间、各民族成员之间关系上的要求。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的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处理本民族与世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关系上的基本要求。勤劳勇敢是一种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精神,是中国人民的优良品格,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则是一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崇高追求,它是一种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2全面理解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的途径和意义(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互 动 探 究,考查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例,1(2009海南)歌为心声。从“一条大河波浪宽”,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从“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到“我爱你,中国”,这些歌曲在人民群众中久唱不衰,重要原因在于它们()以现代的艺术形式表达了积淀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抒发了人们对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以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表现了深沉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怀以特殊的音乐形式展现了为世人普遍认同的爱国主义内涵A B C D,解析中的“现代艺术形式”、中的“特殊的音乐形式”在题中均无体现,应予排除。题中歌曲之所以得到人民喜爱,是因为其形象、生动、形式和内容达到完整统一,故选B。答案B,探究1(2007海南)琼州胜景五公祠有副脍炙人口的对联:“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这副对联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斗志A BC D,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通过对对联的理解,里面包含了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故选C项。答案:C,考查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例,2(2009江苏)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某校高三(2)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课外学习等活动,进一步了解了五四运动以来中华民族走过的风雨历程、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回顾不平凡的2008年,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大家商定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参与讨论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有的同学把收集到的以下三幅图片挂到班级网页上,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大家纷纷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图片也挂到网上。这些图片大多反映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集中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同学们被深深感染,并跟帖展开讨论。,有同学跟帖认为:“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解析本题观点明显片面,调动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表现进行分析说明,注意最后指出正确观点。,答案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是维系中华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推动中华民族社会实践的精神动力。它不仅集中体现在重大社会实践活动中,也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因此,并非只有参与重大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探究2(2008广东文基)2008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作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举措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A BC D,解析: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人民的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做此题可运用排除法。与事实不符,故可排除含的C项。从此题材料看,此项活动只是一种文化活动,故中“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范围过大,不合题意,故可排除含的B、D两项。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第三关笑对高考之技巧关,难 点 突 破,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1)区别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民族文化:就是民族这一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的结晶。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联系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考,例(2009广东)“信”是我国历史上儒家倡导的“五常”之一,今天我们仍然提倡“诚信”,表明传统文化具有()A较大的包容性 B较强的保守性C相对的稳定性 D鲜明的民族性解析历史上倡导“信”,今天仍然提倡“诚信”,说明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保守性、民族性,材料中都没有体现。答案C,易 错 易 混,1.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点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2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点评: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3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点评: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点评: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强 化 训 练,1.(2008海南)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千里共婵娟”的词句,“月亮”寄托着中国人浓厚的情感因素和文化情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浪漫美好意向的形象符号。2007年11月26日,由“嫦娥一号”卫星拍摄的我国第一幅月面图像向世人完美亮相,标志着我国第一次探月活动的圆满成功。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蕴涵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设问是对民族情感与文化情结的思考,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正确地说明了民族情感的作用;中“是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观点错误;中“积极推动作用”与“民族情感”不对称,因为民族情感也会出现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并不一定都具有“推动作用”。,2(2007海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表明海峡两岸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 BC D解析:本题以一首诗为情景考查考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可运用排错法选择,台湾还存在“台独”分子,因此,并非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故排除。答案:D,3(2009广东,多项)“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精神至今深入人心。可见雷锋精神()A仍有现实意义 B是民族精神的核心C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D是爱国主义的主题解析: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B项错。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D项错。A、C两项是对雷锋精神的正确评价,当选。答案:AC,4(2009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的民族精神是()A善良朴实 B爱好和平C自强不息 D艰苦朴素解析:A、D不属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首先予以排除。“百折不挠”体现的是“自强不息”,选C。答案:C,第7讲我们的民族精神,一、选择题1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A BC D,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作用及丰富和发展等知识点。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并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故均正确。答案:D,2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郑和敬业献身、忠心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的伟大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郑和精神”,是因为()这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它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要求这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A BC D,解析:对组合式选择题要学会运用排除法,以此提高解题的正确率。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A,3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关系不大A BC D解析:说法错误。答案:A,4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多年来,广东坚持在全省中小学生中开展“百歌颂中华、百书育英才、百片扬国魂”活动,把倡导爱国精神、民族精神和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列能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是()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繁荣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拒绝购买洋货,惟我独尊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拒绝购买洋货,惟我独尊”是狭隘的理解爱国主义精神,故含有该题肢的A、C、D三项应排除。答案:B,5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下列说法体现这一精神的有()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业广惟勤,天道酬勤不畏强御,勇者不惧勇于义而果于德,不以贫富贵贱死生动其心A BC D解析:此题考查对勤劳勇敢精神的理解。均符合题意。答案:D,6“大禹治水”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典范。这说明()A自强不息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B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C只要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D自强不息这一概念最早出自周易,解析:“大禹治水”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A正确。B说法错误,自强不息精神在其他民族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C说法错误,自强不息是民族自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D与题意无关。答案:A,7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是因为()A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B中华民族精神比其他民族精神更优越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D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解析:题干强调的是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发挥出更有力的作用,C正确。A、D不符合题意;B说法错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答案:C,8同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和收藏界杂志社出资50万元征集“国宝”歌曲,“国宝”歌曲不是一首普通的歌曲,而应是一首拥有深厚文化内涵、强大生命力、并代表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国宝”之歌。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繁荣、强大的物质基础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A B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与特点,适合采取排除法。中华民族精神属于文化范畴,能为中华民族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而非物质基础。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C,9在中国民间,最重要的节日莫过于“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过年()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显示了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A B C D解析: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说法错误,排除。答案:B,10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继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这是因为()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之意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要求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A BC D解析:说法错误,正确且符合题意。正确答案为A项。答案:A,11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A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B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C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解析:题干两成语强调了各地区各民族要团结统一、加强联系,故D项正确。答案:D,12中国传统道德中包含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崇高气节,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见贤思齐的自律精神,以及勤劳俭朴、自力更生、诚实守信等,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道德遗产。这说明()A中国传统道德没有精华与糟粕之分B在当代,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C中华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伟大民族精神D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解析:题干所讲的各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所以C项正确。A项观点错误,B、D两项与题干主旨不符。答案:C,13为把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引向深入,其学校结合传统假日、纪念日,通过主题班会等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以此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抵制西方文化的迫切需要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A BC D,解析:本题素材已经暗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不难选出;说法不科学,西方文化不能一概抵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1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树立在全社会得到广泛认同的精神旗帜,铸就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支撑,激发引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这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体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展示民族形象,增强综合国力A BC D,解析:均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答案:D,15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的中国“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中华民族精神长存。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A BC D答案:A,二、非选择题16材料一: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材料二: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2)你认为我国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案:(1)各国都十分注意培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应对世界范围相互激荡的各种思想文化的“主心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革命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17山东省将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抓好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国情省情和形势政策教育。深入挖掘和整合山东丰富的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齐鲁儿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的优良传统,着力培育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结合材料,谈谈新山东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及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新山东精神。,答案:(1)新山东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内容。新山东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与发展。新山东精神的中华民族是一种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2)弘扬新山东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抵制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侵蚀,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注意事项

    本文(第讲我们的民族精神.ppt)为本站会员(sccc)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