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ppt

    • 资源ID:5850540       资源大小:1.10MB        全文页数:50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ppt

    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一、张力的产生1.张力的产生:由于在轧件长度方向上存在着速度差,使得轧件上不同部位处的金属有相对位移而产生张应力 张力2.大小表示:,以平均单位张力Tm 乘以所作用的横截面积A就是作用在轧件上的张力T,即:而Tm s时,张力作用使轧件产生弹性变形。,二、张力的种类和张力1.张力种类前张力:与轧制方向一致的张力 后张力:与轧制方向相反的张力 2.张力的作用:6个作用3.连轧过程中机架之间张力与其他工艺 参数的关系,(1)连轧秒流量相等 流量方程(2)连轧机组中,制约连轧关系的因素 有4个,即:(取i、i+1 机架)第i机架轧辊入口处带钢的后张力与其给定值之间的偏差 第i机架轧辊入口处带钢厚度与其给定值之间的偏差 第i+1机架轧辊出口处带钢的前张力与其给定值之间的偏差 第i和i+1机架轧辊中的金属变形抗力与其计算值之间的偏差,上述的这些干扰和调节作用量的 反作用,同样地会对第i机架、第i+1机 架以及活套支持器产生干扰作用,在 该两相邻机架之间又对应有8个增量产 生 必须找寻并建立与这些量有关的 8个独立的线性方程 计算机相关计 算模型,控制张力的基本方法及其原理控制张力的基本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混合法三种。一、间接法控制张力的基本原理基本思路(1)卷取机卷取带钢而建立张力时,电机的转矩为:,(2)公式分析:要维持张力T恒定(即使=C)有两种方法:方法一:维持=C1和=C2:用得 较多方法二:使 而变化,即按最大转矩原则进行张力恒定的控制。,2.方法一的讨论(1)控制系统的组成二部分构成电枢电流控制部分:它是通过调节电 动机电枢电压来维持 Ia恒定。磁场控制部分:它是通过调节电动机 的励磁电流,使磁通随着钢卷直径D 成正比例变化,从而使/D的比值保 持恒定。,(2)控制系统的调节,而 Ia较小,U或E的微小 变化都会引起 Ia的很大变化。通过U来调节,很灵敏,并且反应 快 电枢电流控制部分是主要的,而磁场控制部分仅在卷径D变化时 才起作用,变化较慢。,(3)系统控制原理Ia的调节控制磁场控制,(4)优缺点IT和D,控制直观。由于D,故只要不在最大卷径情 况下,不论是高速还是低速,电动机 都处于弱磁工作状态,所以电动机转 矩得不到充分利用。,3.方法二讨论(1)控制原理 U=E+IaRa=nCM+IaRa n=(U-IaRa)/CM在基速以下时,电动机按满磁工作 在基速以上时靠电枢电压U(或电势E)再通过调节器GT,使电动机在弱磁状态下工作 在正常卷取工作时转速调节器ST处于饱和状态,(2)优缺点不论卷径大小,基速以下电动机均满 磁工作,因此便可合理地利用电动机 的功率选择电动机时,可选用弱磁 倍数小的电动机。电枢电流与张力无对应关系,若无张 力计显示张力值,操作人员难以确认 实时张力值。,二、直接法控制张力的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由张力计或活套量给出实际张力信号,并反馈给张力计算机控制系统,从而进行张力恒定的控制。2.方法有二种利用张力计测量实际的张力,并将它作为张力反馈信号,使张力达到恒定利用活套建立张力,由活套位置发送器给出信号,改变卷取机的速度,维持活套大小不变,从而控制张力恒定,3.优缺点控制系统简单,避免了卷径变化、速度变化和空载转矩等对张力的影响,控制精度高。不易稳定。尤其是用张力计反馈的系统,在建立张力的过程中,有时容易出现“反弹”现象而影响控制效果采用直接法张力控制系统都要设法先建立张力,待建立稳定的张力之后,再将张力闭环系统投人工作。,三、混合法张力控制系统,即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的系统,通常是把间接张力控制系统作为粗 调,而把直接张力控制系统作为张 力的细(精)调。,热连轧无(微)张力自动控制,一、无(微)张力自动控制的提出在连轧过程中,由于:各机架的压下量和速度设定值不合适 轧件咬入时的冲击而引起的一定速度降轧件沿长度方向上其厚度和宽度的波动轧件沿长度方向上有水冷黑印和头尾温差轧件头部温度降低轧辊热膨胀、磨损和轴承中油膜厚度的变化加减速时的过渡速度响应性差等因素,上述诸因素都会在轧件上产生一定张力(或压力)作用 如何保持恒定,大小又如何?对于热轧,张力会引起轧件宽度、厚度和尺寸形状等的波动,而同时作用于轧件上的压力又会出现异常活套和折叠而轧废 提出了将张力自动地控制为零或在一定的最小张力值范围内进行轧制的思想,构成无张力自动控制的基本出发点,由此可见:热轧时所谓的“无张力自动控 制”,其实质为微张力控制,以达到轧件尺寸、形状准 确,轧制过程稳定的目的。应用:无张力自动控制技术主要应用于 难以形成活套的场合,如:热轧 带钢的粗轧连轧机、大中型型钢 轧机、线材棒材的粗轧和中间轧 机,得到广泛地采用,二、无张力自动控制的方式,方式通常有三种电流记忆方式(简称为AMTC)力矩记忆方式轧制力矩-轧制压力记忆方式(简称为CFTC)其中,电流记忆方式陈旧,力矩记忆方式经过了改进,而轧制力矩-轧制压力记忆方式是按轧制力矩与轧制压力之比几乎恒定的原理建立的,应用最为广泛,2.各种控制方式的控制特征及其优缺点(1)概念(2)控制过程(3)优缺点,三、双机连轧时控制张力的方法,1.宽带钢粗轧连轧时控制张力的方法 双机连轧时的张力控制最具代表 性的是热连轧带钢粗轧机组的倒数第 一、二机架。控制张力的方法有:采用重型活套支持器进行控制采用无张力控制,2.两种控制方法应用评述(1)采用重型活套支持器进行控制 重型活套支持器结构笨重庞大,机械惯性很大,控制起来很不灵敏,易出事故,且排除事故较麻烦。(2)采用无张力控制 从电气控制系统中采取措施,通过检测轧制压力和轧制力矩,经计算机进行控制运算,采用电流记忆、力矩记忆或轧制力矩-轧制压力记忆的方法,来控制直流传动的机架的速度。应用广泛。,四、双机连札时无张力控制的基本原理,双机连轧时无张力控制的基本思想 以轧件仅在R3机架中轧制时所计算出来的力臂a作为轧件在R3与R4双机连轧时的力臂,然后再按双机连轧时的张力T与轧制力矩MCR的关系,即张力与R3机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Ia的关系,通过R3机架电动机电枢电流的变化,来反映张力的变化,并且通过控制Ia来实现双机连轧时的无张力控制。,2.基本原理:按下列步骤分析PR3的轧制压 力,由压头 直接测得;RR3机架工作 辊半径;aR3的力臂;TR3机架上轧 件的出口张力。,(1)确定力臂 当轧件仅在R3机架中轧制时,根据压头测到轧制压力PSR及由仪表测得Ia,而此时的轧制力矩MSR为:=R3与R4机架相距很近,基本上可以认为R3机架在单机轧制与双机连轧时的轧制条件(如R、t、h、等)无变化或变化极微可以把力臂系数入看成定值力臂也是一个定值,即由上式所定,(2)双机连轧时:R3机架的轧制力矩:张力所产生的力矩:只要检测出双机连轧时R3的电枢电流 值及轧制压力,其余参数为已知 T 例题:P276,3.双机连轧时无张力控制系统(1)控制方式:在实际控制,是借助电子计算机记忆力臂a的方式进行的,即当采用力臂记忆方式时,是利用压头和仪表将R3机架单轧时的轧制压力和电动机力矩检测出来,然后计算出力臂a,并以此值作为R3与R4双机连轧时的力臂值,因此在双机连轧时,只要随时测得轧制压力,就可以算出张力作用的力矩。,(2)双机连轧张力的检测检测手段:直接检测:张力计测得,受温度制约间接检测:通过检测轧制压力和电动机力矩的方法来确定张力值的大小 检测过程分析:电机力矩MD=MC+Md按各项展开后得:,对于R3轧机,TH=0,则:Th=因此,只要检测出右边各项的值,便可以计算出机架间轧件的张力值。,(3)双机连轧时的无张力控制系统 首先,当轧件在R3机架中进行轧 制,而尚未进人R4机架之前,R3机架 的压头(LC)测出其轧制压力,经乘法 器和求和放大器将力臂值a计算出来,并在采样保持器中记忆保持,作为轧 件在R3和R4机架中进行双机连轧时计 算轧制力矩之用。然后,当轧件在R3和R4机架只进,行双机连轧时,事先将开关(SW)合上,然后通过乘法器、函数发生器、微分器和求和放大器将Th计算出来。并将Th与目标张力值Th0进行比较,便得张力的波动变化值T=Th Th0。然后通过PI控制环节输出速度偏差信号W3,并与速度偏差给定值进行比较,经速度控制装置,对R3机架的电动机进行速度调节,来消除存在的张力偏差值T,从而便可以实现无张力控制的目的。,控制原理框图,五、无张力控制展望体现在如下方面,在无张力控制方式方面在张力与尺寸之间的关系方面 自动控制的最优化问题 其他方面还应进一步开展对无张力控 制性能评价等方法的研究,热连轧精轧机组连轧时的张力自动 控制,一、精轧机组连轧的基本过程咬入阶段:占12s时间(1)特点:轧件在咬入阶段受到轧件冲 击载荷作用后,轧机会产生动态速降;由于有动态速降导致产生一定的活套 量;并且此活套量在规定的范围内还会 随活套支持器的摆角而变化。,(2)动态速降:=(2%3%)nmax或(3)活套量的形成:因动态速降造成vH(i+1)vhi,而动态速降的恢复时间约为 03s0.5s,因而在 i 和 i 十 1 机架之间便形成了一定的活套量ld,ld值较小,一般为3050mm 微套量小张力连轧是当代宽带钢热连轧的一个重要特点。,2.稳定轧制阶段:带钢被轧辊完全咬入后并在机架之间已建立起小张力的阶段,约为整个连轧时间的95%以上。此阶段活套辊的摆角在活套高度调节器的作下,在所规定的工作零位角与最 大工作角之间进行波动。作用于带钢上的 张力围绕着给定的张力值作相应的微量波 动调节。活套辊运动角度为30 50。3.抛尾阶段:带钢尾部依次离开各机架,机架间带钢张力消失阶段。,二、机架间活套量的计算及其变化规律活套量的计算,2.讨论:(1)当=0,=0 活套零位 活套杆摆角为0。(2)当0,0 活套处于工作 位 摆角为;但活套处于最高处 max 工作位 0 max,3.公式分析(1)活套量是活套杆摆角的函数,即(2)确定活套量与摆角之间的关系 自动控制的数学模型 公式展开后、处理后得:即:,连轧时的活套量l,即 F(),它是 与活套辊的摆角的平方成正比。也 即:角的变化反映出活套量的变 化,这形成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连轧 时张力计算机控制就是对活套高度的 控制,其实质是控制活套辊的摆角。,三、控制活套所需的力矩,包括两部分张力力矩:活套辊给予带钢以适当的张力所需的力矩MT重力力矩:活套支持器支持机架间带钢全部重量所需的力矩 MWMT的计算MW的计算控制活套所需的总力矩:M=MT+MW,四、活套支持器的基本设定,计算机对带钢张力进行微套量恒定小张力自动控制的控制回路有三个信息,即活套高度、张力力矩和重力力矩 基本设定与之对应活套高度的设定张力的设定重力平衡力的设定,五、连轧时活套支持器的自动控制系统,为实现活套支持器的功能,活套支持器的自动控制应完成两方面的任务:活套高度的自动控制,其目的在于吸收因带钢的速度偏差而引起的活套 张力的自动控制,其目的是保持作用于带钢上的张力恒定,1.活套高度的自动控制:以设定值为目标,通过各机架的速度来控制活套高度,以保证张力的恒定。(1)控制框图,(2)控制系统的组成,分四部分:活套高度基准设定环节 活套高度检测环节 活套高度控制环节(即调节器)控制对象,2.张力的自动控制(1)目的:在实际的控制过程中,因工 艺参 数的变化(如辊缝和速度的波动 等),活套辊不可避免地要在一定的 摆角范围内波动,为在轧制过程中保 持恒定的张力,以补偿因活套摆角 的波动而引起的带钢张力变化的一种控 制装置。,(2)控制原理:根据实测的,按MT及MW的关系进行运算,将二者的合成值(M=MT+MW)给予恒电流调节装置以改变其给定值而控制张力的恒定。(3)控制系统四部分活套位置检测器函数发生器乘法装置器恒电流调节装置,控制系统图示,思考题,1.控制张力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其中间接法控制张力而维持张力恒定的手段各是什么?2.双机连轧时的张力控制方式有哪些?其实质是什么?控制原理如何?3.机架间活套量的计算公式如何表示?其有何 规律?控制活套所需的力矩包括什么?4.活套支持器的自动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其控制原理是怎样的?,

    注意事项

    本文(连轧时的张力设定计算和张力的自动控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